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32d8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1.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外敷制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
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拉伤、跌打损伤等疾病。
下
面将详细介绍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大黄粉、没药粉、丁香油、樟脑、麝香、蜂蜡等。
其次,按照一定的配方将以上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一般来说,大黄粉、没药粉的比例为3:1,丁香油、樟脑、麝香的比例为3:1:1,蜂蜡适量。
然后,将混合好的药物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
匀至成糊状。
接着,将糊状的药物放入锅中,用文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制,直至熬制成黑色膏状。
最后,将煮制好的黑膏药倒入容器中,待其冷却后,即可密封
保存备用。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火候,火太大容易糊掉,火太小容易煮不熟。
另外,在煮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粘锅。
制作好的黑膏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使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黑膏药时要避免伤口处,以免引起感染。
总的来说,黑膏药的制作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配方和煮制的火候,就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黑膏药。
希望大家在需要时能够制作自己的黑膏药,祝大家健康快乐!。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b9dd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6.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
1. 准备材料:
- 熟地黄500克
- 当归500克
- 川芎500克
- 白芷500克
- 川牛膝500克
- 红花500克
- 黄柏500克
- 桃仁500克
- 精盐适量
- 水适量
2. 将材料清洗干净,晾干水分。
3. 将每种药材分别研磨成细末。
4. 将所有药材混合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精盐。
5. 将混合好的药材用水调成糊状,搅拌均匀。
6. 将药糊均匀地涂敷在一块净布上,厚度约为0.5厘米。
7. 将涂满药糊的布卷起,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好。
8. 将药囊晾干,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发霉。
9. 等药囊完全干燥后,可以切割成合适大小的膏药片使用。
注意事项:
- 制作黑膏药时,每种药材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
- 使用黑膏药前,要将皮肤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药效。
- 若出现过敏或皮肤不适等情况,应停止使用黑膏药并咨询医生。
- 黑膏药的保存时间一般为1年左右,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8ac0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4.png)
黑膏药制作方法简介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外用制剂,主要由中草药材制成。
它具有温热、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扭伤等外伤疾病。
本文将介绍黑膏药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材料准备制作黑膏药所需的材料如下:•黑陈皮:30克•丁香:10克•生晒姜:10克•绵油:适量•活络油:适量•蜂蜡:适量•羊脂:适量•甘油:适量以上材料都可以在中药店或者药材市场购买到。
制作步骤步骤一:材料处理1.将黑陈皮、丁香和生晒姜洗净备用;2.将黑陈皮切成小片,丁香和生晒姜切成细末状。
步骤二:基础膏药的制作1.取适量绵油倒入锅中,用小火加热;2.待绵油热化后,加入蜂蜡和羊脂,搅拌均匀熔化;3.加入甘油继续搅拌,使各种成分充分混合;4.关火待基础膏药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停止搅拌。
步骤三:添加草药成分1.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黑陈皮、丁香和生晒姜加入基础膏药中,搅拌均匀;2.继续保持适当的温度,持续搅拌10分钟,让草药成分与基础膏药充分融合。
步骤四:保存和使用1.将混合好的黑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2.使用时,取适量黑膏药均匀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药物渗透。
注意事项1.需要注意草药的质量,选择新鲜、干净的草药进行制作;2.制作过程中要控制好加热温度,避免过热造成成分损失;3.制作时要注意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杂质污染;4.使用黑膏药时,遵循医嘱,按照适当方法使用,并注意个人卫生。
结语黑膏药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在外伤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文介绍的制作方法,你可以在家中制作黑膏药,方便随时使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草药的质量和个人卫生,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希望这篇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9edd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4.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扭伤和跌打擦伤等症状。
下面是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材料:
1. 黄柏粉末- 15g
2. 防风粉末- 15g
3. 川芎粉末- 15g
4. 艾叶粉末- 15g
5. 大蒜粉末- 15g
6. 木薯淀粉- 30g
7. 小麦粉-适量
8. 生姜汁- 适量
9. 纱布-适量
10. 乙醇-适量
步骤:
1. 将黄柏粉末、防风粉末、川芎粉末、艾叶粉末和大蒜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草药混合物。
2. 将草药混合物放入一个不锈钢锅中,加入一些乙醇,搅拌均匀,使草药湿润。
3. 将木薯淀粉和小麦粉混合在一起,慢慢地加入生姜汁,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黏稠的糊状物。
4. 将糊状物涂抹在纱布上,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纱布上。
5. 将草药混合物倒在纱布上,将纱布叠起来,使草药混合物被完全包裹在内。
6. 将包裹好的纱布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直至纱布上的草药混合物完全干燥。
7. 将干燥的纱布切成均匀的小片,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黑膏药贴在患处,用纱布或弹性绷带固定在皮肤上,保持几个小时。
注意避免贴在伤口或有皮肤损伤的地方。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黑膏药制作方法,实际制作中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对于制作草药制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草药师的建议,并确保使用安全卫生的工具和环境。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24bb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8.png)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民间, 膏药第一步.炒黄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五步;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第六步;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黑膏药制作心得先说炒丹:炒丹的目的不是改变药性,主要是去除丹里的潮气,便于过细.把炒好的丹放于地面的纸上,待冷却后用细箩过一遍,过细以后的丹就不要再动它,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结块.2.用油,很多人的介绍中,包括过去的书籍记载都是用麻油,即小磨香油.实际上用现在的桶装油,如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均可.但土法轧的油不行,否则入药或入丹即溢.3炸药:我一般是油热后再入药,个人觉得先下后下关系不大.4.关于滴水成珠.:初学者很容易理解为油到水里成为圆珠样,其实不然,是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是为成珠.初学者可在熬油的不同阶段滴水试验,体会一下.5.下丹:我一般捞出药物以后,再加热一段时间,保持较高的油温是离火下丹,比较安全,最好是两人操作,一人下丹,一人不断搅动.防止结底,同时备一点冷水,如果油锅将溢即用口喷水成雾状,可消除油沫.黑膏药的老嫩问题黑膏药的过老过嫩,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3078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0.png)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温通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制作黑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下:
配方:
1. 红花15克: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没药15克: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3. 干石韦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4. 姜黄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5. 板蓝根15克: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6. 前胡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7. 冰片3克:具有麻醉止痛、消肿止痛的作用;
8. 辅料:净蜂蜡300克、食用植物油或猪油300克。
制作方法:
1. 将红花、没药、干石韦、姜黄、板蓝根、前胡等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末;
2. 在研磨过程中逐渐加入少量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使其成为糊状;
3. 将调制好的药糊放入锅中,加入剩余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以及净蜂蜡;
4. 用文火慢慢加热,将药糊搅拌均匀熔化,并保持温度不超过80,避免药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坏;
5. 熔化后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待其凉透后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1. 清洗患部,将黑膏药敷贴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2. 每次敷贴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一般建议每天敷贴2次;
3. 使用黑膏药时应留意患者的皮肤情况,如出现过敏、发红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请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制作黑膏药需要具备一定的药材知识和制剂技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f98f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1.准备药材:
2.炮制药材:
将白花蛇舌草、桑叶洗净后晾干,然后炒至稍微变色,使其具备一定的火候;将狗脊和蜡质研磨成细末。
3.调配药材:
将炒后的白花蛇舌草、桑叶与狗脊和蜡质的细末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和麝香,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均匀的糊状物。
4.加热熔化:
将调配好的药材糊放入锅中加热,用中小火熔化药材中的蜡质,同时不断搅拌,直至药材完全熔化,成为黑色糊状物。
5.过滤制剂:
用纱布将熔化好的药材糊过滤一次,去掉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使药膏质地更加细腻。
6.灌装保存:
将过滤好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可以用小木棍或刮板帮助将药膏填充入容器,填充至容器的四分之三即可。
盖好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
1.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熔化的温度,过高会使药材变质,过低则无法熔化蜡质。
一般建议保持在适度的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
2.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搅拌的力度和频率,保持均匀搅拌,以免出现结块和不均匀的情况。
3.加入蜂蜜和麝香时,需要注意加入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药膏的效果。
4.制作黑膏药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并保持容器的密封性,以免药膏受潮变质。
以上是传统黑膏药的简要制作方法,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生可能有着不同的传统制作技巧和经验,因此,在制作黑膏药时,还应根据实践经验和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黑膏药虽然是一种传统草药制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法,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转帖)(麻油冰片)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转帖)(麻油冰片)](https://img.taocdn.com/s3/m/7245f9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4.png)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转帖)(麻油冰片)材料准备:1.中草药:当归、白芷、白芍、川芎、狼牙藤、白胡椒、干姜、细辛、大蒜头、鸡蛋清。
2.其他辅助材料:蜂蜜、酱油、醋、食盐、红花油。
3.工具:砂锅、搅拌勺、纱布、纸巾。
制作步骤:1.将以上中草药按各自重量的比例混合,大概为20g当归、10g白芷、15g白芍、10g川芎、15g狼牙藤、3g白胡椒、3g干姜、3g细辛、5个大蒜头。
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
2. 将砂锅放在火上,烧热后加入麻油(适量,大约为100ml),用搅拌勺搅拌均匀。
麻油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增加草药的渗透力。
3.将草药粉末加入砂锅中,继续用搅拌勺搅拌均匀,保持火力中等。
4.等草药粉末与麻油充分混合后,倒入适量的蜂蜜(大约为30ml),调味品如酱油、醋、食盐也可根据个人需求适量加入。
5.继续炒煮麻油以及草药粉末混合物,直至混合物开始变黑,发出香味。
大约需要持续炒煮约15~20分钟。
6.在炒煮的同时,将鸡蛋清打散,用纱布包裹,挤出蛋清水分。
将蛋清水分加入砂锅中,继续搅拌均匀。
7.当草药粉末变得浓稠时,关火,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可以使用纸巾擦拭锅底,保证最后的黑膏药完全倒入容器中。
8.等黑膏药冷却后,可以加入适量的红花油,增加药物的局部温热感。
使用方法:1.用温水将患处擦拭干净,然后将黑膏药涂在患处,并轻轻按摩。
按摩可促进药物吸收。
2.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覆盖在涂抹了黑膏药的部位上,以加强药物渗透和疗效。
每次涂抹时间为15~30分钟。
注意事项:1.使用黑膏药时,避免接触眼睛、嘴巴等黏膜部位,以免引起不适。
2.熬制黑膏药时,火候要适中,以免过度炒煮导致草药成分失效。
3.个别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黑膏药。
4.没有特殊需求时,不建议频繁使用黑膏药,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总结:。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3fa7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5.png)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草药、植物油和基础软膏等材料制备而成。
以下是黑膏药的一种制备方法,仅供参考:
材料:
- 黄柏、威灵仙、香薷、川芎、薄荷等中药材
- 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等)
- 基础软膏(可购买市售的药用软膏,或自制)
步骤:
1. 将黄柏、威灵仙、香薷等草药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取适量的植物油放入锅中加热,然后加入上一步中研磨的草药粉末。
3. 将草药粉末与油均匀混合,继续加热搅拌,直至油温达到适宜的范围(一般不超过150℃)。
4. 关火后,继续搅拌至草药渣与油充分混合并均匀,形成草药油液。
5. 将基础软膏先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加入草药油液,充分搅拌均匀。
6. 将草药软膏倒入容器中,待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黑膏药。
这只是一种制备黑膏药的方法,由于不同地区和个人的习惯不同,制备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建议按照具体配方和制剂要求进行操作,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备。
另外,请谨慎使用和购买黑膏药,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f982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d.png)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一、无铅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乳香、没药、槟榔、陈皮、白蜡、矾石、丁香、山梗膏、冰片、云南白药、辅料(如白矾水、植物油等)。
步骤:
1.将乳香、没药、槟榔、陈皮分别研磨成细末备用。
2.将矾石、丁香用白矾水浸泡,使其软化。
3.将白蜡用植物油熔化,并加入之前研磨的药粉。
4.按比例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得到无铅膏药。
5.最后加入冰片、云南白药,继续搅拌均匀。
6.将制成的药膏装入口袋中,密封保存即可。
二、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材料:乳香、没药、槟榔、陈皮、硫黄、松节油、薄荷脑、辅料(如
甘油、鸭蛋清等)。
步骤:
1.将乳香、没药、槟榔、陈皮分别研磨成细末备用。
2.将硫黄加入松节油中,搅拌均匀。
3.将之前研磨的药粉逐一加入,搅拌均匀。
4.加入适量的薄荷脑,继续搅拌均匀,使之具有清凉的感觉。
5.按比例加入辅料,如甘油和鸭蛋清,使药膏质地柔软,易于外用。
6.最后将制成的药膏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即可。
总结:
无铅膏药和传统型黑膏药是常用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一定的疗效。
无铅膏药主要用于镇痛、消炎等作用,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传统型黑膏药
则以其较强的散结效果而被广泛使用,制作过程相对复杂。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材的研磨细度和搅拌均匀程度,以保证药膏的质量和疗效。
另外,制作后的药膏应密封保存,防潮防晒,以免影响药膏的药效。
中药熬黑膏药制作方法
![中药熬黑膏药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5347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0.png)
中药熬黑膏药制作方法
中药熬制黑膏药的步骤如下:
1. 药材处理:首先,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药材,清洗干净,然后加热油料,倒入药材,慢火煎煮,不断搅拌,使药材均匀受热。
煎煮至药材颜色焦黄、枯黑等,表明药材已经达到所需的煎煮程度。
除渣过滤后,得到膏油。
2. 炼油:将药油倒入锅中,大火加热至浓烟起后改用小火。
此时,需一手拿木棍不停搅拌,另一手拿勺下丹。
每次少量分多次下丹,丹遇油变紫赫色并沉底起泡沫。
要快速搅拌使气泡充分溢出,观察锅内药油颜色变化,由紫褐变成灰黑色、泡沫由大变小。
持续搅拌至泡沫细小颜色变黑,取少许滴入凉水中,如成珠且不黏手即成。
这时的膏药应柔软拉丝。
3. 去火毒:完成膏药的熬制后,需要去除火毒。
去火毒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待膏药冷却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取出晾干存放。
另一种方法是待膏药冷却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一夜,然后取出晾干存放。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师以获取准确信息。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8ba1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6.png)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黑膏30克、制附子0.5克、生地黄30克、白芷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桂枝20克、甘草15克、生姜适量、大蒜适量。
制备:
1.将生姜和大蒜剁碎,加入清水中煮沸。
2.将其他草药除川芎外,先加水煎煮,煮至浓缩3倍左右。
3.捞出草药渣,加入黑膏和川芎,继续加水煮沸。
4.对较多出水的膏药在低温下反复浓缩,最后得到一定浓度的膏药。
5.将最终膏药倒入容器中,放置自然冷却成型,即可使用。
注:此方法是传统方法,只供参考,患者在使用草药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8e0167783e0912a2162aaf.png)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
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
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
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d01ff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a.png)
黑膏药的熬制方法
1、选择膏体。
黑膏药主要分为膏和药两种,在制作前走的时候,通常需要选择香油,然后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
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豆油,也尽量不要选择其他的油,一般香油和麻油是比较好的选择。
2、选择药材。
制作不同功效的膏药就要用到不同的药材,而药材之间的搭配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可以根据具体的配方来完成,接着需要将所有的药材加工成粉末状,越细渗透的效果就会越好。
3、炸药。
黑膏药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由微微的加热,然后将所有的药材放进去,不断的搅拌均匀,直到药材变成黄褐色,然后就可以将药渣处理干净。
4、炸油。
取出药渣过后,需要继续炼制一般,此时需要将火开小,然后用大火加热至320度,一般以滴水成珠为好。
5、练膏。
油脂在高温时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就会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又促使油脂氧化,聚合,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而呈膏状。
最后需要将炼好的膏药放入清水当中,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去搅拌均匀,直到完全变成膏状,接着需要浸泡3~7天,需要注意每天都要更换水即可。
熬制黑膏药做黑膏药的朋友来交流
![熬制黑膏药做黑膏药的朋友来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7a83217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c.png)
熬制黑膏药做黑膏药的朋友来交流
作者yuhaifu
本帖最后由 yuhaifu 于 2012-4-18 19:54 编辑
选材料:上等香油50斤,五生(生马钱,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2公斤,草药类药药类26味,虫类5味,红章丹12公斤左右。
工具(桑枝棍一根,盛药网一个,细滤子一个,水舀2个,盆2个,500度温度计一个,锅一口,锅盖一个,筛子一个,大水盆2-3个)。
工人2-3人。
倒入香油
倒完油加温
选用家狗前腿骨
从上午熬到黑天加温下丹收膏
开始做膏药
做好的帆布膏药
南星, 朋友, 筛子, 温度计, 左右
爱爱医医学论坛?论坛?★临床第四区?全科医疗专业讨论版?熬制黑膏药做黑膏药的朋友来交流窗体底端。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e662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2.png)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 药料提取:除芳香挥发性、树脂类及贵重药材外,将剩余药料研成细粉或采用油炸提取。
2. 炼油:将去渣后的药油在高温(300℃左右)下加热熬炼,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直至“滴水成珠”。
3. 下丹成膏:在炼成的油液中加入红丹,使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并促进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直至成膏状。
油丹用量比一般为
500∶150~200(冬少夏多)。
4. 去“火毒”:将制成的膏药徐徐倾入冷水中浸渍,以去除具有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
5. 加细料:在融化的膏药中加入贵细药,如麝香、冰片等。
6. 摊涂: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加热熔化(60℃~70℃保温),加
入细料药搅匀,用竹签蘸取规定量,摊涂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更多黑膏药制备的信息,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中医药师。
传承古方熬制黑膏药制作过程
![传承古方熬制黑膏药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77155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7.png)
传承古方熬制黑膏药制作过程
传承古方熬制黑膏药制作过程:黑膏药是用油,配制的中药倒入渐热的桐油中,等药效入油以后捞出药渣。
放入红丹粉搅拌至黑色,取一些膏药检查韧性,将制好的膏药倒入锅中放冷。
最后,将膏药均匀涂在布上并称重。
这种方法熬制的膏药效果最好。
现在的膏药基质加中药粉效果不如油浸出的效果好、锅放上了,必须一口气儿做完,不然就‘废’了当见到锅里的生桐油开始“游动”,就将之前配好中药放入锅中,沸腾后起锅。
倒入红丹粉,用木棒飞速搅拌,似乎在与时间“赛跑”,这一步骤是为了让膏药成型,成败就在这几十秒间,制膏人必须眼疾手快。
随后,完成后,锅内原本有些透明的生桐油变成了黑膏。
端一碗凉水,用筷子挑起膏药,放入水中,如果膏药浮在水上,说明太稀,沉下去就太稠,呈水滴状才算成功整个制作过程1小时左右,膏药放置3天后,方可涂在布上。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d9980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f.png)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一)黑膏药的制法此为纯手工制作方法,综合了诸家手工操作方法,所用之法制出的膏药质量很好。
一、器材1、天平一台(称药配料用)。
2、450℃温度计一支。
3、铁勺、铁铲各一把(打油下药和铲膏药用)。
4、过滤器—具,消毒纱布数块。
5、细铁筛子和铁漏勺各一个(捞油渣和过滤药油用)。
6、铁锅二个,并带盖(口径一尺左右)。
7、盛药的细瓷盆—个,水缸—个。
8、磨碎机一台或碾子、药碾槽一具(碾药末用),大鬃刷子一个。
9、搅膏药用的桑、柳、槐、木棍数根,要二、三尺、粗约八、九分。
10、燃料用煤炭或木柴均可,一般古法常用桑、槐等木作燃料。
11、炉灶安有前后锅,后锅煎药油,前锅熬膏药。
(二)药品1、植物油:香油最好,或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古法中也有常加桐油者。
同时亦可使用桐油、石腊与黄丹混合制膏的方法,以减少植物食油的应用。
2、黄丹:又名东丹、漳丹、红丹、铝丹、广丹,其化学成分主要是Pb304,以红色为最好。
3、用药分群药和细料,应按照处方配制要求,依法炮制备用。
熬制膏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熬制前应先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用具完备,便于操作顺手。
(二)、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
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
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
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
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
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
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
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8c5b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7.png)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
1.药物组成
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松烟墨粉3克。
2.制作方法
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
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
如油熬的不到火候则膏药质量较松,贴着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大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贴着力小,易于脱落或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滴水成珠。
滴水成珠后,立即将锅离火,等油降至200-250度左右时,下黄丹不停的搅动,一般约为5-10分钟。
下丹后约3-5分钟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温,然后将乳香、没药、血竭,细粉下锅搅匀。
然后将膏药倾入备好冷水中,浸泡3-7天,每日换水1-2次去火毒。
在制作时也可将去火毒的膏药块放入锅内加热熔化。
搅拌均匀,然后掺入细料搅匀,即可进行摊贴和收藏。
3.主治范围
骨折、手术扭挫伤后遗症及劳损外伤。
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颈、肩、腰、腿、关节痛、风湿类风湿等骨伤病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4.新法修改
生川草乌各50g、全虫30g、蜈蚣30g、乳香、没药各45g,红花45g、血竭30g、炮山甲45g、透骨草60g,基质1200g。
制法:将上药研粉入基质成膏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外用制剂,常用于治疗风湿痛、骨折、软组织损伤等问题。
民间熬制黑膏药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种常见的民间熬制方法。
材料准备:
1.天南星:透风干燥的天南星鲜草根(取其根茎部分),切碎备用;
2.麝香:麝香碎末,有助于药性渗透和祛风活络;
3.磁石:研磨成磁石末,具有消肿止痛的功能;
4.琵琶生石膏:取其透风干燥的石膏,捣碎备用;
5.地龙:透风干燥的地龙鲜草,研磨成粉末备用;
6.丁香:透风干燥的丁香鲜花,研磨成末;
7.龙骨、牛黄:透风干燥的龙骨、牛黄碎末备用;
8.紫草:透风干燥的紫草鲜草,研磨成粉末备用;
9.温水:用于熬制药膏。
制作步骤:
1.取一锅清水烧沸,将天南星的根茎部分放入锅中,加热2-3分钟;
2.关火后,将麝香、磁石、琵琶生石膏、地龙、丁香、龙骨、牛黄、紫草分别加入锅中,搅拌均匀;
3.再次加热锅中的药材,煮沸5-1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注意火候不能过大,以免煮沸过度;
4.关火后,待药液稍凉时,取出药渣,只保留药液;
5.将药液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搅拌均匀,同时不断加入温水,搅拌
至药液变得比较稠密;
6.最后将药液倒入一个浅盘中(最好凹底的盘子),放置于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即可用于外用。
注意事项:
1.在熬制黑膏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或糊锅;
2.熬制药液时,火候要适中,以免过度煮沸导致药性损失或药液变质;
3.熬制黑膏药的器皿要清洁干净,以免杂质污染药液;
4.药液晾干后,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