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水化和硬化机理
关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Ca(OH)2还会和硅酸根离子相结合,因而也可 作为C-S-H的晶核。较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诱
导期更可能是由于C-S-H的成核和生长受到延
缓的缘故。
斯卡尔内 (J.Skalng )和杨(J. F.Young)
当与水接触后在C3S表面有晶格缺陷的部位即 活化点上很快发生水解, Ca2+和OH-进入溶液, 就在 C3S表面形成一个缺钙的‘富硅层”。接 着, Ca2+吸附到‘富硅层”表面形成双电层, 从而使C3S溶解受阻而出现诱导期。
二、硅酸三钙
1、水化反应 在常温下:
3 C a O S i O 2 n H 2 O = x C a O S i O 2 y H 2 O 3 - x C a O H 2
C 3 S n H = x C -S -H 3 -x C H
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2、水化过程
2、水化过程
关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一、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过程
水泥的水化:一种物质从无水状态变为含水状 态或从含水少的状态变为含水多的状态。
类型: 1、原物质不含水,与水作用后,变为含水化
合物。 2、原物质本身含一定量的水,与水作用后,
变为含水多的物质。 3、水解反应(加水分解)
(一)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原因
保护膜理论
斯坦因(H.N.Stein)等人认为,诱导期是由于水化产 物形成了保护膜层。当保护膜破坏时,诱导期就结 束,即所谓“保护膜理论”。他们假设C3S在水中是 一致溶,最初生成的第一水化物C3SHn 很快就在 C3S周围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层,从而阻碍了C3S 的 进一步水化,使放热变慢,向液相溶出Ca2+的速率 也相应降低,导致诱导期的开始。当第一水化物转 变为较易使离子通过的第二水化物(C/S≈0.8~1.5) 时,水化重新加速,较多的Ca2+和OH-进入液相达 到过饱和,并加快放热,诱导期即告结束。
水泥的硬化原理
水泥的硬化原理
水泥的硬化原理是由于水泥中的胶凝材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产物在水泥中逐渐凝固和硬化的过程。
具体的硬化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水化反应:水泥中的胶凝材料主要是硅酸盐矿物质,如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等。
当水与胶凝材料接触时,水中的H+离子会与水泥中的几个主要离子(如钙离子)发生反应,产生草酸钙(C-S-H)胶凝物和氢氧化钙(Ca(OH)2)。
2. 凝聚硬化:水化反应引起的反应产物逐渐凝聚成网状结构,形成一种胶凝物质,即C-S-H胶凝物。
这种胶凝物质是水泥硬化强度的主要来源,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和强度。
3. 温度效应:水泥的硬化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
水泥在适宜的温度下硬化会加快,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硬化过程。
通常,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加快水化反应速度,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蒸发和孔隙产生,从而降低了强度。
4. 干燥过程:水泥在硬化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干燥,以便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过程可能会引起收缩现象,因此需要控制干燥速度,以避免产生裂缝。
综上所述,水泥的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水化反应、胶凝物质形成、温度效应和干燥等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使水泥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形成坚固的建筑材料。
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机理
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机理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的凝结硬化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深入了解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机理对于控制施工质量和提高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探讨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机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
硅酸盐水泥由水合硅酸鈣(CSH)、水合硅酸鈣鋁酸鈣(CASH)、水合铝酸钙(AH3)等具有胶凝性的化合物组成。
在水合硬化过程中,这些化合物会逐渐形成并相互交错,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凝胶结构。
凝结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是水化反应。
水泥中的胶凝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水合物。
水化反应不断释放出粒子、离子和热量,使硅酸盐水泥逐渐凝胶化。
随后,凝剂在溶液中扩散,通过溶解和再沉淀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凝胶结构。
这个过程被称为「溶解-再沉淀反应」,有助于提高水泥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凝结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凝胶增强。
情况不同,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发展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控制溶解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来调节凝结速率。
此外,添加某些外加剂和添加剂也可以改善水泥的凝结性能和强度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
它受到温度、湿度、溶液配比、水泥粒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精确控制这些参数,以确保水泥的凝结质量和性能。
通过了解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凝结机理来优化配合比、调节温度、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也可以根据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和外加剂,提高材料的工作性能。
总之,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机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深入了解这一机理对于控制施工质量和提高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掌握凝结机理的核心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推动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创新。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概述
3、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主要有哪几种,其特征和性能如何?
4、论述硬化水泥浆体强度的形成。
30
三相多孔体
20
一、水泥硬化机理
21
硬化水泥浆体形成的原因
水泥石具有强度的原因
构成三度空间牢固结合、密实的整体
22
二、硬化水泥浆体结构
C/S< 2,在 近程(纳米级)有序:层 1.4~1.6左右 状结构;
初期:纤维状 早期:网络状 中期:等大粒子、球状 后期:内部产物
23
与AFt相比,AFm中的结构水少,其密度更大。当AFm接触到各种来源的 SO42-离子而转变成AFt时,结构水增加,密度减小,从而产生相当的体 积膨胀,是引起硬化水泥浆体体积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2)间接法:测定结合水、水化热、Ca(OH)2生成量。较为简单。
17
三、影响水化速率的因素 (1)熟料矿物的组成和性质
水化速率大小:C3A > C4AF > C3S > C2S B矿有四种不同晶型,对水化速率影响很大,β-C2S水化快,γ-C2S水化慢。 熟料矿物晶体中含有杂质、晶格缺陷、晶格畸变,水化速率快。 熟料矿物为固溶状态,如:F固溶在A矿,水化活性高,水化速率快。
凝结:塑性浆体失去流动性和可塑性
水泥水化
硬化:建立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结构
硬化之后还在继续水化
硬化水泥浆体:水泥加水发生水化反应后,变成具有一定强度 的固体,叫硬化水泥浆体。由于外观和一些性能与天然石材相 似,又称之为水泥石。
非均质的多相体系
水化产物和残存熟料-固相 孔隙中的水-液相 孔隙中的空气-气相
C3A + 6H = C3AH6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硬化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硬化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水泥材料,具有较好的水化和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本文将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水泥的成分、水化反应过程、硬化机理以及影响水化和硬化的因素等内容。
硅酸盐水泥是以矿渣、石灰石和黏土为原料,经过磨碎、燃烧和砂浆等工艺加工而成。
一般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包括三种物质:硅酸盐矿物、石灰和无定形物质。
硅酸盐矿物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其含有的SiO2和CaO可以发生水化反应,形成具有胶凝性的凝胶体。
石灰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辅助胶凝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加速水化反应的进行。
无定形物质是水泥中的杂质,一般情况下不参与水化和硬化过程。
水化反应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特性之一。
当硅酸盐水泥与水接触后,水分子与硅酸盐矿物中的CaO和SiO2发生反应,导致硅酸盐矿物发生水化并形成胶体物质。
水化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低水化率的溶解和高水化率的凝胶化。
在溶解阶段,水分子侵入硅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中,使其结构发生破坏并释放出Ca2+和OH-离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硅酸盐矿物的溶解率逐渐降低,凝胶化过程逐渐主导。
硬化是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也是水泥材料使用的关键性质。
在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反应生成的胶凝体逐渐结晶并与无定形物质相结合,形成稳定的硬质凝胶,从而增强了水泥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硬化的机理主要涉及胶凝凝胶的形成、晶体生长和无定形物质的变化等过程。
胶凝凝胶的形成使水泥材料具有粘结性,晶体生长则使水泥材料具有硬度和强度。
无定形物质的变化则会影响水泥材料的性能,如开裂、收缩和腐蚀等。
水化和硬化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成分、水化温度、水化时间、水泥颗粒大小和水泥与水的质量比等因素。
水泥成分的不同会影响水化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特性。
水化温度越高,水化反应的速率越快,而水化时间越长,水泥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
水泥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会影响水泥的填充效果和反应程度,从而影响水化和硬化的速率和特性。
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水化和硬化机理(ppt 40页)
料的矿物组成。堆积密度为1000~1600kg/m3。
一、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2.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对水泥性质 有很大影响。
水泥颗粒粒径一般在7~200μm范围内,颗粒愈 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就愈大,因而水化速 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 较高。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 挥,但水泥过细,在空气中的硬化收缩性较大, 生产成本也较高。
水灰比决定了水泥浆体的稠度,水灰比越大,则水泥浆体的 稠度越小(即越稀),凝结硬化也越慢。
三、影响水泥凝结和硬化的主要因素
4.水泥的水化程度
水灰比相同时,水化程度愈高,则水泥浆体中
水化产物愈多,凝结硬化也越快。
5.石膏掺量
节水泥石的膏凝(常结用硬C化aS速O4·度2。H2在O)磨是制水水泥泥的时缓,凝若剂不,掺能入调 少量石膏,则水泥浆凝结很快。当掺入少量石膏后, 硫酸钙将与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 酸钙晶体(钙矾石),减少了溶液中的铝离子,延缓 了水泥浆体的凝结速度,但石膏掺量必须适当,掺 入过多的石膏不仅缓凝作用不大,而且会引起凝结 硬化后的水泥石出现开裂。
游离 MgO过多;控制方法:压蒸法检验合格,或生 产控制, MgO含量≤5%
掺入的石膏过多,生产控制, SO3含量≤3.5%
一、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6.强度及强度等级 强度是评价水泥质量、确定水泥强度等级的重要指标。
水泥强度除了与水泥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外,还与水 灰比、试件制作方法、养护条件和龄期等因素有关。 根据现行国标(GB 17671-1999)中规定,水泥胶砂 强度检验方法是:
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也是水泥强度发展的过程。 水泥的水化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进行的,水化产 物也会不断增加并填充毛细孔,使毛细孔孔隙率减少, 凝胶孔孔隙率增大。水泥加水拌合后的前28d的水化 速度较快,强度发展也快,随后水化速度减慢,强度 增加幅度减小。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形成 一、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形成 水泥熟料矿物为什么能与水发生反应?主要原因是: 1、硅 酸 盐 水 泥 熟 料 矿 物 结 构 的 不 稳 定 性 ,可 以 通 过 与 水 反 应 , 形 成 水 化 产 物 而 达 到 稳 定 性 。造 成 熟 料 矿 物 结 构 不 稳 定 的 原 因 是 : ( 1) 熟 料 烧 成 后 的 快 速 冷 却 , 使 其 保 留 了 介 稳 状 态 的 高 温 型 晶体结构; ( 2) 工 业 熟 料 中 的 矿 物 不 是 纯 的 C 3 S, C 2 S 等 , 而 是 Alite 和 Belite 等 有 限 固 溶 体 ; ( 3) 微 量 元 素 的 掺 杂 使 晶 格 排 列 的 规 律 性 受 到 某 种 程 度 的 影 响。 2、 熟 料 矿 物 中 钙 离 子 的 氧 离 子 配 位 不 规 则 , 晶 体 结 构 有 “ 空 洞 ”,因 而 易 于 起 水 化 反 应 。例 如 ,C 3 S 的 结 构 中 钙 离 子 的 配 位 数 为 6,但 配 位 不 规 则 ,有 5 个 氧 离 子 集 中 在 一 侧 而 另 一 侧 只 有 1 个 氧离子,在氧离子少的一侧形成“空洞”,使水容易进入与它反 应 。β -C 2 S 中 钙 离 子 的 配 位 数 有 一 半 是 6,一 半 是 8,其 中 每 个 氧 离子与钙离子的距离不等,配位不规则,因而也不稳定,可以水 化 , 但 速 度 较 慢 。 C 3 A 的 晶 体 结 构 中 , 铝 的 配 位 数 为 4 与 6, 而 钙 离 子 的 配 位 数 为 6 与 9, 配位数为 9 的钙离子周围的氧离子排列极 不 规 则 , 距 离 不 等 , 结 构 有 巨 大 的 “ 空 洞 ” , 故 水 化 很 快 。 C 4 AF 中 钙 的 配 位 数 为 10 与 6, 结 构 也 有 “ 空 洞 ” , 故 也 易 水 化 。 有 些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概述及解释说明引言1.1 概述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中。
它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中主要包含水合硅酸钙(C-S-H)凝胶和无水硅酸钙(C3S)及其水合产物(C-S-H-CH)。
这些成分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性能指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会介绍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用途。
然后,详细探讨主要成分一:水合硅酸钙(C-S-H)凝胶以及主要成分二:无水硅酸钙(C3S)及其水合产物(C-S-H-CH)的特性、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
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可能存在的其他次要成分及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最后,通过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探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室内装修、建筑工程和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深入理解其特性和作用机理。
通过对成分的解释和说明,读者将更好地理解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室内装修或建筑工程。
此外,展望未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发展趋势也将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2.1 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用途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黏结性能和较强的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砌块、抹灰等建筑工程中。
它由多个主要成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水合硅酸钙(C-S-H)凝胶和无水硅酸钙(C3S)及其水合产物(C-S-H-CH)。
2.2 主要成分一:水合硅酸钙(C-S-H)凝胶水合硅酸钙凝胶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胶状产物,其在混凝土中起到黏结颗粒、填充孔隙及提高强度的作用。
该凝胶由三元组成:二氧化硅(SiO2)、氢氧化钙(Ca(OH)2)和水分。
其中二氧化硅通过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无定形或半定形态C-S-H凝胶,这种凝胶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内部的胶结强度和改善抗渗性能。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2020/11/22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水泥加水以后为什么可以凝结硬化?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水化产物 填充空隙 并将水泥 颗粒连接 在一起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1 熟料单矿物的水化
三、铝酸三钙 (一) 无石膏 1.常温下水化
C4AH13和C2AH8在常温下处于介稳状态,且随温度升高而转化 加速。C3A本身水化热高,因而极易按上式转化。
2.在温度较高(35℃以上)的情况下,可直接生成C3AH6晶体。 这些产物均为片状。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早期水化产物,大部分在颗粒原始周界以外由水所填充的 空间----这部分C-S-H称外部产物。
后期的生长则在颗粒原始周界以内的区域形成----内部产 物。
随着内部产物的形成和发展,C3S的水化即由减速期向稳定 期转变。
水泥工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1 熟料单矿物的水化
7.C3S的后期水化 泰勒认为:水化过程中存在一个界面区,并逐渐向颗粒内 部推进,H2O离解成的H+在内部产物中从一个氧原子(或水分子) 转移到另一个氧原子,一直到达C3S界面并与之作用;而界面区 内部分Ca2+和Si4+则通过内部产物向外迁移,转入CH和外部C-SH。因此,界面内是得到H+,失去Ca2+和Si4+,原子重新排组, 从而使C3S转化成内部C-S-H。如此,随着界面区向内推进,水 化继续进行。由于空间限制及离子浓度变化,内部C-S-H在形貌 和成分等方面与外部C-S-H会有所不同,通常是较为密实。
描述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
描述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主要由主要成分为矿物质硅酸盐、石膏和水混合而成。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可以分为化学反应、物理结构形成以及水泥石的转化三个阶段,下面将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通过化学反应开始。
当水加入到硅酸盐水泥中,硬化反应将会在时间上延续数小时到数天。
水分子与水泥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硬化产物。
其中,主要的反应是水合反应,即水分子与水泥成分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水合反应中,硅酸盐水泥中的硅酸钙(CaO·SiO2)和硅酸二钙(CaO·2SiO2)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反应,形成硅酸二钙水化物(CaO·2SiO2·H2O)、水化硅酸钙(CaO·SiO2·H2O)以及其他水化产物。
这些产物的形成导致水泥石的凝固和硬化,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还涉及到物理结构的形成。
在水合反应过程中,硬化产物以及未反应的水泥颗粒逐渐凝胶化,形成具有一定粘结性的凝胶体系。
这种凝胶体系的形成是因为硅酸盐水泥中的矿物质与水分子发生吸附和化学结合,形成一种密集的结构。
凝胶体系的形成使得水泥石具有很强的粘结能力,能够将不同的颗粒聚集在一起,并且保持在一定的排列方式。
这种排列方式对于水泥石的强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凝胶体系还能够填充水泥石中的空隙和孔隙,提高其密实性和抗渗性。
最后,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还涉及到水泥石的转化。
在水泥石形成后的几周内,硬化产物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使得水泥石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化过程是水泥石中未反应的硅酸钙和硫酸钙转化为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硫酸钙。
这种转化过程会释放出热量,称为水化反应热。
水化反应热的释放是水泥石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缩小和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水泥石还会发生钙石膏的转化反应,即水泥石中的矿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钙晶体。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概述
C4AF的水化速率比C3A略慢,水化热较低,其水化反应及 其产物与C3A极为相似。
Fe2O3基本上起着与Al2O3相同的作用,在水化产物中铁置 换部分铝,形成水化硫铝酸钙和水化硫铁酸钙的固溶体, 或水化铝酸钙和水化铁酸钙的固溶体。
如:
C3A + CH + 12H = C4AH13 C4AF + 4CH + 22H = 2C4 (A、F)H13
内)
早 速率下降
就超过12,而后浓度增长减慢
诱导期 期 反应缓慢,放热速率很小, Ca2+浓度持续增长并超过饱
(1~4小时)
水泥浆体保持塑性,诱导期 和浓度,在诱导期结束时达到
结束相当于初凝时间
最大
加速期
反应重新加快,放热速率随 随反应进行Ca2+浓度下降,
(4~8小时) 减速期
时间增长,出现第二放热峰,但始终超过饱和浓度 在达到峰顶时本阶段结束, 中 终凝已过,开始硬化 期 反应速率下降,放热速率由 Ca2+浓度继续下降
水泥水化
硬化:建立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结构
硬化之后还在继续水化
硬化水泥浆体:水泥加水发生水化反应后,变成具有一定强度 的固体,叫硬化水泥浆体。由于外观和一些性能与天然石材相 似,又称之为水泥石。
非均质的多相体系
水化产物和残存熟料-固相 孔隙中的水-液相 孔隙中的空气-气相
三相多孔体
一、水泥硬化机理
硬化机理 结晶理论 胶体理论
结晶度极差
近程(纳米级)有序:层 状结构;
远程无序胶体,取决水 化龄期,初期溶胶,中 后期凝胶
取决水化龄期-与生长 空间有关:水化龄期长, 尺寸越小,2~0.1µm 初期:纤维状
早期:网络状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CCC高 好333AAS>>>CCC332SS早S低好>>>后高CCC443AAAFF>>>低差CCC422ASSF
收缩
中
较大
大
铁铝酸四钙
C4AF 10-18
快 较多
低 极好
小
凝结与硬化
何为凝结? 水泥加水拌和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浆体,经过自身的物理
化学变化逐渐变 稠失去可塑性的过程。 何为硬化? 失去可塑性的浆体随着时间的增长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
坚硬的水泥石的过程。 水泥的凝结与硬化过程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
凝结硬化过程
初始反应期 潜伏期 凝结期 硬化期
初始的溶解和水化,约持续5-10分钟。
流动性可塑性好凝胶体膜层围绕水泥颗 粒成长,1h
凝胶膜破裂、长大并连接、水泥颗粒进 一步水化,6h。多孔的空间网络—凝聚 结构,失去可塑性
凝胶体填充毛细管,6h-若干年硬化石状 体密实空间网
2CaO·SiO2+H2O 3CaO·2SiO2·3H2O+Ca(OH)2
铝酸三钙水化生成水化铝酸钙晶体。 该水化反应速度极快,并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如果不控制铝酸三钙的反应速度,将产生闪凝现象,水泥将 无法正常使用。 通常通过在水泥中掺有适量石膏,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3CaO·Al2O3+H2O
3CaO·Al2O3·6H2O
铁铝酸四钙水化生成水化铝酸钙晶体和水化铁酸钙凝胶
该水化反应的速度和水化放热量均属中等。
4CaO·Al2O3·Fe2O3+H2O
3CaO·Al2O3·6H2O+CaO·Fe2O3·H2O
石膏调节凝结时间的原理
石膏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针状晶体(钙矾石)。 该晶体难溶,包裹在水泥熟料的表面上,形成保护膜,阻碍水分进 入水泥内部,使水化反应延缓下来,从而避免了纯水泥熟料水化产生 闪凝现象。 所以,石膏在水泥中起调节凝结时间的作用。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2
+ 石膏不足
C3 A 3CS H32 2C4AH13 3(C3 A CS H12 ) 2CH 2OH
• 极少
C3 A CS H12 C3A 12H 2C3 A(CS 、CH)H 12
• 按照一般硅酸盐水泥石膏掺量,铝酸盐产物为AFt和AFm。
一、水化过程
直接法 间接法
影响因素
1、矿物组成和结构:28天内各矿物的水化速度为C3A最快, C4AF和C3S次之,C2S最慢。 C3A含量大,水化快; C2S含量 大,水化慢。 C3S和β-C2S同属岛状结构,但前者晶体中的空腔较大,水分 容易进入; C3A晶体中的空腔也很大,且铝的价键不饱和。 引入杂质离子形成缺陷,可提高矿物的活性。
溶解,形成 Ca(OH)2与 CaSO4 的饱和溶液,水化产物首先出
现六方板状的Ca(OH)2 与针状的AFt相以及无定形的C-S-H。 之后,由于不断生成AFt相,SO42- 不断减少,继而形成AFm。 若石膏不足,有AFm 和C4(A· F)H13的固溶体形成,甚至单独 形成C4(A· F)H13,后者 在逐渐转变为C3(A· F)H6。
+ 外部产物,内部产物。
(三)C3S的后期水化
+ 水化进入稳定期;外部产物和内部产物存在差异。
二、 C2S水化
• 与C3S相似
• 水化速率很慢,为C3S 的1/20 •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与C3S生成的C/S比和形貌等 方面无大区别,故也称C-S-H。 • CH生成量比C3S的少。
2CaO SiO 2 nH2O xCaO SiO 2 yH2O (2 x)Ca(OH)2
磨细的过程中,使晶格扭曲程度增大,晶格缺陷
增加,使水化反应易于进行。
08-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讲解
熔剂矿物
玻璃体: 12
水泥的水化过程
各矿物与水的作用,称为“一次水化作用” 水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二次水化作用”
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一次作用、二次作 用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一 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
1、C3S、C2S的水化
水化产物:主要是C-S-H、Ca(OH)2 C-S-H:称水化硅酸钙,其中C/S比的大小与 水灰比有关。
反应重新加快,反应速率随时间而增长,出现第二个放热 峰,在峰顶达最大反应速度,相应为最大放热速率。加速期处 于 4-8h ,然后开始早期硬化。 4. 衰减期
反应速率随时间下降,又称减速期,处于 12^-24h ,由于水 化产物 CH 和 C-S-H 从溶液中结晶出来而在 C3S 表面形成包裹 层,故水化作用受水通过产物层的扩散控制而变慢。 5. 稳定期
20
C3S 水化各阶段的化学过程和动 力学行为
21
C2S水化
β -C 2 S 的水化与 C3 S 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 慢而已。 2CaO·SiO2 + nH2O = xCaO . SiO ·yH2O +( 2-x ) Ca (OH) 2 简写成 C 2 S+nH=C-S-H+(2-x)CH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 C/S 和形貌方面 与 C3 S 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 C-SH 凝胶。但 CH 生成量比 C3S 少,结晶也比 C3S 的粗大些。
石膏的掺入主要是改变了C3A 、C4AF的水化
水化速度
水化产物
29
综上所述,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如下: 水泥加水后, C3S 、C3A 、C4AF均很快水化,
同时石膏迅速溶解,形成 Ca(OH)2与 CaSO4 的饱 和溶液,水化产物首先出现六方板状的Ca(OH)2 与针状的AFt相以及无定形的C-S-H。之后,由于 不断生成AFt相,SO42- 不断减少,继而形成AFm 相及C-A-H晶体C3(A·F)H6 。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硬化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硬化第七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硬化本章主要内容:1.熟料矿物的水化2.硅酸盐水泥的水化3.水化速率4.硬化水泥浆体补充:熟料矿物水化的原因1.熟料矿物结构不稳定。
造成熟料矿物结构不稳定的原因是:⑴ 熟料烧成后快速冷却,使其保留了介稳状态的高温型晶体结构;⑵熟料中的矿物不是纯的C3S和C2S ,而是Alite 和Belite等有限固溶体;⑶微量元素的掺杂使晶格排列的规律性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2.熟料矿物中钙离子的氧离子配位不规则。
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水化-物质由无水状态变为有水状态,由低含水变为高含水,统称为水化。
凝结-水泥加水拌和初期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浆体,然后逐渐变稠并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凝结。
硬化-此后,浆体的强度逐渐提高并变成坚硬的石状固体(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硬化。
§7.1 熟料矿物的水化一.C3S的水化1.常温下的水化反应3CaO.SiO2+nH2O=xCaO.SiO2.yH2O+(3-x)Ca(OH)2简写为:C3S + nH = C-S-H + (3-x)CH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也称C-S-H凝胶)和氢氧化钙。
Ⅰ诱导前期(时间:15分钟)反应:激烈—第一个放热峰,钙离子浓度迅速提高浆体状态:是具有流动性(Ca(OH)2没有饱和)Ⅱ诱导期又称静止期(时间:2—4小时)反应:极慢——放热底谷:钙离子浓度增高慢浆体状态:Ca(OH)2达饱和。
此间:具有流动性,结束:失去流动性,达初凝Ⅲ加速期(时间:4~8小时)反应:又加快——第二放热高峰浆体状态:Ca(OH)2过饱和最高:生成Ca(OH)2、填充空隙、中期:失去可塑性、达终凝,后期:开始硬化Ⅳ减速期(时间:12—24小时)反应: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原因:在C3S表面包裹产物—阻碍水化。
Ⅴ稳定期反应:很慢—基本稳定(只到水化结束)原因:产物层厚:水很少—产物扩散困难。
3.诱导期的本质⑴保护膜理论⑵晶核形成延缓理论⑶晶格缺陷的类别和数量是决定诱导期长短的主要因素二.C2S水化C2S的水化过程与C3S相似,也有静止期,加速期等,但水化速率很慢约为C3S的1/20水化反应:C2S + mH → C-S-H + (2-X)CH水化产物:生成C-S-H和Ca(OH)2三.C3A水化:水化迅速,其水化产物的组成与结构受溶液中CaO、Al2O3 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水化和硬化机理
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水泥类型,它由若干种矿物质混合制成。
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包括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钙酸盐等矿物质。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性质是其水化反应及硬化机理,其中水化反应是硬化的基础。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初始水化反应和二次水化反应。
初始水化反应: 初始水化反应是硅酸盐水泥与水开始反应产生物质的重要阶段。
该反应主要是由硅酸盐矿物质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形成硅酸钙凝胶(C-S-H),同时还生成小量结晶状的钙矾土(Ca(OH)2)。
硬化反应: 当硅酸钙凝胶形成后,硬化反应就开始了。
硬化反应是指钙矾土与硅酸钙凝胶再次反应,产生附着在硅酸钙凝胶上的二次水化产物(例:钙硅酸盐、铝酸钙、铁酸钙等),从而导致硬化的过程。
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和硬化机理导致水泥成品逐渐硬化并得到强度的增加。
硅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包括两个阶段。
初始硬化阶段: 在初始硬化阶段中,主要发生的是水泥粉末与水反应生成硅酸钙溶胶,这个阶段是水泥松散质地逐渐变硬的转折点,经历了3-5小时左右时材料开始渐渐变硬,表现出初始硬度。
二次硬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水泥产物进一步硬化,矿物质之间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
此时,水泥得到的韧性、强度等性能逐渐增强。
因此,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反应是建筑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这些反应可以向我们展示水泥是如何在混凝土中发挥作用的。
了解这些机制可以帮助建筑师、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建筑工人或其他与建筑相关的人员掌握常用的建筑材料的工作机制并做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