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技术指标2018-8-15

合集下载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疗法有效减轻癌症疼痛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疗法有效减轻癌症疼痛

JNCI: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疗法有效减轻癌症疼痛
当癌症扩散至骨骼,患者通常会经历严重的疼痛。

一项新的3期临床试验显示,非侵入性的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疗法(MRgFUS)能够加热骨骼内的肿瘤,从而缓解癌症疼痛,改善患者功能。

研究报告发表在《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RgFUS能够安全的用来治疗子宫纤维瘤妇女。

然而,该研究首次显示这种技术也能够用来治疗癌症。

共纳入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意大利和俄国17个中心的147例患者。

随机接受MRgFUS或假治疗。

结果,患者对治疗应答良好,3个月后,64%的患者没有出现疼痛或疼痛明显减轻。

许多患者减少或停用阿片类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患者疼痛缓解,且在治疗数天内身体功能得到改善。

磁共振成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磁共振成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治疗前
治疗后
8 ) 状 面扫 描 和 T1 I T2 压 脂 横 断 面 扫 描 。动 态 7ms矢 w 及 WI 增 强扫描采用 3 D快 速 扰 相 梯 度 回 波 序 列 ( R T 6 / . T / E:Oms2 5
张 拈 ( 庆 医 科 大 学 重 4 0 1) 0 0 6
【 要】 目 的 探 讨 磁 共 振 成 像 ( I 技 术 在 高 强 度 聚 焦 超 声 ( F 治 疗 乳 腺 癌 术 后 随 访 中 的 作 用 。 摘 MR ) HIU) 方 法 对2 例 乳腺 癌 在 HIU 治 疗 后 行 MR 平 扫 及 动 态增 强磁 共 振 ( C — I检 查 , 察 其 影 像 学 信 号 改 变及 6 F I D E MR ) 观
中心信号变化不 显著 , 2 T WI中 心 信 号 降 低 , 灶 中 心 无 明 显 病 强 化 或 小 片 状 强 化 。 HI U 术 后 3个 月 靶 区呈 等 中 心 T1 I F w 、
等 ( ) 杂 T wI 号 , 灶 中 心 无 强 化 。 HI U 区在 动 态 观 短 混 2 信 病 F
乳 腺 癌 是 当前 严 重 威 胁 妇 女 生命 健 康 的 主 要 恶 性 肿 瘤 , 在 中 国呈 逐 渐 增 加 的趋 势 。 目前 仍 以手 术 切 除 、 化 疗 以及 内 分 放 泌 治疗 为 主 。传 统 的 乳 腺 癌 根 治 手 术 留 下 的手 术 瘢 痕 及 对 患
者 造 成 的 心 理 伤 害 , 疾 病 的 发 展 中具 有 威 胁 意 义 。近 年 来 , 在 微 创 及 无 创 治 疗 逐 渐 引 入 乳 腺 癌 外 科 。而 高 强 度 聚 焦 超 声 ( ihitni csdut su d HIU) 创 治 疗 技 术 在 保 hg - est f u e l ao n , F 无 n yo r 乳 治疗 I、 Ⅱ期 乳 腺 癌 方 面 取 得 了 满 意 的 效 果 。 HIU 作 为 一 F 种 非 侵 人 性 治 疗 实 体 瘤 的新 技 术 _ ]利 用 高 温 效 应 及 空 化 效 】 ,

健康讲座-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无创、精准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中的应用

健康讲座-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无创、精准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中的应用

健康讲座-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技术在无创、精准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中的应用无创、微创治疗模式在临床治疗中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医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 (MR-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RgHIFU) 是采用磁共振引导下的体外选择性破坏体内组织的一项新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对传统有创的外科手术而言,该革命性治疗手段被誉为未来新一代无创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甚至是微创的腔镜手术,均需要传统手术室内的麻醉及器械操作的过程,病人术后至少需要住院3-5天才能出院,还需要出院后长短不等的恢复时间(4-56天)才能正常生活、上班。

而MRgHIFU技术可以实现部分疾病的随治随走,无需住院,治疗后即可回家,第二天就照常上班,是无创、无离子辐射、可重复的个性化治疗手段。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治疗系统于200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2013年8月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累计全球20个国家、一百多家医院使用该设备,大约有10000名患者已接受治疗,证明的不良反应率仅为0.03%,远较传统的手术及腔镜手术低。

该技术被《时代周刊》杂志评为2011年度全球50大发明之一。

MRgHIFU目前临床应用治疗的疾病有子宫肌瘤及腺肌症,骨肿瘤(骨的原发及转移肿瘤),乳腺肿瘤,肝脏肿瘤、胰腺癌,前列腺癌、脑功能疾病等。

1. MRgHIFU原理: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将超声能量聚集于特定靶区并消融靶区组织,利用热效应和空化效应使聚焦焦点区域温度瞬间升高至65℃以上,发生凝固性坏死,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结合了高强度的聚焦超声波和实时磁共振成像两种技术,使用高强度的聚焦超声波无创地加热并破坏靶组织,而实时磁共振成像使医生能够识别并瞄准肿瘤,并提供相位成像,可对接受治疗的组织进行实时温度监测。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新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新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 2 0 1 4 年第5 卷增刊 C h i n J Ma g n R e s o n I ma g i n g , 2 0 1 4 , V o l 5 , S 1
DI T ORI AL S
磁 共 振 引导 下 聚焦 超 声 新 技术 进 展 及 其 临床 应 用
b e c o me a r e s e a r c h f o c u s i n me d i c a l d o ma i n . Th e t e c h n i q u e i s d e v e l o p i n g r a p i d l y , a n d
通讯作者 ; 金征 字 ,E — ma i l : j i nz h e n g y u @1 6 3 . Th e t e c hn i c a l a d v a nc e s a nd c l i n i c a l a pp l i c a t i o n o f M 1
实 时 动态 定 位 图像 引 导 下 ,应 用 聚 焦 超声 热 消 融

从 此与 MR 一 引导 聚 焦超声 术 相关 的研 究 、临
磁共振成像, 2 0 1 4 , 5 ( s 1 ) : 2 6 . 3 0 .
a p p l i c a t i o n nd a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g r e s s . Ke y wo r d s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a g i n g ;F o c u s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s u r g e r y ;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g r e s s ; C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技术参数征求意见招投标书范本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技术参数征求意见招投标书范本
.
国内具有≥家用户。(提供中标通知书证明材料)

聚焦超声换能器

相控阵聚焦超声换能器≧相单元。(提供制造商公开发布的产品白皮书或检测报告证明资料)

最大输出电功率≧W

换能器表面积≧cm

几何焦距≧mm

中心频率.MHz,误差不大于±%。

频率调节范围:. MHz~.MHz

电子变焦mm~mm且持续改变。(提供制造商公开发布的产品白皮书或检测报告证明资料)

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mT/m/ms

磁共振成像设备厂家原装配备轮式可移动扫描床,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和磁体脱离。

机架正面的两侧设有床旁操作按钮,可控制扫描床的运动和扫描。

线圈
..
配备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通道相控阵靶线圈
..
配备腹部相控阵线圈≧通道相控阵靶线圈
..
配备全脊柱相控阵线圈≧通道相控阵靶线圈
..
配备正交发射/接收专用头线圈
..
配备正交发射/接收专用体线圈
..
配备通用柔软线圈

具有光纤射频技术。
*.
防磁射频接收模块内置于磁体间或者在线圈内。
.
射频功率≦KW(提供制造商公开发布的产品白皮书或检测报告证明资料)。
.
重建速度≧幅/秒(D傅立叶变换,×矩阵,% FOV,%数据重建)
.
最大FOV≧cm
.
最小FOV≦cm
.
二维最薄扫描层厚≦.mm
.
三维最薄扫描层厚≦.mm
.
最大采集矩阵≧×
.
配备手术操作台
.
配备可分离治疗床(包括嵌入式换能器和定位器)

hifu系统技术参数

hifu系统技术参数

hifu系统技术参数HIFU系统(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可以实现非侵入性治疗的医疗设备,它利用聚焦超声波的能量来对特定区域进行治疗,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皮肤紧致、除皱、疤痕修复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HIFU系统的技术参数和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HIFU系统的技术参数包括频率、功率、焦点大小、治疗深度等。

其中频率通常在1-10 MHz范围内,功率可以调节,通常在100-200 W之间。

焦点大小和治疗深度决定了治疗的精确性和适用范围。

在参考内容方面,目前有许多研究和临床试验论文可以作为参考,以下是一些相关内容摘要:1.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A Review"(2018)- 该综述系统地回顾了HIFU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此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HIFU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参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

2. "Non-Invasive Facial Rejuvenation with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2019)- 该研究报道了使用HIFU系统进行非侵入性面部紧致和皮肤抗衰老治疗的结果。

研究者通过调整HIFU系统的焦点大小和功率,获得了良好的面部轮廓效果和减少细纹的效果。

3.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of Uterine Fibroi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2017)- 这篇系统评价总结了应用HIFU系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通过分析多项临床试验的数据,发现HIFU系统在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进展李妮【摘要】目的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MR-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为育龄期症状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完全非侵入性保留子宫的治疗技术.本文对MR-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5(012)011【总页数】4页(P709-712)【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子宫;平滑肌瘤【作者】李妮【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陕西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R445子宫平滑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症状为经量过多、盆腔疼痛、尿频以及继发性不孕症等。

目前外科手术为子宫平滑肌瘤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期长。

近年来,随着无创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平滑肌瘤虽有较好的效果,但有一定的创伤性,且存在卵巢栓塞及其他部位栓塞的风险[1-3]。

将医学成像技术与聚焦超声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治疗子宫平滑肌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可使70%~80%的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3-5]。

本文对 MRI引导下 HIFU(MR-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

1 MR-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工作原理HIFU技术的原理:由超声探头产生的超声波穿过软组织,聚焦于特定靶组织区域,利用聚焦超声的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使靶区局部温度升高(55~70°C),引起特定范围内蛋白变性,并发生不可逆细胞损害[3-6]。

单次暴露于聚焦超声波能量下称作“声波降解”,一般切除靶组织需要进行多次降解。

利用MRI技术,实时监控HIFU治疗过程中温度变化,控制HIFU系统将最适温度传输到靶区域,保证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升高温度,达到治疗的目的。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的开题报告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的开题报告

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的开题报告题目: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背景与意义: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微血管endothelial细胞形成的物理和代谢屏障,该屏障可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但同时也限制了药物进入脑部治疗的效果。

因此,对于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开发穿过BBB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脑穿刺或者直接注入BBB透过性较高的药物,但其效果有限并且易出现副作用。

近年来,微泡是个值得注意的工具,可以通过超声作用将药物输送到需要治疗的部位,并显著增加药物对脑损伤的疗效。

聚焦超声技术(focused ultrasound,FUS)是一种基于高强度声波的非创伤性治疗技术,利用声波的能量在人体内产生聚焦区域,可非常精确地引导药物进入到病变区域。

因此,结合微泡和FUS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靶向治疗,同时减轻了药物滞留在周围正常组织中的副作用。

MRI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其能够在无创伤的情况下获取脑部的高清晰度图像,这为准确定位和精确操作打下了基础。

因此,将MRI与微泡、FUS技术相结合,可实现更加准确、高效、可靠的手术操作,带来更高的治疗成功率。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微泡靶向开放BBB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使用动物模型,通过MR成像技术获取到大鼠脑部的高清晰度图像,以此指导聚焦超声技术在特定区域进行微泡介导的药物输送,进一步实现BBB的开放。

同时,将采取荧光标记的微泡,通过荧光成像技术验证微泡聚集在特定区域。

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实时观察,记录药物经过BBB进入脑部的时间和效果,并在实验结束后通过组织切片和荧光显微镜对处理区域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荧光成像。

最后,通过分别对比在病变区域进行微泡介导药物输送前后的影像和实验结果,确定该技术的可靠性及可行性。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及子宫肌瘤病因初探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及子宫肌瘤病因初探

2、方法
(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MRgFUS治疗。采用美国Sonalleve V2-PRO型超声波治疗仪 (频率为1.0 MHz)和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荷兰皇家飞 利浦电子公司)。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进行常规MRI扫描,确定肌瘤的位置、大 小及数目。根据患者MRI图像数据,利用Sonalleve V2-PRO型超声波治疗仪生 成三维立体图像,确定治疗靶点和最佳的超声波投射角度。
然而,目前病因学与流行病学研究还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一方面,病因学研 究往往局限于实验室或小样本研究,未能充分与流行病学研究相结合,无法全 面揭示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另一方面,流行病学研究缺乏病因学理论的指导, 可能导致研究方向的偏差和研究的盲目性。因此,加强病因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的相互沟通和协作,有助于提高子宫肌瘤研究的整体水平和推进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内容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 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虽然并无特效药物可以根治子宫肌瘤,但是一些激素类药物 和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雌孕激素受体的制剂,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米非司酮、孕激素等,可以干扰肌瘤的生长,使肌瘤缩小,从而减 轻相关症状。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控制有症状的围绝经期患 者的症状,或者作为术前准备。
然而,目前子宫肌瘤病因学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激素水平与子宫肌瘤发 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遗传因素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环境因素与子宫肌瘤 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流行病学研究
女性子宫肌瘤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涉及发病率、年龄、地区等方面。根据现有 研究,女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地区差异也存在 于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中,部分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生活水平、饮食 习惯等因素有关。然而,声像图特征、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等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过MRgFUS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血 清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此外,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肥胖、生育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症状性子宫肌瘤应用核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治疗的效果探析

症状性子宫肌瘤应用核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治疗的效果探析
关 键词 :症状性子宫肌瘤 ;核磁 共振 ;聚焦超声术 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8.07.032 学 科 分 类 代 码 :320.3110 中 图 分 类 号 :R711.74 文 献 标 识 码 :B
作 为最 常见 的妇 科生殖系统 良性肿 瘤 ,子宫肌瘤 多与 年龄 、流产 史 、固醇类药物 服用史 等 因素有关 ,且 约 3/4 的子宫 肌 瘤 患 者 早 期 发 病 隐 匿 性 较 高 ,无 明 显 临 床 症 状 … 。临床 主要 实施 手术 治疗 症状 性子宫肌瘤 ,且 随着患 者对治疗体 验要 求的提升 ,以聚焦超声术 为代表 的无 创治 疗技术 已发展的较为成熟 。根据引导方 式不 同,通 常将术 式 分为核磁 共振引导 下聚焦超 声术 (MRgFUS)与超声 引导 下 聚焦 超声术 (USgFUS),然 而二者 之 间的取 舍 尚存 在一 定 争议 。对 此 ,本研究 旨在探 析 MRgFUS与 USgFUS的治 疗 效果 及安全性差异 ,取得成果汇报如下 。
黑龙江 医学 第 42卷 2018年 第DICAL JOURNAL Vo1.42 No.7 Ju1.2018
症 状 性 子 宫 肌 瘤 应 用 核 磁 共 振 引 导 下 聚 焦 超 声 术 治 疗 的 效 果 探 析 水
郭会敏 ,范毛 川 ,王世进
(1)生活质量评 估。参照 子宫肌瘤 症状及 健康 相关 生 活质量 问卷 (UFS—QOL) 评 估患 者生 活质 量 ,从 症状 困 扰 (8项 )、日常影响(29项 )2个维 度共 37项 条 目进行 评 价 ,每项计 1~5分 ,满分 为 185分 ,分数 越 高则 说 明生 活质量越差 。(2)治疗效果评 估 。参 照 《子宫 肌瘤 现代 诊 疗》H 中提及 的相关 标准 进行评 价。显效 :临床症 状基 本 消除 ,肌瘤体积缩小 >50% ,影像学检查 结果显示 非灌 注 区体积 比 >60% ;好转 :临床症状有 所缓解 ,肌瘤 体积 缩 小 20% ~50% ,影像 学 检查 结 果显 示非 灌 注 区体积 比为 30% ~60% ;无效 :临床症状 、肌瘤 体积 、非灌 注 区体 积 比均未见 明显改善 。 1.4 观 察 指 标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1例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1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年第27卷第9期妇产科影像学•个案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1例范文生1,王铭洋2,杨雯1,张德康3,马林3,孟元光1*,娄昕3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北京100853;2.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300071;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科,北京100853;*通讯作者孟元光 meng6512@【基金项目】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课题(2012FC-TSYS-1019-JT);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1100805)【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超声,高强聚焦,经直肠;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综合疗法;女(雌)性;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R711.74;R445 【DOI】10.3969/j.issn.1005-5185.2019.09.0201 病例简介女,32岁。

主诉:月经量大伴严重痛经4个月。

现病史:2016年因月经不调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后自然受孕并于2017年6月行剖宫产术,术后3个月月经复潮,月经量及颜色正常,轻微痛经;2018年4月出现月经量大伴严重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 AS)9分,持续17 d,于当地医院放置曼月乐环,2个月后曼月乐环脱落。

既往病史:孕2产2,2次剖宫产史。

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子宫前壁厚2.0 cm,后壁厚2.4 cm,后壁回声粗强不均,诊断为子宫腺肌症。

MRI提示子宫体底部前后肌壁间见大小约65 mm×73 mm×67 mm、边界模糊呈等和短T1、短和长T2的异常信号,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增强扫描T2WI见图1A。

评估并经患者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后于2018年8月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FDA批准,设备号ExAblate 2100.V1.1)治疗(magnetic resonance-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MRgFUS)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术前29 d经皮下注射亮丙瑞林3.75 mg,基础麻醉下行MRgFUS 治疗,术后第3天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10.8 mg后出院。

超声引导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超声引导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超声引导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超声引导系统
二.设备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
1.设备专业定位于“超声可视化引导”,图像清晰、操作简便、交直
两用、轻便易携。

2.大屏幕全贴合高清医用LCD,支持推车、壁挂和桌面应用。

3.全触摸操作 + 探头手柄按键遥控操作,易于清洁、消毒等手术室
应用。

4.可无缝升级至双探头接口,支持多种探头应用、支持探头热拔插。

5.所有探头支持手柄按键操作,常用功能均可由手柄按键实现(包
括距离精确测量用于术前评估等)。

6.智能进针尺寸提示;支持血管内径自动测量、内中膜自动测量、
导管占比自动测量等。

7.支持无线Wifi(微信)远程图像传输、实时录像\回放等。

8.穿刺置管专用探头:
基波频率: 5.0MHZ—10.0MHZ
反相谐波频率: 10.0MHZ—13.0MHZ
支持距离精确测量(术前评估)
支持网格线、导管占比自动测量等
9.支持平面外穿刺引导、穿刺针显影增强技术、穿刺针轨迹自动跟
踪技术(蓝光技术)等。

10.图像旋转、局部放大、一键全屏等。

图像平滑/锐化可调
11.支持黑白及彩色两种模式,彩色取样框(ROI) :大小、位置、角
度和颜色可调,支持彩色反转和血流自动描迹.
12.图像管理与系统维护,图文一体化工作站;动、静态超声图像
存贮。

13.拥有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有录像存储及电影回放功能
14.具备自启动U盘,在系统意外损坏时能简单快速恢复系统至正常
工作状态
15.专用可升降手推车。

16.可增加其他多种探头(T型双平面探头、凸阵探头、新生儿专用
探头等)。

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

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

第 44卷第5期2023 年9月Vol.44 No.5September 2023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曾雪伟,周守国,黄耀渠,王梓华,何亚男,黄华仪,王娟(佛山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病灶ADC值与肌瘤的体积,症状严重评分(SSS)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的相关性。

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病灶ADC值[(1.11±0.13)、(1.84±0.09)、(2.12±0.24),×10-3/(mm2/s)]、肌瘤体积(102±35.30、56.70±18.88、46.93±18.99,cm3),SSS(36.73±11.74、21.77±10.21、17.66±9.30)和UFS-QOL(59.05±17.48、76.54±16.50、82.46±12.3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7.837,73.589,53.976和37.606,P值均<0.05)。

ADC值与肌瘤体积、SSS呈负相关,与UFS-QOL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30和0.592,P值均<0.05)。

磁波刀技术原理

磁波刀技术原理

磁波刀技术原理
磁波刀技术,全称为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MRgFUS),是一种创新的医学治疗方法。

其原理主要基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和磁共振成像的结合。

磁共振成像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三维解剖结构,精准定位治疗靶区,确保在不误伤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情况下,利用聚焦超声波瞄准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磁共振(MR)进行有效监测,实时监控治疗
范围及靶区内温度变化,从而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磁波刀技术的专业文献或咨询相关研究学者。

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参数

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参数

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参数一、项目要求及技术参数1、基本要求1.1、设备要求:设备为子宫肌瘤专科治疗设备1.2、CDFA适应症范围:专业治疗子宫肌瘤*1.3、基本功能要求:上置式超声发射器、干式仰卧治疗,皮肤不与水接触;超声实时监控;治疗中的影像实时评价疗效;1.4、通过中国有关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提供CFDA认证材料及测试报告2、治疗头*2.1、功率源聚焦方式:具有基元相位移功能(相控阵技术)2.2 、超声频率:1.5MHz2.3、焦域声强≥10000W/cm22.4、最大旁瓣级≤-8dB2.5、焦域横向尺寸≤1.2mm*1.2mm2.6、焦域纵向尺寸≤10mm2.7、焦距135mm~160mm2.8、治疗头X向行程≥100m2.9、治疗头Y向行程≥100m2.10、治疗头Z向行程≥100m2.11、转动方向:0°~180°2.12、主机五维精确扫描:治疗主机具有X、Y、Z三维精确扫描机构和旋转升降的二维引导定位机构。

2.13、各运动轴的运动精度:≤0.1mm3、治疗床3.1、治疗床功能:可以上升/下降。

3.2、台面最低高度≤650mm3.3、升幅≥200mm3.4、台面纵向移动距离≥190m4、监控超声4.1、凸阵探测深度≥170mm4.2、侧向分辨力≤3mm4.3、轴向分辨力≤1mm4.4、横向几何位置精度≤5%4.5、纵向几何位置精度≤5%4.6、具有组织增强成像4.7、具有噪音抑制图像增强技术4.8、监视器:≥15英寸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5、介质水处理5.1、供水水压≤0.3MPa且≥0.04MPa5.2、介质水液位:三档位控制5.3、介质水氧溶量≤4mg/L5.4、系统噪声≤65dB(A)5.5、制水时间≤15分钟6、治疗计划系统6.1 病人信息管理:具备记录和管理病人的各种临床基本资料及聚焦超声治疗情况6.2、治疗面:超声矢状面、平行冠状面6.3、三维适形治疗:具有三维重建功能,并且能根据肌瘤的形状和治疗区域的选择,自动生成三维适形治疗规划方案。

磁共振技术参数要求

磁共振技术参数要求
19
工作周期100%
三、射频系统
1
射频发射类型
双源发射
负偏离加2%
*2
相控阵射频同时并行终端传输通道数(必须是Tim T-Class系统或双梯度系统)
Tim系统请提供Tim T-Class系统,且要求的相控阵射频同时并行终端传输通道数≥32个,并提供T-Class相关的软件包和硬件
如果是双梯度系统,则必须提供,且要求的相控阵射频同时传输通道数≥16个。
≥50mT/m
*2.1.1.2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度(Y轴)(非有效值)
≥45mT/m
2.1.1.3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度(Z轴)(非有效值)
≥50mT/m
*2.1.1.4
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
≥200mT/m/ms
*2.1.1.5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和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在同一序列中可同时达到
具备
2.1.2
如果是双梯度系统,(请厂家描述其原理、效能和硬件组成)则要求:
具备
18
智能化K空间快门成像
具备
19
磁化转移对比
具备
20
单次激发EPI技术
具备
21
多次激发EPI技术
具备
22
流入法血管造影
具备
23
快速流入法血管造影
具备
24
造影剂增强MRA
具备
25
倾角优化非饱和激发技术
具备
26
相位对比血管造影PC
具备
27
快速相位对比血管造影,可以结合并行采集技术
具备
28
伪影消除技术,包括:
14
液氦消耗率
≤0.01L/h(以Data Sheet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8.13
治疗患者安全保障系统
1

*1.1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系统,具备FDA认证书、CFDA认证书。(提供证书证明资
料)
*1.2
磁共振磁场类型:超导,仝3.0T。
1.3
磁体材料:3.0T不锈钢专用磁体。
1.4
磁体长度(不含外壳)仝170cm
1.5
磁体长度(含外壳)w200cm
1.6
磁体内径(患者检查孔道内径)仝60cm
2.8
焦域尺寸:可调节范围从焦距为60mm,频率为1.1MHz时测量的1mnK1mnK3.5mm到焦距为200mm, 频率为1.1MHz时测量的2.5mmX2.5mmX30mm。
2.9
最大旁瓣级:在声压焦平面上的旁瓣幅度应比主瓣幅度(焦点声压)低8dB以上。
2.10
轴向次极大级:轴向次极大声压应比焦点声压低8dB以上
1

5.6
图像拼接功能
1

药脑灌注成像
1

6.2
波谱成像
1

6.3
二维彩色化学位移成像代谢物含量彩色图
1

6.4
三维脑频谱及彩色化学位移图
1

6.5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软件包
1

7
肿瘤定量化诊断功能组件
1

7.1
多组分弥散成像
1

7.2
软骨定量成像
1

7.3
验证阶段
8.1.5.1
可对治疗点位置的确认。
8.1.5.2
可对超声剂量确认。
8.1.6
治疗阶段,实际发射能量可监控。
8.1.7
具有图表式用户界面。
8.1.7.1
软件能够与MR计算机软件交流,以获取计划图像和在治疗过程中获取MR相图。
8.1.7.2
计划治疗方案和输送能量的过程中可以在MR图像上使用图像增强操作(例如放
商公开发布的产品白皮书或检测报告证明资料)
3.5
测温精度要求:质子共振频率(PRF)测温要求与独立的温度电热偶测温值偏差
不咼于5Co
3.6
疋位精度:目标标记与实际焦点的偏差应不大于3mm
3.7
磁共振兼容:磁共振扫描和治疗同步进行,聚焦超声在磁场下正常工作且不影响
磁共振正常成像
4、
操作台功效
4.1
具有治疗效果评估功能。
1.14.3
配备全脊柱相控阵线圈仝8通道相控阵靶线圈
1.14.4
配备正交发射/接收专用头线圈
1.14.5
配备正交发射/接收专用体线圈
1.14.6
配备通用柔软线圈
1.15
具有光纤射频技术。
*1.16
防磁射频接收模块内置于磁体间或者在线圈内。
1.17
射频功率w36KW(提供制造商公开发布的产品白皮书或检测报告证明资料)。

3.7
白质纤维束在线后处理软件包
1

3.8
4D动态血管成像
1

3.9
无需造影剂血管成像
1

3.10
水脂分离
1

3.11
等体素扫描
1

3.12
磁敏感加权成像
1

3.13
多回波优化的梯度回波
1

3.14
三维双回波
1

3.15
三维压脂
1

3.16
腹部三维容积多期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成像
1

3.17
自由呼吸的三维高分辨率MR水成像
1

4
配套附件设备
1

4.1
稳压电源
1

4.2
无磁转运床
1

4.3
专业显示屏(4兆双屏)
6

4.4
核磁机房专业装修
1

4.5
精密空调
1

4.6
高压注射器
1

5
原厂高级独立后处理工作站
1

5.1
工作站主机
1

5.2
三维分析软件包
1

5.3
智能后处理软件包
1

5.4
神经系统智能后处理软件包
1

5.5
体部智能后处理软件包
4.2.4
具有治疗记录和重放功能。
4.3
具有图像信息保存功能(患者治疗和图像信息可在CD/DVD/USB上存档)。
5、
系统硬件配备应急按钮, 按下应急按钮时, 应能立刻停止超声处理, 硬件可重新 恢复准备状态。
5.1
具有医生应急按钮
5.2
具有病人应急按钮
5.3
具有技师应急按钮
6、
病人床
6.1
床面承重仝135kg
2.11
2
焦域最大声强仝1000W/cm
2.12
超声功率控制:系统具有激励功率和脉冲持续时间控制功能,能使功率降低到最
大值的20%以下,功率控制精度在30%内。
3、
匹配磁共振系统
3.1
信噪比仝190
3.2
图像的均匀性仝75%
3.3
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三1.2mm
3.4
具有测量温度系统,治疗同时可以测量温度,并显示温度变化曲线。(提供制造
跟踪每次超声消融的状态,包括输送的能量、逝去时间和热剂量体积等。
8.1.7.5
具有超声发射监测
8.1.7.5.1
具有反射监测图像
8.1.7.5.2
具备空穴谱
8.1.7.6
具有热量测图,定量(+2C)反馈。
备注:加注星号(“*”)的参数为主要参数,其他为一般参数。
1.18
重建速度仝13000幅/秒 (2D傅立叶变换,256 >256矩阵,100%FOV,100%数据 重建)
1.19
最大FOV仝48cm
1.20
最小FOVw1cm
1.21
二维最薄扫描层厚w0.5mm
1.22
三维最薄扫描层厚w0.1mm
1.23
最大米集矩阵仝1024>024
1.24
配备手术操作台
1.25
4.1.1
具有监测病灶大小、形状、患者体位及治疗过程的图像实时显示。
4.1.2
具备实时超声剂量自动控制。
4.1.3
具有焦点位置适形自动跟踪的功能。
4.2
具有图像监测功能。
4.2.1
具有图像冻结、图像翻转、存储等功能。
4.2.2
可冋时显示相关的图像参数。
4.2.3
具有距离、圆周、角度、面积及混合测量功能。
1.7
磁场均匀度
1.7.1
40cmDSVw0.25ppm
1.7.2
30cmDSVw0.10ppm
1.7.3
20cmDSVw0.05ppm
1.8
液氦消耗:零液氦消耗(提供制造商公开发布的产品白皮书或检测报告证明资料)。。
1.9
梯度线圈冷却方式:中空内冷式梯度
*1.10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度仝50mT/m(非有效值)。
1.11
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二200mT/m/ms
1.12
磁共振成像设备厂家原装配备轮式可移动扫描床,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和磁体脱 离。
1.13
机架正面的两侧设有床旁操作按钮,可控制扫描床的运动和扫描。
1.14
线圈
1.14.1
配备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仝8通道相控阵靶线圈
1.14.2
配备腹部相控阵线圈仝8通道相控阵靶线圈
8.1.2
具有上传数据功能,可将MR系统中的图像传送到工作站中以制定治疗计划。—
8.1.3
具有绘制治疗过程计划的工具。
8.1.3.1
具有定义治疗区域(ROT)功能。
8.1.3.2
具有确定皮肤线。
8.1.3.3
可勾勒组织轮廓。
8.1.3.4
具有特殊治疗方案的选择。
8.1.4
具有治疗计划自动生成功能。
8.1.5
6.2
床体要求:推拉自如,脚轮应灵活,定位可靠。
6.3
床面尺寸约:2260mm X570 mm
6.4
内置可拆换超声换能器工作篮架
7、
配备冷却系统
7.1
在MRI扫描和超声治疗时应自动中止水循环。
&
软件系统
8.1
具有磁共振监控功能。
8.1.1
具有校准功能,提供关联患者体位、MR扫描平面和治疗传感器位置信息。

2.6
3.0T通用柔软线圈
1

2.7
3.0T肩关节线圈
1

2.8
3.0T膝、踝关节线圈
1

2.9
3.0T腕关节相控阵靶线圈
1

3
应用软件
1

3.1
标准扫描工具
1

3.2
弥散张量成像
1

3.3
3D快速平衡稳态成像
1

3.4
超快速稳态进动循环成像
1

3.5
运动伪影消除软件
1

3.6
3D神经根成像软件
1
无创脂肪与铁沉积双定量成像
1

7.4
多影像设备图像融合
1

8
聚焦超声治疗系统
1

8.1
主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