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
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线上线下融合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当代社会,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不仅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因此,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是大势所趋。
2020年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不能如期开学,教育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发出了停课不停学的通知,根据要求,各地区、各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多种形式网络线上教学活动。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校师生积累了大量的线上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例如:线上教学对于网络信号,设施设备有较高要求,而我校这样的山区乡村学校,部分学生家庭根本不具备线上学习的条件,因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学生管理问题,学生学习两极分化问题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学生不掉队,是我们一线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方式研究,对于下学期线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课题界定线上教学主要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实施的教学活动,线下教学主要是指师生面对面地进行互动的传统课堂教学。
线上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因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等优点,很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在一些学校与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纯粹的线上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课程有效完成率不高、能力素质等隐性知识传授效果薄弱、易受硬件设施等客观条件影响等问题。
因此,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这样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和把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
网络教学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将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并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
这一模式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高等教育中更加普遍。
网络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消除了时空限制,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因此,研究网络教学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推动教育变革和优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教学的背景意义】1. 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各不相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网络教学通过灵活的学习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跨时空学习的可能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机会。
而网络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无论是远程学习还是异地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实现。
3.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网络教学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网络教学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提高了学习效率。
【国内网络教学研究现状】在我国,网络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国内网络教学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1. 网络教学平台与系统研究:研究者致力于设计和开发适合我国教育环境和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系统,如Moodle、Blackboard 等,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人无法参加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课程。
网络教学为这些人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推动网络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教育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
网络教学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多的人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研究意义(一)拓展教育资源网络教学能够整合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课件、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拓宽知识视野。
(二)突破时空限制学习者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教室和教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
这为那些工作繁忙、居住地偏远或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个性化学习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系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和薄弱环节,从而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网络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起步较早。
美国是网络教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在线课程。
网课各科现状分析报告
网课各科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课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网课几乎成为了学生们的主要教育途径。
本报告将对网课各科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网课教育做出客观的评价。
语文:网课对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通过文字、音频和视频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语文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和写作训练,网课可能难以提供实时的指导和互动。
因此,有必要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方式,以实现更全面的语文学习。
数学:网课对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优势。
数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和解题方法的学科,通过网课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解题技巧的讲解。
此外,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学生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解决问题和分享学习经验。
然而,数学的学习需要严密的思维逻辑和实践操作,网上教学难以覆盖所有学习环节,因此仍需配合实体教育的辅助。
英语:网课对英语学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英语学习依赖于大量的听力和口语练习,而网课可以提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听说训练的机会。
通过模拟对话和实景教学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境和提高语感。
然而,英语学习的核心在于实际运用,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和实践。
因此,网课仍然需要与实体教育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物理:网课对物理学习的支持相对较弱。
物理学习涉及到大量的实验和观察,而网课难以提供现场实验和实物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物理学习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而网课难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解答。
因此,在物理学习中,网课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综合来看,网课在各科学习中都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在使用网课时,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以实现更全面、高效的学习体验。
这样,网课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网络教学是指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具有时间灵活、空间无限、资料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网络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学的兴起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
2.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将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和开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3.个性化学习的实现: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4.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提高: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手段,如在线讨论、群组合作、实时答疑等,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的活跃度和效果。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美国是网络教学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就开始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近年来,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积极推动网络教学的创新,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例如,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edX等的兴起,推动了虚拟大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课程。
在国内,网络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方面,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网络教学的推广和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例如,清华大学成立了网络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与网络教学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网络教学课题结题申请书
一、课题名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二、课题来源:XX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三、课题负责人:张三四、课题组成员:李四、王五、赵六五、课题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六、验收时间:2022年1月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本课题旨在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目标1. 分析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和优势,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2. 构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优化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三、课题研究内容1. 网络教学平台特点及优势分析2.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设计3. 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4. 网络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广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和意见。
3. 实验研究法:选取一定数量的班级进行实验,验证创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网络教学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五、课题研究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2. 编制一套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指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操作指导。
3. 发表相关论文,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4. 培养一批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六、课题结题验收方式本课题结题验收方式采用会议验收。
请课题组在验收时间内将结题材料提交至学校课题管理部门,由专家组进行审阅和论证。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海口市灵山中学信息技术组课题一、课题研究背景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
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之为\教学\、\数字教学\。
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
信息技术环境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使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技能的训练、信息素养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融到教育教学之中,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均得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目前,国内外总结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多见于以下三种:1、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2、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模式;3、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是对以往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的概括,也是对相关理论的具体化。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教师控制教学全过程,占主导地位,教学设计注重系统设计,但教学流于程序化;它注重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确立起来;“虚拟现实教学”模式更多的应用于未来教育及培训领域,而“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与利用率,而且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学习,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地指导与调控。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研究计划
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研究计划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3)第2章教育信息化理论框架 (4)2.1 教育信息化基本概念 (4)2.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4)2.3 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 (5)第3章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6)3.1 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与分类 (6)3.1.1 内涵 (6)3.1.2 分类 (6)3.2 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6)3.2.1 原则 (6)3.2.2 方法 (6)3.3 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 (7)3.3.1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资源配置方向 (7)3.3.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7)3.3.3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7)3.3.4 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 (7)3.3.5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教育活力 (7)第4章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7)4.1 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现状 (7)4.1.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7)4.1.2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7)4.1.3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7)4.2 国外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现状 (8)4.2.1 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 (8)4.2.2 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 (8)4.3 存在问题与挑战 (8)4.3.1 资源配置不均衡 (8)4.3.2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8)4.3.3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8)4.3.4 政策支持与保障不足 (8)4.3.5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融合度不够 (8)第5章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模型构建 (8)5.1 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8)5.1.1 政策因素 (9)5.1.2 经济因素 (9)5.1.3 技术因素 (9)5.1.4 人力资源因素 (9)5.1.5 资源因素 (9)5.2 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模型的构建 (9)5.2.1 确定资源配置目标 (9)5.2.2 构建资源配置指标体系 (9)5.2.3 建立资源配置模型 (10)5.2.4 模型求解与分析 (10)5.3 模型验证与分析 (10)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0)5.3.2 模型验证 (10)5.3.3 结果分析 (10)5.3.4 对比分析 (10)第6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配置 (10)6.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现状 (10)6.1.1 资源分布不均 (10)6.1.2 资源投入不足 (10)6.1.3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11)6.2 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策略 (11)6.2.1 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11)6.2.2 加大投入力度 (11)6.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1)6.3 案例分析 (11)第7章数字教育资源资源配置 (12)7.1 数字教育资源概述 (12)7.2 数字教育资源资源配置现状 (12)7.3 数字教育资源资源配置策略 (12)第8章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配置 (13)8.1 教育信息化人才概述 (13)8.1.1 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内涵 (13)8.1.2 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分类 (13)8.1.3 教育信息化人才的能力要求 (13)8.2 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配置现状 (14)8.2.1 人才数量不足 (14)8.2.2 人才结构不合理 (14)8.2.3 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14)8.2.4 人才流动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14)8.3 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配置策略 (14)8.3.1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14)8.3.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14)8.3.3 优化人才结构 (15)8.3.4 加强人才培训与提升 (15)8.3.5 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与激励机制 (15)8.3.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5)第9章教育信息化政策与管理资源配置 (15)9.1 教育信息化政策与管理概述 (15)9.2 教育信息化政策与管理资源配置现状 (15)9.3 教育信息化政策与管理资源配置策略 (16)第10章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实证研究 (16)10.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10.1.1 研究方法 (16)10.1.2 数据来源 (17)10.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17)10.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7)10.2.2 相关性分析 (17)10.2.3 回归分析 (17)10.2.4 结果讨论 (17)10.3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17)10.3.1 政策建议 (17)10.3.2 未来展望 (17)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教育部网课现状分析报告
教育部网课现状分析报告引言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学校停课问题,教育部推出了网课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的学习不中断。
本报告将对教育部网课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利弊。
1. 网课的盛行疫情爆发使得学校停课成为一种必要措施,许多教育机构开始转向网课教学。
教育部积极响应并推广网课教学,引导全国各地学校开展线上授课。
此举大大提高了网课的普及率,也拓宽了学生们的学习渠道。
2. 网课的优点2.1 灵活性高网课教学无需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进行学习。
这对于有时间压力或其他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福音。
2.2 方便性好学生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连接,就可以轻松参与网课学习。
这克服了地理位置和学校资源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3 多媒体教学网课教学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包括视频、音频、动画等,能够增加学习材料的视听效果,提供更加生动和直观的学习方式。
2.4 个性化学习与传统课堂不同,网课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下学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3. 网课的挑战3.1 网络稳定性网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良好的网络环境,然而,不同地区的网络状况千差万别,导致一些学生无法顺利参与网课学习。
3.2 学生自律性相对传统课堂,网课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自律性。
没有老师的直接监督,学生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和管理学习进度,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个挑战。
3.3 互动性不足虽然网课教学通常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但是与面对面交流相比,互动性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学生可能感到孤立,错过与同学和老师直接互动的机会。
3.4 实践环节缺失一些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网课难以提供实践环节,这可能影响学生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对策和建议4.1 改善网络条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育领域网络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参与网课。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研究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互联网+”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等,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现代化。
这些政策为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教育改革需求: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任务,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及有效的教学管理工具,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学生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建设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对于教师来说,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来说,高校智慧教学综合平台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建议和辅导服务。
现代学生网课现状分析报告
现代学生网课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网课成为学生们继续学习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将对现代学生网课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点和问题。
优点1. 灵活性和便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室的时间和地点限制。
这为那些有其他活动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比如兼职工作、社团活动等。
2.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讲座、在线教材、参考书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3. 推动自主学习网课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需要更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来管理时间和学习进度。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 监控学习进度和反馈网络课程通常具有在线测试和作业提交功能,这方便了教师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
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反馈和批改提高自己的学习。
问题1. 自律性和分散注意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和地点会降低他们的自律性。
没有严格的课堂监管,学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上网冲浪或进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2. 缺乏面对面互动传统课堂中的面对面互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网课中很难实现这种互动。
虽然一些平台提供了线上讨论区和实时互动功能,但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3. 技术问题和设备依赖网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如果学生没有合适的设备和良好的网络环境,可能会影响网课的学习效果。
同时,技术问题和故障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参与学习。
4. 课程质量和学术诚信由于网课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存在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
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术诚信构成挑战。
学生可能面临缺乏实验证明和自学难度大等问题。
结论网络课程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和问题。
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课程,并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最新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1世纪的今天,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推动了新型教学方式的诞生。
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资源,逐渐改变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方式,许多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教学面貌发生的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其他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2.选题意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的主要环节。
课堂教学占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70%以上,而且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教育,都要体现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里。
华东师大校长叶澜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课堂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丰富的生命与生命的多方面接触和碰撞,围绕着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而开展的一个过程。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的,而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协调的。
将网络化信息化功能引进课堂,创设温馨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引导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投入群体活动中,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3.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在素质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意义。
网络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温馨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创新的教学方式,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1)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创建“温馨课堂”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在信息化环境中,探索实践“温馨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
2.研究内容(1)信息化环境中如何创建“温馨课堂”。
(2)信息化环境中,“温馨课堂”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
3.主要观点本课题研究以信息化、网络化为背景,以多媒体手段为媒介,以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温馨课堂为切入点,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总结出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温馨课堂的要素和方法,并在教学中验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构建学校信息文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研究方案常州市觅渡桥小学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的延展与信息传播等方式都而临着重大的变迁,由此而引发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信息技术革命将经历了漫长历史的人类社会及社会文化带进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信息文化产业也因此应运而生。
信息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为社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丰富和扩展了社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由于信息文化兴起时间之短,以及发展变化之快,使得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成型,关于文化的概念一直以来没有泄论。
引用国际文化经济学会前主席、经济学教授索斯比(DavidThrosby)的观点:“在生产中包含创造性,凝结一左程度的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因此,信息文化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基础平台,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孕冇而生的一种崭新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内容产业的崛起,信息文化正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著名的“2061汁划“ (Project2061)则在文化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
按照该报告所给出的左义,“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
“2061计划“将现行中小学12年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体结构“、“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综合概念“、“智力技能"等12类。
在这每一种新的学科分类中,都力图渗透上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的思想,因而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你看不到纯粹的物理学、化学、汁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和历史这类传统的学科分类。
“2061讣划“强调了信息的基础文化特性,对美国90年代后期教育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下载查看-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平台
课题设计论证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提升师范生德育有效性的研究一、选题意义、研究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一)选题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人民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不仅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崇高的师德修养。
师范生师德教育是在一定的德育环境中完成的,网络的出现、应用和发展,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了师范生的德育环境。
网络环境对师范生德育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给师范生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它不仅直接促进了师范生德育水平的极大提升,而且开辟了师范生德育发展的新领域,提出了师范生德育发展的新课题,为提升师范生德育有效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网络给师范生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巨大变革,师范生德育工作者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网络为平台,把握网络发展的动向,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上不断创新,开拓师范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网络给师范生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应对挑战的策略,提升师范生德育有效性。
因此,本课题组开展网络环境下提升师范生德育有效性的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师范生德育工作的现状,指出在网络环境下师范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根据网络环境下师范生德育工作的特点,提出网络环境下提升师范生德育有效性的原则与对策,构建网络环境下提升师范生德育有效性体系,从而提升网络环境下师范生德育有效性。
以其能对网络环境下提升师范生德育工水平做出一点贡献。
(二)研究价值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网络环境对师范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和网络环境下师范生德育工作的特点,提出网络环境下师范生德育的方法、原则及对策,是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课题在具体的调查实证的基础上可以切实全面地了解网络环境下的师范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发现师范生德育工作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结合师范生德育的预期目标提出具体解决的对策,提升师范生德育的有效性。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研究背景与意义1.1网络教学的概念2网络教学的局限性1.3研究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启示1研究背景与意义1.1网络教学的概念网络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它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网络手段进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地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它的突出特点是:①真正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扩展到全社会;②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使用;③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2网络教学的局限性网络教学虽然所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首先是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情感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虽然无能为力。
其次,网络教学使教学环境相对变小,学生将由丰富多彩的现实学习方式蜕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紧张的信息加工将冲击沸腾的感性实践,虚拟的情境终究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在网络教学中,任何数字运算皆可由电脑完成,学生的大部分表达已由键盘输入替代,这将降低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利于汉字的书写训练。
第四,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使用计算机的条件和基本能力。
第五,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中学学科教学的更少,而学校自行开发又受到技术和经费的限制。
第六,网上教学目前还受到上网速度和上网费用的制约,要进一步推广网上教学,必须提高网络速度并降低上网费用。
1.3研究意义网络教学的意义主要是推进了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的教育新方式。
一、网络教学由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和活跃了课堂,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
课题申报范文:2608-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 问题的提出“互联网+”的革新大潮呼啸而来。
21世纪是“创业时代”,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 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当今世界各国为了使自己国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都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并将此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2014年 5 月 6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愿景, 这一愿景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创业创新热情。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落后, 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 缺乏系统化。
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发扬创新人才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
因此, 无论在现实还是理论上, 研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
(2) 课题界定以“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愿景为大背景, 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角度精心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 整理调查问卷, 利用SPSS软件进行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熊彼特(J.A.Schumpeter)是创新理论的奠基人。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说,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有两种定义。
一种认为它是一种理念和思想。
例如, 叶平认为, 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中心, 以改革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为重心, 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进化方式,信息化正在以快捷、多变等特点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活和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当代青年学生伴随着信息技术兴起和网络、电脑普及而成长起来,他们喜欢网络,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种种恩惠。
但同时,能否正确认识信息、传播信息和创造信息,成为有道德的信息社会人对他们来说是严峻的考验。
所以说信息化时代使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面临了新挑战,我们只有更多的运用学生所喜欢的信息化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将德育工作更好地覆盖学生丰富的生活实践,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心理世界,更好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社会网络化的背景下,推进德育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不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时代特点,更是提高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如何应对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等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成为当今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紧贴当前社会现状,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将为加快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相应的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逐年升温。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反映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学说中就包含了信息化的概念。
到2003年,美国政府及其相关科研机构制定出台多达数十份教育技术政策报告,其中多数报告中包含涉及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建议。
目前美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全国大中小学校的网络普及率高,许多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英国更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他的全国学习网络是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这种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和其他数
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网
络教学的出现不仅为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教育方式和学
习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革新。
本文将探讨网络教学的研究背景意义以
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首先,网络教学的出现源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得教
育资源能够通过网络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方式传播和分享。
网络教
学的兴起符合了人们对教育公平化和普及化的追求,打破了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网络教学的研究
旨在深入探讨网络教学的优势和挑战,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推
动教育公平化的进程。
其次,国内外对于网络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国内研究者在网络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
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
角色发生了转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了学
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辅助者。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
主地学习和探索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国外的研究也在网络教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例如,在美国,一些研究者探讨了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
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尤其对于那些距离学习者和成年学习者来说,网络教学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他们的特定
需求。
然而,网络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虽然互联网的
普及率不断提高,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无法接触到网络教育资源,导
致教育不平等的问题仍然存在。
其次,一些学生对于网络教学存在
接受度较低的问题,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习惯。
此外,网络教学
也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效果无法保证等问题,需要
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研
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网络教学的出现为教育公平化和
普及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及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方向。
然而,网络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更加公平和普及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