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学校开展五育并举实施方案模板5篇
学校开展五育并举实施方案模板5篇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实际,要精准精细抓好贯彻落实,以党支部建设的水平提升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各项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实际,要精准精细抓好贯彻落实,以党支部建设的水平提升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学校开展五育并举实施方案模板5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育并举工作实施方案一为了确保我县顺利实现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推动健康教育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突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师生环境健康卫生意识和能力,培养师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卫生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全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学校自评得分≥85分,“开课率”等5个项目总得分不低于自评分的95%。
做好学生传染病、多发病防治工作,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
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三、教育内容1、小学阶段xxx2、中学阶段(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适宜保存食品;拒绝吸烟、饮酒;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吸毒违法,拒绝毒品。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2021__区落实“五育并举” 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教育强区、办品牌教育”进程,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__教育实际,现就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六全路径、五育并举、知行合一”,以“六全路径”为实践载体,以“五育并举”为育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价值追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各领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营造人人为育人之人、时时为育人之机、处处为育人之地的浓厚氛围,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衔接的协同育人链,推动学校育人“独角戏”向全员育人“大合唱”转变,构建具有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贡献教育力量。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全德育”行动计划。
1.工作目标。
坚持以德为先,强化党建引领,树立“人人做德育、事事皆德育、时时有德育”的全德育观,建设德育意识强、观念正、方法好的多元化德育队伍,形成“党组织主导、校(园)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2.具体措施。
(1)构画德育工作“组织图”。
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群团”两轮同轴、同向发力,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少代会、家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建立__区中小学校思政工作指导中心(中小学思政中心),抓好“人人思政”与“思政人人”两条线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学校党组织定期研究德育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月1次教职工政治学习。
(2)培育学校德育“引路人”。
学校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校级干部抓学校德育工作,建设一支德育意识强、观念正、方法好的德育队伍。
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相关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学校还应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
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通过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框架。
这可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入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既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各种适应性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这可以包括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成立、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团队的建设等。
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关爱和互相帮助,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与实践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五育并举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五育并举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五育并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五育并举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策略与建议,以推动五育并举理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地生根。
二、五育并举的内涵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过于注重智力教育的局限,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五育并举的框架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挑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样,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四、五育并举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1.德育为先,塑造健全人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2.智育助力,提升心理素质:智育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智育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面对挑战,提高心理素质。
3.体育强身,培养健康心理: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有助于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4.美育怡情,丰富内心世界:美育教育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丰富内心世界。
5.劳动教育,锤炼意志品质:劳动教育是学生实践锻炼的重要方式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健康的学生,我们需要在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与五育并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引入心理辅导或心理训练,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同时,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上述措施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场所的氛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动友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校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五育并举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通过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心理素质、重视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校园环境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我们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五育并举”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五育并举”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研究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的教育里,五育则具体代表德、智、体、美、劳五点的同时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健康发展的优秀接班人。
而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他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减少心理方面的伤害,在教授课程方面不能单纯的只进行心理知识的讲解,还要顾及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使只具备单一性的理论课程与具有整体性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形成双相融合,并且可以协调和同步的发展。
关键词:“五育并举”;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学生目前,与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一直受到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中小学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为复杂的思维方式,这些情况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面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巨大压力和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也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中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心智也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中产生很多的心理健康的问题。
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的发生。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将五育并举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并加以研究很有必要。
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
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存疑在学生们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学校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二者融合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路径。
而现阶段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很多学校只存在老师教学生听的情况,并不能让学生们通过真实地场景去体验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而教育不能单调乏味、空喊口号,也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改变,而“五育并举”由来已久,早已常规化、普遍化,以它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桥梁能更加充分地展现出育人之关键。
在“五育并举”发展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可以全面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其顺利实施,从而进一步的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全的优秀的接班人。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认知到实践的有效路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确立积极主动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也越加凸显。
那么,学校该如何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一、明确目标,统合体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学生成长需求,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 明确目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积极乐观、自信、坚强、责任感、适应能力等。
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应对压力、挫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2. 构建体系:课程体系: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学生心理知识和技能。
活动体系: 定期开展形式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心理剧、心理游戏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
咨询体系: 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咨询、疏导和干预服务。
评估体系: 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二、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方协作,发挥合力才能取得长效成果。
1. 学校领导重视,师资力量配备:校长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配备完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2. 家庭教育配合,与家长沟通交流和互动:学校要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推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绪变化等问题,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社会资源整合,专家学者引进:学校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学者进校开展讲座、培训,为师生提供专业指导。
2024年小学五育并举工作方案
2024年小学五育并举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各地小学纷纷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以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以2024年某小学为例,阐述其五育并举工作方案。
二、工作原则1. 坚持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2. 注重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强化实践体验: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五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家校社协同:加强家校社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五育并举工作的落实,形成教育合力。
三、工作措施1. 德育工作:(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2)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2. 智育工作:(1)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3. 体育工作:(1)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开展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4. 美育工作:(1)加强美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2)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举办美育展览,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5. 劳动教育工作:(1)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等,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3)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双减”框架下五育并举的工作实行策略
“双减”框架下五育并举的工作实行策略引言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即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减少学生作业时间,教育部门强调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策略旨在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有效实施五育并举,确保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工作原则1.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避免单一追求学术成绩。
2. 优化教育方法: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3. 强化实践教育:增加学生实践操作和社会体验的机会。
4. 家校社协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5. 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标准。
实施策略德育工作1. 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智育工作1. 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倡导探究式、讨论式学习。
2. 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体育工作1. 增强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体质。
2. 体育课程改革: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美育工作1. 艺术教育普及: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2. 文化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文艺创作与表演,培养审美情趣。
劳动教育1. 劳动技能培养:设立劳动课程,教授基本生活技能和生产技能。
2. 校园劳动实践:组织校园绿化、清洁等实践活动,强化劳动意识。
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2. 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五育并举的实施能力。
3. 监督评估:建立五育并举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工作实施情况。
结语在“双减”政策指导下,五育并举的实施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谐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家校社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五育并举工作计划
高校五育并举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五育并举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二、目标设定: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塑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课程体系创新:优化课程设置,引入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整合水平,促使学生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学科竞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升专业素养,拓宽学科视野。
社会实践拓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具体措施:师德师风建设:a. 开展定期的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b. 设立师德考核机制,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督促全体教师保持良好师德师风。
课程体系创新:a. 成立跨学科教学研究小组,推动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b. 定期评估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灵活调整课程体系。
学科竞赛培养:a. 鼓励教师组织学科竞赛培训班,提高学生参赛水平。
b. 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对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社会实践拓展:a. 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b.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实际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a. 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b.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四、效果评估:设立定期评估机制,对五育并举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计划,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在高校教育中全面推进五育并举,为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五育并举融合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
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教育方针,我校在近年来积极开展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教育评价体系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增强学生智育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竞技能力。
4. 培养学生美育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5. 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工作措施1. 加强德育工作(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
(3)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德育成长。
2. 强化智育工作(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3. 丰富体育工作(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3)推广校园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 深化美育工作(1)开设艺术课程,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3)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美育教学水平。
5. 推进劳育工作(1)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绿化、公益劳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探究
公关论坛五育并举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探究文/许相媛 王玥 张明颜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改革,我国高等学府亦在积极发展壮大,日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其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占比逐渐上升。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即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本文基于此理念,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预警防控措施,以构建完善的心理防护体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引言当今时代,生活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学生们在应对学业压力的同时,还需面对诸多繁琐事务以及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无论大小,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他们难以承受,从而提高了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1]。
本文将从五育并举实现的视角,对高校后续措施进行分析,期望高校能够构建完善的预警防控体系,以便在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时能游刃有余。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并举的关系内涵(一)德育是心育的价值导向,心育促进德育内化并转化为外显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品德教育,它与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关系密切,对于推动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和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优良的价值观引导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关注心理健康是德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此途径,学生能对社会主义道德观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展现良好素质,使自身行为更具吸引力。
因此,我们深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智育是心育的前提条件,心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性内在条件心理健康的基础在于智育,只有通过智育的学习,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智力,进而改善心理品质。
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能有序解决,从而增强自信心。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情感问题,妥善解决,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4月20日发布)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4月20日发布)目录一、总体要求 (2)二、主要任务 (3)三、保障措施 (10)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发展。
完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学习知识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健康第一。
把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学生成才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坚持提升能力。
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系统治理。
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五育并举”视角下初中心理课堂教学实践
“五育并举”视角下初中心理课堂教学实践摘要:“五育并举”是培育“完整人”的全人育人路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宗旨,促进学生健全、健康成长,服务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课堂活动形式,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实践载体。
因此,本文将探索如何在初中心理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五育融合”,顺应形势,实现五育与心育共同发展。
关键词:五育并举初中心理课堂教学实践“五育并举”教育主张最早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
中学阶段是学生立德,增智,健体,益美和促劳的黄金时期,[1]而初中阶段更是三观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积极向上、朝气活力的全面人显得至关重要。
“五育并举”是培育“完整人”的全人育人路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心理层面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宗旨,促进学生健全、健康成长,服务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五育并举”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课堂活动形式,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实践载体。
因此,本文将探索如何在初中心理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五育融合”,顺应形势,实现五育与心育共同发展。
一、美育作为课前导入打开学生心扉心理课需要营造彼此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学生能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的进行讨论分享。
美是人类近乎天性的精神追求,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情感兴奋。
[2]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通过律动、舞动配合游戏的方式,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游戏,让学生快速的投入课堂中来。
如人际关系课《走动心与心,打造万人迷》导入时,采用抓手指的游戏,播放音乐《快乐颂》,学生听到“快乐”一词就抓住身边同学的手指,同时自己的手指及时逃离不被抓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学实现“五育并举”,做到多样化特色发展的点滴思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学实现“五育并举”,做到多样化特色发展的点滴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学校中出现了多种多样且新颖的课程。
这些课程并不是从单一化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开展进而来形成具有特色、吸引力和广泛传播方式,而是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创新性十足且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与需要,并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促进学校教育改革。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高中课程呈现出的新特点与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变革思维,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五育并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新高考;“五育并举”;多样化特色发展1.引言“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思想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基本指导思想。
新高考改革倡导以素质化人才为核心理念,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试点工作以,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努力奋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五育并举”作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高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即为学生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全面启蒙教育,为高中阶段培养有理想、有为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了基础。
2.“五育并举”概述“五育并举”是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落后的全面修正。
新高考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中阶段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高精尖科学技术以及应用型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是“五育并举”中最重要环节之一的关键期,该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
新高考制度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性思维以及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加强高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实现“五育并举”,全面推进新高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我国高中教学改革中必须面对和实行的制度。
多元并举,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多元并举,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作者:郭顺清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3年第04期【摘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反映了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也为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一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二是全方位部署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三是“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育人队伍;学生心理健康;五育并举【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52-0007-04【作者简介】郭顺清,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上海,200231)教师,正高级讲师、心理咨询与辅导(高级)、注册心理咨询师。
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建强队伍:全面提升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育人队伍决定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硬件结构、教学材料和教学计划,而是教学团队。
要“协调教师、教材、课程、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建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建设”,将专业化和整体化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石。
(一)配齐专业人才,助力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指出,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小学和中学每校至少配有一名全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鼓励配备具有专业的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研提升培养制度,给县级的教研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教研员。
双减下五育并举学校工作计划
双减下五育并举学校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为工作重点,以引领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党建领航有新局面,队伍建设有新成效,素质教育有新成果,减负增效有新突破,改革创新有新进展,文化建设有新高度,安保后勤有新提升。
三、具体措施(-)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办学活力1.加强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履行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科学民主、依法依规管理水平。
2.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融合深度。
充分依托“三个课堂”载体,持续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深入挖掘校内校外优质资源,扎实推进思政教育。
围绕思政引领,党建特色品牌的创建,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思政课教研活动机制,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和思政备课组的建设。
3.加强廉政建设,弘扬正气清风。
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推行全体教师廉洁从教公开承诺制和节日廉洁提示制,畅通廉政线索举报渠道,公开举报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教代会的职能,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经常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紧盯“教育三乱”,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和从教行为。
4.加强意识形态,夯实思想根基。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精心组织专题培训I,切实提升教职工的意识形态能力和舆情处置能力。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教育教学活动、先进典型集体和个人等,讲好教育好故事,传播教育好声音。
5.加强共青团工作,增强团组织影响力。
加强团组织建设,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完善团员登记注册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步走“望”“闻”“问”“切”“疏”
收稿日期:2020-09-01作者简介:师彦洁(1983—),女,河南开封人,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分群体、分重点、分时期、分阶段来进行,非常讲究操作方法。
对个别的特殊学生,还要进行多对一、一对一帮扶。
具体可分“望”“闻”“问”“切”“疏”五步进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倾听;询问;诊断中图分类号院B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3X(2020)03-60-03第34卷第3期2020年9月开封大学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UNIVERSITYVol.34No.3Sep.202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
”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关于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不仅说明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也说明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辅导员来说,是一项常规工作。
只有经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形成一套较为成熟且完备的心理辅导技能[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分群体、分重点、分时期、分阶段来进行,非常讲究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生心理健康问
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构建健全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为此,我认为需要采取五措
并举来构建这样一个体系。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报道
学校和社会媒体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健康问题
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家对
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引导大家积极关注和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也可以通过宣传报道
来展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和社会资源的参与。
二、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相关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将心理健
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心
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还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健
康教育师资力量,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
育支持。
三、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学
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
术手段,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
康教育需求。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介入、干预。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
心理健康档案,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
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搭建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学校应该搭建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促进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良好互动
和沟通。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活动,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为家长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增强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学校也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和作用。
只有五措并举,积极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