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群鼓的起源、传承与保护
中国民族鼓文化的传说
中国民族鼓文化的传说你知道中国民族鼓的文化传说吗?现在每当过年过节,村里谁家娶妻嫁女,都会请来大鼓敲打一番,方显热闹喜庆。
那么中国民族鼓的文化传说吗?原始社会,人们只知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
”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
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
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豳”字是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为农耕民族、汉族先民及农耕文化的发祥之地),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
周代是农耕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
《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从此鼓舞更加规范的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
洛阳鼓厂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
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
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
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
古文中,郭同廓,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
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2019年精选文档
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2019年精选文档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一、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对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豫南音乐文化传统是非常独特的,其地方特色也是极其鲜明的。
具体表现在:在每一年的腊月到二月期间,集中了各种民俗表演活动。
同时,山歌如海,并且具有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和别具特色的风格。
插秧时唱插秧歌;打柴时唱“柴歌”;过年时,对年夕的年饭很重视;而正月十五,要去送亮,即为已逝的仙人送灯。
由于文化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它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对于造就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培养人的品格和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样,由于具有不可再生性,文化形态中的音乐艺术及风格一旦被破坏和变异,将会使人类精神文明遭受巨大的损失。
由于文化的传承与生成过程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要对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进行保护,就要对其发展和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
(二)建档、普查与对文化的研究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普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普查工作。
目前,河南省已经开始有序和全面地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一批鲜为人知的音乐类文化遗产被发现。
但普查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与不足,无法准确地记述民俗和采集作品。
只有对文艺作品进行科学和全面的采集,将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忠实地记录下来,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得到流传和保存,为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战略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所以目前我们应对现存的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继承人、作品进行普查,然后在进行建档和登记,最后再分级建档。
(三)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河南是音乐资源的大省,而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
因此,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将河南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唤醒,是一项重点工程。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依靠全社会和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二、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加强音乐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需要将各个层次的力量动员出来,使广大民众对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更加关注,进而对本土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进行构建。
鼓文化的发展历程
鼓文化的发展历程鼓文化,作为一种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鼓被广泛应用于祭祀、舞蹈和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媒介。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出现的鼓可以追溯到中国夏、商、周等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鼓的材料多样,包括兽皮、木头、陶器等,形态也各异,有圆形、半圆形和方形等。
古人将鼓视为神圣的乐器,它们不仅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还被广泛用于民间娱乐和舞蹈表演。
到了唐朝时期,鼓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
唐代的“鼓乐”即为鼓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当时的鼓乐队由数十人组成,分为大小鼓、皮鼓和铜鼓几个部分,演奏时节奏明快,富有独特的节奏美感。
鼓乐在宫廷活动、军队操练和名胜观光等场合广泛应用,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宋代以后,鼓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鼓乐队成为当地社区的重要组织之一,更加注重鼓技的研究和传承。
当时的鼓乐多以民间舞蹈和民歌为基础,融入了更多的个性化创新元素,演奏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南宋之后,鼓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鼓乐艺术。
到了明清时期,鼓文化进一步向广大民众传播。
这一时期,鼓乐乐队开始在百姓间开展演出和表演,成为民众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鼓乐逐渐走向大众化,成为了表达人们情感、展示个性的重要媒介。
此外,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鼓乐演出团体,为鼓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鼓文化在现代得以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20世纪,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文化的多样化,鼓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
传统的小鼓、大鼓、皮鼓等形式得以延续,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鼓类乐器,如钢鼓、电子鼓等,丰富了鼓文化的演奏形式。
另外,一些鼓乐演出团体以及个人音乐家也通过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将鼓文化与现代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为鼓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鼓文化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
从古代祭祀、宗教仪式到唐宋的繁荣时期,再到明清时期的传播和现代的创新发展,鼓文化始终是社会文化交流和民间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鼓》ppt课件
06
鼓的演奏实践与欣赏
演奏实践:基本练习与曲目演奏
基本练习
掌握正确的击鼓姿势和手法,进行节奏感、力度和协调性的 基础训练。
曲目演奏
学习并演奏不同风格的鼓乐曲目,如民族鼓乐、现代鼓乐等 ,提升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欣赏:经典鼓乐作品欣赏与解析
经典鼓乐作品介绍
了解中国鼓乐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如《渔舟唱晚》、《龙腾虎跃》等。
唱、念、做、打,使表演更加生动、传神。
民间音乐中的鼓
民间鼓的种类与特点
民间音乐中的鼓种类繁多,如腰鼓、花鼓等,它们具有浓厚的地 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鼓在民间音乐中的表现
在民间音乐中,鼓的演奏常常伴随着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营造 出欢快、热烈的氛围,展现出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鼓与民间习俗的关联
许多民间鼓都与特定的民俗活动相关联,如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等 ,体现了鼓在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鼓》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鼓的起源与历史 • 中国鼓的种类与特点 • 鼓的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 • 中国鼓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 中国鼓的传承与发展 • 鼓的演奏实践与欣赏
01
鼓的起源与历史
鼓的起源
远古时期
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 人们用鼓来模仿自然声音,如雷鸣、 风暴等,以祈求神灵保佑和驱赶邪恶 。
持槌方法
持槌时,应将槌头紧握在 手掌中,槌尾留出适当长 度,以便于控制力度和灵 活性。
手腕运动
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可 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手 腕的放松和力度控制。
节奏与速度的掌握
节奏感
节奏感是演奏中国鼓的关键,要 求演奏者能够准确掌握各种节奏 型,并在演奏中保持稳定的节奏 感。
豫北武德镇抬鼓研究
豫北武德镇抬鼓研究豫北武德镇抬鼓研究摘要:抬鼓是豫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以武德镇的抬鼓表演最为著名。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整理、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武德镇抬鼓的发展历程、表演形式、表演结构、音乐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武德镇抬鼓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良,现已成为一项有着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表演。
武德镇抬鼓表演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音乐特色,是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豫北地区、武德镇、抬鼓、民俗活动、音乐特色一、引言豫北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传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其中,抬鼓是当地一种广泛传承的民俗活动,尤以河南省新乡市武德镇的抬鼓表演最为著名。
武德镇抬鼓表演是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绚丽多彩的表演形式、独特的音乐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成为了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重要景点和研究对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武德镇抬鼓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音乐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在当地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提供参考。
二、武德镇抬鼓的历史渊源抬鼓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传统仪式,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据文献记载,那时候的抬鼓活动是供奉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抬鼓活动逐渐演化成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形式。
其中,武德镇的抬鼓表演历史悠久,据说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存在。
当时,武德镇是一个兵备重镇,鼓乐是训练军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武德镇地势高峻,声响回荡,加之当地居民文化内涵丰富,抬鼓表演逐渐演化成为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文艺活动。
三、武德镇抬鼓的表演形式武德镇的抬鼓表演包括鼓、吊、舞三个环节。
其中,鼓环节是整个表演的核心部分。
鼓分为大鼓和小鼓两种,大鼓由两人抬,小鼓由一人抬。
在表演过程中,鼓手们在鼓上轻轻敲打,发出清脆悦耳的鼓声。
吊环节是表演的配角部分,由吊手和线索组成。
豫北群鼓文化——以新乡群鼓文化为个例
大 众 文 艺177摘要:本文以新乡群鼓为例,通过讲解新乡多种鼓的历史来源、生存现状、表演形式以及群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来呼吁当代大学生保护、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乡;群鼓;传承注:该论文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豫北群鼓文化调查与研究》的中期成果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210476002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而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南面临着黄河,北面依着太行山脉,与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
是河南省北部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新乡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其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也十分丰富多彩,特别是鼓文化十分发达,受到大家的喜爱。
一、豫北群鼓的文化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说:“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就是用来形容鼓声,以鼓声来表达感情。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一种通讯工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中国古代军队用鼓来发号施令。
不同的鼓有不同的形态,能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在古代乃至现在都有不同的含义。
豫北群鼓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统性。
它以鼓为主,并与传统音乐和舞蹈相结合,苍劲有力,其音高亢激昂,其舞强劲粗犷,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
豫北群鼓是黄河流域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其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与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活动一样,鼓在新乡民间歌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鼓群文化。
例如以舞为主的鼓有赵堤大鼓、礅鼓、冬鼓、战鼓、开山鼓(又称开闪鼓和门鼓)、小冬鼓(也称腰鼓)、花鼓(也称腰鼓)等;以击打为主的鼓有堂鼓、板鼓、佛鼓(又称善鼓和手鼓),鼗鼓、铜鼓;还有专为说唱曲艺而伴奏的鼓如鱼鼓、八角鼓等。
这些鼓在豫北流传广泛,几乎村村都有,十分盛行。
关于大鼓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大鼓的故事和传说大鼓,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它的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音色和韵律,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大鼓的故事和传说。
大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
据传说,大鼓起初是用来军事发动,向士兵传递指令的乐器。
在古代的战争中,鼓声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鼓舞士气,调度军队,传达信息。
因此,大鼓成为了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史书记载,古代有一位名叫长毋慧的将军,他在战争中使用大鼓,使得他的军队战无不胜。
他的鼓声穿越云霄,使敌军心生畏惧。
据说,长毋慧学习演奏大鼓的技巧时,曾经闭关研究数年,最终领悟了“以心众心,以音众音”的鼓技,使得他在战场上所用的大鼓声音能够引领整个军队共同发力。
长毋慧的传奇战绩为大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使得大鼓在古代成为了具有战争力量象征的乐器。
除了战争,大鼓在古代的民间文化中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农村的庙会和传统节日中,大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庙会上,大鼓被用来伴奏舞狮和龙灯表演,它的沉稳韵律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大鼓的声音仿佛能够唤醒万物的活力,与人们共同庆祝节日。
另外一个关于大鼓的传说是与一个叫做“鼓民”的勇士有关。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叫鼓民的年轻人,他有着非凡的鼓技。
村庄里的人们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听他演奏大鼓。
有一天,村庄陷入了困境。
一群凶恶的野兽入侵了村庄,并且威胁要摧毁村庄的庄稼。
鼓民毅然决定使用他的大鼓来保卫村庄。
他用鼓声震慑住了野兽,使它们不敢再接近村庄。
鼓民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将他奉为英雄,并且在此后的每年都会为他举行盛大的音乐庆典,以纪念他的功绩。
大鼓作为一种乐器,它不仅仅是具有音乐功能的工具,更具有寓意和象征意义。
它通过独特的声音和韵律,传递出战争勇猛、庆祝喜庆的情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音乐英雄。
总的来说,大鼓的故事和传说众多,它们富于想象力和神秘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与战争、庆典与喜庆的紧密联系。
乡村振兴呼唤河洛大鼓
乡村振兴呼唤河洛大鼓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政策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加剧,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发掘和传承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的综合实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河南周口的河洛大鼓,正是一个闪亮的文化符号,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河洛大鼓是中国传统的鼓舞艺术,起源于河南省周口地区。
它将戏曲、舞蹈、鼓乐等元素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河洛大鼓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是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
它能够传递文化信息,展现历史变迁,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乡村是河洛大鼓的活动基地,也是它得以传承的重要场所。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的进步,河洛大鼓在乡村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许多乡村的河洛大鼓团队,吸纳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为传承和发扬河洛大鼓的艺术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乡村振兴需要传承和保护好河洛大鼓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这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乡村河洛大鼓的培训和发展,弘扬河洛大鼓的优秀传统,推广河洛大鼓文化。
同时,也应该注重挖掘和利用河洛大鼓的经济价值,将其作为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演艺产业等的重要资源。
在乡村振兴中,河洛大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够传递文化,拉近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
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资产的保护和利用方式,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
锣鼓艺术(大铜器)
社会价值:传统的大铜器名为“娱神”,实为“娱人”,铿锵之中传递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大铜器不仅可 以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延续,同时也可以为遂平当地的特色文化发展增加亮色。
大铜器由于大铜器宗族性的传承方式,无固定的传承模式。又由于遂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青壮年 男女外出打工,少年儿童进城上学,致使大铜器活动生存空间面临挑战,传承面临后继乏人严重局面。随着人们 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传统的演出活动形式不再能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世纪90年代 后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造成铜器队伍数量减少、规模缩小、水平下滑,活动次数历年呈下降 趋势。队员年龄严重老化,表演过程中连续接抛、传十多斤重的铜铙,必须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或青年人才能更 好地表演,因此,表演水平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
(4)可塑性强。曲牌中有关远古文化、中华民族的图腾以及劝善、助人、恩爱励志等均有所表现,是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精神的艺术反映。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传承价值
保护措施
历史价值:大铜器表现内容有许多与遂平当地历史传说有关,是研究相关内容的佐证。
文化价值:大铜器广泛用于祭祀、社火,承载了诸多中华先民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成为最广大农民娱乐的主 要艺术形式之一。
大铜器属曲牌体音乐,其音乐形象鲜明。据初步调查统计,不同名称的大铜器传统曲牌(曲谱,俗称“点 子”)有149支,常用的约四十支,其音乐情绪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烈型,如《六十铙》由缓变快,奔放豪迈, 振奋人心;轻快型,如《花招》以女队员演奏为主,轻松愉快;诙谐型,如《老母猪吃蜀黍》《猪八戒背媳妇》 等。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简介
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国鼓文化的介绍:
1. 起源和历史
中国鼓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在古代,鼓被用于军事、宗教、祭祀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演变,鼓逐渐成为了民间音乐的重要乐器。
2. 分类和特点
中国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大鼓、小鼓、堂鼓、板鼓等。
不同类型的鼓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中国鼓的特点是韵律明快、节奏感强,能够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应用和表演形式
中国鼓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庆典、婚礼、葬礼、戏曲等。
在表演形式方面,中国鼓可以独奏、合奏、伴奏,也可以与其他乐器组合演奏。
4. 文化价值
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现代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鼓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现代的中国鼓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有着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豫北群鼓文化——以新乡群鼓文化为个例研究
浅析豫北群鼓文化——以新乡群鼓文化为个例研究
浅析豫北群鼓文化——以新乡群鼓文化为个例研究
仝帆;赵梦莎;刘甜;李艺萱;涂尊艺
【期刊名称】《大众文艺》
【年(卷),期】2012(000)021
【摘要】本文以新乡群鼓为例,通过讲解新乡多种鼓的历史来源、生存现状、表演形式以及群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来呼吁当代大学生保护、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等积极意义.
【总页数】2页(177-178)
【关键词】新乡;群鼓;传承
【作者】仝帆;赵梦莎;刘甜;李艺萱;涂尊艺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浅析豫北群鼓文化——以新乡群鼓文化为个例研究[J], 仝帆; 赵梦莎; 刘甜; 李艺萱; 涂尊艺
2.豫北群鼓文化研究 [J], 赵梦莎
3.传承与发展中的豫北群鼓文化 [J], 仝帆; 赵梦莎; 刘甜; 李艺宣; 涂尊艺
4.浅析豫北群鼓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促进作用 [J], 李艺萱; 涂尊艺。
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调查
大 众 文 艺大188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收集整理等研究方法,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通过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音乐特征、表演特征、歌词特征的浅析,揭示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美。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生存现状的分析,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湘西龙山县;土家三棒鼓;基本特征;生存现状一、前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性格、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及文化特征与自身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湘西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境内群山耸立,森林茂密,四季分明,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
在这种优越的环境和气候下,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三棒鼓”便是这笔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是一种集音乐、文学、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明代时沈德符的《顾曲杂言》中就有对其明确的记载。
它源于农民劳作闲歇时一种娱乐表演。
闲时拿起身边能用的工具,如石头、树枝、镰刀等工具在手里抛耍,旁人便在一边呐喊,吼歌,跟着一起敲击石头,就这样形成了最初三棒鼓。
笔者在此,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一是三棒鼓的基本特征:包括音乐特征、表演特征及歌词特征;二是三棒鼓的美:包括朴素美、野性美与精神美;三是三棒鼓的生存现状,简要分析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艺人的数量、年龄及三棒鼓的传播面;最后,是总结。
本文希望通过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调查研究来揭示它的无穷魅力,更欲借此来让更多人来了解、传承及发展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二、湘西龙山县土家三棒鼓的基本特征(一)音乐特征1.旋律它的旋律形态基本上一样,有一定的固定性,少变化,如:旋律下行,落音为1a。
骨干音为la do re;或la do re mi。
其音阶上没有过多的变化与跨度,都是很平稳的进行。
豫北群鼓的起源、传承与保护
大 众 文 艺187摘要:本文阐述了豫北群鼓的起源、发展等概况,通过全面了解豫北群鼓文化,来传承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并号召有关人士探索保护民间文化方法。
关键词:豫北群鼓;起源;保护 该论文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豫北群鼓文化调查与研究》的中期成果,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210476002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深厚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劳动人民生活与劳作的真实写照,是民族发展的实录。
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与不可推卸责任。
一、鼓的历史鼓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
它不仅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一种通讯工具,还能用于军队,更是法律公平、公正的化身。
据记载,最早的鼓使陶器时代的“土鼓”,土鼓是农耕文化型舞蹈开端的标志。
在陶器时代,人们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这是有古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鼓。
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
”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形成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
进入周代,土鼓已开始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
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
在周代,国家建立了专门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
(《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
”)从此鼓舞更加广泛地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动等活动中。
人们把自然现象都融汇于“鼓”这一实体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
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上古时代中关于鼓的传说,加深了农耕民族心目中鼓的神秘色彩。
走进豫北鼓文化,敲响时代新节奏
豫北群鼓的艺术概况 一 、 豫北群鼓文化是中原传 统 文 化 中 的 一 部 分 ,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 民间传承性 。 它以鼓为主 , 并 与 传 统 音 乐 和 舞 蹈 相 结 合, 气 势 磅 礴, 苍 其音高亢激昂, 其舞强劲粗犷, 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 具 劲有力 , 有代表性和特殊性 。 并以其数量之 大 、 种类之多, 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鼓 群文化 。 豫北的鼓有很多种 类 , 表 现 形 式 也 不 尽 相 同。 例 如 以 舞 为 主 的 鼓 、 、 冬鼓 、 战鼓 、 开山鼓 ( 又称开闪鼓 和 门 鼓) 小冬鼓( 也 称 腰 鼓) 有礅鼓 、 花鼓 ( 也称腰鼓 ) 等; 以击打为主的鼓有 堂 鼓 、 板鼓、 佛鼓( 又称善鼓和手 , 鼓) 鼗鼓 、 铜鼓 ; 还有专 为 说 唱 曲 艺 而 伴 奏 的 鼓 如 鱼 鼓 、 八 角 鼓 等。 这 形 成 了 大 的 鼓 群, 几 乎 村 村 皆 有 鼓。 人 们 用 “ 无 些鼓在豫北流传广泛 , 无鼓不算会 ” 的俗语 , 来形容人和鼓的关系。据史料记载, 清 酒不成宴 、 《 “ , 《 新乡县志 · 风俗 》 部 记 有: 上 元 剪 彩 为 灯 …… 鸣 缸 叠 鼓 ” 祭 祀》 记 “ ( “ 有: 祭器则幡鼗琴瑟 ……” 鼗《 辞 源》 注: 小鼓、 犹今之拨浪鼓。又注: ) , 如鼓而小 , 持其柄摇之 , 旁耳还自 击” 这些都是古时对豫北鼓舞和鼓 战 争、 民 乐历史及其繁荣景象的记载和描 述 。群 鼓 形 成 的 原 因 与 祀 祭 、 俗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过去在豫北大地 , 可以 说 是 村 村 有 鼓 , 特 别 是 在 节 日 的 社 火 中, 个 ” 无 酒 不 成 宴, 无 鼓 不 算 会。 可以说鼓 个节目都离不开鼓 。 故俗语谓 :“ 是民乐之魂 。 鼓乐在豫北大地上 , 伴随庙俗而有庙鼓, 伴随祭孔而有盗 伴随作战而 有 战 鼓 , 伴 随 祈 雨、 庆 贺 而 有 大 冬 鼓, 伴随婚礼而有堂 鼓, 鼓, 伴随丧礼而有经鼓 、 铜 鼓, 伴 随 戏 曲 而 有 板 鼓, 伴 随 乞 讨 而 有 花 鼓, 伴随说唱而有八角鼓等等 。 在乐器形制上 , 豫北群鼓里所使 用 如 : 巨鼓、 大鼓等, 都具有“ 大” 的 , , 特点 。 如巨鼓的直径为 1 高1 重量有9 可以说是- 3 0 c i n 0 0 c i n 0 公 斤, 个形制巨大的鼓 ; 从发音 原 理 来 看 , 鼓 而 越 大 声 越 沉, 因此演奏起来隆 隆作响 , 十分能够体现出 粗 犷 豪 放 、 热 情 奔 放 的 风 格。 当 然, 也不乏八 角鼓这种形制小巧的鼓 。 在表演形式上 , 如赵堤 大 鼓 演 奏 以 齐 奏 为 卞 , 井 与 分 奏 交 替 进 行, 其中鼓的节奏落十强拍 且 速 度 缓 慢 , 通过击奏鼓的不同力一位来改变 鼓与节奏急促密集 的 擦 的 相 互 结 合 , 形 成 了 强 与 弱, 简与繁的相 音色 , 互对比 , 使得赵堤大鼓具有明快有力的风格 。 豫北群鼓种类的多样性也促使了鼓文化的内容更加充实而丰富 。 豫北群鼓的功能作用 二 、 豫北鼓广泛用于战争 、 祭 祀、 歌 舞 中, 社会功能与自身价值相互依 存不可 分 割 , 也因为其功能作用使鼓的种类发展壮大, 赋予了鼓的文化 更多的内涵 。 。 鼓 的 最 早 制 造 者, 一是战争中的 “ 冲 锋 号” 传 说 是 黄 帝。 黄 帝 屡 屡被蛋 尤 战 败 , 为了战胜蛋尤, 黄帝在冀州杀了一种似牛而无角的人夔 用其皮 制 成 了 人 鼓 , 抽出雷神的双骨作糙, 敲起来声音震天动地, 把 兽, 蛋尤的兵马吓得丧魂落魄 。 黄帝 以 擂 鼓 助 阵 , 战胜了蛋尤。从此, 鼓作 鼓舞十气 , 用十作战 , 就流传下来了 。 为进攻之令 , 中原地带 , 是兵家必争之地 , 尤其 是 豫 北 一 带 。 豫 北 的 制 鼓 业 历 史 悠久 , 。 鼓 不 仅 象 征 吉 祥、 二是进行民俗活动的 “ 吉 祥 物” 胜 利、 平 安, 而 可以驱邪 , 显威 、 助乐。 新 乡 的 一 些 史 志 占 籍 中, 有 不 少 鼓 的 记 载。 月_ 新乡在近代 , 有“ 腊鼓驱疫 ” 的民 俗 。 每 当 进 入 腊 月 初 八 , 新乡的各乡村
豫北群鼓文化研究
豫北群鼓文化研究豫北群鼓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它以气势磅礴,苍劲有力,高亢激昂,强劲粗犷,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是黄河流域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为特色,与我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传统观念密切相关。
这种民间艺术文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使群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豫北群鼓概况鼓在豫北民间歌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形成了特有的鼓群文化。
据史料记载,清《新乡县志·风俗》部记有:“上元剪彩为灯……鸣缸叠鼓”,《祭祀》记有:“祭器则幡鼗琴瑟……”(鼗《辞源》注:“小鼓、犹今之拨浪鼓。
)鼓的种类很多,有礅鼓、冬鼓、战鼓、腰鼓、堂鼓、板鼓、佛鼓、鼗鼓、铜鼓、鱼鼓、八角鼓等。
这些鼓在豫北地区流传广泛,形成了鼓群,几乎村村皆有鼓。
二、豫北群鼓的内容新乡很早以前就有黄帝在冀州造鼓的传说故事。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即发生在豫北现今的西牧村一带。
豫北鼓在民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豫北的鼓有很多种类,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腊鼓驱疫”,是以鼓声驱除病魔,以求消灾免祸,这是人们渴望平安,追求幸福的象征;“开闪鼓”,据说是由古代的仪仗形式发展而来,因边打边摇闪着鼓身,把围观者拥护到街道两旁,故而得名“开闪鼓”,还有“大鼓助威”、“小冬鼓玩会”、“佛鼓”等等。
大旱祈雨,擂鼓求天,是豫北古代的风俗。
随着民俗的变化,至今有的被保留了,也有的被淘汰了,鼓舞和鼓乐的兴盛与衰亡,与民俗有着紧密的关联。
三、豫北群鼓文化的传承保护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及其文化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深刻的转型时期。
许多老艺师相继去世,演技衰退,能读懂这些乐谱的艺人越来越少,如果不尽快将这些谱子的内容口头传授下去的话,它们很可能真的成为一本本无人可识的天书。
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抢救和原样保存鼓乐的重要性,使豫北鼓乐能从多种渠道更好的予以传承。
膜鸣乐器(二).doc
膜鸣乐器(二)起源鼓的起源久远。
在古代,鼓并非用于音乐。
鼓声有隆隆如雷鸣的特征,因此古人常把鼓作为雷神和威严的象征,用于祈神求雨、驱魔祛邪和战争中助威等场合。
鼓作为乐器的历史,相对来说并不太长。
由于做鼓的皮革、木材等年久易朽,对于其起源只能从一些残存的陶土鼓筒、石雕、出土文物和图文记载获取考证,显然这些都晚于实际存在的史实。
亚洲亚洲是鼓类最早的发源地,主要有以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为先导的阿拉伯系,和与阿拉伯系有密切联系的印度系及中国系三股主流,影响所及遍于世界许多地区。
中国中国历史上有关鼓的传说和文献很丰富。
据《礼记-明堂位》记载伊耆氏(约公元前2300年以前)有土造的鼓,用草扎成的槌击奏。
河南安阳殷墓曾出土一件蟒皮木筒鼓。
几乎和现在的堂鼓之类的粗腰筒鼓无大区别。
粗腰筒是中国主要的鼓形,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秦汉以后,尤其是自南北朝至唐代,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鼓类乐器不断传入中原,其中有不少是从阿拉伯和印度等国传入的。
唐以后,中原地区不同形制的鼓多达50余种。
中国鼓在唐代前后传入朝鲜和日本,有些鼓至今仍保持原有的形制和名称。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鼓的起源早,种类较多。
约公元前3000年在苏美尔的石雕像和古瓶上,有一些直径达100厘米上下的箍圈鼓和有半人高的座墩鼓。
巴比伦(约公元前2000~前1000)有圆柱形、细腰形和锅形等多种赤陶鼓。
亚述(公元前750~前612)有较大的锥筒鼓。
这些鼓都用手击奏。
这是后来西亚阿拉伯国家、波斯和土耳其等国众多鼓类的主要渊源。
这个地区的鼓类等乐器,后广泛传播到非洲、欧洲、中亚、南亚以至东南亚等地,为现今许多重要鼓的先驱。
印度在约公元前2000多年的浮雕上,有妇女击奏圆柱筒小鼓的形象。
印度与中亚、西亚及埃及文化有历史悠久的联系,有些鼓是从那里传入的。
印度鼓的形制很多,几乎各种筒形的鼓都有。
鼓的应用和击奏技巧很发达,常用于独奏,有时弦乐器反而为鼓伴奏。
印度对南亚、东南亚地区鼓类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
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
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
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
”——《太平广记》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用途十分广泛。
鼓之诞生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
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记载说:“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
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古代制鼓离不开兽皮与陶土。
鼓的产生,正是由于原始先民渔猎生活有了剥皮与制陶的技艺。
《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
”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为框,两面蒙皮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变而成。
传说伊耆氏用草编成的鼓槌敲击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也是类似的土鼓。
壶关迓鼓
壶关迓鼓壶关“迓鼓”始于宋,兴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本县百尺镇鸦村、赵村一带,是当地群众迎神驱邪的一种民间民俗祭祀活动。
壶关“迓鼓”民间音乐的演奏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大鼓、马锣、小马锣、钹(包括大钹、小钹),狗嘶咬、拍板(也叫扎)等。
在不断发展演变中,壶关“迓鼓”融打击乐(鼓乐)、表演为一体,以韵律多变的锣鼓曲牌,奇特多样的表演形式,古朴典雅的服装扮相,场面壮观的离奇阵法,形成了独特的锣鼓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
“迓鼓”打击乐的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有五大品种:迓鼓、武术鼓、龙舞鼓、将军锣鼓、伴舞锣鼓,这五种全为锣鼓打击乐。
“迓鼓”打击乐技艺精堪、形象逼真,鼓乐雄浑、有力、火爆、粗犷、节奏明快,表演到高潮时鼓腾、锣舞、镲飞,一直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迓鼓”打击乐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地域差异和乐班传承不同,现已形成了5种流派:以百尺镇鸦村为中心的迓鼓片;以百尺镇石南底、赵村为中心的武术鼓片;以树掌镇树掌村为中心的龙舞鼓片;以龙泉镇北河、龙潭河为中心的狮舞鼓片;以常平开发区为中心的将军锣鼓,伴舞锣鼓片。
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迓鼓”的生存、传承都比较困难,亟需抢救和保护。
壶关秧歌壶关县的秧歌在整个中国是非常出名的,历史悠久,壶关秧歌,原名“西火秧歌”。
是流行于壶关、长治、陵川、长子、屯留、潞城、平顺一带的戏曲剧种。
源于长治西火和壶关赵屋。
约兴起于清咸丰、同治年间。
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道光年间勃兴,几乎遍及长治大小村镇。
清光绪年间,壶关石坡、川底、西关壁等10多个村组织秧歌班社,将说唱形式的“地圪圈”干板秧歌搬上舞台,成为地方戏曲,艺术日臻成熟,出现与上党梆子争胜的局面。
本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西火秧歌逐渐衰落,1960年10月,壶关县成立专业秧歌剧团,吸收上党梆子的艺术营养,改革、丰富音乐唱腔,增加弦乐伴奏,编演《叶轮飞转》、《一壶泉水》、《争指标》、《好姑娘》及《雇驴》、《侍女登科》等100多个现代戏和传统戏,被誉为“庄户剧团”,传统小《雇驴》于1962年在省城演出后,《红旗》杂志、《戏剧报》曾发表评论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187摘要:本文阐述了豫北群鼓的起源、发展等概况,通过全面了解豫北群鼓文化,来传承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并号召有关人士探索保护民间文化方法。
关键词:豫北群鼓;起源;保护 该论文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豫北群鼓文化调查与研究》的中期成果,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210476002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深厚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劳动人民生活与劳作的真实写照,是民族发展的实录。
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与不可推卸责任。
一、鼓的历史鼓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
它不仅是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一种通讯工具,还能用于军队,更是法律公平、公正的化身。
据记载,最早的鼓使陶器时代的“土鼓”,土鼓是农耕文化型舞蹈开端的标志。
在陶器时代,人们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这是有古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鼓。
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
”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形成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
进入周代,土鼓已开始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
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
在周代,国家建立了专门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
(《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
”)从此鼓舞更加广泛地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动等活动中。
人们把自然现象都融汇于“鼓”这一实体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
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上古时代中关于鼓的传说,加深了农耕民族心目中鼓的神秘色彩。
法治、公平、正义在鼓身上得以体现。
我国从县、府、省等衙门直至皇城的刑部大堂,都设有大鼓,此时的大小衙门堂前的法鼓,究其本旨是上合“天心”—正大光明,政通人和;下顺民意—除暴安良、护国安民。
二 、鼓的文化群鼓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色,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风俗习惯都是影响群鼓特性发展重要因素。
它是当地独特民族生活,生产方式与地区审美习惯的“活化石”。
鼓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法,并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
同时,群鼓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与其他群鼓文化活动一样,豫北群鼓以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性,例如以舞为主的鼓有礅鼓、冬鼓、战鼓、开山鼓(又称开闪鼓和门鼓)、小冬鼓(也称腰鼓)、花鼓(也称腰鼓)等。
以击打为主的鼓有堂鼓、板鼓、佛鼓(又称善鼓和手鼓),鼗鼓、铜鼓,还有专为说唱曲艺而伴奏的鼓如鱼鼓、八角鼓等。
这些鼓在豫北流传广泛,形成了大的鼓群,几乎村村皆有鼓。
人们用“无酒不成宴、无鼓不算会”的俗语,来形容人和鼓的关系。
豫北群鼓的各个细节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和神。
豫北群鼓代代相传下来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法,而是一种群体价值,它把当地人民的知识、智慧、精神、信念、情操、乃至美善熔铸在一起,其中的内容源远流畅,博大精深。
豫北群鼓在军事中有广泛的影响。
新乡在古代属冀州,蚩尤与黄帝在此作战,黄帝战败后,用夔的皮作鼓,以雷神双眼作槌,敲击起来鼓声喧天,气势磅礴,反败为胜,因此新乡也是历史上首次造鼓的地方。
历史上的“牧野之战”也发生在新乡一带,《史记・周本纪》载:“周兵子(正月)底出发,丑月(二月)底,攻入朝歌灭商……行军中前歌后舞,士气旺盛。
”豫北地区自古以来,战争不断,战火连连,因而鼓乐,制鼓业,鼓舞不断的兴盛,出现了具有特色的豫北鼓群,其中战鼓最为突出,由此可见鼓与军事的密切联系。
豫北群鼓在民俗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鼓在大旱时用来祈雨。
大旱祈雨,擂鼓求天,是豫北古代的风俗。
遇到农作物长到最需要雨水,而“老天爷”却一个劲的干晒,或者光天阴不下雨的时候,百姓便会抬着神像,敲锣打鼓祈求神灵能够恩赐一场大雨。
举行祈雨大会时,与会者数以万人,他们头顶柳条帽(用许多柳枝拧插成一个圈子套在头顶)赤脚露背,抬着关老爷的神像,脚踏在被烈日暴晒的大地上,一步一叩首地对天表示虔诚 ,震天响的鼓敲击的天崩地裂,以示向天呼救,鼓舞求之于天,对天神龙王的敬畏,虔诚。
击鼓祈雨的风俗一直延续下来。
无形中也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传承下来。
鼓在其它祭祀活动中同样被广泛运用,比如有腊鼓驱疫,每当进入腊日又称腊日祭、腊八祭(农历腊月初八日), (《隋书・礼仪志》记载);一曰“腊者,接也”;二曰“腊者同猎”;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各乡村在夜幕初临时,便擂起战鼓,直达深夜方休。
夜夜如此,直至新春,谓之“腊鼓驱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
“腊鼓驱疫”,是以鼓声驱除病魔,以求消灾免祸,这是人们渴望平安,追求幸福的象征。
三、鼓的传承与保护豫北群鼓的大部分创作方式都是民间即兴创作,没有专人记录的谱子,而是民间艺人口耳相传。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豫北群鼓文化后继乏人,使其慢慢在人们视线中消失。
了解与掌握豫北群鼓技法的人越来越少。
据调查,现在参加豫北群鼓活动演出的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很少有年轻人参加。
在民间文化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古老的预北群鼓文化的传承却面临巨大的危机,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以每年至少一个的锐速递减,如果现在不加紧抢救,那么一个个优秀的文化都将永远化为历史,成为绝响。
人们不重视传统民族文化,导致大量民间文化失传。
我们现在应该抓紧时间用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
在抢救与保护豫北群鼓的实践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加强保护传承,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贯彻落实保护工作。
这种保护工作不是个人政绩的体现,而是政府彰显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行动。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适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例如: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几十支队伍在全国各地演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2.有关学者协助政府申请豫北群鼓的非物质文化保护。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人们逐渐意识到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就是我们的前世今生,因为它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民间的力量有些薄弱,无法自己进行一系列的工作。
但是我们可以收集并整理豫北群鼓资料,进行申遗工作,得到政府的认可,协助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申请工作。
3. 出版与豫北群鼓文化相关书籍。
笔者在各处旅游时,发现各地都会出版有关当地非物质文化的书籍,有些景区会向游客豫北群鼓的起源、传承与保护刘 甜 赵梦莎 李艺萱 仝 凡 涂尊艺(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新乡 453007)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大 众 文 艺大188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收集整理等研究方法,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通过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音乐特征、表演特征、歌词特征的浅析,揭示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美。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生存现状的分析,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湘西龙山县;土家三棒鼓;基本特征;生存现状一、前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性格、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及文化特征与自身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湘西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境内群山耸立,森林茂密,四季分明,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
在这种优越的环境和气候下,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三棒鼓”便是这笔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是一种集音乐、文学、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明代时沈德符的《顾曲杂言》中就有对其明确的记载。
它源于农民劳作闲歇时一种娱乐表演。
闲时拿起身边能用的工具,如石头、树枝、镰刀等工具在手里抛耍,旁人便在一边呐喊,吼歌,跟着一起敲击石头,就这样形成了最初三棒鼓。
笔者在此,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一是三棒鼓的基本特征:包括音乐特征、表演特征及歌词特征;二是三棒鼓的美:包括朴素美、野性美与精神美;三是三棒鼓的生存现状,简要分析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艺人的数量、年龄及三棒鼓的传播面;最后,是总结。
本文希望通过对湘西龙山县土家族三棒鼓的调查研究来揭示它的无穷魅力,更欲借此来让更多人来了解、传承及发展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二、湘西龙山县土家三棒鼓的基本特征(一)音乐特征1.旋律它的旋律形态基本上一样,有一定的固定性,少变化,如:旋律下行,落音为1a。
骨干音为la do re;或la do re mi。
其音阶上没有过多的变化与跨度,都是很平稳的进行。
旋律与伴奏在结构上体现为动与静的关系。
2.节奏与节拍三棒鼓的伴奏是固定的,无论句子的长短,其伴奏不变。
伴奏的道具不仅起到打节奏的作用,有时也配合表演动作做为表演的道具。
开始一般都有几个小节的鼓点,用来提醒大家做好准备。
其节奏是非常灵活。
三棒鼓的锣鼓节奏为:三一五三一。
如:当当│当0│当0│当当│当当│当0│当当│当0│当0│(“当”为小锣或马锣音响记谱)结构平衡、对称,以中间3小节为中轴,两边各又3小节。
三棒鼓一般用2/4、4/4、3/4拍子,其中2/4拍子用得较多。
演奏时就算是加花或者变奏多,只要是大的节奏不紊乱,其节拍还是以四二拍定拍。
它的节奏主要有以下几种:冬.冬 冬冬 |乙冬冬|;冬.冬 冬冬|冬冬 打|;冬 冬|冬 冬|冬.冬 冬冬|乙冬冬|;冬冬冬 冬冬|乙冬冬|;冬冬冬 冬冬|打冬 冬冬 |乙冬冬 冬冬 |冬 —|。
(其中的“乙”表示 用一支鼓棒敲击鼓边,“打”表示用两支鼓棒同时敲击鼓边。
)3.调式调性龙山县的三棒鼓都是由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民间艺人以鼓点来伴奏,然后以口头的形式把音调给演唱出来,据有关专家通过他们所演唱的曲目作为分析,他们一般采用五声民族调式,如G 徵调式,且不常用变化音。
其音阶多为下行,结束音也主要是落在la上,音域的变化不大,旋律较平稳。
如:(二)表演特征1.表演场合三棒鼓的表演场地较自由,不受限制。
不管是在田间,小路上,或是小巷子里,人们只要兴起就会拿起自己的劳作工具,或锄头,或镰刀,或扁担等作为表演道具,由其中一人来担任唱词者,即兴编唱出来。
或者在特定的节日或日期,在正规的场合带上正规的道具,换上节日的礼服,在人多且适合聚会的地方,演唱适合节日的曲目,耍上高超的抛刀技术,为来往的人们表演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