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考研卫生统计学 II 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一、前言卫生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课程,通过对公共卫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 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2. 理解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决策、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3. 掌握基本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技巧,能够正确运用常见公共卫生数据源;4. 熟练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5. 培养数据解读和科学写作能力,能够撰写符合学术要求的统计报告和论文。
三、教学内容1. 卫生统计学基础知识1.1 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1.3 卫生统计学的原则与伦理1.4 基本概念和术语解释2. 数据收集与整理2.1 数据收集方法与调查设计2.2 数据质量控制与数据清洗2.3 数据录入与管理2.4 数据源与数据采集工具介绍3. 数据描述与展示3.1 描述性统计方法与指标3.2 统计图表与图示选择3.3 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工具4. 假设检验与推断统计学4.1 假设检验原理与步骤4.2 单样本和双样本假设检验4.3 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4.4 推断统计学与置信区间5.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应用5.1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研究设计5.2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关系5.3 疾病流行趋势的分析与监测5.4 卫生决策与政策制定中的统计分析6. 统计软件应用6.1 常用的统计软件介绍6.2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6.3 数据可视化与报告撰写四、教学方法1. 授课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通过课件和多媒体展示,清晰地讲解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实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卫生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结果的能力。
3. 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卫生统计学II》(专升本)学习指导
《卫生统计学》(本)学习指导刘仁权(Liurq@、64286391)一、课程总说明(一)课程介绍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医药卫生工作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
卫生统计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分支,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随着医学的发展,作为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卫生统计学已逐渐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所认识、所接受,并广为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培养运用这些知识,对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能力。
(二)教材、光盘和计算器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指定教材和课件光盘都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准备好指定教材和课件光盘,并准备一个计算器或使用计算机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
1.课件光盘: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多媒体网络课件《卫生统计学》光盘2张,主讲:刘仁权。
光盘中是按教材《医学统计学》(第4版,主编:马斌荣)第一章至第十章内容详细讲解的全程授课视频录像。
2.现在指定教材:《医学统计学》(第6版)主申:马斌荣,主编:李康、贺佳;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本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说明:课件光盘是以前录制的,当时的教材是《医学统计学》(第4版),现在已经没有第4版教材出售了,同学们现在拿到的教材是第6版。
不过两版教材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换了例题的数据,但解题过程完全相同。
同学们要注意,本课程比较难,大家要认真观看我教学光盘中的讲课录像,安照光盘的顺序和内容,对照教材学习。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下面的表格是课件光盘、第6版教材内容的比较。
说明2:光盘中“第七章相对数及其应用”是独立的,可以象教材那样提前学习,不影响其他章节的学习。
3.计算器:准备一个计算器或使用计算机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卫生统计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的理解。
本学科在疾病预防、卫生规划、健康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概述卫生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以及学生所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理解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3. 培养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4. 培养对卫生统计学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估的能力;5. 培养良好的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卫生统计学概述1.1 卫生统计学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卫生统计学的分类和应用领域1.3 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作用2. 数据收集与整理2.1 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与调查设计 2.2 数据质量控制与校核2.3 数据整理与归纳3. 数据描述与展示3.1 中心趋势度量与离散程度度量 3.2 数据分布的图表展示3.3 极值和异常值的处理4. 假设检验与推断统计4.1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4.2 常见假设检验方法的应用4.3 可信区间的计算与解释5. 关联度分析5.1 相关系数的计算与解释5.2 相关性检验的方法与应用5.3 多元回归分析与预测建模6. 临床流行病学6.1 病例-对照研究6.2 队列研究与生存分析6.3 临床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7. 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7.1 疫情监测与传染病控制7.2 健康调查与健康政策制定7.3 卫生规划与资源配置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系统讲解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开设实验课程,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进行数据解读和案例分析。
4. 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卫生统计学相关的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报告。
五、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行考核。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2527026英文名称:Health Statistics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妇幼卫生专业授课科室: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医学统计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数:96执笔人:刘钢陶育纯一、课程教学目的卫生统计学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人民健康加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它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反映事物特征,揭示事物间的客观规律性。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方法、居民健康统计等。
它需要较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及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流行病学等卫生专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等形式进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严密统计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采用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学习流行病学等学科、阅读专业书刊和从事卫生防疫工作打下一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2.列出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进行居民健康统计分析。
3.熟练掌握函数型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
4.养成统计逻辑思维的习惯,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学时分配课时分配表授课内容理论教学时数实习教学时数合计教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与规律 4 2 6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8 4 12第四章方差分析 4 4 8第五章相对数 4 2 6第六章χ2(卡方)检验 4 4 8第七章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4 2 6第八章泊松分布及其应用 4 2 6第九章非参数统计 4 2 6第十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4 2 6 第十一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4 2 6 第十二章调查设计 6 2 8 第十三章实验设计 6 2 8 第十四章居民健康统计 4 2 6 考试 2 2 学时合计64 32 96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简述卫生统计学的特点、任务和学习目的2、列出卫生统计工作步骤3、区分不同类型的统计资料4、解释几个基本概念5、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1、概述:卫生统计学的特点和任务;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目的2、卫生统计工作步骤:统计全过程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3、统计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4、几个基本概念:变异与变量;总体与样本,频率与概率[教学时数] 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 statistics, health statistics, population, sample, variation, variable, data, quantitative data, categorical data, ordinal data, frequency, probability[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大纲内容精品PPT课件
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
医患经济关系:
消费者-供给者,委托人-代理人 诱导需求
卫生服务提供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拥有和使用他 们的知识优势来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
生产理论: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 劳动:生产过程中人类为了进行生产或获取收入而提供 的劳务
✓ 资源:主要是指土地和地上、地下的资源 ✓ 资本: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供给者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
特需消费品
特点:①卫生服务是以服务形态存在的劳动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具有时间和空间上 的同一性;②卫生服务市场中有大量的产品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在完全依靠 市场机制调节时供给短缺;③卫生服务的最终产品时人们健康水平的改善。
(纯)公共产品
• 效用的不可分性 • 消费的非竞争性 • 受益的非排他性 ➢ 特点:对于这些公共物品,由于出钱者和不出钱者同
▪ 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为了生产这一总产量所使 用的这种可变投入的数量。AP=TP/L
▪ 边际产量(MP):当其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时,可变 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总产量的增加量。MP=△TP/△L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 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之后出 现递减趋势。
• 需求法则:在价格和需求量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用其他商品来替代变得更贵 的该商品,而减少对该服务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将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QD f (P, I , P0 ,T )
QD 1P 2I 3P0 4T
需求曲线反应反向变动关系, 但不代表需求曲线是直线。
《卫生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大纲(供本科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Ⅰ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方积乾主编的《卫生统计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供预防医学等专业用,第七版)编写而成。
卫生统计学教学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习两部分。
理论部分对学生有三种要求,即: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
掌握部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融会贯通;熟悉内容教师要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解内容教师可作一般介绍也可鼓励学生自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课堂讨论与实习内容皆与课堂讲授中的掌握内容密切相关,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操作能力,加深统计学原理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运用卫生统计学原理对研究课题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及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总教学参考学时为68/72学时教材:《卫生统计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方积乾,第7版,2015年。
II 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掌握一些常见的统计学基本概念。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统计学的常用术语、资料类型。
(二)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三)了解卫生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一)卫生统计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 研究设计2 搜集资料3 整理资料4 分析资料(三)统计学的几个常用术语及统计方法选择1 常用术语:观察单位(observation unit)、变量(variable)、变异、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概率(probability)、小概率事件、参数、统计量2 资料的类型:定量变量、定性变量、等级资料第二章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学会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学习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
卫生统计学II教学大纲-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统计学II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II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业本科课程。
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基本的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论,了解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2.能够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以卫生统计学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3.能够分析和解释各种卫生统计学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公共卫生决策;4.能够掌握主要的卫生统计学软件和相关技能,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1. 卫生统计学概述1.1 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和历史沿革1.2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2 研究设计和实施2.3 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解释3. 卫生统计学数据分析3.1 描述性统计学3.2 排列和分组3.3 统计推断4. 卫生统计学软件4.1 SPSS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4.2 其他卫生统计学软件五、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研究报告等,以培养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参与讨论、作业、考试等,以全面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七、参考教材1.《卫生统计学》(第三版,马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SPSS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入门与提高》(第六版,陈家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B. S. Everitt和S. Rabe-Hesketh著,陈杨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业核心教师担任,具有丰富的卫生统计学教学和实践经验。
卫生统计学II教学大纲-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统计学Ⅱ教学大纲供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检验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编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Ⅱ(Health StatisticsⅡ)课程号:504129040课程属性:专业课/类级平台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医学基础课程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2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卫生统计学是以医学,特别是预防医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侧重预防医学中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公共卫生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和健康保险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考试课。
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统计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统计设计的原则,培养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能力;掌握群体健康的评价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为学习其它课程,阅读专业书刊,以及毕业后从事预防医学和健康保险等工作和科研奠定牢固的统计学基础。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与实习,自学与讨论,见习与生产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贯彻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避免与相关学科(特别是流行病学,儿少卫生学和社会医学)重复。
理论讲授尽量从实例入手,讲清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优缺点,阐明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正确的统计思维方法。
对有关统计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用途和应用条件,不必深究其数学推导。
实习课要联系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实例,针对不同内容采用选择题、计算分析题、讨论题、思考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以利于活跃思想,培养及开发学生智能。
提倡自学与讨论。
可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思考问题,学生独立回答。
讨论课应结合医学科研和论文中存在的主要统计问题,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卫生统计学是医学生与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与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为未来医学与卫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熟悉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和技术;3. 能够分析与解释卫生数据,进行统计推断;4. 掌握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卫生统计学概述- 卫生统计学的定义与作用- 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类型与性质- 调查研究设计- 数据的质量控制3. 数据的描述统计学- 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的度量- 数据的展示与解读- 相关性分析4. 概率与统计推断- 概率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5. 流行病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统计分析6. 卫生统计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疾病监测与预防- 医疗资源管理- 卫生政策制定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授课,介绍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真实数据的分析与报告撰写,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课程作业,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 研究性学习:学生根据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30%):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40%):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于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课程论文(10%):要求学生选题进行研究,撰写学术论文。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卫生统计学导论》2. 参考书目:- 《流行病学基础:学习指南》- 《公共卫生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课程介绍与概论第3-4周:数据收集与整理第5-6周:描述统计学第7-8周:概率与统计推断第9-10周:流行病学统计学第11-12周:应用与实践八、其他要求1.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实践活动,认真完成作业与课程论文;2. 学生需熟练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如SPSS、R等;3. 教师会定期组织课外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学生应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II 教学大纲预防医学、健康保险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编200512001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II(Health Statistics II)课程号:50401750课程类别:专业课/类级平台课学时:80 学分:5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卫生统计学是以医学,特别是预防医学的理论为指导,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侧重预防医学中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公共卫生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和健康保险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考试课。
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统计思维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统计设计的原则,培养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能力;掌握群体健康的评价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为学习其它课程,阅读专业书刊,以及毕业后从事预防医学和健康保险等工作和科研奠定牢固的统计学基础。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与实习,自学与讨论,见习与生产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贯彻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避免与相关学科(特别是流行病学,儿少卫生学和社会医学)重复。
理论讲授尽量从实例入手,讲清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优缺点,阐明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正确的统计思维方法。
对有关统计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用途和应用条件,不必深究其数学推导实习课要联系讲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实例,针对不同内容采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分析题,讨论题,思考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以利于活跃思想,培养及开发学生智能。
提倡自学与讨论。
可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提供思考问题,学生独立回答。
讨论课应结合医学科研和论文中存在的主要统计问题,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阅读专业期刊中遇到的统计问题来进行讨论。
在实习中应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其了解国内外常见统计软件包的用途,应结合实习题进行上机训练。
生产实习应结合指导教师安排的课题进行,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整个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有所了解,培养对数据处理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反对伪造和篡改统计数字。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第一章绪论卫生统计学的定义和内容。
统计工作的步骤: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总体与样本,概率。
学习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频数表的编制,频数分布的两个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和频数分布的类型(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频数表的用途。
集中趋势的描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的意义,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结合中位数介绍百分位数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离散趋势的描述:离散程度常用指标如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意义,计算方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正态分布的概念,图形,特征及其在统计学上的重要性。
标准正态分布。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
重点掌握正态分布的应用。
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的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概念。
标准误的意义和计算。
总体均数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σ未知和σ已知时),可信区间的涵义,可信区间的两个要素:准确度和精确度。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建立假设(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单侧假设和双侧假设),确定检验水准;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和作出推断结论*。
t检验和u检验:t分布的概念,图形和特征。
t检验和u检验的应用条件。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配对设计资料差值的均数与总体均数0比较的t检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成组设计的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方差不齐时两小样本均数的比较:两样本方差的齐性检验,t'检验。
正态性检验:正态性检验的意义和方法,W检验和D检验。
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和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
检验效能的概念。
假设检验注意事项:要有严密的抽样研究设计,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应符合其应用条件,正确理解差别有无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能绝对化,报告结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分类资料的频数表。
常用相对数:比,构成比,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分析时比与率时不能混淆,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资料的比较应注意可比性,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要做假设检验。
标准化法的意义,基本思想,标准化率的计算(直接法和间接法)与应用*。
第五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二项分布的概率、累计概率的计算*,二项分布的图形,二项分布的均数和标准差,率的抽样误差。
二项分布的应用: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查表法和正态近似法),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直接计算概率法和正态近似法即u检验),两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
Poisson分布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
Poisson分布概率的计算*,分布的图形和分布的特性。
Poisson分布的应用:总体均数的估计(查表法和正态近似法);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直接计算概率法*和正态近似法即u检验);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
第六章2χ检验四格表资料的2χ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计算,校正χ2值的计算。
行列表资料的2χ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及其注意事项。
列联表资料的2 检验。
四格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
第七章秩和检验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的概念。
配对设计资料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基本思想,方法步骤,正态近似法及其使用条件。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基本思想;原始数据的两样本比较,正态近似法及其校正;频数表资料(或等级资料)的两样本比较。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原始数据,频数表资料或等级资料H值的计算与校正。
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
秩和检验中查表确定概率P *。
第八章调查设计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进而确定调查方法和样本含量;将观察指标转化为调查项目,进而设计成调查表或问卷;然后确定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整理分析计划;最后制定调查组织计划以及调查质量控制措施。
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及其特点: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以及分层抽样的步骤,优缺点和抽样误差的估计*。
样本含量的估计:单纯随机抽样总体均数和率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问卷设计:问卷内容、问题形式、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技巧*。
调查的质量控制:调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第九章实验设计实验研究的分类和特点(以人为对象的临床试验,以动物或样品为对象的实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的原则(对照的意义及其形式);重复的原则(重复的意义),随机化原则(随机化的意义,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建立研究假设,明确研究范围,确立处理因素,明确观察指标,控制误差和偏椅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伍设计,析因试验设计*,交叉设计*。
样本含量的估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或配对比较),两样本均数比较,两样本率比较,配对分类资料的比较,多个样本率比较。
第十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应用条件。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和重复测量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各种设计方案变异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
多个样本均数间每两个均数的比较(q检验)*,多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间的比较(最小显著差法即LSD法,新复极差法即Duncan新法)。
变量变换:对数变换,平方根变换,倒数变换,平方根反正弦变换。
第十一章回归与相关直线回归的概念:自变量和应变量。
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 最小二乘法。
截距,回归系数的统计学意义。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基本思想*,检验方法(方差分析、t检验及其联系)。
直线回归方程的图示。
直线回归的区间估计*:总体回归系数β的估计,μy的估计,个体Y值的容许区间。
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描述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
应用直线回归应注意的问题。
直线相关的概念。
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
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总体相关系数 的区间估计。
直线回归与相关的区别及联系。
等级相关的适用条件。
Spearman等级资料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假设检验。
相同秩次较多时r s的校正。
曲线直线化的意义与拟合步骤*。
第十二章医学人口和疾病统计医学人口统计的分类:静态人口统计和动态人口统计(即生命统计)。
人口总数,人口构成和人口金字塔。
说明人口结构的常用指标性别比,老龄人口比重,扶养人口比。
出生统计与计划生育统计:测量生育水平的指标(粗出生率,总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终生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测量人口再生产的指标(自然增长率,粗再生育率,净生育率,平均世代年数)*;测量避孕的指标(避孕现用率,避孕失败率,累计失败率);测量人工流产的指标(人工流产率,人流活产比);与出生有关的其他常用指标(低出生体重儿百分比,儿童妇女比)。
死亡统计: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或相对死亡比)及死因顺位*。
第十三章寿命表及其应用寿命表的概念,寿命表的分类:定群寿命表和现时寿命表,完全寿命表和简略寿命表。
寿命表编制的原理和方法。
寿命表中的主要指标(年龄,年龄组死亡率与年龄组死亡概率,尚存人数与死亡人数,生存人年数及生存总人年数,期望寿命)的意义及计算。
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步骤与方法*。
去死因寿命表的意义及编制方法。
寿命表的分析(寿命表尚存人数l x,死亡人数n d x,死亡概率n q x,预期寿命e x),寿命表的应用(评价社会状况,研究人口再生产情况,研究人口生育、发育及疾病发展规律)。
第十九章统计表与统计图统计表与统计图的作用。
统计表的结构和种类(简单表和复合表),列表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统计图制图的基本要求。
按照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图形*。
几种常用统计图(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统计地图,箱式图等)的绘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