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以及东欧剧变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模式的内容和特征

(一)、经济模式

经济模式是国家模式的基础与核心,苏联模式的经济模式可称为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其具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既是苏联经济模式乃至整个苏联模式的基础,也是苏联经济模式乃至整个苏联模式的最重要内容与特征。

2、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

3、以速度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使苏联经济走上了以实现赶超为目标的非平衡和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

苏联模式确认,社会主义经济在本质上只能是产品经济。

(二)、政治模式

政治上,苏联模式也显现出高度中央集权的特征与内涵。其具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立法权和行政权相统一的苏维埃形式。苏维埃为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为苏维埃的执行机构,并对其负责。

2、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由它独掌全国政权。

(三)、思想文化模式

在广义的文化,即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上,苏联模式也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其具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决策和领导体制上的高度集中统一。

2、组织保障和具体执行上的高度行政化。

整个苏联模式的设计与建构,其根本性的宗旨是为了迎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体系之间不可避免的总决战。

历史贡献:

历史贡献:1.“苏联模式”是无产阶级对于执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它为后来的无产阶级执政提供了经验教训:首先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还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市场货币关系,尊重价值规律,使企业又充分的自主权,不能单纯以行政令命管理经济;其次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不能过分地剥夺人民利益来求得国家的发展;再次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杜绝盲目的个人崇拜;最后,要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尤其是要反对任意牺牲弱小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满足大国的需要。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