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 佛洛伊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 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 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 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 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 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 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 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 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 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 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 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 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 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 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1岁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 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anal stage):2-3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 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phallia stage):4-5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 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 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 母情结”(Oedipus complx,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 结”(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伏期(latency stage):6岁到12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 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 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genital stage):13岁到18岁。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 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 人。
精神层次
弗洛伊德的名著:《梦的解析》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 弗洛伊德的名著 ,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 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 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preconscious)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 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部分,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 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 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英文unconscious,又译为下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 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 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 (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 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所谓意识阀,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 界线)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 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潜意识 (无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人生后期
1923 年春,他被诊断患了口腔癌,这与他每天抽20支雪 茄的习惯有关,即使在癌症被发现后他也没改变这一习惯。 1923-1939年,他接受了33次手术。虽然非常痛苦,但 他拒绝使用止痛药。他的头脑仍然十分清醒,并继续为病 人诊疗和著述。1933年纳粹执政后迫害犹太人,他们在柏 林公开烧毁弗洛伊德的著作,理由是他夸大性问题来毁灭 灵魂。弗洛伊德在1938年维也纳被占领仍不愿离开维也纳。 最后,由于他女儿A.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屡遭纳粹匪 徒抢劫,才同意去伦敦。后来他的四个妹妹都在奥地利遭 纳粹分子杀害。 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卒于伦敦。
人物简介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 析学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集萃的创始人,提出潜 意识; 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 主张性欲论。
1 童年时期 2 学习医学 3 心理研究 4 学术理论 5 人生后期
童年时期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Moravia,现属捷 克)的弗莱 堡(Frieberg)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雅各布是一位心 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他虽然经商,但为人诚实、 单纯。所有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母亲是父亲的第 二个妻子,当时才21岁,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之长兄,而他 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 弗洛伊德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他早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 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维也纳大学医 学院。他4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在上中学前,弗洛伊德是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的,尽管父亲的文化 程度很低。当弗洛伊德9岁的时候,由于具备了过人的智力,加上平 时的努力自修,以优异的成绩比入学年龄提前1年通过了中学入学考 试,17岁时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吉姆那森学校。1873年,弗洛伊德 从大学预科毕业前夕,面临着一生职业的抉择。他对成为政治家及达 尔文的进化论均感兴趣,但作为犹太人行医是可供选择的几种职业之 一,他在自传中曾说:“毕业之前,在卡尔· 布鲁尔教授的课上,听他 朗诵歌德那美妙的论自然的散文,遂决定成为一名医科学生。
学习医学
1873 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曾做过布伦塔 诺和布吕克的学生,在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 上花了大量的时间。1881年3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本打算进 大学从事神经医学的深入研究,但因犹太人背景而未能如愿,便在艾 内斯特· 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在这里,他和布洛伊尔相识并成为 密友)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后在布吕克的建议下离开生理实验室。 1882年7月进入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先任外科医生,后任内科实习 医生。1883年5月转到精神病治疗所任副医师。1885年春天,弗洛伊 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1885年8月,在布吕 克教授推荐下获得一笔为数可观的留学奖学金,前往巴黎在沙可门下 学习催眠,并在沙尔彼得里哀尔医院实习,1886年2月返回维也纳。 1882年,弗洛伊德与马莎· 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1886年9月他们才 最后完婚,1886年春,他结婚前不久,由于经济原因他以神经病学家 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婚后他们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 弗洛伊德后 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重要著作
《歇斯底里症研究》,与约瑟夫· 布鲁尔(Josef Breuer)合著。(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über Hysterie,1895)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1) 《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 《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 《论自恋》(On Narcissism / Zur Einführung der Narzißmus,1914) 《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 《自我与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幻象之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1927) 《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 1929) 《摩西与一神论》(Moses and Monotheism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1939) 《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 Abriß der Psychoanalyse, 1940)
1.理论贡献 2.基本观点 3.精神层次 4.人格结构 5.人格发展
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 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 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 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 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 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 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 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 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 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 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 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
学术理论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895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 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歇 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 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1897 年,在其父亲 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进行自我 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自己的梦进行解析。他认为心理障碍 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这种分析结果导致 1900 年 《梦的解析》一书的出版,该书现在被许多人推崇为弗洛 伊德最伟大的著作。自从《梦的解析》问世一个世纪以来, 人类在认识大脑的生理机能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已经 可以治愈诸如抑郁症之类的疾病。这些进步的意义或许更 在于:它们超越了旧的神经系统学的重点研究范畴,从研 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器官,反而思考新的问题:我们是否 对自己的意识知之甚少。
心理研究
在巴黎跟随沙可期间,弗洛伊德被沙可的思想所鼓舞。在这一时期他 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从对躯体的研究转向对心 理的研究。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 1884 年与J.布洛伊尔合 作期间开始产生的。布洛伊尔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医生,不但帮助弗洛 伊德排忧解难,而且还使弗洛伊德学会用新方法治疗癔病。 1882年11月他已经从布洛伊尔的病人安娜· 欧的病例了解到催眠及宣 泄疗法(布洛伊尔称为“谈话治疗法”)的效果,巴黎回到维也纳以 后,他进一步考虑同布洛伊尔一起研究安娜· 欧病例。这时候,弗洛伊 德已从沙可那里学到有关治疗歇斯底里病症的方法。他在接受布洛伊 尔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其中隐含的问题,终于发 现了催眠疗法的奥秘,揭示出催眠疗法的使用范围及其与人的内在精 神状态的关系。为了使催眠术更臻完善,1889 年夏,弗洛伊德亲自 到法国南锡,试图向多年应用催眠术的法国医生们求教,他说服一个 病人跟他一块到南锡去接受催眠治疗。就在这次治疗这位女病人的过 程中,弗洛伊德同法国医生本汉的讨论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即认 为催眠疗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另外他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催 眠,最后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而转向自由联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