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及存在问题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对抗细菌感染。
然而,过度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严重的问题,包括耐药性的增加和抗菌药物的滥用等。
为了合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保护公众健康,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制定目的和意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证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耐药性的增加和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发生。
同时,该制度的实施还能够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适用范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医生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它们需要严格遵守该制度的相关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三、管理机制1. 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审批的流程和责任人员等。
同时,医生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需要提交相关的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 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制度,为医生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关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引和注意事项等。
这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使用剂量、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3. 抗菌药物耐药监测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耐药监测制度,定期对各类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确保抗菌药物的有效性。
4. 抗菌药物信息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信息管理制度,对每一次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记录和管理。
这包括药物的名称、使用日期、使用剂量和使用疗程等信息的记录,以便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评估。
四、责任与监督1. 医疗机构的责任医疗机构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负起主体责任。
他们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医生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行为,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总结篇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1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我院自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抗菌药物领导小组和抗菌药物点评小组,设置了专项活动办公室,经过XX年和XX年近两年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XX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较XX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8%,较XX年基本持平。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35%。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XX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6DDD,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为22%;XX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DDD。
抗菌药物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为%,成效显著。
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62%。
比XX 年下降38%。
5、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现阶段择期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都能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给药。
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大大缩短,基本在24小时以内,个别临床科室手术预防用药延长至48--72小时。
(在专家的建议下)7、微生物样本送检率:送检率由XX年的25%,提高到45%。
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送检率98%。
二、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XX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了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
全院医生签署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承诺书,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小组加强了与临床科室沟通,对抽查中发现的每一例有问题的病历,都与相关科室主任及当事医师约谈,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探讨,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进行专项培训,提高了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水平。
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临床使用
抗菌药物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临床 应用
• 药代动力学(PK):探讨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命
运,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 排泄规律; • 药效学(PD):研究药物作用于机体发挥药 理作用的过程。药物发挥药理作用,必须 与机体特定部位结合(受体、酶),这种特异 结合需具有一定强度与持续一定时间。
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A.非限制使用 :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 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B.限制使用 :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 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 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C.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 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 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 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
•
•
药代动力学(PK)参数介绍
• 生物半衰期(t1/2)
• 指体内药量降至一半所需的时间,是用来定量地表示药物消除过程的
主要参数之一,故又称为消除半衰期。一般连续给药6.64个t1/2后,血 药浓度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时,体内药量和血药浓度之间的比例常数。 V=X/C 单位:升 V=5L, 主要分布在循环系统中; V=10-20L,为细胞外液分布; V=30-40L,全身体液分布; V>100L,大大超过体液容量,说明药物在组织内大量储存。 ** 表观分布容积没有真实的解剖学意义!
分级管理的医生处方限制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临床医师可根据 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应经具有主治医师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 并签名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经抗感染或有关专 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报告
抗菌药物使用整改报告一、前言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性感染及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现象在我国日益严重,不仅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日益增强,还引发了诸多医疗安全问题。
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我院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全面整改。
二、整改背景1.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近年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逐年上升,部分医生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使用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剧,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2.政策法规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有效控制细菌耐药。
3.医院发展规划:我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医疗机构,要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抗菌药物管理的整改是我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整改目标1.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细菌耐药性。
2.规范医生抗菌药物处方行为,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
3.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四、整改措施1.组织学习与培训: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抗菌药物相关法规、政策及专业知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2.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3.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分别对应不同级别的医生,限制滥用和高档抗菌药物的使用。
4.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医生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合理使用。
5.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掌握细菌耐药动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6.建立激励与惩罚机制: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严肃处理。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一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不断加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推动抗菌药物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一季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一季度内,全国医疗机构使用的抗菌药物总量为XXX 克,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传统抗菌药物仍然是主要使用药物。
2.不合理使用情况虽然抗菌药物的使用总量下降,但不合理使用仍然存在。
仍有部分医生在治疗病情不清的患者时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3.耐药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XXX季度内检测到的耐药菌株的百分比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耐药菌株主要集中在医院感染等特定领域,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等是耐药程度较高的菌株。
三、问题分析1.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复杂多样,有三方面主要原因:(1)医生处方不规范,过度使用抗菌药物;(2)患者要求使用抗菌药物,医生往往会满足患者的要求;(3)缺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和宣传教育。
2.耐药性产生的原因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使得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使用也会导致菌株的产生。
三、解决方案1.提高医生的药物合理使用水平通过加强医生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处方评价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2.加强患者的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推广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的知识,引导患者不滥用抗菌药物。
3.强化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建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控和控制。
四、结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遏制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加强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当下医疗领域面临的一大问题。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维持人类健康和控制感染病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如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药物效果下降等。
我院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首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滥用抗菌药物:患者在感冒等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滥用现象的出现。
2.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医生在面对不确定诊断或不及时获得病原学诊断结果时,容易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而非针对特定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3.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慢性疾病或需要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在没有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下,容易导致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进而培养耐药菌株。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加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抗菌药物、遵从医生的抗菌药物建议等。
2.完善诊断技术:提高病原学诊断技术和设备的水平,缩短病原菌检测和鉴定结果的时间,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3.加强医师培训: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推广正确的使用方法。
4.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包括开展抗菌药物的处方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核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的追踪和监测等,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强化药学团队的作用:加强药学师在临床科室中的角色,参与抗菌药物的选择、监测和评估,提供给予临床医生正确的抗菌药物使用建议。
总之,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诊断技术、提高医师素质、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及调整药学团队的角色等管理对策,来解决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状。
只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病的传播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要点:
1. 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针和指南: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地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针和指南,明确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及疗程等。
2. 医生合理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病原学资料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其剂量。
3. 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及时获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监测与评估,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种类、疗程等。
4.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5. 开展抗菌药物管控与评价: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管控与评价体系,设置合理的审核制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评价,及时对不合理使用进行纠正和改
进。
6. 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教育,告知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的认识。
7. 促进多学科协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多学科协作,包括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科等多学科的合作,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合理、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健康。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干预要点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这种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还会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危害患者的健康。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及各级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一、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分析1. 医患观念存在偏差许多患者对于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疾病往往会追求快速、强力的抗菌药物治疗,而忽略了对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及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些医生也会出于满足患者需求、缩短治疗时间等原因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2. 缺乏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临床上缺乏快速、准确的细菌感染诊断方法,导致一些医生在面对不明原因发热、感染性疾病时,为了避免延误治疗,可能会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3. 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由于医务人员和一般大众对于抗菌药物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了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态度的存在。
有的人认为抗菌药物是能够治疗所有感染疾病的药物,有时还主张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这些都是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4. 利益驱使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可能会鼓励医生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增加医疗收入。
5. 缺乏监管和管理一些地区、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医生和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缺乏约束。
政府、医疗机构和媒体应该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公众对于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2. 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机制,对医院药房、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管,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 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医生对于各类疾病的诊断能力,尽量避免延误诊断导致的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4. 鼓励药物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加大对抗菌药物研发的投入,研发更为有效的抗菌药物,并配合政府进行药物的宣传和推广。
5.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及时了解各地区、各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而及时干预和调整。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5版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5版一、背景介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
然而,由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有必要建立和执行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内容1.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优先选择窄谱抗生素。
–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适应症,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2.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估–设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
–对医疗机构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抗生素使用限制措施–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必须经过医生开具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开具抗生素处方,不得过度使用。
4.抗生素敏感性监测–定期对医院内常见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
5.临床应用质量评估–对医院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三、实施与推行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落实管理措施。
2.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和水平。
3.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对抗生素使用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四、总结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举措。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遵守管理办法,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效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1、抗菌药物使用量大抗菌药物使用量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处方总量增长迅速,处方量在2012年达到58.7万张,较2011年增长24.4%,连续三年以稳定增长的趋势恒定发展,占总药品处方量的比例也连续增长,从2011年的17.2%增长至2012年的22.2%。
2、非法使用乱抗菌药物存在中国发现非法使用乱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虽然有效,但滥用会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抗菌药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可引起耐药性。
抗菌药物乱用给病人健康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乱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增加病原菌的抗药性,从而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最终会影响每个人的健康。
3、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不规范中国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范围广泛,医疗机构中抗菌药物使用极大,但是使用状况和管理不规范,抗菌药物用量大,用药疗程短,给医疗机构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细菌耐药现状1、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细菌耐药性增加,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规范导致细菌对该药物对耐药性增加。
目前细菌的耐药发展情况加剧,除了革兰氏阳性菌外,几乎所有致病细菌都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2、限制细菌耐药为了减少细菌耐药,采取有效控制手段,加强药物使用管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重视药物使用安全,提出多种控制方法,提高细菌抗药性抗性控制的效率。
比如针对特定病症采用药物替代策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尽可能控制药物使用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3、开展耐药性监测开展耐药性监测,对于引发耐药性的抗菌药物需要进行监测,定期对病毒、细菌耐药趋势,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细菌耐药变化,实施有效的管理,及时发现以及及时采取措施,限制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引言抗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的药物。
它们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就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和探讨。
二、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1. 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成为了一个严重问题。
一些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失去了疗效。
2.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在临床上,一些医生和患者存在对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例如在治疗病毒感染时滥用抗生素,使用过量或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等,都增加了耐药菌株的风险。
3.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致命性的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影响肠道菌群平衡等。
这些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健康问题。
4. 抗菌药物的高成本一些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十分昂贵,这导致了抗菌药物的价格居高不下,给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负担。
5. 少有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近年来,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相对缓慢,导致了现有抗菌药物种类的单一和应用范围的局限。
三、改进措施1.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国家抗生素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在临床应用中,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种类,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2.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用药意识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宣传和教育,使医生和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抗菌药物。
3. 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抗菌药物市场的监管力度,禁止私自购买、买卖抗菌药物,严禁药店私自出售抗菌药物。
4. 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的支持和投入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支持和投入,鼓励科研单位和药企投入更多资源研发新型抗菌药物。
5. 鼓励使用天然抗菌药物天然抗菌药物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且对抗药性较低。
医疗行业抗菌药物管理整改报告
医疗行业抗菌药物管理整改报告尊敬的相关部门:我代表医疗行业,向贵部门提交医疗行业抗菌药物管理整改报告。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反思目前医疗行业抗菌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良好的药物管理和防治感染病的能力。
一、问题分析1.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当前医疗行业中,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但往往存在过度使用或滥用的情况。
这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加强,严重影响了抗菌药物的疗效。
2.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医疗机构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的情况。
有时候,医师会根据临床经验,而不是明确的实验和检验结果来选择抗菌药物。
这样做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不良反应。
3.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不完善:现有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在实施和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未能对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严格审查,也未能及时对医疗机构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医疗行业抗菌药物管理,本报告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
可以开展培训课程、发放宣传材料等,增加知识的传播和宣导。
2.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的抗菌药物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开展定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工作。
同时,建立起监察机制,加强对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和管理,确保合理使用。
3.加强专业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推动临床实践向循证医学转变,减少主观选择和经验主义。
4.加强协作合作:通过建立医院内部和行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分享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
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外医疗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取得以下效果:1.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医院内部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机制,加强对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和管理,减少过度使用和滥用的情况。
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对抗菌药物的购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健康。
一、抗菌药物购用情况分析。
1. 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和患者存在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一方面,一些医生在面对患者的病情时,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甚至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也存在自行购买抗菌药物并进行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2. 抗菌药物的过度购用。
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由于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导致了抗菌药物的过度购用现象。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过度购买抗菌药物,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3.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常见的细菌已经对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导致了一些传统的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失去了效果。
二、整改措施。
1. 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
针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需要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
对于医生来说,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培训,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对于患者来说,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知识普及,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2.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针对抗菌药物的过度购用现象,需要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购买和使用。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批制度,对抗菌药物的购买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 推广新型抗菌药物。
针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需要推广新型抗菌药物,以应对传统抗菌药物的失效问题。
新型抗菌药物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和更低的耐药性,可以有效缓解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4. 加强监管和执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整改措施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抗菌药物滥用、不合理使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我国已发布多项政策和指导原则,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整改措施,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整改措施1. 加强组织管理医疗机构应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感染、药学、临床微生物、医院感染管理、信息、质量控制、护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有效的行政支持。
2.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业技术团队医疗机构应建立包括感染性疾病、药学(尤其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监测和评估工作。
3. 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明确各级抗菌药物的适用范围和处方权限,加强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监管。
4.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体系,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抗菌药物滥用、不合理使用等问题。
5. 提高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知识水平,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规范。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学术活动,了解国内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动态。
6. 加强医患沟通与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加强医患沟通,引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向患者普及抗菌药物知识,使其了解抗菌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7.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责任。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一、引言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成为了全球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分析当前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各级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容易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
2.药物遴选不严谨:在遴选抗菌药物时,一些医疗机构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3.用药指征掌握不准确:部分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没有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用药,增加了细菌耐药的风险。
4.用药疗程不合理:部分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没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疗程,导致治疗不彻底或药物滥用。
5.患者教育不足:很多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容易受到广告等非正规渠道的影响,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三、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和安全。
2.严格遴选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在遴选抗菌药物时,应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将患者置于不必要的风险之中。
3.掌握用药指征: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制定合理的用药疗程: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疗程,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加强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规范,避免随意使用抗菌药物。
6.强化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生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PDCA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PDCA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在医疗领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我们需要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
PDCA循环是一种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PDCA循环应用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二、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应用1、计划阶段(Plan):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和定义问题,以及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我们需要明确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执行阶段(Do):执行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制定的策略。
在此阶段,我们需要确保所有医务人员都了解并遵守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同时也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整。
3、检查阶段(Check):在这个阶段,我们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对患者的随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以及耐药性的监测等方式来进行评估。
4、行动阶段(Act):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我们在这个阶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例如,如果发现有患者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我们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或者对医务人员进行再次培训。
三、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它可以应用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
通过PDCA循环,我们可以系统地识别和解决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四、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将PDCA循环进一步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在计划阶段,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问题识别和分析;在执行阶段,我们可以制定更详细的操作指南;在检查阶段,我们可以采用更多的评估指标;在行动阶段,我们可以实施更具体的改进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摘要:通过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观用药,较少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未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等五种不合理用药表现。
找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所在。
提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深入开展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解决办法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
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
近年来,频见报道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菌药物使用的整体环境敲了警钟。
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菌药物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
而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1.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
抗菌药物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菌药物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90%为病毒所致,而治疗该类疾病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几乎高达90%以上。
另外,抗菌药物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而有针对性地用药。
1.2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背景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抗菌药物使用过高。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们院的数据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年持续增加。
尽管这可能与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但仍然存在过高使用的问题。
在我们的医院中,抗菌药物使用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常见病种上。
此外,也存在一些非合理使用的情况,例如使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轻微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剖析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医生的开药习惯: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倾向于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即使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也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 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一些患者对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有过高的期望,甚至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从而不得不满足患者的需求。
3. 缺乏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在我们的医院中,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例如抗菌药物使用的限制和监控机制等。
这导致了医生在开药时缺乏相应的限制和监管。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抗菌药物使用过高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宣传,使医生更加理性地开具抗菌药物处方。
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解释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适应症,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3. 建立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限制使用某些抗菌药物的范围和时长,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机制等。
4. 提高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过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院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整改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整改措施抗菌药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资源,在临床上的使用对于人类健康、病原菌抗药性以及医疗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了病原菌耐药的问题。
因此,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进行整改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整改措施。
首先,加强医生培训和教育。
医生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决策者,他们的知识和态度直接影响药物的合理使用。
因此,通过加强医生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合理用药的意识,对于改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其次,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规范化的用药指南和临床路径,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等。
同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三,加强抗菌药物的信息管理和共享。
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收集、分析和共享有关抗菌药物的信息,包括药物的药理特性、适应症、用药剂量等,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耐药性监测等。
这样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全面的抗菌药物信息,引导他们合理用药,同时也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第四,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协作。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涉及多个学科和职业,包括医生、药师、护士等。
因此,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协作,共同制定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等,有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质量,减少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问题。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不仅是由于医生和医院的原因,也与公众的理解和需求有关。
因此,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告诉他们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滥用和不当使用的危害,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的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医生培训和教育、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信息管理和共享、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协作,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抗菌药物的管理
“散”
医院品种多、规格多 药店、卫生所均可以买到各种抗菌药物 医生随意使用或患者点名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违规使用 管理文件不少,效果不佳
使用高档、广谱,追求速效、特效 选择贵的、高档的、不选对的 希望立竿见影 希望覆盖所有致病菌“全面撒网、重 点捕鱼”
抗菌药物名 总株数 耐药株 阿米卡星 2947(1509) 984(385) 妥布霉素 610(323) 356(150) 克林霉素 651(379) 392(222) 二甲胺四环 2131(1153) 627(344) 环丙沙星 971(373) 488(82) 氧氟沙星 1810(1229) 1087(605) 万古霉素 982(594) 22(0)
手术超过3小时或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可加用一 次。术后按上述原则用药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选择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为首选,因其有 相对广谱、安全、有效(杀菌剂)价廉。 氨基糖苷类:耳、肾毒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消 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外的其它系统感染,除泌尿系 统外,不得作为其它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 药(抗菌谱不够平衡,在我国细菌耐药率高)
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使用: 1、遵循分线用药原则,根据病情应用抗菌药物, 提倡应用一线药物,控制二线药物,严格控制三线药 物的使用。 2、门诊病人原则上只能使用一线抗菌药物,如因 病情需要使用二线药物的,应经具有中级或以上资格 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签字 3、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使用,期限一天
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 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 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等患者。 如果应用抗菌药物并无效果,相反可能招致菌群 失调及耐药菌株产生
抗菌药预防性使用原则(外科)
2、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清洁手术: 甲类:如疝气、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则上一般不 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使用一个剂量 乙类:如人工关节、心脏、胸部、骨、关节等手 术,尽量缩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第一线抗菌 药物为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 DDD数)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100 使用强度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规定: 1、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 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 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 药物
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 头孢硫脒、头孢孟多、罗红霉素 、诺氟沙星、甲硝 唑
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
二线(限制类):疗效好、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或价
格比较昂贵的药物,应控制使用 代表药物:阿洛西林、美洛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 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 、氨曲南、氨基糖苷类、 阿奇霉素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克林霉素
2009年1月—12月(2007年1月— 9月) 某院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抗菌药物名 总株数 耐药株 耐药率(%)
青霉素 720(528) 599(334) 83.19(63.26) 氨苄青霉素 432(140) 197(56) 45.6(40.00) 哌拉西林 1503(1082)1031(460) 68.6(42.51) 头孢唑啉 2197(1235)1464(682) 66.64(55.22) 头孢呋肟 1385(728) 789(364) 56.97(50.00) 头孢他啶 2229(1139)1052(351) 47.2(30.82) 头孢吡肟 2373(529) 1126(147) 47.45(27.79) 氨曲南 2015(1038) 1082(334) 53.70(32.18) 阿莫西林/棒酸 2418(691) 1600(279) 66.17(40.38)
剂量。以DDD作为测量单位 ,以往单纯的药品金额和消耗量更合理, 不会受到药品销售价格、包装剂量以及各种药物每日剂量不同的影 响,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 比较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药物的使用频度
2、DDD 是一个比值,同类药物和不同类药物的DDD可以进行数值上的 比较,某药的DDD数值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 的选择倾向性大。
2.用什么? 概念不清——“乱”:
– 金葡菌——青霉素G
–
– –
–
– –
大肠埃希菌——哌拉西林 老人——头孢唑啉 幼儿——氟喹诺酮类 青霉素+头孢唑啉 三代头孢+左氧氟沙星 “越贵越好? 越新越好” ?
–
பைடு நூலகம்
3.怎么用? 用法不当——―粗”
给药途径——不当 剂量——偏大 疗程——偏长 “朝令夕改、频繁换药”
3、急诊处方使用比率≤4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4、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20%
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6、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单药为主,处方 量原则上不超过3天量,最多不超过7天(特殊 病种用药除外)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 1、限定日剂量(DDD):用于主要治疗目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
头颈(含甲状腺)外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心脏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神经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周围外科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乳房外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一般骨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应用植入物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 术、关节臵换术等) 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头孢曲松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曲松 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 肝胆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 复感染选用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 坦。
抗菌药预防性使用原则
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手术视野洁净但术中易受污染,如胃、肠、肺、 妇科、耳鼻喉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上、 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口咽部 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术, 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手术,原则上使用 抗菌药物不超过48小时;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患 者(高龄>65岁、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免疫 功能低下等)可适当延长到72小时
史上最严管理办法
目地: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延缓或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管理指标解读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三个要素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70%-85%(是欧洲两倍, WHO标准应低于30%) 抗菌药物收入占到(住院) 35%以上 外科患者近100%使用抗生素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比例占到58%
越是基层的医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越严重
当前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抗菌药物的使用处于“滥、乱、粗、散”状态
用不用? 指征不严——“滥”: – 发热、上感、其他病毒性疾病-麻疹、水痘、 – 肝炎等 – 昏迷、休克、慢支、中毒、心力衰竭、肿瘤、 – 激素应用、粒减等 – 不恰当的术前预防用药 – “保险系数”?
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造成的后果
细菌耐药严重!!!
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G+球菌(MRSA) 对美罗培南耐药的G-杆菌(ESBL)
——―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 无药可用”。(2011年世界卫生日)
重视管理加强整治
出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出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使用需经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或科主任批准!!!
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
三线(特殊类):疗效好、价格昂贵或近期研制出的
保留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代表药物:头孢吡肟 、美洛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 万古霉素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针、 口服)、替加环素
使用需经高级职称或科主任批准!!!
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
二线使用原则: 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 人;④脏器穿孔者;⑤感染性心内膜炎;⑥严 重的蜂窝组织炎;⑦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 者。 2、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 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癌化学疗法;③ 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④ 艾滋病病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2、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 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 过24小时。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 一线(非限制类):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价格合理、
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代表药物: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
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感染种类
头颈四肢感染
烧伤创面感染 胸、腹、盆腔感染 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静脉导管感染
常见病原菌
葡萄球菌为主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G-肠道杆菌、非发酵菌(绿脓、不动) 厌氧菌、肠球菌 G-杆菌占75%,G+球菌25%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 金葡菌、大肠、绿脓、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