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0a21bed0d233d4b14e69d0.png)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非常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e8ab669eae009591bec06.png)
【10 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完满版 ) 】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百怪千奇。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忧如是一架搬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相同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别的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止步。
(1)依照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特别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 )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详尽介绍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止步(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解析】( 1)此题是依照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修业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依照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解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此题主要观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尔后结合前后句 (题目供应的信息 )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 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止步(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议论】( 1)此题观察学生对课文中要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说明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必然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虑,才能填好每一空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ff8a776bd97f192379e96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根据《花钟》的课文内容,选序号填空。
(1)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与什么有关? (多选)A.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B. 与刮风、下雨有关。
C. 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2)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的做“花钟”的办法是( )。
A.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B. 把漂亮的花放在一起,摆成一个圆圈。
C. 把花种在时钟里面。
【答案】(1)A,C(2)A【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C;(2)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2.阅读《荷花》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挤(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__句描写荷叶。
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
(3)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
________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________花瓣儿全展开了。
________还是花骨朵儿。
【答案】(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三;2;3;1【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9427d95ef7ba0d4a733b3b.png)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_______上,或者刻在________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________上;再后来,就可以在_______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________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答案】(1)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2)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而且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麻;蔡伦;(2)因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而且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595dd69dc5022abea0019.png)
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
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
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
“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1)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因为……所以……一……就……(2)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①坐②就着③一种计算方法A.他乘船回家。
________B.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
________(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答案】(1)因为;所以(2)①;②(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4)钱;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爱国,有尊严(5)勇敢的米斯【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故选“因为……所以……”;(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24c547cfc789eb172dc897.png)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答案】(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选择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2c965a10661ed9ad51f36a.png)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河和大海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
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
他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去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的力气,抬起脚跟,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
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1)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意扬扬(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完语段,选词填空。
谦虚骄傲①从“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这句话,我感觉到小河很________。
②从大海说的这句话“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我感觉到大海很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 小河没有大海大。
B. 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C. 江河都流到大海里。
【答案】(1)毛手毛脚;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白发苍苍;兴致勃勃;微波粼粼(2)骄傲;谦虚(3)B【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自言自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得意扬扬”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毛手毛脚、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白发苍苍、兴致勃勃、微波粼粼(2)骄傲、谦虚(3)B【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d86080912a216147929d5.png)
【10篇】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这段话里有几句是写作者的想象,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作者心里的“快乐”“骄傲”“希望”各指什么?快乐:________骄傲:________希望:________【答案】(1)肥皂泡;冰心(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3)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吹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文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辞。
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肥皂泡;冰心;(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3)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ca7c3f61fb7360a4c6537.png)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答案】(1)枝枯叶落;出现;容易;繁衍(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4)物;树(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6f9580aeaad1f347933f2e.png)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节选)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荷叶数量________,颜色是________的。
为了形象地告诉我们荷叶的形状,作者还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你能给“冒”字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吗?(至少两个)(3)我们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①刚开的白荷花:________。
②全开的白荷花:________。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儿: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A. 因为公园里的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B. 因为画家的本领很了不起,把荷花画活了。
C. 因为画家的本领很高超,把荷花画得栩栩如生。
【答案】(1)多;碧绿;荷叶;大圆盘(2)钻,伸(3)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4)A【解析】【分析】(1)从“挨挨挤挤,碧绿”可以知道荷叶数量多,颜色绿。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大圆盘”。
(2)冒的意思是“透出;往上升。
”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即可。
(3)仔细阅读文章,可以从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4)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目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故答案为:(1)多;碧绿;荷叶;大圆盘(2)钻,伸(3)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4)因为公园里的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7047f52d380eb62946dcf.png)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
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将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
一突一突一张一张一翘一翘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________的,胡须也________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________的。
(2)这段话已用“//”分为了三层,每层各写了什么?请连一连。
第一层________ 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第二层________ 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第三层________ 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答案】(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段落与段意的搭配,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这段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从给出的选项中判断。
故答案为:(1)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2)第一层:总写小虾十分有趣。
第二层:没有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情态。
第三层:受到干扰时,小虾的各种反应。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23e460ba1aa8114531d966.png)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燕子(节选)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段分别写了________的燕子和________的燕子。
A.停歇 B.飞行(2)通过读文,我知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呢?(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思想感情。
【答案】(1)B;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B 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故答案为:(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21f772b7360b4c2f3f6444.png)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________;句②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B. 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 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
;“我”根本不会剃头(2)C(3)喜欢。
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姑父的睡衣”比作“一张熊皮”形象地说明“我”剃得快,剃得多,这是比喻。
②把“我理的头”比作“层层梯田”形象地说明“我”根本不会剃头,这是比喻。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b62b9cc22bcd126ff0cc2.png)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1)这段话写了蔡伦________。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3)照样子,用一句话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答案】(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考查动词。
此题较容易,细读句子把动词一一找出来即可。
(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答案为:(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来介绍不同花的开放的。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5e8af4028915f814dc218.png)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燕子(节选)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1)选段分别写了________的燕子和________的燕子。
A.停歇 B.飞行(2)通过读文,我知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呢?(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思想感情。
【答案】(1)B;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B A(2)轻快灵活、自由自在(3)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
(4)热爱大自然故答案为:(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3ff4eb8762caaedc33d420.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________;句②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B. 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 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
;“我”根本不会剃头(2)C(3)喜欢。
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姑父的睡衣”比作“一张熊皮”形象地说明“我”剃得快,剃得多,这是比喻。
②把“我理的头”比作“层层梯田”形象地说明“我”根本不会剃头,这是比喻。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e65d4d482fb4daa48d4b2e.png)
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__声音非常大。
________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__(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庞然大物、轰响、望而生畏(2)恐龙的种类、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课外阅读。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af886172ded630b1cb69e.png)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重点段落。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本段写的是________。
【答案】 3;溪边钓鱼【解析】【分析】第一空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此题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第二空考查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故答案为:3;溪边钓鱼【点评】此题第一空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第二空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这段话描写的是火烧云的另一个特点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描写。
(静态动态)(2)这段话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展开想象,仿照语段写一段话。
这时,天空出现了________,过了一会儿,________。
【答案】(1)形状变化多而快;动态(2)一会儿;两三秒钟;一眨眼;一瞬间(3)一只鹰,头向下,尾向上,张开双翅,像要俯冲下来似的鹰的一只翅膀不见了;好像合拢了一样,接着伸出两只锋利的爪子。
看的人正期待它展翅飞翔时,它又变得模糊起来【解析】【分析】(1)考查按课文内容的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寻找文句中描写时间很短的词语相对简单,细读语段从文句中挑出来即可。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模仿题中所给的语段,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d7a5baa0116c175f0e4841.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器一听,就能听见冬科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的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自己再仿写两个: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窃窃私语”的总思。
________(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请你接着想象,再写一句________。
(4)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活动特点。
(5)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B.做比较C.列数字①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________②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________【答案】(1)嗡嗡、啾啾、汪汪;咯咯、喵喵(2)背地里小声说话。
(3)列举的省略;有的像小鸡一样咯咯(4)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5)A;ABC【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的掌握。
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声音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省略号的作用:①表明省略的话②列举的省略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
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5fcc09e3143323968934e.png)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当时我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没亚桌椅____就坐在地上____把小板凳当桌子____没有黑板____就用锅灰在墙上刷一块____没有粉笔____就用黄土快代替____最困难的是没有书____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1)在这段话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当时我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没亚桌椅________就坐在地上________把小板凳当桌子________没有黑板________就用锅灰在墙上刷一块________没有粉笔________就用黄土快代替________最困难的是没有书________ (2)这段话先总说________,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几个方面具体讲述。
(3)照样子,围绕“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这句话写几句话。
【答案】(1),;,;;;,;;;,;。
;,(2)当时学习条件艰苦;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3)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
那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种叫卖声、笑声、闲谈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语段,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答案为:(1),,;,;,。
,(2)当时学习条件艰苦、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3)早上,菜市场真热闹啊。
那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种叫卖声、笑声、闲谈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
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类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画眉娇滴滴地说:“我们来比赛唱歌吧!我先唱。
”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悠扬悦耳,美妙动听。
“对不起,我还要工作。
再说我也唱不好。
”啄木鸟说。
“唱吧,友谊比赛嘛。
”画眉扬起漂亮的羽毛,很自得。
啄木鸟唱了,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了,自然,啄木鸟的衣服也不如她的艳丽。
“我们再来比……”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皮,粗声粗气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画眉娇柔的声音戛(jiá)然而止。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悠扬悦耳——________ 得意——________ 美丽——________(3)填空。
画眉和啄木鸟一比________;二比________。
结果________胜了,________败了。
(4)如果比一比谁保护森林的贡献大,结果是()A. 画眉的贡献大。
B. 啄木鸟的贡献大。
C. 两个贡献一样大。
(5)你觉得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骄傲的画眉(2)美妙动听;自得;艳丽(3)唱歌;衣服;画眉;啄木鸟(4)B(5)不要看外表,要看谁的贡献大。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骄傲的画眉(2)美妙动听、自得、艳丽(3)唱歌、衣服、画眉、啄木鸟(4)B(5)不要看外表,要看谁的贡献大。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在回家的路上桂文亚有一年暑假,我们每天上午到学校补习,下课后,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
我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
这时候,眼前是一片猩红,而这一大片猩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的小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黑点,小黑点开始逃走,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倒了,赶快睁开眼睛,哈!直直的一条路,被我走歪了。
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右两边伸齐,假装自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大狮子正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它的嘴里,当作美味午餐——我想得紧张悬疑,眼见大狮子吃不到又香又嫩的小人肉了,脚下忽然一阵踉跄,不好!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软绵绵湿漉漉的?原来,我闯进了一堆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鞋子!我叫了起来,鞋子陷进了烂泥里,失踪了!我焦急地弯下身子,用手在浑浊的泥水里摸,摸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
(1)在短文中找出ABB式词语,积累下来。
(2)“我”是怎样闭着眼睛,追眼前的小黑点的?请把相关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3)“我”假装自己在走高空钢索时,想象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用通顺的话写一写。
【答案】(1)暖烘烘、软绵绵、湿漉漉、绿油油(2)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
(3)“我”想象一头大狮子想要吃“我”,结果“我”走进了秧田里,丢了鞋子。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题干要求找ABB式结构的词语,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暖烘烘、软绵绵、湿漉漉、绿油油(2)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
(3)“我”想象一头大狮子想要吃“我”,结果“我”走进了秧田里,丢了鞋子。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A. 历史悠久B. 外形美观C. 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3)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这句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
(5)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态?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短文的句式写一写。
【答案】(1)卢沟桥的狮子(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歇后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歇后语。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卢沟桥的狮子(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主要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歇后语的能力。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顺顺溜溜:________。
②严丝合缝: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________①“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②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③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______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答案】(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2)①②③(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方向一致,有次序。
②指缝隙严密闭合(2)①②③(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啄木鸟每天清晨三点钟就开始工作,要给自己的小宝宝喂三、四次虫子。
一只山雀每天吃掉虫子的重量与它本身差不多。
一窝小燕子一个夏天可以消灭一百万只虫子。
一只猫头鹰每年能为人类节省一吨粮食。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还忍心伤害它们呢?(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________。
本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