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清华大学讲义(吐血推荐)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六章.doc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六章.doc

第十六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本章要点:当你学籌本章后,你将能够1、描述联邦预算的过程,解释财政政策的影响。

2、描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过程,并解释货币政策的影响。

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两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人赚得的每个美元中就有二十美分的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大于税收收入一一政府财政存在赤字。

政府支出、税收和政府预算赤字(或盈余)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呢?每隔六周左右的时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就会在联储在首都华盛顿的总部召开会议。

华尔街的人们和全国的金融管理者都在关注着这件事,寻找着利率变化的迹象。

联储的行为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呢?在本章中,我们将在已经学过的有关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支出及货币的知识基础上,研究联邦政府和美联储为影响总需求和消除使经济远离充分就业状态的力量所使用的工具。

本章的冃的就是研究这些工具的作用。

后面的两章考察运用这些工具时的优先性和战略问题。

16.1 联邦预算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罠:通过联邦预算将经济周期平滑化并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就是通过联邦预算将经济周期平滑化并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通过描述联邦预算以及产生联邦预算的过程来开始我们对财政政策的研究。

16.1. 1 联邦预算联邦预算:美国政府每年支出、稅收、财政盈余或赤字的报告。

联邦预算(federal budget)是关于美国政府盈余或赤字、税收收入和支出的年度报告。

政府的盈余或赤字相当于政府的税收收入减支出,即预算盈余(+ ) /赤字(-)二税收收入■支出。

预算盈余:稅收收入超过支出时的预算结余。

预算赤字:支出超过稅收收入时的预算缺口。

平衡预算:稅收收入等于支出的预算。

如果税收收入超过支出便存在政府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如果支出大于税收收入就会产生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如果税收收入等于支出则为平衡预算(balanced budget)o政府举债为预算赤字融资,当预算有盈余吋政府偿还负债。

清华大学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讲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清华大学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讲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45o
IU>0
E
IU<0
I0
AD=A0+by
C=a+by
F
y
Y0
•消费—投资法:

AD线与45线在E点相交,E点称为均衡点, 表明国民收入在上E点达到均衡(总供给等 于总需求),这时国民收入为Y0。 Y=AD Y=A0+bY (1-b)Y=A0
y0 A0 1 b
均衡国民收入,AS=AD
•储蓄-投资法
A
450
y 0
y0
Y
0
y0
本讲结束!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
C为消费支出, Y为收入, a为自发消费,即收入Y为0时的消费, b是消费对收入的变化率, bY称为引致消费,即收入增加引起的消 费。

2.消费倾向
( 1 )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S ds MPS (1 b) y dy 可见 MPC+MPS=b+(1-b)=1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ing, APS) S a APS (1 b) y y
所以,APC+APS=1


三、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乘数理论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2.从需求方面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 期内国内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AE=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C+I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四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四章

第五篇经济波动第十四章AS-AD与经济周期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给出经济衰退的技术性定义,并描述美国经济周期的历史。

2、解释总供给的影响因素。

3、解释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4、解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波动如何导致经济周期。

1991年至2001年,我们的经济一直在扩张。

然而在2001年,我们遇到了经济衰退。

2002年,当一个新的扩张机会正在酝酿时,人们却更想知道这次发展是会一直持续下去,还是会遇到一次加倍严重的衰退。

在本章中,我们将运用总供给和总需求,也就是AS-AD模型去研究经济周期——交替贯穿于我们经济历史的衰退与扩张。

在第八章我们已经对AS-AD模型有了较浅显的认识,对总供给、总需求以及宏观经济均衡有了初步的概念。

我们了解了潜在GDP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总供给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也了解了货币数量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总需求的增长,同时造成了通货膨胀。

我们获取了关于经济增长(在第九、第十章)和通货膨胀(在第十一至第十三章)的详细内容。

现在,我们将要关注经济周期的更多细节。

我们将从几个定义和有关经济周期的一些历史事实开始本章的内容。

14.1 有关经济周期的术语与事实在第一章(5页)里,我们把经济周期定义为生产与就业水平周期性而无规则的上下波动。

一个经济周期包含两个阶段——增长和衰退——以及两个转折点——波峰和波谷。

增长是从波谷到波峰的过程,而衰退是指从波峰到波谷的过程。

在一个经济周期中,实际GDP围绕其发展趋势而波动。

当实际GDP处于趋势以下时,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一些劳动力失业并且资本未被充分利用。

当实际GDP处于趋势以上时,资源被过度利用——人们的工作时间超过他们在长期内愿意承受的程度,资本因使用过度而不能维持在最佳状态,产品交付时间延长,经济中出现瓶颈,未履行的订货合同增加。

14.1.1 确定经济周期转折点的日期确认经济周期的阶段和转折点日期的任务是由一个私立研究组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而并非由美国政府承担的。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9讲AD-AS分析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9讲AD-AS分析


yF,P↑
(3)当经济短期内出现通胀缺口,紧缩性政

yF,P↓
31
1. IS曲线左移 AD曲线左移
2. LM曲线也左移 AD曲线左移
GNP(1982 年,10 亿) 紧缩指数(1982=1000) 失业率(%)
1929 年 710
14.6
3.2
1933 年 499
11.2
24.9
23
2. 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
P
AS
P2
P1
AD2
AD1
Y1 Y2
Y
G↑:
IS右移 AD 曲线右移。
商品市场;对通胀的作用直接、快;
(2)货币市场趋于均衡的速度要快于商品市场,发挥作 用速度更快些;
(3)扩张性财政策容易产生挤出效应(私人投资),扩 张性货币政策降低i而促进私人投资。
(4)货币政策的效力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5)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LM和IS曲线的斜率;
19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YE变化的比较
p5
F
AS3
p4 E
p3
D
AD4
AD3
Y1 YF
Y
30
4.政策含义
(1)一旦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任何扩张
性 缩 最终财性会政财自与政发货与地币货恢政币复策政到,策长在,期短在均期短衡内期(y内Ey,Fy)EP,。E↑P,任E↓;何紧但
宏观经济政策,短期内有效,长期内无效;
(2)当经济短期内出现萧条缺口,扩张性政
CE,, IE,, (M/P)E


L1E,L2E
iE


NXE
不确定,或减少 不确定,或增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五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五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五章第十五章总支出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区分自发性支出和引致支出,并且能够解释实际GDP如何影响支出计划。

2、解释实际GDP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支出。

3、描述和解释支出乘数。

4、从均衡支出推导出AD曲线。

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持续上升的生活成本。

但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并不是不变的。

相反,它们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有高涨也有衰退。

例如,我们在1991年就经历了经济衰退,当时实际GDP收缩了9个月。

而在1990年代的其他时间里经济处于强劲的扩张过程。

从2001年3月开始,我们又进入了一次衰退。

联邦储备局多次降低利率试图维持消费增长和避免衰退,但是企业仍然减少雇员,一场衰退真正开始了。

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学习总支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造成总需求波动的各种力量——来继续研究经济周期。

我们还将探讨总支出和总需求之间的联系。

简要复习和新知识预览在研究总支出模型之前,我们先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预习一下将要学的新知识。

充分就业时的经济充分就业时,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潜在GDP和自然失业率由实际变量决定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和潜在GDP决定价格水平。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价格水平而对潜在GDP没有影响。

上述关于实际GDP和价格水平决定力量的表述仅仅适用于充分就业时的经济。

当经济偏离潜在GDP时,实际GDP和价格水平由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潜在GDP像一个稳定的支点,经济活动围绕着它周期性地波动。

偏离充分就业状态在第十四章中我们学习了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AS-AD模型。

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了均衡状态下的实际GDP和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波动使得经济围绕着充分就业水平波动。

我们的经济就像海洋,充分就业时经济的运动就像潮水,而围绕充分就业的波动就像波浪。

形成潮水的力量——月球的位置及其引力所产生的拉力——就像决定潜在GDP和价格水平的实际变量和货币变量;形成波浪的力量——月球和风的相互作用——则类似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与货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 长的关系。即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通 货膨胀率下降。
会。
02
汇率与货币政策
全球化使得汇率和货币政策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各国央行需
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汇率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稳
定。
03
国际经济风险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危机、
贸易战等。这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风险。
32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绿色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环境问题的 重要途径。通过推广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促 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 环。
环境政策与宏观调

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 并将其纳入宏观调控体系。通过 环境税、绿色信贷等手段引导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 境资源。
2024/1/25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1/25
1
2023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国际经济部门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
2023 PART 01

宏观经济学讲义

宏观经济学讲义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akros),表示“大”的意思。

宏观经济通常是指一国的国民经济。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见诸如一国的总产出水平和就业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引起一国经济的波动,是什么导致了失业,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全球经济体系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有何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改善一国的经济运行状况等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学问。

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总量的考察,特别是通过对一国经济系统的国民产出总量、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的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样使一国的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国民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因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

3.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

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就研究方法而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从现实经济运行角度看,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居民户和单个厂商在各种市场上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解释不与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相一致,宏观经济学就缺乏现实基础,就有可能脱离实际。

因此说,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预览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了解经济学的定义,区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释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2、描述经济学家的工作和他们遇到的问题。

3、对描述经济学家思考经济学问题方式的四个核心思想做出解释。

4、解释为什么有必要学习经济学。

你现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正赶上一个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MP3音乐、DVD电影、移动电话、掌上电脑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新型发明、工具与玩具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娱乐方式。

而“9·11”恐怖袭击和接之而来的反恐战争又给我们的经济带来冲击,并对未来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美国以外,世界上63亿人口中尚有10多亿人每人每天靠不到一个美元来维持生存。

由于对同时存在的财富增长与持续贫困感到不满,一些人把全球化视为经济日益不平等的根源。

你将要学习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会帮助你理解那些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帮助你解释那些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的宏观经济学事件。

1.1 定义与问题所有经济学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我们需要健康的身体和持久的寿命;我们需要良好的学校和管理有序的幼儿园;我们需要和平与安宁的世界;我们需要宽敞舒适的家;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运动与娱乐器材——从运动鞋到滑雪板;我们需要时间来观看精彩的体育比赛、玩电子游戏、读书、听音乐、看电影、旅游、与朋友聚会。

在政治领域生活的人们容易不自觉地认为,获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政治家们常常告诉我们他们准备向我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而同时又能减免我们的税收,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钱用于我们所喜欢的方面。

尽管有政治家的这些承诺,我们其实并不可能获得所有这一切。

我们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受到时间和我们所获得的收入与购买所需物品价格的限制。

这些限制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

整个社会满足全体公众需要的能力则受到现有生产资源的限制。

这些资源包括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我们自己的劳动与创造、我们已经生产出来的工具与设备。

宏观经济学讲义

宏观经济学讲义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重要! 如果我们理解经济增长过程,我们就应该能通过创造经济增长演示我们对 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解。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经济奇迹,我们就应该能够创 造经济奇迹。
Robert E. Lucas 但是,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出,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世界经济,经济增长 都是波动上升的,围绕着平均水平的这种波动,被称为短期波动或商业周 期。
1
在图上,美国的平均增长率为 3%。和中国经济一样,美国经济也表现出围 绕着这一长期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特征。什么因素决定美国 3%的经济增长率? 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达到中国的 10%的增长率?
2
我们从 2000 年开始的世界经济的数据中依然能够看到长期增长和短期波 动的特征。但是,甚至在发达国家之间,增长率有差异。
国民收入=GDP=国民支出
16. 计算 GDP 的方式:增值法
经济中所有企业所实现的增值(value added)。
中间品价值 销售收入=产出价值
农民,小麦 0 元
○1 元
E
A增Biblioteka 1元面粉厂,面粉 ○1 元
A
E
A
△3 元
A
E
A
2元
面包店,面包
△3 元
A
E
A
合计
最终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7 元 A
E
A
4元
中国在 2014 年实现的 GDP 为 63.6 万亿元。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三章.doc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三章.doc

第十三章货币、利息与通货膨胀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解释货币需求是由什么决定的,以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如何决定名义利率。

2、解释长期内货币数量如何决定价格水平,以及货币量的增长如何导致通货膨胀。

3、了解通货膨胀的成本以及货币币值稳定的益处。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货币,银行如何创造货币,并口知道联储如何控制货币的数量。

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有关货币对经济产生影响的问题。

首先,我们将考察任何一天的货币量是如何决定利率的。

货币对利率的作用是美联储影响支出计划和经济周期的渠道之一。

在后面的儿章中,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有关货币这些方面的知识。

其次,当我们消除了经济周期的影响后,我们将了解从长期趋势看货币数量是如何决定价格水平的,以及货币的增长速度超过潜在GDP的增长速度吋如何引起通货膨胀。

最后,我们将会看到为什么通货膨胀一一持续的价格水平变化一一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的学习已进展到哪里和将去往何处在我们考察货币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Z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了什么和将去往何处。

实物经济独立于价格水平Z外的实际因素决定了潜在GDP和自然失业率水平(第八章)。

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了雇用劳动力的数量以及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实际工资率。

均衡时,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和生产函数决定了潜在GDP。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GDP等于潜在GDP,而且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实际GDP和失业率只有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才独立于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了均衡时的实际GDP和价格水平,它们可能偏离潜在GDP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会导致围绕充分就业状态的波动(第八章)。

投资需求和储蓄供给决定了投资与储蓄水平以及实际利率(第九章)。

投资和储蓄、人口增长、人力资木增长以及科技进步决定了实际GDP的增长率(第十章)。

货币经济货币一一经济体中的支付手段一一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里的存款(第十一章)。

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存款,联储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控制货币数量,公开市场业务影响基础货币和联邦基金利率一一银行间贷款的利率(第十二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8讲ADAS曲线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8讲ADAS曲线

在Po水平上供给一切产品;
P
• 远离yf,称为极端; 垂 直 曲 线 DA : 达 到 充 分 就
• 业;(古典型)
P0
曲线BC:在接近充分就业时,
价格水平会上涨,斜率为正。
(中间段)
D
C BA
Yf Y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8讲 ADAS曲线
5.凯氏与古典的比较
(1)PoBACD为凯氏AS,包括了古典理论, 作为一特例,自称“通论”。
•P与Y反向变
动,在同i水平 上,P增加,y 减小,LM左移;
IS
•图中P由P0增
大到P1,相应
Y LM(P0)向左移
至LM(P1)。
AD
0 Y1 Y0
Y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8讲 ADAS曲线
•举例: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8讲 ADAS曲线
5.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对AD曲线的影响
(1)扩张性财政政策: i
• 在长期中,劳动力市场一定处于充分就业均衡。
含义:
1. 长期供给量与价格水平 的变化无关;
P
LAS AS
2. 只要时间足够,产量会 恢复到YF;
3. 长期中不会出现失业。
Y Y Y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F学课件第L8讲
ADAS曲线
六、长期总供给曲线
• 在长期中,一切都可以调整,企业面临的 价格成本比率与需求变化之前是相同的, 供给的数量相对于价格、成本水平是独立 的,LAS是垂直的。
(ω/P0)时,它就不会下降;此时劳动力的 使用量N0由ND决定,便出现(d)中B点, 凯氏短期AS曲线为AB段。
• 结论:市场经济并非内在自发稳定,失业是 经常的、大量的,而充分就业是暂时的、偶 然的。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章)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章)

第一章 导论
美国二战以来的经济波动
15 10 5 0 1945 -5 -10 -15 -2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85
90
95
2000
GDP CPI Unemployment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宏观经济学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 的含义与特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的含义与特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宏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 容。
第一章 导论
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急需新的理论作指导。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急需新的理论作指导。凯恩斯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诞生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诞生的。
1、以国民经济整体为研究对象 2、采取总量分析方法 3、以市场机制有缺陷,政府可以弥补其不足为前提条件 以市场机制有缺陷, 4、要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 5、中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与特点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比较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解决问题 中心理论 研究方法 假设前提 结论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资源的最优配置 均衡价格理论 个量分析法 1、市场出清 、 2、完全理性 、 3、完全信息 、 主张自由竞争, 主张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整个国民经济 资源的充分利用 国民收入( ) 国民收入(Ni)决定理论 总量分析法 1、市场机制不完善 、 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 强调国家干预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讲义(2)

宏观经济学讲义(2)
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是本章讨论的一个核心。
可编辑ppt
3
本章结构
3、市场失灵
新古典经济学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也不是 万能的,为此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
本章主要讨论在哪些情况下市场可能“失灵”, 并简要分析政府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前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今天被归入了微 观经济学的范畴。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涉及宏 观经济学。
定义: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科,它研究我们社 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 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可编辑ppt
5
§1 经济学是什么
(2)选择与机会成本
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直接的货币支出。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由于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是选择,因此,经济学中的“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 种东西而舍弃的另一种价值最高的东西,在这个意义 上所定义的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 [举例]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花费在购买电影票 上的货币可以用来购买的其他商品、看电影所耗费的 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或打工赚钱。
(1)一般均衡意味着经济中的资源能够得 到充分利用。
何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劳 动、资本、土地)的意愿供给能够全部被意愿需求所 吸收。此时经济中不会存在闲置的劳动与资本。
因此,当要素市场全部出清时,即意味着资 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说明了 当价格具有伸缩性时,要素市场能够同时出清。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后面学习的内容,我们可
以更好地对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研
究思路进行比较。
可编辑ppt
4
§1 经济学是什么
(1)稀缺性与选择
经济问题产生的客观基础: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 资源是稀缺的。

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讲义——清华大学讲义

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讲义——清华大学讲义

3.考点预测
国民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 系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基本内容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 (3)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5)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
2.核心考点
2.核心考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
3.考点预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基本内容
(1)市场经济 (2)计划与市场 (3)市场的功能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核心考点
市场的功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体制框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考点预测
市场机制,市场经济,市场的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1.基本内容
(1)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和路径 (2)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 (3)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型与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
2.核心考点
各种改革方式,市场取向改革和供给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制度变迁,中 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和地方政府功能,制度变迁方式的 渐进转换
1.基本内容
(1)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剩余 (2)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 (3)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
2.核心考点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问题,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问题,技术创新和经济增 长方式转变
3.考点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