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doc 11页)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分析与思考兼论东莞在一体化进程中的定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地处我国南大门,毗邻港澳地区,是我国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门户之一。
土地面积 4.16 万平方公里,占广东全省的23.4%,人口总数达4280 万人,占全省的49%。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49.2%,城市群发展初具规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形成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区和沿珠江口东岸、西岸两条经济走廊。
珠三角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决定了其对区域交通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体系需求的紧迫性和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需求特点,集中体现在对快速、便捷、安全、经济以及兼顾城市交通的要求上。
按照省政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珠三角将建设成为世界级城镇群和世界制造业基地,构筑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全方位拓展与“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成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排头兵” ,到2020年,珠三角人口规模将达到6500 万人。
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服务性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配合产业和空间布局,构筑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高效率、低能耗、多层次、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所称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指由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这个体系内,交通方式一体化运作,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方位交通通道网络分布,构筑联络省内其他地区、港澳地区及“泛珠三角” 经济腹地和国内其他经济区的多方式、多层次的交通网络,实现对外强化区域辐射、对内促进区域协调的交通运输功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特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
规划期至2020年。
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连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大连港鸟瞰图大连港团队负责人:崔林林小组成员:李霞、倪贺、杨亚、蔡鹏、崔林林简介:大连港是中国大连的港口,建于清末1898年,是一个天然不冻的良港,亦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和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
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连现有7个专业装卸作业区,共48个泊位,最大水深为米。
大连港口水域31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平方公里,仓库40座,面积27,000平方米,货场86,000平方米。
自开港以来,几经扩建改造,容纳船只通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目前,大连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
其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由1980年的3200多万吨,到2008年的亿多吨。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及省市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地区依据自有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将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
处在辽宁最南端的大连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加快发展了物流园区这一建设。
一、大连港物流园区物流现状:置身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大连港是东北腹地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其良好的自身优势,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和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促使大连港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加快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大连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大连港自1899年建港以来,先后建成了大连湾港、大窑港湾、鲇鱼湾油港、大连湾渔港、和尚岛煤港、北良粮港6大港区。
目前,大连港共有港口企业38家,吞吐能力超过千万吨的港口企业4家。
粤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共36张PPT)
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对珠江三角洲的期望和建议
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 大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好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 境。
优化资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
合理配置土地、水等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
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市 场活力,鼓励企业创新发 展,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综合竞争力。
在夏季。
气温变化
受季风气候影响,珠江三角洲地 区气温年较差较小,但夏季气温
较高,有时超过35摄氏度。
植被与生态
植被类型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植被主要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草地 等,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主要的植被类型。
生态多样性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 穿山甲、云豹、白鹭等。
珠海的发展
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 进展。
珠海的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珠海还在新能源、 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珠海的城市规划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得到了有效 保护和提升。
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 游资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02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地形
珠江三角洲主要由河口冲积平原 和低山丘陵组成,地势相对平坦,
河流密布。
冲积平原
珠江三角洲的河口冲积平原是因河 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的,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长三角和珠三角物流比较PPT课件
主要物流企业与设施
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 物流企业,如顺丰速运、中通快
递、德邦物流等。
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现代化物流 园区和配送中心,如广州空港物 流园区、深圳盐田港物流园区等。
这些园区和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物 流设施和技术,提高了物流运作
珠三角物流发展展望
跨境物流发展
珠三角地区将加强跨境物流合作, 推动与港澳地区的物流一体化发 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航空物流拓展
珠三角地区将加大航空物流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航空物流的运输 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
级
珠三角地区将加快物流行业的数 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升物流运 作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结构
•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部分:1) 两大 区域的物流概述;2) 基础设施比 较;3) 物流企业分析;4) 政策环 境对比;5) 未来发展趋势。
02
长三角物流概述
地理位置与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
长三角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 等省市。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连接内陆和海外的重要枢纽。
客户满意度
珠三角地区的客户服务水 平相对较高,因为该地区 的企业更加注重客户体验 和服务质量。
供应链管理
两个地区的供应链管理水 平均较高,但长三角地区 的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 协同和整合。
技术应用比较
信息化水平
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更 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而珠 三角地区则相对较弱。
智能化水平
两个地区的物流企业都在 逐步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应 用,但长三角地区的智能 化水平相对较高。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文本(送审稿)广东省人民政府二○○四年九月前言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珠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亚太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现代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在新的形势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珠江三角洲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优势,消除发展障碍,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遵循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的讲话精神,根据张德江书记关于“立足广东,着眼全国,面向世界,高起点地做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珠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推动广东省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示,在省委、省政府与建设部的领导下,广东省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技术骨干联合组成了规划工作组,于2003年7月启动了本次《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朝着张德江书记提出的“要拿出最好的成果”的目标,规划工作组在199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2003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细致分析,反复地深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城市政府进行调研、走访、座谈、论证和征求意见,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证会、咨询会30余次,先后提交了两次阶段性成果:《规划》思路在2003年10月8日向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的领导同志作了汇报;《规划》纲要在2004年1月13日提交给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进行了讨论。
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深化、完善,于2004年5月完成了《规划》初步成果,2004年7月25日至26日,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部联合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规划》初步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名单及《专家评审意见》后附)。
2024年珠三角物流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珠三角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在珠三角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支撑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对珠三角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珠三角物流市场的发展特点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不断增长。
大量的制造企业在珠三角地区落地生根,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都有着庞大的物流需求。
同时,珠三角地区外贸业务发达,海陆空运输需求旺盛。
这些因素使得珠三角物流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物流业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多元化的物流服务珠三角物流市场的发展还表现在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上。
除了传统的仓储、运输、货运等基本服务外,还涌现出一批创新的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货运代理、跨境电商物流等专业化服务。
这些物流服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还推动了物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高效的物流网络珠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港口等。
这为珠三角物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效的物流网络保障了货物的快速运输和准时配送,提高了物流效率和运输速度。
同时,地区内外交通的互联互通也为珠三角物流市场的对外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珠三角物流市场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市场发展相对较快,但在标准和规范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不同企业间的操作标准、仓储管理和运输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物流效率不高,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因此,建立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规范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不完善由于珠三角地区物流市场发展迅速且规模较大,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措施相对薄弱。
缺乏完善的预警机制和紧急处理措施,容易在物流过程中出现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珠三角物流市场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珠江三角洲州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
加强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品质和客户满 意度。
拓展物流服务领域
积极拓展新的物流服务领域,满足不断变化的市 场需求。
Hale Waihona Puke 05CATALOGUE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1 2 3
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物流系统中广泛应用自动化技术,如自动化仓 库、无人搬运车、智能分拣系统等,提高物流作 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跨境物流合作
加强与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跨境物流合作,促进国 际贸易的发展。
06
CATALOGUE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成功案例
顺丰速运的物流服务创新
总结词
顺丰速运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了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详细描述
顺丰速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采用了智能分拣系统、无人机配送、自动化仓库 等技术,提高了物流效率,缩短了配送时间,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国际配送
跨境的货物配送服务,涉及进出口贸易和国 际物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管理软件
提供物流信息发布、查询、交易等服务, 促进物流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用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软件,如运输管 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
物联网技术
大数据分析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监 控和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重要性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州物流系统的发展对于区域 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效的 物流系统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 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VS
提升国际贸易地位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珠江三角 洲州的物流系统对于提升国际贸易地位具 有关键作用。通过优化物流服务,能够提 高进出口贸易的效率和便利性,吸引更多 的国际投资和合作。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5)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6)(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6)(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三)重要意义 (8)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战略定位 (9)(三)发展目标 (10)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1)(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2)(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3)(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14)(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15)(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6)(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17)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7)(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17)(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18)(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19)(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 (19)(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20)五、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21)(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1)(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22)(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23)(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24)六、统筹城乡发展 (24)(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25)(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5)(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6)(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27)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7)(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8)(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28)(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29)(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30)(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31)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1)(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2)(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2)(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33)(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4)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5)(一)优先发展教育 (35)(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36)(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五)建设和谐文化 (39)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40)(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40)(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3)(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46)(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7)(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48)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49)(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49)(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51)(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54)(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54)(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55)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56)(一)加强组织领导 (56)(二)加强统筹协调 (56)(三)加强监督检查 (56)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物流经济地理考试重点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1、我国国土最东境至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度05分),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度附近)。
P12、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自然资源。
P33、全国各类用地面积:牧草地居前首、未利用土地第二、林地为第三、耕地为第四。
P44、人均水资源量在3000立方米以下为轻度缺水,在2000立方米以下的为中度缺水,正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为重度缺水,在500立方米以下的为极度缺水;水资源量折合径流深在150mm以下的为生态型缺水。
P65、我国著名的三大共生矿:①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②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③甘肃金川镍铜矿。
P7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是,世界上最多的民族。
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稠密,西部稀少;人口的产业结构上分布是,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和服务业。
P10重要思考题:第二章我国物流基本状况7、我国的物流布局:以沿海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的形成:P12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
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
③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④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物流结点,我国的物流业经营分散,组织开幅度较低。
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分为横向联合薄弱。
8、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①计划化原则:物流的组织管理要进行科学规划和计划。
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首要条件。
②直达化原则:可以减少商品运送时间,创造时间价值,又可以降低物流费用支出。
物流企业组织物流合理化的主要形式或目标。
③钟摆化原则:④短距化原则;⑤集中化原则;⑥社会化原则;⑦服务化原则;⑧标准化原则。
P149、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以下方面:①外商投资企业(主体)②有新技术的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和电子商务③部分国有大型企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中心城市,并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材料说出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2、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材是在了解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难点: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启发引导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欣赏《珠江颂》。
千万年的云烟千万年的退旋南方不老的天空给了你不息的源泉北回归线的阳光生长希望的家园一条最温暖的河流把几十个民族紧紧相连千万次的变迁千万次的期盼南方多梦的岁月给了你多情的容颜人类创造的奇迹自然馈赠的奇观一条最美丽的河流把绿色的春天唱到永远啊珠江你把波涛带给大海地球因为你而更加蔚蓝啊珠江你把中国带给世界未来在这里起锚扬帆多媒体展示有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的图片,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学习。
(二)新课讲解承接: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出示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研究评价——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具体 步 骤 ; 欧 阳小 迅 , 黄福 华 ( 2 O L O ) 通 过 对 区域 物 流 竞 争力 解 释 性
二 、区域物 流竞 争 力的评 价 与比较 研 究回顾
在 区域 物流 竞 争力 评 价方 面 , 目前还 没 有 一 个成 熟 的指标 体 系, 学 者们 基于 不 同视 角 提 出的评 价指 标也不 尽 相 同。 在《 基 于主成
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文中, 同时采用了横向和
此 基础 上提 出 了 1 3 个 二级 评价 指标 。
产 生 一个 简 单 的模 型 。 综上所述 , 本 人 认 为 因子 分 析 法 更 适 合 区 域 物 流竞 争 力 的评 价 研 究 , 故 选 择 因子 分 析 法 。 ( 2 ) 因子分 析法 的基 本步 。本文 利 用 S P S S 1 8 . 0 软件 进行 因子分
析, 具 体 步骤如 下 :
2 . 评 价 指标 体 系 构 建 的基 本 原 则 为 了更 准 确 科 学 的进 行 评 价 分 析 ,在构建 区域 物流 竞争 力 评 价指标体系时 , 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 1 ) 功能性原则 : 所选指标要具有描述功能 、 评 价 功 能 和 解 释
社会经济发曩水平 人均 ∞P( 元)
区域 物 流是 区域 经济 核 心竞 争力 的 组成 部 分 , 也是 衡 量 区域 经 济发 展水 平 的重要 指标 。客 观 、 准确 地分 析 与评 价 区域 现代 物 流发 展水 平 , 并 与 周边各 地 区 的物 流发 展水 平进 行综 合 对 比, 对 科 学决 策、 改善 现代 经济 发展 环境 、 促进 物 流企 业 和企 业物 流发 展 、 提 升 区 域 现代 物 流竞 争 力 和推 动 整个 区 域 国 民经 济发 展 都具 有 十 分重 要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同济大学杨东援论文提要:本文从以下角度阐述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问题: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定位;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着力点;企业的发展定位与企业协作群体的构筑。
关键词:社会物流系统市场定位技术平台政策1.1.引言物流是一种技术,企业应用这一技术改造传统的运作过程以提高其运行的效率;物流同时又是一种投资环境,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的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来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两者分别以香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长期形成的文化环境下,构成各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规范行为”文化,以及多年积累下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完整的经济体系,围绕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而展开。
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敏感的开放意识,形成外向依存度高、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
在新的一轮发展过程中,两个三角洲相互学习,调整完善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
而构筑现代社会物流体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大家所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
2.2.社会物流体系的目标定位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运输、仓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信息等高新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理念形成的新型服务。
而社会物流体系则是依托公共基础平台和政策法规环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所提供的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体系的任务在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产业整合、提高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要求,整合多种资源形成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个大区域系统,而不是一个城市封闭运行的孤立系统,因此需要放在整个区域经济背景下综合考虑,而不是像过去中国大陆“经济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那样争相上马物流园区所能解决问题的。
近年来,中国大陆许多城市争相展开物流规划,反映了大家对发展物流的关注,也带来了盲目建设、系统分割的危险。
珠江三角洲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珠江三角洲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珠江三角洲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内容摘要:目前,珠三角的物流服务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服务,扩展到有关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广泛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
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了以广州为轴心,以东莞、惠州、深圳和香港为东岸,以佛山、顺德、江门、中山、珠海和澳门为西岸的扇型城市空间结构。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珠江三角洲的现代物流业逐渐发展起来。
目前,珠三角的物流服务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服务,扩展到有关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广泛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过程。
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拥有28个县市及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连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面积约达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
目前,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了以广州为轴心,以东莞、惠州、深圳和香港为东岸,以佛山、顺德、江门、中山、珠海和澳门为西岸的扇型城市空间结构。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三角洲扇型之东西两翼的顶端,通过珠江水系,京广和京九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把珠江三角洲连接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物流1.1 物流业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迅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三个经济中心之一,广东本省的经济活动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了广东省的四分之三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全省水平的2.5倍。
此外,珠江三角洲还是中国主要的对外加工业和制造业基地之一,产业分布密集,交通网络发达。
珠江三角洲不仅是广东省经济总量、消费总量、进出口总量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全国集聚度最高的地区。
从整体看,2000年这两个产业的集聚度分别达到32.1%和25.1%(广东统计增刊2001),位居全国第一;从产品产量看,珠三角IT类和家电类主要产品均占全国的19%以上。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一、引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二、背景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众多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体系的压力增大,传统的物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物流效率和质量的要求。
三、优化运输网络1. 发展高铁物流针对短途货运需求,可以建设高铁物流网络,利用高铁的高速优势,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的升级。
2. 完善水路运输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加强水路运输网络的建设,提高运输的廉价性和便捷性,推动物流体系的发展。
四、信息化升级1. 建设智能物流平台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建设智能物流平台,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智能配送,提升物流效率。
2. 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物流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优化物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
五、加强人才培养1. 建设物流人才培训基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建设物流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更多的物流人才,提高物流行业的整体素质。
2.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
六、产业协同发展1. 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物流产业园区,集中物流企业和相关产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 推动各产业融合促进物流与制造业、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七、结论构建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是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优化运输网络、信息化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可以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体系的升级和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实现珠江三角洲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提升。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 (图)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 (图)《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交通体系规划(图) 整合区域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航道和机场、海港、内河航运港等交通通道和交通枢纽,构筑由“两环六横十三纵”的高速公路网络、“三横七纵”的干线铁路网络、“四横四纵”的城际轨道网络、“三横三纵”的干线航道网络以及由五大机场、四大深水枢纽港区共同组成的水陆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多元化交通方式一体运作、多层次交通枢纽紧密联系、多方位交通通道网络分布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对外强化区域辐射、对内促进区域协调的交通运输功能。
1、航空:强化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枢纽机场的核心辐射作用,发挥深圳机场作为区域航空枢纽的重要补充作用,加强珠海机场对广东西翼地区的干线机场服务功能,条件成熟时建设惠州、肇庆支线机场,并通过通航权资源开放和机场经营权开放,促进珠江三角洲主要机场之间以及与香港、澳门机场之间的经营协作,整合“大珠三角”的航空资源。
2、水运:发挥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国家级主枢纽港的主导作用,培育惠州枢纽港。
重点发展广州南沙、深圳盐田、深圳西部港区、珠海高栏等深水港区,培育惠州大亚湾等深水港区,加强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等支线港、喂给港与各主要深水港区的联系。
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的特点,发展以西江为主,北江、东江为辅的内河航运网络,加强港口的陆路疏运网络的建设,改善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交通联系。
3、高速公路:适时建设(东岸)机荷高速跨珠江口连接(西岸)西部沿海高速、江中高速的南部跨海高速公路通道;延伸常虎高速、莞惠高速向西经西岸都市区至云浮、广西,向东至揭阳、福建,形成珠三角中部高速公路通道;建成京珠高速、粤赣高速、广贺高速、广梧高速、广清高速(北延)、广从高速(北延)、博深高速(北延),打通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珠三角北部高速、广珠西线(太澳)高速、江肇高速、江珠高速、广深沿海高速、增深高速、深惠沿海高速,加强城镇群内部及与港澳之间的交通联系,与现有高速公路一道,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
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物流通道的构建及其优化分析
用。
散装 、 运 、 散 散卸 、 存 实 现 程 度 不断 加 深 。如 新 沙 港 、 散 赤湾
港 承 接 东 北 来 粮 . 够 按 照 80 10 / 时 的 卸 载 能 力转 至 能 0 ~ 00吨 小 中转 库 , 由 立 筒 仓 等 现 代 化 发 放 设 施 由 公 路 或 者 驳 船 向 外 转 经
维普资讯
C MME CA C N MIS R V E o R IL E O O C E IW
商业 经济文荟
20年第4 06 期
珠江 三角洲地 区粮食物流通 道 的构 建 及 其优 化 分 析
李义伦 ,
( . 汉 理 工 大 学 , 北 武 汉 40 7 ; 2河 南 工 业 大 学 , 南 1武 湖 30 0 . 河 郑 州 40 5 ) 50 2
豆 、 麦 和 大 米 占调 入 量 的 9 % ; 路 调 入 93万 吨 , 成 品 粮 小 5 铁 9 以 为主 . 大米 占 4 %。 5
2 仓 储 新 技 术 应 用 和散 粮化 程 度 明 显 提 高 、
据 统 计 . 止 20 年 底 , 地 区属 于 17 代 以 前 仓 容 占 截 03 该 90年 3 、% . 需 大 修 的 占 1.% , 报 废 的 占 56 64 急 27 待 、%。 未 来 一 段 时 间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 要 是 指 广 东 省 ) 中 国 最 大 的 粮 食 净 主 是 流 入地 区 , 食 流 通 效 率 事 关 粮 食 安 全 , 其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与 粮 对 研 究 . 论 对 于 学 术 界 还 是 对 于 当地 政 府 部 门 , 义 重 大 。 无 意
内 , 仓 容 不 足 与 仓 储 功 能 待 亟 待 提 升 回 同 时 并 存 。机 械 化 作 总 业 在 粮 食 物流 体 系 中仍 然 是薄 弱 环 节 。适 合 散 存 的 仓 容 比 例 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doc 11页)
构筑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
同济大学杨东援
论文提要:本文从以下角度阐述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构筑问题: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的定位;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着力点;企业的发展定位与企业协作群体的构筑。
关键词:社会物流系统市场定位技术平台政策
1.1.引言
物流是一种技术,企业应用这一技术改造传统的运作过程以提高其运行的效率;物流同时又是一种投资环境,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区域或国家的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来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两者分别以香港、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长期形成的文化环境下,构成各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规范行为”文化,以及多年积累下的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完整的经济体系,围绕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而展开。
珠江三角洲的特点,在于依托敏感的开放意识,形成外向依存度高、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
在新的一轮发展过程中,两个三角洲相互学习,调整完善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
而构筑现代社会物流体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大家所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
2.2.社会物流体系的目标定位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运输、仓储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信息等高新技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理念形成的新型服务。
而社会物流体系则是依托公共基础平台和政策法规环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所提供的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体系的任务在于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产业整合、提高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要求,整合多种资源形成一种社会基础服务体系。
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个大区域系统,而不是一个城市封闭运行的孤立系统,因此需要放在整个区域经济背景下综合考虑,而不是像过去中国大陆“经济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那样争相上马物流园区所能解决问题的。
近年来,中国大陆许多城市争相展开物流规划,反映了大家对发展物流的关注,也带来了盲目建设、系统分割的危险。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需要在省一级和国家一级两个层面展开“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其中形成协调全局的框架性方案,在此指导下进一步展开枢纽城市规划工作的协调。
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物流体系,需要形成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要求的国际物流系统、以准时运输为特征的区域物流系统,以及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城市物流系统,三个系统相互衔接构成有机整体。
在空间形态上需要形成少量的物流枢纽城市支撑的枢纽节点,以及以时效运输体系支撑、覆盖经济腹地的服务经营网络。
从总体上来看,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的结构可以通过图1加以表达:
图1 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体系的结构
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对于其社会物流体系的市场目标定位可以确定如表1所示。
表1
枢纽及门珠江三角国际广域物流目标指定战略目战略举
欧洲大陆——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
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由于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政府必要的行动将有助于推进产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育,不过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政府越位。
在物流领域来说,政府的任务在于构筑基础技术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来说,基本上由四种类型的要素所构成:物流园区、货运通道、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配送道路体系。
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基础设施的结构
其中具有一定争议的是是否需要进行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
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在物流枢纽城市,通过物流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为政府的高效服务提供重点基地,应该说是可以发挥重要的效应的。
但是对于一般城市,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而盲目进行大型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危险的。
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针对珠江三角洲物流行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的现状而提出的任务,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并不代替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而是通过平台进行系统整合,提供公用信息服务以降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门槛。
为此,认为整个社会物流信息体系具有四层结构的特点(参见图3),公用信息平台在其中起到整合系统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的作用。
图3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政策环境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也是政府关注的热点。
建设政策环境的中心任务宜确定为: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运输体系、信息建设、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的现状分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积极适当的产业政策、顺畅的管理体制、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创新整合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科学的物流人移动通信子系
统 交通状态信息发布子系统 交通状态监测子系统 车辆定位子系统 交通监控分
系统 道路交通收费分系统 运行车辆管理分系统 紧急救援分系统 枢纽城市物流系统共用信息平台 公众信息服务分
系统 企业供应链管理分系统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分系统 共享信息层
增值服务层
部门管理层
基础功能层
才战略,保障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中国的物流服务高地,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域竞争优势。
贯穿政策环境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开放、整合、竞争发展的思想。
所需要进行的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政策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物流产业政策针对市场化程度的的产业政策
针对构筑物流服务圈的产业政策
针对构筑国际物流“便捷门户”的政策
针对构筑开放的市场环境,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的产业政策
针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政策
针对构筑物流服务通道的产业政策
针对物流市场规范化管理的产业政策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策略构筑企业协作群体策略构筑行业市场策略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策略整合现有社会资源策略拓展服务领域策略
行业技术进步策略
市场创新策略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核心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物流行业全面人才培训策略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训基地策略
珠江三角洲社会物流系统建设不仅具有区域的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全局意义。
通过依托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体系的拓展,集聚巨大的经济能量,将对全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4显示了中国需要形成的全国范围内的广域物流体系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通过腹地拓展将有力地支持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增强珠江三角洲自身的经济集聚能力和发展机遇。
图 4 全国范围广域物流服务体系
拓展腹地主要是通过建立时效运输体系和物流经营服务网络而展长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 珠江三角洲物流服务圈 环渤海湾物流服务服务圈 中部物流服务圈 西北部物流服务圈 西南部物流服务圈 国国国物流服务主通道
开,图5显示了按照目前铁路承诺运输时间(不包括依靠拖挂邮政车提供的快件服务),以三大都市圈为原点绘制的运输时间等值线图,可以看到全国范围内时效运输服务基础是薄弱的。
图5 物流通道铁路运输时效分析
图6 物流通道公路运输时效分析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根据改变运输组织方式(开行“五定班列”)情况下的根据运输时间划分的腹地分布图(参见图7)。
图7 物流时效与腹地划分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如果不能改变落后的运输组织方式,仍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内陆省份的交通区位弱点。
同时,传统的经济腹地也将由于运输组织方式和交通通道基础建设而不断变化。
4.5.企业的定位——增强核心业务能力
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的另一个误区,在于各种相关企业都力图使自己很快升级成为综合物流企业。
实际上,支撑现代物流业的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协作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各企业首先需要根据自身条件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并围绕这种定位增强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构筑企业协作群体。
中国物流产业结构上存在的一个巨大的缺陷在于缺少非资产型的物流管理服务企业,这一方面造成了企业整合过程中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企业的盲目扩展和竞争。
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发展,首先是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提供符合现代物流服务的环节服务能力,而后逐步过渡到服务增值服务领域。
许多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于企业来说,跳跃式发展将遇到
传统企业文化和体制的巨大阻力,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可能渐进式的发展更加符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基础。
5.6.结束语
构筑现代化的社会物流服务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从政府角度来看,当前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
物流产业涉及的复杂行业管理体系如何能够协同运作,真正构筑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
快速建设的物流系统如何得到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支持;
物流潜在市场的开拓与市场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如何快速提高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如何通过广泛的协同建立起有效的快速通关能力等。
相信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下,以及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下,我国的物流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看到这是一项深刻的变革与挑战,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不断摸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