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略述(一)
河西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略述_1
河西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略述从战国到秦,活动在河西地区的主要是月氏、塞种胡和乌孙等族。
在这些种族中,以月氏最为强大。
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
”[1]所以到了秦汉之际,活动在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的则主要是月氏和乌孙了。
西汉初年,匈奴赶走了月氏、乌孙,占据了河西。
匈奴不仅在占领区征收赋税,还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中西交通;并与羌人连结,威胁着汉朝的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曾经出兵抗击,但是不幸失败,被围于平城,后用陈平之计才得以脱身。
此后,双方签订了和亲盟约。
匈奴通过和亲,每年从汉朝获得大量的絮、缯、酒、米等衣食。
但是匈奴仍不断地派兵南下,骚扰汉朝边境,杀戮吏民,虏掠人口。
汉朝初建,无力反击,只有忍让。
在西汉建国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势力变得更加强大,史称其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匈奴贵族为了满足其贪欲,对汉朝的边境侵扰日甚。
在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33年间,匈奴骑兵连年南下,虏掠人畜,劫夺财物,践踏庄稼,汉朝北方广大地区受到严重危胁。
在此数十年中,西汉王朝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特别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势变得十分强盛。
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上皇位时,对匈奴反击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汉王朝制定了以武力防御和抗击匈奴的方针。
建元二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去寻找被匈奴迫逐西迁的大月氏、乌孙等民族,以联合他们共同抗击匈奴。
张骞在中途两次被匈奴扣留达十一年之久,于元朔三年方才还归长安。
这此出使,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坚定了汉武帝以武力抗击的决心。
于是他任命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
河西之战主要是由青年将领霍去病领导进行的。
据记载,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西行过焉支山,深入匈奴地千有余里,大破匈奴,斩获甚多。
同年夏,汉王朝乘胜出击,再次进军河西。
简单明了,一文告诉你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
简单明了,一文告诉你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省级行政单位甘肃省说起甘肃省便不得不说河西走廊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一条走廊,便被世人称为“河西走廊”这条东西长1200公里宽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的通道却为甘肃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说河西走廊之前我们先从祁连山说起河西走廊起源于数亿年前的一次地壳巨变欧亚板块与印度次大陆板块的撞击而缓慢隆起形成地球上最高也是最地球上最庞大的地质构造体系青藏高原与此同时一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弧形山脉被顶推隆起这就是祁连山祁连山覆盖的积雪和史前冰川融化形成了中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河水奔涌而下源源不断的流进河西走廊在黑河的东西两侧是石羊河和疏勒河这三大水系形成片片绿洲成为滋养生命的摇篮在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润下河西走廊水草丰富环境适宜先后出现了西戎、犬戎、北羌、马羌等游牧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明诞生了著名的马家窑文化俯瞰河西走廊北面是阿拉善高原戈壁遍布人迹罕至南面是青藏高原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河西走廊处于两者之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沟通了中原和亚洲腹地让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经此产生了交集也让两者之间相爱相杀纷争不止公元前771年,西戎大举进攻西周并且在骊山杀死了周幽王西周因此灭亡周王室东迁洛阳认识到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在此设立了雍州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此后便出现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善于养马的非子,因护送周王东迁有功便在如今的天水秦安被赐地为秦赐姓为嬴秦始皇的先祖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秦国统一六国后实力大幅提升此时河西走廊被月氏人控制但随着匈奴人的崛起河西走廊最终被匈奴人所控制秦始皇为了防范匈奴人的入侵开始修建了闻名古今的万里长城西汉建立初汉高祖刘邦想荡平匈奴结果却是“白登之围”以和亲求和告终忍辱负重的西汉,经过“文景之治”有了与匈奴掰手腕的能力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欲联合大月氏共同打击匈奴经两次出使西域著名的“丝绸之路”便从张骞的脚步中诞生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击一举收复了河西地区并增设河西四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扫清了障碍“丝绸之路”的畅通加速了东西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商品互通宗教文化的传入也为河西地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敦煌莫高窟便是典型代表从汉朝之后各国群雄纷争不止直至隋朝统一河西走廊又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隋炀帝为展示国威在今天的张掖召开了万国博览会世博会的鼻祖在张掖诞生了唐朝经历贞观之治国富民强朝廷柱石褚遂良曾由衷感叹天下之富庶无如陇右也陇右即今天的甘肃地区至唐代中期河西走廊始终被中原统治者牢牢掌握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不得不抽调河西陇右等地的兵力平叛造成西北兵力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地区北宋建立后并未对河西走廊进行有效的控制李元昊建西夏后河西走廊处于其势力范围之内为经略河西地区西夏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成立甘肃军司甘肃之名由此诞生元朝建立版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大河西地区也归入了元朝版图明朝建立朱元璋不遗余力修建明长城“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从茫茫戈壁中拔地而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并未减弱清朝以嘉峪关为基地在河西走廊修建了大量的军台、驿站和道路但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自宋以后河西走廊便开始慢慢的淡出了历史舞台直至今日河西走廊地区留给我们的唯有金戈铁马过后的残垣断壁以及丰厚的历史遗迹和博大的文化底蕴如今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河西走廊必将续写丝路新辉煌。
河西地区历史建制的发展变迁
河西地区历史建制的发展变迁一、河西地区的早期民族活动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条狭长的地带,沟通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著名的有着丰富地理地貌和多元民族文化的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
河西走廊早在距今10万年左右就有古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河西各地留下了数量众多的遗迹遗物,创造了璀璨的河西史前文化。
二、汉置河西四郡,是河西地区建立的正式行政体系公元前133年,由于匈奴的兴起,汉武帝就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部从陇西出发向河西进攻。
据《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转战六日,过焉脂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金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
霍去病的这次对匈奴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一战役是匈奴退出河西的关键。
《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失焉支、祁连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匈奴退出了河西,河西走廊也正式归入西汉王朝的版图。
西汉王朝收回河西地区后,在河西地区推行一些列政治、经济措施,其中郡县的设置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参照有关的史料仅以《汉书·武帝书》为依据,其中记载说:公元前121年,浑邪王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公元前111年,分置敦煌郡、张掖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河西四郡。
汉置河西四郡,实现了汉武帝“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张掖)和显示汉朝“武功神威”(武威)的战略构想,并就此奠定了河西地区城镇分布的格局。
自汉以来,河西四郡的行政区域大致保持汉代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210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三、汉代之后的河西历史沿革(一)五代十六国时期。
汉代之后是我国历史上群雄纷争的十六国时期。
鲜卑、匈奴、氐、羯、羌等少数民族趁机起兵,结束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局面,先后建立了一成(汉)、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等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前后延续达140余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文化的传入与回溯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文化的传入与回溯作者:张森来源:《牡丹》2016年第09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不平衡,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且错综复杂,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中原地区长期的封建割据和不断的战争,使这一地区的文化随着移民潮急剧向周边扩散,“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大量中原世家大族避居河西,进一步促进河陇地区成为北中国文化中心。
与此同时,西域文化源源不断地向东传播,而河西走廊是西来文化的必由之路。
因此,这一时期,随着东西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河西走廊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一、河西走廊的地理特征及其文化传统河西因地处黄河西面而得名,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
西北起疏勒河下游,东南至乌鞘岭。
河西夹两山之间,形成一条狭长的走廊,又被称为“河西走廊”。
走廊绿洲间贯穿有戈壁、沙漠。
与北部的沙漠和南部的森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腹地无疑成为理想的进行路线,不论是东来西往的使者、商旅,还是南下北上的征战军队,大多取道河西而行,因而使河西最终取代“草原丝绸之路”“森林丝绸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东西交通走廊。
从商周、春秋、战国、秦到西汉初期,河西的居民先后是氐、羌、月氏、乌孙和匈奴,他们居敦煌、祁连间,有武威、张掖、酒泉数郡之地。
这些古老的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文化内容也不同于中原汉族。
这一时期的游牧民族创造了以沙井文化遗址为代表的月氏文化,河西文化以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为盛,对后世河西走廊的文化形成了一定影响。
从汉武帝开始,中原王朝的势力开始向河西地区渗透,张骞“凿空”西域,霍去病、卫青北击匈奴,河西四郡的设置,加上中原王朝移民实边的政策,西汉、东汉两代陆续有大量的中原农业人口迁入,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口向河西地区迁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带来了中原的思想文化。
河西文化逐渐与中原汉族文化接近。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的战争和交流,西域少数民族和中亚、西亚商贾的活动,佛教、道教和儒教的汇聚,五凉割据政权的文治武功,都给河西历史文化烙下了深刻的影响。
河西四郡简介 该四郡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设立的
河西四郡简介该四郡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设立的本文导读: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12月登基,斯时国内矛盾逐渐平息,国家财力得到空前发展,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再也不肯对匈奴采取忍让的态度。
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相当于摄政王角色的窦太后去世,二十岁的汉武帝开始柄政,在作了一年多的准备后,他于公元前133年开始了对匈奴的战争。
从此在他柄政期间,对匈奴大的战争进行了二十余次。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破奴,赵充国,等等,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
大约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进击中,匈奴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带领四万部众投降汉朝。
汉武帝于公元前121年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公元前111年设立张掖郡,公元前88年设立敦煌郡。
这就是有名的河西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设立背景在西汉初年,西汉边境地区经常受到匈奴的骚扰,杀伤边境居民,抢劫财物,破坏农业生产。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寻求他国共同抗击匈奴,曾派遣张骞、甘父通使西域,意欲联合大月氏。
由于此时大月氏已在大夏建国,不愿再东返故里与匈奴为敌,联合大月氏的目的没有达到。
到了张骞第二次通使西域以后,才逐渐完成了联合乌孙和天山以南的诸农业国共同抗击匈奴的目的。
西汉初年以来,西汉政府对匈奴一直沿袭着消极防御的政策,除在沿长城边界线驻兵防守外,并采用和亲的办法。
后来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再也不肯对匈奴采取忍让的态度,改变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
仅武帝于公元前133年及以后的几次派出大军深入匈奴游牧区进行追击。
“汉军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堕殪,罢(疲)极昔之”。
从而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汉朝在长城以北建立了屯垦戍边、移民开垦的大片农业区。
公元前121年游牧在河西地区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投降汉朝。
汉朝封浑邪为源阴侯,其下属四人被封为列侯。
其部众4万余人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称为五属国。
据《汉书·地理志》载:公元前104年,西汉政府设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前101年设武威郡,前88年设敦煌郡。
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与文学
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与文学2023-10-27contents •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背景•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表现•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学特点•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学代表作品•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与文学的影响目录01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背景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战乱,政权更迭频繁。
政治动荡民族迁徙佛教传播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河西地区成为多个民族迁徙的通道,不同民族文化交融。
五凉时期,佛教在河西地区广泛传播,成为当时重要的宗教信仰。
03历史背景0201河西地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是中原与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
地理位置河西地区自然环境多样,包括沙漠、草原、山地等,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自然环境河西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转站,为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交通与贸易地理环境河西地区农业发达,灌溉系统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社会经济农业发展河西地区手工业发展,特别是纺织、制陶、冶炼等领域。
手工业河西地区商业繁荣,是中原与西部地区贸易的重要枢纽。
商业与贸易02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表现佛教的传播五凉时期,佛教在河西地区广泛传播,成为当时重要的宗教信仰。
凉州等地兴建了许多佛教寺庙,如著名的凉州大云寺等。
宗教与哲学道教的影响五凉时期,道教也在河西地区逐渐传播开来。
凉州等地出现了不少道观,如著名的紫阳观等。
哲学的繁荣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哲学思想也相当繁荣。
学者们汲取中原和西方哲学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哲学流派,如以竺法护为代表的佛教学派和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般若学派等。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
以《五凉诗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如《胡笳十八拍》、《陇头流水歌》等,展现了河西地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地域特色。
文学的繁荣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艺术创作也颇具特色。
雕刻、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如著名的画家曹仲达、雕塑家昙曜等。
艺术的创新文学与艺术建筑的特色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
河西历史地理文化纵述
河西历史地理文化纵述“人根本没有本性,他所有的是历史”。
因为离开实际行动和实际过程,根本无法分析任何问题。
分析和关注当下,就必须参照过去,要更好地进入未来,就必须洞察和透彻理解过去。
只有不断地走入所有的过去----历史,才能让我们时刻觉醒和求索,也才能明白我们是在前进?破坏?历史上繁荣和兴衰的经验已经太多太多,只是我们能记忆或记忆深刻的很少。
怎么办?再一次地走进我们关注的地域历史——河西走廊,捡拾随处可见的瑰宝,感受几多沧桑和厚重,体悟独特与绝响,呼唤来者的足迹踩出新的“丝绸之路”。
“我想象着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和热气腾腾的生活情景,憧憬着技术进步将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灿烂前景,幻想着人的创造力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使人为之目眩”。
外国学者的憧憬让人浮想联翩!我也想象着一批又一批不分肤色不分语言不分老少的游客和研究者到河西走廊来,为它的神奇雄厚淳朴多彩所打动,为它的丰富深刻博大古老而留恋忘返,将其感觉和感悟一一织入心里,转换思维状态,接近客观地思考人生,改变生活态度。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要认识到这块地域的意义而减少浮躁和因为浮躁引起的破坏。
因为后来者也要追寻我们的足迹。
人类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幸福,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将自己从纯自然的原始环境中隔离开来,因此有了巨大而诸多的建筑、文字、艺术,等等文明的形态。
并且这样的努力绵绵不绝,从而使我们感受到人类文化的连续性.但同时人类在追逐无限的物化财富时严重地破坏了最初与人类浑然相处的自然世界,随之破坏着自己创造也给自己很多愉悦的精神财富,使连续性的文化中常常有断层。
想要保持所有文化的物化存在状态的希望随时都受挫,有时全部被破坏,有时只留下遗迹和残垣断壁,只能不断地靠历史的回忆来再现。
这种回忆一定是从当代出发,带着现实的思考,成为新的理智的综合-------历史性、现实性的精神活动。
这是爱好历史和研究历史者的尊严和责任心。
这种责任性必须要有广博的同情心,能够包容所有时代和所有的民族。
河西四郡的来历
河西四郡的来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中原陷入了混乱的状态,一时间,群雄逐鹿,征战不休。
而秦帝国北方,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被秦军重创的匈奴,在单于冒顿的领导下崛起,并击败了东胡,成为了长城以北的霸主。
当中原汉朝统治建立以后,匈奴帝国也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汉朝和匈奴的第一轮较量,以汉朝失败,向匈奴低头而告终。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此时匈奴控制了西域,掌控着河西走廊,不但对汉朝进行骚扰,也对西域各国进行残酷统治。
而汉朝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帝王的努力,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国力达到巅峰。
汉武帝想修理修理北方的匈奴,并且听人说,西域——那个让汉
人感到神秘的区域,有着许多国家,并且西域里有个月氏国,和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于是,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月氏,希望月氏能和大汉结盟,夹击匈奴。
从汉朝去西域,河西走廊是必经之路,只是那时候,河西走廊还在匈奴人手里,匈奴不可能许可张骞去月氏,因此扣下了张骞。
许多年过去了,几经转折,张骞从匈奴逃了出来,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月氏,只是此时,月氏人已经不愿意回到故土,更不愿意和匈奴人打仗了,张骞无奈之下,只好返回汉朝,不料,又是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扣下,后来又是靠运气,逃回汉朝。
张骞对西域的描述,让汉武帝决心打通一条通向西域的路,此外,此时的大汉帝国实力的增强,也让汉武帝觉得,汉朝没必要联合别人夹击匈奴了。
于是,汉武帝派遣霍去病等人率领汉军西征,在霍去病等人的征战下,汉朝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道路,并在新占据的土地上,设置了四个郡,既: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历史上,将这四个郡称为“河西四郡”。
河西走廊历史知识点
河西走廊历史知识点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历史地区之一,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的重要通道。
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以下是河西走廊历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的交通要道。
从汉代开始,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河西走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运往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珠宝、马匹等商品则进入中国。
2. 西域各民族的聚居地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西域各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等。
他们在河西走廊上定居繁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在宗教、语言、服饰、建筑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为河西走廊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3. 北魏时期的都城河西走廊在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成为了北魏的重要都城。
当时北魏的首都洛阳频繁受到南方势力的攻击,于是北魏皇帝拓跋珪决定将都城迁至河西走廊,以加强对西方地区的控制。
北魏在河西走廊上修筑了许多宫殿、城墙和道路,使河西走廊成为了北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 吐蕃王朝的建立河西走廊也是吐蕃王朝的发源地和重要势力范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公元7世纪中叶在河西走廊建立起来。
吐蕃王朝在河西走廊上修筑了许多寺庙、堡垒和道路,同时也积极开展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和贸易活动,对河西走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清朝时期的军事重镇清朝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清朝的军事重镇。
清朝在河西走廊上修筑了许多军事要塞,以防范来自西方的入侵。
同时,清朝还在河西走廊上驻军,加强对西部边疆的控制。
这些军事设施和驻军,为河西走廊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总结起来,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历史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
河西走廊(一):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
河西⾛廊(⼀):风云变幻下的河西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曾是丝路西去的咽喉,佛教东传的要道,也是抗击外族⼊侵的西北军事要塞。
河西⾛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乃⾄中华⽂明的发展与演变中,都起着举⾜轻重的作⽤。
河西⾛廊地理位置图1. 河西起源河西的这段历史让我们从头说起。
战国(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河西,是羌、戎等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
到战国、秦汉时期,⽉⽒、乌孙和匈奴是河西的主⼈。
后来⽉⽒强⼤,赶⾛乌孙,成为河西的统治者。
⽉⽒占领河西后,⼀度⾮常强盛,秦汉时期,匈奴头曼单于曾把太⼦冒顿送⾄⽉⽒作为⼈质。
后来冒顿逃归,杀⽗⾃⽴,打败⽉⽒,迫使⽉⽒逃⼊今阿富汗境内。
仍有⼀⼩部分⽉⽒残留在河西,称为⼩⽉⽒。
秦末汉初,匈奴东灭东胡,西灭⽉⽒,南破楼兰、⽩⽺,北服浑庚、丁零,建⽴起东起东北、西达新疆的强⼤的奴⾪制游牧国家,时常侵扰汉朝边境。
特别是在占有河西以后,实⼒⼤为增强,直接威胁着汉王朝的腹⼼地区,即关陇地区(陕西关中⾄⽢肃陇⼭)。
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开始的⼏⼗年),由于国⼒不强,统治者⽆⼒反击,只能采取和亲的办法,给匈奴贵族送去⼤量的丝织品及酒⾷,借以求得边境的安宁。
但事实上这并不能满⾜匈奴贵族的贪欲,他们仍是连年南下,骚扰汉境。
直到武帝时,他凭借着汉初⼏⼗年休养⽣息⽽⼤⼤增强了的国⼒,开始了对匈奴⼤规模的反击战。
1) 汉武帝刘彻中国封建王朝历时2000多年,共出了494位皇帝,其中有四位被后世誉为“千古⼀帝”,包括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炀帝杨⼴、唐太宗李世民。
这四位帝王中有三位都对河西⾛廊的历史发展产⽣过重要影响,后⾯的⽂字将提到他们和其他⼏位重要历史⼈物。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0年,年仅16岁汉武帝刘彻登基,成为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当时西汉帝国在经历了“⽂景之治”后,社会⽣产得到长⾜发展,国⼒显著增强,正值“汉武盛世”,⽽帝国疆域仅扼守中原地区(下图中红⾊区域,即⽢肃以东、蒙古以南的区域),北⾯和西⾯都是匈奴,⽽这个横亘在东西⽅之间的游牧民族,仗着马背上的速度优势,常年袭扰边境地区,烧杀抢虐,⼀直是东西⽅诸国的噩梦。
一、天津河西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形成
综 述天津市河西区的历史文化,既保留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性;既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底蕴,又显现现代文化发展的脉络。
一、天津河西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形成天津市河西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南部,因地处海河西岸而得名,是海河西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天津市河西区的历史悠久。
区内津门第一庙挂甲寺,旧称庆国寺,相传建于隋末唐初。
北宋时期在位于今灰堆附近设立“三女砦”,抵御辽军南下。
元代漕运兴旺,灶户沿河而居。
多数村落形成于明清时期,当时多只有百户左右人家,在明末清初,又多为天津主要水稻产地,时人称为“小江南”,后逐渐发展起园田种植业。
清末民初,该区近代工业发端,人口日渐密集,商业也日趋兴旺。
1895年12月,清廷与德国签订《天津条约港租界协定》,区境内东北部被划为德租界。
迫使梁家园、小靳庄、小王庄三村居民迁徙墙子河以南,形成“三义庄”。
租界当局修建码头,吹泥垫地,兴建道路,盖起德式楼房,相继建起了轮船招商局、海河工程局、德国俱乐部、起士林餐厅、大华影院、容安别墅(黎元洪故居)等等,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加速。
1917年河北省闹大水,大批难民集聚天津河西区较高的地方就地谋生,逐步形成了谦德庄。
天津河西还是天津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1886年建立的天津自来火公司(在贺家口设厂),为天津第一家火柴厂,也是天津第二家民族工业企业。
1918年开业的裕元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今棉纺二厂),其规模、设备和效益在当时的天津纺织业和民族工业中首屈一指。
清末民初,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区境内人口渐多,店铺和流动商贩也日益增多。
河西区的近代文化教育也走在前列,全国第一座新式的国立大学北洋西学学堂建在河西。
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天津工商大学北疆博物院建在河西。
这一切为天津河西历史文化深厚历史积淀的形成提供了载体,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天津河西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体现天津河西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在方方面面,本书分了11个栏目,即地名趣话、文艺长廊、园林撷英、建筑览胜、寺庙教堂、校体风采、企业文脉、杏林天使、文博天地、名人荟萃等,是想从11个方面概括天津河西历史文化深厚底蕴。
河西走廊历史文化在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河西走廊历史文化在丝绸之路中的地位与作用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和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而河西走廊则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段重要路段。
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在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推动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河西走廊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河西走廊是指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带,长约1600km,宽40-200km。
这里是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段落,胡笳十八拍、吐鲁番文化、敦煌文化、西夏王朝和著名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古城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足迹。
河西走廊的文化形成与发展与“一带一路”的概念密不可分。
在远古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一条漫长之路。
这里山清水秀、古老文明,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它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众多民族的融合,让这里的文化异彩纷呈。
由于周边的商旅、僧人、游牧民族等的交流和融合,河西走廊逐渐发展成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互融合的交流之地。
在唐朝时期,天宝年间,唐太宗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强大的文化和经济实力。
之后,河西走廊的各个城镇依次繁华起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
二、河西走廊文化所起到的历史和文化作用1、推进文化和文明的交流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重要窗口。
通过河西走廊,中国的文化得以扩散到西方,并与印度、希腊等外来文化互相渗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独特性。
2、中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河西走廊不仅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重要载体。
丝绸、茶、瓷等中国奇特的商品通过这条通道向西方传播,推广了中华文化和中华工艺。
3、丝绸之路国际间的互联互通河西走廊所参与的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这条道路形成了一条以汉唐文化为主导的商业道路,为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和沟通的交流打开了大门。
三、结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河,滋育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延伸,而河西走廊则承载了沿线各个国家古代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化,它们的交汇与荟萃共同描绘了一个鲜明而独特的中国历史文化画卷。
论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的形成(上)
、
主 要食 物
体协 作能力 的提高 , 人类制作 、 使 用石 右 ) 中还采集到 了小麦 、 大麦 、 黑麦和高 器技术 的增强 , 捕猎食物逐渐增多 。在 粱等炭化籽粒 以及胡桃 的果核壳标本 ,
( 一) 谷 类 食 物
在 古代 ,粮 食作 物常被统 称为五
旧石器末期 , 原始人类不仅在体质形态 说明当时居 民已能栽种多种农作物 , 人 谷 , 至今 俗语 中仍 有 “ 五谷 杂粮 ” 的说
一
石 瓮 、 缸、 罐等 。 需要 , 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饮食文 饪 陶器 ,在取食器方面已出现骨 匕、
夏商时期 ( 约公元前 2 1 0 0年 到约 是河西饮食文化 的形成期 , 农业 和畜牧
化是人 类社会文 明进步 的重要表 现形 刀 , 从其 烹饪器 中可 以看 出当时的烹调
论 河 西地区 饮食文 化的 形成( 上 )
口 孙 占鳌 刘 生 平
引言 :
为辅 的杂食性饮食结构的基础 。 与此 同 狩猎活动以扩大食物 的来源。 马厂时期
民以食 为天 ,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 时 , 人们 已制造 出盆 、 盂、 瓮、 缸、 罐等烹 人们的食用器类较多 ,主要有盆 、壶 、
F 1 )内一件彩 陶罐底部发现 了糜子及 业也有 了一定的规模 , 人们 的肉食 品种 期。 这一 时期 , 由于生产力低下 , 人类 的 (
生产生 活主要依赖采集业。 f 日 石器时代 糜秸 , 可能人们 已种植糜来作为辅助 的 进 一 步 丰 富 。 中、 晚期 , 随 着 人 类 智 慧 的 发 展 以 及 群 粮食。 民乐 东灰 山遗址 ( 距今 5 0 0 0年左
矛、 石索 、 弓箭等 , 出现 了射猎 。另外还 刀 、 磨盘 、 杵、 镰等, 这些工具多为磨制 , 子。 谷物之“ 谷” , 繁体作“ 毂” 。 《 说文 ・ 禾
河西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略述_1
河西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略述从战国到秦,活动在河西地区的主要是月氏、塞种胡和乌孙等族。
在这些种族中,以月氏最为强大。
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
”[1]所以到了秦汉之际,活动在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的则主要是月氏和乌孙了。
西汉初年,匈奴赶走了月氏、乌孙,占据了河西。
匈奴不仅在占领区征收赋税,还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中西交通;并与羌人连结,威胁着汉朝的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曾经出兵抗击,但是不幸失败,被围于平城,后用陈平之计才得以脱身。
此后,双方签订了和亲盟约。
匈奴通过和亲,每年从汉朝获得大量的絮、缯、酒、米等衣食。
但是匈奴仍不断地派兵南下,骚扰汉朝边境,杀戮吏民,虏掠人口。
汉朝初建,无力反击,只有忍让。
在西汉建国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势力变得更加强大,史称其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匈奴贵族为了满足其贪欲,对汉朝的边境侵扰日甚。
在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33年间,匈奴骑兵连年南下,虏掠人畜,劫夺财物,践踏庄稼,汉朝北方广大地区受到严重危胁。
在此数十年中,西汉王朝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特别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势变得十分强盛。
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上皇位时,对匈奴反击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汉王朝制定了以武力防御和抗击匈奴的方针。
建元二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去寻找被匈奴迫逐西迁的大月氏、乌孙等民族,以联合他们共同抗击匈奴。
张骞在中途两次被匈奴扣留达十一年之久,于元朔三年方才还归长安。
这此出使,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坚定了汉武帝以武力抗击的决心。
于是他任命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
河西之战主要是由青年将领霍去病领导进行的。
据记载,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西行过焉支山,深入匈奴地千有余里,大破匈奴,斩获甚多。
同年夏,汉王朝乘胜出击,再次进军河西。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在河西地区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在河西地区发展的原因及影响韩锋本文原载《孔子文化研究》(一)下册,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7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就是民族矛盾尖锐、错综复杂,但是在对抗与冲突中,民族融合的趋势也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中儒学“独尊”的状态被打破。
在中原儒学日益没落的情况下,河西一隅却与之相反,儒学异常繁荣,不仅保留了两汉以来中原的儒学文化,而且使儒学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儒学在河西传播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首先,统治者的大力倡导。
东晋时期,除了东晋政权管辖的范围以外,在中国的北方到西北、西南地区先后出现了十六个政权,这些政权大都为少数民族所建立。
这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不高,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文化传统薄弱。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22页)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建立政权的同时,社会发展程度提高,生产方式迅速朝封建制转化。
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基础,必须要在上层建筑领域寻找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形态。
所以,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封建观念形态,自然就成为他们模仿和学习的范本。
从十六国初期到北魏北周,北方每一个较稳固的政权和每一个明智的统治者,都曾经采取明确的措施倡导和推崇儒学。
自北方动乱之初,在西北凉州地区建立政权最早的是汉人张轨建立的前凉。
张轨“家世孝廉,以儒学显”,至凉州后,即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强化儒学教育。
还曾“令有司可推详立州已来清贞德素,嘉遁遗容。
高才硕学,著述经史。
临危殉义,杀身为君。
忠谏而婴祸,专对而释患。
权智雄勇,为时除难。
献佞误主,伤陷忠贤。
具状以闻。
”以至“州中父老莫不相庆”。
张轨死后,其子张寔继父业,“遣督护王该送诸郡贡计,献名马方珍,经史图籍于京师”(《晋书·张轨传》)。
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
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内容提要:从历史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河西走廊的历史,可以发现,这里的许多地名发源于匈奴语,如祁连山、焉支山、休屠湖、腾格里、山丹、姑藏等;有些则与汉族对河西走廊的开拓相关,如酒泉、张掖、武威、敦煌,渔泽障、昆仑障、玉门石障、偃泉障、遮虏障、西渠、东渠、黄渠等。
这些沿用的古地名不但是各民族历史融合的语言“化石”,同时也说明,强大发达的民族,其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和风俗,具有辐射性、包容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河西走廊古地名甘肃省黄河以西有一条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以龙首山、合黎山及马鬃山为界的一千多公里的狭长地带,就是河西走廊。
从很早起这里就民族杂处,商旅往来。
在不同民族生活过的区域,都留下了一些带有本民族烙印的地名,有些地名,直到现在还在沿用,有些地名则因一些社会原因而有所变更。
笔者参阅了大量相关史料,感到河西走廊的古地名往往能够提供重要证据来证实和补充历史学家的观点,因而就此谈些浅见,以求正于方家。
01先秦时期,河西走廊有月氏、乌孙、匈奴诸族,霍去病攻取河西之前,并无汉人居住。
相比较而言,乌孙在河西影响不太大,月氏曾一度强盛,但限于游牧生活方式,对河西开发也是有限的。
匈奴在生产力方面略胜一筹,除了传统的放牧狩猎外,也从事农耕。
史载匈奴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起,就从汉朝边境掳去数万汉人作“赀”(奴隶),从事农业及手工业之类,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
大量的乌孙人逃至匈奴,累万的汉人为匈奴所用,这也可以说北方已形成以匈奴为主体的民族融合。
月氏、乌孙无文字,匈奴也“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但我们注意到史书叙述月氏,乌孙的生活、风俗都是拿匈奴作为比照的,足见匈奴影响之大。
匈奴的语言词汇比较丰富,有不少语词在两汉时就被汉人用音译方式保存下来,尤其是地名词保存得更多更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先看自然景观方面的匈奴语词:祁连山,匈奴语祁连为“天”,汉语音译了这两个字,又加了表类名的汉语词“山”,即延用到现今的“祁连山”。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
【内容提要】魏晋时期,各地区本土文学的发展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区本土文学的风格也多有不同。
就河西地区而言,东汉一代习经风气的影响,本土豪族的兴起及其重武修文的特征,都予三国西晋时代之河西文学以长远的作用;降及十六国时代,清典纯正的河西文学,在北中国文坛更居于重要地位,而所以如此,又与河西相对僻远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要题】先秦至魏晋六朝文学【英文摘要】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there existed a definite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ve land literature and the style of the literature there varied,too.As Hexi Area was concerned,the influence of chanting scriptures by the generatio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the prosperous growth of the rich gentries and the pursuits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academical learning all played a permanent role in fostering the Hexi Area literature in the Western Jin Era of the Three Kingdoms.Down to the Sixteen States Period,the innocent and pure Hexi literature held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orth part of China's literature field,the situation of which had a intimate link of the remot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the Hexi Area.【关键词】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Hexi Area,native land literature【正文】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13X(2002)03-0075-04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含东汉建安时代)地位非凡。
河西文化圈形成述略
河西文化圈形成述略
吴浩军
【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1)004
【摘要】河西地区从张骞通西域、霍去病破匈奴开始,经过六七百年的开发经营,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已发展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一个独特地域.中原文士的涌入,佛教文化的传播,五凉各政权执政者的崇尚重视,使这一地区的文化呈现出极盛的面貌,涌现出了一大批硕儒高僧,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圈,并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吴浩军
【作者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古代河西桑蚕丝织业述略 [J], 闫廷亮
2.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环境资源保护述略 [J], 闫廷亮
3.元代河西地区屯牧述略 [J], 郭军
4.甘青古道述略--以青海与甘肃河西走廊交通为例 [J], 黄兆宏
5.秦汉时期河西走廊农牧经济结构变迁述略 [J], 安旭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西四郡——河西走廊上四颗最耀眼的明珠,历经沧桑两千余年
河西四郡——河西走廊上四颗最耀眼的明珠,历经沧桑两千余年河西走廊,中国内陆通往西域的要道,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
河西走廊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战国先秦时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领建城池。
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0年12月登基,斯时国内矛盾逐渐平息,国家财力得到空前发展,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再也不肯对匈奴采取忍让甚至是屈从的态度。
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相当于摄政王角色的窦太后去世,二十岁的汉武帝开始柄政,在作了一年多的准备后,他于公元前133年开始了对匈奴的战争。
从此在他柄政期间,对匈奴大的战争进行了二十余次。
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等等,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
大约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进击中,匈奴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带领四万部众投降汉朝。
汉武帝在他们的领地先后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
这就是有名的河西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河西四郡+两关•“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酒泉郡酒泉郡西汉于前121年置酒泉郡。
辖黄河以西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故地。
是河西四郡中最早设立的一郡。
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为剪除威胁,打通与西域的联系,派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军征讨盘踞在河西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
霍去病率兵深入腹地,扫荡了五个匈奴王国,大获全胜,迫使浑邪王杀休屠王归汉朝。
相传霍去病曾在这里的金泉边庆功,顷御酒入泉与将士同饮,遂名酒泉。
汉朝乃取此名在河西置酒泉郡。
•“武功军威”——武威郡武威郡武威郡名字由来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表彰大将霍去病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其前名为姑臧,春秋时为西戎占领,战国前秦时月氏人建城,后被匈奴攻破,建姑臧城,辖黄河以西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故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大将霍去病西击匈奴,占了河西走廊,汉武帝刘彻设河西四郡之武威郡,即姑臧城改名武威郡(河西走廊东端)。
河西文化常识
河西文化常识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之西,夹在祁连山脉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西连大沙漠,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从十到百公里不等,含今天的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市全境以及兰州、白银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在黄河以西地区,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河西走廊既是中原连接新疆以及中亚的交通孔道,又是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带,地理位置重要,称之为东亚陆上马六甲海峡一点不为过。
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此交汇共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河西走廊呈现出一种万花筒似的瑰丽画面。
今天我局就要跟大家聊一聊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
在绿洲和沙漠之间位于武威市的乌鞘岭,海洋季风最远只能吹到此处。
这里既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线,又是中国大陆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
整个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中国季风区、非季风区与乌鞘岭但是幸亏有祁连山的存在,滋润哺育了整个河西走廊。
祁连山东西长约1000公里,年径流量约158亿立方米,涵吐近千条大小河流,在山前形成了富饶的绿洲和大片草原。
祁连山的融雪在河西走廊境内形成三大河流——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56条脉流。
河西走廊主要河流其中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中部是武威盆地。
流向沙漠深处的石羊河黑河水系在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
黑河流域绝对算得上是河西走廊的超大绿洲了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
一个个绿洲像小岛一样散落在茫茫沙漠戈壁中,成为农耕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时人有云,“终岁雨泽颇少雷亦稀闻,惟赖南山融雪回合诸泉流入大河分筑渠坝,引灌地亩,农人亦不以无雨为忧”。
冲出祁连山区的疏勒河此外,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祁连山脉曾生长覆盖着广袤的植被,西从敦煌与西域相交的伊吾(今哈密),东至天祝乌鞘岭,森林和草原延绵1000多公里,放牧条件十分优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略述(一)从战国到秦,活动在河西地区的主要是月氏、塞种胡和乌孙等族。
在这些种族中,以月氏最为强大。
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
”1]所以到了秦汉之际,活动在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的则主要是月氏和乌孙了。
西汉初年,匈奴赶走了月氏、乌孙,占据了河西。
匈奴不仅在占领区征收赋税,还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中西交通;并与羌人连结,威胁着汉朝的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汉高祖刘邦曾经出兵抗击,但是不幸失败,被围于平城(今大同市东),后用陈平之计才得以脱身。
此后,双方签订了和亲盟约。
匈奴通过和亲,每年从汉朝获得大量的絮、缯、酒、米等衣食。
但是匈奴仍不断地派兵南下,骚扰汉朝边境,杀戮吏民,虏掠人口。
汉朝初建,无力反击,只有忍让。
在西汉建国的六七十年间,匈奴势力变得更加强大,史称其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2]。
匈奴贵族为了满足其贪欲,对汉朝的边境侵扰日甚。
在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33年间,匈奴骑兵连年南下,虏掠人畜,劫夺财物,践踏庄稼,汉朝北方广大地区受到严重危胁。
在此数十年中,西汉王朝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特别是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势变得十分强盛。
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上皇位时,对匈奴反击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汉王朝制定了以武力防御和抗击匈奴的方针。
建元二年(前138),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去寻找被匈奴迫逐西迁的大月氏、乌孙等民族,以联合他们共同抗击匈奴。
张骞在中途两次被匈奴扣留达十一年之久,于元朔三年(前126)方才还归长安。
这此出使,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土人情却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坚定了汉武帝以武力抗击的决心。
于是他任命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公元前127年的河南(河套以南)之战,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
河西之战主要是由青年将领霍去病领导进行的。
据记载,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西行过焉支山,深入匈奴地千有余里,大破匈奴,斩获甚多。
同年夏,汉王朝乘胜出击,再次进军河西。
这次,霍去病从北地出发,至居延,然后南下打到祁连山,俘、斩匈奴三万多人,并“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
”3]这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
”4]从此,河西走廊正式归入了汉朝的版图。
河西归汉后,汉王朝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进一步开发河西。
元狩二年河西之战结束后,汉王朝即以匈奴之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又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
至此,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完全建立起来,使河西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扰,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汉王朝又在敦煌以西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以扼守西域进入河西、中原的大门。
同时,还将秦长城向西延伸,修筑了从令居(今永登县)到敦煌,一直延伸到盐泽(今罗布泊)的长城。
并在长城沿线按一定距离修筑烽燧亭障,由侯官、侯长和都尉等率戍卒把守。
这样就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为保卫河西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丝绸之路”上往来使者、商贾的安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由于西汉王朝对河西走廊的牢固占有,原住匈奴诸族的迁徙,河西地区一时变得人烟稀少。
为了巩固对河西走廊的统治,汉武帝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将关东贫民或罪犯迁来进行屯田和垦荒。
徙民措施的直接结果便是河西地区人口大增。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到西汉平帝时,河西四郡共有71270户,28万多人5]。
这些大量迁入的徙民和戍卒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再加上河西走廊广袤肥沃的土地和祁连山丰富的冰川融水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有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技术随着移民的传入,使河西农业生产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不仅保证了移民和驻军生活的需用,而且在中原地区发生饥荒和灾难时,还能调拨出大量的粮食支援中原灾区,使河西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商品粮基地。
居延汉简的有关简文即生动地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代。
《太平广记》说:“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
关中粟麦藏于百姓。
天子幸五岳,从官千乘万骑,不食于民。
”唐代晚期,张议潮驱逐吐蕃在河西的统治,归义军治下的农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
敦煌文书中就有“荷锸如云”,“家家都有十硙水,男耕女织不相失”的记载。
唐僖宗时,中原发生饥荒,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还将大量的储粮运往中原,供给中原王朝,助其渡过难关。
6]移民不仅为河西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汉文化。
汉时,许多朝廷命官,如戾太子事件中受到牵连的许多官员就被流放到河西地区。
这些人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的到来,使中原发达的汉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河西地区,他们本人及其后裔也成为当地的望族和大姓。
如敦煌地区的翟姓,即是汉朝著名宰相翟方进的后裔。
这些望族大姓的活动往往带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很浓厚的宗教色彩。
莫高窟的一些题记和榜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7]西汉末年,中原大乱,群雄割据。
窦融从内地来到河西,拥兵自保,被推为河西五郡(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将军。
他“抚结雄杰,怀辑羌虏”,遂使这一地区“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匈奴惩乂,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8]。
相对稳定的河西地区吸引了不少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地区的人前来。
《后汉书·孔奋列传》载:“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
……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甘肃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
”河西之安定富庶于此可见一斑。
东汉时期,由于北匈奴的不断侵扰,丝绸之路西域段曾经“三通三绝”,但经窦固、班超等的苦心经营,仍然保持着繁荣景象。
尤其是东汉后期,敦煌更成为经营西域的中心,控制中西交通孔道的咽喉要冲。
到曹魏时期,由于东汉以来形成的豪强大族的势力更加强大,他们兼并土地,压榨农民,敲诈勒索西域商贾。
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凉州刺史徐邈和敦煌太守仓慈便采取措施,解除豪强的私人武装,打击了豪强大族的器张气焰。
特别是仓慈,处事公正,平等对待少数民族,鼓励胡汉通婚,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各国胡商提供种种方便,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使敦煌成为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的商业都会。
这样,河西走廊从张骞通西域,霍去病破匈奴开始,经过六七百年的开发经营,到魏晋初期,业已成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繁荣的一个独特地域,它为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和肥沃的土壤。
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整个中原地区战火弥漫,干戈不息,而河西地区则“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9]。
前后相继或交错并存的五凉政权,彼此之间虽有征战,但和中原地区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等相比,无论其规模还是造成的破坏都要小得多。
相对来说,在当时的中国,河西走廊无疑是一片人间的乐土,因而“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10]。
据记载,永嘉之乱时,京城士大夫就认识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
”建兴之乱后,晋王司马保败亡,“其众散亡凉州者万余人”11]。
大量中原庶士的避居河西,使河西文人学士大为增加,这对保留中原先进文化和推动河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正如胡三省所说:“永嘉之乱,中州之人士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
”12]中原文人学士涌入河西,只是河西“多士”的一个原因。
随着汉代对河西的开发,丝绸之路的畅通,河西文化与河西经济一起迂回上升。
一批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士”,便在西北边陲的河西一隅,破土而出。
因此,自汉以来,河西地区特别是敦煌,已是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早已大量涌现。
而西晋王室内乱,中州云扰,安定世族张轨出牧凉州,保境安民,兴办文教,选拔人才,为河西的地主阶级创造了保存和发展自己家族和家学的有利条件,从而吸引了不少的中州人士流向河西,这就使本来“多士”的凉州,更加地灵人杰。
13]河西的文人学士,多出自西州大姓。
如安定张氏、陇西李氏、略阳郭氏、西平田氏、金城宗氏以及敦煌宋、阴、索、汜等,都是“以儒学显”、“以儒学致位”、“以儒学见称”的西州右姓。
当中原板荡、京洛公学沦废,学位下移之时,西州大姓在相对安定的河西一隅,“专心经籍”,致力儒学,既可以发展本地的学术文化,又能保存、继承固有的传统文化,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刘(渊)石(勒)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历时既久,其文化学术遂渐具地域性质。
”14]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河西地区的文化事业在两汉以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并一跃而成为北方文化中心,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河西文化圈。
这一文化圈的形成又与河西各政权的执政者对学术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重视提倡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张轨到凉州不久,即“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15],并广泛征求高才硕学、经史著述等有识之士,如宋配、阴充、汜瑗、阴澹等为股肱谋主,为其政权服务。
至张骏时,更“立辟雍、明堂以行礼”16],选派官吏主管教育事业。
张祚、张天锡执政时期,多次派出使者,厚礼征聘隐逸有学之士。
张天锡还以文人自居,在朝卿士、郡县守令纷纷拜师求学,形成风气;他还亲自组织了《首楞严》等经的翻译,稍后,凉州即高僧辈出,人才济济。
南凉秃发氏,最初致力于征战拓土,奖用武士,不大重视教育事业。
后采纳史皓“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的建议,积极办学,“以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17]。
至傉檀时,又延纳后凉、后秦文士为己所用,使境内尊师重教之风依然兴盛。
当后秦姚兴欲吞灭南凉,遣其尚书韦宗窥其虚实时,韦宗仅以“凉州虽残弊之后,风化未颓,……凭山河之固,未可图也”回报18],足见南凉兴学之举,影响已传诸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