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质量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程序

合集下载

QP22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QP22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 目的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记录等信息,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识别改进的机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产品、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3 职责范围3.1 综合管理部负责指导和监督各职能部门进行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工作。

3.2 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质量符合性方面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3.3 客户服务人员负责顾客投诉及顾客满意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4 营销策划部负责市场调查、项目可研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5 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力资源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3.6 材料设备部与工程管理部负责相关供方信息的收集及分析。

3.7 其余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产生的相关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 工作程序4.1 数据的来源与收集4.1.1 数据(包括信息)来源于房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与顾客、供方的相关过程。

4.1.2 各有关职能部门应收集以下方面的数据:a )外部的,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对手情况;——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顾客信息反馈(包括顾客投诉);——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业绩等。

b )内部的,包括:——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管理评审结果;——内、外审结论;——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记录;——资源需求和配置情况等。

4.1.3 数据收集可直接采用已有的记录,也可以采用交谈、调查等方式。

数据收集应做到真实、客观、及时、齐全。

4.2 数据分析的方法4.2.1 各有关部门应选择适宜的统计技术或其它方法对已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统计技术适用场合、适用部门见下表:4.2.2 各职能部门应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并将有关数据分析结果形成报告后送综合管理部。

一般的信息每年至少统计、分析和反馈一次,重要或紧急数据应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反馈。

4.3 数据分析的结果4.3.1 通过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a )顾客对公司房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b )产品要求的符合性;c )过程及产品的特性或变化趋势;d )供方提供的产品及与外包过程有关的信息。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管理与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管理与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管理与分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所拥有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些数据的种类与数量繁多,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庞大。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管理与分析。

一、信息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获取难度在不断降低,而信息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和处理,从而拥有更高质量的信息。

信息管理在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数据处理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据采集包括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等过程。

要想有效地采集数据,必须考虑到数据来源、数据精度、数据处理速度等因素。

2.数据整合:数据整合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类型的数据来源繁多,如果不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很难达到精确的分析结果。

3.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去除无用和错误数据的过程。

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难免存在着错误和无用的数据,因此数据清洗显得非常重要。

数据清洗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的产生。

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大数据时代下更为复杂。

数据存储更多地关注数据的长期管理和保障数据的安全。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对数据的存储成本也在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是将处理好的信息转化为实际价值的过程。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分析涉及到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信息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关注信息的统计和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数据特征、探究数据关系等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支持。

2.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着眼于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和模式,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GJB 质量信息管理控制程序

GJB 质量信息管理控制程序

GJB 质量信息管理控制程序质量信息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旨在确保GJB组织的质量信息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GJB组织内的所有质量信息管理和控制活动。

3-定义3-1 质量信息:指与产品、过程、服务相关的数据、记录、报告、分析、评估等信息。

3-2 质量信息管理:指对质量信息进行规划、采集、分析、存储、传递、使用、保护和维护的活动。

3-3 质量信息控制:指对质量信息进行核实、审查、批准、发布、分发和变更控制的活动。

4-质量信息管理4-1 质量信息规划4-1-1 定义质量信息需求和目标以支持业务流程和决策。

4-1-2 制定质量信息管理计划,包括质量信息采集、分析、存储、传递、使用、保护和维护的方法和措施。

4-2 质量信息采集4-2-1 确定质量信息来源,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4-2-2 确定质量信息采集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设备监测等。

4-2-3 进行质量信息采集,并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3 质量信息分析4-3-1 对采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包括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

4-3-2 进行质量信息归因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4-3-3 利用质量信息分析结果,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和建议。

4-4 质量信息存储4-4-1 设计并建立适当的质量信息存储系统,包括数据库、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等。

4-4-2 对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和标识,以方便检索和查找。

4-4-3 对质量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5 质量信息传递4-5-1 制定质量信息传递策略和程序,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递。

4-5-2 将质量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5-3 进行质量信息的培训和沟通,提高相关人员对质量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6 质量信息使用4-6-1 根据业务需要和决策要求,使用质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决策。

22-主题分析

22-主题分析

第二十二章主题分析22.1项目信息查询按地区查询项目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项目基本信息管理。

22.2重大事项查询查询所有机构的重大事项。

数据来源:重大事项管理。

22.3股份公司级报表22.3.1计统调1.在建项目施工产值完成情况查询各集团公司截止至某年某月的施工产值信息,如下图所示:数据来源:施工计划信息-年度计划、季计划、月计划;施工调度信息-年度完成、季完成、月完成、周完成。

总包合同2.在建项目实物工程量完成情况查询各集团公司截止至某年某月的实物工程量完成情况,如下图所示:数据来源:施工调度信息-年度完成、月完成。

注意:统计的是计划、调度业务中,各个局单位上报至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的数据。

3.股份公司资质承揽项目施工产值完成情况表查询各集团公司截止至某年某月的施工产值完成情况完成情况,但也可对其进行修改保存,如下图所示:操作按钮说明:打印导出EXCEL导出PDF导出WORD保存报表说明:每个月28日凌晨系统自动汇总所有局上报数据,若各局在该时间点前未能上报则无法汇总。

管理员需在数据库中新增作业点ScheduleGf,每个月28日凌晨执行存储过程P_RP_SCHEDULE_GF。

22.3.2项目1.在建铁路工程表按集团公司统计在建铁路工程列表。

数据来源: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状态为:在建。

其中,开累计价来源于成本管理-对内验工开累数。

2.在建铁路工程数量统计每个集团公司在建铁路工程在不同地区的项目数量。

数据来源,项目基本信息。

3.新签合同额按地域分布年报统计不同地区每个季度的合同额和项目个数。

数据来源:合同管理-总包合同,项目基本信息。

22.3.3劳务劳务队伍信息查询所有合格劳务队伍信息。

数据来源:劳务分包管理-劳务队登记22.3.4专业分包专业分包商信息查询所有合格专业分包队伍信息。

数据来源:专业分包管理-专业分包方登记22.3.5进度1.工项进度控制信息统计每个项目工项的计划数、工项数和延迟数。

数据来源:进度管理-工项进度计划管理、工项进度计划记录管理2.设计工程量进度控制信息统计每个项目设计工程量的工程量数、未开工工项数和已完成项数。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数据分析操作规程1.引言数据分析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数据分析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数据分析操作的规程,包括前期准备、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2.前期准备2.1明确分析目标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分析方案和方法。

2.2确定数据源和数据类型确定数据的来源和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2.3数据安全保护对于涉及敏感数据的分析,需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的保护,采取相应的数据脱敏和权限控制措施。

3.数据收集和整理3.1数据收集根据分析需求,收集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传感器数据等多种方式获取。

3.2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缺失值处理、异常数据处理等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3数据转换和整合对于多个数据源的情况,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整合,统一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方便后续的分析操作。

4.数据分析4.1数据探索分析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统计描述、数据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等,以获取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4.2数据建模根据分析的目标,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

4.3数据模型评估对构建的数据模型进行评估,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能力,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释和结论的推导,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于理解和沟通。

6.总结与改进对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分析操作规程。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个适用于数据分析操作的规程,从前期准备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再到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循序渐进地提供了一套操作指南。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顾客满意度,公司制定了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质量信息的收集、记录、保护、使用、分析和报告的程序和要求,旨在确保公司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保密性,并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质量控制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三、质量信息管理的程序和要求1. 质量信息的收集1.1 生产部门应及时收集并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工作人数等。

1.2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和抽样检验,并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质量信息数据库(QID)中。

1.3 采购部门应根据所采购的原材料和产品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材料跟踪,并保留材料检验证书和有关记录。

1.4 销售部门应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收集并记录顾客反馈、需求变化等信息。

1.5 客户服务部门应根据顾客的投诉和反馈,及时收集并记录顾客的需求变化和服务质量等信息。

1.6 信息技术部门应负责设计和维护QID系统,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2. 质量信息的记录和保护2.1 质量信息应该按照分类和级别分别记录在QID系统中,并定期备份和维护。

2.2 部门负责人应确保质量信息的保密性,并保证信息未被未经授权的人员存取或使用。

2.3 对于统计结果和数据分析,应匿名处理,避免泄漏个人隐私。

3. 质量信息的使用3.1 生产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应根据QID中的数据,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保障产品质量,防止不良品产生。

3.2 销售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应提取QID中的数据,并分析顾客需求和服务质量,按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调整和改进。

3.3 信息技术部门应在必要时提供必要数据和报表,对公司各部门进行决策和分析。

4. 质量信息的分析与报告4.1 质量控制部门应根据QID中的数据,定期发布质量数据报告,并在质量会议上汇报,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是一个组织在日常运营中必须重视和遵循的关键方面。

通过有效地管理和分析质量信息和数据,可以帮助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并制定决策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的规定。

一、质量信息管理规定1.系统化收集和记录质量信息:组织应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质量信息收集和记录过程。

这包括记录供应商质量信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产品检测结果等。

收集和记录的质量信息应准确、及时和完整。

2.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组织应建立一个质量信息数据库,将所有收集和记录的质量信息存储在其中。

该数据库应具有数据分类、索引和检索功能,以便于有效地管理和查询质量信息。

3.保密和安全:质量信息属于敏感信息,组织应采取措施确保质量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质量信息数据库。

同时,应定期备份质量信息以防止数据丢失。

4.质量信息使用:组织应制定明确的规定,规范质量信息的使用。

质量信息应根据需要传递给相关人员,如生产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决策者等。

同时,质量信息应用于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质量信息审查和评估:组织应定期对质量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发现问题或错误的质量信息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更新。

1.数据收集和整理:组织应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这涉及到收集与质量有关的数据,如产品检测数据、不良品数据、客户反馈数据等。

同时,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应准确、完整和及时。

2.建立数据分析系统:组织应建立一个数据分析系统,用于对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

该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如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趋势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3.数据清洗和验证:在进行数据分析前,组织应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验证。

数据清洗涉及到处理数据中的错误、缺失和异常值,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数据验证则涉及到对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实,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质量信息管理的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的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的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顺利实施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和实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它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质量信息的采集、处理、使用和保密等环节,实现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信息采集和记录规定:明确质量信息的采集方法、责任人、采集内容和时限等,要求各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与质量有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

2.质量信息处理和分析规定:制定质量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流程和方法,明确质量信息的分类、整理和分析的要求,确保质量信息能真实反映产品质量的现状和问题,并能为决策提供支持。

3.质量信息使用规定:规定质量信息的使用范围和方式,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在使用质量信息时的权限和责任,保证质量信息的科学使用。

4.质量信息保密规定:制定质量信息的保密政策和措施,明确质量信息的保密级别和保密责任,防止质量信息的泄露和不当使用。

5.质量信息发布和报告规定:规定质量信息的发布和报告程序,明确质量信息的发布和报告的内容、形式和时限,保证质量信息能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6.质量信息评价和改进规定:建立质量信息评价和改进的机制,对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以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和执行,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和质量管理的需求变化。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是一项组织内部制度,旨在管理和控制质量相关的信息流程和数据,确保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

该制度包含以下要点:
1. 质量信息收集和记录:制度规定了质量信息的收集渠道和方式,确保相关数据完整、准确、可靠。

例如,可以通过质量检测、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取质量信息。

2. 质量信息分类和归档:质量信息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利用。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产品质量、过程质量、供应商质量等。

3. 质量信息分析和评估:制度规定了对收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趋势分析、问题分析等手段,对质量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4. 质量信息反馈和通报: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或服务,制度规定了相应的反馈和通报机制,确保及时处理和改进。

例如,可以通过内部通知、质量报告、问题解决方案等方式,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

5. 质量信息保密和保护:制度明确了对质量信息的保密和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或滥用。

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够获取和使用质量信息,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和可靠性。

6. 质量信息持续改进:制度强调质量信息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通过定期评估和审查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升质量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分析和利用质量信息,不断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

质量信息控制程序

质量信息控制程序

质量信息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贮存、快速传递、有效利用,提供决策。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研制到交付后的质量信息管理。

3 职责3.1 品质部是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贮存和传递,汇总、分析利用,以及质量信息管理的协调,并及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3.2 品质部负责产品不符合性信息的收集识别、分析处理、贮存和传递。

3.3 职能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内部和外部质量信息的收集识别、分析处理、贮存和传递。

4 资源要求提供并配置信息传递所需的资源,包括具备胜任岗位的人员和传递设备。

5 程序与方法5.1质量信息分类5.1.1质量信息包括产品承制全过程到产品交付后的不符合性信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出现的异常信息、顾客反馈的信息等;分为内部质量信息和外部质量信息。

5.1.2内部质量信息是指产品承制合同至产品交付期间,在公司内部发生的产品不符合性的信息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出现的异常信息。

5.1.3外部质量信息是指产品交付后,发生的产品不符合性信息,以及顾客、经销商、销售管理人员和外聘特约信息员反馈的信息等。

5.2质量信息的收集与识别5.2.1职能部门对在本部门发生的内部质量信息随时进行收集、识别、记录。

5.2.2品质部在制造过程中收集、识别有关产品不符合性的内部信息,并接收销售或服务部门反馈的有关产品不符合性的外部质量信息。

5.2.3 销售或服务部门提供或收集的外部质量信息,尽可能详细资料(包括产品、用户、工矿、图片、使用时间等),以便品质部组织分析整改。

5.2.4 销售或服务部门负责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收集,并提出质量方面持续改进项目。

5.2.5 研发部负责组织顾客要求、市场需求、产品发展趋势分析,并提出产品技术分析报告、产品要求或产品持续改进项目。

5.3质量信息的分析处理5.3.1职能部门对在本部门产生的内部质量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处理,责任明确的立即向责任部门发出“质量问题反馈单”跟踪问题处理情况,验证问题处理的有效性。

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控制程页码1/6版本页数修订者修订内容描述修订日期生效日期A/0 11 首次发行B/0 7 1、格式更新;2、4.1/6.1.3.3/6.1.4.1/6.11中的“品保课”改为“体系办”。

C/0 7 1、修改4.1;2、删除4.4/4.5/6.8;3、6.3.2由原“生产部配合”改为“生计课主导,工程课配合”;4、修改 6.1.3.3/6.1.4.1;5、6.10中体系办改为品保课。

D/0 7 1.修改第3条中未引用到的文件记录;2.修改4.2/6.1.3.2.D/6.1.4.1/6.3.2;3.更新部门名称。

E/0 8 1.更新部门名称2.更新调整相关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符3.增加流程图E/1 8 增加GJB6.5要求批准/ 日期审核(会签)/ 日期编制/ 日期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控制程页码2/61.目的规范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使用,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环境因素,提高产品质量,寻求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管理体系各阶段数据的分析和使用。

3.参考文件及记录3.1记录控制程序……………………………………………………………………LDD-QMS-023.2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LDD-QMS-203.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LDD-QMS-033.4采购控制程序……………………………………………………………………LDD-QMS-103.5顾客交流控制程序………………………………………………………………LDD-QMS-083.6生产过程控制程序………………………………………………………………LDD-QMS-163.7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LDD-QMS-403.8过程指标监控表…………………………………………………………………3.9过程指标监控表…………………………………………………………………3.10纠正/预防措施报告…………………………………………………………….4.职责4.1品质保证部负责对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各部门质量目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对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1方针\方针的引用对于信息应准确采集\保持畅通\及时反馈\重点突出;对于数据应真实准确\统计分析\有效输出、以利改进。

2目的和范围对信息进行测量和、或收集、贮存、传递、维护、处置和利有,为数据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存取、传递、维护及其外置。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3职责3.1企业管理部信息中心归口进行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的管理。

3.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管理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3销售部门负责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管理以及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4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信息管理及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5检验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信息管理和产品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6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计量部门、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其他部门负责与其开展的质量活动相关的信息的管理以及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4措施和方法4.1信息管理4.1.1信息源1)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

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

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各/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2)信息源类型,信息源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和对组织有用的外部信息资源。

3)内部信息源:来自组织内部的信息,例如:体系、产品特性、过程能力、设备能力、人员状况、资金、效益、利润、收入、质量成本、市场份额等。

4)外部信息源,来自组织外部的信息,即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信息。

外部相关方主要为:顾客和最终用户,所有者和/或股东、供方和合作者、社会等。

4.1.2信息及管理需求(1)信息内容和分级各部门确定需要哪些信息,并需向(和/或要求)其他部门提供哪些信息。

信息内容主要有:1)使用的技术性能指标。

22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22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1.目的确定和收集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加以分析,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可以改进的地方。

2.范围适用于产品质量形成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有关过程。

3.定义推移图:将进行工作的方针与目标以数据化,并将统计报表的实质转换成以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根据对推移图的观察可得知实际成果与标值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4.职责4.1技质科应收集的数据:来料、生产过程、出货质量情况、内部审核结果、管理评审输出等;4.2采购应收集的数据: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合格供应商情况等;4.3供销科科应收集的数据:交货期及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情况等;4.4生产主管应收集的数据:生产日报、生产计划完成率、设备完好率等。

5.程序5.1各部门根据以往的运作情况及需要,确定所要收集的那些数据。

5.2根据确定的应收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技术,对每月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掌握其发展趋势。

5.3 统计技术的需求和运用;5.3.1在统计质量目标中的量化指标时,可运用推移图进行分析。

5.3.2技质科将每月每周的生产日报,产品不良项目,采用线-柱图进行分析。

5.3.3生产主管采用管制图来控制产品加工的稳定。

5.3.4供销科科每月根据交货状况,制作准时交货率推移图及顾客满意度推移图。

5.3.5生产主管根据生产产品的情况,绘制生产达标率推移图,根据设备完好情况,绘制设备完好率推移图。

5.3.6相关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统计技术应用的需求进行讨论,可及时对统计技术进行适当的补充。

5.4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 对于有不良趋势的项目或已超出受控范围的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对其进行控制;对于趋势良好的项目按《持续改进管理程序》进行控制。

5.5根据每周或每月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提交管理评审。

5.6记录保存:推移图与管制图由文管保存,期限为二年。

6.参考文献《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7.记录生产月报表管制图数据记录表8.流程图(无)。

收集和查询质量信息的管理制度

收集和查询质量信息的管理制度

收集和查询质量信息的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的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对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查询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流程。

下面将重点介绍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查询的管理制度。

一、质量信息的收集管理制度:1.明确收集的目标和内容:制定明确的收集目标,确定需要收集的质量信息内容,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指标、质量问题及其原因等。

2.确立责任及权限:明确质量信息收集的责任人和权限,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和授权制度,确保质量信息的全面收集。

3.建立收集渠道和机制:建立适合企业或组织的质量信息收集渠道和机制,可以包括定期调查问卷、客户投诉、质量反馈等方式,确保质量信息的快速、准确的收集。

4.统一收集与录入标准:制定统一的质量信息收集与录入标准,确保质量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5.信息保密和安全:建立质量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制度,加强对质量信息的保护和管理,防止信息泄漏和损害。

6.质量信息的分类与整理:对收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包括按产品类别、时间段、地区等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二、质量信息的查询管理制度:1.信息发布与查询渠道:建立质量信息发布与查询的渠道,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外部网站、客户服务热线等,提供多样化的查询途径。

2.查询权限及流程:明确查询权限的范围和流程,设置不同层级的查询权限,确保查询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查询响应时间和方式:规定质量信息查询的响应时间和方式,确保及时回复查询者的需求,提供满意度和质量改进的参考。

4.信息查询与分析工具:建立适用的质量信息查询与分析工具,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等。

5.查询结果的反馈与沟通:建立查询结果的反馈与沟通机制,将查询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推动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作。

6.信息追溯与存档:建立质量信息的追溯与存档制度,对查询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方便后续的溯源和参考。

三、质量信息管理的优化与改进:1.定期评估和审查:定期对质量信息的收集与查询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

质量管理22个过程

质量管理22个过程

质量管理22个过程质量管理是指通过规划、控制和改进来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质量管理包括许多过程,其中有22个过程被列为质量管理的关键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1. 质量管理规划,确定质量政策、目标和责任,以及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2. 质量成本管理,评估和控制质量活动的成本的过程。

3. 质量文件管理,管理和控制质量文件的过程。

4. 过程管理,规划、执行和控制过程活动的过程。

5. 质量数据管理,收集、分析和报告质量数据的过程。

6. 质量改进,识别、分析和改进过程的过程。

7. 质量审计,评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过程。

8. 供应商管理,评估和监控供应商的质量绩效的过程。

9. 质量培训,提供质量相关培训的过程。

10. 质量沟通,传达质量管理信息的过程。

11. 质量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质量风险的过程。

12. 质量测量,测量和监控产品和过程的质量的过程。

13. 质量保证,确保产品和过程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

14. 质量控制,监督和控制产品和过程的质量的过程。

15.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识别和分析潜在故障模式和影响的过程。

16. 设计控制,控制设计变更的过程。

17. 可靠性工程,评估和改善产品可靠性的过程。

18. 过程能力分析,评估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的过程。

19. 质量评价,评估产品或过程的质量的过程。

20. 质量规划,规划如何满足质量要求的过程。

21.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质量信息的过程。

22. 质量改善,持续改进产品、过程和系统的过程。

这些质量管理过程涵盖了从规划、控制到改进的各个方面,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得到全面的管理和保障。

通过有效地实施这些过程,组织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升竞争力和持续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有关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管理。

3。

职责
3.1 ISO推委会:负责有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2 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3 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定义
4.1信息源
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

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

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
/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5。

作业内容
5.1 信息分类, 根据不同信息的特征进行分类:
A.综合分析信息(如综合报告,年终总结,专案分析、持续改进项目策划等等)、
B.一般统计分析信息(如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图表等等)
C.数据源(如各种报表、报告、质量记录等等)。

5.2 数据源(C类)管理及初步的数据分析(B类)
5.2.1对于数据源的收集和保存。

1)对于有关质量记录的收集和保存期限参见“质量记录总览表”,对于质量记录管理的要求参见《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2)对于外来记录或资料,由总台或相关部门文员接收(必要时做登记),并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保存(注:凡属热电感应的传真必
须要拷贝后保存)。

5.3 信息的测量
5.3.1体系业绩的测量
5.3.1.1顾客满意度。

a)生产部应测量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之处,并规定测量的方法和措施。


客所关心的内容主要是符合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费用和/或得到的服务。

来自顾客的信息主要为:产品和/或服务的反馈;顾客要求、服务资料和合同信息;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信息。

b) 生产部在必要时应与顾客信息源建立联系并与顾客合作。

应策划并建立
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过程,以高效率地获得顾客的声音。

应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测量标准以及评审的频次。

c)应依据研究的性质、规定的日期、目前的技术和可得到的经费,确定数据
收集的方法。

采用的方法如下:顾客的投诉;与顾客直接交流;调查表;来自顾客组织的报告;各种媒体的报告;行业研究。

5.3.1.2管理评审/内部审核。

总经理/ISO推委会应按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内部
审核并测量审核结果,将审核结果进行收集、分析或传递。

5.3.2过程的测量
1)生产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满足顾客要求和证实过程持续能力所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以满足其预期的目的。

2)生产部门应确定评价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测量方法。

对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质量符合性、准时性等等。

过程效率的测量方法要求评价生产率、人员的利用、成本降低(如浪费、物耗)等。

5.3.3产品和/或服务的测量
1)品管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

2)品管部应定期评定并详细说明产品的测量要求,包括接受准则。

5.4 信息的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
(1)贮存
各部门应及时将本部门涉及的信息以资料的形式将信息存档到相应的
档案之中。

(2)保护
各部门采取妥善措施,如信息加密、分级审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

(3)处置
各部门定期清理过时的“信息”,使贮存的信息都有可利用的价值并减
少信息所占“空间”。

5.5信息传递及发布
各部门应将有关信息(其他部门所需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

信息传递的管理方法主要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手工报表等。

如提供信息的部门没
有及时将信息传递到相关部门,则接受信息的部门应通知该部门注意。

一般来讲:A类信息应传递到总经理/部门主管,B类信息应传递到相关部门,C类信息可作为部门和基层单位内部分析信息源(必要时亦可传递至相关部门)。

5.6信息的利用
各部门应将信息有效地利用,并按数据分析的规定,从信息中选择数据,作为数据分析的原始数据。

5.7 数据分析
5.7.1 数据内容
a)B类数据的要求
各部门应对收集到的数据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关活动的总体运作状
况。

为改进活动提供机会和依据。

具体统计指标参考下表要求。

5.7.2分析数据的方法。

统计技术的选用
相关部门应用因果图、柏拉图等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应
用柏拉图、因果图(作法可参考附件一)(或者其它分析方法)对分析对
象的特性进行分析,不断探索质量活动的规律。

使质量活动处于连续监
控状态。

5.7.3分析结果的处理。

相关部门应对数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或改进质量管理的水平。

采取措施的具体要求参见《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和《持续改进程序》。

6. 相关文件
6.1《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6.2《持续改进程序》
6.3《管理评审程序》
6.4《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6.5《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7. 使用表单
(无)
附件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