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

合集下载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考试试题语文卷(有答案)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考试试题语文卷(有答案)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也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

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饭。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的矛盾。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人们逐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凝结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与农业文明强调顺应自然、工业文明热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董仲舒天人合一观点认为,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即经济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二是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其实质是使资源环境可持续成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

这需要从加法和减法两个方面努力。

所谓加法,就是寻求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善;所谓减法,是指经济增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环境负荷。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一、本文概述《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实践及其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

本文将梳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历程。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中国逐渐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实践中不断加以贯彻。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

在多个领域,如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中国都取得了显著的绿色发展成就。

这些实践不仅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绿色发展理念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技术瓶颈、政策执行不力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历程、实践成果及其面临的挑战,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深化,离不开一系列理论基础的支撑和指导。

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环境伦理学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石。

该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一理念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是当下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绿色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绿色发展则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介绍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实现的途径。

首先,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经济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它要求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绿色经济也注重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绿色发展则是在绿色经济的基础上,更强调社会、环境和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面临全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挑战,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再次,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实现途径。

实现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企业可以加强环境管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排放。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创新,研发出更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公众可以改变消费习惯,选择使用环保产品,提倡低碳生活。

媒体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大对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最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果。

世界各国在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将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来推进。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了环保力度,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水土流失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辛春林 张婷婷 李梦柔(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9)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各国普遍开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经济的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国内外起源、发展,介绍了国内外对绿色发展概念的理解,最后介绍了对绿色发展的评价。

关键词:绿色发展,起源,概念,评价1 绿色发展背景1.1 国际背景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卡逊《寂静的春天》使得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国政府开始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中来考虑,各环保组织纷纷成立。

1966年美国人鲍尔丁提出了著名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强调地球和飞船一样,拥有的资源有限,人类经济靠消耗资源运转最终会走向毁灭。

为了实现永续发展,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治理上。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使人类的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单纯的环境保护理念向工业发展方式的反思。

20世纪末21世纪初,工业革命以来长期的石化能源的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危机的影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新政等概念相继提出,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997年又颁布了《京都议定书》。

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2008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诣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

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蕴涵与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蕴涵与当代价值

2021年1月Jan.2021第35卷第1期(总第135期)Vol.35No.1(Sum.No.135)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蕴涵与当代价值姜敏(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摘要:绿色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反对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唯生态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转换、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以及人民福利的绿色化等维度构建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蕴涵。

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人的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同时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遵循。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和谐共生;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这是我国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理性反思,是实现发展方式向可持续转换的全新探索,是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

一、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理念的辩证生成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过度强调以人类为中心的强人类中心主义和过度强调以自然为中心的唯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都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唯有坚持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强人类中心主义的滥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文章编号:1001-7070(2021)01-0012-05将自然界视作可任意征服改造的对象,该观点片面强调人而忽视了自然界的重要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前者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后者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

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梳理国内外关于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它们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和机制。

从政策制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推动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推动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了解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的理论和实践,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绿色经济的研究现状近年来,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绿色经济旨在通过创新经济模式和提升环境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社会福祉。

在学术研究方面,绿色经济的研究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绿色经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包括绿色经济的定义、内涵、发展路径、政策体系等。

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绿色经济的研究也逐渐向实际应用倾斜,比如绿色产业的培育、绿色技术的创新、绿色金融的发展等。

在实践应用方面,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具体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

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

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5)2.1 绿色发展定义 (6)2.2 绿色发展内涵 (7)2.3 绿色发展意义 (8)三、中国绿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10)3.1 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11)3.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2)四、“中国方案”的总体框架 (13)4.1 基本原则 (15)4.2 主要目标 (16)4.3 重点任务 (17)五、“中国方案”的实施路径 (18)5.1 绿色经济 (19)5.2 绿色产业 (20)5.3 绿色能源 (21)5.4 绿色城市 (22)5.5 绿色乡村 (24)六、“中国方案”的保障措施 (24)6.1 政策支持 (26)6.2 技术创新 (27)6.3 培育新动能 (28)6.4 国际合作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结论总结 (31)7.2 展望未来 (32)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深入探讨了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碳排放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方案”涵盖了绿色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等。

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中国对绿色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坚定决心,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文档通过详细阐述“中国方案”的核心理念、实施路径和成功案例,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就。

结合国内外环境与发展形势,对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巨大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则。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然后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政策基础。

接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启示,以及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结合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政策基础,启示,挑战,应对策略,实践路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展望未来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统一的系统,强调人类要以促进生态平衡为目标,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时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阶段,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为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

1.2 研究背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想基础。

而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

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结合,将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理论支持。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内涵解读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内涵解读

Wide Angle | 广角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68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内涵解读李世杰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5摘要:绿色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未来发展形式和当下实际需要提出的新思考、新理念,深入研究和学习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出绿色发展理念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积极作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鉴于此,本文简要总结了绿色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就其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绿色发展观;形成过程;内涵和意义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一)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背景下提出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资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严峻问题。

自新世纪以来,联合国就先后多次以召集会议、发出倡议、举办论坛等形式,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世界各国也予以了积极的相应,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

中国作为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也及时响应,将绿色发展列为了新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出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意识。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在中国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资源方面,由于之前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供需紧张,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走“节资源,保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是势在必行。

在环境方面,由于长期采取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忽视对污染的控制和治理,生态环境总体是在恶化的,必须要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变,寻求到环境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点。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发展也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的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国家之一的中国,该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对此中国的回应是客观而坚定的,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资源、环境等各种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发展理念,与世界各国一道,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ppt课件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ppt课件
文化建设途径
充分发挥多种民间宣传渠道的作用与政府的主导形成合力 ,将有利于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 社会建设途径
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管理体制等百姓 关心的民生问题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
建设美丽中国的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粗放型经济 发展模式的制约
制度建设不完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
• 生态环境民主治理缺乏 • 公共监督缺乏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ppt课件
目录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的途径
建设美丽中国的制约因素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绿色发展
内涵: 环境保护、新型发展模式
意义: 解决人的发展与自然环 境及资源承载力之间的 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绿色发展与美丽中国
1
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5
美丽中国的内涵与意义
环境美
社会美
人之美
•社会美是建设生 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中 的基础 的经济开发活动要 以保持和创造美好 的自然环境为前提
制约因素
生态文明价值观还远远没有形成
• 生态意识缺乏 • 生态教育不科学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力不足
Company
LOGO
人与人关系的和 谐关系到社会有 机体的健康稳定 ,关系到社会有 机体与自然关系 的和谐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及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及意义

世纪桥2019·5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及意义张吕(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长寿401220)【摘要】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低碳循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的内涵,其提出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积极回应。

绿色发展理念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在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关于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西方生态思想学说;其现实依据则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和提高生态意识、改善生态行为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依据;意义【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5-0026-03【收稿日期】2018-12-21【作者简介】张吕(1991-),男,重庆永川区人,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它的最终愿望和目的就是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它是对我国如何科学可持续发展总结和系统概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观,实现了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新超越,为新时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破解经济发展矛盾的必然要求,要更好地理解并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深刻理解它提出的依据及重大意义。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与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研究。

绿色发展理念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我们只有科学把握才能准确理解。

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内在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4.001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李世书(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的革命性转变,既是新时代发展的方法论,又是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㊂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在于:基于新时代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新的社会革命,深入推进人的意识㊁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态化变革㊂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意识是先导,生态技术是支撑,生态制度是保障㊂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生态制度中图分类号:D 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4-0001-06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创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回应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问题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生态难题提出的新思路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指导国家 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 五大发展理念 之一㊂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就建设绿色㊁和谐的美丽中国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具体规划㊂这标志着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和发展观㊂一㊁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㊂从黑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演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同时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维方式,科学地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势,提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之路㊂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全球的深入发展,其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巨大破坏性后果逐渐显现出来,整个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严重的环境危机时代㊂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基本无解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中㊂面对资源约束日益趋紧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㊁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严峻现实,我们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为依据,提出了统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㊂马克思指出:作为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928-929,进而实现 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2]528㊂马克思的绿色发展理论实质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又是我们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㊂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符合人类自身生态需要的方式改造外部自然界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而非本质规定[3]㊂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为破解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困境而提出实施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变革的思想观念,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一场具有和历史上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同样意义的可持续发展革命和生态革命㊂绿色发展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收稿日期:2018-03-18;收修日期:2018-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 K S 052)作者简介:李世书(1966 ),男,河南息县人,博士,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㊂㊃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4期 2018年7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4J u l .2018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道路上升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23㊂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清洁低碳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的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 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 [5]㊂十九大报告把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矛盾的新方法和新道路提出来,并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论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㊂这一系列事关未来发展目标㊁发展道路㊁发展方式和发展策略的理论表述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内涵的具体阐释㊂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地阐明了当代发展观变革的着力点和需要着重处理好的重要问题㊂首先,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更要生产出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㊂而达成这些生态目标,需要加快建立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激励机制,引导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㊂其次,绿色发展是 创新驱动的发展 高层次的发展 可持续性的发展 普惠民生的发展 和 和谐向上的发展 [6]㊂总之,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的协同提升 [7]㊂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重要战略引领㊂切实发挥绿色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过程的战略引领作用,前提是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当前的经济㊁社会和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实践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㊂依照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理论逻辑,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㊁培养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出发,进行生态技术创新,建立绿色㊁低碳㊁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全能够正确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的生态制度,通过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㊁理性合作实现绿色发展㊂(一)树立生态意识㊁增强生态自觉性当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我国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共识㊂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绿色发展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仍没有普遍成为政府㊁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对自身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得也不明确㊂意识是行为的先导㊂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思想意识,增强实现绿色发展的自觉性㊂生态意识有着多重内涵,从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性角度来看,重点需要树立以下3个方面的自觉意识㊂1.确立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的核心就是要破除传统的发展观念,走一条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要坚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㊁减量㊁循环与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型,推动环境保护由被动走向主动㊂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经济的 绿色化 发展㊂ 绿色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要有 绿水青山 ,这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㊂二是要有 绿色经济 ,这要求我们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㊁循环发展㊁低碳发展㊂三是要有绿色生活方式,这要求我们在衣㊁食㊁住㊁行等方面坚持适度简约,崇尚绿色低碳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㊂从以上 绿色化 的几个层面的内涵来看,生态经济意识是传统的绿色经济概念的升级版,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培育和引领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形成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㊂2.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绿色发展要成为指引国计民生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大战略,则必须将其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执政党的政治理念㊁政治路线㊁政治方针以及在此指导下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之中㊂ 绿色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一种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 [8]㊂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就是要将科学执政和行政㊁民主执政和行政㊁依法执政和行政置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考量,切实保障人民的环境权益㊂环境问题并不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从深层次看,它与执政和行政的宗旨㊁方针政策㊁制度安排㊁价值导向等密切相关㊂目前,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政绩观影响,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绿色政治自觉意识不强㊁绿色政治行㊃2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动不足㊂总起来看, 中国的绿色政治行动,一是缺少具体的绿色政治纲领或意识形态;二是缺少绿色政治运动的领导力量 [9]㊂当前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观和绿色行政观,就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思想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们增强生态智慧,提高生态自觉,将经济发展㊁人民的环境权益保障和民生幸福㊁生态环境优化㊁社会和谐作为执政和行政的重大价值追求及促进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㊂3.进一步推动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自始至终渗透㊁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㊂在全社会弘扬生态发展理念,让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㊂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帮助广大公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㊁价值观,形成生态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做到 用之有节,取之有度 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把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㊂在生产与生活中,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并能够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进化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㊁普及生态知识㊁培育生态道德㊂生态价值观一旦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公众的生态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绿色发展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行动㊂生态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和引导㊂ 考虑到生态问题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它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 [10]24㊂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政府㊁企业㊁公众,都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认同绿色发展,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支持绿色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引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㊂(二)进一步引领㊁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技术创新㊁发展生态技术,建设以低碳经济㊁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体系㊂1.生态技术的内涵及意义生态技术是 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㊁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与方法 [12]16㊂而通常情况下,人们把节约资源㊁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生态技术㊂一般而言,生态技术主要包括替代技术㊁减量技术㊁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等㊂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㊁新材料㊁新工艺㊁新产品,替代原来所使用的资源㊁材料㊁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㊂再利用技术就是进一步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地使用某一资源或产品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㊂减量技术是指旨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㊂资源化技术指旨在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㊂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㊂当今时代,经济学家们大多都承认, 技术手段能够让我们远离环境灾害 ㊂ 创新对于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整个经济的非物质化强烈要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和社会创新㊂只有在创新和灵活的经济下,我们才能让生态健康地发展 [11]76㊂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目标都将不可能实现㊂因而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㊂2.规范与引导生态技术的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开发和示范有着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绿色再制造等生态技术㊂资本的生存法则就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㊂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注重追逐资本的经济效益,而罔顾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㊂为了有效节制企业唯利是图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冲动,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引领,积极引导企业自觉㊁主动地进行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实现既能获取利润又不破坏环境的双赢局面㊂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生态技术的经济政策㊁法律法规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技术 [12]92㊂政府既要制定和实施发展生态技术的相关科技政策㊁技术标准,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好政府与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采购导向作用㊂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㊂3.推动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不会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㊂随着全社会日渐提升的生态意识㊁环保意识,企业要想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㊂目前要向企业大力普及绿色生产知识,加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的教育与引导㊂只有当企业具㊃3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备了绿色生产意识,才会将绿色生产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并积极主动地推广应用生态技术进行绿色生产㊂同时,引导企业积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把先进的生态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采用先进的生态工艺技术㊁一流的设施装备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生态技术,降低因自身的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压力㊂当然,现阶段有许多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风险,因而实施绿色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实施有效的绿色财税㊁金融等相关政策给予协助与引导㊂4.鼓励全社会进行绿色创新绿色创新是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目标的创新活动,是应对发展与环境双重要求的唯一正确出路㊂过去,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活动主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导向,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需要把他们的创新活动引导到 生态技术创新 [13]上来㊂一是增强全社会绿色创新的责任感㊂重视精神力量对全社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大力宣扬企业家和知识界对绿色创新的责任感和荣誉感㊂把绿色创新纳入 创新发展 的范畴之中,向全社会传播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融合起来的理念㊂发起绿色创新 社会运动 ,鼓励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和发明各种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手段与方法㊂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增加绿色发展和绿色创新的内容,培育青少年对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兴趣㊂二是增强全社会对绿色创新的知识重组能力,推进科学技术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㊂实施绿色发展,科学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㊂ 在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还是20世纪中期以来蓬勃兴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都是科学技术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结果 [14]243㊂世界上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极大地引发了新的工业化发展浪潮㊂政府应该做好制度的激励㊁引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科技创新的培育制度与机制,为绿色技术发明与创造提供有力的支持㊂(三)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保障体系效率来自于激励,而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社会的现有激励机制,使得现有的资源能够产生出更高的效率,因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革㊂这里所说的社会生产关系新变革,主要是指变革传统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形成的种种 非生态 生产关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创建能够保障绿色发展有效进行的生产关系和生态政策制度体系㊂通过确立具有激励与惩罚作用的生态制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进行规范㊂生态制度的建立:一要靠改革,把不合理的非生态的政策制度废除掉;二要靠法治,让合理的㊁有利于生态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制度建立起来㊂要尽快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并构建统一高效的绿色发展监管体系,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使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㊂1.制定促进绿色发展的激励制度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制度激励机制,鼓励㊁引导社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投资,发展低碳㊁高效㊁循环和可持续的绿色经济㊂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要有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而且要有对企业㊁环保N G O和公众的各类激励制度㊂国家应该继续制定并完善更多促进循环经济㊁绿色产业㊁清洁生产㊁综合利用㊁环保产业等方面的鼓励性制度,进一步调动各种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绿色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㊂(1)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环境资源 三权 (所有权㊁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与分配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㊂通过立法建立环境资产的产权法律制度,制定环境标准和划出生态红线,确定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规模及终极产权归属㊂同时,建立环境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㊂美国学者泰坦伯格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市场力量是十分强大的㊂他指出: 忽略市场的力量解决环境问题的做法,是冒很大的风险的㊂控制市场的力量并引导它向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既是可行的,又是十分理想的㊂ [15]11(2)通过制定引导性的财政和价格政策,创设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㊂建立支持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制度和税制体系,支持清洁能源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包括建立清洁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基金㊁风险投资基金㊁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平台等㊂出台绿色信贷㊁污染责任保险㊁绿色投资等环境经济政策,把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前移到生产者,从而激励生产者按照环境友好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㊂(3)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为目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问责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㊂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对于促进广大领导干部㊃4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在全社会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㊂今后还需要研究和细化实施这一规定的细则和机制,让其在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㊂同时,为了遏制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不断发生的腐败问题,还需要在制定绿色发展政策时,考虑对 相匹配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做出要求 ,保证环保投入不会流失㊂2.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要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的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㊁信息强制性披露㊁严查重罚制度 [5]㊂政府通过健全和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管制,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㊂(1)对经济发展给予强力的环保限制是当前世界在促进环境保护与实现绿色发展上的普遍做法㊂美国学者迈克尔㊃波特提出的 波特假说 认为,从紧从严的 环境规制 并不一定会降低相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反而合理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能够反向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㊁降低成本㊁提高产品的价值,以便抵消环境投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㊂研究表明,环境管制成本在增加到1%的时候,企业的相关研发投入强度㊁专利授权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就会分别增加0.12%㊁0.30%㊁0.22%,这表明适当的 环境规制 对企业的盈利在总体上是有好处的[17]㊂运用一定的强制性力量和手段,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给予约束和制衡,则必定会使经济发展更 绿化 ㊂(2)强化地方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受 以G D 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为核心 的政绩考核机制与 届别机会主义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常常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优先于环境保护的地位,尤其是 当地方政府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相冲突的时候,在多任务委托合同中的地方官员会选择淡化甚至牺牲政府环境责任以保障和落实经济目标实现 [18]㊂如果污染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治理质量比较低,对辖区内企业排污的 机会主义 行为的约束就会少㊂由此, 地方政府担当着执行国家环境管制政策的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职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19]㊂实际上,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方面 执行不到位 的情况比较常见㊂目前,一些县市和乡镇创办的特色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既是纳税大户往往大多也是排污大户,环保意识十分薄弱㊂因此,在国家制定的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中,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执行环境管制制度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治理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3)制定并执行好环境管制制度是一项综合工程㊂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可以 通过产业政策㊁环境管理㊁司法管制㊁政治约束等方式 [13]来实现㊂一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㊂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㊁经济政策㊁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对资源和环境消耗设定刚性红线㊂二是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㊂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把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标准和重要手段㊂三是对绿色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保障,对于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都应该予以明确规定,进而使我国在环境评估相关立法与执法工作的规范体系方面更加完善㊂要完善生态文明保护的法律体系,对现有法律制度进行 升级改版 ,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考虑不周的法律进行 绿色化升级改造 ㊂要制定新的 绿色 法律法规㊂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未来需要研究制定专门的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法,解决绿色生产与消费的问题㊂加强环境政策执行的监督㊂这一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㊂主要是对已经制定的环境政策及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那些违规的行为采取强制行动㊂与此同时,也要平衡好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相对优势与劣势,选择一个现实有效的监督策略[21]32㊂三、结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㊁观点和方法,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为解决新的时代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20]㊂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新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国际社会新发展观的借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㊂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环境保护已变成一种努力,以防止生物世界内发生的种种变化与我们在经济和技术方面不断发生的变化不相一致 [21]498,这既是人类的一种观念模式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的确立㊂基于这一背景,绿色发展理念是世界可持续发㊃5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浅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浅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中国 的绿色经济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包括能源结构 优化、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绿色经济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助于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未来展望
中国将继续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加 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和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色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
自然保护区
中国拥有众多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森林公园
中国建设了大量森林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的场 所。
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游客可以在乡村体验农家乐、参与农业活 动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绿色经济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政 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 发展。
04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措 施
政策支持
制定绿色经济政策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绿色经济政策,包括财政、税收、金融、贸易 等方面的政策,以鼓励和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为 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绿色经济指标体系
制定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技术创新
加强科研投入
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 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 研机构加强合作,推动技 术创新。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 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污染排放。
培养人才
加强环保技术人才的培养 和引进,为绿色经济的发 展提供人才保障。
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

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一、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步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和举措。

进入新时代,我国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致力于构建美丽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深入全面介绍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理念。

二、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的历史沿革1. 近代以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近代以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基本上保持着和谐。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讲究与自然相融合,循环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工业生产的兴起,环境问题逐渐显露,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日益加剧。

2. 绿色发展理念的初步提出20世纪末,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我国开始思考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形成了初步的绿色发展观念。

3. 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法规,积极倡导低碳、节能和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

2019年,我国政府将绿色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构建美丽我国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发展理念。

三、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特点1. 内涵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低碳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碳排放。

(2) 循环经济: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

(3) 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绿色产业发展:培育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推广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

2. 特点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重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2) 多元化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注重经济增长,更注重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作者:李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9期中图分类号:D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90-0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和主线,就要在深刻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同时,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

一、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即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

当前,从国际形势看,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

绿色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我国绿色发展实践

绿色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我国绿色发展实践

绿色发展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我国绿色发展实践作者:胡翔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8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最为瞩目,其阐明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

当前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走绿色发展之路日益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化解经济发展矛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一)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依据1.理论依据。

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强调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人和自然的认识,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阐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强调只有三者和谐相处才能取得持续理性的发展。

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绿色发展道路就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现实依据。

创造生态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资源消耗大国,经济发展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驱动,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地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这既是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绿色发展理念在五大理念中的地位和作用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虽各有内涵,针对不同领域,但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绿色发展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绿色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创新提高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创新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这为我国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革命,实现传统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与价值解读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与价值解读

作者: 刘庆莹[1]
作者机构: [1]西北大学
出版物刊名: 西部学刊
页码: 15-1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1期
主题词: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生态
摘要: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改革、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地球生命共同体、完善绿色发展法治体系五个部分.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内涵、实现路径及成效

中国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内涵、实现路径及成效

中国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内涵、实现路径及成效张素兰;张碧;刘翔;于丽娟;杨莉【期刊名称】《环境生态学》【年(卷),期】2022(4)5【摘要】绿色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已成为国际共识。

如何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经济学理论问题。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在此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阐述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内涵、实现路径及成效。

结果表明:绿色经济理论是中国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绿色经济能够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导致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衰减;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以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不断提升全社会用能效率,是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日见成效。

【总页数】6页(P109-114)【作者】张素兰;张碧;刘翔;于丽娟;杨莉【作者单位】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2;F124【相关文献】1.绿色发展理念的伦理内涵与实现路径2.贵州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3.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评价标准与实现路径4.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5.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必须解决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 间的目标冲突,一是要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 目标;二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目标冲突时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要使得绿水青山成 为金山银山。如前所述,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加快发展 绿色产业,可以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
续性的改善,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在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目标冲突时,一定要强调经济 增长遵循自然规律,资源环境负荷不得超越资源环
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欠发达地区实施严厉的环境规制 要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困难。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大多分布 在中西部地区,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区域,或经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达地区的上风向区域,欠发达地区加强环境规制,维 护绿水青山,是关系到全国国土生态安全的国家大事。 因此,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应是欠发达地区实
施环境规制的主要目标。鉴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技术效 率相对较低,导致环境效率较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规 制应更多考虑技术准入,环境规制应以提高企业环
习近平总书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深化了绿色发展的理论 内涵。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是经济 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中国经 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
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即经济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 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二是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 山,其实质是使资源环境可持续成为生产力,促进
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 坚持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绿色发展理念,多次强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
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 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伏发电的发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建议尽快实施可再生 能源配额制,通过强制性的可再生能源配额,鼓励和引 导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第三,实行空间差别化的环
境规制。如前所述,空间异质性会影响到污染型企业对 环境规制的行为响应,因此应当实施空间差别化的环境 规制。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规模大,资源环境负
荷重,但环境规制的波特假说已成为现实,实施严厉的 环境规制的条件相对成熟,因此环境规制的主线应当是 加强资源环境负荷的总量控制,使其不得超越资源
使传统产业向绿色生产转型。绿色技术的经济性是推广 应用绿色技术的关键,要重视研发具有经济性的绿色技 术,让绿色生产有利可图。第二,加快发展可再生
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 键因素。随着技术进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已 经大幅度下降,但仍高于煤电。如果通过环境税、
碳市场等手段,将煤电的外部性部分内部化,风力发电 和光伏发电的成本仍将略高于煤电,缺乏成本竞争的优 势。在当前电力市场饱和的形势下,风力发电和光
行业属性会对污染型企业的行为响应产生影响,不同的 环境政策工具也会对污染型企业的区位迁移决策产生不 同的影响。除此之外,空间异质性的作用也不容忽
视,在不同的区域,污染型企业对环境规制会做出不同 的行为响应。在区位条件有利、市场潜力大、盈利机会 多的区域,企业面对环境规制会想方设法在当地留
下来,努力适应环境规制对经营带来的影响,因而环境 规制会诱发更多的创新活动;在区位条件不利、市场潜 力不大的区域,企业面对严厉的环境规制时,往往
经济增长。首先,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经济 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 这需要从加法和减法两个方面努力。所谓加法,就
是寻求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实现经济 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善;所谓减法,是指经济 增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环境负
荷。可持续发展理论关于可持续性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是弱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认为自然资本和人造资 本之间是可以替代的,只要保持自然资本和人造资
0年代,美国学者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了农药对 生态的危害以后,才陆续有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并逐 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87年,联合国世界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 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可
持续发展的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生态 环境问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文明, 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凝结了
力。三是完善绿色金融的制度设计,使金融系统成为经 济系统绿色转型的支撑平台。(作者:石敏俊 单位:中 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完!谢谢观赏,转载请注明出处!
阔男书库/
本的总和不变,向人类社会提供服务流量的能力就可以 保持不变;另一种是强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认为有些 自然资本是不可替代的,经济增长不能超越资源环
境承载力。重视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认为通过技术 进步可以克服自然资本减少带来的增长极限;后者则强 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极限性和硬约束。实现中
国经济的绿色发展,需要综合这两种认识,既重视创新 驱动的积极作用,又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从 加法的视角看,创新驱动将是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
中确实观察到波特假说的现象,表明适当的环境规制有 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及企业竞争力,但也有的研究认为波 特假说不能得到验证。笔者认为,波特假说检验结
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企业异质性、行业异质性、空间 异质性和政策工具异质性对企业行为响应带来的影响。 具体来说,不同的企业属性对于环境规制的行为响
应存在差异,有的企业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 能力,增强竞争力,有的企业则难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 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目标。此外,不同的
就是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大 自然和谐共处。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
有自然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曾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 的任何一个水平上,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不仅包括人的生 产活动,而且包括自然界本身的生产力。马克思主
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 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它不仅指社会生产力,还包括自然 生产力。也就是说,自然生产力也是生产力。遗憾
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与农业文明强调顺应自然、工业 文明热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
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道家认为,天 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 父母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董仲舒天人合一观点认为,天代表物质环境,人 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 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所谓天人合一,
有的地区为了确保绿水青山,产业发展受到环境规制的 限制,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也有的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 长,降低环境规制的门槛,吸引了一些环境污染型
产业。研究发现,我国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差异,驱动 了部分环境污染型企业从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 移,也就是所谓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在现实中确实存
在。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有些地方担心 环保限产等措施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增长。由此 可见,绿水青山并不能自动成为金山银山。推动中
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脉络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的 历史演变,也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在原
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在农业社会, 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饭。进入工业社会以后, 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
的矛盾。恩格斯早在1886年就已指出,“我们不应过分 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但是直到20世纪6
增长的新动力,通过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加快发展绿色 产业,可以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 善。从减法的视角看,经济增长应遵循自然规律,
关键在于资源环境负荷不得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尤其 是在资源环境负荷超载地区,必须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 硬约束成为倒逼产业转型的政策抓手。其次,实现
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使 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自然生产力。当前在我国不少地区,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不会采用技术创新等措施去适应环境规制,而是采用迁 移或关门停产等办法进行规避。因此,环境规制需要考 虑异质性的影响,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区域类型,采取不同的环境规制手段,才能兼顾 经济增长及企业发展,达到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 发展目标。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实
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当前需围绕如何使经济增长与 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这两 大命题,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加
境效率为主要目标。第四,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 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必须深化绿色发展的制度 创新,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绿色产业的制度
设计,通过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强化绿色技术、绿色 生产的经济激励,促进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的推广应用,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完善绿色消费的
制度设计,要让绿色、生态成为新的生活消费导向,使 绿色、生态成为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的组成部分,从 而使得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自然生产
境承载力,也就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使绿 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则是绿色发展更高层次的目标, 这就要求进一步思考绿色发展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环境经济学的波特假说认为,适 当的环境规制将刺激技术革新。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 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将提高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