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的第一辆8×8轮式装甲输送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研制的第一辆8×8轮式装甲输送车
8×8轮式装甲车辆,以其所具有的机动速度快、防护力较好、承载大口径武器能力强、输送兵员多等突出特点,成为应急机动作战的理想装备,因此也是目前各国竞相发展的轮式装甲装备之一。资料显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重视发展轮式装甲车辆,但由于8×8轮式装甲车辆技术复杂以及军事需求各异等多方面的原因,除俄罗斯等少数国家较早推出БТР-60等8×8轮式装甲车辆外,其他大多是6×6或4×4系列。因此,8×8轮式装甲车辆的研制,更能折射出一个国家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水平。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是,我国早在1970年就开始研制8×8轮式装甲车──WZ522-1型轮式装甲车了。
一、"三北"地区的作战需求,"孕育"新一代轮式装甲车辆
1970年初,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刚刚结束,中苏关系也是"寒风凛冽",十分紧张。前苏联在中苏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对我构成极大的威胁,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当时的苏
军已全部实现装甲机械化,编有50个坦克师和百余个摩步师,装备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在中苏边境冲突中,苏军动用了包括先进的T-62坦克、БТР-60轮式装甲输送车在内的多种装甲装备。在紧张对抗情况下,我军加紧战备,随时准备应付苏联的"早打、大打和打核战争"的威胁。但是,当时我军装甲机械化程度相当低,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军地面部队战斗力提高的难题。为提高我军装甲机械化水平,满足在"三北"地区对苏作战之急需,军委装甲兵及时做出了研制新型8×8轮式装甲输送车的决定。
1970年2月18日,军委装甲兵司令部根据中央军委有关指示精神,召开了"五种新型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任务落实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在第一代轮式装甲车(WZ533装甲汽车、64式轮式装甲车)的基础上,起步研制第二代轮式装甲车辆。同时,装甲兵司令部明确了研制的基本原则:一是新一代轮式装甲车辆,以输送为主,主要输送步兵;二是新一代轮式装甲车辆以"三北"地区作战为主,并具备克服江河障碍的能力。研制任务由北方某研究所担任总设计师单位。另外,装甲兵某研究所以及长春汽车研究所和某军区也参加研制工作。
会后,有关部门和参研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了论证方案,并向军委装甲兵作了汇报。论证方案提出,载员16
人的WZ522-1和载员24人的WZ522-2两种车型,同时进行
研制。方案还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成熟的汽车生产技术,WZ522-1轮式装甲车尽量采用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的35D
型越野汽车的总成和零部件。
半年后,研制单位就推出了WZ522-1的第一轮样车,并参加了同年军委装甲兵在北京召开的"五种新型车辆现场汇报会"。WZ522-2轮式装甲输送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启动研制。
随后,WZ522-1试验样车于1971年1月至3月,进行了寒区冬季试车。到10月份,科研人员根据样车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对第一轮样车进行了改进,推出WZ522-1的第二轮样车。
1972年至1975年,第二轮样车进行了总体性能试验、室内整车转鼓试验台试验、夏季行驶试验、长途行驶试验和越野路面行驶试验等多项试验,累计总行驶里程达25000km,符合设计要求。
1976年至1978年,担负研制和试验任务的研究所,对WZ522-1第二轮样车的研制和试验工作进行总结,并整理归档了全套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1979年至1980年间,
WZ522-1样车参加了全军装备展览及常规兵器展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此后,由于有关部门对装甲装备体系中是否需要轮式装甲车辆的问题争论不休,导致8×8轮式装甲车在完成设计
和试验后未能定型。这样,"孕育"近10年的第二代轮式装甲车未能"降生"。
二、新颖的设计
WZ522-1轮式装甲输送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充分汲取了我国第一代轮式装甲车辆研制的有益经验,在总体结构的设计上与前两期介绍的WZ533和64式轮式装甲车辆相比,显得更加新颖。
1.总体布置
WZ522-1轮式装甲输送车,是在二汽35D型越野汽车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为满足较多人员乘坐的需要,应尽可能扩大车内空间,同时,为满足克服江河障碍的需要,应科学确定车辆浮心和重心的位置。为此,在总体结构的设计上,取消了原汽车的车架,并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全封闭、承载式装甲车体。
该车为8×8驱动型式,乘员为2人,分别为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载员16人。在车体内,动力室置于车首,驾驶室在前部,中、后部为载员室。为尽可能多地采用35D型越野汽车的传动系统零部件,且有利于改进成其他用途的变型车辆,该车采取发动机前置方案。与原型车相比,其发动机
位置纵向后移了478mm,正好位于第一和第二桥之间。这样,有效减轻了第一桥的负荷,并使整车质量分布更为均衡。同时,也有利于浮渡时的平衡。经水上航行试验证明,发动机适当后移,对浮心和重心的良好匹配非常有利。
为了保证驾驶员有适当的操作空间,与64式轮式装甲输送车一样,该车的发动机横向位置也作了适当右移。由于正面防弹的需要,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动机,难以像汽车那样充分利用车辆行驶时正面高速迎风气流散热,且在水上航行时,进、出风口不能进水,为此,设计人员针对第一轮样车进、出风口存在的问题,对第二轮样车的风道进行了较大改进。改进后的风道,冷空气从车首上装甲进至发动机周围,经风扇加压吹向水散热器,散热后的热空气转弯向后,经车首后上部出风口排出车外。改进后的风道在防弹和防水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但因风道有较大转弯,气流阻力大,散热效果还是不理想。
该车驾驶室与载员室相连接,结构紧凑,乘、载员之间联络非常方便。驾驶员位于左侧,副驾驶员在右侧。驾驶室前面采用了防弹风挡玻璃,视野相当好。风挡玻璃前面,安装有可开启的装甲挡板。在敌火力威胁条件下,驾驶员可放下装甲板并通过可卸式潜望镜和夜视仪进行观察。驾驶椅的高度和靠背倾角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形的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