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的诗意与鉴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的诗意与鉴赏《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原文:《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
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
诗意: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鉴赏: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出自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及注释】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1、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赏析
古诗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翻译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之仪。
其古诗全文如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前言】《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翻译】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orG。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及注释】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1、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之仪《卜算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①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②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③
【注释】①长江头,长江上游。
长江尾,长江下游。
②已:终止。
③定,此处用作衬字。
【译文】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
我终日思念着你,却相见无由。
我们同饮长江水,这使我更添离愁。
当江水停止流动的时候,也就是我对你的思念终止的时候。
但愿你的心象我的心,我会把你永远记在心头。
【集评】
明·毛晋:“(之仪词)中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如‘鸳衾半拥空床月’,又如‘步懒恰寻床,卧看游丝到地长’。
又如‘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即置之片玉、漱玉集中,莫能伯仲。
至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是古乐府俊语矣。
”(《宋六十名家词·姑溪词跋》)
现代·唐圭璋:“此首因长江以写真情,意新语妙,直类古乐府。
起言相隔之远,次言相思之深。
换头,仍扣定长江,言水无休时,恨亦无已时。
末句,言两情不负,实本顾太尉语。
”(《唐宋词简释》)
【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云:“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
”此首即以清淡之语表达深婉强烈的相思。
其中以长流无尽的江水为比兴,景与情妙合无垠。
且以文人手笔而兼具民歌的直挚、质朴,确给人以清新隽永的美感。
古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作者李之仪)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宋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标签宋词精选、婉约、宋词三百首、思念、爱情、长江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注释已:完结,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及译文注释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及译文注释《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及译文注释《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译文二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注释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
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
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作品原文: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品注释:⑴卜算子:词牌名。
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
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⑵思:想念,思念。
⑶休:停止。
⑷已:完结,停止。
⑸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作品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创作背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
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事业受到沉重打击,家人连遭不幸,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
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
早年,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杨姝只有十三岁,就为黄庭坚的遭遇抱不平,她弹了一首古曲《履霜操》,《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
杨姝与李之仪偶遇,又弹起这首《履霜操》,正触动李之仪心中的痛处,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
宋词: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译文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卜算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翻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
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
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
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注释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已:完结。
停止。
休:停止。
定:此处为衬字。
思:想念,思念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原文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此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中学语文论文《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赏析吕丽梅《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词作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2.休:停止。
3.已:完结,停止。
4.定:此处为衬字。
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5.思:想念,思念。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
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
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
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
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l居当涂。
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诗文大意: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由李之仪创作,被选人《宋词三百首》。
这是向对方表示恋情的一首佳作,富有民歌的艺术特色。
此作最大成功在于以长江写真情,生发联想,铸为清词丽句,压倒古今多少言情之作。
下阕写长江水的无休无止与自己思君不见之“恨”没有停止作对比,深化题意,吐出绵绵情丝,有如长江流水滔滔不绝。
全词构思巧妙,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朴素,言浅而意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这首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表达什么?《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原文及赏析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表达什么?《卜算子·我住长江
头》原文及赏析
卜算子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
北宋文学家。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思念总是徒劳,见不到的人终究是一场虚幻,就算说共饮一江水、共赏一轮月,都只能是聊以慰藉的自欺,说到底,伊人长相厮守在自己身边才是唯一的期待与欢乐。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何时而起,又不知何时而终,恰似此刻的离恨,一往情深,不知何时才能消停。
江水一直流到那人所在的地方,也许会将我的思念带去,但不知那人是否也如我一样苦苦相思,不然流水就算能够将情意送到,又能有什么用呢?
“心悦君兮君不知”(汉代刘向《说苑》录《越人歌》),是动情之人不敢表达的忧伤;而君心是否似我心,则是深情之人无处言说的忐忑。
无论在怎样的年纪,都会无意间想起曾经的这场爱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 李之仪
我w ǒ住zh ù长zh ǎn ɡ江ji ān ɡ头t óu ,君j ūn 住zh ù长ch án ɡ江ji ān ɡ尾w ěi。
日r ì日r ì思s ī君j ūn 不b ù见ji àn 君j ūn ,共ɡòn ɡ饮y ǐn 长ch án ɡ江ji ān ɡ水shu ǐ。
此c ǐ水shu ǐ几j ǐ时sh í休xi ū,此c ǐ恨h èn 何h é时sh í已y ǐ。
只zh ǐ愿yu àn 君j ūn 心x īn 似s ì我w ǒ心x īn ,定d ìn ɡ不b ù负f ù相xi ān ɡ思s ī意y ì。
作品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 ,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 ,却又共
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
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
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