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认识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形式灵活,方法丰富,宿舍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本文旨在通过对宿舍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分析,说明宿舍文化建设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高校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在学生宿舍内,学生的学生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交流表现得较为真实,相互间的影响不容忽视。关注宿舍文化建设,有助于快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引导,及时遏制学生思想,心理和情感问题引发的不良现象和突发事件。因此,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趋势下,探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高校学生管理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文化是一种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既具有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特殊属性,又具备实际功能的文化类型。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涵:一是由宿舍社会、布局、卫生状况等构成的物质文化,二是由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等构成的制度文化,三是由价值观念,精神面貌等构成的精神文化。当前环境下,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学分制的实施与不断完善,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以宿舍为主阵地的文化建设,是一条适应形势发展的崭新教育、管理与服务途径。宿舍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也是学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新途径。
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命教育,即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和珍惜,包括个体生命、他人生命和其他一切自然生命。其次是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再次是社会适应性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是消费观念引导,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宿舍环境的文明程度、格调高低,既反映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对大学生身心产生影响。一个文明优雅、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和谐集体,其成员容易达成一致的奋斗目标。饭后闲聊,睡前卧谈,都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友谊,形成良好的心境,从而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其次,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宿舍是除课堂之外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展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场所。宿舍文化建设能解决宿舍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问题。
再次,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保护圈,容易使宿舍成员产生防备、排斥外界的心理,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后,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其形成更广泛的人际关系。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促成大学生宿舍文明。大学生宿舍文明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宿舍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环境建设,而应该着眼于更深层次的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具有高校特色的学生宿舍文化环境,既是建设宿舍文化的手段,也是规划宿舍文化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在具体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与阵地建设其次,要加强环境建设。有目的地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学生宿舍文化环境,既是建设宿舍文化的手段,也是规划宿舍文化的目的。环境建设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美感,通过服装、发型、健美及宿舍的美化设计等文化形式,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是强调内容,宿舍文化环境建设要做到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三是鼓励个性,重点表现在宿舍文化活动参与的自愿性上,不能靠简单的行政手段逼迫所有学生无条件参加,而是要千方百计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吸引个体参加。
最后,要健全科学制度。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正式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对良好校风的养成会起重要作用。但是,校风的养成还会受到非正式规范的影响。这种非正式规范与正式规范不同,它不是明文规定的制度、法定条例,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它的作用是一种心理上的约束力,与正式规范既有相斥的一面、又有相通的一面。因此,学生宿舍文化制度建设直接影响到校风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许益锋,刘新秀.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5.
[2]梁晓燕,黄燕,魏岚.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43- 45.
[3] 周长茂.高等学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