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欧姆定律学案(个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为您详细介绍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课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PPT、欧姆定律演示仪。
2.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电路实验套件,包括电池、导线、灯泡等。
五、活动过程:1.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欧姆定律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知识讲解:利用PPT和欧姆定律演示仪,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4.成果分享:每组孩子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讨论和分析。
5.游戏环节:设计一个与欧姆定律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孩子在实验操作中,对电路连接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的进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拓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我将在下一节课中,设计一个更为深入的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2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及实验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4. 欧姆定律的表述: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
5.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解释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电阻R2 = 10Ω,电阻R3 = 15Ω,电阻R4 = 20Ω。
2.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电流强度分别为:I1 = U/R1 = 10V / 5Ω = 2AI2 = U/R2 = 10V / 10Ω = 1AI3 = U/R3 = 10V / 15Ω ≈ 0.67AI4 = U/R4 = 10V / 20Ω = 0.5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内容,即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然后,我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解释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讨论。学生需要共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欧姆定律。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介绍欧姆定律时,我提出“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何关系?”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问题导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和交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完成实验步骤,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学生需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即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对于学生理解电路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学生需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进步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
3.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进步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我会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持续提高和进步。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案例中,我希望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三个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二、教学目标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学习动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会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会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学习动力。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7.2节“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领域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节内容相对较难,需要他们理解和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并对电流、电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实验中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2.教学课件:PPT、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欧姆定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欧姆定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分析数据,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樊引霞)
设计者:李建萍 审核:李小佩 时间:10.20 班级: 姓名:17.2欧姆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示。
2. 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掌握解简单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学指导】阅读课本78页“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自学姆定律及其公式,用红笔勾画重点知识,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做上标记,以便在后教中学习。
【自学检测】【知识点一】:欧姆定律1.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三者有什么关系(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欧姆定律公式:3【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由二知三)练习:一段阻值为20欧的导体,接在4伏的电源两端,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_.【后教】交流讨论:1.某同学认为:“由R U I =变形可得IU R =”,这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为了解题方便和避免错误,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注意:1.公式RU I =反映了导体中的电流I 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大小。
2.公式IU R =是变形公式,它反映了导体中的电流I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 、电阻R 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但电流和电压并不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
3.公式U=IR ,可用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只要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大小,就可以计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
4.公式中的I 、U 、R 对应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的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脚标区分;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比;同一电压(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比。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
17.2 欧姆定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度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到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能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生活中的电路问题;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U R I =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水平,通过实验体验物理探究的成就感。
【重点】使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难点】理解U R I=的意义 二、新知导学【温故知新】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成反比。
【欧姆定律】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与导体的电阻成 。
2、表达式:I ——电流,单位: U ——电压,单位: R ——电阻,单位:三、学以致用任务一:在干燥条件下,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000Ω,如果两手抓在了36V 的电源两极上,会不会有以上难受的感觉?任务二:现有一支试电笔,试电笔内有非常大的电阻,人体的电阻比它小的多(计算时可忽略人体电阻)。
人使用试电笔接触220V 的电压时,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8mA ,请问试电笔的电阻至少要多大?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任务三:1.小明手上有一个铭牌模糊的定值电阻,他想知道电阻值多大,你有没有办法协助他? ①测量哪些物理量? 、 ②设计电路图 ②利用公式 ,可得出R 。
2.小明测出定值电阻阻值为5Ω,电流表示数是0.5A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
若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此时该电阻阻值为 Ω。
3.通过U R I,小明推导出:导体的电阻R 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你同意吗?请你通过实验检验你的想法。
① 为了完成实验,你需要在电路中接入②记录数据,分析归纳电路图 ③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 。
(导学案)欧姆定律
课时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探究点一欧姆定律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I:电流,单位:安A;U:电压,单位:伏V;R:电阻,单位:欧Ω。
探究点二理解欧姆定律2.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到R=U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如图所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B.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D.导体的电阻不变易错警示:①混淆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探究点三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的阻值为10Ω,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6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灯泡的电阻为多少?5.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当导体中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当堂练习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0.5AB .电源电压为5VC .电阻R 1的阻值为15ΩD .若断开开关S 2,电流表A 1示数变大3.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4.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 R,导出了R=U 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 .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5.已知12:2:3R R =,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 .12:3:2I I = 12:1:1U U =B .12:3:2I I = 12:3:2U U =C .12:2:3I I = 12:1:1U U =D .12:1:1I I = 12:3:2U U =6.把阻值为2欧的电阻R 1 与阻值为5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I 1:I 2=_____,U 1 :U 2=_____;7.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中;①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①计算时单位要__________。
九年级上(人教版)物理优秀教学案例:17.2欧姆定律
教师布置了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强调作业完成的要求,如认真、细心、独立完成。这种方式鼓励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本节课通过以上五个亮点,成功地将欧姆定律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 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 鼓励学生分享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小组合作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首先,我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其次,我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最后,我鼓励学生分享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九年级上(人教版)物理优秀教学案例:17.2欧姆定律
一、案例背景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和运动的关系等基础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欧姆定律做好了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准备。然而,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讲授新知
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1)
课题:17.2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 能明白欧姆定律的内容,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 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重点:明白得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导学作业1.在上一节探讨“导体上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式是2.分析实验数据取得以下结论:当 一按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两头的 成正比;当 一按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的 成反比.3.欧姆是 国的闻名物理学家。
4.利用上节课得出的结论,填充表格5.右表是第1节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利用上表的数据计算每组U/R 的值,流I 进行比较, 咱们发觉:I RU二、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的内容:二、公式:电阻的大小/Ω 10 电阻两端的电压 / V 1 2 通过电阻的电流 / A0.10.3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I — — U — — R — — 说明:(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性、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2)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需统一成国际主单位。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部分电阻的阻值都 ,因为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电阻的总长度更长,因此总电阻必然比部分电阻 。
公式: R 总=(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的阻值都 , 因为多个电阻并联,总电阻的横截面积更粗,因此总电阻必然比支路电阻 。
三、课堂检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Ω,接在220V 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利历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那么加在电熨斗两头的电压是多少?3.在一个电阻的两头加的电压是20V ,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 ,,那么那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加在那个电阻两头的电压为10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4.一段导体两头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若是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为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通过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以及解题步骤。
6.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的照明电路中,电压为220V,电流为0.5A,求电阻。
2. 答案:电阻 = 电压 / 电流= 220V / 0.5A = 440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有所提高,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仍有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选购、电路的设计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加强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在上述教案中,提到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7.2欧姆定律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7.2 欧姆定律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会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电阻)两端的电压(3)会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科学思维:通过欧姆定律的学习,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3.科学探究:学习欧姆攻关克难,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学习解答电学计算的一般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导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导学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
公式表示 。
公式中电压U 的单位是 ;电阻R 的单位是 ;电流I的单位是 。
2.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导体、 时刻。
3.由欧姆定律可知只要知道电压、电阻、电流中 量,就可以求出第 个量。
4.某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220V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 ,应用公式 可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5.某导体的电阻为20Ω,通的电流为0.3A ,应用公式 可求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 。
6.某导体的电阻为10Ω,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 ,应用公式 可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 。
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 、U 、R 之间的关系。
(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I = U R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电流 I 的单位:A(2)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3)已知电压、电流,求电阻:注意: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欧姆定律》 -完整版教学设计
17.2《欧姆定律》教学设计王满开【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特例讲解掌握解题的技巧与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学习情感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3】教学难点:对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4】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和分析归纳法等。
【5】教学过程:引入师: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请同学回忆一下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得出的实验结论。
生:(1)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师:其实,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就已得出了以上结论,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下面所讲的欧姆定律。
新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题:17.2欧姆定律师:请在课本上画出并齐声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多媒体展示:一、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导体的电阻,I 表示导体中的电流,请同学用公式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
生:I=U/R。
多媒体展示:二、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师:下面请哪位同学说说式中三字母的含义及其单位。
学生回答并讨论后用多媒体展示:1、式中字母的含义及其主单位: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师:对于欧姆定律公式,同学们在使用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1)公式中“通过”的电流I、“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解题中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用电器)的各个物理量的角标必须相同,即“同一性”。
(2)在同一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都会引起电路的变化而导致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故公式I=U/R中的三个量是对同一时刻而言,即“同时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欧姆定律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流会随着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而变化?2. 理论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是指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其表达式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欧姆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欧姆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适用范围:电压、电流、电阻均为线性变化。
七、作业设计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R2 = 10Ω,R3 = 15Ω,求电流I。
答案:1. I = 1A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动画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知识。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17.2欧姆定律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案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是我设计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的内容。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物理课时,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欧姆定律,如何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在逻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阻、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欧姆定律的应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5. 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欧姆定律,如何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在逻辑。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了课后反思,让他们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还给出了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欧姆定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生活实例:我选择了家庭电路作为引入实例,因为这个实例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学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节.欧姆定律 姓名:1 二、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课堂导学】课前检测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 、 和 有关。
2.在一段电路中,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______成反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________成正比。
3.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 ;电压特点是: 。
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 ;电压特点是: 。
【学点一】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 比,跟导体的 成 比。
2、公式: ;变换公式有: 、 。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时,各符号要用规定的单位。
) U — 电压 — 伏特 ( V ); R — — ( );I — — ( )3、使用欧姆定律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欧姆定律研究的是同一 、同一 的两端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2)在电流、电压、电阻这三者中,电流是结果, 是电流变化的外部原因, 是电流变化的内部原因。
(3)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要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4)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要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
4、思考:根据欧姆定律公式的变换式R=U/I ,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练一练:例题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 Ω,接在220v 的家庭电路中,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例题2、一个用电器电阻100Ω,工作时的电流是0.22A ,那么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例题3、某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V ,用电流表测的流过的电流是50mA ,这个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少?【学点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猜想:(1)既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那么,将电阻串联起来,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总阻值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教案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一课程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欧姆定律这一概念,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欧姆定律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含义,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电阻、电流、电压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应用,电阻、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定义,讲解电阻、电流、电压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探究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教具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验证欧姆定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欧姆定律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解答。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电阻、电流、电压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2. 活动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应用,电阻、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关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分析家庭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解释电器工作时为何会发热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这是因为通过实际观察和描述,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电路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后续的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在理论知识讲解环节,我注重了欧姆定律的定义和电阻、电流、电压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17.2 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7.2节,主要内容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表达式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已知条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和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3. 学生能够掌握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和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电阻或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典型的欧姆定律应用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实验现象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3. 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七、作业设计1. 题目1: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电压为10V,求电流大小。
答案:I = U/R = 10V / 10Ω = 1A2. 题目2: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A,电阻为5Ω,求电压大小。
答案:U = I R = 2A 5Ω = 10V3. 题目3: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V,电阻为3Ω,求电流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7.2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掌握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提问学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4. 欧姆定律的发现:引导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解释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 欧姆定律的应用:举例讲解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6.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流(I):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电压(U):电势差,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阻(R):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七、作业设计:答案:I = U/R = 10V / 10Ω = 1A答案:U = I R = 2A 5Ω = 10V答案:R = U / I = 12V / 3A = 4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公式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导体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跟流过导体电流强度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跟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
4.一导体连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情况为()
A、电流和电阻均保持不变。。
B、电阻保持不变,电流是原来的2倍。
C、电阻和电流都变为原来的2倍。
D、电阻减小为原来一半,电流为原来4倍。
5.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A、0.25A 20ΩB、1A 20Ω
C、0.4A 10ΩD、1A 10Ω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7.如图1所示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Ω,电流表的示数为A,R1的阻值为Ω。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由例3可以看出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通过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的和,然后应用公式算出电阻的大小。
自学检测
1.电阻一定,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或减小)几倍;电压一定,导体的电阻(增大或减小)几倍,导体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2.某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5V,则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是A,导体的电阻为Ω。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调节滑片P到b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R1的阻值;
(2)当滑片滑到a端时,通过R1的电流。
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0V,R1=40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0.75A。则:(1)通过R1的电流?(2)通过R2的电流?(3)R2的阻值?
17.2欧姆定律学案
【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解题来自惯一、温故互查:(5分钟)
1、在上节课的实验中我们用到什么试验方法?。
2、通过上节课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当一定时,通过导体的跟导体两段的成正比;
当一定时,通过导体的跟导体的成反比。
二、学习探究:(20分钟)
设问导读:阅读课本78-79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经过科学家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大量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对于大多数的导体都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欧姆定律,请你写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2.用公式表示:。
3.公式中各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单位是什么?
※注意点:
(1)同一性: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2)同时性:对于同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流过的电流就会变化,因此必须是同一时刻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
4.欧姆定律表达式经过转换,可以得到哪两个变形式?,。
5.对变形式的理解:
(1)由变形式可以求某个电阻(或者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思考分析:小明从上述变形式得到“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
(2)有变形式可以求某一段导体的电阻。
思考分析:小雅从此变形式得到“电阻的大小与它两端的电压,以及流过的电流有关”的结论,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6.酒精浓度检测仪的原理是什么?
三、例题变式:
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电阻又是多少?
1.某同学将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接在电阻R1的两端时,通过R1的电流是0.5A,他又将这个电池组接在另一个电阻R2的两端,已知R2=2 R1,通过R2的电流是。
2.有一电阻两端加上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可知它的电阻为Ω,若给它加上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A,此时导线电阻为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A,导线电阻为Ω。
3.下列四个公式中,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 )
A、U= RB、R= C、I= D、I=
4.甲乙两个导体的电阻值比是1:2,将它们分别接在同一个电源的两端,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值比()
A、1:2B、1:1
C、2:1D、4:1
5.不能确定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5A,则电阻为,当电压为15V时,电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