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层厚度计算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保温材料在tp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W/m· ℃ m 管道周围空气温度 管道外的风速 m/s 保温层表面到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W/(m · k)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令d1/dw×ln(d1/dw)=x· lnx查表得: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管道内介质的温度 保温层平均温度 管道外径 m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m W/m· ℃
(四).直埋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λ t=
1.74
土壤层温度 埋管深度
℃ m m
tt= h=
d1= δ =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5 1.2 0.0442 -0.0874
的 计 算 方 法(三种方法)
备
tw1=33.4+0.028× (t-50) tp=(t+tw1)/2
δ =(d1-dw)/2 一般可取1.74W/m· ℃
h·] 1
一般可取5℃
lnd1=[λ 1× w1-tt)× w)+λ 1× w1)× h)]/[λ t× w1-tt)+λ 1× w1)] (t ln(d (t-t ln(4 (t (t-t
δ =(d1-dw)/2
2
ω= α h=
x· lnx= x= δ = d1/dw× ln(d1/dw)=
(二).通过控制最大热损失的方法计算 ℃ t= 95 ℃ tp= 70
λ 1=
dw= t k=
2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 ℃ m 管道周围空气温度 保温层表面到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W/(m · k) 单位表面允许最大散热量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m 注:当预先定出管道或设备的表面最大允许 散热损失时,其保温层的经济厚度为: 管道内的介质流量 kg/h 介质平均比热 kj/(kg· ℃) 介质始端温度 ℃ 介质终端温度 ℃ 管道输送长度 m 平面保温层到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 k) 管道支吊架局部保温系数 当(t1-tk)/(t2-tk)<2时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当(t1-tk)/(t2-tk)≥2时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土壤的导热系数 m q
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

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δ = (2×Rcdm)/(λ×(Td - Ta))其中,δ表示保温层厚度,Rcd表示热损失的导热系数,dm表示热力管道外径减去保温层的管径减去内径的一半,λ表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Td表示热力管道运行温度,Ta表示环境温度。
该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的理论依据是根据热传导热阻有关的基本规律推导而来的。
它基于传热的基本公式Q=λ*A*(T1-T2)/δ,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λ为导热系数,A为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热流体的温度和环境温度。
将Q表示为能量损失E除以时间t,即Q=E/t,然后将面积A表示为管道的外表面积S再乘以管道单位长度L,即A=S*L,最后代入热流量公式中,得到Q=λ*S*L*(T1-T2)/δ。
由于整个管道的保温层是一个连续的导热体,所以整个管道的热阻等于各个部分热阻的总和,即Rc=δ/λ,所以最终得到δ=2*Rc*d/λ。
在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中,需要确定几个参数,包括热损失的导热系数、热力管道外径减去保温层的管径减去内径的一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热力管道运行温度和环境温度。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中热损失的导热系数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热力管道运行温度和环境温度可以通过测量获得。
总之,热力管道保温厚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比较简单且常用的公式,可以用来估计热力管道保温层的厚度,以避免热量的损失和管道外壁温度过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计算公式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具体工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关于室内给水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关于室内给水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摘要:正确的设计室内给水管道保温层厚度是保证管道用水安全重要因素。
设计人员往往仅仅根据设计经验选取保温层厚度,这样既不科学也不经济。
本文通过严谨的计算。
得出在环境温度相同情况下,管道公称直径与管道保温层厚度成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保温层,导热系数,放热阻力,相关度前言:本文以岩棉为保温材料为例,通过计算推导不同管径在室内温度相同情况下,保温层厚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室内温度不会低于0℃,当环境温度有可能出现水结冻的情况下,在管道外壁做保温层是为了延缓管道中水温的下降,防止管道中的水结冻。
1.1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101122403.6ln 2ln d KZ R t t d G C G G t t δπλ⎧⎫⎪⎪+⎪⎪=-⎨⎬-⎪⎪+-⎪⎪⎩⎭d ——管道外径(m )δ——保温层厚度(m )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 ·℃)]K ——支架影响修正系数Z ——保持不结冻的时间(h )G 1——单位长度内水的重量(kg/m )C 1——水的比热[kJ/(kg ·℃)]G 2——单位长度管道的重量(kg/m )C 2——管道材料的比热[kJ/(kg ·℃)]t 1——管道水温(℃)t 0——周围环境温度(℃)t 4——水的终温(℃)R 1——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空气的放热阻力[ (m ·℃)/W]不锈钢管公称直径与外径对用表钢管管道和管道内水重量表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到周围空气的放热阻力注:本表格数据引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给水排水,其中部分数据采用估算2.1关于计算公式参数选择本文选用矿渣棉为保温材料,渣棉的导热系数为0.060[W/(m·℃)]。
室内管道修正系数K=1.2。
单位长度管道的重量G2=21.64(kg/m)。
C2管道材料的比热0.480[kJ/(kg·℃)](钢管)。
单位长度管道的重量G1=21.64(kg/m)。
保温工程计算公式

保温工程计算公式
保温工程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保温层厚度计算、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计算、保温层传热损失计算以及保温材料消耗量计算等。
一、保温层厚度计算
1.较常用的计算方法为采用温度下降法,即根据要求的表面温度和环
境温度之间的温差,结合材料导热系数和保温层厚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保温层的厚度:
T-To=K*d
其中,T为表面温度,To为环境温度,K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d为
保温层厚度。
2.根据热阻法,保温层的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T-To)/(K*A)
其中,A为保温材料导热面积。
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计算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主要根据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组织结构来确定。
较常用的计算方法有:
1.常规计算法:通过试验测定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并按实际情况考
虑使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修正。
2.标准法: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提供的数据,选择符合要求的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三、保温层传热损失计算
保温层传热损失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Q=K*A*(T1-T2)/d
其中,Q为传热损失(热通量),K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A为保温材料导热面积,T1为内表面温度,T2为外表面温度,d为保温层厚度。
四、保温材料消耗量计算
保温材料消耗量的计算主要基于保温材料的密度和实际需要的保温层厚度。
保温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为:
V=A*d
其中,V为保温材料消耗量,A为保温材料导热面积,d为保温层厚度。
以上是保温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计算保温层厚度(防凝露法)

1.圆筒面(公称直径等于和小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D1/D0)Ln(D1/D0)=2λ/αsD0*(Tf-Ts)/(Ts-Ta)
δ=(D1-D0)/ 2
2.平面单层保冷层(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δ=λ/αs*(Tf-Ts )/(Ts-Ta )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介质温度 T f =
5℃露点温度 T d =20.54℃环境温度 Ta =
23.6℃表面温度 Ts =21.54℃取值T d +1℃相对湿度 RH =90%导热系数 λ=0.034
w/(m·k)放热系数 αs =8.14w/(m2k)保温管内径 D 0=
15mm 1.圆筒面(公称直径等于和小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福耐斯保温层厚度为δ=17.3mm
3.95458≥
4.4715854公式右边2λ/αsD0*(Tf-Ts)/(Ts-Ta)注:设的保温厚度值必须使公式左边≥公式右边
2.平面单层保冷层(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福耐斯保温层厚度为δ=33.536891mm
计算保温层厚度(防凝露法)
一、保温厚度计算公式:
二、设计参数:
三、计算保温层厚度:
公式左边(D 1/D 0)Ln(D 1/D 0)=
(Tf-Ts)/(Ts-Ta)。
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公式

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保温隔热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保护建筑物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而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则是决定其保温隔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何合理地计算保温隔热层的厚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要求、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和环境温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T = \frac{{(Ti-To) \cdot R}}{{K}} \]其中,T表示保温隔热层的厚度,Ti表示室内温度,To表示室外温度,R表示热阻,K表示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在这个公式中,室内外温度的差值(Ti-To)是影响保温隔热层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越大,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就需要越大。
因为温差越大,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就越大,需要更厚的保温隔热层来减少热量的传导。
另外,热阻R也是影响保温隔热层厚度的因素之一。
热阻是指保温隔热材料对热传导的阻力,热阻越大,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就可以越小。
而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K则是保温隔热层厚度计算公式中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保温材料的导热性能,热传导系数越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就需要越大。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保温材料和厚度来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
一般来说,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聚氨酯泡沫、玻璃棉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热传导系数和热阻。
根据具体的建筑物情况和要求,可以通过保温隔热层厚度计算公式来确定合适的保温材料和厚度。
除了保温隔热层的厚度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保温隔热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均匀、密实,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温隔热层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方式和密封处理,确保保温隔热层与建筑结构之间没有热桥,避免热量的传导。
保温层的厚度怎么计算

保温层的厚度怎么计算1.正常情况下的保温层厚度计算:首先,需要确定要使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单位为W/(m·K)。
然后,确定所在环境的温度差(ΔT),即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
最后,根据希望的保温效果(通常以保温层中心的温度为基准),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保温层的厚度(d):d=(ΔT×希望的保温效果)/(λ×2)例如,如果希望在介质温度为100°C,环境温度为25°C的情况下,保温层中心的温度不超过70°C,且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4W/(m·K),则保温层的厚度可以计算为:d = ((100 - 25) × 0.7) / (0.04 × 2) = 87.5 mm2.冷却设备的保温层厚度计算:对于冷却设备,保温层的厚度计算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只需将温度差改为冷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并根据要求的保温效果计算厚度。
3.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在管道保温层的厚度计算中,需考虑到管道的直径、流体温度、环境温度等因素。
根据使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管道的外径和环境温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保温层的厚度(d):d=(0.21×管道外径×(流体温度-环境温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为一般情况下的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如保温材料的耐久性、成本、安装和维修方便性等。
因此,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细致的计算和决策。
在实际工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工程设计软件来进行保温层厚度计算,这些软件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计算结果。
保温层计算规则

保温层计算规则一、引言在建筑领域中,保温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然而,为了保证保温层的性能,我们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保温层计算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二、保温层的作用和分类保温层主要起到隔热的作用,阻止室内外热量的传递。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保温层可以分为常见的五类:气泡膜保温层、聚苯板保温层、岩棉保温层、聚氨酯保温层和挤塑板保温层。
三、保温层厚度的计算保温层的厚度是保证其隔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经验法和数值法。
1. 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保温层的厚度。
例如,根据《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气候条件为寒冷地区时,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可以为:保温层厚度 = (室内设计温度 - 外界设计温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室内外温差)。
2. 数值法数值法是根据热传导理论和计算工具进行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通过建立建筑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可以模拟热传导过程,从而得到合理的保温层厚度。
四、保温材料的选择保温层的性能与所选用的保温材料密切相关。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岩棉、聚氨酯等。
选择保温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导热系数、吸湿性、防火性能、施工方便性和环境友好性。
五、保温层施工要点保温层的施工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面处理:保温层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清理、修补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牢固。
2. 材料选择:根据建筑设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并检查其质量和性能。
3. 施工工艺:根据保温材料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如粘贴、抹灰等。
4. 施工质量控制:保温层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材料检查、工艺检查和施工记录等。
六、保温层的检测和验收为了确保保温层的性能和质量,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常见的方法包括热工性能测试、密封性测试和外观质量检查等。
空调水管及风管保温棉厚度计算

1、水管保温厚度计算
V=π×(D+1.033δ)×1.033δ×L
式中V——保温棉体积,m³
D——管道外直径,m
δ——保温层厚度,m
L——管道长度,m
1.033——保温损耗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式中单位均为m最终得出的结果才是m³。
因此,计算过程中需把管道外直径、保温层厚度换算成m。
次式原理为,管道外表面积与保温层厚度的乘积,考虑了损耗。
2、风管保温厚度计算
矩形风管保温面积=(长+宽+保温厚度*1.033)*2*长度
圆形风管保温面积=(直径+保温厚度*1.033*2)*3.14*长度
矩形风管保温厚度=(长+宽+保温厚度*1.033)*2*长度*保温厚度*1.033
圆形风管保温厚度=(直径+保温厚度*1.033*2)*3.14*长度*保温厚度*1.033
式中1.033——保温损耗系数。
上式同样注意式中单位,应保持一致。
保温层的厚度怎么计算

保温层的厚度怎么计算
1.经验法
经验法是一种简单粗略的计算方法,通过经验值来估算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建筑物或设备的保温设计。
经验法需要考虑到保温材
料的导热系数、室内外温差、环境温度等因素。
根据经验值表,找到相应
的保温材料、环境温度和温差,即可得到保温层的厚度。
2.热工计算法
热工计算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热工方程来
计算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或设备的外表面温度、室
内表面温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
通过热传导方
程计算,可以得到保温层的厚度。
3.能耗计算法
能耗计算法是一种以能耗为基础的计算方法,通过设定能耗限制来确
定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或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以
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室内外温差等因素。
通过计算能耗,将其限制在
一定范围内,得到保温层的厚度。
4.经济性计算法
经济性计算法是一种以经济成本最低为目标的计算方法,通过考虑保
温材料的价格和使用寿命,来确定保温层的厚度。
这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
建筑物或设备的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保温层的导热系数、温差等
因素。
通过最小化经济成本,可以得到最经济的保温层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以及计算的具体步骤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保温要求和项目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工艺、材料的使用特性、使用环境等。
因此,保温层的厚度计算往往是一个综合分析和决策的过程。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G= C= t1= t2= L= αh·1= K1=
d1=
35 896
95 70 1000 0.344
1.2 TRUE 0.2290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则保温层厚度δ为 : m 当(t1-tk)/(t2-tk)≥2时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δ=
0.0050
FALSE
d1=
0.2227
δ=
0.0161
(二).通过控制最大热损失的方法计算
管道内介质的温度 ℃
t=
95
输入
保温层平均温度 ℃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 管道外径 m 管 保道 温周 层围 表空 面气 到温 周度 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 k)
tp= λ1=
dw= tk=
αh=
70
输入
0.048
输入
0.219
输入
28
输入
0.034
单位表面允许最大散热量 q
q=
93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d1=
0.3527
则保温层厚度δ为 : m
δ=
0.0668
注:当预先定出管道或设备的表面最大允许 散热损失时,其保温层的经济厚度为:
δ1=
0.0037
(三).通过控制温度降时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管道内的介质流量 kg/h 介质平均比热 kj/(kg·℃) 介质始端温度 ℃ 介质终端温度 ℃ 管 平道 面输 保送 温长 层度 到周围空m气的放热系数 W/(m2· k) 管道支吊架局部保温系数 当(t1-tk)/(t2-tk)<2时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ln(d1/dw)]
δ1=2.69×dw1.2×λ11.35×tw11.73/q1.5
保温层厚度计算

编号:SM-ZD-55758 保温层厚度计算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保温层厚度计算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1)厚度公式式中δ——保温层厚度,m;Do——保温层外径,m;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m·℃);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fn——热价,现取7元/106kJ;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n——计算年限,取15年;i——年利率(复利率),取7%;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α h= q=
d1= δ = δ 1= G= C= t1= t2= L= α h· 1= K1 = d1= δ = d1= δ =
0.048 0.219 28 0.034 93 0.3527 0.0668 0.0057 35 896
95 70 1000 0.344 1.2 TRUE 0.2290 0.0050 FALSE 0.2227 0.0018
此计算方法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外表面温度未知,平均温度查附表2
查附表3 查附表4
ln(d1/dw)=2× 3.14×λ 1× [(t-tk)/q-α h] δ 1=2.69× dw1.2× λ
1.35
1
× tw11.73/q1.5
室内取0.086,室外取0.344 吊架室内1.10,室外1.15;支架室内1.15,室外1.20 当(t1-tk)/(t2-tk)<2时,用下面公式计算系数 W/m· ℃ 管道外径 m 管道周围空气温度 管道外的风速 m/s 保温层表面到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 W/(m · k)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令d1/dw×ln(d1/dw)=x· lnx查表得: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管道内介质的温度 保温层平均温度 m
(三).通过控制温度降时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m W/m· ℃
(四).直埋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λ t=
1.74
土壤层温度 埋管深度
℃ m m
tt = h=
d1= δ =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则保温层厚度δ 为 :
5 1.2 0.1449 -0.0370
的 计 算 方 法(三种方法)
备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三种方法)

(一).透过控制保温层外表面温度的方法计算
管道内介质的温度 ℃
t=
20
输入
主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
tw1=
32.56
保温层平均温度
℃
tp=
26.28
保温材料在tp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W/m‧℃
λ1=
0.06
输入
管道外径 m
dw=
0.219
输入
管道周遭空气温度
δ=
0.0052
当(t1-tk)/(t2-tk)≧2时
FALSE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d1=
0.2233
则保温层厚度δ为 : m
δ=
(四).直埋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土壤的导热系数 W/m‧℃
λt=
土壤层温度
℃
tt=
埋管深度
m
h=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d1=
则保温层厚度δ为 : m
δ=
0.0021
一般可取1.74W/m‧℃ 一般可取5℃
lnd1=[λ1×(tw1-tt)×ln(dw)+λ1×(t-tw1)×ln(4h)]/[λt×(tw1-tt)+λ1×(t-tw1)] δ=(d1-dw)/2
tk=
35
输入
管道外的风速 m/s
ω=
4
输入
保温层表面到周遭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 ‧k)
αh=
25.53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d1/dw×ln(d1/dw)=
0.1105
令d1/dw×ln(d1/dw)=x‧lnx查表得︰
x‧lnx=
0.1105
保温层厚度计算

保温层厚度计算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696-80保温层厚度计算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1)厚度公式式中δ——保温层厚度,m;Do——保温层外径,m;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 ;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m·℃);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fn——热价,现取7元/106kJ;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n——计算年限,取15年;i——年利率(复利率),取7%;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计算保温层厚度(防凝露法)

1.圆筒面(公称直径等于和小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D1/D0)Ln(D1/D0)=2λ/αsD0*(Tf-Ts)/(Ts-Ta)
δ=(D1-D0)/ 2
2.平面单层保冷层(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δ=λ/αs*(Tf-Ts )/(Ts-Ta )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介质温度 T f =
5℃露点温度 T d =20.54℃环境温度 Ta =
23.6℃表面温度 Ts =21.54℃取值T d +1℃相对湿度 RH =90%导热系数 λ=0.034
w/(m·k)放热系数 αs =8.14w/(m2k)保温管内径 D 0=
15mm 1.圆筒面(公称直径等于和小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福耐斯保温层厚度为δ=17.3mm
3.95458≥
4.4715854公式右边2λ/αsD0*(Tf-Ts)/(Ts-Ta)注:设的保温厚度值必须使公式左边≥公式右边
2.平面单层保冷层(公称直径大于1000mm 的管道和圆筒形设备)
福耐斯保温层厚度为δ=33.536891mm
计算保温层厚度(防凝露法)
一、保温厚度计算公式:
二、设计参数:
三、计算保温层厚度:
公式左边(D 1/D 0)Ln(D 1/D 0)=
(Tf-Ts)/(Ts-Ta)。
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

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两个重要的参数:热流量和热导率。
热流量(Q)是指通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的热量。
在保温层的情况下,热流量表示热能的传输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量来表示。
热流量的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特(kW)。
热导率(λ)是指物质导热性的量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单位长度内通过的热流量。
热导率的单位通常为瓦特/(米·开尔文)(W/(m·K))。
了解了这些参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保温层的厚度:d=(Q×R)/(λ×ΔT)其中:d是保温层的厚度(单位:米)Q是热流量(单位:瓦特,或千瓦特)R是热阻(单位:(米·开尔文)/瓦特,或(毫米·开尔文)/瓦特)λ是保温材料的热导率(单位:瓦特/(米·开尔文),或瓦特/(毫米·开尔文))ΔT是温度差(单位:开尔文,或摄氏度)。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R是热阻,表示单位温度差通过单位面积上的热量流失所需的热阻。
热阻的计算需要考虑保温层的材料和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常使用常见的保温材料的热阻数据来替代传热系数。
例如,常见的聚氨酯保温层材料的热阻为0.04(米·开尔文)/瓦特,常见的聚苯板保温材料的热阻为0.025(米·开尔文)/瓦特。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需要保温管道内部温度为100摄氏度,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并且热流量为1000瓦特。
使用聚苯板作为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0.025W/(m·K)。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温度差:ΔT=100-20=80开尔文。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保温层的厚度:d=(1000×0.025)/(0.025×80)=1.25米。
因此,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我们需要1.25米的聚苯板来达到所需的保温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理论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条件、保温材料的稳定性和可行性等。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三种方法)

λ1=
dw= tk=
0.048 0.219 28 4 25.53 0.1556 0.1556 1.147 0.0161 95 70 0.048 0.219 28 0.034 93 0.3527 0.0668 0.0037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ω= αh=
x‧lnx= x= δ=
d1/dw× ln(d1/dw)=
δ=(d1-dw)/2 当(t1-tk)/(t2-tk)≧2时,用下面公式计算︰
ln(d1/dw)=2×3.14×λ1×[(t2-tk)×L×K1/[G×C×(t1-tk)-αh‧1]
δ=(d1-dw)/2
一般可取1.74W/m‧℃ 一般可取5℃
lnd1=[λ1×(tw1-tt)×ln(dw)+λ1×(t-tw1)×ln(4h)]/[λt×(tw1-tt)+λ1×(t-tw1)]
d1/dw×ln(d1/dw)=2×λ1×(t-tw1)/[αh×dw×(tw1-tk)] 见后面附表1 见后面附表1 δ=(d1-dw)/2=(x-1)×dw/2
此计算方法计算保温层浓度时,外表面温度未知,平均温度查附表2
查附表3 查附表4
ln(d1/dw)=2×3.14×λ1×[(t-tk)/q-αh]
平面保温层到周遭空气的放热系数 W/(m2‧k) 管道支吊架局部保温系数 当(t1-tk)/(t2-tk)<2时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则保温层厚度δ为 : 当(t1-tk)/(t2-tk)≧2时 则保温层厚度δ为 : m
设管道主保温层外径为d1: m
(四).直埋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土壤的导热系数 土壤层温度 埋管深度 m
δ=(d1-dw)/2
αh= q=
三种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三种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应用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热传导计算方法:热传导计算方法是根据导热传递的基本原理进行计算。
该方法适用于低温、中温和高温管道,计算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要求的导热系数λ,一般根据工艺要求或规范要求确定。
例如,低温管道采用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中温管道采用导热系数适中的材料,高温管道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
步骤2:确定管道的外径D和内径d。
步骤3:根据导热系数λ和管道的外径D、内径d,使用热传导计算公式计算出保温层的厚度。
保温层厚度=(D-d)/2×λ2.表观导热系数法:表观导热系数法是根据管道外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来确定保温层厚度。
该方法适用于低温和中温管道。
计算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要求的表观导热系数U,一般根据工艺要求或规范要求确定。
步骤2:确定环境温度和管道外表面温度。
步骤3:使用表观导热系数法计算保温层的厚度。
保温层厚度=(T2-T1)/U其中,T2为环境温度,T1为管道外表面温度。
3.功率平衡法:功率平衡法是根据管道输送的热量和保温材料热阻来确定保温层厚度。
该方法适用于高温管道。
步骤1:确定要求的断热功率Q,一般根据工艺要求或规范要求确定。
步骤2:确定保温材料的热导率λ和管道的表面积A。
步骤3:使用功率平衡法计算保温层的厚度。
保温层厚度=Q/(λ×A)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三种计算方法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保温材料的工作温度范围,工作环境的湿度,维护和安装便利性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合适的保温层厚度,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保温层厚度计算

保温层厚度计算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保温层厚度计算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
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1)厚度公式式中δ——保温层厚度,m;Do——保温层外径,m;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W/(m·℃);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fn——热价,现取7元/106kJ;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n——计算年限,取15年;i——年利率(复利率),取7%;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用试差法,经计算δ=22.5mm。
(2)管道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式中q——单位表面散热损失,W/m。
经计算q=42.2W/m,满足国标GB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要求。
(3)温降计算式中△t——卑位长度温降,℃/km;Q——流量,kg/h;cp——比热容,W·h/(kg·℃);L——管长,km。
△t=0.15℃/km,满足建设方提出的温降要求。
(4)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式中ts——保温层外表面温度,℃。
经计算ts=9.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与校核
1 已知条件
保温棉内侧对流换热系数h1=70w/(m2·k),温度分别为0℃、-60℃、-138℃。
铝片的厚度∝1为5mm,传热系数λ1=236w/(m2·k)。
保温棉的传热系数λ2=0.022 w/(m2·k)。
保温棉外侧的空气温度为35℃,其表面温度查空气焓湿图,取35℃、65%相对湿度情况下的露点温度。
保温棉外侧的对流换热系数h2=8 w/(m2·k)。
2 保温棉厚度计算
2.1 露点温度
空气温度T a=35℃,相对湿度为65%时,查空气焓湿图得到露点温度T d=27.57℃。
2.2最大允许冷损失量的计算
根据《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最大允许冷损失量应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当T a-T d≤4.5时: [Q]=-(T a-T d) αs;
当T a-T d >4.5时: [Q]=-4.5 αs
其中αs绝热层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放热系数。
T a-T d=(35-27.57)℃=7.43℃,故最大允许冷损失量
[Q]=-4.5 αs=-4.5×8=-36w。
2.3 保温棉厚度的计算
由传热公式知:
[Q]= (T i-T a)/ (1
ℎ1+∝1
λ1
+∝2
λ2
+1
ℎ2
)
其中∝2为保温层的厚度。
由此得到∝2=λ2×(T i−T a
[Q]−1
ℎ1
−1
ℎ2
−∝1
λ1
)
1 保温层内侧温度为0℃时
保温层厚度∝2= λ2×(T i−T a
[Q]−1
ℎ1
−1
ℎ2
−∝1
λ1
)=0.022×(0−35
−36
−1
70
−1
8
−0.005
236
)=0.018m
2 保温层内侧温度为-60℃时
保温层厚度∝2= λ2×(T i−T a
[Q]−1
ℎ1
−1
ℎ2
−∝1
λ1
)=0.022×(−60−35
−36
−1
70
−1
8
−0.005
236
)=0.054m
3 保温层内侧温度为-138℃时
保温层厚度∝2= λ2×(T i−T a
[Q]−1
ℎ1
−1
ℎ2
−∝1
λ1
)=0.022×(−138−35
−36
−1
70
−1
8
−0.005
236
)=0.103m
3 保温层厚度的校核
设保温层外侧表面的温度为T f
1 保温层内侧温度为0℃时
取保温层厚度∝2=0.025m
传热量[Q] = (T i-T a)/ (1
ℎ1+∝1
λ1
+∝2
λ2
+1
ℎ2
)= (0-35)/ (1
70
+0.005
236
+0.025
0.022
+1
8
)=-27.44w
T f=T a+[Q]
ℎ2=35−27.44
8
=31.57℃>T d=27.57℃故符合要求。
2 保温层内侧温度为-60℃时取保温层厚度∝2=0.065m
传热量[Q] = (T i-T a)/ (1
ℎ1+∝1
λ1
+∝2
λ2
+1
ℎ2
)= (-60-35)/ (1
70
+0.005
236
+0.065
0.022
+1
8
)=-30.71w
T f=T a+[Q]
ℎ2=35−30.71
8
=31.16℃>T d=27.57℃故符合要求。
3 保温层内侧温度为-138℃时取保温层厚度∝2=0.125m
传热量[Q] = (T i-T a)/ (1
ℎ1+∝1
λ1
+∝2
λ2
+1
ℎ2
)= (-138-35)/ (1
70
+0.005
236
+0.125
0.022
+1
8
)=-29.72w
T f=T a+[Q]
ℎ2=35−29.72
8
=31.29℃>T d=27.57℃故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