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笔记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2565138376baf1ffc4fad9e.png)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泰勒士(约前624-前547)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区分了身体与灵魂。
把灵魂分为理性(reason)、智慧(wisdom)和情欲(lust)三部分。
只有人的灵魂三者齐备,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提出“四根说”(土、火、水、空气)。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柏拉图(前427-前347)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把灵魂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后来康德明确提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论灵魂》。
认为灵魂和身体是合一的,可通过身体,行为间接了解灵魂。
最早提出演绎法(三)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1、怀疑学派(皮浪)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3、斯多噶学派(芝诺)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354-430)提出内省法。
(二)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1452-1519)提出影响距离知觉的五种因素:①线条透视②节目透视③空气透视④移动透视⑤双眼视差。
三、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一)概述培根(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
首创归纳法。
笛卡儿(1596-1650)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提出了反射论思想。
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
描绘了反射活动的模式。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布士、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布朗、詹姆斯•穆勒△洛克提出“第一性质”,指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
西方心理学史讲解
![西方心理学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24c1b328762caaedc33d47c.png)
西方心理学史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1、西方:欧美国家2、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思想史和心理学史3、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心理学发展历史二、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阶段1879年冯特实验室的诞生为标志,把心理学历史分成两个阶段: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时期(一)前科学心理学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官能心理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14世纪)——探讨灵魂的功能;“官能”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14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主要探讨认识的起源、过程、方法等问题。
1、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的哲学思想,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理论特征,并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两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思想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1)感觉主义: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唯物经验论。
(感觉主义只认同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试图让心理学绝对客观从而认识心理本质,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
)2)联想主义: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体验,知识来源于内省体验,唯心经验论(联想主义认同主体自我体验到的经验,并且认为应该用联想解释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把联想作为经验到心理现象之间的链接,实质上是把心理现象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经验的联想,这与后来的行为主义有相似之处。
)(用一条或多条联想律来解释观念的起源,解释记忆现象,或解释简单观念如何形成复杂观念,这样的观点称为联想主义。
亚里士多德)2、唯理论: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强调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理性主义主要在荷兰和德国,与经验主义一样都集成了部分笛卡尔的思想,形成于莱布尼茨,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黑格尔、康德等人。
1)理想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
坚持人的心理是一种活动的、赋予理性的固有观念,把一切心理作用都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理性。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下)
![西方心理学史笔记(下)](https://img.taocdn.com/s3/m/c3d8bcf004a1b0717fd5dd46.png)
西方心理学史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三色说:扬赫尔姆霍茨,三种基本色觉(红,绿,蓝),视网膜上有三种视锥细胞,拥有不同的光化学物质,每一种化学物质分解产生冲动,传至视觉中枢,产生红,绿,蓝的感觉。
四色说:黑林,视网膜上有三对互相对向的视素,红绿,黄蓝,黑白,三对视素的分解和合成形成感觉,能够解释色的对比,后象和色盲现象。
(先验论较之杨的经验论)1.韦伯:两点阈限理论:关于触觉,刚刚能辨别出皮肤上两个刺激点的最短距离。
(头脸小,小腿大)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异与标准重物之比。
即△I/I=K2.费希纳定律:在韦伯的基础上,指出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之间的对数关系,即S=KlgR,进一步指出感觉强度和身心的关系。
心理物理法:包括两类,感觉阈限的测量,阈上感觉的测量,提出心理量表主要有:顺序,等距,比例量表。
三种方法:最小可觉差异法,正误法,均误法。
3.荷尔提出反射弧的概念,贝尔-马戎第定律即感觉神经核运动神经差异律。
4.大脑功能定位:1)伽尔颅相学,脑是心理器官。
2)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3)韦尔尼克言语听觉中枢。
4)弗里奇和希奇格关于运动区的发现。
二、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冯特:1. 个体心理学:1)以个人意识过程为对象,实验心理学;2)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精神过程为对象的民族心理学。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感觉等心理过程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自然科学的对象。
2. 心身平行论。
心理过程和大脑是两个独立的序列,有协调之处,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3.实验内省法与民族心理学方法相结合。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4.心理学任务:1)元素分析法。
2)心理复合体结构:观念分两种:记忆,知觉。
冯特错觉:方向错觉,即平行线被菱形分割后发生弯曲。
3)基本规律:融合,同化,复合,相继性联想。
统觉:主动性和综合性的创造性综合活动。
进步:1)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从事反应速度,感情,注意分配和广度,及字词联想研究。
不足:内省主义,元素主义倾向:意识分解为简单元素。
西方心理学史 试题+复习资料
![西方心理学史 试题+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b616707cd184254a35351a.png)
04年基础心理学试题:西方心理学史一、名词解释:40分1、形质学派2、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3、观察学习4、潜伏学习5、自我防御机制二、简答题:60分1、简评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与不足2、简述华生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基本主张3、简述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对象和方法的论述4、简述格式塔学派对心理学的贡献5、简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原则6、简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主张三、论述题1、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0分2、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中两种文化(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提示:主要从两种文化的表现、特征、关系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谈起)20分05年基础心理学试题:西方心理学史一、填空题1、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是()。
P3442、首次最早主张心理学三分法的是()。
P683、狭义机能主义是()学派。
P1834、()第一个对记忆进行了研究。
P1255、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又称()。
P3676、布伦塔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P1297、阿德勒创办了()。
P3208、皮亚杰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P2919、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
P385二、名词解释1、历史思维2、计算机模拟P3933、符号学习4、皮亚杰P2805、意识流P1786、自我效能7、人格面具8、高峰体验P361三、简答题1、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编纂学原则P132、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P241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P311 《西》P3014、格式塔心理学的功过P2635、冯特的心理科学观P117四、论述题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背景、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并做出评价。
P3852、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的内容及评价。
P3552006年西方心理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布罗卡区P1082、内部知觉3、无尝试学习4、自性(self)5、初级自主性6、计算机模拟P3937、心理生活空间8、心理复合律P121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简述冯特的民族心理学P1162、简述詹姆士的自我理论P1813、简述新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P3004、简述霍妮的神经症理论《西》P3855、简述罗洛·梅的健康人格理论P3756、简述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西》P3137、如何理解马斯洛的“存在性认知”理论《西》P5598、简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P391三、论述题(每小题23分,共46分)1、述评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P2082、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研究,并简要加以评价P255 P2632007年西方心理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升华2、社会性个3、心理场4、生活风格5、同化P2866、效果律7、图式P2858、同型论二、简单回答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简述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
西方心理学史流派梳理
![西方心理学史流派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8571f45022aaea998f0f58.png)
1 科学观: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纯客观的实验分支。 2 对象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刺激和反应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反应(S-R)公式 。 3 方法学: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 4 本能论:承认本能、否认本能、环境决定论、活动流 5 情绪论:由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模式,以及有关的外显反应模式;恐惧、愤怒 和爱;条件反射。 6 思维论:不出声的言语;思维的器官是喉头软骨。 7 人格论:人格是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提出 了具体的人格研究方法;人格改变。 8 行为治疗观 9 其他的古典行为主义包括生物社会行为主义、非正统的行为主义、人类行为学、大脑机制 论 1 逻辑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行为,提出刺激痕迹、运动神经冲动 。 2 认知行为主义:研究克分子行为或整体行为。托尔曼提出关于强化观的S-S理论和学习的 符号-格式塔理论。 3 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提出操作条件反射。
芝 加 哥 学 派 机能心理学 哥 伦 比 亚 学 派
19世纪末
约翰·杜威
19世纪末
詹姆斯·卡特尔
古 典 行 为 主 义
20世纪初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
行为主义 新 行 为 主 义
20世纪30年代-60 年代
克拉克·伦纳德·赫尔
新 的 新 行 为 主 义
20世纪40年代
艾伯特·班杜拉
皮亚杰学派
20世纪20年代
1 人文科学观:强调要对人的经验,特别是对那些能体现人类真正本性的特殊领域进行研 究,强调问题中心,反对方法中心。 2 对象论:通过对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的研究,来揭示和开发人类所具有的本性、潜能和 价值等。 3 方法论:问题中心的方法论原则、折中融合的方法论原则、具体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现 象学) 4 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自然主义的价值观 5 罗杰斯自我心理学:自我论、来访者中心治疗、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 1 对象论:意识状态和超越经验、最高潜能和终极价值 2 方法论:对象中心的研究原则、多学科的研究原则、跨文化的研究原则 3 意识理论:转换的意识状态、维尔伯的意识谱、阿萨鸠里的精神综合理论 4 心理治疗理论:沃菡提出的三个基本概念包括环境、内容、过程(认同、、解除认同、自 行超越)、格罗夫的全回归模型、身体中心的超个人学派、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沉思、 致幻剂)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doc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be69c2337fd5360cbb1adb0e.png)
(三)灵魂的等级说他也把灵魂分为三等即理性、激情、欲望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一)四因论质料因构成事物的原材料。
形式因事物应有的形式。
又分为习得观念、构想观念2、心身交感论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二)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主要著作人是机器是在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上的,动物是机器(四)狄德罗(Diderot,1713-1784)1、感知和意识起源于物质把感受性分为;活跃的感受性和迟钝的感受性2、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第四节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
6、培因的意志学说把人的动作分为自发的动作即使没有来自感观的刺激,人也能自发地作出某些动作有意志的动作即由意识、情绪引发的动作
三、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一)笛卡尔(二)拉.美特利(三)孔狄亚克(四)狄德罗(五)爱尔维修(六)霍尔巴赫(一)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主要心理学观点1、天赋观念说天赋观念与生俱来的外物的观念为感官经验而来的观念。
3、对病理心理的研究第3节近代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1、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一)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先驱2、反对宗教神学,崇尚感觉经验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二)洛克(Locke,1632-1704)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心理学主要思想1、白板说人的知识观念通过后天经验获得2、观念说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一种是外部经验,它直接来源于感觉;另一种是内部经验,它来源于反省4、观念的联合说自然得联合指事物(或观念)之间天然的联系;习得的联合自身本来毫无关系的观念之间的联系(三)休漠(Hume,1711-1776)近代英国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主要心理学思想1、知觉理论(1)以强度和生动性印象是当前刺激心灵的最强烈、最生动的知觉。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d74e9eccbb4cf7ec4afed080.png)
6.霍尔1883年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杂志》。霍尔对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复演说。在研究方法上,广泛使用了问卷法。【P159-160】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绪论
1.1879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为分野把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漫长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实验心理学建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艾宾浩斯:“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该句的精辟之处在此。)【P2】
10.10.卡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教授。【P172】
11.11.桑代克首先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动物心理,动物的学习是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也就是选择了联结的过程,他明确提出:“学习即联结,心理即人的联结系统。” 【P175】
12.12.桑代克根据动物的实验,提出了三条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P176-177】
6.6.詹姆士是美国心理学的一代宗师,是美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家和最后一个哲学心理学家。【P143】
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1.铁钦纳认为物理学的研究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的研究依赖于研究者的经验。【P146】
2.铁钦纳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P148】
3.铁钦纳的内省法。【P149】
13.13.武德沃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全部活动,包括了意识和行为两方面。武德沃斯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心理动力观引入心理学。【P178】
(完整版)西方心理学史
![(完整版)西方心理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37795b8da300a6c30c229fa7.png)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情况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的形成有三个故乡:●古希腊是心理学起源的故乡,●德国是心理学诞生的故乡,●美国是心理学发展的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的心理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规律把构成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和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的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他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的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历史研究的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是?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历史。
(一)西方的心理学史研究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
(被忽视)三位心理学家: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的一百年:1833—1933》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研究。
心理学史考试复习
![心理学史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5801c18f12d2af90242e690.png)
心理学史复习绪论前科学(哲学)心理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却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进入科学心理学时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每个国家的发展特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心理学思想英国和法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实验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荷兰——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美国——机能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瑞士——日内瓦学派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奥古斯丁创立官能心理学)3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培根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笛卡尔的理性心理学思想,洛克的理想主义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理念论心理学思想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中世纪——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代希腊文化经验主义(英国的联想主义和法国的感觉主义)近代时期理性主义(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科学起源:1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加伦的气质学说)2天文学和心理学3生理学和心理学4物理学和心理学(韦伯定律,费西纳定律)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柏拉图——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天赋观念亚里士多德——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把灵魂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和动求功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奥古斯丁——官能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贝克莱——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提出反射论思想,是西方生理学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所描述的反射论模式洛克——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提出“白板说”。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笔记大纲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
![《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笔记大纲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ed1991f3f121dd36a32d828c.png)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1、米利都学派: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
创始人:泰勒斯(约前624-前547)。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科学家和物活论者(天文学家)。
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因为万物皆有灵魂。
其思想是古希腊最早唯物主义心理学的开始。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2、毕达哥斯拉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斯拉(约前580-前500)。
是一位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
欧洲史上第一个提出“数量”概念的人(勾股定理),认为数是万物的根源。
在心理学上,对灵魂和身体做出了明确区分,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其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
3、爱菲斯学派:创始人: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是形成哲学的伟大代表。
宣称始物是火。
有名格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万物皆动,万物皆流。
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
划分了心理状态和前心理状态4、埃利亚学派:创始人:巴门尼德(约前515-前445),存在哲学的伟大代表。
只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认为“是”的只是可以思维的东西,反对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变”的观点;认为感觉是以同知同,人以体内与万物的相同的元素感知体外的那个物体5、元素论学派:主要代表:恩培多克勒(约前495-前435),西西里医学派创始人。
认为-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所构成的。
四根是水、火、土、气;认为人的心理特征依赖身体的构造,各种心理的不同是因为身体上的“四根”的配给比例不同,这可以说是后来的气质和神经类型学说的萌芽形成;提出“流射说”,第一次试图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这种理论第一次为心灵的活动提供了一种纯物理的解释,而不是以往的归因于灵魂。
6、原子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复习版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复习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fba7569ec3d5bbfc0a748b.png)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绪论第一节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一古代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一)德谟克利特人的灵魂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
这些原子是球行的,能动的,灵魂也是可动的。
(二)柏拉图精神是自足的,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
人在出生之前,灵魂就早已存在。
学习是把生而具有的理念从灵魂深处挖掘出的一种过程,学习就是回忆。
(三)亚里士多德四因论:事物的原因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种。
质料因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形式因是事物的形式;动力因是事物变化的最初源泉;目的因是事物终极的原因。
质料是消极的,而形式是主动的、积极的,是事物能动的本质。
(四)奥古斯丁宣扬禁欲思想,鄙视物质,追求死后的极乐世界。
(五)阿奎那灵魂可分为植物性的、感性的和理性的三个等级。
感性极和理性极可分为认识和欲望的机能。
认识包括五种外部感觉(触、味、嗅、听、视觉)和四种内部感觉:共同觉、想象、记忆和估计的能力。
二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研究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三近代心理学史的三大发展时期(一)第一个时期是从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当时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学。
(二)第二个时期,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三)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一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有好处。
第一章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历史背景和特点(一)历史背景见P18(二)这个时期的心理学思想有三个特点1 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 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3 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这个时期的心理学家的思想(一)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1 提出了反射和反射弧这两个概念,根据动物是机器这个论断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假设。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b184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05.png)
三代行为主义分别指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
古典行为主义一、代表人物:华生其他古典行为主义者:魏斯、霍尔特、亨特、拉施里二、主要理论:华生古典主义的主要理论1.心理学的科学观1)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纯客观的实验分支。
2)主张抛弃一切主观的术语,诸如感觉丶知觉丶意象丶愿望丶意念,甚至被主观界定的思维和情绪3)华生曾宣称,要么放弃心理学,要么使它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2.心理学的对象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
“若不放弃心理,便无法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心理学必须放弃所有对意识的阐述,这个时机好像已经成熟;它不必再欺骗自己而把心理状态作为观察的对象了。
”2)刺激和反应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3)对反应进行分类刺激一反应(S-R)公式3.心理学的方法学:观察法1)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2)测验法3)社会实验法4.本能论1)承认本能2)否认本能3)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承认我正在超越我的实际情况,但与此相反的倡导者们早已超越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且几千年来他们一直都在这么做。
5.情绪论1)由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模式,以及有关的外显反应模式2)恐惧丶愤怒和爱3)条件反射4)阿尔伯特实验6.思维论1)不出声的言语2)思维的器官是喉头软骨3)查普林和克拉威克:“当我们进而审查J.B.华生的思维观时,我们面对的是他的全部学说中最有特点最富挑战性最引起争论的观点之一。
我们指的是他的著名的‘边缘思维论’。
”7.人格论人格: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发现的活动之总和.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具体的人格研究方法①研究个体的教育图表;②研究个体的成就图表;③运用心理学的测试;④研究个体的业余时间和娱乐活动;⑤研究个体在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境中情感上的特点人格改变8.行为治疗观1)1916年发表《行为与精神疾病的概念》习惯障碍2)适应不良3)指导琼斯关于恐惧的反条件作用研究三、古典行为主义的影响第一,古典行为主义影响了整个心理学领域。
《西方心理学史》题库
![《西方心理学史》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b3ad3d56294dd88d1d26b22.png)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时代精神说2、伟人说3、“白板说”4、心身平行论5、情感三度说6、民族心理学7、二重心理学8、形质学派9、无意象思维10、意识流及其特性11、复演说12、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13、相同要素说15、“向性”学说16、操作主义17、潜伏学习18、位置学习19、强化程序20、自我效能21、交互决定论22、自我调节23、控制点及其种类24、快乐原则25、现实原则26、至善原则27、俄狄浦斯情结29、正常期待环境30、社会性格31、社会潜意识32、趋完形律33、同型论34、现象学方法35、行为环境36、心理场(即生活空间、心理生活空间)37、蔡加尼克效应38、同化39、顺应40、图式41、临床法42、自我实现二、填空题1、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有的心理学史家在编纂心理学史时,强调心理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外部因素和条件,这是科学发展的;3、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思想渊源,一个是内起源,一个是内起源。
4、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思想是近代哲学心理学的两种理论形态。
5、近代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有两种表现形式,在英国表现为心理学,在法国表现为心理学。
6、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是近代官能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7、提出“四体液说”古希腊医学家是,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提出了,发现言语运动中枢的是。
8、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他认为和两个最基本的心理元素。
9、为了对记忆过程进行定量分析,艾宾浩斯专门创造了和。
10、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动分为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的意动,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和观察别人的言语、动作及其他表现。
11、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主张意识的和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和。
13、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地位与表现,詹姆斯将自我分为和经验的自我,其中经验的自我包括、和。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ec54cb5fbfc77da269b10a.png)
西史复习资料泰勒士: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
毕达哥斯拉:提出毕达哥斯拉定理即勾股定理;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把灵魂分为理性、智慧和情欲三部分。
赫拉克利特:虽然变化是万物唯一的常性,但他不是反复无常而是符合规律的,他称这个规律为逻各斯(Logos)。
恩培多克勒:经验主义的创始人。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
他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
普罗泰哥拉: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这是他的“产婆术”的依据。
柏拉图: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
他又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
亚里士多德:他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他把灵魂的功能分为两类,一是认识功能,另一是动求功能。
亚里斯多德把感觉定义为辨别的官能,感觉分为五种,即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认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者是灵魂的主要官能。
培根: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笛卡尔:提出了唯理论的原则,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法是唯一的正确方法。
他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史上的一句名言。
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还认为人的心灵和身体这两个实体可以相互影响,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这就是他所谓的心身交感论。
霍布士:继承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坚持知识和观念来源于感觉经验,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洛克:洛克继承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士的唯物主义理论,提出了“白板说”。
洛克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联想”的概念。
贝克莱:经验世界是我们的感觉的总和,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休谟:他提出的两条联想律是相似律以及时空上的接近律。
哈特莱:哈特莱反对洛克的反省说,只承认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最新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5)
![最新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5)](https://img.taocdn.com/s3/m/f280f5321a37f111f0855b7d.png)
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5)二、空间知觉的经验论P941、巴克莱在他的《视觉新论》中提出空间知觉的问题,人的视网膜如何感知对象的距离,他也是运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的。
2、巴克莱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空间知觉,没有太大的错误,是对以往古人见解的很好整理和总结。
第三节休谟一、不可知论P97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继承了巴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
二、联想主义P100休谟认为联想的条件包括:(1)相似(2)时地接近(3)因果关系第四节哈德烈一、振动说P1001、哈德烈是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代表,是系统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
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强调心理对生理的依存性,被称为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
2、哈德烈认为振动是神经的一种活动,前人都把神经管看成是空心的,认为活动精气在其中传导。
3、哈德烈认为,神经不是空管而是实体组织,神经能传导是因为它能振动。
振动是上下波动,本身垂直运动而作向前推进的纵波运动,这是脑的细微运动,传导是按神经表面水平传导。
4、微振是指神经的振动是由外物引起的,引起之后在脑中要保持一段时间,这时的振动就叫微振。
微振与振动基本一样,只不过微振在振动的份量上更加微弱,二者没有性质的区别只有量上和程度上的不同。
5、哈德烈反对洛克地反省说,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源泉。
二、系统的联想主义P1021、哈德烈受洛克影响,他对联想心理学加以系统化,是系统化的联想主义,他认为联想其实就是一种,联想的条件就是一个:时间的接近。
2、哈德烈认为联想的条件只是时间接近,联想包括同时联想和相继联想。
三大联想规律可以归结为一个规律即接近规律。
三、三条次级联想律P103(1)复杂观念的性质不是简单观念性质的算术总和;而是具有新的性质。
(2)原来有意识的活动,由于多次重复,最后可能变成无意识的活动,他称之为“次起的自动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建立一、科学背景约翰内斯·缪勒、赫尔姆霍茨、海林在感官生理心理学方面的重大成果,韦伯、费希那在心理物理学方面用实验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仅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对冯特进一步建立实验心理学给以重要的启迪、借鉴和推动。
有人比喻,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哲学是母亲,生理学是父亲,而生物学是媒人。
人差方程、脑机能的研究、神经心理学、感觉心理学、二、冯特心理学的体系内容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客观测量,反应时和词语联想,心理产品分析法。
四、心理学的任务1.心理元素的分析感觉和情感,情感三维说,意志。
2. 经验的结合心理复合体:由心理元素结合成,由感觉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观念,由感情组成的心理复合体称为情绪,情绪导致意志。
联想的四种形式:融合、同化、合并、相继联想。
统觉: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综合的功能。
心理复合的规律:创造性综合原则、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对比原则。
德国的其他内容心理学家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研究对记忆做了定量研究。
创造了无意义音节来排除旧经验对识记的影响;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来测量记忆效果;对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的发现;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对联想开展了实验研究。
创造了填充测验。
对社会心理学也有论述二、格奥尔格·缪勒研究内容对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修订与补充。
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整体学习比部分学习效果更好;提出了印象法;指出决心和心向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与舒曼一起发明了记忆鼓。
关于颜色视觉的研究。
用复合说对抗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三、缪勒的学生舒曼——与缪勒一起发明了记忆鼓;视觉的空间知觉;用注意解释完形现象。
乔斯特——用无误的联想法得出Jost’s law。
卡茨——用经验来解释色觉的恒常性;提出三种颜色模式。
鲁宾——把视觉结构分为图形和背景,设计了著名的两可图形。
杨施——首先发现遗觉象,并且认为可以把它用来作为研究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
一、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1.研究对象:以意动为内容,指意识的活动。
内容属物理现象,意动才是心理现象。
三种意动: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爱憎的意动。
2. 研究方法反省法:直接观察、审视和体验自己的意识领域,从呈现在意识领域内的现象中排除那些感性的、偶然的或虚假的东西,从而把握心理活动本质的东西,并用适当的表述将它们描述出来。
观察法,实验法。
二、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支持意动)1. 研究对象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均为直接经验,分为四种:现象是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机能如知觉活动、组合活动等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经验之间的各种关系;内在的客观结构。
所谓心理机能指包括着作用、状态、体验的一种名称。
一方面包含着认识和情绪的机能,一方面还认为具有从未分化的机能到分化的机能的各种阶段。
机能和现象是不可分的而又各自独立存在于经验中。
(心理机能具有整体性)2. 音乐心理学和音学说:两个同时发生的音融合是一种整体的关系,是单一性的感觉现象。
音融合既与注意、练习无关,也与声音本身无关,是高一级的神经特殊能力,称为特殊协力。
三、形质学派厄棱费尔、麦农将意动心理学具体运用到形、形质问题的研究上,其形成依赖于意动,对格式塔心理学有直接的影响。
在知觉理论上,是元素主义向格式塔过渡的桥梁四、二重心理学1、产生背景首先和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峙有关。
屈尔佩为了解决这种对峙,便主张将意动和内容结合起来;其次,和胡塞尔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胡认为,要认识寓于主体意识内的对象,主体必须发挥意动的作用,把意识的内容用括弧划出,进行现象学的还原。
2. 屈尔佩二重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两项:一为内容,一为机能,两者同属心理现象,但有明显的区别:⑴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以分离;⑵内容和机能可以各自独立变化;⑶内容和机能在性质上各不相同:内容稳定,易于实验分析;机能则变动不居,只能用经验反省进行研究;⑷内容和机能都有性质和强度两种属性,但它们彼此间无内在联系;⑸内容和机能各有自己的规律。
构造心理学一、心理学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冯特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对立更加明显,在美国出现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争论的情况下形成的。
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作为相互对立的名称,是铁钦纳于1898年在《构造心理学的基本公设》一文中利用詹姆斯的用语而提出来的。
主张实验心理学应以分析心理的构造或结构为主要目的。
他认为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上,好比生物科学的生理学要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上一样。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三、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
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机能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应用,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四、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和神经过程完全对应,但两者不互相干涉。
神经过程不是心理过程产生的原因,而是心理过程发生的条件。
五、心理学的方法采用实验内省法:向内的对意识经验的观察。
与冯特的区别:在应用范围上推广到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想象等;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上,对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反对冯特那种客观量化测量的方法。
六、心理学的任务分析和说明心理过程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规律。
在心理学任务上与冯特的区别:在心理元素的数量上,主张有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在心理元素的属性上,除性质和强度外,还有持久性、清晰性和广延性;在感情的向度上,认为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类别;在注意和统觉上,用注意代替统觉,认为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在心理复合体的构成上,认为知觉和观念是两种不同的复杂经验。
知觉的心理元素是感觉,观念的心理元素是意象。
七、对机能心理学的评论首先,认为机能心理学是新的经验心理学;其次,他认为机能心理学把意识现象和神经系统视为彼此相应的机能系统是困难的;再次,他认为机能心理学是属于目的论心理学范畴;最后,他认为机能心理学只不过是哲学的导言。
贡献继承和发展了冯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思想,为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
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
从负面启发了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和完形主义,成为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反作用力量。
机能心理学欧洲:达尔文进化论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1.把心理看作是生物进化赋予人的一种技能,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强调从动物到人类心理进化与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直接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开展。
3.将个体变异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从而促进了儿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以及个体差异心理学的研究。
美国一、科学背景达尔文的进化论首先,强调有机体适应生活环境过程中心理的演化及心理的适应机能等问题;其次,从“人猿同祖论”出发,承认人与动物在心理上具有连续性;最后,非常重视个体发展的研究,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个别差异心理学的建立。
高尔顿Galton的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个别差异心理学;首创智力理论;创造一种数学统计的方法。
二、詹姆斯机能心理学思想1.心理适应观主张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科学。
心理是生物进化赋予人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机能,并与外部世界同步发展和相互作用。
意识的功用是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所必须的目的。
心理学的定义最好界说为关于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
意识状态乃是指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件…包括关于它们的原因、条件和直接后果的研究。
2. 意识流说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态,而是整体的经验和川流不息的历程。
具有五个特点: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意识是常变的;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意识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而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认识的功能;意识是有选择性的。
3. 研究方法内省法、实验法、比较法。
4.本能论——本能是一种趋向一定目的的、自动的、不学自会的动作能力或冲动行为。
一切心理起因都归结为本能冲动。
习惯论——本能冲动因重复养成的习惯会发生偏爱,这种偏爱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存在有积极作用。
5.记忆理论双重记忆理论;记忆的原因:保持能力是大脑构造的一般特性,除了依赖于个人脑的构造外,还取决于特定的脑神经通路的运用。
6. 情绪理论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做出某种先天的或反射性的适应,而构成情绪的正是对这些变化的感知。
促进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大量研究和行为主义的产生7. 自我理论自我分为客体自我与主体自我;客体自我指一切一个人要呼之为我的或我的东西的总和也可叫被动的我,包括:物质的自我,社群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主体自我指一个知晓一切的那个东西,具体就是一个人暂现的当事思想;自我情感、人格恒同之感等。
三、霍尔1.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正常心理的发展是一系列的进化阶段,并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身体的成长和青春期心理与其身体变化之间的关系2. 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提出复演论:人类个体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正反映人类自原始到现代整个进化阶段的重演。
“未成熟期”是一个带有沿着某些方向发展的心理倾向的可塑时期,教育的有效作用就要看是否能充分利用这一可塑性,促进人的心理的正常发展。
3.是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
四、芝加哥的机能主义心理学1. 杜威对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建树(1)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1896年《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是芝加哥学派诞生的标志。
反对把心理分析为各个元素,反对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射弧也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2) 把完整动作的机能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意识不是副现象,能使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可使有机体生存和进步。
(3) 认为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对人进行研究。
我们不能把行为和意识分解为两部分或元素,我们必须根据它们在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方面的作用来理解它们。
2.安吉尔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机能心理学的主张(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但不只研究意识内容,主要研究心理操作,即心理过程是如何进行的(2)认为心理学有两项研究任务:一为描述,二为解释(3)认为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一门生物科学(4)认为心理学搜集资料的方法有两种: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
明确地提出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三点区别p1863.卡尔(1)把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情感、想象、判断和意志等过程,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活动的机能在于获得、确定、保持和评估经验,并利用经验来指导行为。
这种以心理活动来指导的行为,就是适应性行为。
适应性行为包括三部分:动机性刺激,指机体需要;激发刺激指环境;做出的反应。
(2)把心理活动看作是一种心理物理过程。
因为它们不仅能被经验到,而且也是肉体有机体的一种反应,即直接同感官、肌肉和神经这样一些构造有关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