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税港区发展及其功能创新和整合研究
我国保税港区空间布局及战略意义
我国保税港区空间布局及战略意义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继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之后,开放层次最高、运作模式基本与国际接轨的区域。
发展保税港区,将更好地发挥港口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腹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并进一步实现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尽快崛起。
一、保税港区的建设背景保税港区伴随我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实施而诞生。
随着上海洋山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深入,以及“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航运枢纽港”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正式提出,如何汲取我国港口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多年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构建一个具有全面保税功能和政策的载体来承接贸易、航运、物流和临港加工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成了一项重要和迫切的议题。
经过深入研究论证,保税港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特定经济区域和海关监管模式应运而生。
保税港区的建立也是区域整合的需要。
虽然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等保税监管场所经过多年的培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仍需要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区域整合有利于保税监管格局的一体化建设和自身的发展。
二、保税港区的发展历程自从2003年7月深圳港提出建设自由港口之后,上海洋山港在同年11月推出自由港模式,随后天津、宁波等港口也陆续在自由港体制创新方面跃跃欲试,出现了争建国际枢纽港的热潮。
保税港区是世界自由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作为保税区向自由港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1.保税区阶段。
保税区是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新的经济性区域。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1992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天津港、大连、张家港、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福州、海口、厦门象屿、广州、青岛、宁波、汕头、深圳盐田港、珠海保税区以及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浅谈我国保税区功能整合及运营机制的转型升级
●税 务 研 究
《 经济师)o8 ) o 年第 6 2 期
浅谈 我 国保 税 区功 能整 合 及 运 营机 制 的 转 型 升级
●金
摘 要: 我国保税 区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 中取得 了对外开放改革示 范区的作用 , 带动了周边地 区经济的发展 。 但随着我国加入世 贸组织 , 从 前的政策优势已经丧失。保税 区向何处去 、 保税 区的转型问题是近年来 争论的焦点问题 。 文章从保税 区的政策优势 、 现状 和问题分析 出发 , 进行 了大量论证 , 出各种保税 区域功能应进一 步整合, 港 区联动受 到国家政策的调整影响 。 此外 , 出口加工区 、 保税 港区等海关特 殊监 管区在 功能上与保税 区也有重叠 , 使得原本发展定位就不明确的保 税区 还将 面 临更 大 的竞 争 压 力 。 2保税 区缺乏高层 次的立法 。先立法后设 区是 国际上设立 自由贸易 . 区的通 行做法 ,而我国保税区在立法方 面遵循 的是先实践再立法 的模 式, 且缺乏体现 国家行为的全国统一立法 。至今我国有关保 税区的立法 只有 19 9 7年 6月海关 总署颁 布的《 保税 区海关监 管办 法》 19 、9 6年 1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 保税 区外汇管理办法》 20 年 1 和 05 月国家质检 总局颁 布的《 保税 区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且它们仅为部门规章 , 立 法层次较低 , 对其他部门协调效力有 限, 导致对保税区的政 策政 出多门, 使我 国保税 区的国家行为缺少统一性和稳定性。 3现行政策制约保税 区的发展 。第一 , , 国内货物进 入保税 区要实际 离境才能退税 。 根据规定 , 国内货物进入保税区不 能予 以及时退税 , 要等 货物实际离境后方能退税。许 多企业对此反映强烈, 为不但增加 了企 认 业资金 占用 , 加大了经营成本 , 而且影响出 口产品国产化率 的提高 , 不利 于国内产品扩大出 口, 还会导致货物“ 港澳游” “ ,国货 复进 口” 现象。 在实 践中, 区外 出 口企业将 货物卖给区 内企业后 , 往往货 物所有权 已发生转 移, 再申报 出境 的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 已不 是原 申报进 区的单位 , 而且 经过 区内企业加工的出境货物 , 其物理形态或化学性质 与原进 区货物相 比往往发生较大变化 , 使基层海关 、 税务部门很难判断货物是否 已“ 实际 离境” 增加 了海关和税务部 门的工作难度。第二 , , 区内外企业之间不能 享受深加工结转管理待遇 。 近年来 , 随着国内加工 贸易能力不断提 高, 产 业链条不断延伸 , 区内外企业之间深加工结转 的需求 日益增强 。区外企 业及 出口加工区已能享受海关简化监管模式所带来 的便捷通关 , 而保税 区至今没有放 开, 只能按 照进 出 口规定办理手续 。第 三, 对进 出区货物 刀切” 采取报关 做法无法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需要 。近年来 , 国内国 际市场 融合 日 紧密 , 益 越来 越多的企业 既从事“ 两头在外” 的外 向型业 务, 也开始发展“ 两头在 内” 的内贸型业务。而现行进 出区货物一律采取 报关制做法 , 不但增加通 关时间和成本 , 还使企业面 I 临关税征收和贸易 管制等 问题 , 如有 的区内企业从 国内采购特定商 品 , 向商务部 申办 出 需 口许可证 , 而在 区外 就不用办理 , 使一些保税 区企业 只好迁 出保税区发 展。第 四, 出区手续繁杂影响 区内功能的充分发挥。例如, 于区内企 进 对 业委托 区外承揽企业外发加工 的 , 进出区货物不但要报关 , 承揽企业还 得在主管海关注册 , 办理手续 , 向银行设立台账; 而区外企业之间外发加 工只需经企业主管海关批准 即可 , 由此严重影 响了企业之间的产业分工 协 作 和 专 业 化 生产 。 二 、 各 个 特 殊监 管 区域 的 功 能 进 行 整 合 。 把 实现 “ 区 联 动 ” 将 是 保 港 , 税区发展的前景, 多种形式并存的情形必将 长期存在 但 海关特殊监管 区域是一些 国家划定有别于本 国关境 内一般地 区并 实行特殊政策 , 由海关采取特别 监管措 施的 区域 , 它在不 同的国家表现 为不 同的名称和形态 , 比如 自由港 、 自由贸易区 、 出口加工 区 、 科学工业 园区 , 自由边境 区等 。 目前我国海 关特殊监管区域 主要有保税 区 , 出口加 工区 , 保税 物流
我国建设保税港区的作用及意义
我国建设保税港区的作用及意义发布日期:2011-8-28 阅读次数: 64063 来源:梅山保税港区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大连、深圳、上海外高桥、张家港、广州、厦门、宁波、青岛等已建立了一批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
国家对保税区在关税、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实行了特殊政策,保税区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
而保税港区将港口的物流功能和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完美结合,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更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保税港将成为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既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架起便捷的桥梁,促进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等的发展。
设立保税港区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意义非凡。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
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建设三大保税港区,对于加快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保税港区相关知识一、保税港区介绍1、什么是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港区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
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重庆保税港区功能创新与整合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2012年第12期总第222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区域经济】重庆保税港区功能创新与整合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姚蕾(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摘要]重庆保税港区是中国首个内陆、水港和空港一体的创新型保税港。
探索内陆保税港区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解读保税港区功能拓展与建设的途径,使重庆保税港区尽快成为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的特殊功能区域,以发挥保税港区的“境内关外、前港后区、区港联动”的特殊功能,落实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目标。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保税港区;重庆[中图分类号]U6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89-02作者简介:姚蕾(1989-),女,湖北荆州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保税港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
自2011年12月,以保税加工生产基地为主体的重庆保税港区(二期)工程通过了海关总署等国家11部委的正式验收,这对重庆保税港区成为西部企业实施“引进来”的通道和“走出去”的桥头堡,在更高层次上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承接沿海地区高附加值加工贸易转移,充分发挥其开放型经济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港口物流、出口加工及展示更是保税港区的主要功能和发展关键,如何更加充分、高效地发挥这些开放性经济功能,是目前对于重庆保税港区研究的重点。
一、创新双港发展策略,重点发展空港区保税港区作为一种新型监管模式,兼有“港”和“区”的双重特性。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重点建设主城“三基地四港区”,提升物流枢纽集散能力,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指示,还指出寸滩港区以港口集装箱货物运输为重点发展方向,这便对保税港区开放型经济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对港口物流功能和加工贸易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综合保税区,作为国家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培育高技术产业等多重角色。
本文将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一、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现状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当前,我国综合保税区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各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保税区网络。
综合保税区不仅在国际贸易、加工制造、logistics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还在吸引外资、培育高技术产业、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1.国际贸易:综合保税区在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便于国内企业与国外买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便利的进出口流程,降低了外贸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对外贸易平台。
2.吸引外资: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为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它们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投资环境,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通关便利、政府服务等。
通过引进外资,综合保税区加速了国内外资企业的对外合作和交流,推动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3.培育高技术产业: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也大力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培育。
通过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等,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综合保税区提供的政策和环境优势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
4.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综合保税区成为了跨境电商的热土。
它们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便捷的通关和物流服务,降低了跨境电商业务的运营成本。
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也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物流和支付等方面。
二、综合保税区未来的趋势1.加强国际合作:未来,综合保税区将加强与国际沟通合作,构建更大范围的综合保税区网络。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综合保税区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深化改革创新:综合保税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商务环境。
通过优化相关政策和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综合保税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综合保税区作为特殊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和业务日趋多样化。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综合保税区的现状,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1.综合保税区的数量和分布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立综合保税区近200个,分布在沿海、内陆和沿边地区。
这些综合保税区依托于我国各大港口、空港和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
2.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发展特点综合保税区作为特殊经济区域,具备进出口贸易、仓储物流、加工制造、研发创新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我国综合保税区积极拓展新型业务,如跨境电商、融资租赁、期货交易等,呈现出产业多元化、业态多样化的特点。
3.综合保税区的主要产业和业务我国综合保税区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
各综合保税区根据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的问题虽然我国政府对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仍存在政策碎片化、监管模式不适应等问题,影响了综合保税区的运营效率。
2.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足部分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影响了综合保税区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企业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
3.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综合保税区产业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综合保税区相对滞后。
四、发展意见与建议1.完善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政府应加强对综合保税区政策体系的统筹规划,实现政策体系化、系统化。
同时,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综合保税区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交通、通信、能源等配套设施。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一、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背景及现状1.1发展背景中国综合保税区是指在综合保税区内进行加工贸易、仓储物流、综合服务等多种业务的特殊区域。
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是中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1.2现状中国综合保税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批综合保税区,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导,辅以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等多种业务的发展格局。
综合保税区通过放开经济活动的限制,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
二、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2.1发展潜力综合保税区拥有充足的自贸政策红利,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完整、资源配置灵活、市场拓展广阔的新型经济体系。
同时,综合保税区具备丰富的人才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为其在国际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合作交流等方面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2.2存在问题目前中国综合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跨部门协调不畅,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
此外,综合保税区内部的监管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健全,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复杂性。
三、发展综合保税区的思路和措施3.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应该建立健全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保税区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发展方向,为综合保税区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2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建立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促进综合保税区内各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空间,提升综合保税区的整体竞争力。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保税区内的环境质量和产业服务水平,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
3.4优化监管体系完善综合保税区监管体系,强化对关键领域的监管措施,提升保税区治理能力,防止利用保税政策进行违法违规活动。
关于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介绍
关于保税港区有关政策的介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有关政策⼀、保税港的基本概念保税港区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前港⼝与陆地区域相融合的保税物流层次⾼、政策优惠、功能齐全、通关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
“保税港”是经国务院批准设⽴,在港⼝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岸、加⼯、物流等功能的特殊经济区。
享受保税区、出⼝加⼯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可概括为:境外货物⼊港区保税;国内货物⼊港区视同出⼝,实⾏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港兼具保税区、出⼝加⼯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
与保税区相⽐,保税港区“区港⼀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加⼯区相⽐,保税港区具有的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保税物流园区相⽐,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出⼝加⼯业务,使其更具临港加⼯优势。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务院于2008年9⽉7⽇以《关于同意设⽴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8?83号)批准设⽴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规划控制⾯积为9.72平⽅公⾥,包括4.8平⽅公⾥码头作业区和4.92平⽅公⾥物流、加⼯区,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区、港⼝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
规划⽰意图如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封关验收后实⾏封闭管理,不再保留青岛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洋⼭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5?54号)的有关规定执⾏。
国务院批复洋⼭保税港区的主要政策:1、同意充分发挥洋⼭保税港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贸易和出⼝加⼯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
2、洋⼭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加⼯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国内销售按货物进⼝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港区视同出⼝,实⾏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区运营方案
保税区运营方案一、前言保税区是指国家设置的具有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特定功能的进出口货物管理区域,是国家税收政策和外贸政策的特殊区域。
保税区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便利措施,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围绕保税区运营方案展开讨论,包括保税区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保税区的定位1. 保税区的战略定位保税区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保税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2. 保税区的定位保税区的定位是依托我国的贸易优势,发挥进出口贸易和产业转型的作用,实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
保税区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外贸需求,确定其定位,如集聚型、通关型、产业型、服务型等。
三、保税区的规划1. 保税区的规划目标保税区的规划目标是积极服务国家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深度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培育物流、金融、贸易、产业、科技等新业态,打造国际贸易新平台,实现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升级的有机衔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保税区的规划框架保税区的规划框架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是制定保税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规划布局、空间利用和功能定位。
专项规划是对保税区功能区、园区和产业等方面的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发展规划和配套设施规划等。
详细规划是对保税区具体项目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实施细则。
3. 保税区的规划内容(1)产业规划:根据保税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外贸需求,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聚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园区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园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用地指标,合理规划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物流规划:保税区是一个集聚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的平台,物流规划是保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统筹规划内外部物流通道,提高通关效率和物流效益。
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制度困境及对策研究
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制度困境及对策研究赵晓慧【摘要】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整合下,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外贸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借鉴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先进经验,为促进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健康发展作出深入分析.【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6(015)019【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综合保税区;制度困境;海关监管【作者】赵晓慧【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为适应我国不同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6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2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58号),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化发展、政策功能、制度体系、组织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和指导。
2007年8月28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等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标志我国首个综合保税区正式成立。
综合保税区的概念最先出现在国函[2006]128号批复上:“……二、同意将整合后的区域命名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2012年国发[2012]58号文件中规定“(十)整合现有类型。
在基本不突破原规划面积的前提下,逐步将现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及符合条件的保税区整合为综合保税区……(十一)统一新设类型。
新设立的特殊监管区域,原则上统一命名为‘综合保税区’”。
但是,综合保税区尚未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和解释,根据一些文件的表述以及学者的总结,在这里对综合保税区定义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整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实现了各项政策突破发展而来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享受三区合一优惠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它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我国保税区发展现状研究
李 洲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 日益发展 ,我 国进一 步参与 国际生产 大分 工,越 来越 多的保税 区相继建 立。本文从保税 的概 念 出发 ,通过 归 纳分析 当前我 国保税 区的功能与特 点,希望为我 国今后保税 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个新 的思路与方 向。 关键词 :保税 区;关税 ;国际贸易
3 . 保 税 区经 济发 展 速 度 快 。
我 国保税 区的设立 与发展经历 了一个从有到无 的过 程。在改革 开放 的背景下 ,我 国于 2 0 世纪 9 O年初设立了第一个保税 区一 上海外 高桥 保 税 区。并在两年 内又陆续批准设 立 了 1 4 个 保税 区。随着保税 区 的发 展 壮大 ,我 国改变 了将保税 区设设立在 沿海一带 的做法 ,将 大量保税 区设 立在 内陆地 区,希望通 过设 立 内陆保税 区带动 区域经济 的发展 。当前 , 我 国各个地 区的保税 区已经逐渐发展 成为当地经济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目 前 ,我 国保税 区的主要类 型有 :1 、保税 区:最早成 立于上世 纪 9 O年代 初 ,保税 区的设立显著提高 了我 国经济 的开放度 ,为所 在地的经济发 展 带来 了活力 。2 、出口加工 区 :便利 了在保税 区外运用 加工贸 易贸易 管 理手续繁琐 的出口型企业 。通 过将产 品总装设在保税 区内 ,大大缩 短了 交货时 间。3 、保税物流 园区 :利用保 税区 的政策优 势和港 口的 区位 优 势 ,解决 了进 出 口 货物 的二次报关 问题 ,突破 了保税 区的地理 限制 ,在 两者之 间搭起 了一座 桥梁。4 、保税 港 区:保税 港 区比保税 区功能更 加 丰富,它将保税 区、保税 物流 园区 、出 口加 工区 的各 项功 能整合起 来 , 成为一种更加 开放 的形态。5 、保 税物流 中心 :是将 保税 区和邻近 的港 口整合起来 。保税物流 中心具有 口岸 和出口退税功 能。6 、综合保税 区 , 是 国家在 内陆地 区设立 的一种新型 的海关特殊监管 区域 ,基本涵 盖了出 口加工 区和保税 物流中心的所有功 能 , 是 当前我 国保税 区的最 高形式 。 截止 2 0 1 3 年 9月 2 5日,经 国务 院批 准设立 的综合 保税 区有 3 3家 , 分别是 :衡 阳综合保税 区、淮安综合保税 区、广西凭祥 综合保税 区 、北 京天竺综合保税 区、济南综合保税 区 、 广州 白云机场 综合保税 区、舟山 港综合保税 区、沈 阳综合 保税 区 、苏州 高新 技术 产业 开发 区综 合保 税 区、天津滨海新 区综合保税 区、南京综合保税 区、银川 综合保税 区、武 汉东湖综合保税 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 区、江苏 昆山综 合保税 区、新 疆 喀什综合保税 区 、 上海 浦东机 场综合保 税 区、唐 山曹妃甸综 合保税 区 、 成都综合保税 区、新疆 阿拉 山口综合保税 区、苏州 工业 园综 合保税 区 、
中国保税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16年30期总第837期料、初级产品或半成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小,创汇能力弱,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于扩大规模。
四、对策建议1.加大贸易政策支持力度一般来说,边境贸易主要受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结算政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大,所以政府应在这些方面制定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此来鼓励边境贸易的发展。
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可采用直接的退税政策,直接减轻边贸企业的负担,从而提升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在人民币结算政策上面,加强与周边国家央行的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范围和规模。
在基础设施政策上面,政府应下拨专项资金来建设口岸城市的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2.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贸易便利化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边贸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云南省政府应该把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作为首要任务来执行,加强公路、铁路、机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沟通水路、通达城乡、连接陆空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系统,进一步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
3.培育边贸优势企业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对一些出口业务量大、产业具有优势、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将这部分企业作为边贸优势企业来培育,从资金、信贷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由政府带动和鼓励这部分企业先发展起来,再由这些企业带动一些中小企业走出去。
4.加强高素质边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边贸人才是云南开展边境贸易的重要助力,这部分人才的培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重视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大教育投资,积极开展外贸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由本土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边贸人才。
二是利用一些特色项目和优惠政策来引进人才,云南省政府应加大高素质外贸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重大项目引进人才,并在生活、待遇方面给予照顾,做好引进人才的安置工作。
5.优化边贸商品结构云南省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贸易形式,优化贸易的结构,提升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比重。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概念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是中国贸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指设立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按照特殊的管理制度进行外向型经济运作的自由贸易区。
保税区是指境内的一定区域,依法划为保税区,进口的货物可以免税且可以进行加工、展览、维修等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
保税港区是指以海港或河流港口为依托的保税区,进口的货物可以免税且可以进行加工、展览、维修等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
它还可以为进境物品提供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
综合保税区综合了保税区和保税港区的优势,是指开放的地理区域,实行特殊的保税制度,既可以进行工业生产,也可以进行贸易运作,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功能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进出口贸易保税区、保税港区可以实行“以外为本”的贸易方式,允许境外商品在保税区内进行加工、销售等贸易活动,在进口和出口环节享受一系列贸易便利政策并实现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2. 加工贸易保税区、保税港区能够为企业提供自贸区外环境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开展生产活动和利益转移。
3. 服务贸易保税区、保税港区的服务贸易指向全球范围内,同时这里的民生社会服务体系也向国际化发展,如于境外免税店采购门票和旅游服务等。
运作模式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运作模式基本相似,但细节或有所不同。
这里我们以保税区运作模式为例来解释这三种贸易区的运作模式。
保税区的运作形式主要是经过海关特殊区域的批准,防止非法物品的进入,并保证经济特协区的市场生态能够顺畅的发展。
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保税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到优良的汇率环境和税则加工贸易环节的特权。
但是,保税区企业也必须遵循自治经济、独立业务和独立营业所等的运营管理方式,同时保证各项法律规定的遵守和监督来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行业信任基础。
以上就是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一、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发展背景综合保税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享有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的贸易和物流园区。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强对外开放,优化外贸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了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了推动国际贸易合作和促进改革开放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的现状1.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综合保税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深圳经济特区,随后逐步扩展到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保税区,其中包括华南的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等沿海省份,以及西部的重庆、西安等内陆城市。
这些综合保税区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吸引外资和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综合保税区的布局和特色中国的综合保税区布局主要以沿海省份为主,同时也涵盖了内陆城市和边境省份。
这些综合保税区根据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不同,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比如在沿海地区,综合保税区主要由港口和物流基地构成,注重贸易和物流功能;而在内陆城市,综合保税区则主要围绕着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展开,注重生产和制造功能。
不同的综合保税区都将自身定位和特色化发展做得比较突出。
3.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成效综合保税区在推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中国的综合保税区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出口商品涵盖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出口市场遍及全球各地。
同时,综合保税区也促进了国内和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提高了贸易效率和降低了贸易成本。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面临的问题1.发展不平衡当前中国的综合保税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城市和边境省份的综合保税区相对较少,导致了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了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限制了综合保税区在推动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方面的作用。
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我国保税物流发展现状。
1. 规模与增长。
咱先说说规模啊。
这些年,我国保税物流那规模可是蹭蹭往上涨。
就像吹气球似的,一个个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啥的不断建立起来。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物流所涉及的货物量越来越大。
好多企业都瞅准了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货物存放在保税区域,既能享受政策优惠,又方便进出口操作。
不过呢,这增长速度虽然快,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跑步,有时候也会被一些小石子绊倒。
2. 基础设施建设。
咱再聊聊基础设施。
在很多保税区,那仓库盖得是一个比一个气派,现代化的货架、先进的装卸设备啥的都有。
港口附近的保税物流设施更是和港口的作业紧密相连,货物在港口和保税区之间的流转变得越来越顺畅。
但是呢,有些地方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说,有的仓库虽然看起来不错,可是内部的布局不太合理,导致货物存储和搬运的效率不高。
这就好比一个人穿着一身好看的衣服,但是鞋子不合脚,走起路来还是不舒服。
3. 政策支持与监管。
国家对保税物流的政策支持那是相当给力的。
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就像给企业的大红包,吸引了不少国内外企业。
在监管方面呢,海关等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创新监管方式。
比如说,现在推行的一些智能化监管手段,让货物通关速度更快了。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就像厨师做了一道好菜,但是传菜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点小差错。
比如说一些企业可能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不能充分享受优惠;或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时候还不够完善,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4. 服务水平与企业参与。
现在保税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总体上是在不断提高的。
像提供增值服务,除了简单的存储和运输,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包装啥的。
但是和国外一些先进的保税物流服务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有些企业在服务理念上还不够先进,还是那种传统的“货物保管”思维,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且,国内参与保税物流的企业虽然多,但是大企业、大品牌相对来说还是少了点,就像一群士兵里,厉害的将军数量不够。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摘要:
一、综合保税区的定义及功能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的现状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建议
四、结论
正文:
一、综合保税区的定义及功能
综合保税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具有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等多种功能,实行保税政策。
它是一种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产业合作,推动国内外经济循环。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的现状
1.综合保税区数量及分布:近年来,我国综合保税区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沿海地区占比较高。
2.产业发展: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以国际贸易、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等为主,部分区域还开展了研发、维修等高端产业。
3.政策优势:综合保税区享受税收、外汇等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4.对外贸易:综合保税区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建议
1.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根据区域特点和优势,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集聚和发展。
2.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吸引力。
3.提升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综合保税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与国际知名经济体合作,提升综合保税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5.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探索监管创新,简化流程,提高保税区运营效率。
四、结论
综合保税区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摘要:一、中国综合保税区概述1.定义与分类2.主要业务分类二、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1.综合保税区数量与规模2.综合保税区产业投资规模3.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发展三、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问题与挑战1.区域发展不平衡2.产业结构单一3.监管体系不完善四、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建议1.优化区域布局2.促进产业升级3.完善监管体系4.加强国际合作正文: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一、中国综合保税区概述综合保税区是中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与保税区一词之差,却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截至2023 年4 月底,我国已经批准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67 个,其中综合保税区153 个。
2021 年,我国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一样,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与保税区一词之差,却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综合保税区作为国际贸易、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长期发挥着开放型经济窗口、国内外经济循环衔接点的特殊功能。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问题与挑战我国综合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监管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亟待解决。
四、中国综合保税区发展建议针对当前综合保税区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发展意见摘要::一、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现状二、中国综合保税区面临的问题三、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意见接下来,我将根据,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中国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综合保税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亟待转型升级。
一、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现状中国综合保税区自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发展,经过20 多年的历程,已初具规模。
截至2023,全国共有综合保税区156 个,分布在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这些综合保税区在吸引外资、推动外贸、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综合保税区面临的问题尽管中国综合保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以下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综合保税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2.产业同质化严重:多数综合保税区主打产业雷同,竞争激烈,缺乏特色产业。
3.监管体系不完善:综合保税区在管理体制、政策体系、监管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影响了保税区的运营效率。
4.转型升级需求迫切: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综合保税区亟待从传统的加工制造向更高端的产业链延伸,实现转型升级。
三、中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意见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综合保税区的发展:1.优化区域布局: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培育特色产业:根据各综合保税区的实际情况,引导产业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完善监管体系:深化综合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
4.促进转型升级:鼓励综合保税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总之,中国综合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和功能及运作模式
保税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及功能一、保税区的概念及功能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具备保税加工、保税仓储、进出口贸易和进出口商品展示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之一.二、保税港区的概念及功能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区一字之差的保税港区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三、综合保税区的概念及功能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它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可以开展对外贸易等业务,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可设厂进行出口加工,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可自由流动,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我国综合保税区名录及运作模式一、我国综合保税区名录目前,我国有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海南海口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潍坊综合保税区、成都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陕西西安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江苏盐城综合保税区等18家.其中,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行.二、我国综合保税区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国综合保税成功运作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苏州模式——依托“虚拟空港”和“海港”,实现“区港联动、海陆联运”,主要功能为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采购分销、金融服务、检测维修、展示展览;二是重庆西永模式——以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为核心,主要功能为出口加工、保税物流、港口,在价值曲线上,不仅有低端的加工,还有高端的研发和结算;三是海口模式——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互为补充,错位布局,主要功能为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作业.综合保税区享受的主要优惠政策一、税收政策从境外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予以保税;从保税港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免征出口关税;对国内运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由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出口退税规定实行退税;保税港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的流转货物,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二、海关监管政策海关对综合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口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货物的备案、报关、查验、放行、核销手续一律在区内办理;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向海关集中申报手续;保税港区内获取可以自由流转;海关对于保税港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或者保税区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实行保税监管;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但存储期限超过2年的,区内企业应当每年向海关备案.三、加工贸易政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合同核销制度,不实行单耗标准管理;综合保税区与境外进出口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废品,以及加工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包装材料,经海关批准,可以运往区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副产品出区内销售的,海关按内销时的实际状态征税;经海关批准,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以将其进口料件和生产的半成品委托区外企业加工,经加工后返回综合保税区.四、检验检疫政策税区内企业从境外进入保税区的仓储物流货物以及自用的办公用品、出口加工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免予强制性产品认证;从非保税区进入保税区的货物,又输往非保税区的,不实施检验;经保税区转口的应检物,在保税区短暂仓储,原包装转口出境并且包装密封状况良好,无破损、撒漏的,入境时仅实施外包装检疫;对入区后又复出区进入国内市场的货物,在检验检疫有效期内免予实施检疫;转口应检物出境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和输入国家或地区政府要求入境时出具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检疫证书或检疫处理证书的以外,一般不在实施检疫和检疫处理;保税区内企业之间销售、转移进出口应检物,免予实施检验检疫.五、外汇管理政策区内与境外之间的经济往来,除另有规定外,应当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与境内保税监管区域外以下简称境内区外之间货物贸易项下交易,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机构之间的交易,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企业对境外支付货款,除本法另有规定外,无须办理进口付汇核销;区内企业向境外出口货物,在海关办理保税货物出境备案的,收汇后无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在海关办理非保税货物出口报关的,区内企业应当按照境内区外相关规定到外汇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境内区外企业购买区内货物,凭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可以向区内企业支付,可以直接向境外支付,也可以向其他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支付.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收到前述境内区外企业的外汇后,按规定凭入账通知活着结汇水单等凭证办理核销手续.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园区简介一、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并积极拓展口岸物流和保税服务功能.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产业方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聚集注册企业18000多家,每年平均新增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高新技术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主营业务保税物流——包括仓储物流、分拨和配送等项业务.是指在综合保税区内划分保税物流区域,进行货物的分拣、分配、分销、分送等分拨配送业务.保税加工——主要包括加工制造.加工制造企业进口的原材料进区可予保税,国内采购的商品进入区内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保税货物和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可以进行加工、装配后出口;需销往国内市场的,按货物的实际状态进行征税,办理进口手续.另外,区内的加工产品可以自由流通,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加工的产品出口免征出口税.口岸物流——与武汉现有阳逻港、天河国际机场等口岸对接,并服务通过公路转关的货物.主要完成进/出区货物的拼装、拆箱、存放、待检、查验等功能.保税服务——包括研发、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金融、贸易等业务.青岛保税区管理服务的部分措施青岛保税区推行“小政府,大服务”,实行集中办公,并行式服务,企业一切事务均可在区内迅捷、高效地办结.实行投资全程免费代理服务.来区投资的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后,可以在项目审批、注册登记、开工建设、劳动用工等各个环节享受全程的“一条龙”服务,极大地减少办事手续,降低前期费用.海关对进出境通关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行申报、代理申报、信誉放行、特殊紧急情况先放行后补办手续等灵活简便做法,提高通关速度;实现进口货物、快件直通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接受24小时报检,接受电话、传真及计算机联网后的网上报检.是山东省第一个“投资无费区”,除交纳工商注册费、税务登记工本费、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工本费等8项收费以外,其他收费一律免收或由保税区财政垫付.在进出境贸易方面,区内企业可以从事进出境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区内与境外间进出口的货物,海关实行免税或保税政策,并实行备案制,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贸易企业从区外购进货物出口离境的,可办理出口退税.在出口加工方面,区内加工贸易企业不实行分类管理、不设银行保证金台帐;产品区内销售或出口,免征生产环节增值税;加工出口产品入区的料、件免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免领进出口许可证;境外入区的料、件加工周期不受时间限制;经批准,区内企业可在区外进行部分工序性加工;利用国内原料、零部件加工产品离境后,国内原材料部分可享受出口退税.在保税仓储、商品展示及其它服务贸易方面,在区内储存货物的品种和仓储时间不受限制;允许区内仓储的货物进行商业性简单加工;允许区内企业从事面向国内市场的大宗进口物资分拨业务;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市场.在外汇政策方面,区内企业可开立外汇现汇帐户,并可在境外开户;保税区内企业允许保留现汇,周转使用;区内企业不需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区内与境内区外的所有经济交易,区内区外机构均不需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手续;贸易项下外汇可根据项目运作需要自由汇往境外;企业年度税后利润外方所得部分经核准可自由汇往境外,其中人民币可换成外汇汇往境外;区内企业资本项目外汇专用帐户可以在注册地开立,也可以在注册地以外地区开立;区内企业之间以及保税区之间的交易,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在财税政策方面,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企业,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非生产性企业享受“免一减二”的优惠,生产性企业享受“免二减三”的优惠;外商投资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兴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奖励政策方面,保税区实施特殊投资优惠,采取“以项目给土地,以效益给优惠”的灵活政策,对于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视情况给予公告地价20%—50%的优惠;引荐各界客商在保税区开展投资及其它经济合作业务,参照青岛保税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予实际到位资金额的%—1%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2009年第2期我国保税港区发展及其功能创新和整合研究卞 彬(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摘 要: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探索保税港区这一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和效应,及其在分析我国设5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比较,明确保税港区是我国具有多重战略意义的制度创新,要以国际性、前瞻性与全局性的创新理念,提出发展建设中国保税港区的政策建议,以充分挖掘和整合保税港区的功能潜力。
关键词:保税区;功能创新;政策整合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97-05 收稿日期:2009-01-08 作者简介:卞彬(1955―),男,重庆市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经济体制改革。
保税港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进程中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模式,是自由港的雏形。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目前,保税港区作为新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的地域特殊性、税收优越性、监管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还并不为广大的出口企业所了解和熟知。
理清思路、落实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拓展保税港区功能领域,找准切入点,真正实现港区联动和“功能的整合和政策的叠加”是亟须研究的新课题和重大战略问题。
一、保税港区基本功能的探析保税港区“港(口)区(保税区)合一”的区域特征是对传统港口和保税区分离运作管理的一大突破。
保税港区作为一种新型监管模式,既不同于“港”也不同于“区”,而是兼有“港”和“区”的双重特性。
(一)口岸的功能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一字之差“差”在哪里?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
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设立的保税港区,一般都是依港而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
口岸功能表现在:一是港口作业功能:即存储通过港口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开展货物装卸、拖运等基本的港口作业功能,货物在港区内的停留不设时间限制。
二是国际中转功能:即进入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货物和国内货物,可进行分拆、集拼,再运至境内外目的港,保税港区还将提供进口保税货物整箱堆存的服务,货物可以根据货主需要在保税港区内进行综合处理或国际中转。
保税港区作为国际物流和航运中心,可以通过推动区港联动,实现一体化运作。
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有利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和管理延伸到港区,提高港口的开放度和自由度,带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提高港口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物流的功能保税区的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其产品在研制、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高度的国际化,迫切需要一个具备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等功能,且货物能自由、高效流通的区域。
保税港区的物流功能克服了这种状况,保税港区不仅能使国外产品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又可以方便地转口去其他国家,降低经营成本。
表现在:一是国际配送功能:即在保税港区陆上特定区域设立仓储物流区,进境保税货物进入该库场后可进行商业性简单加工、批量转换后,向境内、外分拨配送。
二是国际采购功能:即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港口或港区卡口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对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和保税货物进行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后向・79・国内外分销、返销。
三是转口贸易功能:即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可从事转口贸易、交易、展示、出样、订货等经营活动。
其作用在于全面、高效地发挥港区的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功能,降低物流企业的商务运作成本,扩大出口。
(三)出口加工的功能保税港区内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保税港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平台,通过与区内区外进行的垂直专业化或水平专业化,形成产业间的前后相联系,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并在区内区外形成特定的产业集群、产品链或是产业链,通过乘数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发动机。
表现在:一是出口加工功能:即在保税港区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
工贸结合型或单纯贸易型的企业都可以利用保税港区的区位优势和物流设施开展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业务。
,主要包括原料零部件在海外及销售市场在海外的产品的加工、依托境外先进技术的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制造等。
二是商品展示功能:在保税港区的特定场所展示供看样订货的展览品、样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交易量扩大国际物流量。
因为在保税港区可建立大型的商品展示场馆,使国内客户不出国门就可以在区内直接就地观摩世界各国的商品,并可以在看样后当即签订合同,办理进口手续;境外客户也可以在区内看样后与国内企业签订出口合同。
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在形态上呈“前港后区”格局,在功能上互相延伸,相互渗透,解决了多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与邻近的港口相互割裂,完全依赖自身的政策优势发展的格局。
(四)产业聚集的功能保税港区作为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先行区,与其他区域相比,保税港区具有更大的开放度,在免关税上更加完善,在实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方面更能率先与W T O的规则全面接轨。
保税港区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打造试验区的“区位品牌”。
表现在保税港区的一系列功能,通过资金、人员、商品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和集聚扩散,可以创造或提升“区位品牌”效应。
使多个跨国公司的物流中心集结在同一保税港区内,带动区内仓储业、运输业、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多种服务业发展。
保税港区将从最初的“政策飞地”逐渐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国际商务活动的拓展,服务和辐射周边区域,创立综合性功能区的“区域品牌”,并通过以对外开放为主的各项制度创新,成为综合改革配套的前沿。
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模式对提高海关通关效率、监管效能并按照国际惯例运营的工作机制将发挥积极作用。
(五)拓延的功能保税港区与传统保税区相比,不仅是真正的“境内关外”,还享受税收、监管等各项更为优惠的政策。
一是关税减让将影响保税区现时的“保税效应”。
主要税收政策: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表现在对于从境外输入保税区的货物,在一定时间内,海关暂时保留征税权,视其最终流向而确定关税的征收或免收。
对于从境外进入保税区内的货物或进入以后复出境的货物,不视作进出口,免办进出口手续,免征关税。
二是取消以配额为主要形式等非关税壁垒将削弱保税区现有的贸易自由度优势;取消对区内企业在货代、船代和外贸经营权等多领域的限制。
允许外商从事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和进出口贸易。
三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国民待遇。
保税港区作为试验区金融开放和资本运筹的中心,表现在保税区内适度放宽了外汇管理政策,开设外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开展物流金融、离岸金融、外汇改革等金融开放的试点。
二、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比较保税港区的名称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独创。
我们在英文中将保税区称为Free Trade Zone,将保税港区称为Free Trade Port A rea,在对外的形象还是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区。
我国目前的保税港区,并不是国际上公认的自由港,而是国家海关政策的完善和试点。
就目前而言,我国保税港区与国际自由港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如何定位我国的保税港区发展模式和功能创新,有必要分析和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展经验。
(一)国外自由港功能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需要各国之间有自由的、便利的贸易环境,而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又要保护本国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不能受到过多影响。
这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各国除了执行各自的海关政・89・策外,还设立自由贸易区等为国际贸易提供自由化、便利化的条件。
保税港区的发展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产物,是对海关政策的突破,海关政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普遍发生作用,具有普遍性;自由港政策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作用,具有特殊性。
欧共体在法律文件中规定:“自由港是港口的一部分,自由港有严格明确的界线,该界线受海关监督。
自由港划在海关管制区以外,准许外国商品免税出入。
在该区内商品可以储存、重新包装、展览等,或在遵守有关条例的前提下转运、销售或作加工,海关一般不予监督或限制。
”其成为国家利用自己港口区位优势而做出的促进国际转运业务,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种选择。
从1547年意大利的热亚那湾建立的第一个自由港为标志,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从国际看,分布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
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不断趋向综合扩展。
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
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二)我国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现状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实行加工贸易封闭管理,改“漫山放羊式”为“圈羊式”管理。
随后陆续审批设立了跨境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然而,按照W T O协议,我国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保税区的非关税壁垒将逐步解除。
保税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三个“优势弱化”,即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关税的逐步下调,保税区的“保税”优势弱化;出口加工区发展很快,保税区的出口加工优势弱化。
特别是与国际普遍认同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区在功能、体制和监管方式上的不对等,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企业以及来华投资外资企业扩大国际合作的桎梏。
我国保税区对投资者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并且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已排名全球第四位,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兴的经济体之一,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和“世界工厂”。
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1.147亿标准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64.1亿吨,均继续居于世界首位。
我国对外贸易的90%由海上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我国的保税区转型迫在眉睫。
保税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港口是实施保税政策的重要依托。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第一家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目前正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