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分级

合集下载

咖啡烘焙色度值

咖啡烘焙色度值

咖啡烘焙色度值是指用来描述咖啡烘焙程度的一个数值。

值通常用L 值表示。

L值是美国颜色学家Hunter发明的Lab颜色空间中的L 值,代表颜色中明亮度的描述,变化范围是0-100,描述着从白到黑的变化。

在咖啡烘焙过程中,随着烘焙时间加长,咖啡豆颜色变深,L值变小。

不同的烘焙度有不同的L值范围。

1.浅色烘焙:L值为25-35,咖啡豆呈现出明亮的绿色和黄色,口
感清爽,带有一定的果酸味。

2.肉桂烘焙:L值为35-45,咖啡豆呈现出肉桂色,口感较为柔和,
带有一定的果香和甜味。

3.中度烘焙:L值为45-55,咖啡豆呈现出棕色,口感平衡,既有
苦味也有甜味。

4.中度-深烘焙:L值为55-65,咖啡豆呈现出深棕色,口感更为浓
郁,带有一些苦味和甜味。

5.深烘焙:L值为65-75,咖啡豆呈现出黑褐色,口感苦涩,带有
焦糖和巧克力的味道。

6.超深烘焙:L值为75-85,咖啡豆呈现出近乎黑色的颜色,口感
苦涩、焦香,带有强烈的巧克力味道。

7.超超深烘焙:L值为85-95,咖啡豆呈现出深黑色,口感极为苦
涩,带有明显的焦味和轻微的巧克力味道。

8.超超超深烘焙:L值为95-100,咖啡豆呈现出黑色,口感极其苦
涩,几乎没有其他味道。

咖啡豆研磨粗细标准

咖啡豆研磨粗细标准

咖啡豆研磨粗细标准
咖啡豆的研磨粗细程度对于咖啡的口感和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研磨粗
细适用于不同的冲泡方式,因此了解咖啡豆研磨粗细的标准对于制作出美味的咖啡至关重要。

1. 粗研磨。

粗研磨的咖啡豆适合用于冲泡法。

粗研磨的咖啡豆颗粒较大,适合用较长时间
的浸泡来提取咖啡的风味。

通常用于法式压滤壶(French Press)或是冷萃咖啡(Cold Brew)。

2. 中研磨。

中研磨的咖啡豆适合用于滴滤式冲泡法。

中等粗细的咖啡豆颗粒能够在短时间
内提取出咖啡的风味,适合用于滴滤式咖啡机或手冲壶。

3. 细研磨。

细研磨的咖啡豆适合用于浓缩式冲泡法。

细研磨的咖啡豆颗粒非常小,能够在
极短的时间内提取出浓郁的咖啡风味,适合用于意式浓缩咖啡机或是土耳其壶。

在选择咖啡豆的研磨粗细时,需要根据所使用的冲泡方式来确定。

如果研磨得
太细,可能会导致咖啡过于苦涩;而如果研磨得太粗,可能会导致咖啡口感过于淡薄。

因此,了解不同研磨粗细标准的咖啡豆对于冲泡出完美的咖啡至关重要。

此外,研磨咖啡豆时需要注意的是,研磨机的调整和操作也会对研磨粗细产生
影响。

因此,在研磨咖啡豆之前,需要确保研磨机的设置是适合所需的研磨粗细标准的。

总之,了解咖啡豆研磨粗细的标准对于制作出口感和风味完美的咖啡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冲泡方式选择合适的研磨粗细,再结合研磨机的调整和操作,才能冲泡
出令人满意的咖啡。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咖啡豆研磨粗细的标准,为您的咖啡冲泡带来更多乐趣和美味。

SCAA咖啡分级及其他

SCAA咖啡分级及其他

SCAA定义下的精品咖啡分级标准及咖啡豆处理精品咖啡在出口前,必须根据豆子的(1)缺陷级数(2)豆体长宽(3)海拔高度(4)杯测品质,来区分优劣等级。

国际惯用的生豆分级制度有【美国精品咖啡生豆分级制】以及【巴西生豆分级制】两大系统,前者专供精品咖啡使用,后者适合大宗商品用豆。

SCAA(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成立于1982年,SCAA致力于为追求咖啡“从种子到杯子”的卓越品质、以及优质咖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建立咖啡的质量标准,规范对咖啡专业人员技艺的认证标准。

美国精品咖啡协会采用的精品咖啡都分级制,对瑕疵豆有严格规范,不容许重大缺陷(primary defect)豆出现,对缺点都也有规定,对出现几颗缺点豆等同于一个全缺点(full defect)均有规定,下图表为每300g生豆重大缺陷与次要缺陷统计法。

缺陷统计表第一等精品咖啡豆(specialty grade):精品及每300g生豆不得有重大缺陷,仅容许零到五个缺点豆。

豆子大小级别,仅容许5%的误差,被测结果在醇厚度、果酸味、香气和整体风味上,至少要有一项杰出表现,不得有杂味和发酵过度的腐味。

烘焙后不得出现奎克豆,生豆含水量在9-13%。

第二等顶级咖啡豆(premium grade):顶级每300g生豆不得超过8次缺点豆,仅容许6-8个缺点豆。

豆子大小级别,紧容许5%的误差。

杯测结果在醇厚度、果酸味、香气和整体风味上,至少要有一项突出表现,不得有缺陷味,可容许3个奎克豆,生豆含水量在9-12%。

第三等商用级咖啡豆(exchange grade):每300g商用级生豆容许9-23个缺点豆,生豆大小,50%要在15目以上,仅容许5%低于14目。

容许5个奎克豆。

杯测不得有缺陷味。

生豆含水量在9-12%瑕疵豆的种类【全黑豆/部分黑豆】简介:内部或外部表面完全发黑的生豆,是种不透明的黑。

6、咖啡豆的分级

6、咖啡豆的分级

咖啡豆的分级一、咖啡豆的筛选1、分等咖啡豆分等首先按大小,然后按密度,除了两个特例,所有的咖啡豆都有相当规格的尺寸和相同的比例,它们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是半椭圆的。

特例就是形状上更趋于椭圆的豌豆形咖啡豆和颗粒大的巨型咖啡豆(也就是马拉戈日皮咖啡豆),这两种咖啡豆的价格总是高一些。

总体上说,大的咖啡豆品质较好。

咖啡豆的尺寸分级通常是以10-20来表示,但有一些国家是用对应于一定尺寸的级别,例如AA级,来对咖啡豆进行分等。

确定咖啡豆尺寸的方法是让它们通过一个筛子。

但即使如此,相同尺寸的咖啡豆之间也可能存在重量的差异,而且必须剔除坏的、皱缩的咖啡豆。

把不想要的咖啡豆与好咖啡豆分开,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重力和空气。

压缩空气法是手工操作的,需要较高的技术,它利用喷气机把重的和轻的咖啡豆分开。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重量分离器,通过把咖啡豆放在升高的盘子上,让空气通过它们,使重的咖啡豆落下来,这也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方法,如能恰当地使用,就能更精确有效地分离咖啡豆。

2、分类在分等后,就是把这些咖啡豆进行分类。

去除腐烂的、黑的、变酸的和过度发酵或没有去壳的咖啡豆。

这一过程需要靠眼力,把豆子放在移动的皮袋上检查,并区别分类。

其他方法包括:电子颜色分类法(主要用于罗百氏特咖啡豆)和重铬酸盐方法(利用光检寻找坏豆子)。

然而,目前最好的检验分类器仍然是人类的眼睛。

但是,毫无疑问高科技微处理系统最终将完全取代这一过程。

二、咖啡豆的种类1、阿拉比卡咖啡(Coffee Arabica)(1)风味特色阿拉比卡咖啡拥有多变而宽广的潜在风味。

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产地生产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未经烘焙时闻起来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气味,经过适当的烘焙后,展现出果香(中浅焙)与焦糖甜香(深烘焙)。

(2)市价与用途上等的阿拉比卡咖啡需要繁复的手工摘采,挑选与细致的处理过程,因此全世界最昂贵,最优秀的咖啡豆为阿拉比卡种咖啡。

2、罗布斯塔咖啡(Coffee Robusta)(1)风味特色罗布斯塔咖啡俗称粗壮豆,通常风味较为平凡、呆板,不同地区与不同气候产生的风味差异并不太大,未经烘焙时闻起来如同生花生般的气味,烘焙后的味道通常介于麦仔茶味(中浅烘焙)与橡胶轮胎味(深烘焙),难以展现细致的风味。

咖啡豆烘焙程度对照表与营养

咖啡豆烘焙程度对照表与营养

咖啡豆烘焙程度对照表与营养
咖啡豆烘焙程度对照表与营养
咖啡豆的烘焙程度会随着口味、香气发生变化,但尚无定论是否会影响其营养成分。

但根据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不同的烘焙程度对咖啡豆的营养成分有着不同的影响。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不同的烘焙程度对咖啡豆营养成分的影响情况。

一、亚麻上等烘焙
这是最淡的烘焙程度,大多属于常见的淡烤咖啡豆。

压缩烘焙时间,咖啡豆里面的水分也保留下来,对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表面上等烘焙咖啡豆所含的维生素最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维生素E、糖分等营养物质也多。

二、深烤烘焙
深烤烘焙咖啡豆,表面已形成一层深棕色表面,味道浓郁而甘甜。

压缩烘焙时间,水分挥发较快,但对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不明显,只是颜色更深一点而已。

深烤烘焙咖啡豆所含的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特别是钾含量最高。

三、常规烘焙
常规烘焙咖啡豆表面为淡棕色,口感兼具淡烤与重烤,风味兼具清酒
与甜酒,口感醇厚,既不失清香而又增添醇厚的口感。

在常规的烘焙
程度下,咖啡豆的营养成分较为均衡,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很高,而矿物质含量比较稳定。

四、重烤烘焙
重烤烘焙咖啡豆表面呈棕黑色,口感比较浓重,本身咖啡风味不错,
但苦味比较重。

由于工艺时间较长,所以对营养物质的损失也比较大,重烤烘焙咖啡豆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较低,而矿物质含量也较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烘焙程度对咖啡豆的营养物质有着
不同的影响。

有人建议,最理想的咖啡豆选择应该是常规烘焙,这样
可使营养物质均衡,拥有更好的健康效果。

咖啡豆烘焙的八个阶段

咖啡豆烘焙的八个阶段

咖啡豆烘焙的八个阶段斯塔的杂货店专业咖啡的烘焙方式通常分为下例八个阶段。

一、极浅烘焙(LIGHTRoast):烘焙程度;极浅度烘焙,又名浅烘焙。

所有烘焙阶段中最浅的烘焙度,咖啡豆的表面呈淡淡的肉桂色,其口味和香味均不足,此状态几乎不能饮用。

一般用在查验上,很少用来品尝。

二、浅烘焙(CINNAMONRoast):烘焙程度;浅度烘焙,又名肉桂烘焙。

一般的烘焙度,外观上呈现肉桂色,臭青味已除,香味尚可,酸度强,为美式咖啡常采用的一种烘焙程度。

3、微中烘焙(MEDIUMRoast):烘焙程度;中度烘焙,又名微中烘焙。

中度的烘焙火候和浅烘焙同属美式的,除酸味外,苦味亦出现了,口感不错。

香度、酸度、醇度适中,常常利用于混合咖啡的烘焙。

4、中烘焙(HIGHRoast):烘焙程度;中度微深烘焙,又名浓度烘焙。

属于中度微深烘焙,较微中烘焙度稍强,表面已出现少量浓茶色,苦味亦变强了。

咖啡味道酸中带苦,香气及风味皆佳,最常为日本、中欧人士所喜爱。

(蓝山咖啡)五、中深烘焙(CITYRoast):烘焙程度;中深度烘焙,又名城市烘焙。

最标准的烘焙度,苦味和酸味达到平衡,常被利用在法式咖啡。

(巴西、哥伦比亚)六、深烘焙(FULL-CITYRoast):烘焙程度;微深度烘焙,又名深城市烘焙。

较中深烘焙度稍强,颜色变得相当深,苦味较酸味强,属于中南美式的烘焙法,极适用于调制各类冰咖啡。

7、极深烘焙(FrenchRoast):烘焙程度;深度烘焙,又名法式烘焙。

又称法式或欧式烘焙,属于深度烘焙,色呈浓茶色带黑,酸味已感觉不出,在欧洲尤其以法国最为流行,因脂肪已渗透至表面,带有独特香味,很适合咖啡欧蕾,维也纳咖啡。

八、极深烘焙(ItalianRoast):烘焙程度;极深度烘焙,又名意式烘焙。

又称意式烘焙,烘焙度在碳化之前,有焦糊味,主要流行于拉丁国家,适合快速咖啡及卡布基诺。

多数利用在Espresso系列咖啡上。

咖啡豆分级标准

咖啡豆分级标准

咖啡豆分级标准
咖啡豆分为几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
1. 特级(Top Grade):这是最高等级的咖啡豆,形状完整、大小均匀,不带任何瑕疵,味道香醇浓郁,回味悠长。

2. 一级(First Grade):形状整齐,表面无明显瑕疵,颜色均匀,气味完好,品质优良。

3. 二级(Second Grade):形状稍微不规则,表面略有瑕疵,颜
色相对不均匀,气味有些淡。

4. 三级(Third Grade):形状不规则,表面有瑕疵,颜色不均,
气味较弱。

5. 四级(Fourth Grade):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很多瑕疵,颜色
不均,气味淡薄。

6. 混合级(Mixed Grade):这是最低的等级,它包括所有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咖啡豆,它们通常不适合用来制作高品质的咖啡饮品。

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

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

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咖啡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饮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咖啡的主要原料,咖啡豆的分类与特点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咖啡豆的分类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特点。

一、咖啡豆的分类咖啡豆主要分为两类: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罗布斯塔咖啡豆。

1. 阿拉比卡咖啡豆阿拉比卡咖啡豆是最常见的咖啡豆类型,占据了全球咖啡产量的70%以上。

它在高海拔地区生长,成熟时间较长,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包括:(1)酸度:阿拉比卡咖啡豆具有较高的酸度,而这种酸度并非指味道的酸涩感,而是指咖啡在口中留下的明亮和清爽的感觉。

(2)口感: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口感柔和细腻,而且不会留下苦涩的味道。

它们通常具有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3)香气:阿拉比卡咖啡豆有着各种各样的香气,如花香、果香和巧克力香等。

这也是为什么它们成为了许多咖啡调配师和咖啡爱好者的首选。

2. 罗布斯塔咖啡豆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产量较阿拉比卡咖啡豆少,但它们通常更具有独特的风味。

罗布斯塔咖啡豆的特点包括:(1)苦涩度:罗布斯塔咖啡豆的苦味更为明显,与阿拉比卡咖啡豆相比,它们口感更强烈和饱满。

(2)香气:罗布斯塔咖啡豆的香气通常更浓郁,具有焦糖、坚果和巧克力的味道。

这种丰富的香气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

二、咖啡豆的特点除了不同类型的咖啡豆之间的特点差异外,每种咖啡豆在自身内部也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包括产地、处理方法和烘焙程度等。

1. 产地咖啡豆的产地对其风味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条件都会对咖啡豆的生长和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来自巴西的咖啡豆通常具有丰富的口感和柔和的酸度,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则呈现出多样的风味和芳香。

2. 处理方法咖啡豆在采摘后需要进行处理,以去除果皮和果肉,保留豆子。

处理方法通常分为两类:干法和湿法。

干法处理的咖啡豆通常具有更浓郁和天然的风味,而湿法处理的咖啡豆则更加明亮和酸度更高。

3. 烘焙程度烘焙程度对于咖啡豆的风味和口感也具有重要作用。

咖啡烘焙度的八个阶段

咖啡烘焙度的八个阶段

咖啡烘焙度的八个阶段咖啡烘焙度的八个阶段是从浅焙到深焙,强调了咖啡豆口感之间明显的差异。

一、浅焙(Light Roast)浅焙是指咖啡豆在烘烤过程中停留时间很短,温度只有180-205摄氏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豆子原有的口味和风味。

它的风味较轻,浓度较低,维持了咖啡豆自然的原始香气,有淡淡的土豆及浓郁的坚果香,口感较脆,清新,苦涩感相对较小。

二、中焙(Medium Roast)中焙是指咖啡豆在烘烤时的温度为206-224度,停留的时间介于浅焙和深焙之间,中焙的咖啡豆外观比浅焙更深,但比深焙更浅。

它的风味很香,咖啡香气比浅焙明显浓郁,有柠檬味,但口感较软,口味苦涩感低,苦味和甜味依然保留,但不会太明显。

三、正常焙(American Roast)正常焙是指咖啡豆在烘烤时的温度在225-230摄氏度之间,停留的时间较长,表面既有火焰色又有深棕色,看起来像是熟透的棕色。

它的风味比中焙更强,咖啡香气浓郁而持久,苦涩味也比较明显,可以感受到淡淡的烟熏味和杯底味,口感也比较浓稠。

四、深焙(Viennese Roast/ French Roast)深焙是指咖啡豆在烘烤时的温度接近230-240摄氏度,停留时间比正常焙长,表面有金黄色的火焰,看起来有点空心又有点焦黑。

它的风味更浓,咖啡的香味更强,口感更浓稠,苦涩味也更明显,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焦糖与烟熏味,但果香却不是很显着。

五、烟熏焙(Italian Roast)烟熏焙是指咖啡豆在烘烤时的温度接近240-250摄氏度,停留时间比深焙长,表面是一片非常深的焦黑色,表面有些小灰烬。

它的风味更浓,咖啡香气有烟熏味,口感有点老化的感觉,苦涩味强烈,甜味只有很淡微的触感,没有果香,但会有烧焦的味道。

六、法式焙(Spanish Roast)法式焙是指咖啡豆在烘烤时的温度高达250摄氏度以上,停留时间比烟熏焙要长,表面是一片深焦的黑色。

它的风味更浓,咖啡味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香气,口感更加浓稠,口感中有焦糖和烟熏味,苦涩味明显,没有果香。

咖啡是怎么分级的?

咖啡是怎么分级的?

咖啡是怎么分级的?咖啡豆的分级制度目的是将咖啡豆分为“精品级别”、“商业级别”与“不合格产品”三种级别。

级别越高,咖啡风味越好,产量越少,价格越高。

常见的咖啡分级有三种,一种是以咖啡豆的粒径分级,也就是针对咖啡豆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级,适合绝大多数咖啡产国;一种是以海拔高度进行分级,这种分级制度只适合少数咖啡品质较高以及处理加工成熟的咖啡产国;还有一种是以咖啡豆中含有的杂质与缺陷豆分级,这种方法适合咖啡豆品质较低以及使用机器进行采摘咖啡豆的咖啡产国。

第一种:以咖啡豆的粒径分级咖啡豆的大小,采用圆孔分级筛选进行分级,用12#-18#平面圆孔式筛网分级筛7个喝1个接豆盘,制成圆形筛选或方形筛网。

国际通用的粒径分级是指圆形筛孔的直径,所用的数字是代表筛网孔径为分子,以64位分母的分数,单位是英寸(1英寸=2.54厘米)。

例如:14#是指可以通过14/64英寸孔径以上筛网的咖啡生豆,19#是指可以通过19/64英寸孔径以上筛网的咖啡生豆。

1.牙买加咖啡豆品质分级2.坦桑尼亚咖啡豆品质分级3.哥伦比亚咖啡豆品质分级第二种:以咖啡种植海拔分级“海拔代表了品质”:咖啡的栽种的海拔越高,日夜温差也就越大,因此咖啡树的成熟速度便会相对缓慢,而且密度较高。

高海拔的咖啡在白天行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然后在气温较低的夜晚,借由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因此酸味会更加显著、香气上更具有层次感。

危地马拉咖啡豆分级第三种:以咖啡豆中含有的杂质豆与缺陷豆分级咖啡豆的采摘、处理加工、储存、运输中等都能导致咖啡豆产生缺陷,生豆的缺陷主要有三大类:碎豆、异色豆与异物。

1.碎豆:泛称豆粒大小不完整的咖啡生豆,口感整体较为焦苦。

2.异色豆:指咖啡豆颜色非浅蓝或浅绿色的咖啡豆。

(1)陈年豆:指带壳咖啡豆在特殊条件下储存3年以上的咖啡豆。

(2)枯黄豆:将当年咖啡豆封存1-2年去酸,豆色偏黄。

(3)黑色豆和半绿半黑豆:这类咖啡豆拥有浓烈的土臭味、杂味味与尘土味。

埃塞俄比亚咖啡分级标准

埃塞俄比亚咖啡分级标准

埃塞俄比亚咖啡分级标准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重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咖啡资源和悠久的咖啡文化。

为了确保埃塞俄比亚咖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埃塞俄比亚政府制定了咖啡分级标准,将咖啡分为不同的等级。

以下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的分级标准:
1. Grade 1(一级):Grade 1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的最高等级,也被称为"特级"或"特选"。

这类咖啡通常具有完整的豆型,无瑕疵,具有出色的风味和口感。

它们的杯测评分通常在85分以上。

2. Grade 2(二级):Grade 2是次高等级的咖啡,也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品质。

这类咖啡有一定的豆型完整性和杯测评分,通常在80-84分之间。

3. Grade 3(三级):Grade 3是咖啡的基本等级,质量较为普通。

这类咖啡可能存在一些瑕疵或不完整的豆型,杯测评分一般在75-79分之间。

除了上述等级外,埃塞俄比亚还有一些其他等级,包括Grade 4、Grade 5等。

这些等级的咖啡通常质量较低,瑕疵较多。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分级标准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地区和生产者而略有不同。

此外,咖啡的品质和口感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种植的地理位置、海拔、土壤、气候等。

这些分级标准有助于消费者、咖啡采购商和出口商对埃塞俄比亚咖啡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确保市场上的咖啡质量和品质的一致性。

咖啡生豆分级方法

咖啡生豆分级方法

咖啡生豆的处理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评定等级,那么咖啡生豆的评级方式有哪些呢?不同的国家采取的都是一样的方式吗?就目前来说,咖啡生豆的评级标准主要有三种,不同国家以自己的生产状况和国情采取不一样的评级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咖啡生产国都采用一种方式)。

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三种比较流行的评级方法。

一:按咖啡产地海拔高度分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分级标准主要是因为高海拔生产的咖啡品质上一般会比低海拔产高一些,因为海拔高温度低,咖啡生产缓慢有利于美好物质的积累.并且成熟度高的生豆在烘焙时膨胀性好,有利于烘焙,品质也更稳定些.目前采用此分级标准的咖啡生产国有,危地马拉,墨西哥,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中南美洲国家。

以危地马拉为例,最高级的咖啡称为SHB(Strictly Hard Bean的缩写)极硬豆,种植在海拔1350m以上的地方,其次为HB(Hard Bean)硬豆,种植海拔在1200m—-1400m,还有SH(Semi Hard Bean)稍硬豆,EPW(Extra Prime Washed)特优质水洗豆,PW(Prime Washed)优质水洗豆,EGW(Extra Good Washed)特良质水洗豆,GW(Good Washed)良质水洗豆,分别的种植海拔是1200m,1000m左右,800m左右,600m——800m,600m以下。

二:依筛网分级筛网分级的方式是按咖啡生豆大小分级的方法。

生豆通过打了洞的铁盘筛网决定豆子的大小从而确定等级。

筛网的洞孔大小单位是1/64英寸(不到0.4mm),所以几号筛网就表示有几个1/64英寸,比如17号筛网大小就是17/64英寸,大约为6.75mm,所以筛网的数字越大表示咖啡生豆的颗粒越大。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分级方式是因为颗粒大的豆子卖相佳,相较于小颗粒豆子也更容易产生丰富多变的味道.但并不是说大颗粒的豆子就一定比颗粒小的豆子品质佳,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普遍狭长,小巧但其味道却是最让人难忘和喜爱的,包括云南的小粒种咖啡,国际市场对其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肯尼亚是最具代表性的依筛网分级的国家之一,其他的还包括坦桑尼亚,哥伦比亚等(有些国家不止采用一种分级方式,这里举得例子都是有代表性的,以此种方式为主的国家)。

咖啡常识各国咖啡等级划分与分级制度

咖啡常识各国咖啡等级划分与分级制度

咖啡常识各国咖啡等级划分与分级制度▲咖啡分级制度介绍:因为各国咖啡⾖的处理⽅式不同,所以产⽣了各种各样的分级⽅式,⽬前并没有世界统⼀的分级标准,⼤体⽽⾔⼀个⽣产国都只⽤⼀只⽅法,但是要注意的是,也有个别农庄可能会⾃⾏使⽤其他的分级⽅式,⽐如说,⾐索匹亚咖啡有Gr1—Gr5,也有SHB。

我们最常见到的有以下⼏种:以咖啡⾖⼤⼩来分级(Bean,Size)分级:虽然⾖⼦⼤⼩不是决定其品质风味的唯⼀标准,但是,在许多⽣产地区,咖啡⾖的⼤⼩的确是⼀个极具参考⼒的重要指标;在哪些地区,⾖⼦长的⼤⽽且曲线优美,即表⽰咖啡⽣长得健壮,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最能展现美好的风味,此外相同成熟度的咖啡⾖,即表⽰它们有⼀致的硬度和含⽔量率,容易达到均匀烘焙,⽽产⽣⼀致的风味,形成⾼品质的咖啡。

因此⼤多数的新兴农场都采⽤的是这种分级⽅法。

这种分级⽅法是以各种有空的筛⽹进⾏分级,筛⽹有各种规格,以编号识别,编号与⽹孔相联系。

⽹孔的⼤⼩以1/64英⼨为计算单位,若⽹孔的直径是18/64英⼨时,则表⽰这个⽹孔的编号是18;若⽹孔的直径是17/64英⼨时,则表⽰这个⽹孔的编号是17;以此类推,有14,15,16,19等各种编号的筛⽹,筛选的过程是将咖啡⾖⾄于筛⽹上,以⼈⼯或者机器来回摇动后,⽐筛⽹⼩的⾖⼦便会落下,遭到剔除;遭受剔除的⾖⼦会经由更⼩的筛⽹再次筛选剔除,依次层层筛选,咖啡⾖等级就被编排出来了。

经过分级之后,产区分为AA,A,B,C与PB等级数。

AA为最⾼等级,A,B,C依次递减,C级以下的通常都会被拿去做饲料或者肥料。

另外,圆⾖(Pea-Berry)的风味特殊,⽽且⾖⼦本⾝就⽐较⼩颗,,所以⾃成⼀级,即【PB】,通常价格较⾼。

⼀般使⽤这种分级⽅式的地区有肯亚,新⼏内亚,波多黎各,⾟巴威,坦桑尼亚与乌⼲达等地。

此外,许多巴西咖啡也采⽤这种分级⽅式,只不过他们直接使⽤19,18,17……⽽不是⽤AA,A,B,C等。

肯尼亚咖啡为例肯亚官⽅⽣⾖分级制度如下:根据颗粒⼤⼩、形状和硬度,区分为七个等级,分为E、PB、AA、AB、C、TT、T。

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

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

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一、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概述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咖啡品质要求的提高,咖啡豆的分级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咖啡豆进行精确分级的方法。

这种系统能够根据咖啡豆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以及感官品质等多个维度,实现对咖啡豆的全面评估和分类。

1.1 定制化算法的核心特性定制化算法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确性: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确保分级结果的准确性。

- 灵活性:根据不同咖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分级方案。

- 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算法可以不断优化和升级。

1.2 定制化算法的应用场景定制化算法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咖啡豆品质评估:对咖啡豆的色泽、大小、形状等物理特性进行评估。

- 化学成分分析:分析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酸度等化学成分。

- 感官品质评价:通过专业评审或消费者反馈,评估咖啡豆的风味、香气等感官品质。

二、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的构建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技术支持。

2.1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分级系统的基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采集模块:收集咖啡豆的物理和化学数据。

- 数据处理模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

- 机器学习模块: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 用户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2.2 关键技术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评估咖啡豆的外观特性。

- 光谱分析技术: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检测咖啡豆的化学成分。

-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分类、聚类等机器学习算法对咖啡豆进行分级。

2.3 系统开发流程定制化算法的咖啡豆分级系统的开发流程是一个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目标和用户需求。

咖啡的烘焙水平和风味分析

咖啡的烘焙水平和风味分析

咖啡的烘焙水平和风味分析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咖啡的不同需求,咖啡豆的烘焙水平和处理方法对于咖啡的风味表现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烘焙程度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味特点,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不同水平的烘焙将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咖啡的烘焙水平咖啡的烘焙水平通常根据咖啡豆的颜色来判断。

一般而言,烘焙水平可以分为浅焙、中焙和深焙三个阶段。

1. 浅焙浅焙的咖啡豆一般呈现浅黄色,豆子表面大部分呈现油脂的湿润状态。

浅焙咖啡豆保留了许多原始咖啡豆的风味特点,具有酸味高、口感明亮、轻盈的特点。

这种烘焙水平常用于特定产地的咖啡豆,以更好地展示产地的风土特色。

2. 中焙中焙的咖啡豆呈现出浅至中等的棕色,油脂开始渗透至豆子表面,但不会过度乌黑。

中焙烘焙水平在酸度和苦味之间达到了平衡,同时保留了咖啡豆本身的复杂香气。

这种烘焙水平常用于商业咖啡,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深焙深焙的咖啡豆呈现出乌黑色,外表油亮,油脂充分渗透并出现在豆子表面。

深焙烘焙水平通常会烘烤掉一些原始的咖啡豆特点,同时增加了焦糖和烘焙的香气。

深焙咖啡具有浓郁的苦味和饱满的口感,常用于意式浓缩咖啡。

二、咖啡的风味分析烘焙水平决定了咖啡的风味表现,不同的水平将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口感和香气。

以下是对不同烘焙水平的咖啡的风味分析。

1. 浅焙咖啡的风味浅焙咖啡一般具有明亮且清晰的酸度,带有水果、花香和茶叶的香气。

它通常没有过度的焦糖或烘焙味,使得咖啡豆的原生味道得到突出。

浅焙咖啡的饮用方式常见于滤泡或手冲咖啡等,以更好地体验其清新的风味。

2. 中焙咖啡的风味中焙咖啡在酸度和苦味之间形成了平衡,表现出中等酸度、饱满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

香气可能包括巧克力、坚果和热带水果等。

中焙咖啡的风味适合广大消费者,常见于美式咖啡、拿铁等烹饪方式中。

3. 深焙咖啡的风味深焙咖啡常常具有浓重的苦味和焦糖味,同时呈现出饱满的口感和浓烈的香气。

它常用于浓缩咖啡风格中,如意式浓缩咖啡和法式黑炮。

深焙咖啡呈现出的香气可能包括焦糖、烤面包和深色巧克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品质分级并没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标准,每个国家的分级方式各是不相同的。

因此,咖啡分类是根据适用于各个生产国的一些特征来进行的.
从一个袋子中取出咖啡豆的样品根据该生产国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针对这些样本进行评级,依照评价诀定其好坏口大部分咖啡分级的特征有:
外形(豆的大小、均匀度、颜色),样品中欠点豆的数量,盛杯品质,包括口昧和醇度,还有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各国家之间的不同分级和术语表述不同,所以咖啡质量的标准仅和该国生产的咖啡种类相关,如果不熟悉一个国家原始的分类标准,了解咖啡的真正质量是很难的。

但至少每个国家之间还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参考:都以标准化的筛子来诀定咖啡豆的大小,所以购买者不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咖啡豆多大算大,多小算
一种咖啡豆可能附有特别的地名,或处理方式(水洗或非水洗),也可能有标题,或仅在后面有个字母、数字。

在某些咖啡业国有化的国家里,分级体系似乎让人毫无兴趣口比如肯尼亚,一袋子咖啡可能是:水洗法AA,再带一个数字来表示十分之一的盛杯品质级别口然而就是这种听起来普通的咖啡被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大部分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国家则以海拔来表示品质。

像哥斯达黎加的东部区生产LGA kLaW Graven Atlanti。

大西洋低海拔),MGA(Medium Graven Atlanti。

大西洋中海拔),HGA( High GraumAtlantic大西洋高海拔);西岸斜坡地生产HB (Hard Bean硬豆),MHB (Medium Hard Bean中级硬豆),GHB(Gaad Hard Bean优级硬豆)和SHB(Strictly Hard Bean极硬豆)。

豆子越硬,种植海拔越高,价格就越高。

哥斯达黎加最好的种植园会标注自己的袋子并标明海拨,另外和尼加拉瓜一样,哥斯达黎加也都采用有异国风味的地区名字。

危地马拉在海拔上的标注则比较模糊,从海拔700米到1700米:"Good Washed"(好水洗豆),"Extra Good Washed'(超好水洗豆),"Prime Washed"(优级水洗豆),"Extra PrimeWashed"(超优级水洗豆),“Semi Hard Bean(SH)”半硬豆,`Hard Bean (HB)”硬豆,"Fancp Hard Bean”特级硬豆和“Strictly Hard Bean(SHB)”极硬豆。

国家分级系统
针对咖啡不同品质做出清楚标识的国家有巴西等。

依照咖啡的品种分类,或者依出货港口名称(桑托斯、帕拉纳等)对每个咖啡袋进行分类。

再有就是依欠点豆情况,例如,NY(意思是“我们按照美洲国家能明白的方式计算欠点豆的数量”)和标准3(意思是“每300公克样本有12个欠点豆”),这些欠点豆也包括石头和小枝。

巴西分类体系还包括豆的大小、颜色、密度、形状、烘焙的潜质,盛杯质量、加工方法、咖啡树的年龄和批号。

衣索比亚则是简单地按处理方式、产地名称,和一个从1到8之间的等级数字(每个数字代表欠点豆的数量)来进行等级标注。

印度尼西亚最近一两年改变了以往的荷兰分级体系。

现在R(Robusta)就是罗伯斯塔,A(Arabica)是阿拉比卡,WP(WetProcessed)是水洗法,DP( DryProcessed)是干加工,分为六个等级,1和2是高级,3和4是中级,5和6是低级。

分级数字后面的AP表示磨光后,L,M、S代表豆的大、中、小。

例如:"R/DP Grade2L”指干加工大粒高级罗伯斯塔咖啡豆;”A/WP Grade 3/AP"指中级水洗磨光后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大多数咖啡豆出口国家会成立或委托一个部门以建立标准,来管理和监控咖啡贸易,透过监察人员控管咖啡品质。

不少国家直接设立咖啡部门,有些则在农业或工商部门底下设立协会。

咖啡豆分级名词
下面这些术语的意思可能跟在国与国之间会有些不同,但他们是普遍接受的定义,有助于人们辨认一种咖啡豆样品与另一种的不同。

黑豆Black Bean:受到虫害的豆子、采收前掉落地面的枯死果实、已分解的豆子、过度成熟果实的豆子、受金属等外物污染的。

粗豆Golden Bean:豆子大小在中豆与大豆之间。

破豆Broken Bean:干燥过头易碎的豆子,在脱壳的时候很容易碎成数片。

褐豆Brown Bean:在阿拉比卡咖啡豆中用来表示熟过头的、过分发酵的、发酵不足的(淡褐色),或脏的、没进行前期水洗的咖啡
变色豆Discolored Bean:任何颜色不正常的咖啡豆(阿拉比卡中的绿色、蓝色豆,罗伯斯塔中的卡其色、淡褐色、浅黄色的豆),可能表示劣质的加工或口味不太好。

象耳Elephant Ear:畸形的咖啡樱桃,果实内有一粒大形豆半围着一粒小形豆,这两个豆子在烘焙的过程中可以分开,但口味不会被破坏。

象豆Elephant Bean:马拉戈吉佩变种的俗称,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豆。

好烘焙,香味柔顺,一般被看做有价值的豆子。

但因经济利润小而逐渐消失,不要与象耳朵豆子搞混。

漂浮豆Floater:水洗时因密度低漂浮在水面来成熟、过度成熟或褐色的豆子。

狐豆(赤渴色)Foxy Bean:因过熟而略微发红的咖啡豆,过度发酵(延迟去果肉)的黄色的、霜冻坏的咖啡豆。

硬豆Hard Bean:很常见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对某些出产最佳品质“极硬豆”的国家来说,这种豆的海拔较低。

不要与“硬(hard)”口味搞混。

去壳咖啡Hull Coffee:干加工处理的咖啡豆在去除外壳前先将包裹着的干果实去掉。

天然豆Natural Bean:指干加工处理的咖啡豆。

灰白豆Pale:黄颜色的,出自未成熟的或受干旱影响的咖啡樱桃,在烘焙过程中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暗色。

灰白豆的存在会破坏一批咖啡的味道。

内果皮Parchment:咖啡樱桃内包围咖啡豆的保护膜或外衣。

如果要用做种子发芽的话这层膜必须是完整的,也就是“带皮的”。

珠粒Peaberry:一种小个咖啡樱桃里面只有一粒小圆豆(畸形)。

同类的珠粒被分拣在一起,他们比普通的,甚至是产于同一棵树上的咖啡豆的卖价要高些。

豆荚Pod:在去皮后还由干燥的果肉包围着的咖啡豆,属于样品中的欠点豆。

被去皮机夹碎的咖啡豆Pulper-Nipped:去皮时被咬伤,会降低品质。

淡味豆Quaker:和灰白豆很像,虽然该术语有时可以和灰白豆互换使用,但它不是因果实来成熟而造成的。

粗糙的豆Ragged:因干旱而发育不全的咖啡豆。

臭豆Stinker:过度成熟、过度发酵或受到病虫害的咖啡豆。

豆子的香味普遍都有腐臭昧、发霉味。

一般肉眼分不出来,经过电子分级机的紫外光时,呈现红色,会影响整批豆子。

极硬豆Strictly Hard Bean(SHB):种在极高海拔的阿拉比卡咖啡的品质,豆子的密度高,香味佳。

极高海拔豆Strictly High Grown(SHG):不同的分级术语,基本上和极硬豆的条件相同。

级外Triage:最低等级咖啡豆,不能外销,被丢掉。

非水洗Unwashed:干加工的咖啡豆。

水洗Washed:水洗处理的咖啡豆。

黄色豆Yellow Bean:阿拉比卡品种里,由过分干燥造成的黄颜色咖啡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