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提高。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
3.教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数学思维活动,深刻理解除法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精神。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课稿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除法,但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
3.例题讲解:通过生动的例题,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巩固: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除法,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可以设计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除法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有机地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即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掌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以后解决问题积累一定的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认为本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难点:是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1、“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中,经历使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同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很多数量之间都存有着倍数关系。
使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多说,既培养了学生对数学术语的表述水平,又加深了对知识理解。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试卷)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琼海市嘉积镇泮水小学王朝妹教学目标1、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并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学具课件铅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宝宝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5只可爱的蚕宝宝,想请同学们给这些可爱的蚕宝宝安排好住的地方。
你们乐意帮忙吗?一、自主探究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要求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
师:每个纸盒放几只?该怎样解答呢?生: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师:到底解答正确吗?我们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活动验证一下。
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分铅笔的过程教师小结师:如果老师把要求改动一下,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每5只蚕宝宝放一个纸盒,问15只蚕宝宝要用几个纸盒。
师:该怎样解答呢?生1:求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师:到底解答正确吗?我们来画图验证一下。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小结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比较这两道题,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进行总结揭示课题课件出示:用除法解决问题二课堂练习教材练习五第1题四:总结提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相信,一切困难都难不住我们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用列式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 几个?
10÷3 = 3(个)…… 1(元) 5 元 / 个 3 元 / 个
剩下的1元不够买1 个面包的。舍去
口答:最多能买3个。
4元/个
2(2)用这些钱能买多少个4元一个的面包?
10÷4
=2(个)……
2(元)
5
元
/
个
3元/个
剩下的2元不够买1 个面包的。舍去
知道了什么?
至少是尽可能的使每个盒子装
最多的块数,使这些蛋黄酥全 部装完需要的盒子最少。
最多是每个盒子装的 块数不多于4个。
怎样解答?
22÷4 = 5(个)……2(块)
5 4 22
20
2
求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就是求22里有 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准备5个盒子,还多出2块,这2块怎么办?
怎样解答?
22÷4 = 5(个)……2(块)
5 4 22
20 2
5+1 = 6 (个)
还多出2块,应该再准备1个盒子, 也就是至少要准备6个盒子。
解答正确吗?
22÷4 = 5(个)……2(块) 5+1 = 6 (个)
口答:他们至少要准备 6 个盒子。
每盒最多装4块,5盒最多装20块,6盒肯定 能装22块。解答正确。
8+1=9(条)
口答:至少要租9条船。
剩下的2人还要租一条船。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装物品、搭帐篷、租 车等问题时,计算后如果有余数,商加1才是最后的 结果。在解决求最多买多少物品时,只要看商是多少 就可以,余数舍去不计。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方法。
小组讨论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用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感受除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除法知识和技能。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教师强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除法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练习所学的除法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分食物、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除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故事情境: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将除法问题融入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情境:设计有趣的除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和运用除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图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除法的好奇心和兴趣,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几个苹果?”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备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备课教案第一章:除法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引入除法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讲解除法的含义。
2. 练习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法的含义,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2. 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除法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除法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 能够解决基本的除法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除数、被除数和商的概念。
2. 练习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解决基本的除法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2. 让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练习,解决基本的除法问题。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除法基本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解决基本除法问题的熟练程度。
第三章: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练习运用除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教学活动:1. 讲解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2. 让学生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分配物品、计算平均数等。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除法的熟练程度。
第四章:除法的应用拓展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除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折扣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运用除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 练习运用除法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折扣等。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刚刚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复习导入口算(出卡片,说得数)2、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 (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5,出示教材。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从教材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有效信息呢?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
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 师:该怎么解答呢?(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5……2 4 2师: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写条,2表示剩余两人,单位是人。
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静心思考。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我将带领大家通过具体案例来掌握除法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章第三节“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解决分物品的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学习如何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平均分物品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物品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物品的模型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入课程内容。
我会拿出一些糖果,然后问同学们,如果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糖果?然后,我会让同学们尝试自己解决类似的问题。
我会给出一些分物品的问题,让同学们自己用除法来计算。
在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后,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完成这些练习题,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我们的计算过程。
我会将糖果的总数、小朋友的人数、除法计算的过程和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的糖果数都写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这些题目都是关于平均分物品的计算问题。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于平均分物品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
但是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上,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会对这些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我还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2023人教版数学二年下册《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共二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下册《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教学目的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一:有32个同学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55 页例 4 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
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说课稿》三篇
2 表内除法(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3及练习。
2、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平均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知识设置于同学们熟悉的、喜爱的现实情境中,引导他们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第29页例3主题图)(设计意图:轻松愉悦的谈话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情绪饱满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一起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除法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学生能够在教师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乐于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除法,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如分配食物、分配玩具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故事情境: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小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游戏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除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除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情境,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以故事中的人物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除法的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7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7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7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有:1.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2. 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平均分配物品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拿出一袋糖果,说:“我有12颗糖果,我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颗糖果呢?”2. 讲解除法概念:老师解释说,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2除以4等于3,所以每个同学可以分到3颗糖果。
3. 例题讲解:老师出示一道例题:“小明有18个橘子,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橘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解答,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
4. 随堂练习:老师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5. 实际问题解决:老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老师有24本书,想把它们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分到几本书?”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 ÷ 4 = 318 ÷ 3 = 624 ÷ 6 = 4七、作业设计(1)妈妈有15个苹果,她想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分到几个苹果?(2)小华有20个橙子,他想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橙子?2. 请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除法计算并解答,可以与父母或朋友分享你的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除法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6.6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最多”是什么意思? 10÷3=3(个)……1(元)
答:最多买3个。因为多出的1元不够再买一个了。
课件PPT
易错提醒
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 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27÷8=3(次)......3(箱) 错解分析: 答:至少要运3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课堂练习
课件PPT
6.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是哪个 数?把算式补充完整。
( 7 )÷6=( 1 )......( 1 )
14
2
2
21
3
3
28
4
4
35
5
5
课堂练习
课件PPT
7.算式24÷7=3......3中,除数是( 7 ),商是 ( 3 ), 余数是( 3 )。
课堂练习
课件PPT
8.妈妈买了一筐苹果,如果每天吃5个,正好可以吃9天。 如果每天吃8个,可以吃几天?还剩几个?
பைடு நூலகம்
课件PPT
课堂练习
2.兔妈妈买回40棵白菜,送给山羊伯伯8棵,剩下的 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棵?还剩几棵?
40-8=32(棵) 32÷5=6(棵)……2(棵) 答:每只小兔分6棵,还剩2棵。
课堂练习
课件PPT
3.四年级一班有44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条船可 以坐5人,该租几条船?
44÷5=8(条)……4(人) 8+1=9(条) 答:应该租9条船。
5×9=45(个) 45÷8=5(天)......5(个)
答:可以吃5天,还剩5个。
课堂练习
课件PPT
9.小兔有36根红萝卜,送给了小猪7根,剩下的分给8只 小灰兔,每只小灰兔分得几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答正确吗?
15 ÷ 5 = 3
3个笼屉,每屉5个,一共15个。对!
3 15个粽子, 每个笼屉里放5个,要用几个笼屉? 15 个粽子
? 个笼屉
15÷5=3(个)
口答:要用3个笼屉。
比较前面两道题,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 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吗?
不同点
问题1是已知粽子总个数 和笼屉个数 Nhomakorabea求每个笼 屉里粽子的个数。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不同点:求每份数
求份数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端 午习 俗 知 多 少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 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 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 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 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端 午习 俗 知 多 少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 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 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 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想:三( 五)十五
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笼屉放几个, 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3 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每个笼屉里放几个?
解答正确吗?
15 ÷ 3 = 5
每屉5个,3屉就是15个。对啦!
把得数当成已知信息,画图验证是 否等于另一个已知条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情感态Βιβλιοθήκη 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还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如何用表内除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帮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表内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2.引导学生归纳解题规律,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并理解其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例3教学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例3呈现给学生15个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并由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分别提出“平均每组几个小朋友”和“可以分成几组”。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学情分析:
请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决问题。
注意,学生先提出哪一个问题,就先解决哪个问题,顺其自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具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总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
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同学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实践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