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智能网联专题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正文目录1. 汽车智能网联升级,大国领先布局 (7)1.1. 面对车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各国政策加持不断 (8)1.2. 中国持续完善产业标准,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12)2. 关键技术全面突破在即,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15)2.1. 中国LTE-V2X有望后发先至,5G加速新一代通信技术演进 (16)2.2. 环境感知+高精地图:汽车“看到”并“认识”环境 (24)2.3. 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系统助力实现自动驾驶应用 (28)2.4. TSP:车联网产业链核心环节,两种模式主导,竞争激烈 (32)2.5. T-BOX: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标配 (33)2.6. AI:实现人机交互,成为最先落地的AI场景 (35)3. UBI:融合车联网技术,提供用户定制化“管理型”车险 (37)4. 智能网联化铺垫智能驾驶发展 (39)5. “云-管-端”构建车联网产业链,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45)6. 中国互联网ICT巨头布局车联网,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 (50)6.1. 互联网及ICT巨头争先开展车联网布局 (50)6.2. 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且撬动智能交通市场 (52)7. 问题和挑战 (54)7.1. 信息安全风险抑制消费选择 (54)7.2. 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需求大 (54)7.3. 通信标准尚未统一不利产业做大做强 (54)7.4. 法律伦理体系滞后,落地后问题不容忽视 (54)7.5. 用户需求恐不及预期,车联网或变现困难 (55)8. 投资逻辑&受益标的 (56)8.1. 海格通信 (56)8.2. 移远通信 (57)8.3. 广和通 (58)8.4. 移为通信 (59)8.5. 高新兴 (60)8.6. 大唐电信 (61)8.7. 高鸿股份 (61)9. 风险提示 (63)图目录图 1 车联网应用发展进程和演进方向 (7)图 2 车联网网络层次 (8)图 3 截至2019年车联网专利全球地域分布情况 (8)图 4 美国车联网发展进程 (9)图 5 日本ITS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的信息 (10)图 6 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结构图 (13)图 7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和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13)图 8 信息通信和智能交通标准体系结构图 (13)图 9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结构 (14)图 10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等级 (15)图 11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物理结构 (15)图 12 车联网五大应用场景 (16)图 14 DSRC工作原理 (18)图 15 LTE-V的两种工作模式 (18)图 16 DSRC、LTE-V和5G的技术及商用对比 (19)图 17 C-V2X产业链 (20)图 18 C-V2X产业地图 (21)图 19 OBU及搭载LTE-V设备的汽车 (21)图 20 截至2019年9月C-V2X专利全球地域分布 (22)图 21 C-V2X演进图 (22)图 22 LTE-V2X与5G-V2X对比 (23)图 23 5G-V2X实现自动驾驶的4大类功能 (23)图 24 4G与5G技术对比 (23)图 25 环境感知设备 (24)图 26 环境传感后应用于决策 (24)图 27 不同传感器探测范围 (25)图 28 常用传感器指标对比 (25)图 29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26)图 30 截至2019年车载传感器专利全球地域分布 (26)图 31 高精地图 (26)图 32 高精地图协助实现智能驾驶 (27)图 33 21家获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单位 (27)图 34 中国高精地图市场预测(亿元) (27)图 35 HERE HD Live Map (28)图 36 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 (28)图 37 北斗系统部分服务规划 (29)图 38 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生态圈 (30)图39 “5G+北斗”为自动驾驶和手机定位提供解决方案 (30)图 40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31)图 41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31)图 42 2018年全球卫星导航区域市场结构 (31)图 43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及北斗卫星导航产值 (32)图 44 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及同比增速 (32)图 45车联网的基本价值链 (32)图 46 T-BOX功能模式 (33)图 47 T-BOX实现远程控制 (34)图 48 T-BOX逐步实现网联化 (34)图 49 语音人机交互应用 (36)图 50 人脸交互应用 (36)图 51 空中手势交互 (36)图 52 中国前装市场新车语音交互系统渗透率 (36)图 53 UBI车险模式 (37)图 54中国车险市场总规模和UBI车险市场规模 (38)图 55智能驾驶 (39)图 56 智能驾驶分级 (39)图 57 全球智能驾驶发展阶段 (40)图 58 截至2019年全球智能驾驶专利申请人分布 (43)图 59 各等级自动驾驶渗透率 (44)图 60 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44)图 61 中国ADAS产品选配渗透率 (44)图 62 中国ADAS系统市场规模(亿元) (44)图 63 车联网产业链全景图 (46)图 64 车联网产业链服务流和资金流走向 (46)图 65 车联网产业链各环节部分代表企业 (46)图 66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 (47)图 68 成熟车联网各环节市场份额占比分析 (48)图 69 我国汽车保有量和销量(万辆) (48)图 70 我国车联网渗透率 (48)图 71 车联网市场规模(亿美元) (49)图 72 BAT与车企合作情况 (50)图 73 百度车联网生态服务体系 (50)图 74 阿里车联网生态服务体系 (51)图 75 腾讯车联网生态服务体系 (51)图 76 华为OceanConnect云平台 (52)图 77 搭载华为ADS的奥迪车队 (52)图 78 ETC系统组成 (52)图 79中国ETC用户数量及渗透率 (53)图 80 消费者购车动机 (55)图 81车联网投资逻辑 (56)图 82海格通信导航模块 (57)图 83 星舆科技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57)图 84 移远通信5G IoT 模组 (58)图 85 公司发布LG69T模组 (58)图 86 广和通LTE模块 (59)图 87 移为通信全系列LTE产品 (60)图 88 高新兴车联网部分产品 (61)图 89大唐电信车载终端产品 (61)图 90 高鸿股份C-V2X部分系列产品 (62)表目录表格 1 美国部分车联网政策及发展战略汇总 (9)表格 2 日本部分车联网政策及发展战略汇总 (10)表格 3 欧盟部分车联网政策及发展战略汇总 (11)表格 4 中国部分车联网政策及发展战略汇总 (12)表格 5 五大通信场景实现方式 (16)表格 6 DSRC三套标准 (17)表格7 国内市场部分代表性T-Box企业 (35)表格8 UBI车险三代产品形态 (38)表格9 我国对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的具体规划 (40)表格10 2017-2019年我国智能驾驶主要相关政策 (41)表格11 互联网企业与整车厂商投资智能驾驶领域优势对比 (42)表格12 截至2019年中国传统车企智能驾驶发展规划 (42)表格13 截至2019年中国新型车企智能驾驶发展规划 (43)表格14 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分级要素对比 (54)1.汽车智能网联升级,大国领先布局根据华为Cloud BU判断及预测,20世纪末以来,汽车时代从1991-2000年的机械阶段,相继经过电子和通信阶段,走向2009-2014年的网联阶段和2015年至今的智能阶段,2025年后,汽车将会实现认知和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使汽车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远程诊断等功能。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汽车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报告将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

1. 技术成熟度,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包括传感器、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特斯拉、Waymo等公司已经推出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并且在美国等地进行了测试。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都给予了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扶持、立法支持等。

中国政府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定》,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3. 市场需求,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智能汽车享受更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二、发展趋势。

1.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汽车将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

2. 互联互通,智能网联汽车将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进行互联互通,形成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3. 电动化,智能网联汽车与电动汽车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与智能网联技术的结合将为用户带来更环保、经济的出行方式。

三、发展挑战。

1. 技术挑战,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需求。

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将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

2. 安全挑战,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包括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

3. 法律法规挑战,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与法律法规相适应,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和合法性。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二零一二年十二月)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战略专家管理专家行业专家……报告目录第一章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概述 (10)第一节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报告简介 (10) 第二节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11)一、研究原则 (11)二、研究方法 (12)第三节研究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3)一、重要性 (13)二、研究意义 (14)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5)第一节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概述 (15)第二节2018-201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5)一、国外:操作系统成熟 (15)二、国内:积极布局 (16)三、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奠定基础 (17)第三节201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8)一、智能网联汽车正驶来 (18)二、智能网联汽车蓄势待发 (20)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爆发式增长 (22)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政策红利 (23)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取得进展,落地仍面临诸多困难 (25)第四节“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需抢位 (28)一、大势所趋,技术演进驱动大变革 (28)二、审时度势,全新领域孕育大空间 (29)三、率先抢位,多措并举推动大发展 (29)第五节2019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格局分析 (30)一、国际巨头企业抢先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 (30)二、我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整体发展滞后 (31)三、加快操作系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建议 (33)(一)打造开源生态,加快操作系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33) (二)制定国产化路线,加强对国产汽车操作系统应用推广 (33) (三)强化信息安全,提升国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 (33)第六节2019-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34)一、行业前景分析 (34)二、行业发展趋势 (36)(1)人工智能化 (36)(2)网联化 (36)(3)大数据化 (36)三、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37)(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37)(2)行业特有的强制安装制度 (37)(3)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37)(4)技术进步驱动智能网联汽车迭代更新速度 (37)四、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8)(1)行业标准规范滞后 (38)(2)下游汽车行业的周期性波动 (38)第七节2019-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9)一、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发展趋势 (40)(一)汽车产业逐步进入软件定义时代 (40)(二)依托操作系统汽车产业逐步向“云-管-端”一体化变革 (40) (三)开源操作系统促使车载操作系统市场格局逐步调整 (40)(四)车载操作系统呈现层次化、模块化、平台化的特点 (41)(五)面向智能车联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 (41)(六)多元主体进入促使车载操作系统领域竞争加剧 (41)二、问题及未来发展建议 (42)(1)打造开源生态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42)(2)构建产业链生态深化国产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应用 (42)(3)强化安全能力提升国产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水平(42)第八节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安全思考与实践 (43)第三章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48)第一节2019-201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面临的形势(48)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及国际贸易博弈形势严峻 (48)二、新产业革命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48)三、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51)四、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特征、挑战和趋势 (53)五、经济增长环境的不确定性 (56)六、优化调整结构、持续转型升级仍将是国内企业的首要战略选择 (57)七、动能转换需处理好两种关系 (57)第二节2019-201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面临的挑战(58)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正在重构 (58)二、传统的产业转移模式可能被颠覆 (59)三、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59)四、生产企业将更加贴近消费地 (59)五、高、低端均面临竞争压力 (60)六、我国制造业的优劣势正在发生变化 (60)七、高素质人才缺乏 (60)八、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61)九、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61)十、成本居高不下 (62)第三节把握趋势,应对变局:2019-201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面临的机遇 (63)一、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市场发展前景 (63)二、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 (63)三、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 (65)四、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 (65)五、由“大”向“强”转型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66)六、创新带来的机遇 (66)七、新型产融结合带来的机遇 (66)八、+服务带来的机遇 (67)九、智能+蕴藏无数机会 (67)十、内生式增长带来的机遇 (68)十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 (68)十二、区域市场扩张带来的机遇 (69)十三、“一带一路”的新格局带来的机遇 (69)十四、强化品牌战略带来的机遇 (69)十五、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带来的机遇 (70)十六、新兴细分行业市场机遇 (70)十七、环保倒逼和政策加码是主要推动力 (70)十八、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产业进入“无界”时代带来的机遇(71)十九、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市场带来的机遇 (72)第四章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73)第一节产业转型升级理论研究概况 (73)一、产业转型升级的界定 (73)二、产业转型升级原因的阐述 (73)三、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探讨 (74)四、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型与方法研究 (74)五、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对策研究 (74)第二节转型升级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75)一、生产型制造向创新型制造转变 (75)二、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75)三、品牌升级战略 (76)四、终端化战略 (77)五、国际化战略 (77)六、内涵发展战略 (78)七、创新技术改革 (78)九、品牌化、标准化 (78)十、资本化、上市化 (79)十一、信息化、高端化 (79)第三节微软成功转型的神话和启示 (79)第四节中国企业转型失败的原因 (82)一、“巨婴病” (82)二、“文盲病” (83)三、“模式病” (84)四、“牛人病” (85)五、“老板病” (86)第五章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制定原则及依据 (88)第一节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88)一、科学性 (88)二、实践性 (88)三、前瞻性 (88)四、创新性 (88)五、全面性 (89)六、动态性 (89)第二节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89)一、国家产业政策 (89)二、行业发展规律 (89)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90)四、可预期的战略目标 (90)第三节影响转型升级战略的主要因素 (90)一、影响转型升级战略的主要因素 (91)二、诱发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失败的三因素 (91)三、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需规避的误区 (92)第四节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主要的分析工具 (93)一、PEST分析 (93)二、SCP模型 (94)三、SWOT分析 (95)四、波特五力模型 (95)五、价值链分析 (96)六、7S分析 (97)七、波士顿矩阵分析 (98)八、战略群体分析法 (99)九、核心竞争力分析 (100)十、层面论分析 (100)十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01)第六章企业制定转型升级战略的内容、方法步骤、流程 (104) 第一节公司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要点与准备工作 (104) 一、公司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要点 (104)二、规划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前的准备工作 (104)第二节公司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105)一、公司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105)二、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步骤 (106)三、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包含的不同内容 (107)第三节构建转型升级战略研究体系 (108)一、研究体系构建与实施的内涵 (108)二、整合内外部资源做好顶层设计 (108)三、构建闭环的战略研究体系 (109)四、及时跟踪分析研判内外部形势 (109)(一)外部分析就是寻找机会与威胁 (109)(二)内部分析就是发现优势与劣势 (110)第四节科学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 (110)一、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程序 (110)二、遵循科学原则,建立竞争优势 (111)三、提高决策者素质 (112)四、全面了解企业环境 (112)五、科学制定转型升级战略 (112)六、降低风险 (112)第五节制定转型升级战略需注意事项 (113)一、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制定需注意的要点 (113)二、制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注意事项 (114)三、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的注意点 (114)四、制定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容易犯的错误 (115)五、不同阶段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规划 (116)六、制定企业转型升级战略要考虑的不同方面 (117)第七章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转型升级趋势及方向 (118)第一节突破产业金字塔局限 (118)第二节重构产业价值链布局 (120)第三节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120)第四节建立数字化创新能力 (122)第五节结语 (124)第八章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探讨与建议 (126)第一节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建议 (126)一、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126)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行业发展方向与策略 (127)三、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转型升级方向 (127)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市场升级策略 (129)五、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产品研发策略 (130)六、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新品推广策略 (131)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市场重新定位策略 (131)八、引导消费者策略 (131)九、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打造网红爆款产品策略 (132)第二节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133)一、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33)二、以品质保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33)三、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33)四、进行资本运作,推进兼/合并与重组 (134)五、以信息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134)第三节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 (135)一、智能制造的内涵 (135)二、我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路径 (135)第四节“互联网+”时代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136)一、以“互联网+智能制造”的生产路径,打造柔性供应链 (136)二、以“互联网+协同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网络 (136)三、以“互联网+社群”的营销路径,实现网络化精准营销 (137)四、以“互联网+个性化产品”的大规模服装定制路径,实现生产制造企业服务化的转变(137)第九章2020-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全方位推进“转型升级战略”及实施路径探讨 (138)第一节构建转型升级战略推进体系:稳准推进公司转型升级战略实施 (138)一、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138)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动态督导督办机制 (138)三、营造全员全链条参与环境 (138)第二节产业结构层面 (139)一、认识规律特征指导产业发展 (139)二、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产业健康 (139)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 (139)四、完善企业供应价值链 (140)五、积极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的集约化建设 (140)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产业绿色竞争力 (140)七、提升产业战略竞争力 (140)第三节市场运营层面 (141)一、必须把做强做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141)二、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进市场竞争 (141)三、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 (141)四、创新经营模式 (142)五、价值创新开拓战略蓝海 (142)六、紧跟市场发展 (143)七、实施“走出去”战略 (143)八、坚持“五化”发展举措 (144)第四节技术创新层面 (144)一、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145)二、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45)三、明确技术创新工作目标 (145)四、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146)第五节产品开发与竞争层面 (146)一、积极进行产品开发 (146)二、产品式样竞争策略 (147)三、产品大类竞争策略 (147)四、产品使用价值竞争策略 (148)第六节营销推广层面 (149)一、坚持营销的正确定位策略 (149)二、注重实施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150)三、选择实施多元化营销手段的策略 (151)四、基于消费观念和文化导向的营销 (152)第七节客户服务层面 (152)一、服务将成为核心 (152)二、以顾客满意为核心 (153)三、提高企业服务水平 (153)四、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53)五、“服务竞争”最有效的竞争策略 (153)第八节企业管理层面 (154)一、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 (154)二、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打造全新形象 (154)三、积极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管理模式 (155)四、大力提高企业集团管控的能力 (155)五、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156)六、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156)七、开放式创新与组织学习 (156)八、强化安全法制化建设 (157)九、大力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157)第九节企业文化建设层面 (158)一、企业文化的层次 (158)二、树立企业价值观 (158)三、倡导创新文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158)四、培育品牌文化,提高服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159)五、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59)第十节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60)一、确立转型升级战略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160)二、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机制创新 (161)二、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产业人才竞争力 (161)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 (162)第十一节供应链管理层面 (162)第十二节小结 (162)第十章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管理、保障、调整”等机制的措施..164第一节构建转型升级战略管理体系:增强公司战略管理能力 (164)一、有效的战略管理组织 (164)二、充分透明的战略制定与分解过程及动态的调整 (164)三.战略落地要构建有效的执行保障体系 (165)第二节构建转型升级战略保障体系:增强实施保障能力 (165)一、注重战略风险防控 (165)二、加大业绩考核力度 (166)三、优化战略研究组织架构 (166)四、构建开放式研究网络 (166)五、加快信息、成果共享与成果转化 (166)六、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 (167)第三节构建转型升级战略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转型升级战略的主要措施 (167)一、完善转型升级战略 (167)二、完善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有效措施 (168)三、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创新调整的重要性 (168)第四节持续变革是转型升级战略的精髓 (169)第十一章盛世华研总结 (170)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70)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70)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71)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72)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72)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72)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72)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73)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73)六、小结 (173)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74)第一章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概述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发生转变,世界各国也都在积极寻找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这也带动了新时期产业的转型与优化升级。

2020年智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智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尽管全球汽车市场有望从2020 年的27550 亿美元达到2030 年的3.8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3%,但软件和电子设备的年增长率将约为7%,从约2380 亿美元的总市场规模到约4690 亿美元(不包括电池)。

从2020 年-2030 年,ECU 和DCU 的增长构成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华为:从通信巨头到智能汽车新贵华为在2014 年正式开始进行车联网的布局,目前已形成具备五大产品布局的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解决方案。

华为于2014 年在“2012 实验室”设立车联网实验室,开始进行车联网方面的研究,其后立足于其擅长的 5G 技术,从车联网通信架构,到芯片中标奔驰的车载模块项目,开始一步步布局。

2019 年,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和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BU、Cloud & AI 产品与服务BU 并列,再加上华为运营商 BG、企业 BG 和消费者 BG 组成华为六大一级部门。

2020 年10 月,华为发布独立品牌“HI”,其中包括了1 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 5 大智能系统。

2020 年11 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和宁德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品牌。

该品牌将为用户提供系列极致体验的智能科技产品,进而将全面数字化的出行变为现实。

华为将自己定位为智能汽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部件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2020 年 10 月,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包括一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五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

以及激光雷达、ARHUD 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HI”还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 (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 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

从技术层面来说,当前的总线+分布式功能单元,将转变为分布式网络和三个域控制器,包括智能座舱域、整车控制域和智能驾驶域,这也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内产品布局的核心架构。

2020年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年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年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8月、车联网概览(概念及规模、产业链构成、盈利模式、发展历程)车联网行业的催化剂(政策、产业、技术)对车联网未来的判断及重点领域规模测算推荐标的(中科创达、千方科技、四维图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根据的预测,2016-2021年间,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的CAGR将达到24.93%,到2021年,我国车联网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115亿元。

从近几年的产业规模增速来看,车联网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图表:车联网示产业意图图表:中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及其增速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从车联网产业的组成成分来看,车联网可以分成云、管、端。

云指的是车联网应用、服务(包括地图、系统软件、内容、公共服务、行业服务等),旨在实现连接管理、能力开放、数据管理等;管指的是通信技术(包括通信设备、通信服务等),直连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各方竞争的焦点。

端指的是车载终端和路侧设备、软件等。

目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在管和端领域保持着较快的发展,而且随着5G和汽车电子化的持续推进,管和端将继续处于高景气成长阶段,而云领域也将随之迎来发展的春天。

图表:车联网产业链的的云、管、端图表:交通进入数字化转型爆发期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华为、市场研究部在车联网产业里面,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出售硬件、软件、提供平台运营服务。

具体来说,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是to B或者to C的,则收费模式较为简单,直接由B端或者C端付费。

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是to G的,则其收费模式相对复杂。

因为to G项目的投资主体较多(如政府、国企、民企等),涉及的政府部门也比较多(如城建、城规、交通、公安等),总体来说,to G项目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调研报告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调研报告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调研报告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业的热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二、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现状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技术、企业和政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 技术进步:深圳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领先水平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深圳有多家企业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

2. 企业布局:深圳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不仅本土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加大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投入,还有很多国内外企业纷纷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

3. 政策支持:深圳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例如,提供研发资金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并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三、深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1. 自动驾驶技术将进一步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测试的不断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

深圳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研发和应用基地。

2.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加快:深圳将加大对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车联网技术的应用等,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3. 车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广泛:深圳的智能网联汽车将更多地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出行和娱乐体验。

同时,车联网技术也将在车辆远程监控、车辆保养等领域发挥作用。

四、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挑战1. 安全性挑战: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包括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方面的挑战。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保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

2. 产业生态建设: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仍然不够完善,包括供应链、技术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深圳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协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创新。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专题研究:智能化与网联化协同,智能汽车=单车智能+V2X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专题研究:智能化与网联化协同,智能汽车=单车智能+V2X
传统车企联盟化成趋势,包括大众-福特、戴姆勒-宝马、通用-本田等,共享技术和推动商用化。目前L2级自动驾驶系统搭载率显 著提升,L3级别正在开始渗透。我们认为随着主机厂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发力,有望加速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渗透。
• 中国政策定调:智能化与网联化协同 智能汽车=单车智能+V2X
2020年2月24日,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强调智能化与网联化协同,车联网值得关注。战
略愿景提及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 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 单车智能化先行:政策+电动化驱动 ADAS渗透率提升
ADAS执行任务由感知、判断、执行三个环节组成,单车智能主要依赖传感器技术(雷达和摄像头)、芯片和算法。我们认为 ADAS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1)政策强制标配:中国商用先行,欧美日标配AEB;2)电动化加速:新能源汽车是最佳载体。 ADAS功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搭载率高于传统燃油车,2018年国内ADAS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比近70%,而传统燃油车仅占30%左右。
5G具备的高可靠性、超低时延和广连接等特征,可满足车联网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及时性要求,我们认为5G将2019年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意在成为智能汽车的ICT组 件供应商,对标博世、大陆等汽车电子Tier 1。
随着车联网渗透率的提高,汽车终端的传感器、通讯设备、中控芯片等硬件以及车载信息服务、通信服务、云服务等软件需求形成 巨大的增量市场。汽车电子有望显著受益,根据智研咨询预测,预计 2020 年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约34%,呈逐年加速提升态势, 2030年占比则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 2018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 870 多亿美元(约6000 亿元人民币),预计 2020 年有望 增长至1000 亿美元(近 7000 亿元人民币)。

2020年车联网行业研究

2020年车联网行业研究

2020年车联网行业研究研究导语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一段低迷期后已触底且正在反弹。

从近5年情况来看,每年增速均超过20%。

预计2020 年总规模有望达到4330 亿元。

来源:东莞证券一、车联网承前启后有机结合,引领未来智慧交通(略)2019 年3 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5G 应用80%将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讯,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5G 技术应用可能是最早的应用。

然而,无人驾驶汽车从2016 年起就开始饱受争议,因为每年都会出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严重的或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车联网这一新概念逐渐进入管理者的视野。

车联网是借助具备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高可靠特点的5G 和新兴通信技术LTE-V2X,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进而实现“人-车-路-云”结合为一体的新生态,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二、5G 与V2X 技术相辅相成,合力打造智能汽车互联2.1 5G 通信技术奠定车联网发展基石2.1.1 车联网,5G 相对4G 大有作为因为5G 具有上行大带宽,下行低时延高可靠的特点,所以相对于4G,5G 适用于远程驾驶。

开始是由远程控制的车辆将实时音视频、声音、震动、味道等经视频编码后通过5G 传到云端,再经视频解码后传给人。

在人收到前方传来的信号后,通过直接控制或者远程指示下达车辆控制指令,经5G 传输给远程驾驶车辆,进而实时进行机械控制。

相对4G,因5G 上行宽带最高可达10G,可在每平方公里内支持至少800 辆车的数据传输。

也正是因5G 的下行时延小于5ms,可支持车辆以60km/h 的速度行进,真正地满足了人们的日常所需。

安全保障作为出行的刚需,5G 较为可靠。

智能汽车专题报告:自动驾驶、智能网络政策密集,商业化加速

智能汽车专题报告:自动驾驶、智能网络政策密集,商业化加速

智能汽车专题报告:自动驾驶、智能网络政策密集,商业化加速内容提纲:一、智能、网联融合发展,电子电气架构变革驱动软件定义汽车二、2020年车联网进入商用元年:路侧设施向规模先导应用过渡,国产车抢占C-V2X量产先机三、自动驾驶时代,地图赛道大幅拓宽,四维图新领跑市场四、智能座舱发展趋势:一芯多屏、交互场景多样化、软件平台化,中科创达受益高通芯片迭代和渗透率提升一、智能、网联融合发展,电子电气架构变革驱动软件定义汽车1.1 汽车发展路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技术发展兼顾智能化、网联化两种发展路径。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智能化与网联化两条技术路径协同实现“信息”和“控制”功能。

信息功能:与驾驶无关,它通过与外部联网提高车内的娱乐、信息化程度;控制功能:与驾驶相关,通过从传感器、外部节点获得的信息更好地支持车辆决策。

2020:信息化仍将保持快速发展,与驾驶相关的控制功能仍需要等待。

1.1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1.2 政策: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正式推出, 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车型规模化生产1.3 车厂:电子电气架构改变驱动软件定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改变整车级计算平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功能集成化向中央域控制器发展,通过OTA可对整车更新,功能改进将是未来汽车软件服务商业模式重要基石:通信架构:采用高速以太网取代CAN总线,为未来汽车添加更多车联网、ADAS功能提供支撑。

高实时性:数十微秒的确定性传输延迟和亚微秒级的节点时间同步精度高带宽:百倍传输1.3 电动化是自动驾驶发展催化剂机械传动—>电控,反应速度提高、精准度提高、成本降低,并带动软硬解耦趋势德系车厂的研发投入有所反弹,主要发力领域:电动车、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和数字化德系品牌发力电动汽车,大众电动化转型最为积极大众电动化转型最为积极,旗下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等每个子品牌都推出了主力电动车,推出电动品牌ID系列。

大众全球CEO迪斯宣布到2028年,大众将会拥有超过70款纯电动车型,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将超过2200万辆。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对整个交通系统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能网联汽车,简单来说,就是将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应用于汽车,使其具备更高级的自动驾驶能力、更智能的人机交互体验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能力。

它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出行需求不断增长,这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人们期望汽车能够自动驾驶,减少驾驶疲劳;能够提前获取路况信息,避免拥堵;能够提供丰富的娱乐和办公功能,使出行时间更有价值。

在技术方面,传感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眼睛”。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为自动驾驶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信技术则让汽车与外界实现互联互通,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端之间能够实时交换信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算法在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汽车做出准确的决策和预测。

然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虽然目前的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实现完全可靠的自动驾驶还面临许多技术瓶颈,比如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和决策能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其次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自动驾驶引发的法律责任界定、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

再者,网络安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一旦受到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产业生态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涉及到众多的参与者,包括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通信运营商、零部件供应商等。

各方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汽车制造商负责整车的设计和生产,科技公司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通信运营商保障网络连接,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

这种跨领域的合作模式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0中国智能汽车研究报告

2020中国智能汽车研究报告

2020中国智能汽车研究报告一、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随着能源、环境、安全及交通拥堵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智能汽车能够综合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及舒适行驶,提高交通效率,成为当前汽车产业的创新热点和发展方向。

在信息化浪潮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正在向传统行业渗透,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进程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一)智能汽车是“传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融合的产物智能汽车是新时代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未来战略的制高点,它不仅是汽车本身的技术,更是“传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融合的产物。

智能汽车定义涵盖的范围较广,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信息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车内网、车外网、车际网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信息共享、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协同能控制功能,与智能公路和辅助设施共同组成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智能出行系统。

智能汽车包含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三大要素。

其中,智能交互是抓手和入口,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是输出的驾驶操控体验和服务体验,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自动驾驶是必备功能,以网联化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是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切入点。

智能汽车是多方共建的生态体系,以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为基础,包括车辆主体、驾驶系统和服务体系,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汽车的核心区别在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和车联网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智能化、网联化与平台化。

智能化即汽车搭载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终端及智能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芯片,实现超视距数据采集与自动驾驶。

网联化即汽车通过车载单元与人、车、路、云全面互联,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平台化即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等涉车业务的实现逐步向云平台迁移。

智能汽车具有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特点。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5月目录一、智能网联汽车大势所趋 (8)1、ADAS相当长时间内仍是智能驾驶主力 (9)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是基础 (12)(1)感应端是智能驾驶的五官 (12)①超声波雷达成本低,主要运用在倒车辅助、自动泊车等低速工况 (13)②激光雷达成本高,国内企业迅速崛起,提升性价比,逐步缩小与国外同行差距 (16)③车载摄像头-汽车的眼睛,眼观六路 (17)④在分件中,已经有国内自主品牌开始突围,甚至占据了细分市场相当大的比重 (20)⑤多传感器信息数据融合处理是智能驾驶的趋势 (21)(2)决策端是智能驾驶的大脑 (22)(3)执行端是智能驾驶的手和脚 (29)①线控转向系统是智能汽车走向完全自动化的必由之路,是难点也是重点 (30)②线控制动系统是智能汽车的关键核心系统 (32)③ADB大灯与智能驾驶相辅相成,国内企业已经站上国际舞台 (35)(4)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度地图 (39)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驱动因素 (44)1、各项政策法规及标准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45)(1)国外在法规政策上早于国内制定和实施,美国较突出 (45)(2)国内新基建、5G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全面战略性引导和支持 (46)①新基建的发展,是国内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最大优势之一 (48)②推动5G发展的政策,是国内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最大优势之二 (49)2、上游产业的发展为智能驾驶创造了良好环境 (50)(1)5G商用的发展,是智能化发展的助推剂 (50)(2)其他非传统车企的参与及带动效应 (54)③ICT企业龙头华为,旨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整体解决方案 (55)④百度等互联网企业,携软件、数据和地图等优势资源,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加持 (58)3、需求端提升了智能网联渗透率 (59)三、相关企业 (60)智能网联化大势所趋。

随着电动化发展及特斯拉的示范带动效应,智能网联化成为重塑汽车行业的关键因素之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

2020年华为汽车智能网联分析报告

2020年华为汽车智能网联分析报告

华为在2018全联接大会上推出昇腾910和昇腾310两款商用AI芯片,前者用于云端,后者用于边缘。昇腾基于华为自研的达芬奇计算架构,该架构针对AI运算特征设计,以高性能3D Cube计算引擎为基础,相比传统的CPU和GPU可实现算力和能效比的大幅提升。昇腾910昇腾基于7nm增强版EUV工艺,以超高的计算能力为特征,半精度(FP16)256TFLOP/s的算力比英伟达的V100GPU的125Tera FLOPS高一倍,在典型的ResNet-50网络训练中与华为MindSpore相配合,比现有主流训练单卡配合TensorFlow相比,性能提升近2倍。昇腾310则是一款主打低功耗的端侧芯片,采用的是12nm制程工艺,其最大功耗仅为8W,算力达到16TOPS,能效比为2TOPS/W,优于英伟达Xavier(算力30TOPS,功耗30W,能效比1TOPS/W)和Mobileye EyeQ 4(算力2.5TOPS,功耗3W,能效比0.83TOPS/W)这两款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芯片。

传统汽车采用电子电气(EE)架构,以硬件定义规格,采用的是“总线网络+分散控制”的架构方式,不同功能对应不同ECU,这些ECU往往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对应专用算法。但随着电子化程度提升,汽车传感器数量储蓄增加,需处理的信息量日益庞大,对算力的要求呈几何级上升,ECU数量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典型豪华车上的ECU数量已超过百个。EE架构下算力不能协同,程序无法统一维护升级,内部通信需求增加导致线束成本上升等局限性日益暴露。面对这一情况,各车企和Tier1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提出用CC(计算与通信)架构取代EE架构。基于CC架构,华为将汽车所有功能归类后交由智能座舱、整车控制和智能驾驶三个平台控制,通过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将每一个平台都打造成一个生态系统,并推动标准统一以便执行部件配合和第三方开发。华为计划未来能在CC架构下可以做到软件可升级、硬件可更换、传感器可拓展,达到软件定义汽车,持续创造价值的目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汽车智能网联专题研究报告正文目录1商用车有望出台重磅新政策,智能网联迎来量价齐升 (4)1.1交通部起草《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4)1.2关注安装行车记录仪、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和云平台投资价值 (4)1.3车联网政策具有持续性,商用车销量景气度高 (6)1.4智能网联在商用车利润中的比例不断提升 (6)2政策和技术红利共振,智能网联终端打开增长空间 (7)2.1主动安全是商用车智能网联驱动力 (7)2.2人工智能技术红利持续释放 (10)2.3终端提供厂商分散,集中化趋势加强 (11)3“端云”互动,关注监控平台价值 (13)3.1云控平台起到对车联网的信息服务和支持 (13)3.2政府平台以满足安全监管为主 (14)3.3第三方营运平台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14)3.4云端平台蕴含价值巨大,数据服务是其主要商业模式 (16)4投资建议 (16)4.1锐明技术 (16)4.2鸿泉物联 (17)4.3千方科技和中交兴路 (17)4.4四维图新(中寰卫星) (18)4.5海康威视 (19)5风险提示 (19)图表目录图表1国内重卡保有量 (5)图表2全国载客载货载客汽车拥有量 (5)图表3商用车车联网相关政策汇总 (6)图表4商用车利润池演变图 (7)图表5海康威视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8)图表6鸿泉物联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8)图表7车载智能设备系统 (9)图表8商用车智能网联产品演进 (9)图表9锐明技术通用型智能视频监控产品系统构成 (10)图表10智能网联技术趋势演进 (11)图表11商用车各细分行业主要供应商 (11)图表12专注商用车智能网联公司主要在研项目情况 (12)图表13云控基础平台 (13)图表14云控平台分类 (13)图表15鸿泉物联建筑渣土车监控系统平台 (14)图表16G7大数据卡车物联网平台提供服务 (15)图表17中寰卫星车联网平台 (15)图表18中交兴路先知平台 (15)图表19中寰卫星(四维图新旗下)营收状况 (16)图表20锐明技术DSM技术应用 (17)图表21锐明技术渣土车信息化解决方案 (17)图表22鸿泉物联智能增强驾驶系统 (17)图表23鸿泉物联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构成 (17)图表24中交兴路先知平台 (18)图表25千方科技运输管理系统 (18)图表26中寰卫星商用车车联网平台 (18)图表27海康威视业务全景 (19)图表28海康威视运输车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架构 (19)[Table_ProfitDetail]1商用车有望出台重磅新政策,智能网联迎来量价齐升1.1 交通部起草《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2020年11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有效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交通部起草了《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日。

在意见稿中提及与智能网联相关的规定如下:⚫第一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半挂牵引车以及总质量12000千克以上的载货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并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

前款规定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对其车辆与驾驶人员实施动态监控。

⚫第六十七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和班次,保障驾驶员合理休息时间,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疲劳驾驶。

道路运输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对驾驶员在服务规范、安全运营等方面的规定,文明行车、优质服务。

⚫第一百七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整改,并处于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对车辆配备卫星定位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装置的;(二)卫星定位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装置未接入符合标准的监控平台的;(三)卫星定位装置和智能视频监控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的。

⚫第七条国家鼓励道路运输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国家积极推进大数据、信息技术、自动驾驶等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加强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

1.2关注安装行车记录仪、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和云平台投资价值参考第一百二十三条,从安装的数量上来看,12吨以上重卡目前国内存量在700万辆左右,2019年新增117万辆,2020年有望突破160万辆,未来几年基本会保持在每年新增120万辆以上。

从单车价值上来看,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约为800元左右,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假设是安装DSM和BSD,约1000元,总计在1800元左右,监控平台指云端的软件,通常是打包在项目中交付。

图表1国内重卡保有量资料来源:Wind,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华安证券研究所除过重卡之外,2019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载货载客汽车拥有量高达1165万辆。

第六十七条中提到,采取技术措施防止疲劳驾驶,这些都是DSM潜在的安装车辆。

本次政策的力度较大,对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的车辆,责令整改,并处以一定的罚款。

我们认为,渗透率在政策落地之后,有望实现快速提升。

参考第七条,国家积极推进大数据、信息技术、自动驾驶等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认为,利用智能网联技术来提升运输效率和主动安全是长期趋势,商用车智能网联投资赛道确定性强。

图表2全国载客载货载客汽车拥有量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华安证券研究所1.3 车联网政策具有持续性,商用车销量景气度高车联网政策持续出台,多维度推动车联网发展。

国务院、发改委、交通部、工信部等国家机关和部门从安全监管、市场鼓励、标准制定三个角度持续出台车联网发展政策。

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陆续建立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助力商用车车联网发展。

除过本次征集的意见稿之外,各个部门在近几年都陆续出台过相关政策。

尤其是,2018年11月,交通部推动城市公共汽电车和“两客一危”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实现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自动识别、自动监控、实时报警。

“两客一危”涉及车辆约70-80万,与之前相比,此次政策潜在的重卡存量约700万辆以上,打开10倍以上增长空间。

资料来源:锐明技术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1.4 智能网联在商用车利润中的比例不断提升从商用车利润分布增长点视角来看,当前商用车主机厂的利润来源主要是汽车业务(传统商用车销售、售后市场)、服务(融资与租赁、数据与车联网)和零部件(传统动力总成)。

据BCG预测,到2030年,商用车主机厂的利润来源会新增大部分与车联网相关的业务,如:汽车业务中的自动驾驶/新能源商用车销售,服务业务中的车队管理服务和按需付费的商用车销售,零部件业务中的自动驾驶技术软件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以及运营业务中的最后一英里物流系统、自动驾驶车队业务等。

这些都将是未来商用车领域利润增长点,商用车智能网联设备以及系统将占据商用车利润池很大一部分。

图表4商用车利润池演变图资料来源:《商用车未来发展》,华安证券研究所2政策和技术红利共振,智能网联终端打开增长空间2.1主动安全是商用车智能网联驱动力车联网终端设备分为网联化和智能化两类。

1)网联化设备包括T-box、OBD、行驶记录仪和其他车载网联设备,网联化设备的主要功能是使得单个独立车辆能够与外界平台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2)智能化设备以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为代表,包含BSD、DSM、AEB等。

智能化设备则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驾驶员更方便安全地驾驶,其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网联化设备的出现与应用早于智能化设备,主要受政策监管的驱动。

图表5海康威视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资料来源:海康威视官网,华安证券研究所商用车智能终端以智能监控和ADAS为代表。

智能化设备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除出于安全的考虑的盲区监测、驾驶员监测,通过终端、摄像头、传感器等采集实际驾驶影像、司机状态,实现司机不良驾驶行为识别、盲区危险识别、车辆状态识别等功能,降低运营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智能辅助驾驶。

图表6鸿泉物联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资料来源:鸿泉物联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锐明技术和鸿泉物联是商用车智能网联的领军企业。

商用车领域智能化终端产品主要提供厂商有锐明技术、鸿泉物联、海康威视、天迈科技等。

智能化产品的前装与后装都有,前装客户即为商用车整车厂,主要包括重卡、中轻卡、客车生产厂商,后装客户包括货运公司、原材料运输公司、公交出租客运公司等,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搭配或包含于系统方案使用。

产品种类比较丰富,市场格局相对比较分散。

图表7车载智能设备系统资料来源:车云网,智车科技,华安证券研究所智能网联设备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网联化设备受政策驱动最早出现,最初目的是将位置、路况等信息发送到平台以实现规划与监管,其以2G 通信技术作为支撑。

后随着通信技术升级至3G 、4G ,网联化设备更新换代的同时逐步加入了智能化要素,如摄像头等。

ADAS 、BSD 等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设备系统的出现使得整体系统在网联化基础上更加智能化,能更好地辅助驾驶员安全驾驶,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

图表8商用车智能网联产品演进资料来源:锐明技术招股说明书,华安证券研究所BSD (盲区监视系统)基于大量盲区视频与图片数据进行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 能准确识别大型车辆在右侧、车后及车前等盲区的行人、骑车人,并及时提醒驾驶员与路人注意避让。

DSM (驾驶员监测系统) 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对驾驶员不良驾驶习惯进行提醒、警告或干预。

FCW (前车防碰撞告警系统) 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通过高动态摄像头检测前向实景,识别前车距离, 并提醒驾驶员修正危险驾驶行为。

主要用于预防本车与前车距离过短导致的追尾问题。

LDW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基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结合高动态摄像头检测车辆是否长时间压线行驶, 结合车辆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在不打转向灯的情况下车道偏移或变道,同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2.2人工智能技术红利持续释放技术方案融合集成,共同服务于汽车智能网联。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智能设备与网联设备共同作为车载终端,会集成到供应商解决方案中。

同时,供应商会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客户需求定制方案,选择合适终端产品。

以锐明技术通用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为例,其中既包含BSD、ADAS、DSM等智能终端产品,也包含图中车载视频监控终端所包含的网联设备功能,通过4G、WIFI等通信手段实现信息传输,远程监控。

同时,远程平台若包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输出指令、警示,以实现商用车安全主动驾驶的目的,在此智能化的分析平台在实现车辆智能化驾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