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复习二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专题辅导.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专题复习二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一、高考考点
1.企业和经营者。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2.产业和劳动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3.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银行和储蓄者。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5.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二、思维拓展
1.利润多不等于经济效益好
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所以,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只有当利润增长幅度大于成本增加幅度时,企业经济效益才提高。
2.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①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②要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
推进。
③要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④要正确处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解决
“三农”问题紧紧联系起来。
⑤要正确处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促进再就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根本出路,通过完善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保障。
7.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意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
(2)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措施: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②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生产;③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经济效益;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加工和促销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中的二、三产业:⑧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⑨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⑩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8.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1)“新”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工业,提高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2)“新”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所在。例如,国家已把西部大开发的作为重点,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上来,大搞水利建设,大搞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因此,我国实现工业化,绝不会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3)“新”在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不能以牺牲就业来实现工业化。我们既要重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人力资源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9.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三大产业的关系,形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2)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要实现新发展,必须采取新思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下一步结构调整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二是地区结构,三是城乡结构。第一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第二产业,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化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3.正确理解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国家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组织者、决定者,财政收入的取得、支出的安排、收支规模等,都决定于国家的意志。它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集中性,财政是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可见,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
6.全面把握“纳税人意识”的基本含义
所谓“纳税人意识”,应是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具体表现在:
(1)增强纳税人义务意识,自觉纳税。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决定了税收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公民应自觉纳税;同时,权利与义务总是密切相连,社会生活中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因而也必须承担纳税的义务,这是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