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文本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文本分析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
当时距辛亥革命的爆发已有近13年时间,可鲁迅寄以极大希望的辛亥革命虽赶跑了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却并未能彻底摧毁封建社会的基础,胜利果实反而被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军阀官僚所窃取。
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引起“人心日下”的原因是妇女不节烈,要求通过“表彰节烈”来挽救国家。
鲁迅在1918年写的《我之节烈观》中讲了节烈的“难”与“苦”,并说这事是“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文中还写道:“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
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
........................;能用历史和
.....
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
.............(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
”《祝福》通过写祥林嫂两次结婚,两次丧夫,一次丧子,两次离家到鲁家做工,又两次被迫离开鲁家,最后在别人的祝福声中惨死街头,着力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不节烈妇女形象,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残害生命的滔天罪行。
1.课文结构
小说以“我”在旧历年底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和由此引起的思想感情的波浪起伏为线索,
以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为主体,组成小说全篇的倒叙结构。
根据这种倒叙写法的特点,把小说
按空行分成的五个大自然段,划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祥林嫂之死,其中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写出鲁镇过年的习俗,介绍鲁四老爷;
第二层描写祥林嫂临死前的可悲可怕的形象和痛苦的精神状态,写“我”听到祥林嫂死
讯前后内心的不安和悲愤以及鲁四老爷的冷酷态度。
第二部分是用回忆方法写出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其中包括三层:
第一层写祥林嫂初来鲁家做工,不知疲倦的辛勤劳动和被婆婆抓回去的经过;
第二层通过卫老婆子的叙述写出祥林嫂被卖改嫁的情形和祥林嫂的反抗;
第三层写因夫死子亡,祥林嫂又第二次来鲁家做工,沉重的悲哀,人们的嘲笑,特别是鲁四老爷的打击,把她压得粉碎,最后被鲁家赶出门外,沦为乞丐。
第三部分写鲁家和鲁镇的祝福情景,抒发感情,结束全文。
2.主题分析:
怎样认识《祝福》的主题?中学语文教材采用的是几年来较为流行的观点:祥林嫂是旧中国被压迫劳动妇女的典型,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权”的受害者;鲁四老爷是“四权”的代表,“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
简言之,《祝福》的主题是反对“四权”。
这种观点是以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作为立论的根据。
其实,毛泽东同志这段话是指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这一整体所受的压迫而言的,不是针对祥林嫂这一具体形象而讲的。
列宁说:“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
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二卷,713页)因此,要正确地分析《祝福》的主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拿一个现成的公式硬套。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淳朴而又善良的农村妇女。
她对生活的最高要求,不过是用双手养活自己。
但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就连这样一个起码的权利她都不能得到。
丈夫早死,是她的第一不幸。
这个不幸,对她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然而,祥林嫂并没有屈服。
她逃出婆家,外出做工。
她初到鲁家时,口角边还曾有过“笑影”,尽管这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而已,不过,也说明了在祥林嫂面前还有一线生路。
她被婆婆出卖时,曾经拼死地反抗过,这自然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也是对她迫害的一种表现。
虽然,再婚后的祥林嫂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幸福,但是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
第二个丈夫的死和阿毛的被狼吃掉,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从此她便陷入到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了。
她的眼睛失去了神采,“手脚也没有先前一样灵活”,“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逢人就是“我真傻……”,还耽心死后被阎罗大王锯开,分给两个“死鬼的男人”,终于“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
所有这些,既包含着封建礼教对她毒害的成分,也是对她迫害的种种表现。
祥林嫂生活的环境——鲁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
压在祥林嫂头上的,首先是鲁四老爷。
小说的开头,通过“我”对鲁四爷的介绍和对他书房的描写,特意点明了他的身分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此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从他初见祥林嫂时即“皱眉”,一直到祥林嫂死后还大骂“谬种”,都活画出他道学先生的丑恶面孔。
作者把祥林嫂安排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不仅便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而且有助于明确和深化小说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但封建礼教的流毒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压在祥林嫂头上的,是整个封建礼教。
祥林嫂的婆婆、柳妈以及那些嘲笑祥林嫂的人,虽然在本质上和鲁四老爷不相同,但也有意无意地给祥林嫂增添了许多压力,甚或落井下石。
所不同的是:鲁四老爷是吃人者,而这些人自己也是被吃者。
这正是作者写得很深刻的地方:封建礼教不仅在统治阶级中有它的维护者,而且在被统治阶级中也有很深的影响。
这些人中毒而不自觉,自己受害,又转过来害人。
这就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倡导,封建礼教通过种种渠道,形成了相当强大的社会舆论,成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一种可怕的习惯势力。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鲁镇祝福的情景,并且安排祥林嫂在一片祝福的气氛中死去,而且小说的名字就叫祝福,这样写,不仅可以使对比更加鲜明,增强故事的悲剧色彩,而且同样有助于明确和深化小说的主题:封建礼教的毒雾,就像祝福的烟霭那样,到处弥漫。
总之在《祝福》里,作者从各个方面都突出强调了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压迫,而祥林嫂的特殊遭遇又便于表现这种压迫。
在现代文学史上,还找不出第二部文学作品,能像《祝福》那样,如此全面,而又如此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向那个罪恶的旧制度,提出如此悲愤而又如此深沉的血泪控诉。
那么,祥林嫂是否是“四权”的受害者,鲁四老爷是否是“四权”的代表呢?
先说政权。
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旧中国的政权,指的是“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般地说,它体现为直接的反革命暴力。
而封建礼教则主要体现在封建礼法和道德规范方面。
它一般地不是由反动政权的行政命令来强制推行,而是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约定俗成,由社会
习惯势力来体现。
在有些方面,它可以起到反革命暴力起不到的作用。
如果说,反动政权是“钢刀”,那末,封建礼教就是“软刀”。
反动统治阶级手里这两把“刀子”,交互使用,并行不悖。
对于《药》里夏瑜那样的革命者,用的是钢刀;对于更广大的劳动群众,一般用的是“软刀”。
在《祝福》里,既没有身穿“号衣”的士兵,也没有警察和机关枪。
祥林嫂既没有像夏瑜那样身陷囹圄,也没有像阿Q那样公堂画押。
但是,她的命运,却是早已注定了。
封建礼教的巨大阴影笼罩着她,把她一步一步地推进了死亡的深渊,这就表明:整个旧中国是一所大监狱;整个旧礼教是一个大法网。
祥林嫂,不是被杀人见血的屠刀杀害的,而是被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夺去了生命。
祥林嫂形象的意义就在于:她形象地揭示了“软刀”的效果,在某些方面,较之钢刀,犹有过之。
至于鲁四老爷,小说并没有点明他在鲁镇掌握一部分政权,说他是政权的代表,是缺乏根据的。
再说族权。
祥林嫂的婆婆用八十千的价格把她出卖,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和阿毛死后,“大伯来收屋,又赶她”,体现了族权对她的压迫。
但是,如果祥林嫂不是一寡再寡和失去唯一的儿子,族权的绳索就难以直接捆到她的身上。
所以,通观全篇,族权对祥林嫂的压迫,是从属于封建礼教的压迫的。
再说神权。
柳妈对祥林嫂讲的那番“阎罗大王”的鬼话,体现了神权对祥林嫂的压迫。
但是,神权的压迫落到祥林嫂的头上,同样是和封建礼教分不开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祥林嫂不是先后死去了两个丈夫,柳妈的鬼话也就无从谈起。
最后说夫权。
小说根本没有写到直接压迫祥林嫂的夫权。
她的两个丈夫都没有正面出场,小说也没有从侧面交代过他们对祥林嫂的压迫,反倒是通过卫老婆子之口,说她和第二个丈夫一起生活的两年是“交了好运”。
这样的描写是深刻的,它形象地表明:压在劳动妇女头上的,不是个别的男子,而是整个礼教、整个制度。
总之,说祥林嫂是“四权”的受害者,与作品实际不尽相符,因而也就不够准确。
而说鲁四老爷是“四权”的代表,则基本上不符合作品实际。
因此,说《祝福》的主题是反对“四权”也就难以成立。
鲁迅写作《祝福》的时间,是一九二四年二月,正是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新文化运动已经分化,大革命即将蓬勃兴起而尚未全面爆发的时期。
当时,鲁迅的战斗实践,
主要是在文化战线上。
他代表和发展了五四运动前进的、革命的潮流,坚持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五四运动是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
(《新民主主义论》)而封建礼教就是旧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表于“五四”前夕的小说《狂人日记》、杂文《我之节烈观》开始,反旧礼教,一直是鲁迅反封建的伟大实践的重要内容。
《祝福》反旧礼教的主题,是和鲁迅当时的思想完全一致的,是和五四运动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