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概念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艺术”概念的分析

【摘要】大众艺术作为艺术发展的历史产物之一,已成为当代中西社会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大众艺术是指贴近大众生活,浅近、平易、流行的艺术。大众艺术具有艺术性、商业性和娱乐性。

【关键词】大众文化艺术大众艺术

大众艺术作为艺术发展的历史产物之一,已成为当代中西社会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大众艺术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都市市民为主要消费主体,具有商品化、技术化、共享化和消费性、流行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现代意义特征,通过广播、影视、广告、网络等现代媒介广为传播,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

艺术的追逐形式是“从大众中来,到小众中去,最终回归到大众”,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大众艺术的发展既顺应了社会发展要求和文化历史的变迁,同时又传承了传统精英艺术的某些精髓。随着其内涵的不断扩大,对于“大众艺术”概念的研究与分析,作为文艺理论建设中新的课题,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艺术的诞生,最初的起源就是模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的美化,还有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感知以及深层次的诉求。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相互交融,那就是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审美经验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一种距离的消蚀,人们把这看成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和审美距离的消蚀。艺术成为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而不是少数人的自我陶醉和高贵独吟。自古以来,大众与艺术就存在着两种模式:

一、艺术与大众合一的古老朴素模式

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艺术是纯属大众化的,那就是原始社会的艺术。人的审美感觉最初是物化在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中,如彩陶上体现出的对造型和对色彩纹样的审美感觉,而劳动大众也就直接是艺术家,形成了艺术家与大众合二为一的古老模式。

二、艺术与大众对立的现代模式

现代意识强调革新与反叛、实验和变革,这就和传统艺术院校强调师傅和权威、范例与模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艺术形式上出现了各种可能的实验与探讨。大众的审美心理极其对艺术的有关概念,均来不及作这一激变,因而大众和前卫艺术拉开了距离。当杜尚的《下楼梯的女裸体》要用绘画表现运动和时间过程时,被大众看成是疯子画的画。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更使大众迷茫,即使那幅站在大众立场上,来抨击非人道战争的《格尔尼卡》也不例外。

现代文化类型中的文化对立表现为现代主义精英艺术、先锋艺术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之间的对立。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是古典文化中高级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转换。从西方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自文艺复兴反对神权,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以来,艺术就一直处在世俗化、通俗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洛可可和印象派是这种世俗化在贵族和中产阶级两个社会阶层中的极端表现形式。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代表莫过于好莱坞的电影和无所不在的广告,它们集现代社会的技术、文化、艺术、商业、传媒、产品制造为一体。古典文化中为少数人拥有和欣赏的高级艺术,在现代社会,则通过机械复制和文化工业批量生产而转换成为流行的、通俗的大众文化。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古典文化中的高级艺术向现代文化中低级文化转换的并不是高级艺术本身。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原作,永远属于古典文化中的高级艺术,但是《蒙娜丽莎》则可以通过机械复制的印刷品而成为大众文化的产品。

1954年。英国艺术评论家阿罗威首先使用“大众艺术”(Mass Art)这个概念来表示现代媒介艺术。在后来的艺术词典中,我们会看到,这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波普艺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等大凡异乎传统的“反艺术”(Anti-art)或“非艺术”(None-art),都可以归于“大众艺术”名下。汉密尔顿曾这样描述大众艺术,说它是“大众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批生产的、年青的、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这简直就是个大杂烩。

在我看来,大众艺术就是指主题贴近生活和大众,拥有众多艺术消费者的浅近、平易、流行的艺术。大众艺术把艺术性同商业性很好地融入到自身以内,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

大众艺术具有艺术性、商业性和娱乐性。艺术性即精神性,包括创作性、思想性、观念性,这与传统艺术观强调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精神活动一脉相承。其商业性在其内部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次要的、外围的社会属性。而是一种与艺术性同等重要的本质属性。这就是大众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最大不同。平衡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娱乐性隶属于感性。本来,感性与理性是人性两极结构中不分价值高下的两个部分。然而遗憾的是,美学史、艺术史一直以来代表了“一种捍卫审美理性大旗下的禁欲主义”,它排斥娱乐性,把娱乐视为“可耻的生理快感”。事实上,感性与理性并不相互排斥。如果说艺术性是大众艺术的前提、商业性是大众艺术的基础的话,娱乐性可谓大众艺术的中心:作为大众艺术的基质,它保证了大众艺术的感性精神性,即艺术性;作为一种生活化的“新感性”。它又可以与日常生活消费相融合,体现出大众艺术在现代语境中的商业性。

既然娱乐性是大众艺术的中心,娱乐性更具体的说有三个层次,它们构成“娱乐”完整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首先,娱乐具有生理满足的意义——当然只是想象性的满足。在生活中一为什么那些荒诞故事、市井奇闻尤其是“明星绯闻”之类,能够不胫而走?就是因为它们稀奇、古怪,有着饶有兴味的情节和细节,能够唤起人们共有的某方面的生活体验。满足其好奇猎艳的心理。但生活中的这种娱乐性并不注重品位,难免鄙俗,而艺术的娱乐性却不能停留在这种原生状态,应当尽可能赋予它审美的品格。

娱乐的高层次是它必须具有健康、优美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色彩,最终指向高雅的格调。在审美的意义上实现整体的升华。这就是说,它不止于满足益智的需要,更不会停留于片刻的情绪宣泄,徘徊于感官刺激所引起的浮泛的心理满足层面;而是植根于积极的人性,追求高尚的情调和思想,使人的娱乐本性——即通过游戏和宣泄来超越现实束缚、获取身心自由的天然的渴求,最终在审美中获得升华。这样的娱乐,便具有高雅的品格,能引导人们乘快感之扁舟抵达美感的彼岸和精神的高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俗通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