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二)导学案
2021_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配套导学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二)
![2021_202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配套导学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684ac10904a1b0717ed5dd9b.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小学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开端。
这个时期,儿童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由于生活视野和经验的局限,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不够全面和稳定。
因此他们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对教师怀有较大的依恋和信任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为明显, 这个时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也就赋予了小学教育培育儿童
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教育地位。
上面是翰翰说设计为大家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60d92d770bf78a6429541f.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教案设计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难点分类的意义,认识和方法。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教学准备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超市里的东西多吗?,我们能很快找到所需物品,是什么原因?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2、讨论汇报。
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一、出示27页上的情境图数一数各种东西各是多少。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可以按颜色分,也可按形状分。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3、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一,按颜色分:红3,蓝3,黄6。
二,按形状分:串3,心4,球5。
课后反思: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 2----2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教学准备导学流程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1、导(导课题、目标)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fd6c4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c.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3.2分类与整理(2)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习使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分类结果,如使用不同颜色或图形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类别的物体。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分类结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分类结果。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实物模型、卡片、图示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物,如不同颜色、形状的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玩具进行分类。
2. 讲解例题:我会通过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分类结果。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分类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和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请学生根据给定的物体,进行分类并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分类结果。
答案:根据给定的物体,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颜色、形状等,并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分类结果。
2. 请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应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并尝试进行实际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二)》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fc69339b89680202d8253c.png)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需要,是我最大的愿望。 谢谢!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学校
科目
数学
学习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课题
分类与整理二 课时—总课时
2----2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作学会分类、整理
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
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步骤
导学流程 具体内容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 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1、导(导课题、 目标)
复备栏
2、学(出示预学 案,学生自学或合
作学习)
5、练(以固学案 出示,检查学生学
习是否达标)
分图片。(第 31 页的第 5 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 两分钟,可由学生
进行小结)
1、 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
人数:8
小孩 4
男人 女人
6
6
课后反思:
【致读者】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你能阅读到此文章,希望此能对您有
1.出示例 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faac38844769eae009ed5b.png)
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四、应用练习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放背景音乐)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二)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3833f4afe04a1b171de96.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16d3c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5.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二)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培养学生分类、整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提高整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提高整理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标准,培养学生灵活的分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分类卡片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分类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教室、家庭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物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
2. 自主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每组发放一份分类卡片和实物。
引导学生按照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形状、颜色等。
每组完成分类后,将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组的分类结果和分类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组之间的分类标准可能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分类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二)1. 分类的意义2. 分类的标准3. 灵活分类能力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家后观察自己的房间或家庭环境,找出可以分类的物品,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答案:略2. 请学生思考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进行分类与整理?并尝试举例说明。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25a1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3.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球、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彩球,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 讲解例题: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任务。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类与整理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类的定义、分类的方法和分类后的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类和观察,得出不同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这是因为分类与整理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一技能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3672a4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c.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2)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年级的数学教案,主题是“分类与整理”(第二部分)。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探讨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意义。
教材中,我们将学习第37页至第3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物体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独立进行物体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实物,如玩具、书本等,以及一些分类标签。
孩子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来记录分类结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我会把一些玩具、书本和其他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观察并告诉我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我会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例如,我会把玩具分为“车子”和“动物”两类,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逐一检查孩子们的作品,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上“分类与整理”四个大字,并在下面列出我们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共同点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进行分类,或者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分类游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教案分享中,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它们分别是:实践情景引入、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讲解、随堂练习、板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分类与整理的概念时,我通过放置一些玩具、书本等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告诉我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并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二)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42140ff1f242336c1eb95ebb.png)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2、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分图形(第30页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重难点
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1.出示例2
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小孩 男人 女人
人数:8 4 6 6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上课时间
科目
数学
课题
分类与整理二
课时—总课时
2----2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分类与整理(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分类与整理(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30ec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d.png)
教学设计分类与整理(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理解顺序数的概念及顺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掌握顺序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在书写时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3.能够运用顺序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算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学概念:顺序数的定义和概念。
2.数学技能:顺序数的读法和写法,书写规范和美观。
3.数学方法:运用顺序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数学应用:观察能力、口算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顺序数的定义、概念、读法和书写规范。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算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1.顺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学生在书写顺序数时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教师以课件形式呈现一组假设的数字排列,要求学生从小到大排序,并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2. 自主探究学生首先根据黑板上的数字排列,手工制作数字牌。
然后,学生讨论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排序,记录学习过程并交给教师。
3. 讲解新知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和解释顺序数的概念和定义,并且进行数学符号和读法的演示。
2.教师进行顺序数的书写规范和美观的讲解,并提供练习题进行实操。
3.教师继续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顺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让学生通过示例实际操作。
4. 课堂练习教师通过口算和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和加深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书写规范的题目,并让学生在书写中注意规范和美观。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通过日常表现、练习及考试的表现进行取得成绩的评价。
2. 评价标准1.日常表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练习和作业,按时提交作业,上课听讲、认真思考。
2.练习及考试:正确掌握顺序数的读写规范和应用方法,融会贯通,掌握优秀的口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分类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0809986137ee06eff91860.png)
单元教学总述单元内容简析本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要让学生懂得分类要按一定标准。
为了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分类,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以及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课本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体现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本单元有以下两个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分气球”,即会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第二部分是“分两组”,即能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并完成简单的分类统计表。
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单元重点、难点重点:学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难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单元编排结构第1课时按给定标准分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分钟)1.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礼物送给小朋友们,快来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出示画面:(1)你是怎么知道的? (2)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境吗? 整理前的书架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找到需要的商品,书架物品分类可以让书更整齐。
1.(1)学生自由回答。
(一共有9个礼物) (2)学生举例。
整理后的书架1.在水果下面画“○”,在蔬菜下面画“√”。
√ ○ √ √○ √ ○ ○书课题:分类)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分 1.出示气球图片。
(1)师: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样分?(2)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卡片,请同学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分类与整理 名师教学-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分类与整理 名师教学-精品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bcc5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c.png)
努力!!加油!!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分类与整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
1.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
1.让学生掌握对物体分类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图片出示例1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分气球的游戏。
(板书课题:分类)
2.学习新课:
1)小组合作,摆一摆,讨论
小组合作看看哪组分的最快、分的最好。
(讨论汇报、扮演分法)
2)小组汇报情况
3.小组长扮演分法
1)按颜色分,每种颜色气球分别有多少个?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2)按形状分,每种形状气球分别有多少个?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二)小组长小结、汇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https://img.taocdn.com/s3/m/d5a2908069dc5022aaea008d.png)
预设:方法一:按大人孩子分;
方法二:按男、女分;
方法三:按家庭分.
4、通过观察比较,懂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组,体现分组的实际意义,根据游戏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分组方法.
5、尝试画统计表,根据分组结果确定统计表的列数和行数,并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教师点评和总结:
思考:哪种分组方法适合开展游戏呢?
5、生成简单的统计表.
讨论:怎样把分组的结果整理到统计表中呢?
6、讨论: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1、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取以下数学信息:图上有4个家庭,每个家庭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的家庭是男孩,有的家庭是女孩.
2、通过数学小精灵的话可以看出:这些人要分两组做游戏,要解决的是怎样分组的问题.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课题
分类与整理(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题目中的人进行分组,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2、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要解决的问题,在合作中共享思考的成果,取长补短,共同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体育用品(④⑤⑦⑩)
2、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答案不唯一
二、自选分类标准,感悟分类的实际意义.(20分钟)
1、出示课件教材第28页例2情境图.观察并获取数学信息.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二)
![一年级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3de6b020fad6195f312ba648.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校年级一年级上课时间
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2----2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2、
3、展(师巡视发现问
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
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点)
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5、练(以固学案出示,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人数:8 4 6 6
课后反思:。
最新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分类与整理(2)(导学案)
![最新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分类与整理(2)(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7adc671fe910ef12df8c6.png)
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节一、复习简单的分类,导入新课。
(5分钟)1.课件出示:把下列图形分类,并统计出每个图形各有几个。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
1.观察图片,思考这些图形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并按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计数。
预设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知识充满期待。
1.分一分。
生活用品(①⑥⑨)学习用品(②③⑧)体育用品(④⑤⑦⑩)2.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答案不唯一二、自选分类标准,感悟分类的实际意义。
(20分钟)1.出示课件教材第28页例2情境图。
观察并获取数学信息。
2.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3.自主选择分组方法,并呈现分组结果。
4.比较分组的结果,体会分组的实际意义。
思考:哪种分组方法适合开展游戏呢?5.生成简单的统计1.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取以下数学信息:图上有4个家庭,每个家庭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的家庭是男孩,有的家庭是女孩。
2.通过数学小精灵的话可以看出:这些人要分两组做游戏,要解决的是怎样分组的问题。
3.独立思考或与小组成员合作,根据观察到的信息选择分组标准进行分组,并习。
(10分钟)四、课堂总结。
(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分类整理教学是在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目要求,使学生在分类时做到心中有数。
再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多样;虽然结果不同,但是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二) 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二)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5136ed02d276a200292ecb.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校年级一年级上课时间
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2----2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2、
3、展(师巡视发现问
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点)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5、练(以固学案出示,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人数:8 4 6 6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https://img.taocdn.com/s3/m/ce177927f78a6529657d531d.png)
5、生成简单的统计表。
讨论:怎样把分组的结果整理到统计表中呢?
6、讨论: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1、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取以下数学信息:图上有4个家庭,每个家庭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有的家庭是男孩,有的家庭是女孩。
2、通过数学小精灵的话可以看出:这些人要分两组做游戏,要解决的是怎样分组的问题。
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类整理教学是在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目要求,使学生在分类时做到心中有数。再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多样;虽然结果不同,但是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教师点评和总结:
体育用品(④⑤⑦⑩)
2、把这些纽扣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答案不唯一
二、自选分类标准,感悟分类的实际意义。(20分钟)
1、出示课件教材第28页例2情境图。观察并获取数学信息。
2、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3、自主选择分组方法,并呈现分组结果。
4、比较分组的结果,体会分组的实际意义。
1、课件出示:把下列图形分类,并统计出每个图形各有几个。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
1、观察图片,思考这些图形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并按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计数。
预设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知识充满期待。
1、分一分。
生活用品(①⑥⑨)
学习用品(②③⑧)
3、独立思考或与小组成员合作,根据观察到的信息选择分组标准进行分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分组结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二) 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二)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02b95da45177232f60a25b.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学校年级一年级上课时间
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2----2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2、
3、展(师巡视发现问
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
点)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5、练(以固学案出示,
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
标)
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
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人数:8 4 6 6
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
【素材积累】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