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

分析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分析

本课件中描述的概念和实务:

◆不是评估师唯一使用或考虑的评估概念;

◆不是唯一的、单独的方法;

◆不是对所有的评估项目均合适。

◆部分分析是《BV202》内容,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些做法在某一特定时刻适用于某公司的特定评估方法,可能在其他时或对其

他公司并不适用。。

像“大夫”手中的“患者”一样,评估师手中的每一个评估项目,都是一个“课题”,绝不存在完全一致的评估项目,完全“跟风”式的减少审核问题、降低执业风险,是不可能的,充其量是借鉴!

——提高执业水平、减少或避免执业风险的根本,在于理论、原理的理解与正确运用。

本课件内容,力图体现这一思想………

P1:收益法评估中的五个概念

一.收益法的作用

二.企业价值评估对象

三.收益指标

四.企业价值评估准则的两个现金流模型

五.收益口径与折现率的口径一致性

一、收益法的作用

企业价值评估传统的模式及收益法的功能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上一直以来惯有的模式,即:以成本加和法为主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采用收益法对成本加和法评估结果的辅助验证。

⏹从2006年起,这种模式没彻底打破。代之于三种方法的同时进行

⏹应当清楚: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以及由以上三种基本评

估方法衍生出来的其他评估方法共同构成了资产评估的方法体系。

两种方法:国务院国资委274好文/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收益法验证: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资产评估报告基本内容与格式的基本规定(试行)

二、企业价值评估对象的认识与描述

(一)“整体企业资产评估”传统理解——

在我国,明确涉及整体企业资产评估的相关规范文件目前主要是1996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

◆第109条:对“整体企业资产评估”给出了定义,即“整体企业资产评估是指对独

立企业法人单位和其他具有独立经营获利能力的经济实体全部资产和负债所进行的资产评估。整体评估的范围为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第110条:指出“整体企业的评估范围一般为该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第113条:介绍整体企业评估的重置成本法时,指出“整体企业的重置成本法是

指分别求出企业各项资产的评估值并累加求和,再扣减负债评估值,得出整体企业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整体企业评估的重置成本法也被称为成本加和

法”。

从企业价值评估的角度理解,通过资产扣减负债来得到整体企业资产评估值,这一评估值应该是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概念。然而,上述定义和相关说明中并没有进一步对企业整体价值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区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确切的评估对象依然是含糊不清的。

(二)与国际趋同化的认识与描述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含三种对象即:

☐企业整体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收益法验证,实际上是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

(三)评估、评估对象的基本描述

《企业价值评估准则》

企业整体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部分权益价值

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

对全部资产和负债所进行的资产评估。

整体评估的范围为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四)整体资产评估对象图解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A+B+F)-(C+D)=E,

企业整体价值=(A+B+F)-C=(A-C)+B+F=D+E,

即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的价值之和。

☐收益法评估中,收益额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收益法所产生结论的科学性。

☐收益额的概念是广义的,有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分。

(一)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

1、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收益是指他在保

持期末与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包括了已实现的收益和未实现的收益。

◆经济收益是指一个企业要真正盈利,其利润不仅要弥补企业的经营成本,还要

弥补其资本成本。

◆一个企业的经济收益的定义是“在期末和期初拥有等量资产的情况下,可以给股

东分出的最大金额”。

◆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净投资的现值

◆经济收益比会计收益更接近真实收益,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经济收益与经济学

概念一致,容易被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理解。

◆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和时间的确定,折现率的确定都是困难问题,不容

易很准确,因此,在实务中,经济收益的计量是不精确的,并且是不易验证

的。

收益的产生、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最早提出收益的概念,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此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完善了收益的概念。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第一次提出了真实收益的概念,指出收益是补偿资本之后的一种增量,即经济财富的增加。1946年,约翰·希克斯在其《价值与资本》一书中明确指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这种表述引入了资本保全的概念,即期末资本维持在期初水准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收益。收益是期末与期初资本效用比较的差额,如果存在正的收益,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