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词四首9粤教版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爱国词四首 课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姓名
张元幹
字号称谓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又 号真
隐山人朝 代/生卒
年月
南宋/1091—1161
籍贯
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
出身于世代仕宦家庭。在靖康之变时,曾作为
李纲的僚属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后李纲被罢官,
相关材料
张元幹也因而获罪。不久,汴京沦陷,他避难 江南,宋高宗绍兴元年,愤于秦桧的卖国行径,
一、字音辨识
华胥.(xū)
怅.秋风(chànɡ)
离黍.(shǔ)
砥.柱(dǐ) 耿.(ɡěnɡ) 貂.裘.(diāo)(qiú)
沧.州(cānɡ) 辇.(niǎn) 蒙毡.(zhān)
二、字形辨认
斟(斟酌) 葚(桑葚)
堪(难堪) 湛(湛蓝)
戍(戍守) 戌(戊戌) 戊(戊时)
哺(哺育) 浦(南浦) 脯(果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姓名 字号称
谓
朝代/生 卒年月
刘辰翁 字会孟,号须溪
南宋/1232—1297
籍贯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
刘辰翁所作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他经历了南宋覆亡和元朝政权趋于巩固的两个时期。 相关材 其词不假雕琢,悲咽沉痛。他是南宋遗民中,反映 料 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文集《须溪先生 全集》《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代表作品有《柳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8.关.河.梦断何处:关__塞__、__河__防__,___即__边疆 9.胡未灭,鬓先秋.:_变__白____ 10.笛里番.腔.:此__指__当__时__蒙__古__族__的_ 曲调 11.那.堪.独坐青灯:_怎__么__受__得__了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语文粤教版必修2:《歌词四首》教案
语文粤教版必修2:《歌词四首》教案歌词四首教案教学目标:体验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习写作较简单的自由诗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歌与诗的历史渊源。
二、欣赏本课的四首歌曲。
三、请学生小组讨论,投票选出小组最喜欢的歌曲并派一名代表发言,说说小组同学喜欢它的原因。
作业:请每位同学为一首歌曲自己填词,下节课在全班发表。
第二课时一、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并挑选出代表作品,请作者在全班朗诵。
二、全班同学讨论并评出最佳创作者,以掌声鼓励。
三、欣赏歌曲〈出塞曲〉、〈真的爱你〉、〈大地〉等四、作业〈一课一练〉第三课时:评讲〈一课一练〉。
作业:修改自己的作品,抄在摘抄本上。
小结: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达到一种享受诗歌的境界,而不是学习诗歌,从而喜欢诗歌。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课后创作诗歌奠定了基础。
教后记:《歌词四首》属于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扩展阅读,是为学生扩充知识面而设置的。
而我将它做为一节课来讲是因为可以让学生在学了前面多首诗歌后做一个总结归纳和休息。
因为本课的诗歌是做为歌词这种形式出现的,所以本课可以做为一节欣赏课来处理。
〈〈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教学重点1、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2、教学过程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
教学计划:安排3 课时,教学步骤:第1 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一、导入新课: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2021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之《歌词四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歌词四首》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体验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习写作较简单的自由诗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歌与诗的历史渊源。
二、欣赏本课的四首歌曲。
三、请学生小组讨论,投票选出小组最喜欢的歌曲并派一名代表发言,说说小组同学喜欢它的原因。
作业:请每位同学为一首歌曲自己填词,下节课在全班发表。
第二课时一、小组成员互相欣赏并挑选出代表作品,请作者在全班朗诵。
二、全班同学讨论并评出最佳创作者,以掌声鼓励。
三、欣赏歌曲〈出塞曲〉、〈真的爱你〉、〈大地〉等四、作业〈一课一练〉第三课时:评讲〈一课一练〉。
作业:修改自己的作品,抄在摘抄本上。
小结: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达到一种享受诗歌的境界,而不是学习诗歌,从而喜欢诗歌。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课后创作诗歌奠定了基础。
教后记:《歌词四首》属于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扩展阅读,是为学生扩充知识面而设置的。
而我将它做为一节课来讲是因为可以让学生在学了前面多首诗歌后做一个总结归纳和休息。
因为本课的诗歌是做为歌词这种形式出现的,所以本课可以做为一节欣赏课来处理。
〈〈我的母亲〉〉老舍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教学重点1、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2、教学过程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
教学计划: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一、导入新课: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爱国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爱国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爱国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1《爱国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材特色粤教版高二选修语文教材中,《爱国诗四首》是一篇以爱国主题为中心的文章,选取了杜甫的《登高》、陆游的《秋夜寄邱员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离骚中的《离骚》四篇诗作,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爱的不同体现。
教学目标1.理解杜甫的《登高》、陆游的《秋夜寄邱员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离骚中的《离骚》四首诗的意境、主旨和象征意义。
2.能够运用文言文修辞论证,写出自己的文章。
3.通过写作,能够得到启示,深刻认识到爱国的价值、爱国的力量。
教学内容第一篇:《登高》解读.理解诗篇主题、节奏、韵律、难点及文言修辞手法,领略杜甫的写作风格和爱国气节。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的故事。
第二篇:《秋夜寄邱员外》解读.理解诗篇主题、节奏、韵律、难点及文言修辞手法,领略陆游的写作风格和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借助文言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文章。
第三篇:《沁园春·长沙》解读.理解诗篇主题、节奏、韵律、难点及文言修辞手法,领略毛泽东的写作风格和爱国豪情。
.引导学生模仿毛泽东的文学手法,写出自己的文章。
第四篇:《离骚》解读.理解诗篇主题、节奏、韵律、难点及文言修辞手法,领略屈原的写作风格和爱国激情。
.引导学生借鉴屈原的文学手法,写出自己的文章。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写出自己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主旨和象征意义。
2.导读探究文言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并指导学生运用文言释义及修辞来有效论证文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交流和互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到答案。
教学课件1.教学课件要根据主题和内容设计成吸引人、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富有美感和情感、有人文情怀的形象。
2.教学课件中要融入真实的情景、个性化的演说技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促进教学互动的同时,建立起师生的良好互动动感沟通。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7课爱国词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17课爱国词四首[学习目标]1. 了解词作者赵鼎、张元幹、陆游、刘辰翁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2.认识作者在词中表现的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等爱国感情与抱负。
3.理解词作豪放悲壮的词风、虚景实景相结合的手法。
自主:预习区自却常识毓琛思础X诗海拾贝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乡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1①惊残:惊醒。
②故乡:家乡。
诗意解读这首词当为南宋乾道九年(1173)以后,作者在四川时所作。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
上片以闻杜鹃起兴。
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的灵魂所化,常在夜间啼鸣,啼声凄厉,能触发旅客思乡之情。
词作又用“林莺巢燕”加以衬托:夜阑人静,林中的黄莺,巢里的燕子都不飞鸣了,只有杜鹃鸟还在悲鸣。
从而,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
下片进一步写作者听到杜鹃夜啼的内心感受。
“清泪”、“孤梦”之人,只身客地,被杜鹃的夜啼惊醒,不胜凄感。
“又拣深枝飞去”绘声绘影,突出了“人静”、“无声”的氛围,山林的幽邃深远,更加衬映出作者只身旅居他乡的孤寂。
“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处境,足见寄慨遥深:壮志未酬、抱负未展,即使身在故乡,听了杜鹃这悲切的啼声,精神上也经受不住,何况身世苍茫,半生羁旅他乡,怎能不感慨万千、愁闷无穷呢?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层深入一层,格调哀怨凄婉,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名句识记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考点演示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案运用了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文本卡土一、作者简介赵鼎(1085 —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第17课《爱国词四首》导学案(含答案)
第17课爱国词四首学习目标 1.了解词作者赵鼎、张元幹、陆游、刘辰翁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2.认识作者在词中表现的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等爱国感情与抱负。
3.理解词作豪放悲壮的词风、虚景实景相结合的手法。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乡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惊残:惊醒。
②故乡:家乡。
诗意解读这首词当为南宋乾道九年(1173)以后,作者在四川时所作。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
上片以闻杜鹃起兴。
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的灵魂所化,常在夜间啼鸣,啼声凄厉,能触发旅客思乡之情。
词作又用“林莺巢燕”加以衬托:夜阑人静,林中的黄莺,巢里的燕子都不飞鸣了,只有杜鹃鸟还在悲鸣。
从而,更突出了杜鹃啼鸣的悲凉,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
下片进一步写作者听到杜鹃夜啼的内心感受。
“清泪”、“孤梦”之人,只身客地,被杜鹃的夜啼惊醒,不胜凄感。
“又拣深枝飞去”绘声绘影,突出了“人静”、“无声”的氛围,山林的幽邃深远,更加衬映出作者只身旅居他乡的孤寂。
“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处境,足见寄慨遥深:壮志未酬、抱负未展,即使身在故乡,听了杜鹃这悲切的啼声,精神上也经受不住,何况身世苍茫,半生羁旅他乡,怎能不感慨万千、愁闷无穷呢?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层深入一层,格调哀怨凄婉,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名句识记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考点演示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案运用了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一、作者简介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_《歌词四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歌词四首》课后习题解答提示(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旨在让学生把握和体会四首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长江之歌》抒发的是中华儿女对母亲之河——长江以及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抒写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表达出深沉的中国情结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 那就是我》抒发的是游子对母亲或者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思念,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
《弯弯的月亮》抒发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对故乡景色和民风的深深怀念,也有面对故乡一成不变的落后面貌的感叹和忧伤。
这些歌词词句优美,情真意切,因此能够打动读者和听者,引起大家的共鸣。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复习所学习过的修辞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独特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长江之歌》运用了比拟、比喻、夸张和对偶等修辞格,将长江比作一位气概非凡的母亲,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对母亲的深深的赞美之情。
对仗工整,结构整齐。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将千万个中国人凝聚成一个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五千年的文化是脉搏、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逆境也屹立不倒的大中国的形象,语言大气、洒脱,情感深沉。
《那就是我》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等修辞格,把自己比作微笑的浪花、吹响的竹笛、行驶中的风帆和远方飘来的山歌,把故乡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真挚的感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抒情含蓄、动人。
《弯弯的月亮》运用了顶真、比喻、比拟、拈连等修辞格。
这首歌词最令人称道的是词作者在歌词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运用的顶真,词作者运用顶真手法,将一幅故乡的美景图徐徐展开,抒发悠长不绝的思乡之情,令人充满期待,令人回味无穷。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区别不同风格的歌词的能力,并且通过寻找相同或相近风格的别的歌词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水平。
只要学生能够说明自己喜欢某首歌词的内容,并能找到相近风格的另一首歌词即可。
语文:3.17《爱国词四首》课前预习(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7 爱国词四首课前预习积土成山一、基础字词1.识记字音胥.(xū)张元幹.(gàn)金缕.(lǚ)貂裘..(diāo qiú)2.理解词义客路:在作客那的途中,是战乱逃难的委婉说法。
华胥:梦。
连营:营垒相连。
画角:即号角,因涂上色彩,故称。
底事:何事,为什么。
关河:关塞、河防,即边疆。
那堪:怎么受得了。
二、文学常识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
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
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
赵主要从政,也能词。
有《得全居士词》。
今存词45首。
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家国乡关之思。
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张元幹兼善诗词,以词名世。
他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多是婉约清丽之作,经大战乱后,词风多有慷慨悲凉之音。
他和张孝祥的豪放词作,上继苏轼,下启辛弃疾,被看作是豪放词派继往开来的词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
他从小聪明好学,《宋史》说他“年十二,能诗文”。
曾多次应试,因秦桧嫉害,虽名列第一,终不被录取。
秦桧死后,他才开始进入仕途。
宋孝宗时,赐同进士出身。
先后任隆兴、夔州通判,参与王炎、范成大幕府,当过严州代理知州。
宋光宗时,任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后被弹劾撤职,归故乡。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
刘辰翁所作诗文词很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现存词作达350多首。
他经历了南宋覆亡和元朝政权趋于巩固的两个时期。
对这期间的社会现实,他的词能以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予以反映。
其词不假雕琢,悲咽沉痛。
他是南宋遗民中,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须溪词风格道上似稼轩,辞情跌宕似遗山,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东坡。
”三、经典句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粤教版语文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第17课爱国词四首
《诉衷情》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但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 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 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 情》。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江湖,未忘国忧;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 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 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 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互动·探究区
一、结构图示
上片:客居他乡 上元繁华回忆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下片:“华胥梦”→黍离之悲
中原沦陷
上片:述时事悲剧根源质问
感慨时事,送别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下片:叙别情景 别物 后心情虚写
致送别意
《诉衷情》上 下片 片: :昔 理日 想军 与旅 现生 实活 矛盾今昔对比 感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柳梢青·春感》上 下片 片: :元 元宵 宵灯 灯节 节 想 想象 象今 过年 去→凄凉故国之思、沧桑之感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幹写过两首《贺新郎》,第一首是写给主战派领袖李纲的。当时李 纲反对秦桧议和,被罢官还乡,张元幹在《贺新郎》词中对李纲表示支 持,鼓励他不要退隐,要俟机出山。 第二首即是本词,是写给待制胡铨的。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已先因 反对议和,请斩秦桧等三人头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铨,再获重遣,除名 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张元幹不避风险,作《贺新郎》为他饯行。张 元幹因此受到下狱、削籍除名处分。这两首《贺新郎》都是当时反对投 降的号角,抑塞磊落,沉郁悲壮,从此使词成为议论国事的工具。张元 幹、张孝祥因作爱国词,被称为辛稼轩词的先驱。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栏目链接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省绍兴)人。祖父、父亲都做官。他出生的第三年,靖 康之变发生,北宋沦亡。他随家人颠沛流离,历尽艰险回到 家乡。陆游一生以抗金报国、收复中原为己任。但是在投降 派当政的社会条件下,他长期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最后还 被罢黜回乡,投闲置散,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没有忘怀国事, 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矛盾,始终冲击 着他的内心深处。
流”又是下片“身老沧州”的形象再现;从句子的内部关系看,“胡
未灭”也是“鬓先秋,泪空流”的直接原因,两者构成因果关系。古
人常以“鬓先秋”比喻光阴似箭而此生虚度,以“泪空流”暗示心愁
不解而报国无门的怅恨,此处两者“连写”,形象地写出词人心头之
无奈和悲苦。
栏目链接
(5)《柳梢青·春感》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栏目链接
词人自然回忆起靖康之变以前“全盛时”的上元。下 片紧接上片的意脉,回忆变乱之前“全盛时”上元的情形。 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气氛的渲染,抒发对已经失掉 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 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
栏目链接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这是一首“忠愤气填膺”的送别词,对横遭政治迫害 的胡铨表示深切的同情,对迫害者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控诉, 体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精神。开头四句, 形象地概括了北宋灭亡的历史事实,提示了时代背景。“底 事昆仑倾砥柱”三句,连续发出无可奈何的疑问,把在金侵 略者的铁蹄蹂躏下的中原大地的无穷灾难和侵略者的罪行形 象地描绘出来,深切地抒发了家国之思。“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是无可奈何的浩叹,“更南浦,送君 去”,这话是承“高难问”和“悲如许”而来的。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7课爱国词四首
三、善于记梦,以梦述怀 想象奇特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陆游的此类诗 作大多在记梦诗中,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等。想象力不丰富的人是写不出意境如此壮阔 的作品的。
四、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陆游在此方面的 体现,主要表现在他的咏梅诗词里面,如《卜算子·咏梅》。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丹心可鉴。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 诗坛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给后世留下了 许多文学瑰宝。
《柳梢青·春感》 春感,实际上是在元宵节里的感想。 南宋沦亡后,刘辰翁在外流落多年,晚年在故乡的山中隐居。 这首词就作于隐居期间,抒写了亡国之痛。
陆游爱国诗词的艺术特色 陆游的诗词在内容上丰富多样,在艺术特色上也多样化, 有如下几点:
一、意境雄阔,气象浑成 雄阔浩壮是说诗境的特点,气象浑成才是立足点。这一点 主要体现在陆游的绝句上。诗人结合历史、地理,联系自己的 社会生活环境,用激荡的情感、敏捷的才思,娓娓抒发,慷慨 激昂。如《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 祠。”“江上荒城”以平坦的江面突出孤城,兴起荒凉、空 旷、久远的气氛,“猿鸟悲”烘托出一片凄凉。第二句直接用 口语叙述,简易明了地描写出城的荒凉、周围环境的凄清,而 屈原祠堂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使人想到贤而被谤、信而见疑 的历史伤痛。
第17课
爱国词四首
赵 鼎 (1085 - 1147) , 南 宋 初 大 臣 。 字 元 镇 , 自 号 得 全 居 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 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全居士词》。清末王 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今存 词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是家国乡关之 思类作品。有《忠正德文集》。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7.爱国词四首
17爱国词四首可怕的“狰狰男儿”在中国经济网《人物周刊》频道,有一篇题为《真实的北洋军阀是不卖国的》的文章。
文中说:“现在我才明白在那些北洋军阀中同样有狰狰男儿,同样有忧国汉子,同样有民族楷模,同样有高尚长者。
”读到这儿不禁哑然失笑。
此“狰”非彼“铮”,两个字意思大有不同。
“铮铮男儿”误成“狰狰男儿”,面目真够吓人的。
铮铮,本是金属撞击声,比喻刚正不阿。
狰,古代传说中的异兽,有凶狠之意,如“狰狞”。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杨昌俊走近作者简介赵鼎(1085—1147),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
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
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
赵主要从政,也能词。
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续上表)相关知识词的一些专门术语(一)无论是创作或欣赏,对关于词的一些常用术语都要有必要了解。
词牌:填词用的格式。
最初,词是配乐演唱的,词牌就是曲调名。
许多词牌在首创时,所用曲调名和词的内容有关。
如李白的《忆秦娥》,写的确实是秦娥,开头就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这个词牌也叫《秦楼月》。
秦观的《鹊桥仙》,确实有仙侣鹊桥相会的爱情内容,其中写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但各种词牌一经创立,后人照之填写,内容和词牌名不一定再有联系。
词牌纯粹成了填词的格式。
识记字音华胥.(xū)砥.柱(dǐ)南浦.(pǔ)戍.梁州(shù) 两鬓.(bìn) 蒙毡.(zhān)金缕.(lǚ) 貂.裘(diāo) 辇.下(niǎn)“文”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正面站立的人形,胸部刺有美丽的花纹。
本义是纹身。
“文”本为“纹”的初文,色彩交错亦称“文”,引申为花纹或纹理,又由花纹或纹理引申为文字或文辞。
读声wèn时,为纹饰之义。
“文”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文”组成的字大都与花纹有关,如“斐”“斑”等。
“文”也可作声符,如“蚊”“坟”“汶”“雯”等。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17课《爱国词四首》课件5
反映爱国思想最深切感人的一位词人。
代表作品
《须溪先生全集》《须溪先生四景诗集》/ 《柳梢青春感》
◆ 背景呈现 ◆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 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这就是南宋。宋 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建康(今南京)。作者随驾到达建 康,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
4.《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中“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 五云飞”描写的是靖康之变前汴京“全盛时”的元宵美景。 作者对过去的太平之象的褒扬渲染,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 【点拨】 不能这样看。这样写的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 失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 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所以紧接着作者就从幻梦回 到了现实。“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联结全篇的关键,从幻梦 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 住“东风泪满衣”了。赤诚的爱国情怀,满注于字里行间。
6.《诉衷情》的格调怎样的?是喜还是悲?从哪里可以 看出? 【点拨】 这首词的格调是悲伤的,我们知道,词人的思想 情感可以通过其所运用的意象体现出来(间接表达).例如, 要表达词人的哀伤凄惨,可以在词中咏唱雨打梧桐、鹧鸪 哀鸣、寒蝉凄切,另外还可以从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中感 受到词人的情感(直接表达),
禾黍离离,故都汴京已是一片沦落衰败的景象。画角:即号角,
因涂上色彩,故称。故宫:指汴京的宫殿。离黍:《诗经·王
风·黍离》写东周的大夫看到西周镐京的故宫残毁,长满了
禾表黍达,对无沦限陷感了慨的依汴恋都。的此感处伤化和用怀其念意。,
底 事昆 仑 倾 为什么昆仑山天柱倾
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 倒了?为什么九州黄河泛滥?为什么在千村万落里聚集着
粤教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17 爱国词四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注字音
华胥(xū)
离黍(shǔ)
貂裘(diāo) 辇下(niǎn)
2.写汉字
zhēn(斟)酌 桑shèn(葚)
那kān(堪) zhàn(湛)蓝
宫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àn(殿) 疯diān(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解词义 上元:元宵。 华胥:梦。 连营:营垒相连。 底事:何事,为什么。 关河:关塞、河防,即边疆。 那堪:怎么受得了。 辇:皇帝的车驾。 4.积名句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诉衷情》的格调是喜还是悲?从哪里可以看出? 提示:这首词的格调是悲伤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
句,词人放眼西北,神州沦丧,回首人生,两鬓繁霜,沉思往事,壮 志未酬,写尽人生的失意;“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 人没有料想到,一生虽有抗敌报国的壮志,却长期被投闲置散, 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英雄迟暮、壮 志未酬的感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写作背景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靖康之变导致汴京沦陷,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
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
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建康(今南京),赵鼎随驾。此词作于到
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此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强烈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点评:这三句总结自己的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 前线,“沧州”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 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 “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 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 沉重地坠落在“沧州”。“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 的失望,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 这首词以“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
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爱国词四首)教案2
爱国词四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陆游和他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分析《诉衷情》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陆游强烈的爱国之心和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分析《诉衷情》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感受陆游强烈的爱国之心和赤子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拓展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导入语】在华夏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古典诗歌是一块熠熠闪光的瑰宝,诗人灿假设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
千百年来,古典诗歌像一条横穿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民族灵魂的精髓,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进展史中继唐诗之后又一座高峰。
宋室南渡以后,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进展时期,感时伤乱,抒发爱国情怀成为词的一大主题。
形成了以辛弃疾陆游刘辰翁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为代表的爱国词派,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
今天我们一起观赏宋词中的爱国词。
【译文】在作客他乡的路上〔那个地方指在战乱流离之中〕,哪里明白年岁时序的推移呢?突然间特别吃惊,春天到了,小桃红都开了〔那个地方指元宵节到了,因为小桃确实是在元宵节前后开花〕。
我身处这天涯海角悲凉的地方〔指建康,即现在的南京,事实上建康的地理位置并不偏僻,但作者由因此战乱被迫逃难来的,因此如此说〕,不由得记起当年北宋的盛世时期。
〔那时〕花儿在拨弄着自己的倩影,月光洒下一地银辉,水晶般的宫殿里,那五彩云霞般的烟花彩灯飞动飘扬。
〔但是这一切〕分明就像一场梦,一觉醒来,回过头来,春风吹拂〔但景物全非〕,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襟。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译文】我在梦里回到了中原故土。
我惆怅地站在萧瑟秋风中,相连着的营垒里响起了号角声,故都宫殿里长满了茂盛的禾黍。
什么原因昆仑山天柱倾倒了,九州大地上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千千万万个村落里聚集着狐狸和兔子?上天的旨意从来高高在上难以询问,更况且世人的情态,老是容易〔不记得过去的国耻深仇〕,〔这使得爱国者〕如此地满怀悲愤。
高中语文《爱国词四首》优化演练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
《爱国词四首》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1.“忽惊春到小桃枝”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字词的鉴赏要结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
“惊”与词人的情感有关,“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
答案:不能换成“见”。
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
2.请对本词运用的对比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爱国词有的与怀古诗在手法上相似,常用对比,在对比中表达昔盛今衰之情。
这首词就是这样。
答案:上阕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阕转写当年全盛时的欢乐,结尾两句又从欢乐的高潮跌入悲怆的深渊: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往昔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
对比手法使作者冲破了时空的束缚,把悲国之思、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