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二)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二篇)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____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为____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
一、依据1.本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2.我公司主要从事水泥预制构件生产,职业病危害不是很明显,但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水泥会时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如不加注意,对操作者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得影响。
为防止这种危害的发生,必须做到:1、在水泥罐周围要设置围护,防止放水泥时粉尘扩散;2、操作者操作时必须戴防尘口罩,且人应处于上风位置:3、操作者每两年体检一次,如发现有尘肺迹象,应调离岗位,进行治疗。
3.技术管理部门要不断地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将现有的人工放水泥方法变更为无尘方式,确保操作者身体健康。
4.要不断地主动征求操作人员的意见,及时满足他们合理要求。
二、事项、实施时间、实施部门和经费预算1.改进搅拌工艺,根据公司财力状况,用五年时间,将现有开放式搅拌升级为自动计量,密封式输送,密封式搅拌,达到无尘排放要求。
2.在搅拌工艺未完成改造之前,每个水泥缺罐四周要有围护,作业面要设置“粉尘有害身体”警示标识。
3.生产部门要按时发放防尘口罩,并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对于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的操作人员,要进行引导、教育。
4.安全科要会同人事管理部门,经常地对作业区现场进行检查人,发现有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隐患,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5.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职业卫生宣传工作,不但在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志,还要利用会议、电化教育形式,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2)
第一章职业性有害因素第一节概述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剂量)。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太阳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如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有毒工段和无毒工段在同一个车间内)和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很多,导致职业性病损的范围很广,不可能把所有职业性病损的防治都纳入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范围。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大的几类职业性病损。
因此,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范围限定于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危害大的几类职业性病损—职业病,并且授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目前我国的职业病种类为10类、115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10类。
第三节生产性毒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较小的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一、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通过各种预防措施,保护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和环境因素的侵害,维护和促进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门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1. 职业病防治(1)了解有害因素: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辐射等因素进行评估,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
(2)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有害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改变工艺流程、使用更安全的材料等。
(3)个人防护:对于无法消除或降低到安全限值以下的有害因素,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呼吸器、戴手套等。
2. 劳动安全(1)机械设备安全:对于涉及机械设备操作的岗位,应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2)电气安全:对于涉及电气操作的岗位,应确保设备符合标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防火安全:企业应制定完善的防火措施,并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培养。
3. 应急救援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
同时,对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其自救能力和危机意识。
三、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检测是指通过对职工工作环境及其接触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评估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常见的职业卫生检测内容包括:1. 环境因素监测:如噪声、振动、辐射等。
2. 有害物质监测:如粉尘、化学物质等。
3. 职业病体检:通过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是否存在职业病。
四、职业卫生培训企业应根据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常见的培训内容包括:1. 职业病防治知识:如有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预防措施等。
2. 个人防护知识:如佩戴呼吸器、戴手套等。
3. 应急救援知识:如火灾逃生、急救方法等。
五、职业卫生法规为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上法规都对企业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目标和目的(十五篇)
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目标和目的(十五篇)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目标和目的篇一以国家、省市的最新精神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企业计划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的标准体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计划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计划落实到实处,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计划,日常计划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消除职业卫生监督计划中隐患,决不留死角,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1、做好每年接触有危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和各类职工健康普检计划,职工就业前体检率达到100%;在岗职工体检率达到100%;离岗前职工体检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职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达到100%;2、在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有危害因素作业场所计划环境检查率达10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覆盖率达到100%,在主要生产车间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95%;4、利用电视、宣传栏、各种学习讲座等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不定期的测评及相关问卷调查分析,职工对职业病防控重要性及有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5、逐步改善计划环境条件及劳动强度,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降低职工劳动紧张度和减轻压力及厌倦情绪,适当调整计划强度,合理安排计划,安排合理的营养膳食,注重计划期间的休息效果以减缓疲劳;6、作业场所轻伤发生率控制在0.2%,职业病发病率为0,急性中毒发生率为0,不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7、认真做好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报告计划。
㈠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进行效果评估在企业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企业管理标准,由行政部,生产部牵头组织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对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目的是检验规章制度的可行性,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定职业病防治的工作计划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目标和目的篇二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工作计划。
(完整版)职业卫生试题(二)
括以下那一种。(C )。
A 休息室 B 食堂 C 洗衣房 D 厕所
2、生产经营单位需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情况包括(
ABCD) 。
A 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危害,且浓度超标
B 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C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
D 作业场所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
位。
(√
)
29、热加工厂房的开口部分应位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各
翼的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呈 0-45 度夹角。
(×
)
30、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一般分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项
目、一般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和轻微的职业病危害项目。 ( ×?
)
三、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时,生活室不包
to only one thing a 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
3、职业接触限值(本题 2 分) 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 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4、职业病危害因素(本题 2 分) 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 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gs C 事故通风装置
D 密闭设施。
thin 四、名词解释(共 10 分)
ll 1、“三同时”原则(本题 1 分)
d A 三同时指的是污染治理措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an 投入生产和使用。
time 2、工作地点(本题 1.5 分)
t a 工作地点指的是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
21、手传振动的测量,按照 生物力学 坐标系,分别测量三
职业卫生试题(二)
职业卫生试题(二)选择题(单选)姓名:部门:总分:1.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C.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C.粉尘、物理、生物因素3. 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有。
A.9类99种B.11类102种C.10类115种4. 职业病危害项目实行---制度。
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A.申报B.审批C.许可5. 建设项目的----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职业病防护设施B.卫浴设施C.办公设施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7.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8. 劳动者在特殊生理状态从事特定职业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称。
A.职业禁忌症B.职业病C.职业相关疾病9.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不得安排孕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指A.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B.高空作业C.夜班作业1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1.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12. 用人单位应当对()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一、背景
职业病是指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工作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作业环境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职业病防治责任
1.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并且承担最终责任。
2. 职业卫生部门要负责职业病的危害评价和防治措施的制定。
3. 所有员工要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保障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三、职业病防治措施
1. 预防为主,控制为辅。
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设备,减少接触有害物质的可能。
2. 健康监测。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健康教育。
对员工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应急处理
1. 发生职业病病例要及时报告,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对职业病病人要给予及时救治,切实保障其生命和健康。
五、监督检查
1. 企业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监督部门要定期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企业和员工都要严格遵守,共同努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4篇)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____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____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____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3、负责____重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项目的____、实施、竣工验收。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定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目录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1第一章总则 5第一条 5第二条 5第三条 5第四条 6第五条 6第六条 6第七条 6第八条 6第九条7第十条7第十一条 7第十二条 8第十三条 8第二章前期预防8第十四条 8第十五条 8第十六条 9第十七条 9第十八条 10第十九条 10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0 第二十条 10第二十一条11第二十二条11第二十三条11第二十四条11第二十五条11第二十六条12第二十七条12第二十八条13第二十九条13第三十条 13第三十一条13第三十二条14第三十三条14第三十四条14第三十五条15第三十六条15第三十七条16第三十八条16第三十九条16第四十条 17第四十一条17第四十二条17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病保障17 第四十三条17第四十四条18第四十五条18第四十六条18第四十七条18第四十八条19第四十九条19第五十条 20第五十一条20第五十二条20第五十三条20第五十四条21第五十五条21第五十六条21第五十七条22第五十八条22第五十九条22第六十条 22第六十一条22第五章监督检查22 第六十二条23第六十三条23第六十四条23第六十五条23第六十六条23第六十七条24第六十八条24第六章法律责任24 第六十九条24第七十条 25第七十一条25第七十二条26第七十三条27第七十四条27第七十五条27第七十六条28第七十八条28第八十条 29第八十一条29第八十二条30第八十三条30第八十四条30第七章附则30第八十五条30第八十六条31第八十七条31第八十八条3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长期作用于工作者身上,导致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
职业病的防治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和社会责无旁贷的义务。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包括职业病的定义、分类、预防措施等内容。
一、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由于接触或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害因素或特殊工作条件所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与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它通常是一种长期暴露于特定有害因素所引起的慢性疾病。
二、职业病的分类职业病按照病因可分为两大类:有害物质引起的职业病和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1.有害物质引起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中毒、放射病、物理因素损伤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而引起的。
2.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
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特殊工作条件或环境中所引起的。
三、职业病的预防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预防措施:1.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例如通风良好、无毒害物质等。
2.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劳动者在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时,应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设备,如口罩、耳塞等。
3.定期体检:企业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职业病。
4.加强培训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企业应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6.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工作环境,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7.加强监督检查: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四、职业病的防治效果评估职业病的防治效果评估是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职业病的二级预防措施有哪些
职业病的二级预防措施有哪些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搞好职工劳动保护,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贯彻到职业健康管理整个过程。
职业病的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治病损的发展。
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这是辨别、评价和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鉴定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体格检查,一是要开展就业前或换岗前体检,目的在于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二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工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的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和利用职工健康档案,这样做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
这些工作通常被称为职业病的第二级预防措施。
职业病检查方法:一、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三、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
四、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五、用人单位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六、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用人单位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七、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
八、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从事放射性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应当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
职业卫生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2、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3、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放射性、有毒化学物质、物理等有害因素而对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4、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5、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
6、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7、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3% 。
8、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4m 。
如低于4m 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9、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10、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人数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人数计算。
11、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高风险工业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
12、在《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备注栏中,标有“皮”及“G1”字样,“皮”指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G1”指确认人类致癌物。
13、高温危害评价中接触时间率是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和8h 的比率。
14、脉冲噪声是指: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 ,间隔时间 >1s ,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
15、手传振动是指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16、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最新版【全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前期预防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该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第五条用人单位该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增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职业病预防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应遵守职业卫生(预防医学) “三级预防”的原则,开展综合管理。
一级预防: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主要指对新建项目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现在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要进行改善,减少危害和污染,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职业危害特点和职业病症。
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实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早期鉴别、早期诊断;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时常进行检查、检测,使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
三级预防:即对已经患职业病的员工,应尽快做出正确诊断。
对确诊者,要保障病人享受职业病有关待遇,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处理。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1、职业卫生标准常见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Ingm3)如下:一氧化碳:30;甲酸:3;汽油:300;二氧化硅:2;氨:30;氯气:1;硫化氢:10;水泥粉尘:6;苯:40;甲醇:50;铅:0.05;煤尘:10;石棉粉尘:2。
2、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具体可按以下规定执行:1、产生粉尘、噪声、毒物、辐射、高温等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实行评价监测和定期监测制度,对超标的作业环境及时管理。
2、评价监测应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的机构承担,并按照规定定期评价监测。
生产使用周期在 2 年以上的大中型人工砂石料生产系统,在正式投产前应进行一次评价监测。
3 、定期监测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监测,也可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监测,其监测周期为:①粉尘:各粉尘作业区至少每季度测定一次粉尘浓度,作业区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监测。
按粉尘种类每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分散度,特殊情况应及时采样分析。
②噪声:各噪声作业点至少每季度测定一次A 声级,每半年进行一次频谱分析。
③毒物:各毒物作业点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的测点,应及直至浓度降至最高允许浓度。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2)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计划.一、我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培训中心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兼职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我单位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二、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6、其他有关职业病的知识。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一、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宗旨,规定了我国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中的各种法律制度。
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法律明确了上述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职业病防止所采取的“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策略;明确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了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规定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监管中的职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能以及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总体运行制度,即政府监管与指导、用人单位实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以及职业卫生服务技术保障等。
职业健康和职业病防治知识
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粘胶剂、有机溶剂等生产 性毒物,其次是以电焊烟尘、矽尘为主的粉尘类危 害和金属、类金属化合物。此外,噪声、高温、振 动等物理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我市也广泛存在。
一、广州市职业卫生现状
❖ 职业接触限值分类分为三类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段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 浓度。
二、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5、职业病目录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 业病。2013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 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大类132种 。
从2013年12月23日公布《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
定职业病共十大类132种。包括:
尘肺(13)种、其它呼吸系统疾病(6)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4种) 职业性皮肤病(9种) 职业性化学中毒 (60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职业性传染病 (5种) 职业性肿瘤(11种) 其他职业病(3种) 。
二、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2.职业病的概念
1、法律概念 《职业病防治法》
❖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
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 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第七十八条 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 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 2、医学概念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 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 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 统称为职业病(泛指职业病). 我国的职业病以立法形式对职业病的范围进行了划定,具有法律效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王瑞
职业病危害现状
从职业病危害说起:
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容忽视 国际劳工局呼吁关注!
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每 年掠走200万人生命。
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 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
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职业病危害形势及特点
➢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就业 人口7.37亿,接害人口大约2亿
当地为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过工的农民工 进行了体检,发现有30多例尘肺病人。
粉尘弥漫的砂石厂(资料图)
“开胸验肺”事件
今年28岁的张海超,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从事 破碎、开压力机等工种工作3年多后,他感觉身体不适, 还有咳嗽、胸闷症状,一直以感冒治疗,后来经医院 检查告知他得了“尘肺”。
➢ 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 害往往被忽视。
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 传统职业病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或者 见的职业病不断产生
近三年职业病发病情况
2006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其中 尘肺病8783例,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 76.25%,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467例和 1083例,各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4.05% 和9.40%。
尘肺1
➢ 潜伏期:尘肺发病缓慢,发病工龄一般在 10年以上;
➢ 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 并逐渐加重;
➢ X线胸片表现:尘肺病在X线胸片上可出 现“圆形小阴影”或”网壮阴影”等特征 性的改变,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尘肺2
➢ 肺功能改变:早期患者肺功能改变不明 显,病变进展并发肺气肿时,肺活量进一 步降低,当大量肺泡遭受破坏和肺毛细 血管壁增厚时,导致弥散功能障碍;
从2007年8月开始,为了弄清病情,张海超长年奔波于 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 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是 “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这个诊断使 张海超不能作为尘肺病患者得到治疗,也得不到企业 的赔付。
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 于2009年6月22日在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开胸验 肺”。
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尘肺病仍然是最主要的职业病
截止2006年,我国已发生尘肺病676562例,其中死 亡146195例,现患470247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 尘肺病人近1万例”;
山东省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800例; 发病工龄缩短 :2008年尘肺病新病例平均接尘工
龄为17.04年,比2007年缩短2.35年,实际接尘工 龄不足10年的有3420例。 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
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其 中,尘肺病10963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 数的76.69%;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 600例和1638例,各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 数的4.19%和11.45%。
2008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3744例。其中, 尘肺病10828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 78.79%。
➢ 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职业病分布在30多个行业,以煤炭、冶金、建 材、有色金属、机械、化工行业等最为严重;
2008年职业病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职业 病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特别是69.85%的慢性 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企业。
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 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境外向境内转移 ; 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 ; 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情况; 企业内向社会转移。
“开胸验肺”事件(续)
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被通报批 评;停止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所长李磊工作,接受调查; 免去李国玉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副所长职务;撤销郑州市 职业病防治所樊梅芳等3人尘肺病诊断资格证书。给予新 密市卫生局副局长、卫生防疫站站长、卫生监督所所长耿 爱萍撤职处分。
职业病危害案例 ——尘肺
案例一:福建仙游县外来农民工 患尘肺病事件
2000至2003年在福建仙游县各石英加工 作坊打工的贵州返乡农民工89人中有46人被 确诊为尘肺病,19人相继死亡;
加工作坊多为干式生产,设备简陋,无有效个人 防护,作业点粉尘浓度最高超标361倍,粉尘样品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70%;
接触机会
➢ 固体物质的破碎和加工:常见于矿石开采过程 中的凿岩、爆破、运输;矿石冶炼前的粉碎、 筛检、磨粉、混合;铸造工艺中的砂型制作、 配料、砂箱开箱、清砂;耐火材料、玻璃、水 泥、陶瓷等工业原料的加工;化工行业中固体 原料的处理加工;粮谷脱粒等过程。
尘肺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 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 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0--2002),目 前共有12种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 炭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 铸工尘肺)
给予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侯振东留党察 看一年处分,给予公司副总经理秦永彬开除党籍处分,建 议公司董事会解除秦永彬副总经理职务。根据劳动法、职 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追究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 公司后勤负责人郑海军的责任;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 法、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责成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郑州 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罚款25万元。
国务院办公厅对该职业病事件进行了通报及处理。
案例二:云南昭通市12名返乡农民工 陆续病亡事件
2004年下半年开始,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三个乡镇 的村民开始陆续前往凤阳县官沟乡的砂石厂打工, 主要从事粉碎砂石工作。
从2006年初开始,务工回来的部分村民,开始出现 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发展到最近 一两年,患者产生多种并发症,最后因肺心病、呼 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人开始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到 目前已经死亡12人。
➢ 并发症:肺结核、肺及支气管炎感染、 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
扣板制造行业: 配料岗位粉尘危害
扣板制造行业: 配料岗位粉尘危害
铸造行业:粉尘污染
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较长 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矽尘
➢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