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经济管理党校在职研究生资本论答案
《〔资本论〕选读》思考题和作业题第一单元第一讲劳动价值理论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答: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因素关系:对立统一体。
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
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
⑵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⑶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
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无论生产者或购买者,都不可能既占有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
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互相矛盾的。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交换成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够分别得到实现,商品内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什么是商品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两者的关系怎样?答:(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是很多学习经济的人都会知道的知识,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的介绍商品生产中劳动的二重性:第一重性、人类劳动作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引导其它自然力转化物质有用的客观属性的过程中具有“使用价值”。
要记住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自然力(包括人类劳动)只不过是改变其物质形态,引起属性转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凭空变出来)。
这一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二节引用彼得罗。
维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说得很清楚。
注意“自然力”(也包括人类劳动)与物质有用属性转化的相对关系,不是价值,正如空也、阳光不包含任何货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不包含任何金钱关系,不包含任何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一样。
第二重性:作为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的人类劳动(这里的意思是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
这种劳动是价值的核心,在于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在于符合社会其它成员意志的支配关系。
它(价值)对于支配者来说代表的是权力,对于价值的生产者来说代表自然劳动被控制,或者说被奴役。
正如奴隶主支配奴役的劳动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一样,价值代表的正是商品经济下的对人类劳动的一种支配关系。
2010.1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导论、第1--12章)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在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第一章一、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二者的关系如何?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二、为什么说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
但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四、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是指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怎样进行生产,由他们自己决定,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属于私人劳动。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相互关系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二、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三、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2.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五、商品劳动二重性的内涵1.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
2017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此,帮助同学们理清商品二的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两个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经典题
3.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二者之间之间的关系如何?答:(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一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对人们具有某种效用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二是用来交换,与其他劳动产品具有量的可比属性,凝结在商品体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称为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二者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因此商品的二因素,就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是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4、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答:(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属性。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同时又是抽象劳动,它是同一人类劳动的两个方面。
它既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创造商品的价值。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因而是历史范畴。
(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存在如下关系: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与生产其它商品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生产其它商品相同的抽象劳动。
正是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马政经问答题复习资料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问答题第一章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此同时转移了原材料、机器等的旧价值。
具体劳动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而且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怎样认识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如何认识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的关系?(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1)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
商品交换的比例,就是以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的多少来确定的。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所以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于价值的创造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总是与财富的创造过程结合在一起的,离开一定的财富创造过程,也说不上价值创造。
但实际上,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3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小。
反之,就越大。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为什么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明确提出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正是运用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3)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造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是两个经济学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双重作用,既是商品生产的要素,也是商品本身。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在经济中的两个方面,既是劳动的产物,也是交换媒介。
首先,劳动二重性表明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双重角色。
劳动是商品生产的要素之一,没有劳动的投入,就没有商品的产出。
劳动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商品,更重要的是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时间和强度直接影响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价值。
在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中,劳动被视为是商品生产的基础,是产品价值的源泉。
其次,商品二因素则是描述了商品在经济中的两个方面。
首先,商品是劳动的产物,是劳动的结果和表现。
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劳动投入越多,商品的价值越高。
其次,商品也是交换媒介。
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满足各自的需求,商品作为交换的媒介在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们用商品来交换劳动,购买其他商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劳动的投入,就没有商品的产出。
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商品二因素的价值和作用基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
其次,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互为因果。
劳动二重性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的投入和价值决定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换价值。
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二重性的发展。
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获得劳动和其他商品,从而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商品二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进一步发展。
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
综上所述,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经济活动中劳动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是指劳动者同时被商品和劳动力双重性———劳动力和商品———利用,这种利用通常影响劳动者的权益,而且很容易造成将劳动者利用而不承认的现象。
劳动二重性受到商品和劳动的双重影响,而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也是协调地促进了劳动二重性的产生。
首先,商品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力的分配方式和形式。
面对多种不同类别的商品,劳动力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配,而这种分配决定了劳动者们的费用和收入。
例如,虽然同样属于服务行业,但医疗保健和旅游业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位差异,由此可知,决定劳动者收入是商品性质多元化、差异化的差异点。
其次,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也决定了劳动力的变动趋势,以及其分配的方式。
市场供求变动的表现就是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市场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劳动力的分配方式和最终的收益,从而影响劳动者的权益。
最后,商品的生产规模会间接影响劳动力的分配分配,以及生产组织的设计。
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会要求使用更高效的劳动活动配置,以追求成本效益,这也就是资本主义企业以获取市场份额和提高效益为目标,而忽视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原因。
同时,大规模的生产也会朝着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等方向发展,这也会间接影响劳动力的配置。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商品的性质,价格及生产规模三个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劳动力的分配与配置,从而导致其所处的劳动二重性。
如果劳动者在商品泛滥等现象带来的压力下,得不到劳动力合理分配和权利保障,他们会处于被利用和受欺压的处境,因此,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劳动者、消费者及社会的双赢,才能真正解决劳动二重性问题。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对此作过如下概括:“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显然,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它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或社会关系,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源于商品生产的社会条件。
商品生产的出现,是因为具备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样两个条件。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样,他的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
同时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私人的事情,劳动成果也归私人所有,于是劳动就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双重性质。
私人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这时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但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各种具体劳动由于不同性质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并确定交换的比例,客观上就要求必须抛开劳动的具体特点,单纯进行一般人类劳动耗费的比较,这就只能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它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以前,没有人能够分清、揭示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在任何地方也没有明确地和十分有意识地把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同体现为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分开,它从来没有意识到,劳动的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为前提的。
” “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阐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所谓商品二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又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人们使用和消费它的时候实现的。
一个物品可以有用,而且是劳动产品,但也可能不是商品。
因为作为商品,其使用价值必须对别人有用,即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
同样,也并非为别人而生产对他人有用的物品就一定是商品。
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里。
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当者。
商品既然是用来交换、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就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要有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因此,不同种使用价值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可以使它们相互等同并能进展比拟的共同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东西显然不是使用价值本身。
撇开使用价值,商品本身剩下一个属性就是,所有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商品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一切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的方面千差万别,但作为价值它们那么具有一样的质。
各种商品之所以可以彼此进展交换,就是因为在商品内彼此存在着可进展相互比拟、彼此等量的价值。
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而交换价值那么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二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决定的。
千差万别、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由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来,不同的劳动创造不同的使用价值。
然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不管其具体形态如何不同,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消耗,都是人在脑力和体力等方面在生产中的消耗。
这种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的凝结,构成了商品的价值实体,使得各种商品可以进展比拟、交换。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消耗;作为一样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与劳动力二重性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核心特征。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和劳动力的二重性相互作用,是经济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首先,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是一种实物属性。
例如,食品、衣物和住房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能够被交换的价值,是一种抽象属性。
例如,通过货币或其他商品的交换,商品可以转化为其他商品或货币。
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形成了市场供求的基础。
劳动力二重性是指劳动力既是商品的一种,也是生产者的劳动能力。
作为商品,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作为生产者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决定了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格,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劳动力的作用和效能。
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形成了劳动市场的基础。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首先,商品二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
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发生变化时,例如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将导致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并可能提高劳动力的价格。
相反,当商品的使用价值下降或商品的價格下降,企业可能会裁减劳动力,导致劳动力的供给增加。
因此,商品的二因素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其次,劳动力二重性会影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各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效能。
有些劳动者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因此他们的劳动力使用价值更高。
这将导致高质量的商品具有较高的交换价值,从而影响商品的价格。
同时,劳动力的交换价值也会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
它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
只有在本质上共同的东西,在数量上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这种本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2)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之间有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
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因而是历史的范畴。
(3)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它是指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
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得二因素与生产商品得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商品得二因素就是指使用价值与价值。
它就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得,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自然属性,就是指商品得使用价值;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得一般人类劳动就就是商品得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得量得关系与比例。
两种不同得使用价值之所以可以相互交换,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本质上共同得东西。
只有在本质上共同得东西,在数量上才就是可以相互比较得。
这种本质上相同得东西就就是凝结在商品中得无差别得一般人类劳动,就就是价值。
(2)价值与使用价值它们之间有存在着相互得关系即商品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得辩证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就是统一得。
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得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得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得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得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又就是不同得、矛盾得。
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同一商品得使用价值与价值不可兼得;使用价值就是商品得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得关系;而价值就是商品得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得经济关系;使用价值就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得属性,就是永恒得范畴;价值就是商品所特有得属性,就是商品经济得范畴,因而就是历史得范畴.(3)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就是由于生产商品得劳动具有二重性。
它就是指生产商品得同一劳动得两个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商品就是由劳动创造得.商品得二因素就是由生产商品得劳动二重性决定得,就就是说,商品得使用价值与价值就是由生产商品得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得。
具体劳动即从劳动得具体形态考察得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得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了人与自然得关系.具体劳动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得永恒条件。
经济常识专题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
注: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的的表示方法:
1、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数量
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货币理论
问题探究之二
能后才能从事的劳动,为复杂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所以在 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能创造出更多的、 更大的价值。
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 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
(四)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经济生活中已学过) 探究三:
阅读教材P28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回忆经济 生活中已学过的关天货币的知识,思考: ⑴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征途》实现轻松跨越服务区,让玩家跨 越服务区互动、PK、聊天和交友。 此外, 该款游戏还设计了诸如“财产保护”等特色 功能,保障玩家利益。
? 《领征先优途势》
技术不再领先
个别劳动 生产率高
个别劳动时间 低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 量减少
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缩短
技术提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3)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①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和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注意:二者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
①贮藏手段 ⑵其它职能 ②支付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商品二因素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自然属性来看,商品都具有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使用价值;从社会属性来看,商品都可以被它的所有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相交换,即交换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即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这种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制作方法。
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
抽象劳动即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商品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2)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答:在商品生产中,只有一个加入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离开了活劳动,所有的生产资料本身只是一堆死物。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值。
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各种矛盾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所以,它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答:货币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它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即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尺度。
2)流通手段,即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
3)储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们储藏起来。
4)支付手段,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赊账到期,在赊账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
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5)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是货
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7)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答: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答:价值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时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
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
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9)价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队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
答:1)它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的作用会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