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课本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免疫: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

获得免疫: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

体液免疫:是指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形成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具有中和毒素、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等作用。

细胞免疫:是指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d抗原刺激T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T 细胞,通过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以及Th1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抗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抗肿瘤、抗寄生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克隆选择:克隆选择学说,或称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克隆选择学说的核心论点是:①带有各种受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克隆早已存在,抗原的作用只是选择并激活相应的克隆;②细胞受体和该细胞后代所分泌的产物(抗体)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抗原:抗原是一类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细胞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

半抗原与载体: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载体: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半抗原+ 蛋白质→完全抗原

三.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又称表位,是抗原物质中能与其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结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五.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它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后的学科重点。

抗原组学: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利用抗原组学可以鉴定疫苗的候选抗原。

Ig:即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Fab:免疫球蛋白(Ig)的抗原结合片断(Fab)。相当于抗体分子的两个臂,由一个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结构域组成。

Fc:可结晶段,相当于Ig的CH2和CH3结构域,是Ig与效应分子或者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CDR:互补性决定区,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性决定区。

(D)J rearrangement:(D)J重排重链基因两次重排中的第一次,D基因片段与Jh基因片段的重排连接,得到DJh基因片段。

补体活化途径:补体活化途径也称作补体系统。补体的各成分,为抗原抗体复合体以及其他成分,离子等相继会合连锁被活化,结果引起免疫细胞溶解和免疫溶血,也就是细胞和细菌、红血球等的溶解或免疫粘着等许多免疫生物学现象。

溶膜复合物:即补体的膜攻击单位,可使细胞膜穿孔受损。溶膜复合物的形成是补体活化的后期阶段。

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C4b)与细胞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S蛋白:又称溶膜复合物抑制因子。它是单链的糖蛋白,分子量83kDa,它能结合C5b,6,7复合物以阻止C5b67与细胞表面结合。在液相中S蛋白能与C5b67的复合物继续结合C8成分成为SC5b,6,7,8,再结合一个C9成分成为SC5b,6,7,8,9复合物。从而阻止C9分子多聚体在细胞膜上形成。

补体受体I型:是一种细胞膜整合糖蛋白,能特异的与某些补体片段结合。功能至少有三方面:1.通过抑制C3转化酶活性调控补体的活化。2.CR1是调节素,使血液中的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到红细胞上,然后运往肝和脾,从而扩大了吞噬性白细胞的胞饮作用。3.CR1是循环系统中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剂。

促衰变因子(DAF):具有促进C3转化酶衰变的活性的单糖链蛋白分子。

淋巴细胞:在适应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白细胞,主要指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NK细胞和NS细胞: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NS 细胞是指自然抑制细胞,能抑制多种免疫反应,但无抗原特异性,也无MHC限制。

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主要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整合素: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并起着信号转导作用。

归巢受体:淋巴细胞归巢受体是指在淋巴细胞归巢过程中,淋巴细胞表面的能够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结合,定位淋巴细胞归巢组织的表面分子。

协同刺激和协同刺激因子:抗原非特异性信号即协同刺激。协同刺激因子是与特异性体液免疫有关的分子,协同参与B细胞活化剂免疫应答的的一类分子: 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有CD40、CD80和CD86等,

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Antiserum:既抗血清,指用抗原人工免疫实验动物,可以获得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Recombinant antibody:重组抗体,随着对抗体结构和功能了解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对抗体进行人工基因重组,使工程化的抗体更适用诊断,研究和治疗等不同的目的。重组抗体即为人工基因重组获得的抗体。

Hybridoma technique:杂交瘤技术即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又称单克隆抗体技术。它是在体细胞融合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动物脾细胞融合,形成能分泌针对该抗原的均质的高特异性的抗体——单克隆抗体,这种技术通称为杂交瘤技术。

scFv:单链抗体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15~20个氨基酸的短肽(linker)连接而成。

ELISA和Dot-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简写ELISA)指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表面,抗原与抗体反应后,将固相与液相分离除去游离的抗原或抗体,而结合的抗原或抗体被标记的酶仍保持活性,催化底物形成有色产物。斑点酶免疫试验(Dot-ELISA)原理与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相同,只是把反应全部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而不是在聚苯乙烯酶标板上进行。即把抗原,第一抗体,第二抗体都依次加到膜上,并依次逐一洗脱未反应物及封闭反应物以外的膜表面,最后显色反应是用另外一类酶底物,这类酶底物反应的产物是不溶于水的有色沉淀物。根据膜上沉淀物颜色有无与深浅来判断反应的正负和量的多少。斑点扫描仪也可以进行定量的测定。

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