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2:阅读理解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2:阅读理解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2:阅读理解题Ⅰ、综合问题精讲:阅读理解型问题以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别致、题样多变为特点.知识的覆盖面较大,它可以是阅读课本原文,也可以是设计一个新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内容、方法和思想,然后在把握本质,理解实质的基础上作出回答.这类问题的主要题型有:阅读特殊范例,推出一般结论;阅读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阅读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等.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能透彻理解课本中的所学内容,善于总结解题规律,并能准确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数学方法的运用水平及分析推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概括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应透彻理解所学内容.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掌握在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Ⅱ、典型例题剖析【例1】(,模拟,9分)如图 2-7-1所示,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的边长分别为2 2 和2 ,对角线BD、FH都在直线l上,O1、O2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线段O1O2的长叫做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距.当中心O在直线l上平移时,正方形 EFH也随之平移,在平移时正方形EFGH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1)计算:O1D=_______,O2 F=______;(2)当中心O2在直线 l上平移到两个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中心距O1 O2 =_________.(3)随着中心 O2在直线 l上的平移,两个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还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中心距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解:(1)O1D=2,O2 F=1;(2)O1 O2 =3;(2)当O1 O2>3或0≤O1 O2<1时,两个正方形无公共点;当O1 O2=1时,两个正方形有无数个公共点;当1<O1 O2<3时,两个正方形有2个公共点.点拨:本题实际上考查的知识点是“两圆的位置关系”,但形式有所变化.因此,可以再次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认真分析并总结两圆五种位置关系所对应的圆心距d与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五种位置关系主要由两个因素确定:①公共点的个数;②一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还是内部,按这两个因素为线索来探究位置关系.然后,把这种利用平移实验直观探索方法迁移到研究“两个正方形的位置关系”上来.【例2】(,内江,9分)阅读材料,大数学家高斯在上学读书时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1+2+3+…+10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1+2+3+…+()121+=n n n ,其中n是正整数。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9:阅读理解型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9:阅读理解型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九:阅读理解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阅读理解型问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中考试题中频频“亮相”,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类问题一般文字叙述较长,信息量较大,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考查的知识也灵活多样,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新颖数学题.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关键是要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的材料,弄清材料中隐含了什么新的数学知识、结论,或揭示了什么数学规律,或暗示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然后展开联想,将获得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进行迁移,建模应用,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三、中考考点精讲 考点一: 阅读试题提供新定义、新定理,解决新问题例1 (•十堰)阅读材料:例:说明代数式221(3)4x x ++-+的几何意义,并求它的最小值.解:221(3)4x x ++-+=222(0)1(3)2x x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x ,0)是x 轴上一点,则2(0)1x -+可以看成点P 与点A (0,1)的距离, 22(3)2x -+可以看成点P 与点B (3,2)的距离,所以原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线段PA 与PB 长度之和,它的最小值就是PA+PB 的最小值.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则PA=PA′,因此,求PA+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A′+PB 的最小值,而点A′、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所以PA′+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B 的长度.为此,构造直角三角形A′CB ,因为A′C=3,CB=3,所以A′B=32,即原式的最小值为32.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代数式22(1)1(2)9x x -++-+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1,1)、点B 的距离之和.(填写点B 的坐标)(2)代数式22491237x x x ++-+的最小值为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探究型.解析:(1)先把原式化为222(1)1(2)3x x -++-+的形式,再根据题中所给的例子即可得出结论;(2)先把原式化为222(0)7(6)1x x -++-+的形式,故得出所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0,7)、点B (6,1)的距离之和,再根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各点,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1)∵原式化为222(1)1(2)3x x -++-+的形式, ∴代数式222(1)1(2)3x x -++-+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1,1)、点B (2,3)的距离之和,故答案为(2,3);(2)∵原式化为222(0)7(6)1x x -++-+的形式, ∴所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A (0,7)、点B (6,1)的距离之和, 如图所示: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则PA=P A′,∴PA+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A′+PB 的最小值,而点A′、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PA′+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B 的长度,∵A (0,7),B (6,1)∴A′(0,-7),A′C=6,BC=8,∴A′B=222268A C BC '+=+=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所给给的材料画出图形,再利用数形结合求解.考点二、阅读试题信息,归纳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例2 (•赤峰)阅读材料:(1)对于任意两个数a 、b 的大小比较,有下面的方法:当a-b >0时,一定有a >b ;当a-b=0时,一定有a=b ;当a-b <0时,一定有a <b .反过来也成立.因此,我们把这种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叫做“求差法”.(2)对于比较两个正数a 、b 的大小时,我们还可以用它们的平方进行比较:∵a 2-b 2=(a+b )(a-b ),a+b >0∴(a 2-b 2)与(a-b )的符号相同当a 2-b 2>0时,a-b >0,得a >b当a 2-b 2=0时,a-b=0,得a=b当a 2-b 2<0时,a-b <0,得a <b解决下列实际问题:(1)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制作几种几何体,张丽同学用了3张A4纸,7张B5纸;李明同学用了2张A4纸,8张B5纸.设每张A4纸的面积为x ,每张B5纸的面积为y ,且x >y ,张丽同学的用纸总面积为W1,李明同学的用纸总面积为W2.回答下列问题:①W1= (用x、y的式子表示)W2= (用x、y的式子表示)②请你分析谁用的纸面积最大.(2)如图1所示,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已知A、B到l的距离分别是3km、4km(即AC=3km,BE=4km),AB=xkm,现设计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2所示,AP⊥l于点P,泵站修建在点P处,该方案中管道长度a1=AB+AP.方案二:如图3所示,点A′与点A关于l对称,A′B与l相交于点P,泵站修建在点P处,该方案中管道长度a2=AP+BP.①在方案一中,a1= km(用含x的式子表示);②在方案二中,a2= km(用含x的式子表示);③请你分析要使铺设的输气管道较短,应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①根据题意得出3x+7y和2x+8y,即得出答案;②求出W1-W2=x-y,根据x和y的大小比较即可;(2)①把AB和AP的值代入即可;②过B作BM⊥AC于M,求出A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M.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A′,即可得出答案;③求出a12-a22=6x-39,分别求出6x-39>0,6x-39=0,6x-39<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解:①W1=3x+7y,W2=2x+8y,故答案为:3x+7y,2x+8y.②解:W1-W2=(3x+7y)-(2x+8y)=x-y,∵x>y,∴x-y>0,∴W1-W2>0,得W1>W2,所以张丽同学用纸的总面积大.(2)①解:a1=AB+AP=x+3,故答案为:x+3.②解:过B 作BM ⊥AC 于M ,则AM=4-3=1,在△ABM 中,由勾股定理得:BM 2=AB 2-12=x 2-1,在△A′MB 中,由勾股定理得:AP+BP=A′B=22248A M BM x '+=+,故答案为:248x +.③解:a 12-a 22=(x+3)2-(248x +)2=x 2+6x+9-(x 2+48)=6x-39,当a 12-a 22>0(即a 1-a 2>0,a 1>a 2)时,6x-39>0,解得x >6.5,当a 12-a 22=0(即a 1-a 2=0,a 1=a 2)时,6x-39=0,解得x=6.5,当a 12-a 22<0(即a 1-a 2<0,a 1<a 2)时,6x-39<0,解得x <6.5,综上所述当x >6.5时,选择方案二,输气管道较短,当x=6.5时,两种方案一样,当0<x <6.5时,选择方案一,输气管道较短.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整式的运算等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阅读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考点三、阅读相关信息,通过归纳探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例3 (•凉山州)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课本中的探究题.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 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 、B 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你可以在l 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聪明的小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他把管道l 看成一条直线(图(2)),问题就转化为,要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AP 与BP 的和最小.他的做法是这样的:①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交直线l 于点P ,则点P 为所求.请你参考小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BC=6,BC 边上的高为4,请你在BC 边上确定一点P ,使△PDE 得周长最小.(1)在图中作出点P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直接写出△PDE 周长的最小值: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根据提供材料DE 不变,只要求出DP+PE 的最小值即可,作D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D′,连接D′E ,与BC 交于点P ,P 点即为所求;(2)利用中位线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E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作D 点关于BC 的对称点D′,连接D′E ,与BC 交于点P ,P 点即为所求;(2)∵点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DE 为△ABC 中位线,∵BC=6,BC 边上的高为4,∴DE=3,DD′=4,∴D′E=222234DE DD '+=+=5,∴△PDE 周长的最小值为:DE+D′E=3+5=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根据已知得出要求△PDE 周长的最小值,求出DP+PE 的最小值即可是解题关键.考点四、阅读试题信息,借助已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例4 (•重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90°,AD=2,BC=6,AB=3.E 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梯形.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分析:(1)首先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易得△AGF∽△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BE的长;(2)首先利用△MEC∽△ABC与勾股定理,求得B′M,DM与B′D的平方,然后分别从若∠DB′M=90°,则DM2=B′M2+B′D2,若∠DB′M=90°,则DM2=B′M2+B′D2,若∠B′DM=90°,则B′M2=B′D2+DM2去分析,即可得到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t≤43时,当43<t≤2时,当2<t≤103时,当103<t≤4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则BE=FG=BG=x,∵AB=3,BC=6,∴AG=AB-BG=3-x,∵GF∥BE,∴△AGF∽△ABC,∴AG GF AB BC=,即336x x -=,解得:x=2,即BE=2;(3)①如图③,当F在CD上时,EF:DH=CE:CH,即2:3=CE:4,∴CE=83,∴t=BB′=BC-B′E-EC=6-2-83=43,∵ME=2-12t,∴FM=12t,当0≤t≤43时,S=S△FMN=12×t×12t=14t2,②如图④,当G在AC上时,t=2,∵EK=EC•tan∠DCB=EC•DHCH=34(4-t)=3-34t,∴FK=2-EK=34t-1,∵NL=23AD=43,∴FL=t-43,∴当43<t≤2时,S=S△FMN-S△FKL=14t2-12(t-43)(34t-1)=-18t2+t-23;③如图⑤,当G在CD上时,B′C:CH=B′G:DH,即B′C:4=2:3,解得:B′C=83,∴EC=4-t=B′C-2=23,∴t=103,∵B′N=12B′C=12(6-t)=3-12t,∵GN=GB′-B′N=12t-1,∴当2<t≤103时,S=S梯形GNMF-S△FKL=12×2×(12t-1+12t)-12(t-43)(34t-1)=-38t2+2t-53,④如图⑥,当103<t≤4时,∵B′L=34B′C=34(6-t),EK=34EC=34(4-t),B′N=12B′C=12(6-t)EM=12EC=12(4-t),S=S梯形MNLK=S梯形B′EKL-S梯形B′EMN=-12t+52.综上所述:当0≤t≤43时,S=14t2,当43<t≤2时,S=-18t2+t-23;当2<t≤103时,S=-38t2+2t-53,当103<t≤4时,S=-12t+52.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直角梯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注意辅助线的作法.四、中考真题演练1.(•宁波)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去一个菱形,余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在余下的四边形纸片中再剪去一个菱形,又剩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依此类推,若第n次操作余下的四边形是菱形,则称原平行四边形为n阶准菱形.如图1,▱ABCD中,若AB=1,BC=2,则▱ABCD为1阶准菱形.(1)判断与推理:①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是阶准菱形;②小明为了剪去一个菱形,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2,把▱ABCD沿BE折叠(点E在AD上),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得到四边形ABFE.请证明四边形ABFE是菱形.(2)操作、探究与计算:①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1,a(a>1),且是3阶准菱形,请画出▱ABCD及裁剪线的示意图,并在图形下方写出a的值;②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a,b(a>b),满足a=6b+r,b=5r,请写出▱ABCD是几阶准菱形.考点:图形的剪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分析:(1)①根据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进过两次操作即可得出所剩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E∥BF,进而得出AE=BF,即可得出答案;(2)①利用3阶准菱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a=6b+r,b=5r,用r表示出各边长,进而利用图形得出▱ABCD是几阶准菱形.解答:解:(1)①利用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进过两次操作,所剩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菱形,故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是2阶准菱形;故答案为:2;②由折叠知:∠ABE=∠FBE,AB=B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F,∴∠AEB=∠FBE,∴∠AEB=∠ABE,∴AE=AB,∴AE=BF,∴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FE是菱形;(2)①如图所示:,②∵a=6b+r,b=5r,∴a=6×5r+r=31r;如图所示:故▱ABCD是10阶准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剪拼以及菱形的判定,根据已知n阶准菱形定义正确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是解题关键.2.(•淮安)阅读理解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n A n C的平分线A n B n+1折叠,点B 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BAC是△ABC的好角.小丽展示了确定∠BAC是△ABC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探究发现(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不是△ABC的好角?(填“是”或“不是”).(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是△ABC的好角,请探究∠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应用提升(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1)在小丽展示的情形二中,如图3,根据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折叠的性质推知∠B=2∠C;(2)根据折叠的性质、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A1A2B2=∠C+∠A2B2C=2∠C;根据四边形的外角定理知∠BAC+2∠B-2C=180°①,根据三角形ABC的内角和定理知∠BAC+∠B+∠C=180°②,由①②可以求得∠B=3∠C;利用数学归纳法,根据小丽展示的三种情形得出结论:∠B=n∠C;(3)利用(2)的结论知∠B=n∠C,∠BAC是△ABC的好角,∠C=n∠A,∠ABC是△ABC的好角,∠A=n∠B,∠BCA是△ABC的好角;然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是88°、88°.解答:解:(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理由如下:小丽展示的情形二中,如图3,∵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B=∠AA1B1;又∵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A1B1C=∠C;∵∠AA1B1=∠C+∠A1B1C(外角定理),∴∠B=2∠C;故答案是:是;(2)∠B=3∠C;如图所示,在△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2A2C的平分线A2B3折叠,点B2与点C 重合,则∠BAC是△ABC的好角.证明如下:∵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AA1B1,∠C=∠A2B2C,∠A1 B1C=∠A1A2B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A1A2B2=∠C+∠A2B2C=2∠C;∵根据四边形的外角定理知,∠BAC+∠B+∠AA1B1-∠A1 B1C=∠BAC+2∠B-2C=180°,根据三角形ABC的内角和定理知,∠BAC+∠B+∠C=180°,∴∠B=3∠C;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一知,当∠B=∠C时,∠BAC是△ABC的好角;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二知,当∠B=2∠C时,∠BAC是△ABC的好角;由小丽展示的情形三知,当∠B=3∠C时,∠BAC是△ABC的好角;故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B=n∠C;(3)由(2)知,∠B=n∠C,∠BAC是△ABC的好角,∴∠C=n∠A,∠ABC是△ABC的好角,∠A=n∠B,∠BCA是△ABC的好角,∴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4、172;8、168;16、160;44、132;88°、88°.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答此题时,充分利用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定理以及折叠的性质.难度较大.3.(•南京)下框中是小明对一道题目的解答以及老师的批改.题目:某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与宽的比为2:1,在温室内,沿前侧内墙保留3m 的空地,其他三侧内墙各保留1m的通道,当温室的长与宽各为多少时,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解:设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xm,则长为2xm,根据题意,得x•2x=288.解这个方程,得x1=-12(不合题意,舍去),x2=12所以温室的长为2×12+3+1=28(m),宽为12+1+1=14(m)答:当温室的长为28m,宽为14m时,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面积是288m2.我的结果也正确!小明发现他解答的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老师却在他的解答中画了一条横线,并打了一个?.结果为何正确呢?(1)请指出小明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并补充缺少的过程: 变化一下会怎样…(2)如图,矩形A′B′C′D′在矩形ABCD 的内部,AB ∥A′B′,AD ∥A′D′,且AD :AB=2:1,设AB 与A′B′、BC 与B′C′、CD 与C′D′、DA 与D′A′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 、b 、c 、d ,要使矩形A′B′C′D′∽矩形ABCD ,a 、b 、c 、d 应满足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小明没有说明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的理由,所以应设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xm ,则长为2xm ,然后由题意得方程23124112y y y y ---=--- =2,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再利用小明的解法求解即可;(2)由使矩形A′B′C′D′∽矩形ABCD ,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可得A D ADA B AB''='',即 ()2()1AD a c AB b d -+=-+,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小明没有说明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的理由. 在“设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xm ,则长为2xm .”前补充以下过程: 设温室的宽为ym ,则长为2ym .则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宽为(y-1-1)m ,长为(2y-3-1)m . ∵23124112y y y y ---=--- =2,∴矩形蔬菜种植区域的长与宽之比为2:1;(2)要使矩形A′B′C′D′∽矩形ABCD , 就要A D ADA B AB''='',即()2()1AD a c AB b d -+=-+, 即2()2()1AB a c AB b d -+=-+,即a cb d++=2.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此题属于阅读性题目,注意理解题意,读懂题目是解此题的关键.4.(•鸡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条直角边OA、OB分别在y轴和x轴上,并且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OA<OB),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0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当t为何值时,△APQ与△AOB相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3)当t=2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以A、P、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形综合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OA、OB的长度,从而得到A、B点的坐标;(2)△APQ与△AOB相似时,存在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不要遗漏,如图(2)所示;(3)本问关键是找齐平行四边形的各种位置与性质,如图(3)所示.在求M1,M2坐标时,注意到M1,M2与Q点坐标的对应关系,则容易求解;在求M3坐标时,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到线段之间关系.解答:解:(1)解方程x2-7x+12=0,得x1=3,x2=4,∵OA<OB,∴OA=3,OB=4.∴A(0,3),B(4,0).(2)在Rt△AOB中,OA=3,OB=4,∴AB=5,∴AP=t,QB=2t,AQ=5-2t.△APQ与△AOB相似,可能有两种情况:(I)△APQ∽△AOB,如图(2)a所示.则有AP AQAO AB=,即5235t t-=,解得t=1511.此时OP=OA-AP=1811,PQ=AP•tanA=2011,∴Q(2011,1811);(II)△APQ∽△ABO,如图(2)b所示.则有AP AQAB AO=,即5253t t-=,解得t=2513.此时AQ=2513,AH=AQ•cosA=913,HQ=AQ•sinA=1213,OH=OA-AH=3013,∴Q(1213,3013).综上所述,当t=1511秒或t=2513秒时,△APQ与△AOB相似,所对应的Q点坐标分别为(2011,1811)或(1213,3013).(3)结论:存在.如图(3)所示.∵t=2,∴AP=2,AQ=1,OP=1.过Q点作QE⊥y轴于点E,则QE=AQ•sin∠QAP=45,AE=AQ•cos∠QAP=35,∴OE=OA-AE=125,∴Q(45,125).∵▱APQM1,∴QM1⊥x轴,且QM1=AP=2,∴M1(45,25);∵▱APQM2,∴QM2⊥x轴,且QM2=AP=2,∴M2(45,225);如图(3),过M3点作M3F⊥y轴于点F,∵▱AQPM3,∴M3P=AQ,∠QAE=∠M3PF,∴∠PM3F=∠AQE;在△M3PF与△QAE中,∵∠QAE=∠M3PF,M3P=AQ,∠PM3F=∠AQE,∴△M3PF≌△QAE,∴M3F=QE=45,PF=AE=35,∴OF=OP+PF=85,∴M3(-45,85).∴当t=2时,在坐标平面内,存在点M,使以A、P、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M的坐标为:M1(45,25),M2(45,225),M3(-45,85).点评:本题是动点型压轴题,综合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点.本题难点在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第(2)(3)问中,均涉及到多种情况,需要逐一分析不能遗漏;另外注意解答中求动点时刻t和点的坐标的过程中,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解答压轴题的常见技巧,需要熟练掌握.5.(•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8cm ,BC=4cm .D 、E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DE-EB 运动,到点B 停止.点P 在线段AD 上以5cm/s 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 上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过点P 作PQ ⊥AC 于点Q ,以PQ 为边作正方形PQMN ,使点M 在线段AQ 上.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线段DP 的长为 cm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求t 的值.(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4)连接CD ,当点N 与点D 重合时,有一点H 从点M 出发,在线段MN 上以2.5cm/s 的速度沿M-N-M 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 与点E 重合时,点H 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时,点H 始终在线段MN 的中点处,直接写出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 落在线段CD 上时t 的取值范围.考点:相似形综合题.分析:(1)点P 在AD 段的运动时间为2s ,则DP 的长度为(t-2)cm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有两种情况,如图(2)所示.利用运动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时间t 的值;(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分别用时间t 表示各相关运动线段的长度,然后利用“S=S 梯形AQPD -S △AMF =12(PG+AC )•PC -12AM•FM”求出面积S 的表达式;(4)本问涉及双点的运动,首先需要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弄清点H 、点P 的运动过程:当4<t <6时,此时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如图(4)a 所示.此时点H 将两次落在线段CD 上;当6≤t≤8时,此时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如图(4)b 所示.此时MN 与CD 的交点始终是线段MN 的中点,即点H .解答:解:(1)∵在Rt △ABC 中,AC=8cm ,BC=4cm , ∴AB=22228445AC BC +=+=,D 为AB 中点,∴AD=25,∴点P 在AD 段的运动时间为255=2s . 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DP 段的运动时间为(t-2)s , ∵DE 段运动速度为1cm/s ,∴DP=(t-2)cm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有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①如图(2)a,此时点D与点N重合,P位于线段DE上.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DM=12BC=2,∴DP=DM=2.由(1)知,DP=t-2,∴t-2=2,∴t=4;②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DE=12AC=4,∴点P在DE段的运动时间为4s,∴PE=t-6,∴PB=BE-PE=8-t,PC=PE+CE=t-4.∵PN∥AC,∴PN:PB=AC:BC=2,∴PN=2PB=16-2t.由PN=PC,得16-2t=t-4,解得t=203.所以,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4或t=203.(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①当2<t<4时,如图(3)a所示.DP=t-2,PQ=2,∴CQ=PE=DE-DP=4-(t-2)=6-t,AQ=AC-CQ=2+t,AM=AQ-MQ=t.∵MN∥BC,∴FM:AM=BC:AC=1:2,∴FM=12AM=12t.S=S梯形AQPD-S△AMF=12(DP+AQ)•PQ-12AM•FM=12[(t-2)+(2+t)]×2-12t•12t=-14t2+2t;②当203<t<8时,如图(3)b所示.PE=t-6,∴PC=CM=PE+CE=t-4,AM=AC-CM=12-t,PB=BE-PE=8-t,∴FM=12AM=6-12t,PG=2PB=16-2t,S=S梯形AQPD-S△AMF=12(PG+AC)•PC-12AM•FM=12[(16-2t)+8]×(t-4)-12(12-t)•(6-12t)=-54t2+22t-84.综上所述,S与t的关系式为:S=2212(24)45202284(8)43t t tt t t⎧-+<<⎪⎪⎨⎪-+-<<⎪⎩。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阅读理解问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总复习训练 阅读理解问题(含解析)

阅读理解问题1.一个平面封闭图形内(含边界)任意两点距离的最大值称为该图形的“直径”,封闭图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称为图形的“周率”,下面四个平面图形(依次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的周率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1,a2,a3,a4,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a4>a2>a1B.a4>a3>a2C.a1>a2>a3D.a2>a3>a42.阅读下列文字与例题将一个多项式分组后,可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是分组分解法.例如:(1)am+an+bm+bn=(am+bm)+(an+bn)=m(a+b)+n(a+b)=(a+b)(m+n)(2)x2﹣y2﹣2y﹣1=x2﹣(y2+2y+1)=x2﹣(y+1)2=(x+y+1)(x﹣y﹣1)试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a2+2ab+ac+bc+b2= .3.定义新运算“⊗”,,则12⊗(﹣1)= .4.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的边长分别为2和,对角线BD、FH都在直线L上,O1、O2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线段O1O2的长叫做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距.当中心O2在直线L上平移时,正方形EFGH也随平移,在平移时正方形EFGH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1)计算:O1D= ,O2F= .(2)当中心O2在直线L上平移到两个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中心距O1O2= .(3)随着中心O2在直线L上的平移,两个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还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中心距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5.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弹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长度,绷得一样紧的几根弦,如果长度的比能够表示成整数的比,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和谐.例如,三根弦长度之比是15:12:10,把它们绷得一样紧,用同样的力弹拨,它们将分别发出很调和的乐声do、mi、so,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发现:.我们称15、12、10这三个数为一组调和数.现有一组调和数:x,5,3(x>5),则x的值是.6.若自然数n使得作竖式加法n+(n+1)+(n+2)均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n为“可连数”,例如32是“可连数”,因为32+33+34不产生进位现象;23不是“可连数”,因为23+24+25产生了进位现象,那么小于200的“可连数”的个数为.7.我们定义=ad﹣bc,例如=2×5﹣3×4=10﹣12=﹣2,若x,y均为整数,且满足1<<3,则x+y的值是.8.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b=(m+n)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m2+2n2+2mn.∴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 ,b=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b、m、n填空:+ =(+ )2;(3)若a+4=,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9.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1: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出两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A32=3×2=6.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 n m.A n m=n(n﹣1)(n﹣2)(n﹣3)…(n ﹣m+1)(m≤n)例: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A53=5×4×3=60.材料2: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两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组合数为.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 n m,A n m=n(n﹣1)(n﹣2)(n﹣3)…(n﹣m+1)(m≤n)例:从6个不同的元素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问:(1)从某个学习小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种不同的选法;(2)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列,有种不同的排法.10.我们把对称中心重合,四边分别平行的两个正方形之间的部分叫“方形环”,易知方形环四周的宽度相等.一条直线l与方形环的边线有四个交点M、M′、N′、N.小明在探究线段MM′与N′N 的数量关系时,从点M′、N′向对边作垂线段M′E、N′F,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解决了问题.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解答下列问题:(1)当直线l与方形环的对边相交时,如图1,直线l分别交AD、A′D′、B′C′、BC于M、M′、N′、N,小明发现MM′与N′N相等,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当直线l与方形环的邻边相交时,如图2,l分别交AD、A′D′、D′C′、DC于M、M′、N′、N,l与DC的夹角为α,你认为MM′与N′N还相等吗?若相等,说明理由;若不相等,求出的值(用含α的三角函数表示).阅读理解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一个平面封闭图形内(含边界)任意两点距离的最大值称为该图形的“直径”,封闭图形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称为图形的“周率”,下面四个平面图形(依次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的周率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1,a2,a3,a4,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a4>a2>a1B.a4>a3>a2C.a1>a2>a3D.a2>a3>a4【考点】正多边形和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求出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即可求出等边三角形的周率a1;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的长,即可求出周率;设正六边形的边长是b,过F作FQ∥AB交BE于Q,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直径,即可求出正六边形的周率a3;求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即可求出圆的周率,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则等边三角形的周率a1==3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由勾股定理得:对角线是x,则正方形的周率是a2==2≈2.828,设正六边形的边长是b,过F作FQ∥AB交BE于Q,得到平行四边形ABQF和等边三角形EFQ,直径是b+b=2b,∴正六边形的周率是a3==3,圆的周率是a4==π,∴a4>a3>a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正多边形与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理解题意并能根据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2.阅读下列文字与例题将一个多项式分组后,可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是分组分解法.例如:(1)am+an+bm+bn=(am+bm)+(an+bn)=m(a+b)+n(a+b)=(a+b)(m+n)(2)x2﹣y2﹣2y﹣1=x2﹣(y2+2y+1)=x2﹣(y+1)2=(x+y+1)(x﹣y﹣1)试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a2+2ab+ac+bc+b2= (a+b)(a+b+c).【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分析】首先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解答】解:原式=(a2+2ab+b2)+(ac+bc)=(a+b)2+c(a+b)=(a+b)(a+b+c).故答案为(a+b)(a+b+c).【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要能够熟练运用分组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和完全平方公式.3.定义新运算“⊗”,,则12⊗(﹣1)= 8 .【考点】代数式求值.【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根据已知可将12⊗(﹣1)转换成a﹣4b的形式,然后将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12⊗(﹣1)=×12﹣4×(﹣1)=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求值的方法:直接将已知代入代数式求值.4.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的边长分别为2和,对角线BD、FH都在直线L上,O1、O2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线段O1O2的长叫做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距.当中心O2在直线L上平移时,正方形EFGH也随平移,在平移时正方形EFGH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1)计算:O1D= 2 ,O2F= 1 .(2)当中心O2在直线L上平移到两个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中心距O1O2= 3 .(3)随着中心O2在直线L上的平移,两个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还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中心距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对角线是正方形边长的倍可得正方形的对角线长,除以2即为所求的线段的长;(2)此时中心距为(1)中所求的两条线段的和,若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点D与点F重合,由此可得出答案.(3)动手操作可得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没有公共点,有1个公共点,2个公共点,或有无数个公共点,据此找到相应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1)O1D=2×÷2=2;O2F=×÷2=1.故答案为:2,1;(2)点D、F重合时有一个公共点,O1O2=2+1=3.故答案为:3;(3)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有两个公共点时,1<O1O2<3;无数个公共点时,O1O2=1;1个公共点时,O1O2=3;无公共点时,O1O2>3或0≤O1O2<1.【点评】考查正方形的动点问题;需掌握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数量关系;动手操作得到两正方形边长可能的情况是解决本题的主要方法.5.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弹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长度,绷得一样紧的几根弦,如果长度的比能够表示成整数的比,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和谐.例如,三根弦长度之比是15:12:10,把它们绷得一样紧,用同样的力弹拨,它们将分别发出很调和的乐声do、mi、so,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发现:.我们称15、12、10这三个数为一组调和数.现有一组调和数:x,5,3(x>5),则x的值是15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专题】阅读型.【分析】题中给出了调和数的规律,可将x所在的那组调和数代入题中给出的规律里,然后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x=15经检验:x=15为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重点在于弄懂题意,准确地找出题目中所给的调和数的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6.若自然数n使得作竖式加法n+(n+1)+(n+2)均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n为“可连数”,例如32是“可连数”,因为32+33+34不产生进位现象;23不是“可连数”,因为23+24+25产生了进位现象,那么小于200的“可连数”的个数为24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首先理解“可连数”的概念,再分别考虑个位、十位、百位满足的数,用排列组合的思想求解.【解答】解:个位需要满足:x+(x+1)+(x+2)<10,即x<,x可取0,1,2三个数.十位需要满足:y+y+y<10,即y<,y可取0,1,2,3四个数(假设0n就是n)因为是小于200的“可连数”,故百位需要满足:小于2,则z可取1一个数.则小于200的三位“可连数”共有的个数=4×3×1=12;小于200的二位“可连数”共有的个数=3×3=9;小于200的一位“可连数”共有的个数=3.故小于200的“可连数”共有的个数=12+9+3=24.【点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依题意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还要掌握排列组合的解法.7.我们定义=ad﹣bc,例如=2×5﹣3×4=10﹣12=﹣2,若x,y均为整数,且满足1<<3,则x+y的值是±3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根据x的取值范围及x为整数求出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求出y的值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1<1×4﹣xy<3,即1<4﹣xy<3,∴,∵x、y均为整数,∴xy为整数,∴xy=2,∴x=±1时,y=±2;x=±2时,y=±1;∴x+y=2+1=3或x+y=﹣2﹣1=﹣3.【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根据x,y均为整数求出x、y的值即可.8.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b=(m+n)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m2+2n2+2mn.∴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 m2+3n2,b= 2mn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b、m、n填空: 4 + 2 =( 1 + 1 )2;(3)若a+4=,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运算法则,即可得出a、b的表达式;(2)首先确定好m、n的正整数值,然后根据(1)的结论即可求出a、b的值;(3)根据题意,4=2mn,首先确定m、n的值,通过分析m=2,n=1或者m=1,n=2,然后即可确定好a的值.【解答】解:(1)∵a+b=,∴a+b=m2+3n2+2mn,∴a=m2+3n2,b=2mn.故答案为:m2+3n2,2mn.(2)设m=1,n=1,∴a=m2+3n2=4,b=2mn=2.故答案为4、2、1、1.(3)由题意,得:a=m2+3n2,b=2mn∵4=2mn,且m、n为正整数,∴m=2,n=1或者m=1,n=2,∴a=22+3×12=7,或a=12+3×22=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9.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1: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出两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A32=3×2=6.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 n m.A n m=n(n﹣1)(n﹣2)(n﹣3)…(n ﹣m+1)(m≤n)例: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A53=5×4×3=60.材料2: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两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组合数为.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 n m,A n m=n(n﹣1)(n﹣2)(n﹣3)…(n﹣m+1)(m≤n)例:从6个不同的元素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问:(1)从某个学习小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56 种不同的选法;(2)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列,有840 种不同的排法.【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分析】(1)利用组合公式来计算;(2)都要利用排列公式来计算.【解答】解:(1)C83==56(种);(2)A74=7×6×5×4=840(种).【点评】本题为信息题,根据题中所给的排列组合公式求解.10.我们把对称中心重合,四边分别平行的两个正方形之间的部分叫“方形环”,易知方形环四周的宽度相等.一条直线l与方形环的边线有四个交点M、M′、N′、N.小明在探究线段MM′与N′N 的数量关系时,从点M′、N′向对边作垂线段M′E、N′F,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解决了问题.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解答下列问题:(1)当直线l与方形环的对边相交时,如图1,直线l分别交AD、A′D′、B′C′、BC于M、M′、N′、N,小明发现MM′与N′N相等,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当直线l与方形环的邻边相交时,如图2,l分别交AD、A′D′、D′C′、DC于M、M′、N′、N,l与DC的夹角为α,你认为MM′与N′N还相等吗?若相等,说明理由;若不相等,求出的值(用含α的三角函数表示).【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证线段相等,可证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结合本题,证△MM′E≌△NN′F即可;(2)由于M′E∥CD,则∠EM′M=∠FNN′=α,易证得△FNN′∽△EM′M,那么MM′:NN′=EM′:FN;而EM′=FN′,则比例式可化为: ==tanα,由此可知:当α=45°时,MM′=NN′;当α≠45°时,MM′≠NN′.【解答】解(1)在方形环中,∵M′E⊥AD,N′F⊥BC,AD∥BC,在△MM′E与△NN′F中,,∴△MM′E≌△NN′F(AAS).∴MM′=N′N;(2)法一∵∠NFN′=∠MEM′=90°,∠FNN′=∠EM′M=α,∴△NFN′∽△M′EM,∴=.∵M′E=N′F,∴==tanα(或).①当α=45°时,tan α=1,则MM′=NN′;②当α≠45°时,MM′≠NN′,则=tanα(或).法二在方形环中,∠D=90°.∵M′E⊥AD,N′F⊥CD,∴M′E∥DC,N′F=M′E.∴∠MM′E=∠N′NF=α.在Rt△NN′F与Rt△MM′E中,sinα=,cosα=,即=tanα(或).①当α=45°时,MM′=NN′;②当α≠45°时,MM′≠NN′,则=tanα(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知识.。

2022中考数学专题突破—阅读理解含答案

2022中考数学专题突破—阅读理解含答案

阅读理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 x y 和(),'Q x y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0'0y x y y x ⎧≤⎪=⎨-<⎪⎩,那么称点Q 为点P 的“伴随点”.例如:点()5,6的“伴随点”为点()5,6;点()5,6-的“伴随点”为点()5,6--. (1)直接写出点()2,1A 的“伴随点”'A 的坐标.(2)点(),1B m m +在函数3y kx =+的图象上,若其“伴随点”'B 的纵坐标为2,求函数3y kx =+的解析式.(3)点C D 、在函数24y x =-+的图象上,且点C D 、关于y 轴对称,点D 的“伴随点”为'D .若点C 在第一象限,且'CD DD =,求此时“伴随点”'D 的横坐标.(4)点E 在函数()212y x n x =-+-≤≤的图象上,若其“伴随点”'E 的纵坐标'y 的最大值为()13m x ≤≤,直接写出实数n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1)点A '的坐标为(2,1). (2)①当m ≥0时,m +1=2,m =1;∴B (1,2),∵点B 在一次函数y=kx+3图象上, ∴k +3=2, 解得:k =-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②当m <0时,m +1=-2,m =-3;∴B (-3,-2).∵点B 在一次函数y=kx+3图象上, ∴-3k +3=-2,解得:k =53,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53x+3; (3)设点C 的横坐标为n ,点C 在函数y=-x 2+4的图象上, ∴点C 的坐标为(n ,-n 2+4),∴点D 的坐标为(-n ,-n 2+4),D '(-n ,n 2-4); ∵CD =DD ', ∴2n =2(-n 2+4),解得:n ; ∵点C 在第一象限,∴取112n -=,212n -=(舍);∴D . (4)-2≤n ≤0、1≤n ≤3. 解析如下:当左边的抛物线在上方时,如图①、图②.-2≤n≤0,当右边的抛物线在上方时,如图③、图④.1≤n≤3;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筒与计算时我们有时会遇到如,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2==;)()22212111⨯⨯===-以上将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的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请参照以上方法化简:(1(2(3+++⋅⋅⋅+【解析】解:(1==(2211===-;(3+⋅⋅⋅+=+⋅⋅⋅+12222=+++⋅⋅⋅+=3.设,a b 是任意两个不等实数,我们规定:满足不等式a x b ≤≤的实数x 的所有取值的全体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 b .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它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满足:当m x n ≤≤时,有m y n ≤≤,我们就称此函数是闭区间[],m n 上的“闭函数”.如函数4y x =-+,当1x =时,3y =;当3x =时,1y =,即当13x ≤≤时,有13y ≤≤,所以说函数4y x =-+是闭区间[]1,3上的“闭函数”(1)反比例函数2019y x=是闭区间[]1,2019上的“闭函数”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若二次函数26y x x k =-+是闭区间[]3,4上的“闭函数”,求k 的值;(3)若一次函数(0)y kx b k =+≠是闭区间[],m n 上的“闭函数”,求此函数的表达式(可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反比例函数2019y x=是闭区间[1,2019]上的“闭函数” 理由如下反比例函数2019y x=在第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1x =时,2019y = 当2019x =时,1y =, 即图象过点(1,2019)和(2019,1)当12019x ≤≤时,有12019y ≤≤,符合闭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2019y x=是闭区间[1,2019]上的“闭函数” (2)由于二次函数26y x x k =-+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3x =, 二次函数26y x x k =-+在闭区间[3,4]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3x =时,3y =,12k ∴=当4x =时,4y =, 即图象过点(3,3)和(4,4)当34x ≤≤时,有34y ≤≤,符合闭函数的定义,12k ∴=(3)因为一次函数(0)y kx b k =+≠是闭区间[],m n 上的“闭函数”,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有①当0k >时,即图象过点(),m m 和(),n nm k b m nk b n +=⎧⎨+=⎩,解得10k b =⎧⎨=⎩.y x ∴=②当k 0<时,即图象过点(),m n 和(),n m ,mk b nnk b m +=⎧⎨+=⎩解得1 k b m n =-⎧⎨=+⎩∴直线解析式为y x m n =-++综上所述,当k >0时,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当k <0,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m +n . 4.阅读理解,解答下列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A x y 若点B 的坐标为(),kx y x ky +-,则称点B 为点A 的“k 级牵挂点”,如点()2,5A的“2级牵挂点”为(225,225)B ⨯+-⨯,即()9,8B -.(1)已知点()5,1P -的“3-级牵挂点”为1P 求点1P 的坐标,并求出点1P 到x 轴的距离;(2)已知点Q 的“4级牵挂点”为()15,3Q ,求Q 点的坐标及所在象限; (3)如果点(),1M m m +的“2级牵挂点”1M 在x 轴上,求点1M 的坐标;(4)如果点()1,1C c -+的“2级牵挂点”1C 在第二象限, ①求c 的取值范围;②在①中,当c 取最大整数时,过点1C 作11C D x ⊥轴于点1D ,连接1OC ,将11OC D ∆平移得到1OQD ∆,其中O 、1C 、1D 的对应点分别为1O 、Q 、D ,连接1C Q ,直接写出四边形111C D O Q 的面积为______.【解析】解:(1)点()5,1P -的“3-级牵挂点”为1P ,5(3)116∴-⨯-+=,5(3)12---⨯=-即()116,2P -且1P 到x 轴的距离为2(2)点Q 的“4级牵挂点”为()15,3Q设Q 点的坐标为(),x y4543x y x y +=⎧∴⎨-=⎩解得11x y =⎧⎨=⎩Q ∴点的坐标为()1,1,在第一象限.(3)点(),1M m m +的“2级牵挂点”1M2131m m m ∴++=+,2(1)2m m m -+=--即1(31,2)M m m +-- 点1M 在x 轴上20m ∴--= 2m =-则315m +=- 1M ∴的坐标为()5,0-(4)①点()1,1C c -+的“2级牵挂点”1C1211c c ∴-⨯++=-,12(1)23c c --+=--即1(1,23)C c c ---点1C 在第二象限10230c c -<⎧∴⎨-->⎩ 解得32c <-c ∴的取值范围为32c <-②由题意可以得到下图:所以四边形111C D O Q 的面积=1111111314122C D OC OO QSS+=⨯⨯+⨯=.故答案为112. 5.定义:若两条抛物线在x 轴上经过两个相同点,那么我们称这两条抛物线是“同交点抛物线”,在x 轴上经过的两个相同点称为“同交点”,已知抛物线y=x 2+bx+c 经过(﹣2,0)、( ﹣4,0),且一条与它是“同交点抛物线”的抛物线y=ax 2 +ex+f 经过点( ﹣3,3). (1)求b 、c 及a 的值;(2)已知抛物线y =﹣x 2+2x +3与抛物线y n =3n x 2﹣23n x ﹣n (n 为正整数) ①抛物线y 和抛物线y n 是不是“同交点抛物线”?若是,请求出它们的“同交点”,并写出它们一条相同的图像性质;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②当直线y =12x+ m 与抛物线y 、y n ,相交共有4个交点时,求m 的取值范围. ③若直线y =k (k <0)与抛物线y =﹣x 2+2x +3与抛物线y n =3n x 2﹣23nx ﹣n (n 为正整数)共有4个交点,从左至右依次标记为点A 、点B 、点C 、点D ,当AB =BC=CD 时,求出k 、n 之间的关系式【解析】(1)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2,0)、( –4,0),则代入得:4201640b c b c -+=⎧⎨-+=⎩,解得:6b =,8c =,设“同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 a x x =++, 将(–3,3)代入得:()()33234a =-+-+, 解得:3a =-,故答案为:6b =,8c =,3a =-; (2)①令0y =,则2230x x -++=,解得:1213x x =-=,,∴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令0n y =,则3n 2x -23n0x n -=, 解得:1213x x =-=,, ∴抛物线2233n n n y x x n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 ∴抛物线y 和抛物线n y 是“同交点抛物线”, 它们图形共同性质:对称轴同为直线1x =; ②当直线12y x m =+与抛物线y 相交只有1个交点时, 由21223y x m y x x ⎧=+⎪⎨⎪=-++⎩,得:23302x x m -+-=, 由()223441302b ac m ⎛⎫=-=--⨯⨯-= ⎪⎝⎭⊿,解得:5716m =, 抛物线2233n n n y x x n =--的顶点坐标为(1,43n -),其中n 为正整数, 因为随着n 的增大,n y 的顶点纵坐标减小,所以当直线12y x m =+与抛物线n y 中1n =时的抛物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时,由21212133y x m y x x ⎧=+⎪⎪⎨⎪=--⎪⎩,得:()227660x x m --+=, 由()()224742660b ac m =-=--⨯⨯--=⊿,解得:9748m =-, 如图所示:当直线12y x m =+经过“同交点”时与两抛物线只有三个交点, 把“同交点”(–1,0)代入12y x m =+得:12m =, 把“同交点” (3,0)代入12y x m =+得:32m =-, ∴当直线12y x m =+与抛物线y 、n y 有4个交点时,m 的取值范围为: 97574816m -<<,且12m ≠,32m ≠-; ③设直线y k =分别与抛物线223y x x =-++和抛物线2233n n y x x n =--相交于A 、D 、B 、C ,如图:由223y k y x x =⎧⎨=-++⎩,得:2230x x k -+-=,∵122b x x a +=-=,123c x x k a==-, ∴()()()22221212124243164AD x x x x x x k k =-=+-=--=-, 由2233y k n n y x x n =⎧⎪⎨=--⎪⎩,得:()22330nx nx n k --+=, ∵342b x x a +=-=,()3433n k c x x a n-+==, , ∵AB BC CD ==,∴229AD BC =, ∴12164916k k n ⎛⎫-=+ ⎪⎝⎭, 整理得:32270n k nk ++=.6.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一列数:2,6,18,54,162,….,若将这列数的第一个数记为1a ,第二个数记为2a …,第n 个数记为n a ,则67________;____a a ==(2)观察下列运算过程:231222...2n S =+++++①①2⨯得2312222...2n S +=++++②②-①得()()nk n k n x x x x x x BC 1216334242432432422+=+⨯+=-+=-=∴121n S +=-参考上面方法,求(1)中数列的前n 个数的和S .【解析】通过观察可发现其规律为:13n n a a -=,故653486a a =⨯=,7631458a a =⨯=;(2)根据题中已给的推导过程可得(1)中12121232323n S -=⨯+⨯+⨯+⋯+⨯①①3⨯得:123323232323n S =⨯+⨯+⨯+⋯+⨯②②-①得:2232n S =⨯-31n S =-7.如图,平面内的两条直线1l 、2l ,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过A 、B 两点分别作直线2l 的垂线,垂足分別为1A ,1B ,我们把线段11A B 叫做线段AB 在直线2l 上的正投影,其长度可记作(,)AB AD T 或2(),AB l T ,特别地线段AC 在直线2l 上的正投影就是线段1AC .请依据上述定义解决如下问题:(1)如图1,在锐角ABC ∆中,5AB =,(,)3AC AB T =,则,()BC AB T = ;(2)如图2,在Rt ABC ∆中,90ACB ∠=︒,(),4AC AB T =,(,)9BC AB T ==,求ABC ∆的面积;(3)如图3,在钝角ABC ∆中,60A ∠=︒,点D 在AB 边上,90ACD ∠=︒,(),2AD AC T =,(),6BC AB T =,求(),BC CD T【答案】(1)2;(2)39;(3 【解析】解:(1)如图1中,作CH AB ⊥.(,)3AC AB T =,3AH ∴=,5AB =,532BH ∴=-=,(,)2BC AB T BH ∴==,故答案为2.(2)如图2中,作CH AB ⊥于H .(,)4AC AB T =,(,)9BC AB T ==,4AH ∴=,9BH =,90ACB CHA CHB ∠=∠=∠=︒,90A ACH ∴∠+∠=︒,90ACH BCH ∠+∠=︒,A BCH ∴∠=∠,ACH CBH ∴∆∆∽, ∴CH AH BH CH =, ∴49CH CH=, 6CH ∴=,111363922ABC S AB CH ∆∴==⨯⨯=. (3)如图3中,作CH AD ⊥于H ,BK CD ⊥于K .90ACD ∠=︒,(),2AD AC T =,2AC ∴=,60A ∠=︒,=30ADC BDK ACH ∴∠=∠∠=︒,CD ∴==24AD AC ==,112AH AC ==,3DH AD AH =-=, (,)6BC AB T =,CH AB ⊥,6BH ∴=,3DB BH DH ∴=-=,在Rt BDK ∆中,90K ∠=︒,3BD =,30BDK ∠=︒,cos30DK BD ∴=︒=,22CK CD DK ∴=+==(,)BC CD T CK ∴== 8.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已知平面内两点1111,,()()M x y N x y 、,则这两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MN =例如:已知()()3,1,1,2P Q -,则这两点的距离PQ ==材料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1122,,,P x y Q x y 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1212,22x x y y ++⎛⎫ ⎪⎝⎭例如:点()1,2P 、点()3,6Q ,则线段PQ 的中点M 的坐标为1326,22++⎛⎫ ⎪⎝⎭,即()2,4M ()1如图,已知()()1,4,6,1A B ,求线段AB 的长度和中点C 的坐标;()2若M 为x 轴上一动点,求MA MB +的最小值;()3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4,1,2,4,2A B C -,你能判定ABC ∆的形状吗?请说明理由.【解析】()1解:AB ===75,22C ⎛⎫⎪⎝⎭()2解:设(),0M a()()1,4,B 6,1A作点()1,4A 关于x 轴对称点'A()'1,4A -连接'A B'MA MB MA MB +=+()min 'MA MB A B ∴+===()3解:AB =AC =5BC ==2252025AB AC +=+=225BC =222AB AC BC +=ABC ∆∴为直角三角形9.一个三位正整数M ,其各位数字均不为零且互不相等.若将M 的十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我们称这个三位数为M 的“友谊数”,如:168的“友谊数”为“618”:若从M 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并将得到的所有两位数求和,我们称这个和为M 的“团结数”,如:123的“团结数”为121321233132132+++++=(1)若M 的其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个位数字为c ,试说明M 与其“友谊数”的差能被15整除;(2)若一个三位正整数N ,其百位数字为2,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且各位数字互不相等(0,0)a b ≠≠,求N 的“团结数”【解析】(1)由题意得:M 为10010a b c ++,则M 的友谊数为10010b a c ++,因此有()1001010010a b c b a c ++-++,1001010010a b c b a c =++---,9090a b =-,()90901566a b a b -=-,9090a b ∴-能被15整除,即M 与其“友谊数”的差能被15整除;(2)()()()()()()1021021021021010a a b b a b b a ⨯++++⨯+++++++,20102201021010a a b b a b b a =+++++++++++,222244a b =++,则N 的“团结数”是222244a b ++.10.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整数与真分数和的形式,例如:31122=+,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数”;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例如:像x 1x 1+-,2x x 2-,……这样的分式是假分式;像4x 2-,221x x +,……这样的分式是真分式.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例如:()x 12x 1x 1221x 1x 1x 1x 1x 1-++-==+=+-----;()()22x 2x 24x x 444x 2x 2x 2x 2x 2+-+-+===++----; (1)分式2x是 分式(填“真”或“假”) (2)将分式x 1x 2-+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 (3)如果分式22x 1x 1--的值为整数,求x 的整数值 【解析】解:(1)因为分子次数小于分母次数,我们称之为真分数,分式2x 分子零次,分母1次,所以分式2x是真分式; 故答案为:真;(2)x1x2-+=2323312222 x xx x x x+-+=-=-++++;(3)22x1x1--=()()()22111221121111x xxxx x x+-+-+==++---;∵分式的值为整数,且x为整数,∴x-1=±1,∴x=2或x=0∴x的整数值为2或0.11.阅读理解:己知:对于实数a≥0,b≥0,满足 a = b时,等号成立,此时取得代数式a+b的最小值.根据以上结论,解决以下问题:(1)拓展:若a>0,当且仅当a=___时,a+1a有最小值,最小值为____;(2)应用:①如图1,已知点P为双曲线y=4x(x>0)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PA⊥x轴,PB丄y轴,四边形OAPB的周长取得最小值时,求出点P的坐标以及周长最小值:②如图2,已知点Q是双曲线y=8x(x>0)上一点,且PQ∥x轴,连接OP、OQ,当线段OP取得最小值时,在平面内取一点C,使得以0、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点C的坐标.【解析】(1)根据题意知a=1a 时最小,又∵a>0,∴a=1,则a+1a=2. (2)①设点P(x ,4x ),(x>0);则四边形OAPB 周长为2(x+4x), 当x=4x 时,x=2,此时2(x+4x)有最小值8,即周长最小为8,此时点P(2,2).②设点P(x ,4x ),(x>0);OP== OP 最小,即x+4x 最小,所以x=4x,即x=2,∴点P (2,2); 由点P (2,2),即可知Q 点纵坐标是2,带入y=8x (x>0)得点Q (4,2); 所以由O ,P ,Q 三点坐标,要使OPQC 四点能构成平行四边形,则点C 坐标为:(-2,0)、(2,0)或(6,4).12.数学小组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若a ,b 均不为零,求||||a b x a b=+的值.小明说:“考虑到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必须对字母a ,b 的正负作出讨论,又注意到a ,b 在问题中的平等性,可从一般角度考虑两个字母的取值情况.解:①当两个字母a ,b 中有2个正,0个负时,②当两个字母a ,b 中有1个正,1个负时,③当两个字母a ,b 中有0个正,2个负时.(1)根据小明的分析,求||||a b x a b=+的值. (2)若a b c ,,均不为零,且0a b c ++=,求代数式||||||a b b c c a c a b +++++的值. 【解析】(1)①当a b ,中有2个正,0个负时, 原式||||112a b x a b=+=+=;②当,a b 中有1个正,1个负时, 原式||||110a b x a b=+=-=; ③当,a b 中有0个正,2个负时, 原式||||112a b x a b=+=--=-; 综上所述,x 的值为2-或0或2.(2)∵0a b c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不可能都为正或都为负, ∴||||||||||||a b b c c a c a b c a b c a b +++---++=++. ①当a b c ,,中有两正一负时, 原式||||||1111c a b c a b---=++=+-=, ②当a b c ,,中有一正两负时, 原式||||||1111c a b c a b---=++=--+=-. 综上所述||||||a b b c c a c a b +++++的值为1或1-.。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 阅读理解问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 阅读理解问题(含解析)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问题(含解析)中考备考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问题一、单选题1、对于实数a,b,我们定义符号max{a,b}的意义为:当a≥b时,max{a,b}=a;当a<b时,max{a,b]=b,如:max{4,﹣2}=4,max{3,3}=3,若关于x的函数为y=max{x+3,﹣x+1},则该函数的最小值是()A、0B、2C、3D、42、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 ,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则方程x⊗(﹣2)= ﹣1的解是()A、x=4B、x=5C、x=6D、x=73、设a,b是实数,定义@的一种运算如下:a@b=(a+b)2﹣(a﹣b)2,则下列结论:①若a@b=0,则a=0或b=0②a@(b+c)=a@b+a@c③不存在实数a,b,满足a@b=a2+5b2④设a,b是矩形的长和宽,若矩形的周长固定,则当a=b时,a@b最大.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定义:点A(x,y)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若满足x=y,则把点A叫做“平衡点”.例如:M(1,1),N(﹣2,﹣2)都是“平衡点”.当﹣1≤x≤3时,直线y=2x+m上有“平衡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0≤m≤1B、﹣3≤m≤1C、﹣3≤m≤3D、﹣1≤m≤0二、填空题5、州)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求1+2+22+23+…+22014的值,令S=1+2+22+23+…+22014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则2S=2+22+23+…+22014+22015两式相减:得2S﹣S=22015﹣1所以,S=22015﹣1依据以上计算方法,计算1+3+32+33+…+32015=________.三、解答题6、自学下面材料后,解答问题.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叫分式不等式.如:等.那么如何求出它们的解集呢?根据我们学过的有理数除法法则可知: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其字母表达式为:(1)若a>0,b>0,则>0;若a<0,b<0,则>0;(2)若a>0,b<0,则<0;若a<0,b>0,则<0.反之:(1)若>0,则或(2)<0,则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规律,求不等式>0的解集.7、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斐波那契(约1170﹣1250)是意大利数学家,他研究了一列数,这列数非常奇妙,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后来人们在研究它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花朵(如梅花、飞燕草、万寿菊等)的瓣数恰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斐波那契数列还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以用[()n﹣()n]表示(其中,n≥1).这是用无理数表示有理数的一个范例.任务:请根据以上材料,通过计算求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1个数和第2个数.8、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材料1 从3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2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不同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A32=3×2=6.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A n m,A n m=n(n-1)(n-2)…(n-m+1)(m≤n).例:从5个不同元素中选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A53=5×4×3=60.材料2 从3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2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组合数记为C32==3.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C n m,C n m=(m≤n).例:从6个不同元素中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63==20.问:(1)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从某个学习小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9、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m、n都有m☆n=m2n+n,等式右边是常用的加法、减法、乘法及乘方运算.例如:﹣3☆2=(﹣3)2×2+2=20.根据以上知识解决问题:若2☆a的值小于0,请判断方程:2x2﹣bx+a=0的根的情况.四、综合题10、阅读材料: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利用上述结论可以求解如下题目: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45°,∠B=30°,a=6,求b.解:在△ABC中,∵=∴b====3.理解应用:如图,甲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B1处,且乙船从B1处按北偏东15°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B2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1)判断△A1A2B2的形状,并给出证明(2)求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11、阅读下列材料:2015年清明小长假,北京市属公园开展以“清明踏青,春色满园”为主题的游园活动,虽然气温小幅走低,但游客踏青赏花的热情很高,市属公园游客接待量约为190万人次.其中,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北京植物园的桃花受到了游客的热捧,两公园的游客接待量分别为38万人次、21.75万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因皇家园林的厚重文化底蕴与满园春色成为游客的重要目的地,游客接待量分别为26万人次、20万人次、17.6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游客接待量为18万人次,熊猫馆的游客密集度较高.2014年清明小长假,天气晴好,北京市属公园游客接待量约为200万人次,其中,玉渊潭公园游客接待量比2013 年清明小长假增长了25%;颐和园游客接待量为26.2万人次,2013 年清明小长假增加了4.6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游客接待量为22万人次.2013年清明小长假,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北京动物园游客接待量分别为32万人次、13万人次、14.9 万人次.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2014年清明小长假,玉渊潭公园游客接待量为________ 万人次(2)选择统计表或统计图,将2013﹣2015年清明小长假玉渊潭公园、颐和园和北京动物园的游客接待量表示出来.12、阅读下列材料,并用相关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计算:(1﹣﹣﹣)×(+++)﹣(1﹣﹣﹣﹣)×(++).令++=t,则原式=(1﹣t)(t+)﹣(1﹣t﹣)t=t+﹣t2﹣t﹣t+t2=问题:(1)计算(1﹣﹣﹣﹣…﹣)×(++++…++)﹣(1﹣﹣﹣﹣﹣…﹣﹣)×(+++…+);(2)解方程(x2+5x+1)(x2+5x+7)=7.13、)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相关的问题.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第1项,记为a1,依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第n项,记为an.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如:数列1,3,9,27,…为等比数列,其中a1=1,公比为q=3.(1)等比数列3,6,12,…的公比q为________ ,第4项是________(2)如果一个数列a1, a2, a3, a4,…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那么根据定义可得到:=q,=q,=q,…=q.所以:a2=a1•q,a3=a2•q=(a1•q)•q=a1•q2, a4=a3•q=(a1•q2)•q=a1•q3,…由此可得:an =________(用a1和q的代数式表示).(3)若一等比数列的公比q=2,第2项是10,请求它的第1项与第4项.14、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解:将方程②变形:4x+10y+y=5 即2(2x+5y)+y=5③把方程①带入③得:2×3+y=5,∴y=﹣1把y=﹣1代入①得x=4,∴方程组的解为.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2)已知x,y满足方程组(i)求x2+4y2的值;(ii)求+的值.15、)阅读理解材料一: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其中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底边,不平行的两边叫梯形的腰,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具有以下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E、F是AB、CD的中点∴EF∥AD∥BCEF=(AD+BC)材料二: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如图(2):在△ABC中:∵E是AB的中点,EF∥BC∴F是AC的中点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AC⊥BD于O,E、F分别为AB、CD的中点,∠DBC=30°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求证:EF=AC;(2)若OD=,OC=5,求MN的长.16、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CPD=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不必证明)17、已知点P(x0, y)和直线y=kx+b,则点P到直线y=kx+b的距离证明可用公式d= 计算.例如:求点P(﹣1,2)到直线y=3x+7的距离.解:因为直线y=3x+7,其中k=3,b=7.所以点P(﹣1,2)到直线y=3x+7的距离为:d= = = =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P(1,﹣1)到直线y=x﹣1的距离;(2)已知⊙Q的圆心Q坐标为(0,5),半径r为2,判断⊙Q与直线y= x+9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已知直线y=﹣2x+4与y=﹣2x﹣6平行,求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18、定义:有三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叫三等角四边形.(1)三等角四边形ABCD中,∠A=∠B=∠C,求∠A的取值范围;(2)如图,折叠平行四边形纸片DEBF,使顶点E,F分别落在边BE,BF上的点A,C处,折痕分别为DG,DH.求证:四边形ABCD是三等角四边形.(3)三等角四边形ABCD中,∠A=∠B=∠C,若CB=CD=4,则当AD的长为何值时,AB的长最大,其最大值是多少?并求此时对角线AC的长.19、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角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角四边形”(1)概念理解:请你根据上述定义举一个等邻角四边形的例子;(2)问题探究;如图1,在等邻角四边形ABCD中,∠DAB=∠ABC,AD,BC的中垂线恰好交于AB边上一点P,连结AC,BD,试探究AC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应用拓展;如图2,在Rt△ABC与Rt△ABD中,∠C=∠D=90°,BC=BD=3,AB=5,将Rt△ABD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角α(0°<∠α<∠BAC)得到Rt△AB′D′(如图3),当凸四边形AD′BC为等邻角四边形时,求出它的面积.20、阅读下列材料:北京市正围绕着“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11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实现产业增加值218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3%,是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2013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市支柱产业已经排到了第二位.2014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74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1%,创历史新高,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实现产业增加值3072.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4%.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用折线图将2011﹣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表示出来,并在图中标明相应数据;(2)根据绘制的折线图中提供的信息,预估201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________亿元,你的预估理由________.21、)阅读材料:关于三角函数还有如下的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an(α±β)=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将一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例:tan75°=tan(45°+30°)= = =2+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请选择适当的公式解答下面问题(1)计算:sin15°;(2)某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和纪念为国捐躯的红军战士.李三同学想用所学知识来测量如图纪念碑的高度.已知李三站在离纪念碑底7米的C处,在D点测得纪念碑碑顶的仰角为75°,DC为米,请你帮助李三求出纪念碑的高度.22、阅读下面材料: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DAB=∠ABD,BE⊥AD,垂足为E,求证:BC=2AE.小明经探究发现,过点A作AF⊥BC,垂足为F,得到∠AFB=∠BEA,从而可证△ABF≌△BAE(如图2),使问题得到解决.(1)根据阅读材料回答:△ABF与△BAE全等的条件是 AAS(填“SSS”、“SAS”、“ASA”、“AAS”或“HL”中的一个)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2)如图3,△ABC中,AB=AC,∠BAC=90°,D为BC的中点,E为DC的中点,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CDF=∠EAC,若CF=2,求AB的长;(3)如图4,△ABC中,AB=AC,∠BAC=120°,点D、E分别在AB、AC边上,且AD=kDB(其中0<k<),∠AED=∠BCD,求的值(用含k的式子表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分段函数【解析】【解答】解:当x+3≥﹣x+1,即:x≥﹣1时,y=x+3,∴当x=﹣1时,y min=2,当x+3<﹣x+1,即:x<﹣1时,y=﹣x+1,∵x<﹣1,∴﹣x>1,∴﹣x+1>2,∴y>2,∴y min=2,故选B【分析】分x≥﹣1和x<﹣1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计算,此题是分段函数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段.2、【答案】B【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定义新运算【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1,去分母得:1=2﹣(x﹣4),解得:x=5,经检验x=5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分析】所求方程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求出解即可.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答案】C【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因式分解的应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析】【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a@b=(a+b)2﹣(a﹣b)2∴(a+b)2﹣(a﹣b)2=0,整理得:(a+b+a﹣b)(a+b﹣a+b)=0,即4ab=0,解得:a=0或b=0,正确;②∵a@(b+c)=(a+b+c)2﹣(a﹣b﹣c)2=4ab+4aca@b+a@c=(a+b)2﹣(a﹣b)2+(a+c)2﹣(a﹣c)2=4ab+4ac,∴a@(b+c)=a@b+a@c正确;③a@b=a2+5b2, a@b=(a+b)2﹣(a﹣b)2,令a2+5b2=(a+b)2﹣(a﹣b)2,解得,a=0,b=0,故错误;④∵a@b=(a+b)2﹣(a﹣b)2=4ab,(a﹣b)2≥0,则a2﹣2ab+b2≥0,即a2+b2≥2ab,∴a2+b2+2ab≥4ab,∴4ab的最大值是a2+b2+2ab,此时a2+b2+2ab=4ab,解得,a=b,∴a@b最大时,a=b,故④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新定义可以计算出啊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整式的混合运算、二次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4、【答案】 B【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x=y,∴x=2x+m,即x=﹣m.∵﹣1≤x≤3,∴﹣1≤﹣m≤3,∴﹣3≤m≤1.故选B.【分析】根据x=y,﹣1≤x≤3可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根据题意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5、【答案】【考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解答】解:令s=1+3+32+33+ (32015)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 (32016)两式相减得:2s=32016﹣1.所以S= .【分析】令s=1+3+32+33+…+32015,然后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2,接下来,依据材料中的方程进行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字的变化规律,依据材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6、【答案】解:(2)若<0,则或;故答案为:或;由上述规律可知,不等式转化为或,所以,x>2或x<﹣1.【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两数相除,异号得负解答;先根据同号得正把不等式转化成不等式组,然后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求解即可.7、【答案】【解答】解:第1个数,当n=1时,[()n﹣()n]=(﹣)=×=1.第2个数,当n=2时,[()n﹣()n]=[()2﹣()2]=×(+)(﹣)=×1×=1.【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解析】【分析】分别把1、2代入式子化简求得答案即可.8、【答案】解:(1)A74=7×6×5×4=840(种).(2)C83==56(种)【考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解析】【分析】探索数与式的规律。

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专题4)

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专题4)

阅读理解型问题(专题4)——合情推理【考点透视】阅读理解型问题在近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试题不再囿于教材的内容及其方法,以新颖别致的取材、富有层次和创造力的设问独树一帜.这些试题中还常常出现新的概念和方法,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这些新的概念和方法,而且要灵活运用这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阅读理解型问题中,除了考查学生的分析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外,还经常考查学生的观察、猜想、不完全归纳、类比、联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因此,这类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阅读理解,然后进行合情推理,就其本质进行归纳加工、猜想、类比和联想,作出合情判断和推理, 【典型例题】例1.已知正数a 和b ,有下列命题:(1)a +b =2,ab ≤1; (2)a +b =3,ab ≤23; (3)a +b =6,ab ≤3.根据以上三个命题所提供的规律猜想:若a +b =9,ab ≤ .(2000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分析:观察(1)、(2)、(3)中的数字规律:不等号右边的数都是等号右边的数的21,由此可以作出猜想.解:ab ≤29. 说明:本题要求直接通过不完全归纳,总结规律,猜想结论. 例2.例2.(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请在括号内打“√”,不成立的打“×”.①322322=+( );②833833=+( ); ③15441544=+( ); ④24552455=+( ). (2)你判断完以上各题之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n 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注明n 的取值范围: .图4—1AD nB CD 1 D 2D 3E 1 E 2 E 3 E n 图4—2(3)请用数学知识说明你所写式子的正确性.(200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试题)分析:判断式子①、②、③、④内在的规律时可以发现:①中3=2 2-1;②中8=3 2-1;③中15=4 2-1;④中24=5 2-1.这样就可以统一用含n 的式子表示出来.解:(1)①√;②√;③√;④√.(2)12-+n n n =n 12-n n.其中n 为大于1的自然数. (3)12-+n n n =123-n n =122-⋅n n n =n 12-n n . 说明:本题虽然需要说明所写式子的正确性,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即用含有n 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例3.下列每个图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形如三角形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 (n >1)盆花,每个图案花盆的总数是S .按此规律推断,S 和n 的关系式是 .(2000年山西省中考试题)分析:由正三角形每条边的花盆数n 与花盆的总数S 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S 总是比n 的3倍少3. 解:S =3n -3.说明:本题的答案不唯一,其它形式也可以. 例4. 如图4—2所示,在△ABC 中,BC =a ,若D 1、E 1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D 1E 1=a 21; 若D 2、E 2分别是D 1B 、E 1C 的中点,则D 2E 2=a a a 43)2(21=+; 若D 3、E 3分别是D 2B 、E 2C 的中点,则D 3E 3=a a a 87)43(21=+;…………若D n 、E n 分别是D 1-n B 、E 1-n C 的中点,则D n E n = (n ≥1,且n 为整数).(200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试题)分析:因为12121=;2221243-=;3321287-=;……,所以D n E n 也可以用含数字2的式子来表示.解:D n E n =11212---n n (n ≥1,且n 为整数).说明:寻找数字规律,应把已给的数写成有规律的一组数.n =2,S =3 n =3,S =6 n =4,S =9例5.问题:你能很快算出19952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察个位上的数为5的自然数的平方.任意一个个位数为5的自然数可写成10•n+5,即求(10•n+5)2的值(n为自然数).你试分析n=1,n=2,n=3,…,这些简单情况,从中探索规律,并归纳、猜想出结论(在下面空格内填上你的探索结果).(1)通过计算,探索规律:152=225可写成100×1(1+1)+25,252=625可写成100×2(2+1)+25,352=1225可写成100×3(3+1)+25,452=2025可写成100×4(4+1)+25,……752=5625可写成,852=7225可写成,……(2)从第(1)的结果,归纳、猜想得:(10n+5)2=.(3)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请算出:19952=.(1999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试题)分析:在对这些式子进行规律探索的时候,要找出哪些数是不变的,哪些数是随式子的序号变化而逐步变化的.然后就可以用n来表示这些逐步变化的数.解:(1)100×7(7+1)+25;100×8(8+1)+25.(2)100n2+100n+25100n(n+1)+25.(3) 100×199(199+1)+25=3980025.说明:本题不仅要求归纳猜想和探索规律,而且要运用归纳猜想得出的结论解决问题.例6.如图4—3,在平面上,给定了半径为r的圆O,对于任意点P,在射线OP上取一点P',使得OP·OP'=r 2 ,这种把点P变为点P'的变换叫做反演变换,点P与点P'叫做互为反演点.图4—3 图4—4(1) 如图4—4,⊙O 内外各一点A 和B ,它们的反演点分别为A '和B '.求证:∠A '=∠B ; (2) 如果一个图形上各点经过反演变换得到的反演点组成另一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互为反演图形.①选择:如果不经过点O 的直线l 与⊙O 相交,那么它关于⊙O 的反演图形是( ). (A)一个圆 (B)一条直线 (C)一条线段 (D)两条射线 ②填空:如果直线l 与⊙O 相切,那么它关于⊙O 的反演图形是 ,该图形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200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分析:求解本题首先要理解“反演变换”的意义,并理解圆内的点的反演点在圆外,圆上的点的反演点在圆上,圆外的点的反演点在圆内;其次,第(2)题的第①小题,由于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反演点是它本身,因此只要在该直线的圆内、圆外部分各取几点,画出反演点,便可推测该直线的反演图形.另外,第(2)题的第②小题,由于直线与圆的切点的反演点是它本身,因此只要在该直线上取几点,画出反演点,便可推测该直线的反演图形.(1)证明:∵A 、B 的反演点分别是A’、B’,∴OA ·OA’=r 2,OB ·OB’=r 2. ∴OA ·OA’=OB ·OB’,即''OA OBOB OA . ∵∠O =∠O ,∴△ABO ∽△B’A’O . ∴∠A’=∠B .. (2)解:①A .②圆;内切.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从特殊的点的研究归纳、推测图形形状的合情推理能力.另外,还可以研究下列问题:如果直线⊙O’与⊙O 相切,那么它关于⊙O 的反演图形是什么?该图形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是什么?例7.阅读下面材料:对于平面图形A ,如果存在一个圆,使图形A 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 被这个圆所覆盖.对于平面图形A ,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使图形A 上的任意一点到其中某个圆的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 被这些圆所覆盖.例如:图4—5中的三角形被一个圆所覆盖,图4—6中的四边形被两个圆所覆盖.回答下列问题:(1)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被一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r 的最小值是 cm ; (2)边长为1cm 的等边三角形被一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r 的最小值是 cm ; (3)长为2cm ,宽为1cm 的矩形被两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r 的最小值是 cm , 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cm.(200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图4—5图4—6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图形被圆所覆盖的定义,其次,可以推测正方形、等边三角形被一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r 取最小值时,显然这个圆就是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而第(3)题可把长为2cm ,宽为1cm 的矩形分割成两个边长为1 cm 的正方形,根据第(1)题,不难得到结论.解:(1)22; (2)33; (3)22,1. 说明:本题的合情推理是建立在空间想象的基础上,并把问题转化为多边形的外接圆问题.另外,还可以研究下列问题:1.如果边长为1cm ,有一个锐角是60°的菱形被一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那么r 的最小值是多少?2.如果上低和腰长都是1cm ,下低长是2cm 的梯形被一个半径为r 的圆所覆盖,那么r 的最小值是多少?【习题4】1.观察下列各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3×5=15,而15=42-1; 5×7=35,而35=62-1;11×13=143,而143=122-1; ……请你猜想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200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试题)2.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0+1=1, 9×1+2=11, 9×2+3=21, 9×3+4=31, 9×4+5=41, ……猜想:第n 个等式(n 为正整数)应为 .(2003年北京市中考试题)3.观察下列各式: 1×3=12+2×1, 2×4=22+2×2, 3×5=32+2×3,……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数n (n ≥1)表示出来: .(2003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试题)4.观察以下等式:1×2=31×1×2×3;1×2+2×3=31×2×3×4;1×2+2×3+3×4=31×3×4×5;1×2+2×3+3×4+4×5=31×4×5×6;……根据以上规律,请你猜测:1×2+2×3+3×4+4×5+…+n ×(n +1)= .(200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试题)5.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5列: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第1行 2 4 6 8 第2行 16 14 12 10 第3行 18 20 22 24 …… …… 28 26根据上面的排列规律,则2000应在( ).A .第125行,第1列B .第125行,第2列C .第250行,第1列D .第250行,第2列(200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试题)6.细心观察图形4—7,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21,21)1(12==+S ; 22,31)2(22==+S ; 23,41)3(32==+S ; ……(1)请用含有n (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推算出OA 10的长;(3)求出S 1 2+S 2 2+S 3 2+…+S 10 2的值.(200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试题)7.(1)阅读下面材料: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 如图4—8,|AB |=|OB |=|b |=|a -b |;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4—9,当点A 、B 都在原点右边时,则 |AB |=|OB |-|OA |=|b |-|a |=b -a =|a -b |; ②如图4—10,当点A 、B 都在原点左边时,则O (A ) B图4—8O B A图4—9O A B 图4—10O A 2 A 4A 1 …1 A 5S 3 S 5 S 2S 1 S 41 1 1A 6 A 3…图4—7|AB |=|OB |-|OA |=|b |-|a |=-b -(-a )=|a -b |;③如图4—11,当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时,则 |AB |=|OA |+|OB |=|a |+|b |=a +(-b )=|a -b |.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2)回答相应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AB |=2,那么x 为 . ③当代数式|x +1|+|x -2|取最小值时,x 相应的取值范围是 .(200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8.如图4—12,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F 是 BA 延长线上一点, AF =21AB . (1)求证:△ABE ≌△ADF . (2)阅读下面材料:如图4—13,把△ABC 沿直线BC 平行移动线段BC 的长度,可以变到△ECD 的位置; 如图4—14,以BC 为轴把△ABC 翻折180°,可以变到△DBC 的位置; 如图4—15,以点A 为中心,把△ABC 旋转180°,可以变到△AED 的位置.象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3)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图4—12中,可以通过平行移动、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 变到 △ADF 的位置?答: . ②指出图4—12中线段BE 与DF 之间的关系.答: .(200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9.在△ABC 中,D 为BC 边的中点,E 为AC 边上的任意一点,BE 交AD 于点O .某学生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了如下事实.EDCBADCBAEDCA图4—13 图4—14 图4—15FABC D E图4—12OA B a 图4—11图4—16E A B C O D图4—17 B C A D EOB C A 图4—18 D E O C A 图4—19 D F EO①当11121+==AC AE 时,有21232+==AD AO (如图4-16); ②当21131+==AC AE 时,有22242+==AD AO (如图4-17); ③当31141+==AC AE 时,有32252+==AD AO (如图4-18). 在图4-19中,当n AC AE +=11时,参照上述研究结论,请你猜想用n 表示ADAO的一般结论,并给出证明(其中n 是正整数).(2001年河北省中考试题)10.某厂要制造能装250毫升(1毫升=1厘米3 )饮料的铝制圆柱形易拉罐,易拉罐的侧壁厚度和底部的厚度都是0.02厘米,顶部厚度是底部厚度的3倍,这是为了防止“呯”的一声打开易拉罐时把整个顶盖撕下来.设一个底面半径是x 厘米的易拉罐的用铝量是y 厘米3. (1)利用用铝量=底圆面积×底部厚度+顶圆面积×顶部厚度+侧面积×侧壁厚度)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②根据上表推测:要使用铝量y (厘米)的值尽可能小,底面半径x (厘米)的值所在范围是( ).A .1.6≤x ≤2.4B .2.4<x <3.2C .3.2≤x ≤4(200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试题)11.如图20,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EFGH 对角线BD 、FH 都在直线l 上.O 1、O 2 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O 1D =2,O 2F =1,线段O 1O 2的长叫做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距....当中心O 2在直线l 上平移时,正方形EFGH 也随之平移,在平移时正方形EFGH 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1)当中心O 2在直线l 上平移到两个正方形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中心距O 1O 2 = . (2)随着中心O 2在直线l 上的平移,两个正方形的公共点的个数还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中心距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200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试题)图4—20【习题4】1.解:(2n -1)(2n +1)=(2n )2-1. 2.解:9(n -1)+n =10(n -1)+1. 3.解: n (n +2)=n 2 +2n .4.解:1×2+2×3+3×4+4×5+…+n ×(n +1)=31×n ×(n +1)×(n +2).5.解:选C .6.解:(1)2,11)(2nS n n n =+=+. (2)∵OA 1=1,OA 2=2,OA 3=3,…, ∴OA 10=10.(3)S 1 2+S 2 2+S 3 2+…+S 10 2=2)21(+2)22(+2)23(+…+2)210(=41(1+2+3+…+10) =455. 7.解:(1)3,3,4;(2)∣x +1∣,-3或1; (3)-1≤x ≤2. 8.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 ∵ AB=AD ,AD ⊥AB , ∴∠BAE =∠DAF =90°.∵AE =21AD ,AF =21AB , ∴AE =AF .∴△ABE ≌△ADF .(3)①答:△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度到△ADF 的位置. ②答:BE =DF ,且BE ⊥DF .9.解:根据题意,可以猜想:当n AC AE +=11时,有n AD AO +=22成立. 证明:过D 作DF ∥BE 交AC 于点F .∵D 是BC 的中点, ∴F 是EC 的中点. ∵n AC AE +=11, ∴n EC AE 1=. ∴nEF AE 2=.∴nAF AE +=22. ∵DF ∥BE , ∴nAF AE AD AO +==22. 10.解:(1)解:222250202.0302.0xx x x y ππππ⋅+⋅⋅+⋅=·0.02 =xx 102522+π. (2)B .11.解:.(1)2,1. (2)3.(3)①当1<O 1O 2<3时,两个正方形有2个公共点;②当O 1O 2=1时,两个正方形有无数个公共点;③当O 1O 2 <1,或O 1O 2>3时,两个正方形没有公共点.。

阅读理解及定义型问题(解析版)-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

阅读理解及定义型问题(解析版)-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

阅读理解及定义型问题--中考数学重难点题型专题汇总1.(2021·甘肃武威市·中考真题)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 b ,如果满足2323a b a b ++=+,那么我们称这一对数,a b 为“相随数对”,记为(),a b .若(),m n 是“相随数对”,则()323[]21m m n ++-=()A.2-B.1-C.2D.3【答案】A 【分析】先根据新定义,可得9m+4n=0,将整式()21]2[33m m n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得942m n +-,然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m n 是“相随数对”,∴2323m n m n ++=+,整理得9m+4n=0,()323213642942[]2m m n m m n m n ++-=++-=+-=-.故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相随数对,找出数对之间关系,整式加减计算求值,掌握新定义相随数对,找出数对之间关系,整式加减计算求值是解题关键.2.(山东省菏泽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定义:[],,a b c 为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特征数,下面给出特征数为[],1,2m m m --的二次函数的一些结论:①当1m =时,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y 轴;②当2m =时,函数图象过原点;③当0m >时,函数有最小值;④如果0m <,当1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②③.【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特征数[],1,2m m m --,以及m 的取值,逐一代入函数关系式,然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答案.【详解】解:当1m =时,把1m =代入[],1,2m m m --,可得特征数为[]1,0,1∴1a =,0b =,1c =,∴函数解析式为21y x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y 轴,故①正确;当2m =时,把2m =代入[],1,2m m m --,可得特征数为[]2,1,0-∴2a =,1b =-,0c =,∴函数解析式为22y x x =-,当0x =时,0y =,函数图象过原点,故②正确;函数()()212y mx m x m =+-+-当0m >时,函数()()212y mx m x m =+-+-图像开口向上,有最小值,故③正确;当0m <时,函数()()212y mx m x m =+-+-图像开口向下,对称轴为:1121112222m m m x m m --=-==->∴12x >时,x 可能在函数对称轴的左侧,也可能在对称轴的右侧,故不能判断其增减性,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故答案是: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等知识点,牢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四川省雅安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定义:{}()min ,()a a b a b b a b ≤⎧=⎨>⎩,若函数()2min 123y x x x =+-++,,则该函数的最大值为()A.0B.2C.3D.4【答案】C 【分析】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运算法则,分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即可.【详解】令(),y min a b =,当2123x x x +≤-++时,即220x x --≤时,1y x =+,令22w x x =--,则w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1,0),∴当0w ≤时,12x -≤≤,∴1y x =+(12x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3y =最大;当2123x x x +>-++时,即220x x -->时,2y x 2x 3=-++,令22w x x =--,则w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1,0),∴当0w >时,2x >或1x <-,∴2y x 2x 3=-++(2x >或1x -),∵2y x 2x 3=-++的对称轴为x=1,∴当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2时,2y x 2x 3=-++=3,∴当2x >时,y<3;当1x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2y x 2x 3=-++=0;∴当1x <-时,y<0;综上,()2min 123y x x x =+-++,的最大值为3.故选C.【点睛】本题是新定义运算与二次函数相结合的题目,解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4.(内蒙古通辽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定义:一次函数y ax b =+的特征数为[],a b ,若一次函数2y x m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交于A,B 两点,且点A,B 关于原点对称,则一次函数2y x m =-+的特征数是()A.[]2,3B.[]2,3-C.[]2,3-D.[]2,3--【答案】D 【分析】先求出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23y x m =-++,根据与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交于A,B 两点,且点A,B 关于原点对称,得到直线23y x m =-++经过原点,从而求出m,根据特征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一次函数2y x m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解析式为23y x m =-++,∵直线23y x m =-++与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交于A,B 两点,且点A,B 关于原点对称,∴点A,B,O 在同一直线上,∴直线23y x m =-++经过原点,∴m+3=0,∴m=-3,∴一次函数2y x m =-+的解析式为23y x =--,∴一次函数2y x m =-+的特征数是[]2,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直线的平移,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中心对称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根据点A,B 关于原点对称得到平移后直线经过原点是解题关键.5.(2021·广西来宾市·中考真题)定义一种运算:,,a a b a b b a b ≥⎧*=⎨<⎩,则不等式(21)(2)3x x +*->的解集是()A.1x >或13x <B.113x -<<C.1x >或1x <-D.13x >或1x <-【答案】C 【分析】根据新定义运算规则,分别从212x x +≥-和212x x +<-两种情况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求解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当212x x +≥-时,即13x ≥时,(21)(2)21x x x +*-=+,则213x +>,解得1x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x >;当212x x +<-时,即13x <时,(21)(2)2x x x +*-=-,则23x ->,解得1x <-,∴此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x <-;综上所述,不等式(21)(2)3x x +*->的解集是1x >或1x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新定义运算规则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6.(2021·湖北中考真题)定义新运算“※”:对于实数m ,n ,p ,q ,有[][],,m p q n mn pq =+※,其中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如:[][]2,34,5253422=⨯+⨯=※.若关于x 的方程[]21,52,0x x k k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54k <且0k ≠B.54k ≤C.54k ≤且0k ≠D.54k ≥【答案】C 【分析】按新定义规定的运算法则,将其化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从二次项系数和判别式两个方面入手,即可解决.【详解】解:∵[x 2+1,x]※[5−2k,k]=0,∴()()21520k x k x ++-=.整理得,()2520kx k x k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判别式0≥ 且0k ≠.由0≥ 得,()225240k k --≥,解得,54k ≤.∴k 的取值范围是54k ≤且0k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等知识点,正确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基础,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根的不同情况与判别式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容易忽略之处在于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的条件限制,要引起高度重视.7.(广西贵港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我们规定:若()()1122,,,a x y b x y →→==,则1212a b x x y y →→⋅=+.例如(1,3),(2,4)a b →→==,则123421214a b →→⋅=⨯+⨯=+=.已知(1,1),(3,4)a x x b x →→=+-=-,且23x -,则a b →→⋅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8【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新定义运算法则,列出关于x 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知:2(1)(3)4(1)(1)8a b x x x x ⋅=+-+-=+-.因为23x -≤≤,所以当3x =时,2(31)88a b ⋅=+-=.即a b ⋅的最大值是8.故答案是: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解题时,利用了配方法求得二次函数的最值.8.(2021·湖北中考真题)对于任意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22a b a b ab ⊗=+-,若()13x x ⊗-=,则x 的值为________.【答案】1-或2【分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得到()()()221113x x x x x x ⊗-=+---=,整理并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根据新定义内容可得:()()()221113x x x x x x ⊗-=+---=,整理可得220x x --=,解得11x =-,22x =,故答案为:1-或2.【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题意理解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9.(2019·常德)规定:如果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那么四边形为广义菱形.根据规定判断下面四个结论:①正方形和菱形都是广义菱形;②平行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④若M、N 的坐标分别为(0,1),(0,-1),P 是二次函数y=14x 2的图象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PQ 垂直直线y=-1于点Q,则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正方形和菱形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故都是广义菱形,故①正确;平行四边形虽然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但是邻边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②错误;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的对边不一定平行,邻边也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③错误;④中的四边形PMNQ 满足MN∥PQ,设P(m,0)(m>0),∵PM==214m +1,PQ=214m -(-1)=214m +1,∴PM=PQ,故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④.10.(2019·陇南)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ABC 中,∠A=80°,则它的特征值k=.【答案】85或14.【解析】当∠A 是顶角时,底角是50°,则k=808505= ;当∠A 是底角时,则底角是20°,k=201804= ,故答案为:85或14.11.(2019•济宁)阅读下面的材料:如果函数y=f(x)满足:对于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x 1,x 2,(1)若x 1<x 2,都有f(x 1)<f(x 2),则称f(x)是增函数;(2)若x 1<x 2,都有f(x 12f(x)是减函数.例题:证明函数f(x)=6x(x>0)是减函数.证明:设0<x 1<x 2,f(x 1)–f(x 2)=()212112121266666x x x x x x x x x x ---==.∵0<x 1<x 2,∴x 2–x 1>0,x 1x 2>0.∴()21126x x x x ->0.即f(x 1)–f(x 2)>0.∴f(x 1)>f(x 2),∴函数f(x)═6x(x>0)是减函数.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函数f(x)=21x+x(x<0),f(–1)=21(1)-+(–1)=0,f(–2)=21(2)-+(–2)=–74.(1)计算:f(–3)=__________,f(–4)=__________;(2)猜想:函数f(x)=21x +x(x<0)是__________函数(填“增”或“减”);(3)请仿照例题证明你的猜想.【答案】(1)–269,–6316;(2)增;(3)见解析.【解析】(1)∵f(x)=21x+x(x<0),∴f(–3)=21(3)-–3=–269,f(–4)=21(4)-–4=–6316,故答案为:–269,–6316;(2)∵–4<–3,f(–4)>f(–3),∴函数f(x)=21x +x(x<0)是增函数,故答案为:增;(3)设x 1<x 2<0,∵f(x 1)–f(x 2)=12221211x x x x +--=(x 1–x 2)(1–122212x x x x +)∵x 1<x 2<0,∴x 1–x 2<0,x 1+x 2<0,∴f(x 1)–f(x 2)<0,∴f(x 1)<f(x 2),∴函数f(x)=21x+x(x<0)是增函数.【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12.(2022·四川凉山)阅读材料:材料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x 1+x 2=b a-,x 1x 2=c a材料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n,求m 2n+mn 2的值.解:∵一元二次方程x 2-x-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m,n,∴m+n=1,mn=-1,则m 2n+mn 2=mn(m+n)=-1×1=-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材料理解:一元二次方程2x 2-3x-1=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x 1+x 2=;x 1x 2=.(2)类比应用: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 2-3x-1=0的两根分别为m、n,求n mm n+的值.(3)思维拓展:已知实数s、t 满足2s 2-3s-1=0,2t 2-3t-1=0,且s≠t,求11s t-的值.【答案】(1)32;12-(2)132-或【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直接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先求出32m n +=,12mn =-,然后将n mm n +进行变形求解即可;(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先求出32s t +=,12st =-,然后求出s-t 的值,然后将11s t -进行变形求解即可.【解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2x 2-3x-1=0的两个根为x 1,x 2,∴123322b x x a -+=-=-=,1212c x x a ⋅==-.故答案为:32;12-.(2)∵一元二次方程2x 2-3x-1=0的两根分别为m、n,∴3322b m n a -+=-=-=,12c mn a ==-,∴22n m m n m n mn ++=()22m n mn mn +-=23122212⎛⎫⎛⎫-⨯- ⎪ ⎪⎝⎭⎝⎭=-132=-(3)∵实数s、t 满足2s 2-3s-1=0,2t 2-3t-1=0,∴s、t 可以看作方程2x 2-3x-1=0的两个根,∴3322b s t a -+=-=-=,12c st a ==-,∵()()224t s t s st -=+-231422⎛⎫⎛⎫=-⨯- ⎪ ⎪⎝⎭⎝⎭924=+174=∴2t s -=或2t s -=-,当2t s -=时,11212t s s t st --===-当2t s -=时,11212t s s t st --===-11s t -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计算,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2t s -=或2t s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2019•随州)若一个两位数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m,n,我们可将这个两位数记为mn ,易知mn =10m+n;同理,一个三位数、四位数等均可以用此记法,如abc =100a+10b+c.【基础训练】(1)解方程填空:①若2x +3x =45,则x=__________;②若7y –8y =26,则y=__________;③若93t +58t =131t ,则t=__________;【能力提升】(2)交换任意一个两位数mn 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可得到一个新数nm ,则mn +nm 一定能被__________整除,mn –nm 一定能被__________整除,mn •nm –mn 一定能被__________整除;(请从大于5的整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空)【探索发现】(3)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问世,黑洞是一种引力极求个、十、百位的数字各不相同,把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按大小重新排列,得出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得出的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得到一个新数(例如若选的数为325,则用532–235=297),再将这个新数按上述方式重新排列,再相减,像这样运算若干次后一定会得到同一个重复出现的数,这个数称为“卡普雷卡尔黑洞数”.①该“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为__________;②设任选的三位数为abc (不妨设a>b>c),试说明其均可产生该黑洞数.【答案】(1)①2.②4.③7.(2)11;9;10.【解析】(1)①∵mn =10m+n,∴若2x +3x =45,则10×2+x+10x+3=45,∴x=2,故答案为:2.②若7y–8y=26,则10×7+y–(10y+8)=26,解得y=4,故答案为:4.③由abc=100a+10b+c,及四位数的类似公式得若93t+58t=131t,则100t+10×9+3+100×5+10t+8=1000×1+100×3+10t+1,∴100t=700,∴t=7,故答案为:7.(2)∵mn+nm=10m+n+10n+m=11m+11n=11(m+n),∴则mn+nm一定能被11整除,∵mn–nm=10m+n–(10n+m)=9m–9n=9(m–n),∴mn–nm一定能被9整除.∵mn•nm–mn=(10m+n)(10n+m)–mn=100mn+10m2+10n2+mn–mn=10(10mn+m2+n2)∴mn•nm–mn一定能被10整除.故答案为:11;9;10.(3)①若选的数为325,则用532–235=297,以下按照上述规则继续计算,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954–459=495,…故答案为:495.②当任选的三位数为abc时,第一次运算后得:100a+10b+c–(100c+10b+a)=99(a–c),结果为99的倍数,由于a>b>c,故a≥b+1≥c+2,∴a–c≥2,又9≥a>c≥0,∴a–c≤9,∴a–c=2,3,4,5,6,7,8,9,∴第一次运算后可能得到:198,297,396,495,594,693,792,891,再让这些数字经过运算,分别可以得到:981–189=792,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954–459=495…,故都可以得到该黑洞数495.【名师点睛】本题是较为复杂的新定义试题,题目设置的问题较多,但解答方法大同小异,总体中等难度略大.14.(2021·北京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1,对于点A 和线段BC ,给出如下定义:若将线段BC 绕点A 旋转可以得到O 的弦B C ''(,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则称线段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1)如图,点112233,,,,,,A B C B C B C 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在线段112233,,B C B C B C 中,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是______________;(2)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0,A t ,其中0t ≠.若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求t 的值;(3)在ABC 中,1,2AB AC ==.若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直接写出OA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相应的BC 长.【答案】(1)22B C ;(2)t =min 1OA =时,此时BC =;当max 2OA =时,此时2BC =.【分析】(1)以点A 为圆心,分别以112233,,,,,AB AC AB AC AB AC 为半径画圆,进而观察是否与O 有交点即可;(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 C ''△是等边三角形,且B C ''是O 的弦,进而画出图象,则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3)由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则可知,B C ''都在O 上,且1,2AB AB AC AC ''====,然后由题意可根据图象来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通过观察图象可得:线段22B C 能绕点A 旋转90°得到O 的“关联线段”,1133,B C B C 都不能绕点A 进行旋转得到;故答案为22B C ;(2)由题意可得:当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时,则有AB C ''△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也为1,当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如图所示:设B C ''与y 轴的交点为D,连接OB ',易得B C y ''⊥轴,∴12B D DC ''==,∴2OD ==,2AD ==,∴OA =∴t =;当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如图所示:同理可得此时的OA =∴t =;(3)由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则可知,B C ''都在O 上,且1,2AB AB AC AC ''====,则有当以B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然后以点A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即可得到点A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运动轨迹可得当点A 也在O 上时为最小,最小值为1,此时AC '为O 的直径,∴90AB C ''∠=︒,∴30AC B ''∠=︒,∴cos30BC B C AC '''==⋅︒=;由以上情况可知当点,,A B O '三点共线时,OA 的值为最大,最大值为2,如图所示:连接,OC B C ''',过点C '作C P OA '⊥于点P,∴1,2OC AC OA ''===,设OP x =,则有2AP x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2C P AC AP OC OP '''=-=-,即()222221x x --=-,解得:14x =,∴4C P '=,∴34B P OB OP ''=-=,在Rt B PC '' 中,2B C ''==,∴2BC =;综上所述:当min 1OA =时,此时BC =;当max 2OA =时,此时2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综合、圆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定义:若一个函数图象上存在横、纵坐标相等的点,则称该点为这个函数图象的“等值点”.例如,点(1,1)是函数1122y x =+的图象的“等值点”.(1)分别判断函数22,y x y x x =+=-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等值点”?如果存在,求出“等值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设函数3(0),y x y x b x=>=-+的图象的“等值点”分别为点A,B,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C.当ABC 的面积为3时,求b 的值;(3)若函数22()y x x m =-≥的图象记为1W ,将其沿直线x m =翻折后的图象记为2W .当12,W W 两部分组成的图象上恰有2个“等值点”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答案】(1)函数y=x+2没有“等值点”;函数2y x x =-的“等值点”为(0,0),(2,2);(2)b =-;(3)98m <-或12m -<<..【分析】(1)根据定义分别求解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定义分别求),B(2b ,2b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由记函数y=x 2-2(x≥m)的图象为W 1,将W 1沿x=m 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W 2,可得W 1与W 2的图象关于x=m 对称,然后根据定义分类讨论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函数y=x+2,令y=x,则x+2=x,无解,∴函数y=x+2没有“等值点”;∵函数2y x x =-,令y=x,则2x x x -=,即()20x x -=,解得:1220x x ==,,∴函数2y x x =-的“等值点”为(0,0),(2,2);(2)∵函数3y x=,令y=x,则23x =,解得:x =(负值已舍),∴函数3y x =的“等值点”为);∵函数y x b =-+,令y=x,则x x b =-+,解得:2b x =,∴函数y x b =-+的“等值点”为B(2b ,2b );ABC 的面积为11•••32222B A b b BC x x -=,即2240b --=,解得:b =-;(3)将W 1沿x=m 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W 2.∴W 1与W 2两部分组成的函数W 的图象关于x m =对称,∴函数W 的解析式为()()22222()y x x m y m x x m ⎧=-≥⎪⎨=--<⎪⎩,令y=x,则22x x -=,即220x x --=,解得:1221x x ==-,,∴函数22y x =-的“等值点”为(-1,-1),(2,2);令y=x,则2(2)2m x x --=,即()2241420x m x m -++-=,当2m ≥时,函数W 的图象不存在恰有2个“等值点”的情况;当12m -<<时,观察图象,恰有2个“等值点”;当1m <-时,∵W 1的图象上恰有2个“等值点”(-1,-1),(2,2),∴函数W 2没有“等值点”,∴()()224141420m m ⎡⎤=-+-⨯⨯-<⎣⎦ ,整理得:890m +<,解得:98m <-.综上,m 的取值范围为98m <-或12m -<<.【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对称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6.(2019·衢州)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a,b),B(c,d),若点T(x,y)满是x=3a c +,y=3b d +,那么称点T是点A,B的融合点。

阅读理解题(解析版)_2

阅读理解题(解析版)_2

【答案】1 【解析】【分析】根据程序分析即可求解. 【详解】解:∵输出y 的值是2, ∴上一步计算为121x=+或221x =− 解得1x =(经检验,1x =是原方程的解),或32x = 当10x =>符合程序判断条件,302x =>不符合程序判断条件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8. (2022贵阳中考)“方程”二字最早见于我国《九章算术》这部经典著作中,该书的第八章名为“方程”如: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方程中未知数x ,y 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即可表示方程423x y +=,则 表示的方程是_______. 【答案】232x y += 【解析】【分析】根据横着的算筹为10,竖放的算筹为1,依次表示,x y 的系数与等式后面的数字,即可求解. 【详解】解:表示的方程是232x y +=故答案为:232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9. (2022扬州中考)掌握地震知识,提升防震意识.根据里氏震级的定义,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E 与震级n 的关系为 1.510n E k =⨯(其中k 为大于0的常数),那么震级为8级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震级为6级的地震所释放能量的________倍. 【答案】1000 【解析】【分析】分别求出震级为8级和震级为6级所释放的能量,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能量E 与震级n 的关系为 1.510n E k =⨯(其中k 为大于0的常数)可得到, 当震级为8级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 1.58121010k k ⨯⨯=⨯, 当震级为6级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 1.5691010k k ⨯⨯=⨯,12391010100010k k ⨯==⨯Q , ∴震级为8级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震级为6级的地震所释放能量的1000倍.故答案为:1000.【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的知识,充分理解题意并转化为所学数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 (2022长沙中考) 当今大数据时代,“二维码”具有存储量大.保密性强、追踪性高等特点,它己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区区“二维码”己经展现出无穷威力.看似“码码相同”,实则“码码不同”.通常,一个“二维码”由1000个大大小小的黑白小方格组成,其中小方格专门用做纠错码和其他用途的编码,这相当于1000个方格只有200个方格作为数据码.根据相关数学知识,这200个方格可以生成2002个不同的数据二维码,现有四名网友对2002的理解如下:YYDS (永远的神):2002就是200个2相乘,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数; DDDD (懂的都懂):2002等于2200; JXND (觉醒年代):2002的个位数字是6;QGYW (强国有我):我知道10321024,101000==,所以我估计2002比6010大. 其中对2002的理解错误的网友是___________(填写网名字母代号). 【答案】DDDD 【解析】【分析】根据乘方的含义即可判断YYDS (永远的神)的理解是正确的;根据积的乘方的逆用,将2002化为1002(2),再与2200比较,即可判断DDDD (懂的都懂)的理解是错误的;根据2的乘方的个位数字的规律即可判断JXND (觉醒年代)的理解是正确的;根据积的乘方的逆用可得2001020603202(2),10(10)==,即可判断QGYW (强国有我)的理解是正确的. 【详解】2002是200个2相乘,YYDS (永远的神)的理解是正确的;200100222(2)200=≠,DDDD (懂的都懂)的理解是错误的; 1234522,24,28,216,232=====Q L ,∴2的乘方的个位数字4个一循环,200450÷=Q ,∴2002的个位数字是6,JXND (觉醒年代)的理解是正确的;2001020603202(2),10(10)==Q ,10321024,101000==,且103210> 20060210∴>,故QGYW (强国有我)的理解是正确的;故答案为:DDDD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含义,幂的乘方的逆用等,熟练掌握乘方的含义以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1. (2022宜宾中考)《数学九章》是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a 、b 、c 求面积的公式,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为222222142c a b S c a ⎡⎤⎛⎫+−=−⎢⎥ ⎪⎢⎥⎝⎭⎣⎦18的三角形的三边满足::4:3:2a b c =,则用以上给出的公式求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315 【解析】【分析】根据周长为18的三角形的三边满足::4:3:2a b c =,求得8,6,4a b c ===,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周长为18的三角形的三边满足::4:3:2a b c =,设4,3,2a k b k c k === ∴43218k k k ++= 解得2k =∴8,6,4a b c ===∴222222142c a b S c a ⎡⎤⎛⎫+−=−⎢⎥ ⎪⎢⎥⎝⎭⎣⎦22222214864842⎡⎤⎛⎫+−=⨯−⎢⎥ ⎪⎢⎥⎝⎭⎣⎦()110244844=−135==315故答案为:315【点睛】本题考查了化简二次根式,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2. (2022北部湾中考) 阅读材料:整体代值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例如“已知32a b −=,求代数式621a b −−的值.”可以这样解:()6212312213a b a b −−=−−=⨯−=.根据阅读材料,解决问题:若2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ax b +=的解,则代数式2244421a ab b a b ++++−的值是________.【答案】14 【解析】【分析】先根据2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ax b +=的解,得到23a b +=,再把所求的代数式变形为()()22221a b a b +++−,把23a b +=整体代入即可求值. 【详解】解:∵2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ax b +=的解, ∴23a b +=,∴2244421a ab b a b ++++−()()22221a b a b =+++− 23231=+⨯− 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整体代入求值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把所求的代数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是解题的关键.13. (2022福建中考)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若推理过程不严谨,则推理结果可能产生错误.例如,有人声称可以证明“任意一个实数都等于0”,并证明如下: 设任意一个实数为x ,令x m =, 等式两边都乘以x ,得2x mx =.①等式两边都减2m ,得222x m mx m −=−.②等式两边分别分解因式,得()()()x m x m m x m +−=−.③ 等式两边都除以x m −,得x m m +=.④ 等式两边都减m ,得x =0.⑤ 所以任意一个实数都等于0.以上推理过程中,开始出现错误的那一步对应的序号是______. 【答案】④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2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等式的性质2为: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不变, ∴第④步等式两边都除以x m −,得x m m +=,前提必须为0x m −≠,因此错误;故答案为:④.【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熟知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2022湘西中考)阅读材料:余弦定理是描述三角形中三边长度与一个角余弦值关系的数学定理,运用它可以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已知三边求角的问题.余弦定理是这样描述的: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三角形中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及这两边的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的2倍.用公式可描述为:a2=b2+c2﹣2bc cos Ab2=a2+c2﹣2ac cos Bc2=a2+b2﹣2ab cos C现已知在△ABC中,AB=3,AC=4,∠A=60°,则BC=.【分析】从阅读可得:BC2=AB2+AC2﹣2AB•AC•cos A,将数值代入求得结果.【解答】解:由题意可得,BC2=AB2+AC2﹣2AB•AC•cos A=32+42﹣2×3×4•cos60°=13,∴B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公式的具体情景运用.15.(2022乐山中考)如果一个矩形内部能用一些正方形铺满,既不重叠,又无缝隙,就称它为“优美矩形”,如图所示,“优美矩形”ABCD的周长为26,则正方形d的边长为______.【答案】5【解析】【分析】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分别求得b=13c,c=35d,由“优美矩形”ABCD的周长得4d+2c=26,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设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为a 、b 、c 、d , ∵“优美矩形”ABCD 的周长为26, ∴4d +2c =26,∵a =2b ,c =a +b ,d =a +c , ∴c =3b ,则b =13c , ∴d =2b +c =53c ,则c =35d ,∴4d +65d =26, ∴d =5,∴正方形d 的边长为5,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加减的应用,认真观察图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推导出所求的答案是解题的关键.16 (2022德阳中考)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整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注意形与数的关系,“多边形数”也称为“形数”,就是形与数的结合物.用点排成的图形如下:其中:图①的点数叫做三角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三角形数是1,第二个三角形数是123+=,第三个三角形数是1236++=,……图②的点数叫做正方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正方形数是1,第二个正方形数是134+=,第三个正方形数是1359++=,……由此类推,图④中第五个正六边形数是______.【答案】45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找到图形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图形,规律如下表:三角形 3正方形 4五边形 5六边形 6LM 边形 m11111 L12 1+21+2 11+2 1 11+2 1 1 1 L 1+21(3)1m ⎫⎪−⎬⎪⎭M31+2+31+2+31+21+2+3 1+2 1+21+2+3 1+2 1+2 1+2 L 1+2+312(3)12m +⎫⎪−⎬⎪+⎭M 4 1+2+3+41+2+3+4 1+2+31+2+3+4 1+2+3 1+2+31+2+3+4 1+2+3 1+2+3 1+2+3L 1+2+3+4123(3)123m ++⎫⎪−⎬⎪++⎭MMMM MMMMn 12n +++L 12n +++L 12(1)n +++−L 12n +++L 12(1)n +++−L 12(1)n +++−L12n +++L12(1)n +++−L 12(1)n +++−L 12(1)n +++−LL 12n +++L12(1)(3)12(1)n m n +++−⎫⎪−⎬⎪+++−⎭L M L由上表可知第n 个M 边形数为:S =, 整理得:1)(1)(3)2(2n n n n m S −−+=+, 则有第5个正六边形中,n=5,m=6,代入可得:((1)(1)(3)15)55(51)(63)452222n n n S n m +−−+−−+=+==, 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图形类规律探索,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 (2022十堰中考) 【阅读材料】如图①,四边形ABCD 中,AB AD =,180B D ∠+∠=︒,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若2BAD EAF ∠∠=,则EF BE DF =+.【解决问题】如图②,在某公园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道路围成四边形ABCD .已知100m CD CB ==,60D ∠=︒,120ABC ∠=︒,150BCD ∠=︒,道路AD ,AB 上分别有景点M ,N ,且100m DM =,)5031m BN =,若在M ,N 之间修一条直路,则路线M N →的长比路线M A N →→的长少_________m (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3 1.7≈).【答案】370 【解析】【分析】延长,AB DC 交于点E ,根据已知条件求得90E ∠=︒,进而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EC EB ,,AE AD ,从而求得AN AM +的长,根据材料可得MN DM BN =+,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AB DC 交于点E ,连接,CM CN ,Q60D ∠=︒,120ABC ∠=︒,150BCD ∠=︒,的30A ∴∠=︒,90E ∠=︒,100DC DM ==Q DCM ∴V 是等边三角形, 60DCM ∴∠=︒,90BCM ∴∠=︒,在Rt BCE V 中,100BC =,18030ECB BCD ∠=︒−∠=︒,1502EB BC ==,3503EC EB == 100503DE DC EC ∴=+=+,Rt ADE △中,22001003AD DE ==+31003150AE DE ==,∴20010031001001003AM AD DM =−=+=+()AN AB BN AE EB BN =−=−− ())1003150505031=−−503150=,10010035031502501503AM AN ∴+=++=+Rt CMB △中,221002BM BC CM =+=Q)505031503EN EB BN EC =+=+−==ECN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752NCM BCM NCB BCM NCE BCE DCB ∴∠=∠−∠=∠−∠−∠=︒=∠ 由阅读材料可得))10050315031MN DM BN =+=+−=,∴路线M N →的长比路线M A N →→的长少)250150350312001003370++=+≈m .故答案为:370.【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 (2022西宁中考)八年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将2346a ab b −−+因式分解.【观察】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小明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解法一:原式()()()()()()234623223232a ab b a b b b a =−−−=−−−=−−解法二:原式()()()()()()24362232223a ab b a b a a b =−−−=−−−=−−【感悟】对项数较多的多项式无法直接进行因式分解时,我们可以将多项式分为若干组,再利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达到因式分解的目的,这就是因式分解的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在代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方程、函数等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温馨提示: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类比】(1)请用分组分解法将22x a x a −++因式分解; 【挑战】(2)请用分组分解法将222ax a ab bx b +−−+因式分解; 【应用】(3)“赵爽弦图”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我们利用它验证了勾股定理.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一个大正方形,中间是一个小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和()b a b >,斜边长是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根据以上信息,先将432234222a a b a b ab b −+−+因式分解,再求值.【答案】(1)()()1x a x a +−+ (2)()()a b a b x −−+ (3)()()222a b a b +−,9【解析】【分析】(1)直接将前两项和后两项组合,利用平方差公式再提取公因式,进而分解因式即可;(2)先分组,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再提取公因式,进而分解因式即可;(3)分组,先提取公因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再由勾股定理以及面积得到229a b +=,()21a b −=,整体代入得出答案即可.【小问1详解】 解:22x a x a −++()()22x a x a =−++。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阅读与理解阅读理解问题是通过阅读材料,理解其实质,揭示其方法规律从而解决新问题.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这类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类问题一般是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让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用于解决后面的问题.基本思路是“阅读→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类型一新概念学习型新概念学习型是指在题目中先构建一个新数学概念(或定义),然后再根据新概念提出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决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构建的新概念,将学习的新概念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并进行运用.例1 (2017·枣庄)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 ×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1)如果一个正整数m是另外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m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36,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3)在(2)所得“吉祥数”中,求F(t)的最大值.【分析】(1)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找出m的最佳分解,确定出F(m)的值即可;(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根据“吉祥数”的定义确定出x与y的关系式,进而求出所求即可;(3)利用“吉祥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各自的值,进而确定出F(t)的最大值即可.【自主解答】解:(1)证明: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n﹣n|=0,∴n×n是m的最佳分解,∴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t是“吉祥数”,∴t′﹣t=(10y+x)﹣(10x+y)=9(y﹣x)=36,∴y=x+4,∵1≤x≤y≤9,x,y为自然数,∴满足“吉祥数”的有:15,26,37,48,59;(3)F(15)=,F(26)=,F(37)=,F(48)==,F(59)=,∵>>>>,∴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为.变式训练1.(2016·常德)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M(a,b),N(c,d),规定(a,b)⊕(c,d)=(a+c,b+d),则称点Q(a+c,b+d)为M,N的“和点”.若以坐标原点O 与任意两点及它们的“和点”为顶点能构成四边形,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和点四边形”.现有点A(2,5),B(-1,3),若以O,A,B,C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和点四边形”,则点C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2.(2016·荆州) 阅读:我们约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某点且平行于坐标轴或平行于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直线,叫该点的“特征线”.例如,点M(1,3)的特征线有:x=1,y=3,y=x+2,y=﹣x+4.问题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正方形OABC,点B在第一象限,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抛物线经过B、C两点,顶点D在正方形内部.(1)直接写出点D(m,n)所有的特征线;(2)若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P是AB边上除点A外的任意一点,连接OP,将△OAP沿着OP折叠,点A落在点A′的位置,当点A′在平行于坐标轴的D点的特征线上时,满足(2)中条件的抛物线向下平移多少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解:(1)∵点D(m,n),∴点D(m,n)的特征线是x=m,y=n,y=x+n﹣m,y=﹣x+m+n;(2)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n﹣m=1,∴n=m+1∵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m+1,∵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D点为正方形的对称轴,D(m,n),∴B(2m,2m),∴(2m﹣m)2+n=2m,将n=m+1带入得到m=2,n=3;∴D(2,3),∴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3(3)如图,当点A′在平行于y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根据题意可得,D(2,3),∴OA′=OA=4,OM=2,∴∠A′OM=60°,∴∠A′OP=∠AOP=30°,∴MN==,∴抛物线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乳头,当点A′在平行于x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顶点落在OP上,∴A′与D重合,∴A′(2,3),设P(4,c)(c>0),由折叠有,PD=PA,∴=c,∴c=,∴P(4,)∴直线OP解析式为y=,∴N(2,),∴抛物线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即:抛物线向下平移或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类型二新公式应用型新公式应用型是指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从中获取新的数学公式、定理、运算法则或解题思路等,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已有知识解决题目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是要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数学公式、性质、运算法则或解题思路与阅读材料保持一致;二是要创造条件,准确、规范、灵活地解答.例2(2017•日照)阅读材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x0,y)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为:d=.(0,0)到直线4x+3y﹣3=0的距离.例如:求点P解:由直线4x+3y﹣3=0知,A=4,B=3,C=﹣3,(0,0)到直线4x+3y﹣3=0的距离为d==.∴点P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点P(3,4)到直线y=﹣x+的距离为 4 ;1问题2:已知:⊙C是以点C(2,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C与直线y=﹣x+b相切,求实数b的值;问题3:如图,设点P为问题2中⊙C上的任意一点,点A,B为直线3x+4y+5=0上的两点,且AB=2,请求出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BP【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就是即可;(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求出圆心C到直线3x+4y+5=0的距离,求出⊙C上点P到直线3x+4y+5=0的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3,4)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自主解答】解:(1)点P1=4,故答案为4.(2)∵⊙C与直线y=﹣x+b相切,⊙C的半径为1,∴C(2,1)到直线3x+4y﹣4b=0的距离d=1,∴=1, 解得b=或.(3)点C (2,1)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3, ∴⊙C 上点P 到直线3x+4y+5=0的距离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2,∴S △ABP 的最大值=×2×4=4,S △ABP 的最小值=×2×2=2.变式训练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实验中,结果落在区域D 中每一个点都是等可能的,用A 表示“实验结果落在D 中的某个小区域M 中”这个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 .如图,现在等边△ABC 内射入一个点,则该点落在△ABC 内切圆中的概率是____ .4.(2016·随州)如图1,PT 与⊙O 1相切于点T ,PB 与⊙O 1相交于A ,B 两点,可证明△PTA ∽△PBT ,从而有PT 2=PA ·PB .请应用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2,PAB ,PCD 分别与⊙O 2相交于A ,B ,C ,D 四点,已知PA =2,PB =7,PC=3,则CD =______.类型三 新方法应用型新方法应用型是指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从中获取新的思想、方法或解题途径,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例3 (2017·毕节)D M 93 35)观察下列运算过程:计算:1+2+22+ (210)解:设S=1+2+22+…+210,①①×2得2S=2+22+23+…+211,②②﹣①得S=211﹣1.所以,1+2+22+…+210=211﹣1运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1+3+32+…+32017= .【分析】令s=1+3+32+33+…+32017,然后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依据材料中的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自主解答】解:令s=1+3+32+33+…+32017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32018两式相减得:2s=32018﹣1,∴s=,故答案为:.变式训练5、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x2-4x+m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x2-4x+m=(x+3)(x+n),则x2-4x+m=x2+(n+3)x+3n ∴n+3=-4m=3n 解得:n=-7,m=-21∴另一个因式为(x-7),m的值为-21.问题:(1)若二次三项式x2-5x+6可分解为(x-2)(x+a),则a=______;(2)若二次三项式2x2+bx-5可分解为(2x-1)(x+5),则b=______;(3)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已知二次三项式2x2+5x-k有一个因式是(2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k的值.解:(1)∵(x-2)(x+a)=x2+(a-2)x-2a=x2-5x+6,∴a-2=-5,解得:a=-3;(2)∵(2x-1)(x+5)=2x2+9x-5=2x2+bx-5,∴b=9;(3)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2x2+5x-k=(2x-3)(x+n)=2x2+(2n-3)x-3n,则2n-3=5,k=3n,解得:n=4,k=12,故另一个因式为(x+4),k 的值为12.故答案为:(1)-3;(2分)(2)9;(2分)(3)另一个因式是x+4,k=12(6分). 6、(2015遂宁)阅读下列材料,并用相关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计算:11111111111111(1)()(1)()23423452345234---⨯+++-----⨯++. 令111234t ++=,则 原式=11(1)()(1)55t t t t -+--- =22114555t t t t t +---+ =15 问题:(1)计算1111111111111111111(1...)(...)(1...)(...)2342014234520152345201420152342014-----⨯+++++--------⨯++++。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及解析(四十九)阅读理解问题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及解析(四十九)阅读理解问题
例如:M=2543,因为32+42=25,所以2543是“勾股和数”;
又如:M=4325,因为52+22=29,29≠43,所以4325不是“勾股和数”.
(1)判断2022,5055是否是“勾股和数”,并说明理由;
(2)一个“勾股和数”M的千位数字为a,百位数字为b,十位数字为c,个位数字为d,记G(M) ,P(M) .当G(M),P(M)均是整数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
【解析】因为x=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3的解,所以2a+b=3,所以b=3﹣2a,
所以原式=4a2+4a(3﹣2a)+(3﹣2a)2+4a+2(3﹣2a)﹣1=4a2+12a﹣8a2+9﹣12a+4a2+4a+6﹣4a﹣1=14.
答案:14.
4903
(2022•重庆中考A卷)若一个四位数M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平方和恰好是M去掉个位与十位数字后得到的两位数,则这个四位数M为“勾股和数”.
所以 , ,
所以 , ,
所以a ;
(4)设点M(m, m2),
因为 ,所以 2,
所以 2,所以m1=﹣2,m2=2(舍去),
所以M(﹣2,1),
因为E为线段HF的黄金分割点,
所以EH 1或EH=2﹣( 1)=3 ,
当EH 1时,S△HME 1,
当EH=3 时,S△HME=3 ,
所以△HME的面积是 1或3 .
例如:抛物线y x2,其焦点坐标为F(0, ),准线方程为l:y .其中MF=MN,FH=2OH=1.
【基础训练】
(1)请分别直接写出抛物线y=2x2的焦点坐标和准线l的方程:(0, ),y .

202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第44章阅读理解型问题B(已排版)

202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第44章阅读理解型问题B(已排版)

202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第44章阅读理解型问题B(已排版)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各地中考真题,专题训练(最新最全)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按章节考点整理)四十四章阅读理解型问题B(2022浙江省嘉兴市,23,12分)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倍,得△AB′C′,即如图①,∠BAB′=θ,换记为[θ,n].(1)如图①,对△ABC作变换[60°得△AB′C′,则SAB'C:SABC=_______;直线BC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_______度;(2)如图②,△ABC中,∠BAC=30°,∠ACB=90°,对△ABC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C、C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的值;(3)如图③,△ABC中,AB=AC,∠BAC=36°,BC=1,对△ABC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C、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的值.ABBCACn,我们将这种变ABBCAC第23题图①第23题图②第23题图③【解析】(1)由题意知,θ为旋转角,n为位似比.由变换[60°和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SAB'C:SABC=3,直线BC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60°;(2)由已知条件得θ=∠CAC′=∠BAC′-∠BAC=60°.由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n=AB=2.AB(3)由已知条件得θ=∠CAC′=∠ACB=72°.再由两角对应相等,证得△ABC∽△B′B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n=BCBC【答案】(1)3;60°.(2)∵四边形ABB′C′是矩形,∴∠BAC′=90°.∴θ=∠CAC′=∠BAC′-∠BAC=90°-30°=60°.在Rt△ABB′中,∠ABB′=90°,∠BAB′=60°,∴n=AB=2.AB(3)∵四边形ABB′C′是平行四边形,∴AC′∥BB′,又∵∠BAC=36°∴θ=∠CAC′=∠ACB=72°∴∠C′AB′=∠ABB′=∠BAC=36°,而∠B=∠B,∴△ABC∽△B′BA,∴AB2=CB·B′B=CB·(BC+CB′),2而CB′=AC=AB=B′C′,BC=1,∴AB=1·(1+AB)1,∵AB>0,2BC∴n=BC∴AB=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各地中考真题,专题训练【点评】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命题者首先定义了一种变换,要求考生根据这种定义解决相关的问题.读懂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黄金比等.(2022江苏省无锡市,27,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P1(某1,y1)、P2(某2,y2),我们把某1-某2+y1-y2叫做P1、P2两点间的直角距离,记作d(P1,P2).(1)已知O为坐标原点,动点P(某,y)满足d(O,P)=1,请写出某与y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所组成的图形;(2)设P0(某0,y0)是一定点,Q(某,y)是直线y=a某+b上的动点,我们把d(P0,Q)的最小值叫做P0到直线y=a某+b的直角距离,试求点M (2,1)到直线y=某+2的直角距离。

中考数学专题:阅读理解(整除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阅读理解(整除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阅读理解(整除问题)基本知识:用字母表示一个多位数,数的整除的特征,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基本题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7,如果这个两位数加上45,则恰好成为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

【基本题2】求方程117x的所有正整数解+y3=21【基本题3】求方程22x的所有正整数解。

+y2=3【基本题4】一个整数的末三位数字组成的数与其末三位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间的差是7的倍数时,这个整数可以被7整除吗?请证明你的判断。

【经典例题1】一个三位数是偶数且能能被7整除,求出所有这样的所有三位数【经典例题2】试说明把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互换位置后,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的和能被11整除,所得的新两位数与原两位数之差能被哪个质数整除?说明理由。

1.一个三位正整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0,若从它的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任意选择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所有这些两位数的和等于这个三位数本身,则称这样的三位数N为“公主数”,例如:132,选择百位数字1和十位数字3组成的两位数为13和31,选择百位数字1和个位数字2组成的两位数为12和21,选择十位数字3和个位数字2组成的两位数为32和23。

因为13+31+12+21+32+23=132,所以132是“公主数”。

一个三位正整数,若它的十位数字等于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则称这样的三位数为“伯伯数”。

(1)判断123是不是“公主数”?请说明理由。

(2)证明:当一个“伯伯数”xyz是“公主数”时,则x。

z2(3)若一个“伯伯数”与132的和能被13整除,求满足条件的所有“伯伯数”。

2.(巴蜀中学期末考试27题)一个三位正整数M,其各位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0,若将M的十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我们称这个三位数为M的“情谊数”,如:168的“情谊数”为618;若从M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并将得到的所有两位数求和,我们称这个和为M的“团结数”,如:123的“团结数”为12+13+21+23+31+32=132。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探析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探析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探析作者:战文静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12期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

这类题目首先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篇幅一般都较长,能较好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日常生活体验。

题目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材料,内容十分广泛,它既可取材于学过的教材中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取材于高中数学教材相关的内容,还可以选用其它学科的内容;另一部分是根据阅读材料需解决的有关问题。

考查目标除了初中数学和基础知识外,更注重学生获取信息后的抽象概括能力、建模能力、决策判断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另外,這类题贴近实际,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对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例1: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阅读材料:(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

例如,如图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分别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条等高线。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求坡度的步骤如下(如图2):步骤一:根据两点A、B所在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读出点A、B的高度;A、B两点的铅直距离=点A、B的高度差;步骤二:量出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距离为d个单位,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n,则A、B两点的水平距离=dn;步骤三:AB的坡度=■=■;■请按照下列求解过程完成填空,并把所得结果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某中学学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图3,小明每天从家A经过B沿着公路AB、BP到学校P,小丁每天上学从家C沿着公路CP到学校P。

该山城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中考数学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1.(2019·重庆中考A卷22题)《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在计算n+(n+1)+(n+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理由:当n=2019时,n+1=2020,n+2=2021,∵个位是9+0+1=10,需要进位,∴2019不是“纯数”;当n=2020时,n+1=2021,n+2=2022,∵个位是0+1+2=3,不需要进位,十位是2+2+2=6,不需要进位,百位为0+0+0=0,不需要进位,千位为2+2+2=6,不需要进位,∴2020是“纯数”.(2)由题意可得,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个位数字是0,1,2,其他位的数字为0,1,2,3时,不会产生进位,当这个数是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共3个,当这个自然数是两位自然数时,十位数字是1,2,3,个位数字是0,1,2,共9个,当这个数是三位自然数时,只能是100,由上可得,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为3+9+1=13,即不大于100的“纯数”有13个.2.阅读材料:黑白双雄,纵横江湖;双剑合璧,天下无敌.这是武侠小说中的常见描述,其意是指两个人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威力无比.在二次根式中也有这种相辅相成的“对子”,如:(5+3)(5-3)=-4,(3+2)(3-2)=1,它们的积不含根号,我们说这两个二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有理化因式.于是,二次根式除法可以这样解:如13=1×33×3=33,2+32-3=(2+3)(2+3)(2-3)(2+3)=7+4 3.像这样,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或把根号中的分母化去,叫分母有理化.解决问题:(1)比较大小:16-2________15-3(用“>”“<”或“=”填空); (2)计算:23+3+253+35+275+57+…+29997+9799; (3)设实数x ,y 满足(x +x 2+2019)(y +y 2+2019)=2019,求x +y +2019的值.解 (1)16-2=6+2(6-2)(6+2)=6+22, 15-3=5+3(5-3)(5+3)=5+32, ∵6+2>5+3,∴16-2>15-3. (2)原式=2⎝ ⎛⎭⎪⎫3-36+53-3530+75-5770+…+9997-979999×97×2=2⎝ ⎛⎭⎪⎫12-36+36-510+510-714+…+97194-99198=2⎝ ⎛⎭⎪⎫12-99198=1-9999=1-1133. (3)∵(x + x 2+2019)(y + y 2+2019)=2019,∴x + x 2+2019=2019y + y 2+2019=2019(y - y 2+2019)-2019= y 2+2019-y ,①同理可得y + y 2+2019=2019x + x 2+2019 =2019(x - x 2+2019)-2019= x 2+2019-x ,②①+②得x +y =0,∴x +y +2019=2019.3.阅读材料:在处理分数和分式问题时,有时由于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的次数高于分母的次数,在实际运算中往往难度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逆用分数(分式)的加减法,将假分数(分式)拆分成一个整数(或整式)与一个真分数的和(或差)的形式,通过对简单式的分析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分离整数法,此法在处理分式或整除问题时颇为有效,现举例说明.解:x2-x+3x+1=x(x+1)-2(x+1)+5x+1=x(x+1)x+1-2(x+1)x+1+5x+1=x-2+5x+1.这样,分式x2-x+3x+1就拆分成一个整式x-2与一个分式5x+1的和的形式.解决问题:(1)将分式x2+6x-3x-1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整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结果为________;(2)已知整数x使分式2x2+5x-20x-3的值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________;(3)若关于x的方程2x2+(1-2a)x+(4-3a)=0有整数解,求正整数a的值.解(1)x+7+4x-1[解法提示]x2+6x-3x-1=(x-1)2+8(x-1)+4x-1=x-1+8+4x-1=x+7+4x-1.故结果为x+7+4x-1.(2)2,4,16,-10 [解法提示]2x2+5x-20x-3=2x2-6x+11x-33+13x-3=2x(x-3)+11(x-3)+13x-3=2x+11+13x-3.要使原式的值为整数,则13x-3为整数,故x=2,4,16,-10.(3)∵2x2+(1-2a)x+(4-3a)=0,∴2x 2+x -2ax +4-3a =0,即(2x +3)a =2x 2+x +4,∴a =2x 2+x +42x +3=7+(2x +3)(x -1)2x +3=x -1+72x +3. 又∵a ,x 均为整数,∴2x +3是7的约数,∴2x +3=±1,±7,∴⎩⎨⎧ x =-1,a =5或⎩⎨⎧ x =-2,a =-10或⎩⎨⎧ x =2,a =2或⎩⎨⎧ x =-5,a =-7.又∵a 为正整数,∴a =5或2.4.阅读下列材料:已知实数m ,n 满足(2m 2+n 2+1)(2m 2+n 2-1)=80,试求2m 2+n 2的值. 解:设2m 2+n 2=t ,则原方程变为(t +1)(t -1)=80,整理得t 2-1=80,t 2=81,∴t =±9,因为2m 2+n 2>0,所以2m 2+n 2=9.上面这种方法称为“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学习中最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结构较复杂的数和式的运算中,若把其中某些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并用新字母代替(即换元),则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解决问题:(1)已知实数x ,y 满足(2x 2+2y 2+3)(2x 2+2y 2-3)=27,求x 2+y 2的值;(2)若四个连续正整数的积为11880,求这四个连续正整数.解 (1)令2x 2+2y 2=t ,则原方程变为(t +3)(t -3)=27,整理得,t 2-9=27,t 2=36.t =±6.∵2x 2+2y 2≥0,∴2x 2+2y 2=6,∴x 2+y 2=3.(2)设四个连续正整数为k -1,k ,k +1,k +2(k ≥2且k 为整数).由题得(k -1)k (k +1)(k +2)=11880,∴(k -1)(k +2)k (k +1)=11880,∴(k 2+k -2)(k 2+k )=11880.令t =k 2+k ,则(t -2)·t =11880,t 2-2t -11880=0,∴t 1=110,t 2=-108(舍去),则k2+k=110,得k1=10,k2=-11(舍去).综上,四个连续正整数为9,10,11,12.5.阅读材料:材料一:对实数a,b,定义T(a,b)的含义为:当a<b时,T(a,b)=a+b;当a≥b时,T(a,b)=a-b.例如:T(1,3)=1+3=4;T(2,-1)=2-(-1)=3.材料二:关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4+…+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十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也可以这样理解:令S=1+2+3+…+100①,则S=100+99+…+3+2+1②,①+②得2S=(1+100)+(2+99)+(3+98)+…+(100+1)100个=100×(1+100)=10100,即S=100×(1+100)2=5050.解决问题:(1)已知x+y=10,且x>y,求T(5,x)-T(5,y)的值;(2)对于正数m,有T(m2+1,-1)=3,求T(1,m+99)+T(2,m+99)+T(3,m+99)+…+T(199,m+99)的值.解(1)∵x+y=10,且x>y,∴x>5,y<5.∴T(5,x)-T(5,y)=(5+x)-(5-y)=x+y=10.(2)∵m2+1>-1,∴m2+1-(-1)=3,∵m>0,∴m=1,∴T(1,m+99)+T(2,m+99)+T(3,m+99)+…+T(199,m+99)=T(1,100)+T(2,100)+T(3,100)+…+T(199,100)=(1+100)+(2+100)+…+(99+100)+(100-100)+(101-100)+…+(199-100)=(1+2+3+…+199)-100=199×(1+199)2-100=19900-100=19800.6.(热点信息)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密码与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而诸如“123456”、生日等简单密码又容易被破解,因此利用简单方法产生一组容易记忆的密码就很有必要了.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其原理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如多项式:x3+x2-4x-4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 +1)(x +2)(x -2),当x =15时,x +1=16,x +2=17,x -2=13,此时可以得到数字密码161713.(1)根据上述方法,当x =20,y =17时,对于多项式x 2y +x 2+xy +x 分解因式后可以形成哪些数字密码?(写出三个)(2)若多项式x 3+(m -3n )x 2-nx -21因式分解后,利用本题的方法,当x =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求m ,n 的值.解 (1)x 2y +x 2+xy +x =x (xy +x +y +1)=x (x +1)(y +1).∴当x =20,y =17时,x =20,x +1=21,y +1=18.∴形成的数字密码可以是202118,211820,182021(其他结果合理即可).(2)由题意得,x 3+(m -3n )x 2-nx -21=(x -3)(x +1)(x +7),∵(x -3)(x +1)(x +7)=x 3+5x 2-17x -21,∴x 3+(m -3n )x 2-nx -21=x 3+5x 2-17x -21.∴⎩⎨⎧ m -3n =5,n =17,解得⎩⎨⎧ m =56,n =17.∴m ,n 的值分别是56,17.7.已知一个三位自然数,若满足百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则称这个数为“和数”,若满足百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数为“谐数”.如果一个数既是“和数”,又是“谐数”,则称这个数为“和谐数”.例如321,∵3=2+1,∴321是“和数”,∵3=22-12,∴321是“谐数”,∴321是“和谐数”.(1)证明:任意“谐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是偶数;(2)已知a =10m +4n +716(0≤m ≤7,1≤n ≤3,且m ,n 均为正整数)是一个“和数”,请求出所有a 的值.解 (1)证明:设“谐数”的百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个位数字为z (1≤x ≤9,0≤y ≤9,0≤z ≤9且y >z ,x ,y ,z 均为整数),由题意知x =y 2-z 2=(y +z )(y -z ),∴x +y +z =(y +z )(y -z )+y +z =(y +z )(y -z +1).∵y +z ,y -z 的奇偶性相同,∴y +z ,y -z +1必然一奇一偶.∴(y +z )(y -z +1)必是偶数.∴任意“谐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是偶数.(2)∵0≤m ≤7,∴2≤m +2≤9.∵1≤n ≤3,∴4≤4n ≤12.∴10≤4n +6≤18,∴a =10m +4n +716=7×100+(m +1)×10+(4n +6)=7×100+(m +2)×10+(4n +6-10)=7×100+(m +2)×10+(4n -4),∵a 为“和数”,∴7=m +2+4n -4,即m +4n =9.∵0≤m ≤7,1≤n ≤3,且m ,n 均为正整数,∴⎩⎨⎧ m =1,n =2或⎩⎨⎧ m =5,n =1,∴a 的值为734或770.8.如果一个正整数m 能写成m =a 2-b 2(a ,b 均为正整数,且a ≠b ),我们称这个数为“平方差数”,则a ,b 为m 的一个平方差分解,规定:F (m )=b a. 例如:8=8×1=4×2,由8=a 2-b 2=(a +b )(a -b ),可得⎩⎨⎧ a +b =8,a -b =1或⎩⎨⎧ a +b =4,a -b =2.因为a ,b 为正整数,解得⎩⎨⎧ a =3,b =1,所以F (8)=13. 又例如:48=132-112=82-42=72-12,所以F (48)=1113或12或17. (1)判断:6________平方差数(填“是”或“不是”),并求F (45)的值;(2)若s 是一个三位数,t 是一个两位数,s =100x +5,t =10y +x (1≤x ≤4,1≤y ≤9,x ,y 是整数),且满足s +t 是11的倍数,求F (t )的最大值.解 (1)不是[解法提示] 根据题意,6=2×3=1×6,由6=a 2-b 2=(a +b )(a -b )可得,⎩⎨⎧ a +b =3,a -b =2或⎩⎨⎧ a +b =6,a -b =1,因为a ,b 为正整数,则可判断出6不是平方差数.根据题意,45=3×15=5×9=1×45,由45=a 2-b 2=(a +b )(a -b ),可得⎩⎨⎧ a +b =15,a -b =3或⎩⎨⎧ a +b =9,a -b =5或⎩⎨⎧ a +b =45,a -b =1.∵a 和b 都为正整数,解得⎩⎨⎧ a =9,b =6或⎩⎨⎧ a =7,b =2或⎩⎨⎧ a =23,b =22,∴F (45)=23或27或2223.(2)根据题意,s =100x +5,t =10y +x ,∴s +t =100x +10y +x +5.∵1≤x ≤4,1≤y ≤9,x ,y 是整数,∴100≤100x ≤400,10≤10y ≤90,6≤x +5≤9,∴116≤s +t ≤499.∵s +t 为11的倍数,∴s +t 最小为11的11倍,最大为11的45倍.∵100x 末位为0,10y 末位为0,x +5末位为6到9之间的任意一个整数, ∴s +t 的末位是6到9之间的任意一个整数.①当x =1时,x +5=6,∴11×16=176,此时x =1,y =7,∴t =71.根据题意,71=71×1,由71=a 2-b 2=(a +b )(a -b ),可得⎩⎨⎧ a +b =71,a -b =1,解得⎩⎨⎧ a =36,b =35,∴F (t )=3536. ②当x =2时,x +5=7,∴11×27=297,此时x =2,y =9.∴t =92.根据题意,92=92×1=46×2=23×4,由92=a 2-b 2=(a +b )(a -b ),可得⎩⎨⎧ a +b =92,a -b =1或⎩⎨⎧ a +b =46,a -b =2或⎩⎨⎧ a +b =23,a -b =4. 解得⎩⎨⎧ a =24,b =22.∴F (t )=1112. ③当x =3时,x +5=8,∴11×38=418,此时x =3,y 没有符合题意的值,∴11×28=308,此时x =3,y 没有符合题意的值.④当x =4时,x +5=9,∴11×39=429,此时x =4,y =2.∴t =24.根据题意,24=24×1=12×2=8×3=6×4,由24=a 2-b 2=(a +b )(a -b ),可得⎩⎨⎧ a +b =24,a -b =1或⎩⎨⎧ a +b =12,a -b =2或⎩⎨⎧ a +b =8,a -b =3或⎩⎨⎧ a +b =6,a -b =4.解得⎩⎨⎧ a =7,b =5或⎩⎨⎧ a =5,b =1,∴F (t )=57或15. 11×49=539不符合题意.综上,F (t )=3536或1112或57或15. ∴F (t )的最大值为3536. 9.(1)问题发现:如图1,在△ABC 中,AB =AC ,∠BAC =60°,D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 ,连接EC ,则①∠ACE 的度数是________;②线段A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2)拓展探究:如图2,在△ABC 中,AB =AC ,∠BAC =90°,D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 ,连接EC ,请写出∠ACE 的度数及线段AC ,C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DBC 中,∠ABC =∠ACB =45°,∠BDC =90°.若BD =3,CD =5,请直接写出AD 的长.解 (1)①60° ②AC =CD +CE[解法提示] 由题意,得△ABC 和△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AB =AC =BC ,AD =AE ,∠BAC =∠DAE =∠B =60°.∴∠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 .∴△BAD ≌△CAE (SAS).∴∠ACE =∠B =60°,BD =CE .∴AC =BC =CD +BD =CD +CE .(2)∠ACE =45°,2AC =CD +CE .理由:由题意,得∠BAC =∠DAE =90°,AB =AC ,AD =AE .∴∠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 .∴△BAD≌△CAE.∴BD=CE,∠ACE=∠B=45°.∴BC=CD+BD=CD+CE.∵BC=2AC,∴2AC=CD+CE.(3)AD的长为 2.[解法提示] 过点A作AE⊥AD交DC于点E,则∠DAB=∠EAC.∵∠BDC=90°,∴∠DBA+∠ABC+∠DCB=90°.∴∠DBA+45°+(45°-∠ECA)=90°.∴∠DBA=∠ECA.又AB=AC.∴△BAD≌△CAE(ASA).∴BD=CE,AD=AE,∴CD-BD=CD-CE=DE,而DE=2AD,∴CD-BD=2AD,∴AD= 2.。

简析数学阅读理解题

简析数学阅读理解题

简析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赣榆宋庄中学 熊卫星近几年,阅读理解题成为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

它一般具有篇幅长,内容丰富,题型新颖,信息陌生等特点;它唬住了大多数的同学,让他们知难而退,丢了分数。

主要题型有以下几种:一、阅读解题过程,辨析错误例1.小明和小芳一起解答:化简小明:a 原式小芳:原式简析:本题考查了用二次根式公式化简,学生经常忽略公式的使用条件。

像本题隐含条件a <0a,当a <0;小芳忽视了的条件是a ≥0.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对基本概念不能简单的背背,要把握概念的内涵,限制条件,平时准备一本错题集,把自己平时的错题进行摘抄。

正解:由被开方数1-a ≥0,及a ≠0得a <0.则原式=--a (练习1:(济南)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k x +k-x+=(21)1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12x x 、,(1)求k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 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2k--4k 2(21)>0,解得k <14 (2)存在。

如果12x x 、,互为相反数,则1x +2x =22k-1-k =0,则k=12。

因此当k=12 时,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

阅读上面解答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二、阅读解题过程,类比解题例2(巴中)阅读材料,解答问题:从A B C ,,三张卡片中选两张,有三种不同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组合,记作2332C 321⨯==⨯.一般地,从m个元素中选取n 个元素组合,记作:(1)(1)C (1)321n m m m m n n n --+=-⨯⨯⨯例:从7个元素中选5个元素,共有5776543C 2154321⨯⨯⨯⨯==⨯⨯⨯⨯种不同的选法.问题:(1)46C =15(2)从某学习小组10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共有 120 种.简析:此题给出陌生信息组合公式运用,要求学生先理解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领悟组合公式如何使用,最后模仿来解决问题,这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自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解析
一、 题目来源:原创题
这类题目的结构一般为:给出一段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将材料所给的信息加以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推理解答。

本题依据初高中数学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

二、 原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解不等式 |x-5|-|2x+3|<1
解:x =5和x =2
3
分别使上式两个绝对值中代数式的值为零,它们将数轴分成三段:
于是,原不等式变为
(Ⅰ)
或(Ⅱ)
或(Ⅲ)
解(Ⅰ)得 x<-7, 解(Ⅱ)得31<x≤5, 解(Ⅲ)得 x>5;
所以(Ⅰ)(Ⅱ)(Ⅲ)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解集为
x<-7或x>3
1。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解不等式|x+3|+|x-3|>8
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x =-3和x =3分别使上式两个绝对值中代数式的值为零,它们将数轴分成三段:
……………………2分
于是,原不等式变为
(Ⅰ) ⎩⎨⎧>--+--<8
)3()3(3x x x
或(Ⅱ)⎩⎨⎧>-++-<≤-8
)3()3(33x x x
或(Ⅲ)⎩
⎨⎧>-++≥8)3()3(3x x x ……………………4分 解(Ⅰ)得 x<-4,
解(Ⅱ)得无解,
解(Ⅲ)得 x>4; ……………………6分
所以(Ⅰ)(Ⅱ)(Ⅲ)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原不等式的解集,解集为x<-4或x>4。

……………………8分
四、试题解析
此阅读理解题含两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计算为背景,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组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解题过程新思路、新方法,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应变能力,同时也提供全新的的阅读材料,介绍新知识,用来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此题的难点是把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

通过不等式的求解,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能力。

本题还突显了初高中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

五、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对应关系
新课标和考纲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考查学生在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领悟程度。

六、考查知识点
本题用到的知识:绝对值、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基础知识,
七、能力要求
主要技能: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核心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八、试题难度:中等
九、试题价值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类比能力等,同时也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来说这类问题至少有据可依,有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题还充分体现初高中数学之间的联系,突显数学学科整体的系统性。

阅读理解题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灵活性、全面性,除了初中数学
的基础知识外,更注重考查阅读理解、分析转化、范例运用、探索归纳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