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的德育
谈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谈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62b30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5.png)
谈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引言在当代社会中,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观点和建议。
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亲属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家庭规则的制定、道德价值观的传递以及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子女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形成道德观念: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惯,从而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2. 培养情感与人际关系:家庭是培养孩子情感与人际关系的温床。
在家庭中,孩子能够研究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情感以及如何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
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更加健康、自信、乐观。
3. 增强家庭凝聚力: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研究和成长的过程。
家庭成员通过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将成为孩子未来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重要支持。
家庭教育的策略和建议1. 建立明确的家庭规则:制定家庭规则能够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规则的制定应该参考孩子的年龄、性格和需要,以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2. 积极的沟通与互动: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互动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
同时,家长还应该利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专注和关注,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3.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和引导者。
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孩子。
要求孩子具备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家长首先要先具备并践行。
4. 增加与外界的互动:家庭教育不应仅限于家庭内部,还应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德育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德育](https://img.taocdn.com/s3/m/4845be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f.png)
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德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德育更是塑造孩子良好品格和价值观的关键因素。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以下是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德育的几个关键点:尊重与理解在家庭中,父母应以身作则,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
通过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诚实与信任诚实是德育的基石。
父母应该教导孩子诚实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展示这一点。
同时,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信赖父母,并且父母也会信任他们。
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分配适当的家务任务,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需要为家庭的和谐与秩序负责。
同情心与助人为乐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同情弱者,乐于助人。
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帮助邻居或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让孩子实践这些价值观。
公平与正义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无论他们的背景或能力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公正地对待孩子和他人。
自我控制与情绪管理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情绪教育,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对环境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育孩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
文化传承与尊重多样性让孩子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
通过阅读、旅行或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拓宽孩子的视野。
自我反省与持续学习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反省,从错误中学习,不断进步。
同时,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终身学习,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将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德育工作指南的家庭教育指导
![德育工作指南的家庭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80b04e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9.png)
德育工作指南的家庭教育指导德育工作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石。
家庭教育的指导起到了引导和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探讨德育工作的家庭教育指导,旨在帮助家长实施德育工作,培养出健全的个体。
一、家庭环境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其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塑造孩子积极向上的品格。
因此,家长需要营造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1. 亲情温暖: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打造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氛围。
家人应经常表达亲情和关爱,并给予孩子合适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文化熏陶: 家里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些经典文学书籍、艺术品,鼓励孩子参与文化活动,帮助他们培养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3. 和谐互动: 家庭中的和谐互动有助于孩子学习团队合作和共同价值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和兄弟姐妹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和活动,培养他们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二、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德育工作的基石。
家长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1. 信任和尊重: 家长需要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通过真诚的交流和倾听,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人观点和独立性,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
2. 榜样示范: 家长是孩子的最佳榜样。
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良好品德的榜样。
3. 共同成长: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教育成为一种共同的体验。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家务、阅读等,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方法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1. 善于引导: 家长应善于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
鼓励孩子在面临困难和问题时思考解决方法,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反馈。
浅言家庭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浅言家庭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d6828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5.png)
浅言家庭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家庭德育对孩子们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家庭德育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家庭宗旨、家庭沟通、家庭功课以及家庭活动等等。
首先,家庭环境是家庭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家庭环境可以影响孩子们的品性和价值观念,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氛围的建立,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温暖、谅解的气氛。
家庭氛围的建立包括,经常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及营造真诚、宽容、尊重的家庭文化等。
其次,家庭宗旨是家庭德育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庭宗旨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尊重和容忍他人,培养尊重法律、礼仪、礼节、自然环境等道德原则。
家庭宗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道德标准,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促进他们自身的道德发展。
再次,家庭沟通是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沟通是家庭德育的基础,家长必须非常重视家庭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家庭沟通要实现目的性,使孩子明白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此外,家庭功课也是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功课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家庭功课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道德行为,更好地学习礼仪、法律和其他道德原则。
最后,家庭活动也是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充分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道德问题,引导孩子们更好地完成道德决策。
家庭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道德意识,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家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家庭环境、家庭宗旨、家庭沟通、家庭功课以及家庭活动等内容,都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氛围的建立,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德育环境,并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注重孩子的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充满了爱心与理解的家庭环境,努力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辅助孩子们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
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1e3a1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4.png)
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在当今社会,品德教育对于培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作为最早接触孩子的教育形式,承担着传授良好品德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方面展开讨论。
一、父母身教为根基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引导者,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形成。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
例如,父母应该诚实守信,严守诺言;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勤奋努力,追求卓越等等。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接受良好的品德。
二、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爱是品德教育的基石。
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会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进而懂得关心他人、宽容和分享。
另外,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
三、道德教育促进人格培养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应该通过讲述故事、讲述经典、进行亲身示范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例如,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关心社会问题,培养公民责任感等等。
通过道德教育,孩子可以明确道德界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行为提供准则和约束。
四、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除了供给正面教育,也需要通过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来引导他们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父母应该注意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在沟通中,父母应该注重夸奖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尊重的权益。
此外,父母还应该适时地给予孩子批评和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引导他们改正并学会自我约束。
通过良好的沟通,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教育。
对幼儿家庭德育的思考
![对幼儿家庭德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1698d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8.png)
对幼儿家庭德育的思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无疑是最为基础且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我,不禁思考: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二、关爱孩子,尊重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家长要充分关爱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
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注重实践,培养习惯德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说教,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践行道德。
例如,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四、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五、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家长要有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
同时,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六、注重沟通,共同成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共同探讨道德问题。
通过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扰。
对幼儿家庭德育的思考有时候,看着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我就在想,德育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不仅仅是教会孩子遵守规则,更是教会他们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善良、正直的心。
家长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无比重要。
记得有一次,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一个小男孩因为抢夺玩具而争吵,他的妈妈并没有立刻责骂他,而是耐心地问他:“你觉得自己这样做对吗?别人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样的场景让我深感,家长的教育方式真的能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一点,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家庭德育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家庭德育教育的意义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76f16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3.png)
家庭德育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家庭德育教育是指家庭为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行为,在当今时代,家庭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家庭德育教育的意义以及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家庭德育教育的意义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通过家庭传承家风,培养孩子敬爱长辈、尊重老师、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家长也应该扮演好一个合格的榜样,与孩子共同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的力量,让孩子受到正能量的熏陶。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家庭的德育教育,孩子能够受到家庭环境中积极负责的教育、面对矛盾冲突的解决能力、和睦同欢的习惯。
在与他人交往中,孩子表现着自信、真诚和乐观,使其融入集体、与人交往更加和谐。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自己清洗衣物、整理书籍、收拾自己的东西,并且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自觉保护自然资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4、促进健康成长家庭德育教育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工作快乐、生活正向、精神蒸蒸日上是人们期望的状态,同时也是孩子们的期待和追求。
孩子要有丰富的兴趣爱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坚韧不拔的心态。
二、家庭德育教育的方法1、正确引导家庭德育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家长应该先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孩子需要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格。
2、倡导感恩爱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情感基础之一,感恩是一种美德。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从小培养感恩之心,学会感激自然、热爱生活、珍视亲情和友情。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孩子和周围人的关爱,都应加以维护和温暖。
3、培养共情力培养孩子的共情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共情指的是理解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情感。
共情是一种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家长该因材施教?
![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家长该因材施教?](https://img.taocdn.com/s3/m/be8528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7.png)
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家长该因材施
教?
因材施教原则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意味着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个性和
发展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在家庭德育中,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
个性,因材施教。
1. 理解和尊重孩子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家长应该尊重
和理解孩子的差异,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2.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在,鼓励
他们发展和深耕自己的特长,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培养机会。
3. 个性化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采取个性化的教学
方法,提供符合孩子特点和需要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4. 目标导向教育: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鼓励孩
子积极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5. 提供支持和指导: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困难,发展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个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家长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德育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德育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c3fa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5.png)
德育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德育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人们意识到,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成长,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德育家庭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德育家庭教育的价值1. 传承家风家风是一家的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总和。
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孩子成为一名善良、有爱心、有责任感和有公德心的人。
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继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弘扬家族的优良品质,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2. 培养性格德育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
家庭氛围、父母的行为、言语以及与孩子的交往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言传和身教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人生观。
这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和自尊心,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人。
3. 培养责任心德育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责任心。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让他们懂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孩子可以通过完成家庭事务,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4. 培养独立性德育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从小学会自理、自己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会更加自信和独立。
因为他们受到了德育教育,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悟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二、德育家庭教育的作用1. 影响孩子的未来德育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
在家庭中,孩子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观念和行为方式。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到德育教育,将受益终身,会体现在他们的工作中、家庭中和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
2. 促进家庭和谐德育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和谐。
在家庭中,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助、互爱的感情,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促进家庭之间的和谐发展。
同时,德育家庭教育也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和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f0e4a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3.png)
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和了解世界的地方。
通过家庭德育教育,孩子可以接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父母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模仿和研究的榜样。
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家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还包括培养良好的行为惯。
通过家庭德育教育,孩子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惯,例如自律、勤奋和诚实。
这些良好的行为惯将对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培养社会责任感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让他们参与家庭和社区的义务和责任,孩子们可以理解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这将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参与感的公民。
4. 帮助孩子应对挑战和困难在家庭德育教育中,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应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他们可以指导孩子如何面对失败、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
通过这样的培养,孩子们可以建立起自信和坚韧的品质,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5. 建立家庭凝聚力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通过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和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
这将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温暖和支持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家庭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应对能力和建立家庭凝聚力。
父母应该重视家庭德育教育,为孩子的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
![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818ec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6.png)
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以下是 8 条家庭品德教育的内容:1. 诚实可是家庭品德教育超级重要的一环哪!就像建房子得有稳固的根基一样,诚实让家人之间充满信任。
你想想,要是你对爸妈撒了谎,被发现后他们得多失望呀!就像那根基突然晃动了似的。
记得有一次我偷偷拿了零花钱买零食却没告诉爸妈,后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那种滋味可不好受呢!2. 尊重他人,这在家庭里可不能少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得尊重对方。
这不就跟花儿需要阳光一样吗?要是你总是打断别人说话,或者不考虑别人的意见,那多不礼貌呀!有一次我弟弟在说话,我没认真听还笑话他,他立马就不高兴了,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啦。
3. 责任感,这可是家庭和谐的关键咧!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像火车得沿着轨道前进,不然就会出乱子。
要是你答应了做家务却不做,那怎么行呢?有一回我答应帮妈妈浇花,结果玩忘记了,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愧疚极了。
4. 善良,让家庭充满温暖呀!要像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一样去对待家人。
如果你对家人都不善良,那还能对谁好呢?我记得有次妈妈生病,我主动照顾她,给她端水递药,她感动得不得了,那时候我就知道善良的力量有多大啦!5. 宽容,这在家庭里多重要啊!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呢,就像走路也会有磕绊一样。
要是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那多累呀!有一回我和姐姐吵架,后来我主动和好,我们的关系反而更好了呢!6. 勤劳,家里要是没个勤劳的人那可不行哟!就像蜜蜂得辛勤采蜜一样。
你总不能啥都不干等着别人伺候吧!我有时候偷懒不想收拾房间,看到乱七八糟的就难受,之后我就养成了主动收拾的习惯。
7. 礼貌待人,在家庭里也不能丢哇!这好比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要是对家里人都没礼貌,那多不像话呀!有次我没跟爸爸打招呼就跑出去玩,回来后爸爸就教育了我一顿呢。
8. 感恩之心不能忘呀!想想家人为你付出了多少,就像大树滋养着树叶一样。
你要是不懂感恩,那可太让人心寒了!每次吃饭我都会感谢妈妈做的美味饭菜,妈妈也会特别开心呢!我的观点结论是:家庭品德教育真的太重要啦,需要我们在。
家庭德育工作总结简短
![家庭德育工作总结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648402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d.png)
家庭德育工作总结简短
家庭德育工作总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德育工作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家庭对德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和反思,现在我想分享一些总结和心得。
首先,家庭德育工作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参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
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父母双方要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共同为孩子的德育工作负责。
其次,家庭德育工作需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孩
子的良好榜样。
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再次,家庭德育工作需要注重沟通和引导。
父母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
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最后,家庭德育工作需要注重爱的教育。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要用爱心
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同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总之,家庭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努力,注重榜样的
力量,沟通和引导,以及爱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健康成长的孩子。
希望我们家庭在未来的德育工作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孩子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精选5篇)
![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025e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3.png)
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精选5篇) 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范文第1篇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
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
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
”[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
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
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二、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简析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德育家庭教育
![德育家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92e5d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a.png)
德育家庭教育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社交环境之一,家庭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德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方式。
首先,德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父母的言传身教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德育家庭教育需要从孩子的日常行为入手。
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例如,当孩子分享食物或者玩具时,父母应及时表扬并肯定他的行为;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也应耐心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帮助孩子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另外,父母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帮助孩子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意见,并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家庭还应注重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共同遵循和传承的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家风可以为孩子提供明确的道德指引,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家风。
通过言传身教,父母教育孩子遵守家规、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各方面的品质。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展孩子的德育教育。
家庭可以共同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孩子感受社会的多元性和美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和讨论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引导孩子从中获取道德启示。
综上所述,德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德育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德育家庭教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2469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png)
德育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在塑造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努力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德育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首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们往往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和成长。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始终保持诚实、正直和宽容的态度。
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教会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其次,家庭应该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十分关键。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处理问题时应保持冷静和善良的态度。
第三,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如晨起整理床铺、按时完成作业、独立完成家务等,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同时,父母还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做决策和承担后果,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第四,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与他人的交往和相处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和社交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与他人相处时,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倡导友善和宽容的态度。
最后,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往往容易陷入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维模式中。
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教导他们珍惜拥有的一切,并理解他人的付出和努力。
同时,父母还应该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并懂得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德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并努力将德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浅议德育教育中家庭环境的作用及优化
![浅议德育教育中家庭环境的作用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a4e35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1.png)
浅议德育教育中家庭环境的作用及优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德育教育的最重要场所之一。
在家庭环境中,孩子接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就德育教育中家庭环境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家庭环境进行探讨。
一、家庭环境对德育教育的作用1.价值观的传承在家庭环境中,孩子会接触到家长的言传身教,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接受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为其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2.行为规范的养成家庭环境中的行为模范往往是孩子学习的典范。
如果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孩子自然也会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
3.情感的培养家庭是孩子情感发展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使孩子具备健康的情感状态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优化家庭环境的方式1.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营造出和谐、稳定、温馨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注重家庭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教诲,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举止来影响孩子。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3.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家庭规则对于孩子的行为养成和品德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与孩子一同制定家庭规则,并严格执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4.营造积极的家庭互动家庭互动是促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方式。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庭回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同样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相互配合,共同为孩子的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家庭教育的重心——德育
![家庭教育的重心——德育](https://img.taocdn.com/s3/m/a91594f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d.png)
家庭教育的重心——德育〔关键词〕家庭教育;德育;实施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由于其环境与学校和社会不同,基于这种特殊性,它对人的影响显得更重要。
因为忽视了德育,将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观念异化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么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呢?家长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高度重视与智力教育相比,德育见效慢,不能直接体现出教育效果,所以一些家长总以为德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由于这种看法和观念的影响,往往导致人们忽视德育,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道德缺失。
因此,在家庭中如何实施德育呢?我们首先强调的就是家长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不仅取决于智商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品德是情商中最本质的东西,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们愿意与其交往,这就意味着他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成才机会。
品德是一个人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各种素质的培养必须包含品德教育的成分,不含品德教育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素质教育,而良好的品德正是一个人所接受的外部教育的核心。
一个人有了高尚的道德,就意味着他的人生有了追求和动力,他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有道是,与其望子成龙,莫如教其做人。
它正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准确把握道德品质的基本特征人的道德品质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一种非制度的规范,就是说它的形成要通过教育宣传、社会舆论等方式来实现,而不会自发地形成,也不会在没有任何示范的情况下形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要不断宣传、引导和示范。
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他们的良好品德。
其次,道德品质是一种自律和内化的行为。
一种良好品德形成后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不是外力的结果,而是出于道德价值判断后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和特征。
【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a6f75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c.png)
【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家庭是宝宝刚刚出生就会接触的社会生活环境,会对宝宝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德育也是在家庭环境中培养起来的。
德商教育的核心就是孩子健康品格的养成教育。
精神成长的富足,会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纯粹,一辈子都会受益匪浅。
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最重要的地方。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孩子的童年必须就是无忧无虑,欢乐自在的。
至了小学以后,由于就是独生子女,自己的童年没有人吃饭自己一起嬉戏,小伙伴也挺太少,家里也没什么小伙伴去,孩子有时可以产生孤独感。
所以我做为一个家长,平时可以使孩子多和小伙伴、小朋友在一起,要是旁边的家庭存有小朋友的话,也可以应邀小朋友去我家中,或着回去别的小朋友家中玩玩、居住。
这样搞的好处就是,要是儿子自己存有什么玩具,但是小朋友没的话,儿子可以主动借予别人。
要是小朋友不小心弄坏了,我们也真的无所谓。
这样孩子就不能由于家中只有自己而寂寞,性格也不能显得暴躁,并且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玩的过程,无形中提升了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遇物则诲”孩子上二年级时的,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小伙伴在走廊上嬉戏,嘴唇遇到了操场的滑车上,一下子就上涌了很多血,也特别苦。
我晓得了以后马上赶着回去学校拎他至医院化疗。
儿子跟我谈了整个事件的起因,就是由于一位小朋友恶作剧扳手了他的腿才遇到了滑车上。
看见儿子包扎的嘴唇,我真的缠在孩子嘴上,难受在我心啊,为了使孩子也拒绝接受教育,我对儿子说道:“那个小朋友一定不是故意必须危害你的,就是你们不小心导致的,所以接下来和小伙伴玩玩时一定必须注意安全,谁都不要搞危险的游戏,所以这件事情就不要太在意了。
”当那位大同学的妈妈获知她的孩子在学校惹来了祸赶往学校时,我已带着孩子从医院返回学校,我没和他妈妈争执,心态超级不好的说道:“没关系,孩子们还是好朋友。
”他的妈妈真的特别敬佩,也使孩子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学可以了恭敬和包容。
简述家庭德育的特点
![简述家庭德育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8e39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0.png)
l、全面性。
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一是指学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学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
二是指社会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须完成,社会教育触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
例如生孩子等。
总之,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学校教育要广泛得多。
三是指参与人员的全员性。
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完成家庭教育的义务。
家庭教育的极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一个合格社会成员,必须接受全面教育。
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家庭教育都有责任使其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这一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2、广泛性。
家庭教育的广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
家长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言传身教随时可见,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趋向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
即使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对其子女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家长对子女择业。
待人处世、社交、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复杂性。
家庭教育的复杂性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
家庭教育没有规定的教育内容和学制。
家庭只有自然的条件,难有人为的选择。
特别是家庭关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
家庭教育复杂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求不一致,经常陷于“教而无效,放而不忍”的困境。
左邻右舍对孩子的影响有好有坏。
从目前我国的居住条件来看,很难做到象孟母三迁的事实。
这就构成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
4、渗透性。
渗透性也可称感染性。
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决定了家庭经济状况。
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
家长的爱好等都会耳儒目染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
特别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刻。
5、灵活性。
家庭教育不象学校教育那样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
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
“遇物则诲”,相机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易为孩子所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庭的德育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浅谈家庭的德育
______石益兴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这里我和广大家长一起来浅谈家庭的德育:家庭德育教育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怎样进行家庭德育主要内容和方法
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一、“好”或“不好”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
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中,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
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
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
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
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
只是这种最初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
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
然而,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
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
有实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放军混为一谈。
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
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
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难奏效。
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
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开始形成的。
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对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本质的理解;2.从只注意道德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需说明的是,学龄初期儿童虽然形成和发展了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但并不能因此绝对保证他们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因为,这一时期儿
童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时有所见。
因此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帮助他们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还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观点、道德原则、道德感情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道德信念,也是这一时期儿童在已有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
通过教育,可望使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从而表现出认真完成作业,用心听课,遵守纪律等良好道德行为。
?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爱心教育
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等。
对孩子来讲,进行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爱心。
爱心教育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
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家乡、居住的街道和村庄,爱名胜古迹、壮丽山河,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独生,得到了太多的关注与爱,可是很多家长却常忽视孩子的爱心教育。
不少家长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
其实不然,你从不教孩子爱父母,孩子从哪里学会爱你们
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许多国家把文明礼貌看作是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
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礼貌,生活
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国家建设就能更顺利进行。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
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
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三、劳动教育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
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
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
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让孩子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磨炼孩子意志,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劳动教育要先从自我服务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
2.家务劳动,这是要求孩子逐渐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主动去干点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
3.集体公益劳动,孩子入学后,应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2017 年0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