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谈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谈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谈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引言在当代社会中,教育被认为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观点和建议。

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亲属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家庭规则的制定、道德价值观的传递以及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子女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形成道德观念: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惯,从而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2. 培养情感与人际关系:家庭是培养孩子情感与人际关系的温床。

在家庭中,孩子能够研究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情感以及如何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

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更加健康、自信、乐观。

3. 增强家庭凝聚力: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研究和成长的过程。

家庭成员通过互相尊重、理解和信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将成为孩子未来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重要支持。

家庭教育的策略和建议1. 建立明确的家庭规则:制定家庭规则能够帮助孩子明确行为的界限,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规则的制定应该参考孩子的年龄、性格和需要,以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2. 积极的沟通与互动: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互动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

同时,家长还应该利用适当的时机给予孩子专注和关注,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3.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和引导者。

家长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孩子。

要求孩子具备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家长首先要先具备并践行。

4. 增加与外界的互动:家庭教育不应仅限于家庭内部,还应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家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品德

家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品德

家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品德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也是他们品德培养的第一课堂。

因此,家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品德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家庭应该成为孩子品德教育的榜样。

孩子天生具有模仿的天赋,他们会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成为孩子的榜样。

如果父母善良、宽容、诚实,孩子也会受到影响,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品德。

其次,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功的基石。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一些家务活,让他们参与到家庭的日常事务中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比如,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清洗餐具等。

通过这些小事,孩子可以学会承担责任,体验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的价值。

此外,家庭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友善和合作意识。

友善和合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来培养他们的友善和合作意识。

比如,鼓励孩子与兄弟姐妹分享玩具,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的感受。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品德培养的重要内容。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坚定的品德。

最后,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善良和乐于助人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家长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正面的故事,教育孩子如何善待他人,如何乐于助人。

同时,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

总之,家庭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应该成为孩子品德教育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友善和合作意识、自信心以及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家庭德育教育

家庭德育教育

家庭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家庭德育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人生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德育教育不仅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塑造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培养孩子的人格、价值观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家庭德育教育。

一、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家庭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关注他人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倾听和关怀他人的需求。

通过日常生活和家庭活动,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友善态度。

2.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德育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应该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父母的榜样和言传身教,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

3. 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家庭德育教育也需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合适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事务,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有效开展家庭德育教育的方法1. 父母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学习道德行为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大。

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孩子眼里是如何被理解和模仿的,从而塑造积极正面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父母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确保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榜样。

2.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创造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情和安全。

此外,家长还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使孩子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并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 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孩子的德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如何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

如何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

如何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孩子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其将来的成长和发展,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德育引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往往因为工作繁忙、缺乏教育知识或者把家长责任交给学校,导致孩子的德育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家长在孩子德育中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不仅仅是孩子的抚养者和保护者,更是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传承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德育成长。

因此,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首先需要明确家长在孩子德育中的作用。

家长在孩子德育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情感支持和监督管理。

首先,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

其次,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德育引导,倡导正义、诚信、友爱、勤劳等美德,引导孩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鼓励、赞许、宽容孩子的一切尝试和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最后,家长还需要对孩子进行监督管理,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生活,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规章纪律,纠正和惩罚孩子的不当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二、家长需要具备的德育知识和技能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不仅需要明确家长在孩子德育中的作用,还需家长具备一定的德育知识和技能。

德育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儿童发展知识和德育规范等方面。

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和意愿,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引导。

教育学知识可以帮助家长了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孩子,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儿童发展知识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有效的德育计划。

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家长该因材施教?

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家长该因材施教?

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家长该因材施
教?
因材施教原则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意味着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个性和
发展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在家庭德育中,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
个性,因材施教。

1. 理解和尊重孩子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家长应该尊重
和理解孩子的差异,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2.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在,鼓励
他们发展和深耕自己的特长,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培养机会。

3. 个性化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采取个性化的教学
方法,提供符合孩子特点和需要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4. 目标导向教育: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鼓励孩
子积极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5. 提供支持和指导: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困难,发展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在家庭德育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个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家长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道德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正确的道德观灌输给孩子并使其信念坚定,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正确的道德观成为了一个挑战。

以下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家长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

1. 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他们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影响力源泉。

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例如,要坚守诚实、正直和公正的原则,坚持承诺,与人为善,以此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鼓励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与环保、慈善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并通过反思和讨论加深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3.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及背后的原则。

同时,家长也要教导孩子在沟通中保持礼貌和善意,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权益。

4.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纪律良好的习惯和纪律是培养孩子道德观的基础。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日常生活习惯和家规,并亲自示范和要求孩子遵守。

例如,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的日常生活,尊重长辈等。

通过坚持执行规则,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5. 鼓励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家长可以以学习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和解决道德困境。

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观看电影等方式,选取一些具有道德问题的情节让孩子了解并思考。

在讨论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各种价值观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6.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来培养孩子的道德观。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心,共同参与家务和感恩意识的灌输等,都能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
1. 孩子很懂事,做事认真负责,很有责任心。

2. 孩子很有礼貌,懂得尊重长辈,与人交往也很得体。

3. 孩子很团结,善于合作,懂得分享。

4. 孩子很有爱心,热心帮助别人,关注弱势群体。

5. 孩子很勤奋,认真学习,成绩优异。

6. 孩子很自律,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生活习惯良好。

7. 孩子很坚强,遇事不气馁,有很强的逆境承受能力。

8. 孩子很诚实,从不说谎,也不欺骗别人。

9. 孩子很有创造力,善于发掘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10. 孩子很有远见,能够为将来做出计划和规划。

这些评语都是孩子德育表现的正面评价,也是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

让孩子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

家长对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评价

家长对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评价

家长对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评价家长对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评价一、孩子不仅仅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庭的未来,孩子将来能否成材,与小时候的心性品行是密不可分的二、谢谢老师这一学期来对孩子的教育,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作为家长我也会好好督促孩子学习,更希望他的成绩越来越棒三、感谢老师们这一学期以来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使得他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我们衷心的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四、谢谢您这一学期来对孩子的教育,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使他的学习成绩又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五、作为家长我也会好好督促孩子学习,更希望他的成绩越来越棒再表感谢您辛苦了!六、___能自觉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就是拖拉的时间太长,希望今后找出自己不足之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七、有些任性,做事拖拉,学习拈轻怕重,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八、该同学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尊敬长辈,爱护幼小,非常富有同情心。

学习比较粗心,不是很勤奋,书写潦草,但作业能按时完成,在家里能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九、总体来说比较理想,对人和善,做事认真,尊敬老人长辈,爱护小生命花草,不破坏公共设施,热爱班集体,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能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任务,讲究卫生,有时能主动帮家里干活。

十、上课听好老师讲的每一节课,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更多的希望。

好好学习吧!知识永远是最强的力量。

十一、本学期,小孩经历了一段较为叛逆的时间,期间,有些贪玩,造成作业没按时完成,致使成绩下滑及被动,到暑假结束时,这种情况已改变了许多,有了明显的进步。

十二、你是一个富有责任的可爱的小孩子,不过性情比较急躁,任性,在家做作业比较拖拉,希望在新的学年里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改变一些坏毛病,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完善自我!十三、___在大的方面很懂事,能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挫折。

但有时候耐心不够,有点急躁。

在学习方面,能追求上进。

希望能更加认真一点,仔细一点,并持之以恒。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精选
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语如下:
(1)我很感谢老师对我们孩子的教导。

我们对孩子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一直抓的比较紧,他在家中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学习时间利用尚可。

孩子表现很好,自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作业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为了他进步更快,我们将积极配合老师对他的教育。

(2)乐于助人,待人友善。

做事追求尽善尽美,认真学习,爱好广泛,德智体方面都全面发展。

希望她以后能再接再厉,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品德,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国家作贡献。

就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热爱学习,喜欢运动,喜欢画画,自立能力强,不乱花钱。

就是个活泼、有爱心的好孩子。

(3)乐于助人,待人友善。

能尽量帮干家务,吃穿不追求名牌,不与他人攀比。

一直受到爸妈的表扬,做事追求尽善尽美。

认真学习,爱好广泛,德智体方面都全面发展。

希望她以后能再接再厉,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品德,充满斗志,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国家作贡献。

(4)宝贝,看到你一天天茁壮成长,爸爸妈妈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生活中你待人诚恳有礼,富有爱心,学习上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认真发奋,真是个好孩子!期望你以后能改掉粗心的毛病,并且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做一个更出色的好孩子!。

如何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

如何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

如何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长在孩子德育引导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

,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家长对孩子德育引导的重要性、家长在孩子德育引导中的作用、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引导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为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家长对孩子德育引导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因此,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是孩子性格和行为养成的重要因素。

家长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塑造孩子的人格和品德。

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那么孩子就会在德育方面得到有效的引导,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其次,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如果家长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那么孩子就会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避免走入错误的人生轨迹。

最后,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家风正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正确的德育引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那么孩子就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引导,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与价值观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与价值观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品德与价值观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每个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承载着教育孩子品德与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家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注重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

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举止,所以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品德和价值观的典范。

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做到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只有父母自身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引导孩子。

其次,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合适的家务,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

通过完成家务任务,孩子可以学会对家庭的责任和奉献,在其中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义工活动,教育他们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明白责任和奉献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为他人着想的良好习惯。

另外,家庭教育也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鼓励,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和探索新事物。

在孩子尝试中,父母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同时,父母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家庭的文化熏陶,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

家庭可以安排一些合适的家庭活动,如一起观看有益的电影、阅读有启发性的书籍,或者参观博物馆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方面,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持性。

同时,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是为了整个团队的成功。

德育家庭教育

德育家庭教育

德育家庭教育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社交环境之一,家庭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德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有效方式。

首先,德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父母的言传身教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德育家庭教育需要从孩子的日常行为入手。

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例如,当孩子分享食物或者玩具时,父母应及时表扬并肯定他的行为;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也应耐心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帮助孩子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另外,父母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帮助孩子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意见,并为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家庭还应注重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共同遵循和传承的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

良好的家风可以为孩子提供明确的道德指引,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家风。

通过言传身教,父母教育孩子遵守家规、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各方面的品质。

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展孩子的德育教育。

家庭可以共同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和社区服务活动,让孩子感受社会的多元性和美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和讨论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引导孩子从中获取道德启示。

综上所述,德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中小学校生活德育“家庭三个践行”行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生活德育“家庭三个践行”行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生活德育“家庭三个践行”行动实施方案一、践行家庭美德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要倡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践行家庭美德。

(1)尊重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关心孩子的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和谐家庭: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传承美德:家长要身体力行,将家庭美德传承给孩子,如诚信、勤劳、节俭等。

2.具体措施:(1)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授课,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2)建立家长交流平台:通过群、QQ群等,让家长互相交流育儿心得,共同成长。

(3)开展家庭美德实践活动:组织家庭美德主题教育活动,如家庭读书会、家庭志愿服务等。

二、践行生活习惯(1)规律作息: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的习惯。

(2)健康饮食:教育孩子合理搭配饮食,注重营养均衡。

(3)自我管理: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任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2.具体措施:(1)开展生活习惯教育:在课堂上教授生活习惯知识,如睡眠、饮食、运动等。

(3)开展家庭生活习惯竞赛:组织家庭间的生活习惯竞赛,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三、践行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我们要教育孩子践行社会公德,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公民。

(1)遵守规则:让孩子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习惯,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

(2)关爱他人:教育孩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3)保护环境:让孩子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2.具体措施:(1)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课堂上教授社会公德知识,如公共道德、文明礼仪等。

(2)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设立社会公德奖励制度:鼓励孩子践行社会公德,如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

注意事项一:家长参与度不高解决办法:有时候,你会发现家长对于这些德育活动的参与度并不是特别高,可能是因为工作忙碌或者不重视。

家庭教育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家庭教育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家庭教育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个妈妈,我也有望子成龙的心理,但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我并没有一味地给孩子填塞文化学问,而是把德育培育放在了第一位。

众多成功者的阅历告知我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准备因素。

所以我很留意对孩子这方面的培育。

比如我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对他说,不论你做什么,只要自己能做到,就不要麻烦别人,这样才能早些独立,才能赢得别人的敬重。

比如我教孩子懂得感恩。

我曾让孩子看过一张索马里难民营黑人儿童的照片。

孩子看到照片上那个瘦骨嶙峋的黑人儿童,感到很惊异。

我说这个男孩和你年龄相仿,但他的国家正在发生战斗,许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而我们在我们的国家里,生活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

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

比如我教孩子要有爱心,不要欺侮小动物。

一次我观看他攥住猫咪的尾巴,头朝下把它拎起来,猫咪大声尖叫着他也不放手。

我马上生气地拽住他的头发,严峻地呵斥他:你情愿我拽你的头发吗?!我想这远比跟孩子讲疼惜动物、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这些大道理要管用得多。

给他深刻的感受,他才能有深刻的记忆。

比如我坚持要求孩子讲礼貌,我告知他,友好的态度能让人感觉到舒适。

假如你不希望别人粗鲁地对你,那么你首
先就要以礼待人。

我还教孩子学会敬重别人的劳动。

比如刚刚拖过的地板,你不能立即踩出许多脚印……
总之,我会随时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点滴小事,启发孩子通过换位思考亲自去感受和体验,从中真正领悟做人的道理,从而慢慢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辨别出是非对错和善恶美丑。

耿彦鸿。

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孩子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样化的价值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者和家长们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格外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首先,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从小孩子就要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父母要讲究说话的文明礼貌,注重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鼓励孩子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公平、公正的家务分工,并培养孩子爱护他人和环境的意识。

其次,学校教育是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学校不仅应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如讲授实例、引导讨论、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做善事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社会教育是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教育包括社会环境、社会角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

社会环境是孩子接触到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来源之一,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社会角色扮演也是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孩子可以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机构等,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助人为乐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社会活动是培养孩子品德教育的机会,通过社会活动,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最后,关注孩子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还应注重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品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体验来形成和巩固。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去实践品德教育。

家长对品德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对品德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对品德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文体活动,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多举办一些周末培训班,发展学生的特长。

3、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4、多开展各种安全纪律教育活动
5、下乱订书刊,不乱收费,收费利度应透明。

6、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因材施教,不要歧视差生。

7、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8、教师应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扬学生,少用打骂威胁。

9、注意食堂卫生,特别不应该—边拿包子一边收钱数钱。

10、优化育人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青年到校扰乱。

11、上课时间早,放学时间晚,注意学生的安全。

12、教师要多关心体贴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部分学生在路上违反群众纪律。

14、家庭作业要少而精。

15、教师要注意身心健康。

16、多组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

17、让学生多实践学到的知识。

18、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才艺的窗口和舞台,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丰富一些,激发学习潜力和动力。

19、建立所有老师和家长及学校的联系方式簿,便于学校、老师、
家长的联系。

20 、在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每个老师都多用多媒体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能否成立一个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强化辅导。

德育作业家长评价建议

德育作业家长评价建议

德育作业家长评价建议一、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家长应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德育作业情况。

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途径与教师沟通,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与教师一起为孩子的德育成长共同努力。

二、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通过亲身经历来感受社会的需要和责任,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家长可以在德育作业中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独立完成的空间,让孩子养成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责任心。

四、关注孩子的道德行为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五、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德育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六、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教育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教育,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七、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网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提醒他们注意网络安全,避免沉迷于网络世界,培养健康的网络行为和信息素养。

八、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品德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教育他们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情来培养孩子的品德,如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谦虚礼貌等。

九、鼓励孩子参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如兴趣班、社团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十、积极参与德育作业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德育作业,与孩子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指导孩子进行德育思考和反思,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教育家长感言

德育教育家长感言

德育教育家长感言德育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作为家长,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任。

以下是我对德育教育的一些感言。

作为德育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会从家庭中吸取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示范,树立起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我们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美德。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什么是对的,还要使他们有能力自觉地去做对的事情。

这就需要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决策。

同时,家长也要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约束,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指个体在情感、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智力。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和关怀来培养孩子的情商。

例如,与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和解决问题。

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需要有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家长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与意义。

同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关心弱者,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家长要与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德育教育。

学校是孩子另一个重要的德育教育场所,家长要与学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德育成长。

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参与一些德育教育活动,拓宽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德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家长,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情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我们要与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德育教育。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下一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范文】(一)萌发幼儿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从我国的科学家、数学家李四光,华罗庚身上都能看到爱国情思的巨大力量。

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

苏霍林基要求他的学生,首先要爱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自己的妈妈,容易懂,容易做,而且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因此,家长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关心、体贴、照顾大人病痛,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父母和亲人吃。

还可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孩子领受到祖国山山水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

我们还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形式的教育活动。

如:节日、故事、绘画、过生日等,使孩子感到做中国儿童的幸福,知道自己今日幸福是靠老一辈革命家,英雄,科学家奋斗,牺牲而换来的。

(二)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文明,礼貌的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

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

因此,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要尊老爱幼;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乱翻东西,吃饭要守规矩等等。

(三)培养孩子诚实,讲真话的好品质教育孩子不论拾到什么东西都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过。

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家长教育的'态度,如果对孩子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

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

如孩子要买彩色笔画画,遭到家长拒绝,结果孩子背着家长私拿邻居家的。

有的孩子做错了事怕挨骂挨打而说谎,有的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说谎等等。

若是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

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诚,私拿别人的东西,说谎,是因为受了大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家长不可掉以轻心,要处处以身作则。

(四)培养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幼儿勤劳俭朴的品质是通过劳动来培养的,幼儿劳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自我服务的劳动,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

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

自我服务劳动能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家务劳动能幼儿对家庭的关心,爱护,成年后主动关心别人,与各类人员保持良好关系。

同时,通过劳动获得生活的能力,长大后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和谐和家庭。

通过家务劳动,增强孩子参与意识和劳动观念。

可让孩子洗碗筷,打扫居室卫生,捡菜,就近处买小物品等。

通过劳动。

可培养幼儿爱惜劳动成果,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节省,俭朴的好品质。

做到不浪费水、电、食品,不与人攀比衣着、玩具,女孩子不化妆,不戴手饰等。

(五)培养幼儿大方,好客,不自私,能约束自己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多。

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十分重要,要求他们事事处处不能只顾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并能遵守游戏规则,收拾玩具。

通过多种活动让孩子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

培养孩子生活的节律性,按时起床,就寝,进餐,学习做游戏。

(六)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勇敢是指人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

这种品质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要教育孩子敢于在陌生的集体面前说话,表演;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和其他各类游戏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求孩子在黑暗处及听到大声音或遇到打雷,刮风,下雨的天气不惊慌,不害怕,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摘要:本篇论文重点论述的是人的道德、文明、理想、情操,要从小培养,从小塑造。

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有关道德的行为倾向,而在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论文就从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及方法两方面介绍了在家庭中父母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方法一、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品质的作用(一)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认识的作用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的评价。

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从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孩子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地发展起来的。

在学龄前期,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中,逐渐懂得了什么是“乖”,什么是“不乖”,他们从影视剧和画册的形象中慢慢分清了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这种最初的是非善恶观,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人物。

随着年龄的和眼界的开阔,他们才可能渐渐形成一系列的抽象的道德认识,比如无私和自私、诚实和虚伪、文明和野蛮、公正和偏邪、勤劳和懒惰等等。

在孩子的道德认识形成过程中,家长要抓好“晓之以理”,坚持正面教育。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涉及到是非善恶的评价问题,而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最初是在大人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着大人的看法,以后,才慢慢地学会了独立分析。

所以,家长对周围现象的评价,应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鲜明性,热烈的肯定和赞扬那些属于“是”和“善”的事物,痛切地否定和贬斥那些属于“非”和“恶”的东西,以给孩子打下爱憎分明的烙印。

如果家长是非含混,善恶不明,甚至是非混淆,善恶颠倒,就很难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

在周围人要求一致的环境里,孩子的道德认识就比较容易形成并趋于稳固。

但是,如果在一个家庭中,不同家庭成员对孩子教养的要求、内容、方式和方法产生差异,有时甚至态度相反,那么,要求孩子形成一致的道德认识就很难了。

再加上孩子年纪小,不能分辨是非,对不同的教育要求,不知道接受哪个好,往往得不到一贯的正确的教育要求,即使获得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也难以巩固。

(二)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情感培养的作用道德情感是指人依照一定的道德认识去评定自己的或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是人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

孩子的道德情感是伴着他们的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把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所以,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是家庭道德品质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儿童往往以父母和周围成人为榜样,把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化成自身的品质,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孩子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家长要“动之以情”,把正确的道德认识传授给孩子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相应的道德情感。

首先,家长要以自己的道德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孩子。

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形成一个健康的情感气氛,以实现对孩子的熏陶。

家长还应恰当地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手段,使孩子对正确的行为产生愉快、向往、自豪等内心体验,对错误的道德行为产生厌烦、悔恨、羞耻等心理印象。

其次,家长要善于利用具体的道德形象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许多具体的道德情感,常常使孩子终生难忘,成为他们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

(三)家庭教育对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品质如何,不能只听他说得怎样,更主要的是看他的行动。

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推动下,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

孩子的道德面貌是以行为举止来反映、来表现的。

在孩子道德行为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抓好“练之以行”。

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方式加以恰当的指导。

一般来说,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是一致的。

但儿童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有时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也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这时,家长如果只是简单地责怪孩子的错处,那就会损伤他的良好愿望。

所以,家长应当先“扶”后“放”。

其次,家长要对孩子的道德行为加以督促和检查,以确保行为的落实。

(四)家庭教育对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意志是指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顽强的努力。

意志与行为紧密相连,离开具体的行为,表现不出坚强的意志。

但意志并不等于行为,它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使道德行为能够持之以恒,贯彻到底。

孩子意志坚强,就能够督促自己,排除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诺言。

而意志薄弱的孩子,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摇摆不前,半途而废,成为一个“没长性”的人,所以,培养孩子具有坚强的道德意志,是家庭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孩子道德意志培养的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

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安排一些困难而有智谋的情境,让孩子去闯练,并且及时地勉励和表扬他们排除障碍的斗志。

其次,家长要逐渐地使孩子的道德行为形成习惯。

长期反复地实践某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标志着孩子已经具备了某些比较稳固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家庭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中,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每个方面都不能少,决不能只抓一项而忽视其他。

二、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一)多种开端在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实际上是存在着“多种开端”的:有时可以着重于说服,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有时可以从陶冶感情入手,以转变孩子的心理情绪;有时可以从指导行动入手,训练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时可以致力于锻炼意志,增强孩子自我修养的能力。

而具体到每一位家长首先抓什么,就要根据自己孩子知、情、行、意的发展以及外界的要求来决定了。

一般说来,对于年幼的儿童要少说空洞的大道理,而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就需要相应地注意一些道理上的讲解了。

如果孩子行为规矩而思想认识不高,家长就应该注重他们的认识水平;如果孩子思想认识清楚而缺乏具体的行动,家长就应该加强培养全心全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坚强的意志。

有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同家长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家长用一般的“讲道理”“定规矩”的方法往往不能奏效,这时家长就要适当地“加温”,转变自己对孩子的反感情绪和生硬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情意和家庭的温暖,这才是有效地进行教育的真正开始。

(二)螺旋式上升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一样。

它是知、情、行、意的形成过程,不像学习知识技能那样有明显的进度表。

因此,家长对孩子知、情、行、意的培养,应该同时进行,虽然有时在某一阶段需要集中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但这只是突出教育的侧重点,其他方面的教育也要随时地相机而行。

而且,这每一方面的教育任务又不可能是“毕其攻于一役”的。

有时孩子虽然懂得了道理,但缺乏亲身感受,情感也还没有转进来,行动的决心不大,因此就会出现反复。

有时孩子虽然下了决心,但由于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能持之以恒,也会出现反复,家长必须面对这些“反复”,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教育工作,反复抓,抓“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