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须知道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孔子对以往儒家思想进行了总结、阐发和传播,提 出了儒家思想主体的思想构架,再经较晚的孟子和荀子 进一步的补充,正式形成了一门儒学。 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对儒家进行彻底的否定。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明时期,儒家的理论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二)人本主义的管理目标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讲“为政以德” 、 “正己正人”,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儒家认为 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管理的方式是“人 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把“重 人”作为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提示要奇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大 事、人是第一位。
返回
儒家关于人性改造的思想
儒家认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儒 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个人最高奋斗目标是做圣人, 并提出了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 孟子的“天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他的“达可兼济天下, 贫可独善其身,”对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三个层次: 1、形体上的合一: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 肢五脏; 2、情感上的合一:天有风雨阴晴,人有喜 怒哀乐; 3、规律上的合一:天有四季物候,人有春 种、夏锄、秋收、冬藏。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 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 谓之王。”
(三)基于实用理性精神的管理手段
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 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 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 性”。 实用理性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 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 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中国传统管理要点无外乎以下八点:一,顺道。
这里的道是客观规律的意思,所谓顺道就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
二,重人。
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
古今善于治兵的良将,总是把如何关心爱护部下作为治军的第一要务。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本单位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单位才能兴盛。
现在不少国外企业家倡导“仁治”目的就是搞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以情感之,以心暖之。
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了解职工的思想,注意职工的喜怒哀乐,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福利、职工的子女问题是衡量其是否称职的重要条件,只有关心下级、想方设法为职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因势利导地推动单位的发展,才能实现本单位的目标。
三,人和。
人和与重人是辩证统一的,重和必然重人,只有重人才能达到“和”的目的。
“勤政爱民”就是重人的体现,勤于政自不必说,能“爱民”才能“得人心”。
将军对“视卒若爱子,可以之惧死”推而广之,在一个单位的用人制度上,上级能体恤下级、领导能体恤群众,就能得群众拥戴,上下协调自然使本单位太平和谐。
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能将孟子的“推已及人”作为自己的领导艺术,那么他所领导的一方必然政通人和。
四,守信。
墨子曾写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言不信者,行不果”。
近日的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失去诚信,可以使一个巨头企业瞬间崩塌,万劫不复。
五,利器。
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国历来有利器的传统。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孙中山实业救国的核心是技术革命,实现现代化,“用机器去制造货物,把国家变成富庶”,争取驾乎英美日之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一、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文明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的理念不仅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商业、政治、家庭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流派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二、儒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仁德为本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德行为先。
在管理中,倡导以仁义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关键。
管理者应具备仁爱之心,关注员工的需求,树立榜样,引导员工正道。
2. 尊重和谐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管理者应尊重员工,平等对待,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道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知行合一道家主张顺其自然,知行合一。
在管理中,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态度。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2. 追求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管理者要学会放手,善于引导,做到在背后支持,不过多干预下属工作。
只有让员工自主发挥,才能真正提升团队的创造力。
四、佛家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 禅宗理念佛家倡导禅修,主张顿悟。
在管理中,管理者应注重心灵的修炼,顿悟自己的管理智慧,使自己内心得以平静,才能做到明察秋毫。
2. 善良待人佛家鼓励善良待人,管理者应心怀善念,善待员工,持善良态度面对问题。
只有用善良的心待人,才能获得员工的信任和理解。
五、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儒家注重仁义,道家强调知行合一,佛家倡导善良待人,这些管理智慧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为今天的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管理的挑战,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治国学适宜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以及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要点:一、顺道“道”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
属于主观范畴的“道”,主要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主要是指客观经济规律。
这里用的是最后一种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经济规律。
比如,《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不更其节”等等。
二、重人“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要夺取天下,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国家必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
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三、人和“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
故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近代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注重人和,创办申新纱厂的大企业家荣德生治厂以“《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对待下属,“管人不严,以德报人”,“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自治有效”。
四、守信治国要守信,办企业也要守信。
孔子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管子》特别强调要取信于民,提出国家行政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行不可复”。
也就是说,治理国家,必须言而有信。
政策多变,出尔反尔,从来就是治国大忌。
治国如此,治生亦然。
我国从来就是提倡“诚工”,“诚贾”的传统,商而诚,苟取一时,终致瓦解,成功的商人多是商业信誉度高的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集结和积累,它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经验。
这些传统管理思想继承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管理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注重以人为本。
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尊严。
儒家注重道德教化和个人修养,管理者应以德育为先,以身作则,要善于引导和教育员工,使员工能够在职业和道德上得到提高。
此外,道家思想更注重个人修炼,提倡无为而治,管理者应尽量减少干预和约束,给予员工更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其次,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重视和谐发展。
中国古代理念中,强调和谐的思维模式,即天人合一、阴阳调和。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以天地之道为依据,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法家则更注重社会秩序和法律规则,强调权威和效率,但也强调“对治”即以德治人,不仅要依法办事,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些思想引导人们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通过和谐协同的方式推动组织的发展。
第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注重规范与治理。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分权,追求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性,提出明确的权责和职能划分。
另外,儒家则更注重准则和规范,通过伦理教化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儒家追求以仁德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和组织文化,注重管理者的德才兼备,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做到以德服人,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来实现组织内部的治理。
第四,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兼顾效率和社会责任。
儒家和法家思想都强调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管理者应承担起对员工、对组织和对社会的责任。
儒家提倡以仁爱关怀员工,注重家庭道德和人情关系,强调管理者为员工谋求福祉。
法家则更注重规范和效率,在强调利己的同时,也关注组织和社会的利益。
这一理念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平衡的指导,既要关注组织效率,也要尊重员工的权益,并体现社会责任。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
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古代先贤们总结了许多管理理念和技巧,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1. 以人为本:中国古代管理者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认识到,只有关心员工的需求,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知人善任:中国古代管理者善于识别和选拔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特点安排合适的职位。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3. 诚信为本:诚信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只有讲信修睦,才能赢得下属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4. 刚柔并济:中国古代管理者善于运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他们既注重严格执行制度,又注重关爱员工,从而实现有效管理。
5. 与时俱进:中国古代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管理策略。
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
6. 善听谏言:中国古代管理者重视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善于集思广益。
他们深知,多方面的意见有利于更好地决策,避免失误。
7. 修身齐家:中国古代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认为良好的品德和素质是成功管理的基础。
同时,他们还关注家庭建设,认为家庭和睦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8. 平衡和谐:中国古代管理者追求平衡和谐的管理境界。
他们善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团队内部的和谐稳定,从而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总之,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丰富多彩,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汲取古人的智慧,将其应用于现代管理实践中,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我国有着几千年不间断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治理国家、发展农桑、战争攻守、教化百姓、文化礼仪等文化典籍,以及探究天理、人性等哲学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的思想。
从教派、学派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又主要体现在儒、兵、道、法四大家的文化当中。
一.儒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论语中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治人”。
在儒家的代表作《论语》中的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和为贵”的思想。
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
“和”就是和气、合作、和睦、和谐。
强调“和”就是强调对人际关系的调整。
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当作事业成功的三要素,而在三要素中人和为上。
对于治国来讲,和能兴邦,只有建设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理顺公务员、人民和人民代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一国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2.“中庸”的思想。
中就是正,庸就是融合。
中庸讲得是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不是和稀泥。
任何矛盾都有两个对立面,但两个对立面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
解决矛盾就是把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中正确的东西提炼出来,并将其融合在一起,使事情得到一个较为圆满地解决方式。
3.“德治”的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是“统治者要以道德来治理政事、教化万民,就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固定的方位,群星都会环绕在他的周围”。
无论是什么团体,他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团体成员更为高尚的道德水准,只有如此才能赢得下属的爱戴,其政令的实施也才能更加通畅。
4.“礼治”的思想。
儒家学说以“仁”为最高的思想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即所谓的“克己复礼以为仁”。
在具体做法上要求不同的人都要立足自己的角色说话,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也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九大要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九大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宏观上是治国平天下,微观上是兼顾治家、治学、治企。
南京大学蔡一教授对传统管理思想进行研究,提炼出管理思想九大要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一、顺“道”中国古代,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发展,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不能搞“大跃进”。
在商业的世界里,要顺应客观经济与商业规律。
二、重人重视人才与人心的工作,重视人才才能发展,重视人心才能让团队跟有凝聚力与战斗力。
三、求和治国是和能兴邦,治生是和气生财,成事还特别强调天时、地利、人和。
在企业发展中,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在中国尤甚。
四、守信治国要守信,办企业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
信誉是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
五、利器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企业要有自己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六、求实实事求是,办事要从实际出发。
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
注重“量力”原则,凡是量力而行;也要注重“时空原则”,就是办事要注意时间(时机)和地点等客观条件。
七、对策古人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商业活动中也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
研究对策注意两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
要有预见性,并且要多系统统筹。
八、节俭要学会开源节流,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经营企业同样如此。
要学会勤俭治企,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九、法治韩非子提出法治,并形成一套法治体系。
企业中往往也会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让员工在“有法可依”的制度环境下开展工作。
以上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九大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人的文化思维模式
中国古人的文化思维模式
中国古人的文化思维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思维:古代中国人注重整体和综合性思考,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考虑多个因素,并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
2. 阴阳思维:古代中国人深信世界上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而互补的力量。
他们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转化而来的。
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哲学、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3. 周易思维:古代中国人注重观察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规律,并试图通过推演和预测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周易思维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类的行为道德有着内在的联系。
4. 德治思维:古代中国人重视道德伦理的观念,认为道德是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基础。
他们相信通过德治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不仅仅是依靠法律的制约。
5. 古代中国人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他们尊重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但也鼓励创新和发展。
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中,传统与创新并存,相互融合。
这些思维模式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信仰,是实现有效跨文化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培养员工对文化差 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多元化的工作场景。
领导力发展
德行领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领导者的德行和修养。在现代管理中, 领导者应注重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树立良好的 榜样。
战略眼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战略思维强调长远规划和整体观念。领 导者应具备战略眼光,制定并执行长期发展计划,以实现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2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不断吸 收外来文化,与时俱进,保持了 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
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注重家庭 伦理和社会和谐。
道家思想
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法则和整体性思维 。
法家思想
重视法制和制度化管理,强调规范和秩序。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01
以人为本
法家主张法制原则,认为法律是维护社 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主张依法治
国、依法管理。
刑无等级
法家主张刑无等级,认为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受到法
律的约束和制裁。
尚公去私
法家主张尚公去私,认为管理者应该 以公共利益为重,摒弃个人私利,以 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
重刑轻赏
法家主张重刑轻赏,认为严厉的惩罚 比奖励更能促使人们遵守法律和规章 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 理智慧
目录
CONTENTS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实践 •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对现代管理
的启示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这些智慧不仅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企业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许多企业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以德为先中华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人之根本。
在企业管理中,以德为先的理念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以德为先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和为贵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睦,认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企业管理中,以和为贵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注重内部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同时,企业应该关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稳定性。
四、以柔克刚中华传统文化提倡以柔克刚的处事原则,认为柔中带刚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在企业管理中,以柔克刚的理念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善于运用柔性管理手段化解矛盾和问题。
例如,通过沟通、协调、激励等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以柔克刚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五、以文化人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是引领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力量。
在企业管理中,以文化人的理念要求企业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命和愿景,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华为公司的管理班级------- 姓名------- 成绩------- 华为作为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中国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很多中国古老的传统管理思想都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中。
一、"得人"思想在我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就有著名的"得人"思想。
这是"人本主义"理念的核心内容。
它在我国古代意义重大,古代也用了许多制度来选拔人才,如科举制度,又如选士、养士制度等等。
这是因为单凭个人之力是难以成就大事的,要想成就成功,必须借助人才之力。
我国一直有"求贤若渴"的说法,而能不能得到能人相助,则影响事业成败,与国家兴亡密不可分。
诸葛亮在总结汉朝兴亡的原因时提到,先汉之所以兴旺发达,是因为与贤臣亲近,与奸人小人敬而远之。
而近奸之小人,远贤之大臣,乃后汉之衰的原因。
诸葛亮之见,正强调人才之于朝代之兴衰的影响。
华为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人力资源的经营,这是华为的管理理念中最核心的东西。
《华为基本法》于一九九八年,将人力资本价值的持续增长作为首要目的。
精挑细选,合理配置,才是人才的选择和搭配之道。
华为在吸纳人才上的投入,正是将"得人"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微观激励思想华为公司抓住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华为通过股份的形式,让公司的经营和风险都能获得公平的收益,但是,股份的发放并非是平均的,而是按照公司的功劳来决定的,每年华为都会对员工的资产进行一次评级。
华为公司的所谓股权激励体系即是如此。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微观激励思想的作用,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窥见一斑。
管子曾言得人之道,莫如其所好也。
讲的是作为管理者,要善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但并不主张满足个人的私利,无限制地去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同时,他还提出人们所得到的利益与所作的贡献直接挂钩,才是公平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一、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辩证思维深深地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 决定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 影响古代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决策; 影响传统的中医理论; 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智慧的开发、文化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指的是思维主体通过对思维对象的直观认识,以非逻辑、非理性的形式,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 直觉思维既有直观性,又有体悟性,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
直觉思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影响着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把握? 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审美艺术? 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对“顿悟”的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1.传统的直觉思维不同于今天所说的直觉思维 2.直觉思维表面看来是非理性的,实质上蕴含、积淀着理性三、中和思维 ? 中和思维: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
? 中和思维起源于人们对“执中”“尚中”的认识? 中和思维将“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和思维被普遍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艺术创造中强调“中和之美”就是一种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中华传统文化即是先秦时期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
管理者必须知道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
3.类比与类推
类比已含有类推,可以发展出类推,因而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例如《孟子?告子上》中“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就是在作类推。可以看出,类推是把两个以上有联系的类比排列出来,按照意义发展的顺序逐层往下推导。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述了治政应经历的几个阶段:修养个人道德,和谐家庭人伦,治理国家政事,安定百姓与治平天下。《大学》上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阐明了上述几个阶段的本末先后关系。《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告诉我们,修、齐、治、平四个阶段之间存在着本末始终的关系,因而可
2.“天、地、人、万物”之间的类比
古代汉民族的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正如《说文?叙》指出的:“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这段话加以缩略,就是仰观天象,俯察地法,近取人身,远取万物。可见“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作者:————————————————————————————————日期: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
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
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
”(《管子&形势》)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管子&山国轨》)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管子&形势》)。
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
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史记&货殖列传》)。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兵家一、内圣外王,仁者爱人——孔子的管理思想民贵君轻,以和为贵,性善论—孟子的管理思想●孔子的信的伦理思想:信是树立在他人心目中的人格形象,是认知情感度的基础。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商誉,信誉。
●孟子的性善论。
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义利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不要主观随意蛮干);三、法制天下——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四、兵法经营——《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孙子(孙武)十三篇:知胜有五-可战与不可战,以兵力多少用不同战法,上下同欲,有备与无备,不控制有才能的将帅(谋攻篇)。
总结古代管理思想,要点为:1、顺道2、重人3、求和4、法治5、守信6、预谋顺道即: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老子:道法自然要求:第一,辩道第二,顺道重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求和强调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天时地利人和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求和要善于团结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法治明法—法的公开性原则一法—统一性和平等性原则常法/固法—法的稳定性原则守信孔子:君子信而后劳其民韩非子:小信成则大事立,故明主立信预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者,预测,预谋,预备,核心是预谋.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18世纪)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
古罗马帝国鼎盛时期,西起英国,东至叙利亚,包括整个欧洲和北非。
这得益于有效的组织,集权和分权很好地结合。
威尼斯兵工厂(1436年),雇工一、两千人,在组织机构、部件储存、装配线生产、部件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人事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尼古拉·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著《君主论》,论述了管理四原则:1、群众认可2、内聚力3、领导方法4、生存意志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19世纪末)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该书问世标着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体系的构筑完成。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
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
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
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
”(《管子&形势》)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管子&山国轨》)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管子&形势》)。
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
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史记&货殖列传》)。
“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试论中国传统管理的思维模式
管理 中就 是 要 避 免 内部 失 衡 给 系 统 带 来 的 危 机 。 到 公 正 无 做 偏 。 刑过 不 避 大 夫 , 善 不 遗 匹 夫 ”¨( ’ 赏罚 面前 人 人 平 “ 赏 。】 在 唧
德 国哲 学 家 雅 斯 贝 尔 斯 认 为 人 类 文 明 发 展 有 个 “ 心 时 轴
代 ”这 是 人 类 几 大 文 明定 形 的时 代 . 规 定 了这 些 民 族 文 化 。 并 的 未 来 走 向 。 陶铸 了其 民 族 的思 维 方 式 。1m 国 文明 的 也 [( 中 】 发轫正是处于“ 心时代 ” 轴 的春 秋 、 国时 期 , 时 产 生 了 儒 战 此 家 的 仁政 、 家 的无 为 、 家 的 法 治 、 家 的 韬 略 等 几 大 社 会 道 法 兵
对立思维模式 对 立 思 维 是 源 自< 易 ・ 辞 上 ) 一 周 系 中“
衡 状 态 。美 国心 理 学 家 = 当斯 的公 平 理 论公 式 : 组 织 内部 , 哑 在
要求任何 两个成员 所获报 酬之 比应 当等于他们 为组织 所作
贡 献 之 比 。可 看 作 是 对 平衡 思 维 的 恰 切 注 脚 。
维普资讯
2 07卷第 1 0 6年 第 2 2月 期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 Ju a o agintueo d c tnSca S i cs o rl f i x Istt f ua o(oi ce e) n Jn i E i l n
Abta t S c n g me t d a o fca im,e aim, os a d Mitr a t soiiae rm h pig sr c: u hma a e n e sa C nu ins L gls Da i i s m n l ayT c c rgn td fo teS rn i i
当领导必备的四个思维 员工也服气
当领导必备的四个思维员工也服气一、换位思维。
人的本性是多为自己着想,不得不为别人着想。
不然,人这有机体就太不容易生存了。
文雅的表述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当领导的人,必须克制这种自私本能,多为他人着想。
我不是要你利他,我是要你理解他人,从而让组织利益的满足带来个人利益的满足。
换位思考比较难,人们好不容易从别人角度想问题,但是往往以己度人,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人类共性,如果考虑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那么以己度人就容易理解错误。
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同的君子想法也不一样。
二、内省思维。
内省思维就是反思自己。
荀子曰:日三省乎己。
我觉得可能有点儿多,领导比圣人忙,三日一省比较合理。
三、目标-手段思维。
世界上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做事方式,都是漫无目标,无论混日子的,还是兢兢业业的,大多为了做事而做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目标-手段思维的关键句型只有两个:为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问题的顺序绝对不能颠倒,一定是先问why再问how,养成习惯,目标-手段思维就形成了。
四、前瞻思维。
没人可以预测未来,我们谈论的趋势,都是眼看着发生的事情。
领导者并不比群众更能预测未来,领导者只是为未来做准备。
规划未来的人很,!班组长小主管看眼前,部门领导看一年,高层看三年,企业家看十年,政治家看五十年。
对过去不满意却偏偏生活在过去的人很悲催!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人最擅长及时行乐!在战略思维方面,一个是大局观,一个是前瞻性。
三国时,若说大局观,鲁肃很牛,但是说到前瞻性,吕蒙更牛。
《三国志》有这么一段: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鲁肃的意思是:到时候再说呗。
吕蒙的意思是:必须预先筹划,而且他设计了五个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含义与古代汉民族对事物类别的认识
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古代汉民族很早就发现天地万物、人事习俗存在着类别,并按照特定时期汉民族的心理、观念与认识水平对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分。《易?乾》指出:“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易?系辞传上》指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上古时代集中记载汉民族划分出的天地万物类别的专书,主要有《尔雅》和《说文解字》。现存《尔雅》十九篇,表述了不同的类别,计有五大类:第一是语言类,包括《释诂》、《释言》、《释训》,是古代文献词语训释的汇编。第二是人文关系类,有《释亲》,是解释亲属关系的称谓。第三是建筑器物类,《释宫》是解释宫室的总体名称和各个部位的名称,《释器》解释一般器物名称、材料名称和制作工序的名称,《释乐》专讲乐器。第四是天文地理类,《释天》包括四时、祥、灾、岁阳、岁阴、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十三类。《释地》解释地域名称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包括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七类。《释丘》讲自然形成的高地,包括丘和涯岸两类。《释山》讲山脉。《释水》讲河流,包括水泉、水中、河曲、九河四类。第五是植物动物类,有《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分别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昆虫、水生动物、鸟类、兽类、家畜的名称进行解释(见陆宗达、王宁《经书浅谈》之《尔雅》)。《说文解字》中字词记录的类别,依照许冲《上九<说文>表》,有“六艺群书之诂”、“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等。
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荀子说:“百王之道—是矣。”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观物比德”在上古运用十分普遍,《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可知“水”是类比智者“动”、“乐”之德的,“山”是类比仁者“静”、“寿”之德的。“寿”不是“长寿”,而是指“山”可用于耕畴,为万物为民众提供衣食之源,表明山有“正德、利用、厚生”的“生生”之“德”。又《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是用“风”类比君子之德。又《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是屈原用江离、辟芷等香草和兰花类比自身的“内美”与“修能”。
2.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发生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整体思维是一种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一地一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易?系辞传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它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对照这两段话,可知“天地之道’,就是“幽明之故”,就是“天下之赜”,这些“道”、“故”、“赜”都是指天地万物与人整体贯通的原理与规律。先哲是怎样“察”、“知”、“见”这些原理和规律的呢?首先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简言之就是观象。这是指直觉。如果只是停留于直觉还不行,接着还必须“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这是指领悟。对于天地“形容”之“拟”,对于万物“物宜”之“象”,就是“领悟”。这是很难的,又是必需的,因为如果缺了对于“观象”的“领悟”这个环节,“天下之赜”就不能认知,“圣人之意”就无从表述。所以《易?系辞传上》明确指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显然,“立象”包括了对于“观象”、“体悟”的过程与结果的表述。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
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含义与发展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以修身为本”,逐层往下类推。
三、辩证思维
1.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含义与来源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曾经对中国古代光辉的辩证思维加以总结,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华夏民族经过长时期的观察、领悟,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天一地一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易经》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爻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卦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而《尚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洪范》以事物的功能属性为本,依次对世界各种事物进行分类,按照五行结构模式将它们组织成多层次的系统整体。战国至秦汉时代,《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糅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它抛弃了《易经》的卦象,采用了“十二月纪”的形式。此后,《淮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也都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综合先秦以来的学术成就,编制“天一地一人”系统的秩序,进一步论证人与天的统一。在整体思维上,汉代较先秦有了巨大的进步,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对阴阳概念及其无所不包的特性,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说明。汉代还借助“气化”和四时更迭之说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使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为人类思维作出了重要贡献。到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一地一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邵雍的象数哲学和来自陈抟的先天图,对《易经》、《易传》中的体系原理做了重大发展,《六十四卦次序图》、《六十四卦圆图》、《方图》、《八卦次序图》表明:现实世界的大系统,其分支系统之间一定存在着亲缘关联;对称现象既表现于世界的现状中,也表现于万物演变的过程中;系统内部质量和能量的不均匀分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对应性关联。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在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就内在属性而言,比如“观天象知人事”的事例,在《左传》中就多有记载。《僖公五年》:“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杜注:“云物,气色灾变也”,“素察妖祥,逆为之备”。这是说要把天地之间异常的现象(即云物、妖祥)记录下来,以便在相应要发生的人事变故上做好应对的准备。又《春秋经?文公十四年》:“七月,有星孛入北斗。”董仲舒说:“孛者,恶气之所生也。谓之孛者,言其孛孛有所妨蔽,暗乱不明之貌也。北斗,大国象。后,齐、宋、鲁、莒、晋,皆弑君。”(董仲舒《论五行灾异》)这些都是“妖祥”与“人事”的类比。所以《春秋繁露》总结说:“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固以类相召也。”(《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孔颖达疏》引郑司农的话并评论说:“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者皆比辞也”,“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比之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毛诗特言兴也,为其理隐故也”(《毛诗正义》卷一)。可见,“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例如《诗?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兴”是托事于物,其表述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例如《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兴也。”《孔疏》认为这是用“关雎”来兴起、引发“后妃悦乐情深”,这一意义。这表明“比”与“兴”都是凭借着具体的事物来类比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事物或意义。
3.类比与类推
类比已含有类推,可以发展出类推,因而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例如《孟子?告子上》中“指不若人,则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就是在作类推。可以看出,类推是把两个以上有联系的类比排列出来,按照意义发展的顺序逐层往下推导。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述了治政应经历的几个阶段:修养个人道德,和谐家庭人伦,治理国家政事,安定百姓与治平天下。《大学》上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阐明了上述几个阶段的本末先后关系。《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告诉我们,修、齐、治、平四个阶段之间存在着本末始终的关系,因而可
儒家、道家都主张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人生之整体、系统。儒家孔子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孟子的“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告子上》),“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都是讲直观、经验与体悟的。道家老子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庄子的“乘物以游心”(《人间世》),“游心于物之初”(《田子方》),是说感悟与认识一切存在的根源与自然运行的规律。宋代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朱熹的“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心”与“宇宙”相冥契,则是强调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