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第五讲感光材料.ppt

合集下载

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与性能(ppt 81页)

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与性能(ppt 81页)
现在普通的彩色片,一般为日光、灯光通 用型,在日光、灯光下都能使用,但在灯光下 色彩还原仍差较差。
日光型彩色片在阳光下拍摄
日光型彩色片在灯光下使用
三,黑白相纸的种类
1,按表面特性分为:有光纸和无光纸。 2,按纸基结构分:有钡地纸、RC(涂塑)纸、 FB(纤维)纸。 3,按反差性能分:有软性纸、中性纸、硬性纸。 4,按用途分:有印相纸、放大纸。 四,彩色相纸的种类
多使用全色片,以正确记录全部可见光谱,使被 摄对象得到全面呈现。
3,从感光度来看,黑白感光片有慢速片、中
速片、快速片、特快片等。
慢速片,感光度低于ISO50/18°;
中速片,感光度在ISO64/19°至
ISO125/22°之间;
快速片,感光度在ISO160/23°至
ISO320/26°之间;
特快片,感光度高于ISO400/27°。
久影像。
4,1835年,英国发明家塔尔博特用氯化银
或硝酸银作感光物质,涂在纸基上,放入相机,拍
成负像,又在阳光下通过特定装置获得正像,并发
明固定影像的方法。被称为“卡罗摄影术”。
5,1851年,英国摄影家阿切尔发明火棉胶湿
版,用玻璃版代替金属版,摄影进入湿版时代。
(感光物质是火棉胶和银盐,片基是玻璃版)。
影像。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与 CCD 相比,具有低能耗、 高集成度和低生产成本等优势。
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一,感光片的发展历程
感光片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感光物质的发展、进步;
二是感光物质的载体--片基的发展与改进。
黑白感光片的构成

《感光材料》课件

《感光材料》课件

《感光材料》PPT课件
欢迎来到《感光材料》PPT课件!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感光材料的各个方面, 从定义到应用领域,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令人着迷的领域。
感光材料的定义
1 关键组件
感光材料是指能够记录和储存光能的材料,它包括感光层、导电层和基底等关键组件。
2 物理原理
感光材料利用光的能量激发电子的行为,化学法
通过溶液的沉积、干燥和处理步骤,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感光材料。
2
薄膜技术
利用薄膜的沉积、成膜和加工技术,制备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感光材料。
3
纳米材料合成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制备出具有高响应度和高灵敏度的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的应用领域
摄影领域
感光材料是相机和胶片的核 心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能够 记录和保存珍贵的瞬间。
3
多功能化
感光材料将更多地与其他材料和技术相结合,实现多功能和多领域的应用。
感光材料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高感光度 高分辨率 宽波长范围
挑战 材料制备复杂 成本较高 材料稳定性有待改进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感光材料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发展趋势、优势和挑战。未来, 感光材料将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应用。
3 应用广泛
感光材料在摄影、印刷、光存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感光材料的分类
化学成分
感光材料可以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银盐、聚合物、半 导体和纳米材料等不同类型。
应用领域
感光材料也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比如摄影 感光材料、印刷感光材料和光存储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印刷领域
感光材料在印刷行业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 高质量的图像和文字复制。

感光材料 (1)

感光材料 (1)

3、影响因素:(1)曝光量的大小 (2)卤化银颗粒的特性 (3)显影条件
最大密度Dmax
6、灰雾度( D0 )
未曝光的感光材料经过显影 。≤0.2D 处理后产生的密度
影响灰雾度的因素: 感光度 越高, D0越高; 显影时间长,温度高,PH大,抑制剂少, D0大; 感光材料有效时间长, D0大 曝光过度,灰雾度增加
感光材料的感光过程
光线
卤化银晶体
卤化银晶体相互聚结
聚结形成潜影 显影
显影条件对感光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
显影条件 1、延长显影时间 2、提高显影温度 3、搅动快 4、显影液的 PH 值高 5、显影液浓度大 1、缩短显影时间 2、降低显影温度 3、搅动慢 4、显影液的 PH 值低 5、显影液浓度小 感光度 灰雾度 颗粒性 解像力 反差系数 宽容度
干燥
2.反转冲洗加工 为了得到与愿景物影调和颜色相应的正影像,还需再 进行一次曝光和冲洗加工,这就是通常称为:“负-正” 过程。 这种经过两步的“负-正”过程照相体系就是,即可对负 像也可对正像作某些校正,从而获得所期望的原景物 再现。这种将感光材料曝光后直接获得正像的冲洗方 法叫反转冲洗加工。
反转冲洗加工原理:反转冲洗过程是在已曝光的感光材料 以一般显影之后,不进行定影,相反的把生成负像的金属 银用漂白剂氧化变成可溶性银盐,然后进行二次曝光(或 灰化处理),使剩下未曝光的卤化银曝光生成潜影,再显 影与定影就得到了正像。 1.黑白反转冲洗加工工艺 首先显影 水洗 漂白 水洗 水洗 定影 水洗 干燥 2.彩色反转冲洗加工工艺 首次显影 水洗 反转 彩色显影 定影 水洗 稳定 干燥 调整 漂白 再曝光 二次显影
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颗粒性粗、反差系数小、感光宽容度大、解像力 和清晰度低、灰雾度大。适用 于弱光下拍摄与动体 摄影。

摄影感光材料PPT讲稿

摄影感光材料PPT讲稿
不见的影像。必须将胶片进行显影操作(以后的 课程中要详细讨论)才能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牢 固影像。
感光材料的感光过程
• 当胶片显影,结构已发生变化的卤化银
晶体便转化为黑色金属银颗粒的聚结体, 从而产生影像—负像。胶片上那些没有 感光的,也就是没有发生结构变化的晶 体即被一种称做定影剂的化学品洗去, 使这些部分呈现浅灰或透明。
乳剂层
片基 背面层
光晕的产生与防止
感光材料的感光过程
• 当你拍摄时,光线照射,到达乳剂层上的卤化银
晶体时,晶体发生结构性变化,并与邻近晶体相 互聚结起来。
• 乳剂层接受到的光量愈多,就有更多的晶体聚结
在一起,光量愈少,晶体的变化和聚结也愈少。 没有光落到的乳剂上也就没有晶体的变化和聚结。
• 这种因感光聚结而形成的团块就是潜影—一种看
摄影感光材料课件
摄影感光材料
• 一、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 二、感光材料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 三、感光材料的性能 • 四、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事项

什么是感光材料
• 感光片和相纸之所以能感光,主要是感光
物质在光线照射下,能发生光化学效应, 生成潜影。
• 1935年,柯达公司成功研制出柯达彩色胶
片,这便是今天的彩色胶片的先驱。
• 20世纪70年代,塑料片基开始代替醋酸片
基,胶片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高。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相纸的发展史
• 感光纸(相纸)就是采用纸来做片基的感
光材料。
• 19世纪70年代末,相纸为蛋白相纸,1880
年出现了溴化银印相纸,19世纪80年代, 开始出现粗面纸和布纹纸制作照片。20世 纪70年代末,出现涂塑纸、纤维纸基相纸。

感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

感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

感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照片和图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这些照片和图像的制作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原材料——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是一种可以识别和记录光线的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照相、印刷、影像制作等领域。

感光材料的基本原理感光材料的原理在于其对光线的不同敏感程度。

当光线照射到感光材料上时,会造成暗部和亮部的不同曝光。

暗部所受光线较少,无法激发感光材料的光敏成分,所以会保留下来;而亮部的光线较强,可以充分激发感光材料的光敏成分,使其发生化学变化,从而达到记录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感光材料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感光材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 银盐类感光材料: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光材料,常用于黑白摄影、医学影像等领域。

银盐类感光材料的原理是以硝酸银为主要成分,当其被光线照射后会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黑暗的银颗粒。

2. 红外线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可以识别红外线光线,常用于夜视仪、红外线技术等领域。

3. 染料显色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主要是利用染料荧光的性质,可以在光线的照射下发生颜色变化,常用于荧光检测、纸质实时显示等领域。

4. 光致变色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会因光线影响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常用于防火材料、光学器件等领域。

感光材料在照相领域中的应用感光材料在照相领域中是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在银盐类感光材料的基础上,诞生了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

相比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被很多人认为具有更为纯粹的影像质感。

胶片相机的原理是将感光的卷片装入相机中,通过透镜聚焦将景象照射其上,然后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保留影像。

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中的应用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利用感光材料暴露后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将线条和文字等图形制成印版,再通过印刷机将印版上的内容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材质上。

这种印刷方式制作的印刷品有着强烈的立体感和高品质的清晰度,被广泛地应用于出版和印刷行业。

感光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感光材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

低ISO,架上三脚架拍摄,效果会比直接采用最高ISO好得多。
在拍摄瞬间效果的时候,比如体育比赛、现场抢拍等,为了保证照片 清晰度,快门速度就得提高。这时就可以用高ISO设定,比如ISO800; 为防止照片细节损失太多,可以多拍几张看看,然后再作调整。在拍 摄老年人或工人时,有时为了表现他们饱经风霜的脸部或手,我们可 以设定高ISO来拍摄,这样照片上噪点很多,颗粒也比较粗,能表达 出特殊的效果
影剂即可显影,30~50秒),一般显影1~3分;定影1~2分;水洗 4~5分; 干燥2~3分
5.背面层 背面层具有防光晕、防静电、防卷曲的作用。 ①防光晕 底片曝光时,光线穿透乳剂层至片基上,再透过片基及空气的界面, 部分光线(强光 部分)会被反射回到乳剂层、产生曝光,底片冲洗后 在明亮物体的影像周围会形成光环(即光 晕),因此必须涂以防光晕 物质(银质、染料、碳黑)以吸收之。
成色剂是一种可以和显影剂的氧化物发生偶合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在其结构中都含有活性亚 甲基X—CH2—Y。 显影时首先是已曝光的卤化银被彩色显影剂还原出银,同时,
彩色显影剂被氧化为显影剂的 氧化物,并和乳剂中的成色剂发生偶
合反应,生成染料即彩色影像。 彩色显影剂+卤化银→银影+显影剂的氧化物
显影剂的氧化物+成色剂→染料(彩色影像)
下层乳剂加有增感红染料,可感受红光和蓝光。
(一)彩色负片的构造
底层 防光晕层 感红乳剂层 隔层 感绿乳剂层 隔层 黄色滤色层 感蓝乳剂层 保护层
(1)乳剂层: 彩色胶片的特点是利用三个乳剂层分别记录蓝、绿、红三原色 光,其乳剂仍以卤化银为 感光物质所以三层乳剂对蓝光均很灵敏, 最上层为未经光谱增感的色盲乳剂,它只感蓝光, 对绿、红光均不 敏感,在其正面是一层黄滤光层,它可以吸收蓝光使之不能照射到中、 下乳 剂层,它一般由明胶和胶体银制成,银粒极细,呈胶体状时, 均匀分散开来成黄色,它在冲 洗中(漂白时)被氧化为银盐,定影 时用海波液溶去。 在中层乳剂中加入增感峰值在550nm的增感染料故该层对绿光敏 感。下面乳剂中加增感峰值 为650nm增感染料,故该层对红光敏感(

摄影感光材料的构成、种类与性能(ppt 38页)

摄影感光材料的构成、种类与性能(ppt 38页)

5.灰雾度
对拍摄者而言,应当正确保存 感光片,拍完后及时冲洗处理,并 在冲洗显影时严格控制各种条件, 以避免灰雾的产生。
二、彩色感光片的特性
彩色影像不是由银的颗粒组 成,而是由染料颗粒组成。
三、黑白相纸的特性
(一)反差 黑白相纸可根据其反差性能不同分为软性纸、
中性纸和硬性纸。国产相纸还根据反差不同分为4 个型号,即1号、2号、3号、4号。 (二)有效感光范围
第三章 摄影感光材料
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构成 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种类 第三节 各种感光材料的性能 第四节 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
事项
第一节 感光材料的构成
感光材料的主要构成成分有 两个:一是片基(纸基),二是 感光乳剂,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涂 层。
一、黑白感光片的构成
黑白感光片主要有五层,以片基为中 心,上面有结合层(底层)和乳剂层、保 护层,下面有防光晕层。
分析力所指的,正是胶片对景物细部的 分辨能力。分析力直接影响景物影像的清晰度。 分析力的表示方法是:线/毫米。
现在,一般IS0100/21°胶片的分析力 约为100线/毫米至170线/毫米。分析力也 叫解像力。除乳剂本身的因素外,曝光和显影 也对分析力有影响。相机镜头的分辨能力也是 影响分析力的重要因素。
快速片是指感光度在IS0160/23°至 IS0320/26°之间的感光片;
特快片是指感光度高于IS0400/27° 的感光片。
二、彩色感光片的种类
彩色感光片有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两 大类。
彩色负片、反转片都有日光型片和灯 光型片之分,以适应不同光源下的拍摄需要。
日光型彩色片在灯光下使用,整个片 子会偏红橙色;灯光型彩色片在日光下使用, 整个片子会偏蓝。
相纸也和胶片一样有宽容度,它只能记录一 定亮度范围内的影调。超出一定亮度范围,影调 无法得到正确再现。相纸的这一特性,称有效感 光范围。

感光材料的工作原理

感光材料的工作原理

感光材料的工作原理感光材料是一种关键的技术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印刷、传感器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相互作用,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感光材料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感光材料的组成感光材料主要由感光剂、载体和助剂组成。

感光剂是感光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接受光的能量并发生化学反应。

感光剂通常包含有机化合物或染料,用于吸收光能。

载体是感光剂的支持介质,能够稳定感光剂并提供机械强度。

助剂则在感光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例如调节感光度和对比度等。

二、感光材料的工作原理感光材料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关键过程:感光和成像。

感光是指感光剂接受光能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暗化的图像。

成像是将感光剂的暗化图像通过不同方法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信号。

1. 感光过程感光过程中,感光剂中的分子受到光的能量激发,产生化学反应。

感光剂中的染料或有机化合物会吸收光的能量,使得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暗化的图像。

这种化学反应一般是光化学反应或化学反应链的形式,具体机理因感光剂的不同而异。

2. 成像过程成像过程是将感光剂的暗化图像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或信号。

在摄影领域,感光剂上的暗化图像通过显影、定影、漂洗等化学处理,最终在底片上形成可见的照片。

在印刷领域,感光材料通过显影后,将暗化的图像转移到印刷版上,再通过印刷工艺将图像转移到纸张上。

在传感器领域,感光材料上的暗化图像通过电荷耦合装置(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技术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

三、感光材料的应用领域感光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介绍:1. 摄影领域感光材料是传统胶片相机的核心技术,通过感光剂的暗化图像,在照相纸上形成可见的图像。

随着数码相机的发展,数字感光器件逐渐取代了传统感光材料,但感光材料在专业摄影和艺术摄影等领域仍具有重要地位。

2. 印刷领域感光材料在印刷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感光剂的暗化图像和相应的印刷工艺,能够将图像转移到纸张或其他媒介上。

感光性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感光性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 ③毒性。毒性和劳动保护,食品包装印刷用选算 上更为慎重。
• ④速度。表干和全固化速度及涂层厚度的关系。 • ⑤颜色。足否有颜色,UV光下是否泛黄。 • ⑥稳定性。配制成感光材料后的贮存稳定期。
• ⑦气味。和毒性一样,在劳动保护、包装材料上 使用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尤其是用于食品、化妆 品的包装。
.
• 其它一些线型聚合物,例如聚酰胺、聚丙 烯酰胺等和双叠氮有机化合物相配合,也 能制成负性光致抗蚀剂。
.
47
• 邻叠氮醌类
• 邻叠氮醌化合物吸收光能量后即引起光化学 分解作用,经过一系列反应过程,转变成能 溶于显影液的物质。未经感光的部分则不溶 于这种显影液。因此它和上述助感光树脂不 同,经曝光显影后,所得到的图像与掩模相 同,所以可制成正性光致抗蚀剂。它的可贵 之处是未经感光的部分仍然保持了在UV照射 下发生光分解反应的活性,因此能够多次曝 光,经多次曝光和腐蚀可以在硅片上制得不 同层次的图形,这是在制造集成电路中非常 重要的性能。
• ①预聚物和单体,无公害对皮肤和眼睛刺 激性很小;阳离子聚合体系的品种向乙烯 醚类预聚物发展。
• ②水性、粉末涂料的相关技术和光固化技 术综合汇集产生一系列性性能优异、工艺 良好、符合环保要求的崭新产品。与此相 配套的水溶性或可乳化性光敏剂、增感剂、 改性剂应运而生
.
6
光与光化学反应基础理论
• 1、紫外线辐射
.
44
• (3)肉桂叉丙二酸型聚酯 • 典型结构
.
45
• 聚烃类——双叠氮系
• 这类感光性高聚物主要为环化橡胶,它是 由天然橡胶或聚异戊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部 分环化而制成的。
• 典型的反应式如下:
.
46
• 环化橡胶的光交联反应依赖于带有双感光 性官能团的交联剂,叠氮有机化合物,偶 氮盐和偶氮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作交联剂, 其中以双叠氮有机化合物较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示课件
2、色盲片
• 只能感受可见光中的蓝色和紫色光。 • 特点,感光度低、反差大和颗粒性好。 • 主要用途是翻拍黑白照片和图表 • 可在红色安全灯下直接冲洗、制作
演示课件
3、分色片
• 它的感色范围比色盲片大,对可见光中的 紫色、蓝色、青色、绿色和黄色光都能感 受,但对红色和橙色光不敏感。用分色片 拍摄景物比用色盲片拍摄层次感要好得多 。
大量用于印刷制版或幻灯片制作,专业摄
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时大多都使用彩色“
反转片”。彩色“反转片”用于景物拍摄
。经过反转冲洗过程可以直接获得与景物
明暗、色彩一致的正像,可直接用于放映
和印刷制版。其特点是反差比“负片”大
,比“正片”小;宽容度比“负片”小,
比“正片”大;最低密度小,片基为无色
透明。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 为什么会有反片或者说负片? • 胶片上所成影像是被摄物体的负像,影像
的颜色是被摄物体的补色。
演示课件
第二节 胶片的类型及特点
从本质上分,主要有两大类,即黑白胶片与 彩色胶片。
演示课件
一、 黑白胶片
• 主要有全色片、色盲片、分色片和染料型 胶片
演示课件
1、全色片
全色片的感色范围非常宽,对可见光中的红、 橙、绿、青、蓝和紫色光都能感受,它将被摄景 物以黑、白和灰三种色调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其 色调深浅相近于人建对各种色彩高度的感受。 适用于各种题材的黑白摄影。
• 可在红色安全灯下直接冲洗、制作
演示课件
4、红外感光片
• 红外感光片有紫蓝色和红外线两个感光区 ,对棕黄色光不敏感。多用于风光摄影等 。
演示课件
二、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
(1)彩色负片:胶片上所成影像是被摄物体 的负像,影像的颜色是被摄物体的补色。
(Negative Film:例如黑白照片中的负片, 头发是白色,衬衣是黑色)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一个纠结的问题
• 是负片好还是反转片好,在数码摄影的论 坛中争论很多,支持后者的占多数?
• 先来看看双方的观点
演示课件
• 负片的支持者,宽容度比反转片大,能还 原更多的细节。而且后期有更大的调整空 间。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 切,ps耗时耗力耗内存,懒得弄
演示课件
• 反转片的支持者:我们才是纯纯的摄影爱 好者,曝光的时候需要精确控制,因为宽 容度太小。亮部+1EV,暗部-2EV以上基本 上就是死黑。曝光要求很高。
第卷135胶卷有36张和24张两种规格。 (2)120胶卷:适用于120相机对于6*6CM片幅的相机一卷
可拍12张,对于6*7CM相机,可拍10张,对于6*9CM相 机可拍8张 (3)220胶卷:宽度与120胶卷一样,长度是120胶卷的两 倍,也是适用于120相机。 (4)110胶卷:适用于110相机,片幅为13*17MM。110胶 卷每卷有20张和12张两种规格。 2、散页片
演示课件
• 富士 人像 专业 胶卷
演示课件
(二)胶片微观结构
一、黑白胶片的微观结构: 1、保护层 2、感光乳剂层(乳化层) 3、结合层 4、片基 5、防光晕层
演示课件
二、彩色胶片的微观结构: 彩色感光片具有多层乳剂的结构。 1、保护层 2、乳化层: (1)感蓝光层 (2)黄滤色层 (3)感绿光层和感经光层 3、结合层 4、片基 5、防光晕层
• 彩色正片和负片都有日光型与灯光型之分 实质上指胶片的平衡色温。
• 色温:当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标准黑 体加热到某一绝对温度下所辐射的光的颜 色一样时,则黑体的这个绝对温度就称为 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第三章 引言
• 虽然胶卷基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带来 的几个问题还在深深影响数码摄影,今天 我们来学习第三章的一、二、三节。
• 第四节不做要求
演示课件
第三章 感光材料
• 第一节 胶片的规格和结构 • 第二节 胶片的主要性能
演示课件
胶片=感光片
演示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胶片规格和微观结构
一、胶片规格 (一)按胶片的包装分类 1、胶卷: (1)135胶卷:适用于135相机,片幅大小为 24*36MM。
演示课件
• 反转片10张中能有那么1-2张特别好的,另 外都会或多或少的丢失细节。因为不是所 有地方都有时间测亮部,测暗部,在上滤 镜负片成功率就显然高多了,几乎能到百 分之九十。除非是手动跑焦了那没招,但 一般就算亮点暗点都能修回来。 反正以后去什么重要的地方我还是得带负 片。
• 但作为在论坛中炫技者,一两张足矣!
主要用途是印放彩色照片和灯箱片,还可以 复制幻灯片和印放黑白照片。
特点:与正片相比负片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 和较大的色温适应性。普通人都能用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 (2)彩色正片(其实已经不是底片了): • 主要用途有二个,一是用于幻灯片放映,二是用
于印刷制版。 • 电影摄影机所拍的“负片”经过冲洗和剪接后,
• 而且几乎没有任何PS的余地,因为色彩本 身已经特别的通透饱和。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如果考虑到其他几个因素
• 负片以前要先洗印,才能看到效果,很少 有人应用它的丰富冲印和完善的效果(照 相馆出的是啥片就是啥片),现在有电脑 帮忙,可以多次尝试,但PS确实很难学通 啊。
• 以前的照相馆是不待见反转片。
演示课件
• 现在都数码相机了,都不用胶卷了,为什 么还有这两种模式。
• 富士数码的反转片实际就是模拟胶片反转 片的效果而设置的一种拍摄方式(如同8楼 所言)。用这种方式拍摄出来的图片画质 饱和度,对比度更高一点,色彩浓艳一些 ,适合拍照 蓝天绿地花卉这种照片,但对 于人物摄影则要慎重使用
演示课件
2、日光型与灯光型彩色胶片
演示课件
• 2001年,对于菜鸟,反转片吸引力不大。
• 1)俺是菜鸟,不想在玩上多花钱,成本不 得不核算,一卷E100VS 50大元。 2)拍完片子没有照片看,俺不习惯;拿着 一卷胶卷给人看,那多别扭! 3)不能放大挂墙上,没法亮骚:坚决不同 意,这可是俺最大的乐趣呀! 4)周围的人都玩的是负片,偏你玩反转, 没有共同语言,不好交流。
先复制为若干拷贝带,再用 Positive Film 翻正, 就可以在电影院放映了。(也只能用于放映用) “正片”是用于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 感光胶片的总称,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 ,使影像的明暗及色彩恢复为与被摄体相同。
演示课件
(二)彩色反转片
• “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