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合集下载

生态危机根源论

生态危机根源论

生态危机根源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危机日益成为全球的焦点。

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参考。

生态危机背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此外,资源短缺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也相继出现,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根源分析生态危机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活动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水资源污染、野生动植物灭绝等,都是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导致。

2、科技进步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虽然人类享受到了很多便利,但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化学制品和新型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3、经济因素对环境发展的制约: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行为,都是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所导致的。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生态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环保意识:人们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2、推行绿色发展:我们应该采取绿色发展模式,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对于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生态危机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新型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我们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确保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论生态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应该加强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以应对生态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我国生态危机的成因及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1中国生态危机的现象 (1)1.1环境污染 (1)1.2生态恶化 (2)2生态危机的成因 (3)2.1爆炸的人口引发生态危机 (3)2.2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4)2.3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5)2.4生态保护监督机制不健全引发生态危机 (5)2.5对自然生态价值观念的缺失引发生态危机 (6)3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7)3.1融入世界大潮,凸显中国特色 (7)3.2完善“一二三四工程”体系 (7)3.3构建新的“耦合”动力体系 (9)3.4构筑“三个平台” (10)4实例:太湖蓝藻的爆发与治理 (11)5总结 (12)6参考文献 (13)1中国生态危机的现象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森林减少、草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接踵而来,不仅打破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幻想,而且也使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黯然失色。

这种巨大的生态压力,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条件,并且它将不断演化为21世纪上中叶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严重障碍。

以下将详细列举几个我国当前较为显著的生态危机问题。

1.1环境污染(一)大气污染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大气环境状况:201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全国酸雨污染总体稳定,但程度依然较重。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SO2、NO2、PM10、PM2.5年均值,CO日均值和O3日最大8小时均值进行评价,74个城市中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1%;超标城市比例为95.9%。

中国气象局基于能见度的观测结果表明,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加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

中东部地区雾和霾天气多发,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

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式

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式

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式2010级博士于垂恭学号:1222010113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

是生态失调的恶性发展结果。

主要由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起。

生态危机一旦形成,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

在当经世界的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危机已经显露端倪,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暖,人口过度增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等,这些我们熟知的生态危机,已经开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并将在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

因此,当生态危机还未对人类生存造成毁灭性打击之前,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寻找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

生态危机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不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那最终被消除的很可能是人类。

生态危机最深刻的根源是人类主体性的不断膨胀,过度的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自然的客体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主体活动的制衡。

在前工业文明时期,人化自然处于匮乏状态,人类依赖于天然的物质资源的直接效用。

人依附于自然,也就是说,人可以和自然抗争,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自然的内在价值始终是人不可跨越的界限。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工具性价值或观念推动了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人类是世界的主宰,自然应服务于人类的生存需要。

但是,是否就可以断定,人的这种对待自然的工具性态度或观念就是合情合理的?我们不必通过复杂的理论分析,而仅仅关注一下周围的事实世界所发生的消极性变化即可看出。

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超过自然消化能力的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同时对资源过度利用,尤其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引起资源及能源危机;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引起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许多重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并有可能在以后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还有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生活资源的匮乏,同时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物种不断减少,使人类可应用资源越来越少。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2.中国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3.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4.解决的策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中国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哪些?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进一步扩大。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

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

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

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

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

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

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

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

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完整word版)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完整word版)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论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资信研10—8班地质工程钟娟娟Z1001011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态是所有人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

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坏境是否宜居,空气是否清新,水是否清澈,天是否蓝……晋朝陶渊明描绘的田园生活如今成了现代人追求的梦想……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并日渐重视重视的名词——“生态危机",如今正给世人重重地敲着警钟.生态危机,无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

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当然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源。

首先,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

但若需所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削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造成了过多的废弃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这无疑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

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
全 面发 展 和 完 善 , 类 要 正 确认 识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 努 力 实 现 自身 需 求 的合 理 化 和 生 态化 ; 立 和 谐 发展 观 。 人 要 树
【 关键 词 】 生 态 危 机 ; 源 ; 策 根 对
自从 工 业 革 命 以 来 , 类 便 遭 遇 了 日益 严 重 的 生 态 危 机 。 随 着 生 人 态 危 机 的 日 益 加 深 , 仅 影响 到 了人 们 正 常 的 日常 生 活秩 序 , 威 胁 到 不 更
分 认 识 论仅 仅 把人 当 作 目 的 价 值 , 分 抬 高 人 的 地 位 , 调 人 类 中 心 , 过 强 过 分 贬 低 自然 , 自然 当 作 物 , 面 强 调 自 然 对 人 的 满 足 , 人 与 自 然 把 片 把 的 关 系 引入 了歧 途 , 曲 了 人 与 自 然 的应 然 关 系 , 且 随 着 近 代 人 类 改 扭 而 造 自 然 能力 的 不 断 增 强 和 人 类 主 体 性 的 过 于 张 扬 , 果 导 致 了 自然 被 结 肢 解 和严 重 的 生 态 危 机 。
资 源 的有 限性 的 矛 盾 , 为 有 意 识 有 理性 的 人 类 , 须 控 制 人 类 自 身 的 作 必
入 要 生 存 和 生 活 必 须从 自 然获 取 必要 的 生存 资 源 和 生 活 来 源 。 而 人 的
自为 性 存 在 为 实 现 人 的 这 种 生物 性 生 存 提供 了 必 然 的 基 础 和 前 提 。 由
生 态 危 机 的发 生 , 认 识 论 的 角 度 来 看 , 人 对 自身 与 自 然 的 关 系 从 是
内 蕴 的 创 造 性 特 质 为人 提供 满 足 适 宜 人 类 生 存 和 生 活 的 物 质 财 富 的 实

【9A文】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9A文】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一)人口的急剧增长“二战”以来,全球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科学家推断世界人口大约将于21世纪中期超过90亿,于21世纪末超过100亿。

人口无限增长,地球将超载。

人口的增长将导致需求增大。

人类为了生存向自然过度索取,造成环境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缩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二)科技的负面效应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人类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正是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盲目征服自然,而忽视了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其负面效应扩大化,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三)现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消费主义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此种方式激起的人类欲望显然超越了地球的承受限度,这将破坏环境,造成生态危机。

同时,消费主义带动的无限消费欲望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垃圾过剩,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转化限度。

实际上,正是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成了现代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枯竭和废弃物剩。

消费主义所采用的生活方式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

(四)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人为自然之主的价值观念。

这是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类主体性不断增强。

这促使人类向着“主宰者”的中心地位逼近。

人类视自然界及其中生物的存在价值不过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地掠夺、征服,自然伤痕累累。

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一味索取而没有给予必要的补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二、生态危机应对策略根据上述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应提出相关的生态危机应对策略,有四点:○1适度控制人口的增长;○2对科学技术进行正面引导;○3选择有益环境的生活方式;○4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

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

“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

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

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

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

9%。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

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

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 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

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解决途径

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解决途径

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与解决途径摘要: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大自然的统治和掠夺到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西方国家普遍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现出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势,生态危机也日益突显。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各方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严重挑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因而,试图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中国生态问题;根源;解决途径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蓬勃兴起的生态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思潮、新学派。

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和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实质,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视角下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他们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同追求生态利益的最大化,二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相容的。

正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资本不断扩张的内驱力,驱动着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的需求。

这样就造成了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导致了人的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引起了生态危机。

“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既造成了人的异化,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最终造成了生态危机,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主要的社会矛盾。

【历史】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

【历史】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

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1️⃣ 生态危机的历史萌芽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生态危机的种子早在远古时期便已悄然埋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逐渐超出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

早期的农业革命,虽然带来了食物生产的飞跃,但也标志着人类对土地的大规模改造和森林的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初步的生态问题。

这一时期的生态变化,虽未形成全面性的危机,但已为后续的环境恶化埋下了伏笔。

2️⃣ 工业革命:生态危机的加速器进入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加速了生态危机的进程。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不仅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还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同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河流被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受重创。

这一时期,环境问题开始从局部性向全球性蔓延,生态危机初露端倪。

3️⃣ 现代社会的生态困境进入20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进一步加剧。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化学工业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进一步恶化了环境质量。

此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也开始显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现代社会的生态困境,已经不再是单一国家或地区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努力。

在追溯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时,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从早期的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在不断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破坏。

因此,解决生态危机,不仅需要我们从技术层面寻求突破,更需要我们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深刻反思过去的错误行为,积极采取措施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同时推动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_向昌明

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_向昌明

论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对策向昌明(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摘 要 本文从造成生态危机的认识论根源、人性根源和片面发展观根源出发,提出破解生态难题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类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努力实现自身需求的合理化和生态化;树立和谐发展观。

关键词 生态危机;根源;对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便遭遇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不仅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秩序,更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根基。

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如何破解生态危机?这是我们人类必须认真探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生态危机的根源1、认识论根源生态危机的发生,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是人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错误认识造成的。

近代工业革命,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初祸首,而近代工业革命是建立在近代主客二分认识论基础之上的。

近代主客二分认识论把人和自然决然分裂、对立开来,认为人是主体,是自然的中心,而自然则是客体,可以由人这个主体对其任意改造、宰割。

这种主客二分认识论仅仅把人当作目的价值,过分抬高人的地位,强调人类中心,过分贬低自然,把自然当作物,片面强调自然对人的满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入了歧途,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而且随着近代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类主体性的过于张扬,结果导致了自然被肢解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2、人性根源人是自在存在物与自为存在物的统一体。

人的自在存在体现为人的生物性存在、肉体性存在,而人的自为存在则体现为人的精神性存在。

人的自在性存在体现为一种实存性和有限性,而人的自为性存在则体现为一种精神性和无限性。

正是由于人是一种自为性存在使其本身具有的精神性和无限性特质,使人对自身的需求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之中,处于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状态。

人的这种对自身需求无法满足的状态体现在物质上则表现为人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财富。

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用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无限性必然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开掘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

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

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自然环境是中国珍贵的财富之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形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能源需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这些问题是严峻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分析中国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是什么,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想法。

一、自然环境破坏的原因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活动的直接结果。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把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用于生产和建设,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物种消失、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以下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迅速,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加速了社会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商用建筑的建设、排放尾气、水和大量的垃圾、城市公园的明显缺乏,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实际效果还有待考证。

2. 用地和水资源的消耗中国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有时过度使用这些资源。

水资源的消耗过度也一直是中国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农业、能源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了水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可再生水资源的补给能力。

3. 散户化耕作、乱伐滥砍、草管放牧中国大力发展农业,以满足国内民生的需要。

但是,目前中国农业还存在种种不合理因素。

例如散户化耕作、乱伐滥砍、草管放牧、化肥过度施用等行为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生态环境。

二、中国生态危机的表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生态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国自身的环境,也会影响到全球的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

1. 水污染中国水污染严重影响国内大量的饮用水和生物类群。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许多地区的水污染已经超乎想象。

【历史】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

【历史】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

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态危机的种子早已悄然埋下。

那些曾经璀璨的文明,如今却面临着生存的严峻挑战。

回首过往,探寻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犹如拨开层层迷雾,探寻真相。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便开始依赖自然。

然而,在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渐渐迷失了方向。

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寻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

首先,人类对自然的过度依赖。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以农耕为生,依赖土地资源。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口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土地资源逐渐枯竭。

如《庄子》中所言:“天地之大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在过度依赖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失去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其次,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愈发严重。

如《荀子》所述:“天地者,生万物也,而仁者取之,智者有之,勇者夺之。

”这种掠夺性开发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生态平衡被打破。

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界没有贫富之分,但是人类有。

”再次,人类对生态危机的忽视。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对生态危机的忽视可谓屡见不鲜。

如《史记》中所载:“自秦二世而亡,汉高祖兴,至今已四百年。

其间,天下大乱,民生凋敝,而百姓犹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忽视使得生态危机愈发严重,直至演变成今日之局面。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能沉溺于对过去的悔恨。

面对生态危机,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如《左传》所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让历史不再重演。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后果。

唯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才能为未来铺就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及其解决方法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咱们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

话说这个话题可大可小,不过既然要聊,那我就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让大家都能听懂。

咱们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呢?其实啊,这个问题还是挺复杂的。

咱们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这三大类问题又各自有各自的子问题,比如空气污染里又有雾霾、臭氧层破坏等问题;水污染里又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问题;土壤污染里又有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

这些都是咱们国家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啊,这个问题也挺复杂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

比如说,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人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污水;农业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

这些都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咱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啊,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要咱们大家齐心协力,还是有可能解决的。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咱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垃圾分类等。

咱们还可以参与各种环保活动,比如植树造林、河道清洁等,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

只要咱们大家齐心协力,相信总有一天,咱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如何看待当前生态危机以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出路

如何看待当前生态危机以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出路

如何看待当前生态危机以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出路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到并日渐重视的名词——“生态危机”,如今正向世人敲响警钟,这无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

因此,探寻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现状并提出解决对策就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现状、解决对策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危机程度各有不同。

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一、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现状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摄氏度。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他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的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一)人口的急剧增长二战”以来,全球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科学家推断世界人口大约将于21世纪中期超过90亿,于21世纪末超过100亿。

人口无限增长,地球将超载。

人口的增长将导致需求增大。

人类为了生存向自然过度索取,造成环境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缩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二)科技的负面效应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人类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正是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盲目征服自然,而忽视了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其负面效应扩大化,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三)现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消费主义支持大量生产一一大量消费一一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此种方式激起的人类欲望显然超越了地球的承受限度,这将破坏环境,造成生态危机。

同时,消费主义带动的无限消费欲望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垃圾过剩,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转化限度。

实际上,正是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成了现代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一一资源枯竭和废弃物剩。

消费主义所采用的生活方式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

(四)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人为自然之主的价值观念。

这是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类主体性不断增强。

这促使人类向着主宰者”的中心地位逼近。

人类视自然界及其中生物的存在价值不过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地掠夺、征服,自然伤痕累累。

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一味索取而没有给予必要的补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二、生态危机应对策略根据上述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应提出相关的生态危机应对策略,有四点:①适度控制人口的增长;辺对科学技术进行正面引导;③选择有益环境的生活方式;G4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化等加剧了环境污染、水资源消耗、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生态破坏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中国水资源不足的面临国内外供需矛盾的压力。

水质也日益恶化,70%河流和水库严重受污染,其中5%严重污染,23%污染较重,40%水资源被过度开发,超过65%的城市饮用水具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致使水相关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水污染直接影响着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2、土壤污染及农业压力中国的土壤资源也面临污染问题,现在已有七分之一的中国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工业废气、排水、化学品等污染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口压力也日益增大,土地面积的减少和人口的增多也加剧了土地的利用压力。

3、空气污染与能源环保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从过去的烟囱污染,到现在的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全部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威胁。

全国有17个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最具污染城市,而中国政府也公布了《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4、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健康与生命福祉的重要保障,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稳定健康,也是许多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

而现代化进程中造成的城市化、开发利用等行为破坏了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数十年间,中国许多特有的物种消失殆尽,有些国家的国家花、国家树等生态指标都已经灭绝。

二、应对措施中国的环保事业之所以难以根治,是因为涉及范围广,改变的成本高、超强管制力度难以实现。

但是,中国的环保工作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例子,下面列举了一些可行的方式:1、领导示范和面向公众的教育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有含金量的领导示范,通过领导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甚至是花园式的办公区,企业也跟着响应起来,树立了环保的行业风范,也树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的生态危机及解决办法

我国的生态危机及解决办法

我国的生态危机及解决办法一、我国的生态危机现状我国国土面积居全球第三位,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心,南至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国土面积9,596,96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9,326,41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70,550千米。

人口为13亿,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

我国还拥有包括温带,寒温带,亚热带,高山,丘陵,湖泊,森林,海洋等众多的生态类型,孕育了各种生态类型中的大量物种,使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都居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正潜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一、沙漠化吞噬北方2004年,当亚洲第一大沙漠水库——甘肃红崖山水库枯竭时,赖此水生存的“沙漠楔子”、“沙海之舟”、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的天然屏障——民勤绿洲陷入生死边缘。

民勤曾有大禹治水到此才大功告成的说法。

再看今日民勤,一亩亩良田变为荒漠,一个个村落沦为废墟,再面对一群群背井离乡的生态难民,有专家预言,民勤绿洲将在十几年内消失,民勤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进而,北方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将连成一片。

北方——这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成了沙的前沿和沙的海洋。

目前,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总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沙化面积不断扩张,20世纪9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后5年平均每年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

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锐减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比1990年全国第一次遥感调查结果356万平方公里增加了10万平方公里。

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

50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每年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

这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无疑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有效治理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挑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水污染问题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排放和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上。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导致农田和水域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和水质的恶化。

2. 空气污染问题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

工业排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

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也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3. 土壤退化问题土壤退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由于过度的耕作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

土壤的结构被破坏,肥力减弱,甚至出现酸碱度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破坏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起的。

过度的砍伐、过度的开发、过度的捕捞等行为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治理对策1. 加强立法和监管我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对企业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确保他们的生产行为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 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我国应该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保护环境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作者:郭强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1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上曾提出过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其中社会层面的文明、和谐以及国家层面的公正、法治的观念无一不彰显了我党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国度、实现以人为本的决心。

实现以人为本,就是要给公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到并日渐重视的名词——“生态危机”,如今正向世人敲响警钟,这无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

走出困境我们应从政策控制、经济调节、科技的正面引导以及道德观念宣传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生态危机;政策控制;经济调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89-02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

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等等。

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
当然,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


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

但若需索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

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缩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
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

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造成了过多的废弃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这无疑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2.资源发展型现代工业引发生态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手段日渐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手段来取而代之。

因而,现代工业应运而生。

我国仍处于资源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优势。

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人类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点。

而具有大规模、快速、高效特点的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

这样一来,我们极易陷入“经济发展越快,生态危机就越严重”这一怪圈。

人的需索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生态危机。

3.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本身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成为能造福人类的法宝,反之,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

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使之成为大量生产和利润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负面效应,进而成为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帮凶。

4.环境缺失的市场机制引发生态危机
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下,企业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视了环境成本的计算。

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只考虑经济效益,却不肯在排污设施、技术上投资,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加重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健康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步的大局。

如今,大自然正以各种方式向我们展示它的不满与愤怒:近几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现,雪灾、洪涝、旱灾、沙尘暴、泥石流频发;生态难民面临生存危机,在一些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许多人被逼无奈远离故土;因生态危机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经济损失数额惊人,也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观念相悖。

这一切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为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我们可以从政策控制、经济调节、科技的正面引导以及道德观念宣传等多方面综合努力,以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1.政策控制方面
一方面,针对人口压力问题,要进一步着手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压力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给地球一定的缓冲与喘息时间。

另一方面,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现有环保法规,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一成不变的环保法规已远远解决不了现存问题。

这便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吸取经验,进而制定出满足现实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以更好的指导与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

最后,可以将环境指标与政绩评价结合起来,以此督促地方政府的环保执行力度。

2.经济调节方面
既然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利益的结果,那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经济刺激的手法来引导人们走生态经济之路。

首先,我们应该逐步推行资源有偿使用这一手段,借此来提醒人们资源的有限性、可贵性。

通过有偿使用手段,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不是粘手可得的,不是取之不尽的。

这样,一方面从当前来看,通过有偿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手段。

对于那些给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单位或个人,一方面对其采取一定的惩罚手段以实现警示效果;另一方面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相关单位或个人对其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负责。

当然,对于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表彰,鼓励和发扬这种环保精神。

其次,我们还应注意科技的正面引导。

科技的双面性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使科技更好地发挥其正面效应。

当前,一方面,我们可以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态危机的治理方面,为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高科技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以节约现有能源;通过高科技来发现新能源以减少现有能源的压力与危机;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更为广泛的生态思想道德宣传;通过高科技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与联系,共同致力于解决生态危机。

3.进行道德观念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盲目追逐眼前利益的想法以及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这三大思想根源是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重要症结所在。

认识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切实解决生态危机,必须从思想抓起,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抓起。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加剧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峻程度。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正视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人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以达到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质的目的,从而为生态危机的解决建立良好的思想根基。

总之,生态危机解决与否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人类自身的生存,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国家健康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局。

对待生态危机,我们必须摆正思想、端正态度,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解决生态危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坚持,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我们的团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生态危机,走向一条真正持续、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
[2]吴海金,朱磊.环境政治问题的深层思考——评丹尼尔.A.科尔曼的环境政治观[J].理论月刊,2006,(10).
[3]夏小非,朱同丹.在发展中解决生态问题与生态危机[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4]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5]未刃.人与环境: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6]秦兴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8).
(责任编辑:许广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