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之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根本上说,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容纳量和容纳度,从而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和功能,破坏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平衡所致。所以,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在于人和人的活动。体地分析,是由人和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展开和形成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而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有人类的观念、人类的本性、工业化文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等。
一、人类观念与生态危机
对生态环境危机之根源的人类观念分析的依据是:对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持有怎样的观念,会引导和影响人类对待自然的实际行为。人类的生态观念、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危机之间存在着内在密切的关联性。应该说,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形态上的整个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是反自然、非生态化的,是以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为价值取向,最终达到自然向人类生成、为人类目的服务的价值目标。诸如此类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思辨的哲学思想中,也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教条。
二、人类本性与生态危机
人作为生命体存在的自然本性是有欲求的,并通过其活动满足和实现自己的欲求。并且人类的欲求在量上和质上、在满足和实现的程度和方式上,与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相比又有内在的差别。由于人类欲求
的无限性及无止境的扩张性,使得在欲求驱使下的人类活动就有可能突破自然生态系统可能提供的容纳量和容纳度,从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混乱,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三、工业文明与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大量产生,并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全球化扩张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工业化的水平和规模的大幅度提高和扩大,也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效用与能力的大幅扩大和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生产扩张而增多的各种废品、废渣、废气等污染物和有害物又向自然界排放,转嫁给自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四、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对于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增强了向自然挑战的能力,但也改变着自然的形态和结构,更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和稳定,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五、市场经济与生态境危机
与以往的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在范围上是最广泛的,在程度上是最强烈的。这是由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性质、目的和手段所决定的。工业化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数量的大幅度提升必然伴随着对自然资料和资源的大量需求,从而带来生态
危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为了长远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转变旧观念。
首先要摒弃传统发展观念,其次要转变旧的自然观念和旧的价值观念。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这种观念导致了人类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旧的价值观念指在工业文明中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主宰了人
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因此,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就应当懂得,用人类应有的理性去约束对自然的索取,去约束具有无限扩张的消费欲望。
第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第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依靠科技进步。首先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科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然后是以继续深化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开发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新能源,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环境友好型的高新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健全各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起跨部门、跨地域的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