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重庆)形考任务
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重庆)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题目11.攻击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那我们根据哪些线索来判断一个人的攻击行为是故意的?
【答案】: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攻击行为,必须分析其动机,了解其行为意图。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只要其具有攻击的意图,就是攻击行为。
题目12.简述从众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答案】: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消极的意义:从众行为容易给人和群体带来惰性,抑制创造性,从众行为过多还可能导致组织内部风气的变坏。积极性的意义:首先,从众可以促进人们维护社会秩序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其次,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再次,从众行为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最后,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和执行,有助于组织规范、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维护权威和制度,使组织内秩序稳定,维护其正常运转。
题目8.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答案】: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题目9.自我设障
【答案】:
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题目10.社会认知
题目13.在2001年的辛辛那提市。一个警察跟踪一位名叫托马斯的黑人进入了一条小巷,并命令他举起双手,托马斯还没来得及答应就被开枪打死。实际上,托马斯没有携带任何武器。托马斯成为六年中第15个被辛辛那提市警察打死的美国黑人,而期间没有一个白人被警察打死。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二-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其次,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
再次,从众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
(2)消极性意义:
首先,从众行为容易给人和群体带来惰性,抑制创造性。
其次,如果从众会造成无形的巨大压力,群体内多数成员的从众容易使决策或决定出现偏差。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二--50648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第1题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教师批评学生,父母责骂孩子,都是社会认可的角色行为,不会被认为是有意的攻击。
(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例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由于司机的紧急刹车,你身边的人没有站稳,重重地踩了你一下,那么你就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攻击行为。
第12题
简述从众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参考答案是:
(1)积极性的意义:
参考答案是:
因为在美国,很多人,尤其是白人,对黑人存在着偏见,认为黑人是缺乏教养的、充满暴力的人群。
而这种偏见则来源于社会分类,人们会借助社会分类的过程把自己和别人分到或相同或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去,对那些不属于他们同一"群体"的人,人们很容易表现出偏见。另外,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导致群体之间发生冲突,进而造成偏见和歧视。
c. 集邮爱好者协会
d. 工厂的班组
参考答案是:集邮爱好者协会
第6题
群体极化
2022春国开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答案
1、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正确答案是:“对”。
2行为规范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各种形式的教育、社会舆论以及使用强制性手段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用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调整个人、团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
正确答案是:“对”。
3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正确答案是:“对”。
4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对人们的要求也不同。
正确答案是:“对”。
5社会化与社会控制是相互补充的,二者共同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对”。
6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7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那是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8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过程。
正确答案是:“对”。
9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
正确答案是:“对”。
10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对”。
11社会化是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
正确答案是:“对”。
12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
正确答案是:“对”。
13社会化具有贯穿终生、双向互动、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等特点。
正确答案是:“对”。
14自我肯定型是积极的统一类型,其特点是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通过积极的矛盾斗争达到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对”。
15自我肯定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理想自我和逐步改正不断完善的现实自我的统一。
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重庆)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题目1.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答案】:参与观察法题目2.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答案】:非强制性的题目3.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答案】:言语题目4.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回答攻击行为和____________攻击行为。
【答案】:敌对性题目5.他人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回答和______________。
【答案】:反暗示题目6.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自我表现的影响因素:1.个体所处的场合影响自我表现。
2.个体的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
3.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影响自我表现题目7.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可有: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题目8.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答案】:第一种是责任扩散,第二种可能原因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外部情境因素要在个体参照他人行为的基础上自主判断后起作用并引发个体的各种反应,对同一情境的社会性定义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
第三个因素是评价焦虑。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2019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期末纸质形考作业试题
《社会心理学》答案
(部分答案为表明层次,调为红色加粗,下载后自行修改)
1.简述集群行为的形成。
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
一是情绪支配性。
参加者的情绪异常兴奋,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在认知上持有偏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迅速接受性。
参加者相互传递的每一种信息迅速被接受,并迅速引起反应。
三是容易越轨性。
参加者受情绪支配,容易背离正常的社会规范,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 论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答:
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群体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文化价值观、习惯模式的冲突,。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四-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第7题
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是: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第11题
群体思维
参考答案是:
群体思维:也叫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第12题
玛丽安·基切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声称接受到来自超级生物的信息,据她说这些超级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上的的守护者,她对媒介说,1954年12月21日,一场洪水将要到来,并将整个北半球淹没,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只除下少数经选择的人)都将归于死亡。但飞船既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到来,也没有在后来几度更改的地方降落。12月21日最终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任何洪水。其中一些信徒,特别是一直心存怀疑和不太确信者,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所托的预言的失败——宣布退出,一些坚定的信徒——甚至辞掉了工作,变卖家产——更加坚定不移地信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以此消弥信仰与令人失望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试用社会态度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这些信徒的心理。
为要求也可能是不同的。
(2)个体的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
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可能遇到不同的人;即使在同一场合,我们遇到的人也是千差万别的,而我们在不同的人面前所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3)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影响自我表现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任务1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象是()a.个体心理b.社会心理c.社会行为d.社会个人行为的影响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a.哲学世界观b.专门方法论c.各种理论d.具体技术和手段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理论研究d.群体研究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a.梁启超b.高觉敷c.严复d.潘菽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a.产生危机b.学科繁荣c.学科分化d.整合趋势6.个人图式指我们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
(×)7.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方的最初印象叫第一印象。
(√)8.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他人的存在、环境条件因素两个方面。
(√)9.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一个人多种物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高分物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10.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三种规范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形考任务21.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a.热情程度b.表情c.声调d.场合2.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a.中国学者孙本文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d.法国学者塔尔德3.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a.适度效力论b.强效力论c.子弹论d.有限效力论4.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a.斯德克迪尔b.伯德c.若拉列夫d.勒温5.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a.荣格b.霍妮c.阿德勒d.弗洛伊德6.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7.影响说服的情境因素包括预先警告和分散注意两个。
2023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会心理学(本)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国家开放大学编制“社会心理学(本)”形考任务1主题讨论:刻板印象的利与弊活动要求:请你结合亲身经验,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课堂讨论:(1)举例说明你对哪个群体存在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2)请你分析这种刻板印象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参加课堂讨论之后需提交400 字以上的发言稿,辅导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表现和发言稿的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 分。
任务一答:(1)我对农民工群体存在刻板印象,主要是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存在更多的是消极的看法。
一提起“农民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从事脏、累、危险工作且待遇低的劳动者,劳动力素质低,精神生活匮乏等。
(2)针对农民出身的社会成员制造刻板印象,极易引发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歧视。
刻板印象是一种不全面、不客观的认识,社会对于农民的刻板成见是对他们尊严的伤害,加剧了农民心理上的负面感受,由此制造、扭曲、加剧了双方的信任失衡,这与我们积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相违背的。
失去了和谐的社会关系,无论是社会的哪一方都必然或多或少地承担负和博弈的苦果。
不利于统筹资源,实现更快更有效的集体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盘大棋,需要社会各个群体、各种生产要素的密切配合、协力推进,尤其是参与者的密切配合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
如果参与者、协调者在合作中以刻板印象为准片面认知农民群体,在分配上因偏见压低生产成本,这类行为不仅无法实现团结的目标,反而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农民工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有权利享受公共服务,有义务维护公共环境。
当我们不再因为这样的事情大惊小怪时,社会偏见才能有所改善。
“社会心理学(本)”形考任务2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阶段性测验本次任务需要您在完成第1 章到第5 章的学习之后再完成。
试题包括填空题、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满分为100 分。
一、填空(每空2 分,共30 分)1.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国开电大社会学概论(重庆)第二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题目1.()指的是个人和群体主动的、有目的地介入另一个民族的技术、社会和思想的习俗。
【答案】:指导性变迁题目2.()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流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概念、新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现象。
【答案】:文化涵化题目3.美国电影中有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片《末代皇帝》和《花木兰》等是典型()这一种文化变迁的方式。
【答案】:文化传播题目4.()是指一个人通过世袭得到其于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从出生起就被赋予的无法改变的社会地位。
【答案】:先赋地位题目5.()即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
【答案】:首要地位题目6.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
【答案】:角色期待题目7.()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答案】:角色冲突题目8.()是指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群体题目9.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社会群体可分为所属群体和()。
【答案】:参照群体题目10.()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
【答案】:社会交往题目11.贸易是一种直接的进行文化变迁的方式。
对错【答案】:错题目12.坚持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成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基础。
对错【答案】:错题目13.自致地位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成就努力争取回来的社会地位,或者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通过行使知识、能力、技巧、耐力等所取得的结果。
对错【答案】:对题目14.角色期待的内容往往是一成不变的。
对错【答案】:错题目15.角色紧张的程度取决于角色冲突和个人适应能力及正确处理角色关系的能力。
对错【答案】:对题目16.角色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角色冲突。
对错【答案】:错题目17.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差异,社会群体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
国开大学社会心理适应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及考核方式(1)
社会心理适应· 形考任务1(题目随机)操作提示:若无法一次答完,请点击左侧边栏的“测验导航”下的“结束答题”按钮(如下图所示),保存本次已答内容。
若不点击此按钮本次答题记录将不保存,下次您需要重新答题。
一、选择题1. 人之所以能够社会化与人自身的()有关: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语言能力决定的。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能力B. 想法C. 经验D. 年龄正确答案:A2. 个体通过社会化得以(),获得发展的基点。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接近社会B. 适应社会C. 进入社会D. 远离社会正确答案:B3. 从个体角度看,社会化的()体现在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对后期发展产生影响。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延续性B. 连续性C. 学习性D. 意义正确答案:B4.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部的心理品质。
包括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意见、特质、以及愿望等是指()。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现实自我B. 精神自我C. 理想自我D. 物质自我正确答案:B5. ()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自我知觉B. 社会认知C. 个体自我D. 精神自我正确答案:A6. 现实自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即目前的心理、生理、社会等等方面的最真实的表现,也包括目前别人眼中的个体是什么样的情况。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想象情况B. 具体情况C. 真实情况D. 模拟情况正确答案:C7. 情商又称(),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单选题(4.0分)(难易度:中)A. 情绪控制能力B. 情绪智力C. 情绪表现力D. 情绪学习力正确答案:B8. 智商可以理解为(),是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开电大社会心理学(重庆)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商家为什么不惜重金用明星做广告?这样做可能会有哪些
风险?
【答案】:
商家不惜重金用明星做广告原因有:(1)影响说服效果的发起者的因素:吸引力明星的吸引力大、知名度高,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好感,有助于增加产品的影响和说服力。(2)态度的学习理论(联结、强化、观察模仿)明星的消费态度和行为容易引导、强化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消费者会观察、学习、模仿明星的消费态度和行为。(3)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同消费者容易认同和接受明星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这样做的风险有:(1)有些消费者对明星不信任,认为他们代言广告是为了赚钱,并不代表产品好。(2)产品的声誉容易受明星的丑闻所累。
题目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外交官
b.父亲
c.妻子
d.朋友
【答案】:外交官
题目2.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机遇
b.任务难度
c.能力
d.努力
【答案】:努力
题目3.卡茨(D.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功能理论
b.社会判断理论
c.学习理论
d.三阶段理论
题目12.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改变态度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一.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二.角度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该方法在态度改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三.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四.活动参与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三-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更常见;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第12题
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是:
(1)劝说宣传法: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一定的信息来改变人的态度。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
第10题
社会影响
参考答案是: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11题
什么叫宽大效应?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参考答案是: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信息,但是人们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的评价,这种现象叫宽大效应。
人们之所以对他人的评价如此宽容,原因可能有:
第7题
自我设障
参考答案是:
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第8题
攻击行为
参考答案是:
攻击行为: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第9题
规定性角色
参考答案是:
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如政府外交官、法官、军人、警察等即属此类。
a. 父亲
b. 妻子
c. 朋友
d. 外交官
参考答案是:外交官
第2题
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 机遇
b. 努力
c. 能力
d. 任务难度
参考答案是:努力
第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答案】:
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题目2.刻板印象
【答案】:
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它是一种先入为主、难以改变的看法。
例如,在人的自然特征方面,人们比较系统的观文化局是同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首先根据这
题目5.社会比较
【答案】:
人们总倾向于将自己的处境与别人的处境相比较。向上的社会计较对幸福感带来威胁,特别是对于低自尊、高神经质的人来说,在经历了向上比较之后,主观幸福感会大大减弱;相反,在经历了向下比较后,会体验到强烈的幸福感
题目6.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是。
【答案】:访谈法
题目7.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a.基本社会化
b.初级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答案】:预期社会化
题目12.罗森塔尔等(Rosenthal&.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a.皮克马利翁效应
b.光环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皮克马利翁效应
【答案】:相似比较
题目8.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答案】:情感
题目9.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
【答案】:角色间
题目10.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答案】:访谈法
题目11.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题目13.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再社会化
b.初级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答案】:再社会化
题目14.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a.警察
b.朋友
c.法官
d.外交官
【答案】:朋友
题目15.三度归因理论(cubetheory)是由()提出来的。
a.海德
b.维纳
c.库利
d.凯利
【答案】:凯利
第三,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迫于压力保持沉默,以示顺从,从而避免受到孤立、嘲笑和排斥。
减少群体思维的策略主要有:
首先,领导者应该鼓励群体成员公开质询和提出怀疑,领导者应该乐于接受对他的批评。
其次,领导者在讨论的最初阶段应该保持公平,避免表现出对某种方案的偏爱,因为这样会限制群体成员对这个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
第三,群体讨论中应该邀请群体外的专家参与,并邀请专家对群体成员的观点提出挑战性意见。
第四,征求匿名意见也有利于提高群体决策的准确性。
三个方面将人进行分类,当人们将某一个人归入其中一个类别的时候,人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些特
片,人们对这个人所作的行为反应,也会直接以这些观念为根据。
题目3.从众
【答案】:
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题目4.角色扮演
【答案】: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反对者迫于压力,保持沉默,于是出现了一致通过的假象。
请说明为何会产生这种悲剧?如何减少这种悲剧的产生?
【答案】:
悲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群体思维。
具体原因可能有:
第一,美国宇航局已经有55次成功发射的先例,高级管理人员盲目乐观,把自己的群体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不可战胜的,根本不会犯错误的。
第二,高级管理人员对与当前群体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忽视或不予理睬,将反对意见进行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