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浅析模拟信号数字化研究及Simulink仿真技术

3 . 1 构建测试模型及仿真 基 于上面 的原理构建一个DP C M编解码仿真系统。其 中预测器为5 阶 F I R滤波器 ,抽头系数设置为实例1 的计 算结果 ,被编码信 号为语音文件 “ GDGv o i c e 8 0 0 0 . ww” , 量化器采用均匀量化方式 , 将 卜1 , 1 ] 上的归一化信号
1引言
是: E[
一
】= .
』V I = 1
x , + , = 0… . , P代 入归一化 自相关 函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数字通信成为主流技术 。 那模拟信源提供 的模拟 信号如何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呢?模拟信号要想在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传
AM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AM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AM调制是一种将基带信号调制到载频上的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音频传输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AM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AM调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基带信号产生器、载波信号产生器和调制器。
基带信号产生器用于产生模拟调制信号,载波信号产生器用于产生载波信号,调制器将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调制。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性能。
首先,需要设计基带信号产生器。
基带信号可以是音频信号、语音信号或其他需要传输的信号。
可以使用软件工具如MATLAB来产生基带信号,也可以使用硬件电路如函数发生器来产生基带信号。
其次,设计载波信号产生器。
载波信号通常是一个高频正弦波信号,频率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决定。
可以使用软件工具如MATLAB来产生载波信号,也可以使用硬件电路如震荡器来产生载波信号。
最后,设计调制器。
调制器主要是将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实现信号的叠加。
调制器可以使用模拟电路如放大器和混频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数字电路如FPGA来实现。
在调制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如DSB-SC调制、SSB调制或VSB调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调制方式。
设计完整的调制系统后,可以进行系统的仿真。
仿真可以使用软件工具如MATLAB、Simulink或Multisim等来实现。
通过输入不同的基带信号,观察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可以使用示波器来显示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分析调制效果和系统性能。
在进行系统仿真时,可以对系统的不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如基带信号的频谱、带宽、载波信号的频率、调制指数等。
通过调整参数,可以优化系统性能,提高信号的质量和传输效果。
在设计和仿真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线性度、功率效率、频率响应等指标。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总之,AM模拟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基带信号产生器、载波信号产生器和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D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通信原理

DSB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通信原理概述:DSB调制解调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调制解调技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DSB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仿真方法,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的设计流程、相关参数的计算和仿真结果分析。
一、DSB调制器设计原理:1. 调制器功能:DSB调制器用于将基带模拟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实现信号的传输。
其主要功能包括信号的频带变换、频谱的移频和功率的放大。
2. 调制器设计流程:(1)信号采样和量化:从模拟信号源中采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2)滤波器设计:设计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和不必要的频谱成分。
(3)频带变换:使用频率乘法器将信号的频带变换到较高的频率范围,以便进行高频传输。
(4)功率放大:使用功率放大器将信号的幅度放大,以增加传输距离和抵抗噪声干扰。
3. 调制器参数计算:(1)采样率:根据信号的最高频率成分,选择适当的采样率,以避免采样失真和混叠现象。
(2)滤波器截止频率:根据信号的带宽和滤波器的设计要求,计算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3)频率乘法器的倍频系数:根据需要将信号的频带变换到较高的频率范围,选择适当的倍频系数。
(4)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根据传输距离和接收端的灵敏度要求,计算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4. 调制器仿真分析:使用MATLAB或其他仿真工具,搭建DSB调制器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以下分析:(1)时域波形分析:观察信号在调制器各个模块中的时域波形变化,检查是否存在失真现象。
(2)频谱分析:计算信号在调制器输出端的频谱,验证频带变换和滤波器设计的效果。
(3)功率分析:计算信号在调制器输出端的功率,验证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效果。
(4)误码率分析:通过引入噪声信号,计算解调器输出信号的误码率,评估系统的性能。
二、DSB解调器设计原理:1. 解调器功能:DSB解调器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模拟信号,实现信号的恢复和处理。
数字模拟混合设计及其仿真

数字模拟混合设计及仿真数模混合电路的设计,一直是硬件电路设计中性能提高的瓶颈。
众所周知,现实的世界都是模拟的,如果将模拟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可以方便的做进一步的处理。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变是否实时、精确,是电路设计的重要指标。
除了器件工艺,算法的进步会影响系统数模变换的精度外,实际工作环境中的众多干扰,噪声也是影响数模电路性能的主要因素。
在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仿真时,选择合适电路设计的仿真方式会使该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一般情况下的仿真多是解决线性、连续工作的稳态电路。
也有既可解决线性电路,也适合非线性电路;既可解决模拟电路,也适合数字电路;既可解决连续状态工作问题,也适合不连续状态工作的问题;既可解决连续稳定工作电路,也适合开关调节的启动工作电路。
总之,电气工程电路均可仿真。
仿真时,要读取电路中任何一点电流、任何两点间的电压都很容易,还可以进行频率响应、频谱分析、温度分析、参数变化分析、蒙特卡罗分析、最坏情况分析、噪声分析等等。
可以说,后面几种分析在面包板实验中是无法模拟进行的,加之,仿真软件是在计算机上运行,所以有使用方便、简单的优点。
数字模拟混合设计的特点1. 数模混合设计中的困难点1.1 数模混合电路设计当中,如何来分辨干扰源、干扰对象和干扰的路径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分析数模混合设计干扰的基础。
通常的电路中,模拟信号上由于存在随时间变化的连续变化的电压和电流有效成分,在设计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同时控制这两个变量,而且他们对于外部的干扰尤其敏感,因而通常作为被干扰对象做分析;数字信号上只有随时间变化的门限量化后的电压成分,相比模拟信号对干扰有较高的承受能力,但是这类信号变化快,特别是上升下降沿速度快,尤其是一些高速信号,一般上升下降沿在几百纳秒的级别,并且同时还伴随有较高的高频谐波成分,对外释放能量,通常作为干扰源。
t/ = t7(r)模拟电路r 数字电路7 = J⑴图1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信号一般的干扰源分为电压型干扰源和电流型干扰源。
PCM(脉冲编码调制)介绍及PCM编码的原理 毕业论文---PCM量化13折线

PCM(脉冲编码调制)介绍及PCM编码的原理摘要在数字通信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数字传输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优越性日益明显,优点是抗干扰强、失真小、传输特性稳定、远距离中继噪声不积累、还可以有效编码、译码和保密编码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另外,还可以存储,时间标度变换,复杂计算处理等。
而模拟信号数字化属信源编码范围,当然信源编码还包括并/串转换、加密和数据压缩。
这里重点讨论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方法——脉冲编码调制,而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得到数字信号)一般分三步:抽样、量化和编码。
本文讲述了PCM(脉冲编码调制)的简单介绍,以及PCM编码的原理,并分别对PCM的各个过程,如基带抽样、带通抽样、13折线量化、PCM编码以及PCM 译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各过程在MATLAB7.0上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语音信号的均匀量化以及非均匀量化进行比较,我们得出非均匀量化教均匀量化更加有优势。
关键词:脉冲编码调制抽样非均匀量化编码译码AbstractIn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signal is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digital transmission with the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ts advantage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 advantage of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distortion,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long-distance relay is not the accumulation of noise Can also be effective encoding, decoding and security cod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reliability and confidentiality.Digitized analog signal range of source coding is, of course, also include the source code and / serial conversion, encryption and data compression. This focus on the simulation of the basic methods of digital signals - pulse code modulation, while the analog signal the digital process (to get digital signals) generally three steps: sampling, quantization and codin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 in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the PCM coding theory, and were all on the PCM process, such as baseband sampling, bandpass sampling, 13 line quantization, PCM encoding and decoding PCM a detailed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cess is simulated on MATLAB7.0,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uniformity of the speech signal qua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non-uniform quantization, we have come to teach non-uniform quantization advantage of more than uniform quantizationKeywords:Pulse Code Modulation Sampling Non-uniform quantization Coding Decoding目录1 前言 (1)2 PCM原理 (2)2.1 引言 (2)2.2 抽样(Sampling) (3)2.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3)2.2.2 抽样定理 (4)2.2.3.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 (7)2.3 量化(Quantizing) (8)2.3.1 量化原理 (8)2.3.2均匀量化 (10)2.3.3 非均匀量化 (11)2.4 编码(Coding) (18)2.5 译码 (24)2.6 PCM处理过程的其他步骤 (26)2.7 PCM系统中噪声的影响 (27)3 算例分析 (29)3.1 无噪声干扰时PCM编码 (30)3.2 噪声干扰下的PCM编码 (36)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录 (45)1 前言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传输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优越性日益明显,优点是抗干扰强、失真小、传输特性稳定、远距离中继噪声不积累、还可以有效编码、译码和保密编码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
图 1-9 脉冲编码调制示意图
PCM 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同种,输入的模拟信号 m(t)经抽样、量化、
编码后变换成数字信号,经心道传送到接收端的译码器,由译码器还原出抽样值,再经过
定理内容:抽样定理在时域上可以表述为:对于一个频带限制在(0,fH)Hz 内的时间 连续信号 f(t),如果以 Ts≤1/(2fH)秒间隔对其进行等间隔抽样,则 f(t)将被所得到的 抽样值完全确定。模拟信号的抽样过程如下图。
图 1-2 模拟信号抽样的过程示意图
下图分析可知模拟信号抽样过程中各个信号的波形与频谱。
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5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图 1-4 两种情况下的抽样信号频谱分析
应该注意的一点是:抽样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只要能满足抽样频率大于奈奎斯特频 率,并留有一定的防卫带即可。
1.1.2 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实际中遇到的许多信号时带通型信号,模拟信号的频道限制在 fL~fH 之间,fL 为信号 最低频率,fH 为最高频率。而且当 fH>B,其中 B=fH-fL 时,该信号通常被成为带通型信号, 其中 B 为带通信号的频带。
对于带通信号,如果采用低通抽样定理的抽样速率 fs≥2fh,对频率限制在 fL 与 fH 之间 的带通型信号抽样,肯定能满足频谱不混叠的要求,如图所示。
模拟信号数字化系统的研究与仿真
6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图 1-5 带通信号的抽样频谱
定理内容:一个带通信号 f(t),其频率限制在 fL 与 fH 之间,带宽为 B=fh-fl,如果 最小抽样速率 fs=2fh/n,n 是一个不超过 fh/B 的最大整数,那么 f(t)就可以完全由抽 样值确定。 下面两种情况说明:
(完整word版)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摘要:数字通信系统是数字传输的过程,模拟信号到达接收端必须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会有损耗,因此合理的采用信道的编/译码和调制、解调是十分重要的,本实验采用systemview 进行仿真.关键字:眼图、误码率、调制、解调.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与原理1.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图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1.1 信源编码与译码信源编码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通过某种数据压缩技术设计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二是完成模/数(A/D)转换,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1.1.2 信道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受到噪声等影响后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相应的规则进行解码,从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1.1.3 加密与解密在需要实现保密通信的场合,为了保证所穿信息的安全,认为地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即加上密码,这种处理过程叫加密.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字序列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息.1.1.4 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基带的数字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相对相移键控(DPSK).在接收端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数字基带信号.对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一般用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来实现.1.1.5 同步同步是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照同步的公用不同,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1) 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数字信号通过中继再生后可消除噪声积累(2) 数字信号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3) 由于数字通信传输一般采用二进制码,所以可使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复杂的远距离大规模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网.(4) 在数字通信中,各种消息(模拟的和离散的)都可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在系统对数字信号传输情况的监视信号、控制信号及业务信号都可采用数字信号.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结合起来组成的ISDN 对于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自动地进行变换、综合、传输、处理、存储和分离,实现各种综合业务.(5) 数字信号易于加密处理,所以数字通信保密性强.数字通信的缺点是比模拟信号占带宽,然而,由于毫米波和光纤通信的出现,带宽已不成问题.2 系统的设计过程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同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把带通信号还原成数字基带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解调.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叫做数字带通传输系统.一般来说,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技术有的方法:把数字基带信号当作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是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2.1 信源编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包括三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1) 抽样:把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变换为模拟抽样信号.(2) 量化:将抽样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变换成量化信号.(3) 编码:用二进制码元来表示有限的量化电平.抽样定理指出:设一个连续模拟信号m(t)中的最高频率〈f h ,则以间隔时间T〈1/2f h的周期性冲激脉冲对它抽样时,m(t)将被这些抽样值所完全确定.由于抽样时间间隔相等,所以此定理又称均匀抽样定理.例如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0hz,则采样频率为30hz.2.2 信道格雷码的编/译码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码元波形将变坏,,接收端收到后可能发生错误判决,故采用GRAY编\译码方式来进行差错控制. 格雷码的编码和译码设备都不太复杂,而且检错的能力较强.格雷码除了具有线性码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循环性.循环性是指任一码组循环一位(即将最右端的一个码元移至左端,或反之)后,仍为该码中的一个码组.2.3 2FSK信号的调制与非相干解调2.3.1 调制原理键控法: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序列的控制下通过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频率进行选通,使其在每一个码元T s 期间输出 f1或f0两个载波之一, 图2所示.键控法产生的2FSK信号,是由于电子开关在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之间转换形成,故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不一定连续. 2FSK信号可以看成两个ASK的相加,图3所示.图2 键控法产生2FSK 信号的原理图图3 相位连续的2FSK 信号波形2.3.2 2FSK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2FSK 的非相干解调:其原理是将2FSK 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2ASK 信号分别进行解调,然后进行判决.这里的抽样判决是直接比较两路信号抽样值的大小,可以不专门设置门限.判决规则应与调制规则相呼应,调制时若规定“1”符号对应载波频率w 1,则接收时上支路的样值较大,应判为“1”;反之则判为“0”.2FSK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方框图如图4所示,其可视为由两路2ASK 解调电路组成.这里,两个带通滤波器(带宽相同,皆为相应的2ASk 信号带宽;中心频率不同,分别为w 1、w 2 起分路作用,用以分开两路2ASK 信号. 振荡器f 1选通开关 反相器 想加器 振荡器f 2 选通开关基带信号 2FSK 信号图4 2FSK信号非相干解调方框图2.4 模拟FIR滤波器的设计通过选择菜单上的”Filter/Analog”按扭,可以设计五种模拟滤波器.它们是:巴特沃斯,巴赛尔,切比契夫,椭圆,线性相位.这些滤波器可以是低通、高通或带通,所选滤波器的一般形状由滤波器的类型决定,需要输入的数据是滤波器的极点数、-3db带通或截止频率、相位纹波系数、增益等参数,按”finish”完成设计.低通滤波器:去掉信号中不必要的高频成分,降低采样频率,避免频率混淆,去掉高频干扰.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同低通滤波器的组合.对滤波器而言,所有频率都应是采样速率的分数,即相对的百分比系数.例如,系统的采样速率为1MHZ,所涉及的FIR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50KH Z,则滤波器涉及窗口输入的截止频率为0.05(50KH Z/1MH Z),如果在滤波器前面连接的是抽样器或采样器的图符,则这些图符的频率也必须是滤波器采样速率的分数. 2.5 眼图分析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观察眼图的方法是: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像人的眼睛,故称为“眼图”.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和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眼图的“眼睛” 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当存在噪声时,噪声将叠加在信号上,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若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与无码间串扰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眼图对于展示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以从中看出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强弱,有助于直观地了解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评价一个基带系统的性能优劣;可以指示接收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1) 最佳抽样时刻应在“眼睛” 张开最大的时刻.(2) 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可由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斜率越大,对定时误差就越灵敏. 在抽样.(3) 时刻上,眼图上下两分支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最大信号畸变.眼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应对应判决门限电平.(4) 在抽样时刻上,上下两分支离门限最近的一根线迹至门限的距离表示各相应电平的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误判决.(5) 对于利用信号过零点取平均来得到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眼图倾斜分支与横轴相交的区域的大小,表示零点位置的变动范围,这个变动范围的大小对提取定时信息有重要的影响.2.6 误码率分析对于二进制双极性信号,假设它在抽样时刻的点平取值为+A或-A(分别对应信码“1或“0”),在-A 和+A之间选择一个适当的电平V d作为判决门限,根据判决准则将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 对“1”码:当X>V d,判为“1”码(正确);当X<V d,判为“0”码(错误).(2) 对“0”码:当X<V d,判为“0”码(正确);当X>V d,判为“1”码(错误).假设信源发送“1”码的概率为P(1),发送“0”码的概率为P(0),则二进制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Pe= P(1) P(0/1)+ P(0) P(1/0) 其中P(0/1)= P(X<V d),P(1/0) = P(X>V d)3参数的设定(1)模拟信源:正弦函数,频率fs=10hz,幅度A=1V;。
基于Muhisim的信号抽样与恢复仿真设计与分析

第 1 1 卷
第 4期
实验科学与技术
Ex pe r i me n t S c i e nc e a n d Te c h no l o g y
V0 1 .1 1 No . 4 Aug . 2 01 3
2 0 1 3年 8月
基于 M u h i s i m 的信 号 抽 样 与 恢 复 仿 真 设 计 与 分 析
抽样定理是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 的理论基础 ,是
元器件数据库和与实物十分接近的仪器库 ,以及强
大 的分析 功能 ,还 可在 电路 中设置 人为故 障 ,如开 路 、短路 及 不 同 程 度 的漏 电 ,观 察 电 路 的不 同状 态 ,以加深对 基 本 概 念 的 理 解 J 。 文 中所 有 仿 真
结果 均 用 M u l t d r e c o v e r y h a s b e e n c a r r i e d - o u t b y u s i n g Mu h i s i m 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 . T h e r e s u l t i s c o i n c i d e n t w i t h t h e a n ly a s i s o f t h e c i r c u i t i n t e a c h i n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系 (部)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7 年 6 月 26 日至2017 年7月 8 日共 2 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内容及要求设计题目: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内容及要求:1.了解Matlab/Simulink的运行环境及应用领域;2.逐步熟悉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的仿真过程,由简到难;3.系统仿真及波形分析(1) 模拟信号抽样过程原理与仿真分析;(2) 模拟信号量化过程原理与仿真分析;(3) PCM编译码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4) DPCM编译码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5) 在高斯信道下对PCM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可选)二、设计原始资料通信原理;软件Matlab;计算机一台三、要求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实物、图纸等)设计说明书1份,不少于2000字,应包含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系统原理、相关系统设计、相关软件Matlab/Simulink介绍、系统仿真及波形分析。
四、进程安排第1-2天课设理论讲解及仿真软件介绍、学生练习使用软件第3-4天相关系统设计第5-6天系统仿真及波形分析第7-8天整理、撰写说明书第9-10天进行测试或答辩五、主要参考资料[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刘学勇.详解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3]邵玉斌.MATLAB/Simuli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张水英,徐伟强.通信原理及MATLAB/Simulink仿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邵佳,董辰辉.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精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出勤情况出勤天数缺勤天数成绩评定出勤情况及设计过程表现(20分) 课设答辩(20分)设计成果(60分)总成绩(100分)提问(答辩) 问题情况综合评定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前言................................................................. 1模拟信号抽样过程原理...............................................1.1抽样原理......................................................1.1.1低通型连续信号的抽样.....................................1.1.2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1.2量化原理......................................................1.2.1均匀量化.................................................1.2.2非均匀量化...............................................1.2.3 A律压缩律...............................................1.2.4 13折线...................................................1.3脉冲编码调制(PCM)..........................................1.4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2 Matlab/Simulink的简介.............................................3 基于Simulink的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设计与仿真分析..................3.1抽样过程的设计与仿真分析......................................3.2量化过程的设计与仿真分析......................................3.3 PCM编译码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3.3.1 PCM编码器设计 ..........................................3.3.2 PCM解码器设计 ..........................................3.3.3有干扰信号的PCM编码与解码...............................3.4 DPCM编译码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4 总结............................................................... 5参考文献...........................................................前言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输已经基本数字化。
在广播系统中,当前还是以模拟方式为主,但数字化的趋向也已经明显,为了改进质量,数字声频广播和数字电视广播已经提到日程上来,21世纪数字系统已经逐步取代模拟系统。
尤为甚者,设备的数字化,更是日新月异。
近年来提出的软件无线电技术,试图在射频进行模数转换,把调制解调和锁相等模拟运算全部数字化,这使设备超小型化并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数字化进程还在发展。
Simulink工具是MATLAB软件提供的可以实现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软件包,它让用户把精力从语言编程转向仿真模型的构造,为用户省去了很多重复的代码编写工作。
Simulink中的每个模块对我们来说都是透明的,我们只须知道模块的输入、输出和每个模块的功能,而不需要关心模块内部是如何实现的,留给我们的事情就是如何利用这些模块来建立仿真模型以完成自己的任务。
至于Simulink中的各个模块在运行时是如何执行,时间是如何采样的,事件是如何驱动的等问题,我们可以不去关心。
正是由于Simulink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被广泛应用在通信仿真中。
1模拟信号抽样过程原理1.1抽样原理抽样是按照等时间等间隔进行的,模拟信号被抽样后成为抽样信号,把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
抽样的抽样速率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本身,可以只传输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
因此该定理就为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提供了理论基础。
1.1.1低通型连续信号的抽样定理内容:抽样定理在时域上可以表述为:对于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Hz内的时间连续信号f(t),如果以Ts≤1/(2f H)秒间隔对其进行等间隔抽样,则f(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模拟信号抽样过程中各个信号的波形与频谱。
(a)模拟信号的波形及频谱(b)冲激函数的波形及频谱(c)抽样信号的波形及频谱图1-1抽样过程中的信号波形与频谱以下为两种情况下的频谱分析结果。
但抽样频率小于奈奎斯特频率时,即如果ωs<2ωH,则抽样后信号的频谱在相邻的周期内发生混叠,如图1-2所示,当抽样频率大于或等于奈奎斯特频率时,接收端回复出来的信号才与原信号基本一致。
(a)信号的频谱(b)f s>2f m时抽样信号的频谱(c)f s<2f m时抽样信号的频谱图1-2两种情况下的抽样信号频谱分析应该注意的一点是:抽样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只要能满足抽样频率大于奈奎斯特频率,并留有一定的防卫带即可。
1.1.2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实际中遇到的许多信号是带通型信号,模拟信号的频率限制在f L~f H之间,f L为信号最低频率,f H为最高频率。
而且当f H>B,其中B=f H-f L时,该信号通常被成为带通型信号,其中B为带通信号的频带。
对于带通信号,如果采用低通抽样定理的抽样速率f s≥2f h,对频率限制在f L 与f H之间的带通型信号抽样,肯定能满足频谱不混叠的要求,如图1-3所示:图1-3带通信号的抽样频谱定理内容:一个带通信号f(t),其频率限制在f L与f H之间,带宽为B=f h-f l,如果最小抽样速率f s=2f h/n,n是一个不超过f h/B的最大整数,那么f(t)就可以完全由抽样值确定。
下面两种情况说明:(1)若最高频率f h为带宽的整数倍,即f h=nB。
此时f h/B=n是整数,m=n,所以臭氧速率f s=2f h/m=2B。
(2)若最高频率f h不为带宽的整数倍,即f h=nB+kB,0<k<1此时,f h/B=n+k,由定理知,m是一个不超过n+k的最大整数,显然,m=n,所以能恢复出原信号f(t)的最小抽样速率为:f s=2(f L+f H)/(2n+1)式中n是一个不超过f H/B的最大整数,0<k<1通常k取1。
1.2量化原理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的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量化的结果使抽样信号变成量化信号,其值是离散的。
故量化信号已经是数字信号了,可以看成是多进制脉冲信号。
量化在连续抽样值和量化值之间产生误差,称为量化误差。
1.2.1均匀量化如果用相等的量化间隔对抽样得到的信号做量化,那么这种量化方法称为均匀量化。
工作原理:在均匀量化中,每个量化区间的量化电平取在各区间的中点。
其量化间隔△i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和量化电平数。
若设输入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a和b表示,量化电平数为M,则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为△i=(b-a)/M量化器输出为x=x l。
图1-4均匀量化特性与量化误差曲线量化器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可用量化特性来表示,语言编码常采用上图所示输入-输出特性的均匀量化器,当输入m在量化区间m i-1≤m≤m i变化时,量化电平q i是该区间的中点值。
而相应的量化误差e q=m-m q与输入信号幅度m之间的关系曲线如上图所示。
过载区的误差特性是线性增长的,因而过载误差比量化误差大,对重建信号有很坏的影响。
在设计量化器时,应考虑输入信号的幅度范围,是信号幅度不进入过载区,或者只能以极小的概率进去过载区。
上述的量化误差e q=m-m q通常称为绝对量化误差,它在每一个量化间隔内的最大值均为△/2。
均匀量化广泛应用于现行A/D变换接口,例如在计算机中,M为A/D变化的位数,常用的有8位、12位、16位等不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