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出了一联无人能对 一个神童机智对出
朱棣也有奇葩时 点状元竟然看名字!
朱棣也有奇葩时点状元竟然看名字!话说,杀伐坚决的明成祖朱棣,大家对他的印象确定是严厉威猛,做事一板一眼的。
然而这样一个皇帝也有颇有奇葩之事,他粗浅至极的白话文圣旨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在殿试的时候竟然看名字点状元,也是让人啼笑生非。
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
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按水平凹凸排列好,送给朱棣审批。
朱棣接过来任凭翻了翻,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拆开封按名次填榜,第一名,状元,孙曰恭。
刚写完这个名字,朱棣的两个眼珠子一下子瞪大了。
为什么呢?由于古代写字都是竖着写,“曰恭”两个字横着写没问题,但竖着写就很像一个“暴”字。
而朱棣由于夺他侄子的皇位,杀了不少人,最忌讳别人说他是“暴君”,所以一观察这个名字,“孙暴”?奶奶的,竟然还有叫孙暴的,这不成心在拿我消遣吗?于是抓紧叫道:“停,停,停,这个孙暴不能当状元!”这科的主考官是大名士杨士奇,赶忙上去解释说:“陛下,这个考生不叫孙暴,叫孙曰恭。
”朱棣又认真看了看,还真是两个字,差点儿冤枉了人家。
但朱棣又一想,那也不行啊,状元的名字是要通报全国的,连我都能看错,那全国得有多少人也看错啊?这玩笑可不能开!于是,朱棣觍着脸说:“别管叫什么名字,这个人的卷子有点问题,状元换一个人吧。
”杨士奇是什么人,岂能看不出来这里面的道道儿?当领导的谁还没有点忌讳啊,犯不着为这事儿去跟他顶牛,于是就说:“陛下慧眼识珠,您看换哪个人更好?”朱棣又把拆开封的卷子拿过来,其次名,梁禋(音同“因”),这个字念什么?连我都不熟悉,就不用说老百姓了,状元的名字可是要众口相传的,这个梁什么确定不合适。
再往下翻,第三名,邢宽,哎呀,好!朱棣一拍大腿,邢宽?就是刑罚要宽恕,正合我老朱的治国理念,就他了!于是,原来第三名的邢宽,由于名字皇上喜爱,被提拔成了状元。
而原来的状元孙曰恭,则落到邢宽的位置,好歹也拿了个探花,不算太委屈。
解缙精彩对联故事
解缙精彩对联故事解缙是明朝永乐年间翰林院学士,人称“解学士”,他六七岁即能吟诗作对,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他对对子的故事。
解缙七岁时,有一天,父亲带他去江里洗澡。
父亲脱下衣服挂在江边树枝上,向解缙吟出一句上联:“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望了望烟波浩渺的大江,立即对道:“万里长江作浴盆。
”又有一次,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弈棋,友人仰望高空,忽吟一上联请解缙父亲续对:“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父苦思良久不能对答,这时在旁观棋的解缙接口对道:“地作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有一天早上,他母亲叫他扫地、放鸡,他随口应道:“打扫堂前地,放出笼里鸡。
”他母亲说:你又吟诗啦!解接口道:“分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
”一日,有个富豪子弟听说解缙的父母是做豆腐生意的,便故意问他父母“贵干”,想奚落他一番。
解缙明白他的意思,吟出一副对联答道:“严父街前肩担日月,慈母屋里手转乾坤。
”一天,解缙摘来一朵花,摆在学堂座位上玩耍,猛见老师进来,吓得连忙塞进袖子里。
老师见了,随口说出一联:“小子袖里暗藏春色;”解缙怕老师责怪,于是恭恭敬敬地对道:“大人堂上明察秋毫。
”老师见机敏,出口成对,不禁笑了,没有怪罪他。
解家在曹尚书府对面,曹家园里有一片翠竹。
正对解家大门。
一年春节,解缙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看了,觉得这是讽刺曹家有竹无书,不是书香门第,很是气恼,忙叫人把竹子砍光。
解缙见了,不声木晌地在原对联下添了两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更气了,叫仆人把竹桩连根刨掉。
解缙于是又在原对联下添了两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只好暂时作罢。
后来曹尚书听说对联是小孩解缙所作,不胜谅讶,忙派人请解缙入府相见,尚书故意不开正门.让解缙从小门进.解缙嫌门窄.曹尚书借机取笑他:“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缙一听,分明是捉弄自己,便反手一击,对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解缙对句相爷奇-对联故事
解缙对句相爷奇-对联故事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明朝初年有个解缙,人称“神童”。
他出身贫穷,平时帮着父亲做事,空下来就发愤读书。
七岁时,已能作联吟诗,出口惊人。
一年新春,家家户户都贴春联。
小解缙也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这副春联一贴出,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闲言传到斜对面相爷的耳朵里。
他想试一试解缙,于是命家人去叫他来见面。
谁知小解缙不肯随便上门,要相府拿请帖来。
相府家人回去告知相爷,相爷叫拿请帖去请。
解缙收了请贴,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
相爷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一起,叫家人给解缙。
小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缙已知相爷的用意,心想:今天非叫你开正门迎接我不可!于是即刻写了下联:大鹏展翅恨天低|中華励誌網春联大全|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相爷见到对句,只好大开正门。
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在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就在这里。
”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个身穿绿衣衫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便出联道:井底蛤蟆青间绿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对道:盘中螃蟹白映红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螃蟹,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又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小解缙略一思索,便对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才知道小解缙果然是“肚藏万卷书”。
|中華励誌網春联大全|恭祝您年年如意春,岁岁平安节|。
明成祖的难对儿“容易”对
明成祖的难对儿“容易”对解缙学问好,脑子快,明成祖朱棣常拿一些难题考他。
有一天,朱棣对解缙说:“昨儿晚上宫里有‘喜’[指后妃生了小孩]了。
先生能作首诗吗?”解缙听了张口就说:“君王昨夜降金龙,”降金龙,指皇上得了个儿子。
朱棣说:“是个女孩,不是男孩。
”解缙马上说:“化作嫦娥下九重。
”这儿的嫦娥指皇上的闺女——小公主;九重[chóng],顶高的天,“下九重”是从天上下到人间。
朱棣又说:“可惜已经死了。
”解缙接着说:“料是世间留不住,”朱棣笑了:“已经扔到水里去了。
”解缙马上说:“翻身跳入水晶宫。
”朱棣听了,哈哈大笑:“先生真是高才。
我刚才说的都是没影儿的事,不过是想考考你。
”又有一天,朱棣对解缙说:“我看的一本书上,有俩字挺难对。
我想了不少时候,还是没想出个对句。
”解缙问:“是哪俩字?”明成祖说:“色难;”“色”指脸色,“色难”是说脸上露出为难的样子。
解缙听了,笑着说:“容易。
”成祖听解缙说“容易”,就支棱着耳朵听他对下句。
可等了半天,解缙也不言声。
成祖挺奇怪,问:“你说容易,怎么这么半天还不对?”解缙说:“刚才我不是对出来了吗?”朱棣一琢磨,一下明白过来,哈哈大笑。
原来,解缙对的下联就是:“容易。
”“容易”怎么能跟“色难”对上呐?原来,“容易”既能当口语讲,又能当文言讲。
当口语讲,是一个词,有“好办”、“不费事”的意思。
当文言讲,就成了两个词;“容”在这儿当“脸色”讲,“易”当“平和”讲; “容易”的意思就是脸上露出了平和的样子。
解缙用“容”对“色”,都是名词,都当脸色讲;用“易”对“难”,都是形容词,都当表情讲,意思又正好相反,真是高明。
解缙和成祖的这副两字对儿,恐怕是留下来的顶早顶有名的两字对了。
据明·起北赤心子《新话摭粹》,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二十九《谈资部·随口对》,《古今谭概》卷二十三《机警部》。
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
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解缙,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解缙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
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生平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
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
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
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次日,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
不久,解缙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
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对此极为恼怒,上疏诬告解缙。
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责备解缙“散自怒”并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
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
朱元璋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
历史趣谈:明朝奇僧姚广孝 对联进言说服朱棣夺天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奇僧姚广孝对联进言说服朱棣夺天下导语:明代的刘伯温是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奇人,他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修建了八臂哪吒城、勘定北新桥是海眼等重大事件。
但是,如此神...明代的刘伯温是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奇人,他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修建了八臂哪吒城、勘定北新桥是海眼等重大事件。
但是,如此神奇并且家喻户晓的刘伯温,在明朝却称不上是第一奇人。
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广孝。
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14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之术。
曾经在嵩山寺游学,有名叫袁珙的面相者对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广孝听后反而大喜。
洪武十五年,高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侍奉各亲王,为其诵经荐福。
道衍与燕王朱棣相谈甚合,并请求被带走,答应要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
“王”字加上个“白”字是皇的隐语,着实让朱棣又惊又喜。
朱棣把姚广孝带回北平,让他担任庆寿寺(位于现电报大楼南侧的西长安街上)主持,而事实上,他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心腹军师。
民间有大军师刘伯温、二军师姚广孝之称,刘伯温保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时候姚广孝还只是燕王朱棣的谋士。
真正让姚广孝脱颖而出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了孙子,燕王朱棣非常郁闷。
一日忧郁之际看着窗外的寒冬景致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附和了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对联进言事例。
随后在姚广孝的劝说与分析之后,朱棣终于下决心夺取侄子的江山。
生活常识分享。
明成祖朱棣与神算子比测字,选出三状元均实现,后被封铁口状元
明成祖朱棣与神算子比测字,选出三状元均实现,后被封铁口状元早春三月,大明帝京金陵,经过四年“靖难之役”的明成祖朱棣,终于登上皇帝宝座。
初登大宝、百废待兴,朱棣决定开设恩科,海选天下良才。
四月十六就是殿试开始之日,各州府县推荐的一千多名举子齐聚金陵。
京城中的十几家客栈为了招揽生意,争夺举子入住的商战打得如火如荼。
金陵城中最大的客栈高升客栈,自然也不甘落后。
这天,高升的老板钱老广正为没有好的揽客点子急得团团转,对面大街上忽然传来“喀喀喀”敲击卜卦竹板的声音,钱老广心头一亮,立马备了大礼,坐着马车,来到了狗儿胡同刘铁口家。
神相刘铁口独眼黑须,圆圆的脑袋大出常人一倍。
他在金陵城中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被誉为“京城第一铁口神相”。
当初刘铁口也是一落魄举子,因殿试未中,无颜归家,在高升客栈生了场大病,幸亏钱老广帮他请医问药,才捡回一条命。
可这场病后,刘铁口就被高烧烧坏了一只眼睛,他也索性断了科考念头,这些年一直在金陵城中靠给人相面度日。
不曾想,他相面还相得奇准,很快声名远扬,十几年后,他已经在铁狮子胡同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了。
刘铁口听了钱老广的请求,呵呵笑道:“不就是给住在高升客栈中的举子们免费看相吗?这点小事,您放心好了!”刘铁口声名在外,参加殿试的举子们听说入住高升客栈,就可得高人指点,都纷纷跑到钱老广这里预定房间。
不出半月,高升客栈的三百多个房间就被抢住一空。
钱老广为了稳住举子们,就叫刘铁口每天只相十人。
这天,刘铁口正在看相,就听客栈天井里有人嚷道:“黄先生,您测字太准了,帮我看看,我今年能否高中?”那举子话音未落,就听一男子道:“测金一两,不准退款,莫抢莫抢!”刘铁口一听高升客栈中又来了一位同行,连忙走出客房一看,只见天井正中放着一张八仙桌,桌边高背椅里端坐着一个中年人,这人身穿白袍,头戴儒巾,一双眼睛,凌厉逼人。
刘铁口相面的幌子已经挂在了高升客栈门口,这姓黄的跑这来搅局,分明是不把他刘铁口放在眼里。
刘铁口正要发话,钱老广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咣”地一敲八仙桌子,对测字师道:“谁叫你在这里摆摊测字的?走,快走!”没想到这黄先生却“哼”一声道:“不论名声大小,能者为师,难道有他刘铁口在,就不许别人测字不成?只要举子们一人给我写上一字,我就能测出他们今年殿试能否高中!”人住高升客栈的举子共有三百多名,他们早就对刘铁口一天只看十人的臭规矩不满。
明代“神童”對對聯
明代“神童”對對聯孫衛國【期刊名称】《紫禁城》【年(卷),期】1993(000)003【摘要】明代自洪武年间开始就有在宫中召见各地“神童”之制。
所谓神童,多是些天资聪颖,智力超常的儿童。
当时判别神童的标准大多是吟诗诵经,或是善出巧对。
而宫中召见,多考其对对联之能力。
《明史·选举志》载:洪武元年选国琦、王璞等十馀人,“入对谨身殿,姿状明秀,应对详雅。
”令太祖颇为高兴。
早在朱元璋平定陈友谅之时,一天,朱元璋在一驿站中看见一个七岁小孩,朱元璋问他在驿站中干什麽,小孩不慌不忙地说:“先父曾担当此役,现在臣代替父职罢了。
”朱元璋颇为诧异,随口问道:“能对对联吗?”答曰能。
朱元璋遂言:“七岁儿童当马驿。
”小孩应声对曰:“万年天子坐龙亭。
”朱元璋大喜,当即镯免了他的徭役,而且封他为一小官。
朱元璋曾将年幼聪颖的解缙召入宫中,出一上联考他:“虎皮褥盖学士椅。
”解缙以:“兔毫笔写状元坊”相对,颇契【总页数】2页(P1-2)【作者】孫衛國【作者单位】南開大學古籍研究所;教師【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74【相关文献】1.宦蜀名人留下的對聯文化粹編與賞析 [J], 景常春2.全國人大常委會、外交部、港澳辦、中聯辦等對表決結果表態 [J],3.纈沙坦聯合前列地爾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療效及對腎功能、血流變學、t-PA 和PAI-1的影響評价 [J], 许玉玲;陈琦4.國民經濟史的對象任务和方法——兼評孫健同志對國民經济史對象的看法 [J], 邵敬勋5.小劑量糖皮質激素聯合茶碱對老年哮喘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J], 高萌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成祖元宵赏棋谜
明成祖元宵赏棋谜作者:马戈来源:《棋艺》2010年第06期“爱妃,朕今天要报仇,与你一决雌雄!”明成祖退朝后,来找妃子下棋。
“昨天朕是大意了,让你捡了个便宜。
”妃子也不摆棋,也不奉茶,仗着皇上喜欢她,佯装不肯,故意撒娇:“先皇有命,凡借棋赌博者,一律断去手足,打入逍遥楼。
这棋,皇上敢下,臣妾不敢下,恕难从命。
”“朕没赌博呀。
”朱棣拉起妃子的手抚摸着,“朕是来和你手谈的,有何不可?”“可是,民间谁还敢再下棋呀!先皇也真是的,干嘛下这么道禁令?下棋不过是玩玩,玩也有罪呀?搞得我们也偷偷摸摸的,好像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
”妃子嘟囔道。
“你常年呆在深宫,怎会知道民间之事?”朱棣起了疑。
“听新来的宫女说的呗,还能听谁说。
皇上也是的,整天忙国家大事,也不带我们出去玩,整天呆在这高墙之内,闷都要闷死了。
”妃子摇起了朱棣的胳膊,娇声娇气地说:“好皇上,求求你了,养条狗还知道牵出去遛遛呢,何况大活人?”朱棣笑道:“行行行,明天朕就颁旨,元宵节与民同乐,到时把你们这些美女狗牵出去遛遛,让你们也透透气,散散心,如何?”“皇上真好,臣妾替姐妹们叩谢皇上隆恩!”妃子怕皇上变卦,赶紧谢恩,要行大礼。
朱棣一把把她搂进怀里:“朕今天要和你好好下上一盘。
”其实朱棣早就想废除先皇的禁棋令了,这不单单是他自己就喜欢下棋,而是觉得这个禁令太不得人心,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哪。
他曾私下和解缙(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商量,怎样用个巧法,既废了这道禁令,又不伤先皇的颜面。
解缙说:“皇上不是要编《文献大成》(后更名为《永乐大典》)吗?把象棋谱也收进去,作为一卷,可以刀切豆腐两面光。
从编纂这面来说,臣奉旨收集古往今来各类图书典籍,使成大观。
其中自然也包括围棋和象棋谱。
而有心人看到这套书,看到里面收有象棋著作,便知皇上圣意,是允许象棋存在并希望流传后世的。
”朱棣当时同意了,但现在想想,老百姓谁看那么厚的《文献大成》呀,想看也看不到呀。
解缙说了,这套书编成之后,总共要两万多卷,好几亿字呢!象棋不过是其中一卷,想从书中找到它,翻还要翻半天呢!当下命人把解缙找来,他隐约觉得,可以在元宵节上做点文章。
明朝“神童”的巧对_职场故事
明朝“神童”的巧对明弘治年间,翰林学士董玘小时候聪颖灵慧,又很爱读书,小小年纪就能诗善对,在乡里小有名气。
会稽县令听说有这样的小才子,决定亲自前往试才。
一天,县令特地乘船到董玘家,提出要与他试对。
董玘欣然答应。
于是,县令指着河上一条载着石头的木船,说出了上联:“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董玘环视四周,冷静思索,忽见一个农夫正拿着木杖在丈量土地,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了下联:“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此联对得很贴切,描述的事物也很精巧,还包含着一层深刻的涵义。
县令也忍不住赞叹说:“这个小董玘真是名不虚传呀!”明末小品文作家祁彪佳从小聪明伶俐,思路敏捷,很得父母和亲友的喜欢。
据传,他七岁那年,一位亲友有意要跟他开个玩笑,考考他的才能,于是把他抱起来放到了一枝树丫上,然后要他对对才放他下来。
为了难倒祁彪佳,这位亲友思索了好长时间,出上联曰:“猢狲上树。
”彪佳一忖,此语似有戏谑自己的意思,我偏要对个大长自己志气的下联,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脱口而出:“飞虎在天。
”这妙对一出口,在旁看热闹的人个个称奇,彪佳七岁应奇对的故事马上传遍了四方。
明末文学家、史学家张岱从小好学善思,又出身书香门第。
幼年时即应对惊人,他六岁那年,舅舅陶虎溪想给这个聪明乖巧的外甥出个难题,指着壁上的画说:“画里鲜桃摘不下。
”张岱随即应对说:“笔中花朵梦将来。
”舅舅非常高兴,称赞他是“江淹再世”。
又有一次,小张岱在亲戚家做客,有一位客人想试试他的才华,见缸中荷叶长得很大,便出对说:“荷叶如盘难贮水。
”张岱立马对出:“榴花似火不生烟。
”在座的人无不惊叹。
张岱七岁那年,大胡子廷尉季祖想试试他的奇才,要他以自己的张飞胡作对,张岱马上顺口对了上来:“美目深藏,核桃缝中寻芥子;劲髭直出,羊肚石上种菖蒲。
”季祖大笑,说他奇才不假,又出上联:“天启七年,七月七日天气。
”张岱稍加斟酌,又对了上来:“大明一统,一府一县大名。
”张岱八岁那年,祖父带他到西湖游玩,路遇祖父的好友眉公先生正跨一角鹿而来。
明成祖的巧对
明成祖的巧对明成祖的巧对赵奎生辑注明成祖(1360-1424)即朱棣,明朝皇帝。
太祖第四子。
封燕王。
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靖难。
四年,即帝位。
公元1402-1424年在位。
年号永乐。
谥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巧对(一)色难;(明成祖)容易。
(解缙)《古今谭概》载,明成祖对解缙说:“有一书句甚难对,曰:‘色难。
’”解缙应声对曰:“容易。
”明成祖尚未明白,问解缙:“你既然说容易,为何不属对?”解缙说:“臣已对矣。
”成祖思之良久,始领悟,为之大笑。
对句是接“甚难”而言,谓应对“色难”并不难,不料“容易”正是“色难”的对句,妙趣在此。
对句一语双关。
色难,本意为脸有为难的表情。
“容易”意为容貌改变。
巧对二一弯西子臂;(明成祖)七窍比干心。
(某生)《巧对续录》云:相传某监生在国子监读书,日夜吟咏不辍。
一天晚上,梦中闻吟“七窍比干心”五字者,醒来后,不知所然。
成祖微行至国子监,见此生在监读书,适几上有藕一截,拈手吟曰:“一弯西子臂。
能对乎?”生应声对曰:“七窍比干心。
”出句中,西子,即西施。
联语以“藕”喻其“臂”,贴切形象。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纪》载,商纣酷虐,比干多次进谏。
纣王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藕多孔,故以“比干心”喻之。
出句比藕之形,对句喻藕之体,巧若天然,可作谜猜。
巧对(三)万方玉帛风云会;(明成祖)一统山河日月明。
(皇太孙)《坚瓠集》载此明成祖出句,皇太孙对句。
出句说国内和谐。
万方,此指全国各地。
玉帛,瑶玉和束帛。
《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塗山,执玉帛者万国。
”此引申为“和好”之意。
风云会,即风云际会。
此喻指君臣相契。
对句颂皇帝英明。
日,此喻皇帝。
月,此喻皇后。
“日”、“月”又拼合为“明“字,为析字。
巧对(四)风吹马尾千条线;(明太祖)日照龙鳞万点金。
(明成祖)《坚瓠集》曰,相传明太祖去马苑,建文、永乐同侍。
太祖出句,永乐对之。
出句摹状风吹马尾。
明朝一神童,无人能考倒他,皇帝不信,亲自出一上联,神童的下联!
明朝一神童,无人能考倒他,皇帝不信,亲自出一上联,神童的下联!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讲究工整的对联,而由对联引起的趣味故事更是众多。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明朝在对联方面很有建树的神童,李东阳。
李东阳和其他神童不太一样,因为他是行伍出身,如果按照父职子承的规律,他一生应该是一位将军的。
但他偏偏在年幼的时候就在文学领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首先,年仅八岁的他就有一手好字,他的大楷字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而对联更是极大增强了他的名气。
少年出名不免让很多人有点不认可他的才能。
有一天,一位老翰林来到他的家中便想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才实学,专门出了一个比较刁钻的对联,“李东阳气暖”。
这个上联包含了他的名字,但又与他的名字没有关系,主要说的是李树挨着东边的太阳,比较暖和。
这种对联不仅要求文字中出现一个人名,还要包含一种事物,确实很难。
但这没有难倒他,他只是略加思索就给出了自己答案,“留下惠风和”。
下联包含的人名是柳下惠,这是一位在春秋时期代表正气的人物。
而下联主要说的是柳树下面,风很舒畅。
上联的李树对下联的柳树,阳对风,暖对和,这一下子突显了他的才华。
但这件事情还是没有打消人们对于他才华的猜测。
当时的皇帝也不相信他在对联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专门抽了一天让他进宫面圣。
当时的他还很年幼,皇宫的门槛很高,他就必须依靠父亲的帮助才能跨过门槛。
而这一幕正好被皇帝看见了,专门出了一个对联取笑他,“神童足短”。
这个对联虽然短短四字,但简洁明了的说明了一个情节,而出题的人是皇帝,这就更增加了一些难度,因为他可以被皇帝取笑,他不能取笑皇帝啊,这时候就比较考验他的应变能力了。
没有想到,他毫不犹豫直接突口而出“天子门高”。
这首先夸赞了皇帝,然后又简单说明了自己为什么需要父亲帮助。
他一下子回答出问题,这激起了皇帝的兴趣,皇帝便又出了一对联,“子坐父立,礼乎?”这是说他比较年幼,他坐在椅子上,而他的父亲却站着,这种行为不合乎礼法,简单来说就是指责他不孝顺。
明成祖朱棣出一副对联,14岁的皇孙完美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明成祖朱棣出一副对联,14岁的皇孙完美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导读:对联,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一,相传起源于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明成祖朱棣就是一位非常喜欢对对子的皇帝,最著名的就是当年朱元璋出了一副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朱允炆和朱棣对下联,结果朱允炆对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毡,虽说还算工整,但缺少了意境。
而朱棣对出的下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不但对仗工整而且霸气十足,让朱元璋很是喜欢。
后来朱棣起兵造反,夺了建文帝的皇位。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一直想要将都城迁往北京,因为这里是他的龙兴之地,所以很多时间朱棣都会生活在北京。
永乐十一年的端午节,朱棣下旨要前往北京的东苑,观看击球、射柳的比赛,而且这次举行的比赛,在北京的文武百官都可以前往观看,同时朱棣还邀请了在北京的各国使臣一同前往,场面非常的隆重盛大。
到达现场之后,朱棣命令驸马都尉广平侯袁荣率领左队,宁阳侯陈懋率领右队,双方进行击球比赛。
两支正规球队比赛完了之后,在朱棣的同意下,皇太孙、诸位王爷、大臣们也纷纷下场进行击球、射柳,其中皇太孙朱瞻基在击球时百发百中,看台上的朱棣非常高兴。
明宣宗骑马图比赛结束之后,朱棣将皇太子朱瞻基叫到身边,当着群臣的面夸奖了他,少年英勇很像年轻时期的自己。
完了之后,朱棣召集现场的各国使臣齐聚在他周围,说:“朕现在想出一句上联,想请在场的所有人对出下联,如果谁能对出来,朕必定有重赏。
”群臣、各国使臣叩拜朱棣,等待皇上说出上联。
朱棣的上联是:“万方玉帛风云会”,意思是今天四面八方万国来朝,所有人都聚集在这里,参加一场盛会。
现场的群臣、使臣虽然人数众多,但一时间也没人对出完美的下联,正当朱棣洋洋得意的时候,只听旁边14岁的皇太孙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孙儿想出一句下联,不知能不能说?”朱棣吃了一惊,让他说来给大家听听。
明朝击球运动朱瞻基走上前,朗声说道:“一统山河日月明”,这副下联可谓霸气十足,朱棣听后龙颜大悦,觉得这个皇孙太像自己了,将来一定能够继承自己的志愿,成为一代雄才之主。
皇帝出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6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皇帝出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6岁神童却张口就来前言景清月白,人影绰绰,一派祥和安宁的夜晚,京城的百姓们都涌向街头参加灯会。
道路两旁挂满了红灯笼,热闹非凡。
这一年是永乐二十年,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登基已有17年。
17年前,朱棣在靖难之役中胜过侄子朱允炆,结束了宁王与建文帝之间的争夺战争。
一、繁星点点,热闹非凡的京城灯会作为新的皇帝,朱棣在位初期便迁都至北京。
这受到了很多朝中的老臣们的反对,因为北京远离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气候寒冷干燥。
但是朱棣有自己的考虑,北京靠近北方边疆,可以更好掌控局势。
为了平息反对的声音,朱棣在北京大力兴建,努力将其打造成全新的帝都。
经过17年朱棣的治理,北京渐渐焕发出新的气象。
它逐渐成为实至名归的帝都,人口滚滚而来,市井繁荣。
此时此刻,朱棣带着随从也来到了人群中,想要亲近民情。
心中一时兴起,他决定与百姓们一同赏灯。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百姓们看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圣上也来到自己中间,不禁格外激动。
大家举着灯笼,讨论着今年的灯会有哪些看点。
空气中洋溢着节日的喜气,还带着些许紧张和期待——没想到居然能与皇上同乐,真是有生之年难得一遇啊!朱棣沉浸在热闹的人群中,看着洋溢着喜悦的人们,心情不免畅快起来。
17年前的靖难之役以很大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后来强行迁都的决定也遭到很大反对,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但是眼前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让他异常欣慰,觉得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两旁的灯光映照在朱棣脸上,他微微一笑。
自己上位虽然付出了不少代价,但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如今天下太平、繁荣昌盛就是最好的回报。
他高兴地融入百姓之中,沐浴着灯红酒绿,享受着难得的乐趣。
二、一时兴起,皇帝出难联考倒臣子这时,朱棣心中一时兴起,决定考考随从们的才华。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出一个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这个上联寓意深远,看似简单,却难以对出下联。
“灯明月明”指的是现场灯火通明的热闹景象,“大明一统”意指天下归一之后太平盛世的君王气概。
朱元璋对对子的历史典故
朱元璋对对子的历史典故朱元璋对对子的历史典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元璋对对子的.历史典故!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7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
”朱元璋便出上联曰:“7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
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
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传旨曰:不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
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
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并无人会写字,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正在为此事犯愁哩。
弄清原委后,朱元璋自荐说:“我来替你写一副吧!”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展纸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发现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不禁大怒。
户主连呼:“皇上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已经把它悬挂在中堂,正在焚香祝圣呢!”朱元璋听罢,转怒为喜、命侍从赐户主白银30两,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观看赛马。
他见骏马飞驰,四蹄生风,偶得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并让一子一孙分别对出下联。
朱允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
太祖听后,认为对句太软弱,无气势,不悦。
2个明代对联故事,对联妙趣横生,对仗工整,真是妙啊
2个明代对联故事,对联妙趣横生,对仗工整,真是妙啊故事1:有一天,朱元璋去马苑观赏骏马,朱棣和朱允炆一同伴驾。
皇宫中的马苑那可是聚集了天下名马,规模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正巧一阵风吹过,把一匹匹马的尾巴吹气来了。
朱元璋就心有所感,想了个上联来考考朱棣和朱允炆。
这个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棣虽然军事才华很高,但是不像朱允炆那么有学问。
但是他情商非常高,虽然想了一个下联,也不着急说。
他想要先看看朱允炆对什么对子。
果不其然,朱允炆还急着对下联,对朱元璋说:“皇爷爷,我想了一个对子,你看看怎么样?雨洒羊毛一片毡。
”虽然说,一个风吹,一个雨打,一个马,一个羊,朱允炆对的非常工整,而且非常形象。
但是这个下联境界太小了,上联说马,朱允炆下联居然就说羊,这就好像是小孩子对的对联,根本没法让朱元璋满意。
朱元璋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就问朱棣说:“老四,你呢,能对出下联吗?”朱棣这时候也不敢藏着掖着了,就回答说:“我不太懂学问,勉强想了一个下联。
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元璋一听,不由暗暗点头:“这才是皇家气派,足够气势。
”就夸了一下朱棣,但是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愣住了。
这两个人的下联似乎显露了他们的结局。
后来朱允炆虽然做了皇帝,成为了建文帝,却守不住江山。
而朱棣就像他对联说的那样,成为了永乐大帝,龙照万点光。
故事2::张居正是明朝中兴名臣,位居内阁首辅,权倾天下,是明朝历史绕不开的人物。
黄仁宇用“世间已无张居正”来形容张居正的重要性,可以说十分精辟。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候的张居正也已经显露出了惊人的才华。
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十多岁的时候就去参加童子试。
当时的巡抚顾璘就对张居正说:“你这个小孩子,会不会对对子啊?”就出了个上联:“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思索片刻,马上回答说:“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璘就十分欣赏张居正的才华,还把自己的金色腰带解下来,赠送给张居正,赞赏说:“你以后必成大器,比我这个巡抚还要厉害多了。
神童李东阳智对皇帝(螃蟹对联)
神童李东阳智对皇帝(螃蟹对联)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诗人,曾做过大学士、少师。
儿童时代,他能文会诗。
善于对子,聪明过人。
这事传到皇宫里,皇帝感到十分惊讶,便宣他进京。
当时李东阳才六岁,他业到京城,进了皇宫,可是皇宫的门槛很高,由于他人小跨不过去。
皇帝见了,不禁笑了起来。
太监把李东阳双手抱起,李东阳这才过了门槛,进了大殿。
皇帝见李东阳满脸稚气,十分可爱,便说道:神童足短。
他想用上联问住李东阳。
谁知,李东阳不假思索地续道:天子门高此时,站在旁边的官员们笑得前俯后合。
皇帝很高兴,设宴招待李东阳。
李东阳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筵席,于是就大吃起来。
吃着吃着,皇帝拿着一只螃蟹,出了一个联句:螃蟹浑身甲胄。
正吃得津津有味的李东阳听到皇帝的上联,知道是皇帝在有意考他。
李东阳望了望皇帝,边嚼鸡肉,边答道:蜘蛛满腹经纶。
蜘蛛对螃蟹,满对浑,腹对身,经纶对甲胄,对仗工整,意义深刻。
这时,皇帝听了,拍案叫绝,称李东阳不愧为一个神童,当即下旨,要好好培养他,使之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成祖朱棣出了一联无人能对一个神童机智对出
导语: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文人雅士、皇帝大臣甚至是平民百姓对对子的趣事。
明初几个皇帝都很喜欢对对联,放过牛、做过和尚的朱元璋更是有“对联天子”的称号。
而他的儿子永乐皇帝朱棣虽然武将出身,但却很喜欢对对联。
永乐年间,江苏溧阳出了一个神童,名叫彭印山。
神童的名声传到朝廷,连当朝皇帝都知道了。
彭印山六岁那年,被召入京。
正赶上正月十五元宵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晚上,朱棣在皇宫的奉天门前边,跟大臣们一块看花灯。
面对火树银花的情景,看到热闹的观灯人群,朱棣有感而发,出了一联:
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这联由眼前的灯之“明”、月之“明”到大明王朝之“明”,八个字中竟有三个“明”字,确实不容易对。
群臣一听赶紧思索,但一时半会却对不出来。
这时朱棣把彭印山叫到了眼前,一看小家伙长得挺机灵,又早就听说他神童的名号,就让他来对。
六岁的彭印山马上对了一句:
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君”指皇帝。
“永乐”有两个意思:一是皇上和百姓们永远欢乐;二是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