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能力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

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研究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1.前言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国内近几年有关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回顾,然后比较得出了评论,并总结得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教育改革这一大的趋势下,国家开始重视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然而笔者在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2001 年至今这类文章只有28 篇而且都不是权威人士所写,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更少,而且对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和内容没有统一的界定,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法,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定义以及相关内容。

2.主题2.1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回顾(一)顾富民的观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意、美学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由理论素养、技能素养、情意素养和美学素养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第一,理论素养是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总和。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要求教师理清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脉络,从理性上认识各种常用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使用的步骤、程式和运用的原则,如有关投影片制作的知识等。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

第二,技能素养是指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实践技能、教学实施技能。

就技能素养而言,教师应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制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组成的教学设施,诸如电化教室、视听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室、微机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无线)广播系统以及投影、幻灯教材制作室、电视教材制作室、多媒体软件开发室、教学备课室等等的使用。

实施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得以体现的关键所在。

教师应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技巧,学会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媒体进行选择与组合。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

179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作者简介:王倩,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减负、翻转课堂。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以近五年国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为主王倩(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

近五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路径与模式构建五个方面。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与梳理,笔者发现,本课题相关文献数量较丰富,质量也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缺乏针对性,措施可操作性不强,与国外研究对比较少等。

可以从与国外理论的对比借鉴、发展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等层面进行研究上的突破。

关键词: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我国 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79-02在21世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课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本课题的研究中。

基于此情况,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近五年(2013—2018年)为时间限度,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核心期刊的检索,共检索到369篇文献。

笔者根据文献总结了此课题的成果与不足,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虽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程,但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1)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研究。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观点从群体角度出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专业”的发展,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的要求。

其中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

[1]而另一种观点则与之不同,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教师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教育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员,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教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量文献涉及了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长期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它是学科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和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

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教育政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事业的整体规划和教育投入的政策导向方面;教育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学机构的设置等方面;教育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考核评价、培训发展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思想、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心理、教育管理等不同方面。

具体来说,教育思想方面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等;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等;教学技能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育心理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和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等;教育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管理和办学管理等方面。

4.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进修学习、职业培训、教育实践和专业研究等多种途径。

其中,进修学习主要是指在学习方面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培训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部门或一些机构举办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教育实践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专业研究主要是指教师在科研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教学事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文献综述范文

课堂教学评价文献综述范文

课堂教学评价文献综述一、引言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与意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和质性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

在理论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评价理论,如泰勒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等。

在实践方面,许多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如美国的多元评价、英国的课程与评价体系等。

国外的研究注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反馈。

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理论方面,国内学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评价理论,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在实践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

国内的研究注重实用主义,强调评价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同时注重评价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文献来源主要包括学术期刊、专著、会议论文等。

综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方法与技术、实践案例与效果等。

五、结论与展通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国内外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科学等;2. 课堂教学评价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 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结果的应用和反馈,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4. 未来的研究应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和发展。

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一、引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教育研究的现状1. 教育公平与质量近年来,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从政策、制度、资源分配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如张华(2018)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分析,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资源配置的公平。

2. 教育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学者们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李明(20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信息化对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3. 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政策与改革一直是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

学者们关注教育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如王丽(2017)分析了我国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提出了完善教育政策体系的建议。

4. 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者们从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刘洋(2019)通过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建议。

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1. 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焦点。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2.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

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3. 教育政策与改革教育政策与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关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4. 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者们关注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结论本文对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文献综述》2700字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文献综述》2700字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文献综述目录一、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1)二、教师教学能力相关研究 (2)三、课堂教学能力相关研究 (2)四、关于核心教学能力的研究 (3)参考文献 (4)一、核心素养相关研究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正式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国“核心素养”也破土而出,继而学界越来越关注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整理核心素养相关文献,发现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内涵、框架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

在中国,不同研究者对核心素养有不同的定义:褚宏启(2018)认为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窦桂梅(2019)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钟启泉(2018)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蔡清田(2018)认为“核心素养”是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的关键必要素养。

由于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晚,所以在初期探索核心素养时,我国基本上是翻译外来的理论。

2013年5月16日,我国核心素养研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正式启动,拉开了帷幕。

学者蔡清田、陈伯璋、褚宏启等人(2016)在台湾开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后,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2016年9月13日,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我国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了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相关文献主要集中结合课程改革和具体学科来培养核心素养。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五大素养作为学校的核心素养,创建了适合受教育发展的“1+X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多学者从学科视角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朱小蔓(2016)认为,分科教学与课程整合共促学生素养发展;教育改革没有唯一的价值尺度,学生的发展是其核心。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实践,并由此引发多领域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广泛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

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涵、影响因素和发展优化路径等方面。

文章基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与内涵,研究跨领域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最后做出研究总结与展望,以此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022-03收稿日期:2019-06-30作者简介:卞祥瑞(1995-),女(汉族),江苏高邮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词,“核心期刊”为搜索范围,搜集2014—2018年间发表的文献,选择其中70篇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通过阅读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与内涵、跨领域视角研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与内涵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概念。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虽然有较长的历史,但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其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侧重于发展结果,他们认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包括教学、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任务的个人发展之路;而另一些学者更侧重于过程,如周景坤认为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高校教师从准备进入高等教育这一领域,由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手型教师到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直到退出这一领域的整个成长过程。

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解读,我国学者集中在“教师职业”“专业素质”和“教学学术”这三个核心词汇上。

教师科学素养 国内外文献综述

教师科学素养 国内外文献综述

教师科学素养国内外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师科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科学素养不仅仅是指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教师科学素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国内的研究表明,教师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些研究发现,教师科学素养与学生的学术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教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科学素养还与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氛围密切相关,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和持续的专业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参与科研课题、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科学素养的培训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共同推动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科学素养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推动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提升教师科学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教师科学素养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2000字】第二篇示例:教师科学素养是指教师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能力。

教师科学素养不仅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教师科学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一、国内研究有研究表明,提高教师科学素养需要加强教师的科学知识培训和科学方法教育。

教师专业化文献综述

教师专业化文献综述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与特征、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文献综述高等教育学王珊珊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于1933年提出的。

199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地宣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专业(Profession)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辨析(一)职业与专业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必须从事一定的职业,担负起不同的职责和业务。

因为这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从事职业也是一个社会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解释,“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①人类的职业生活是一个历史范畴。

职业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上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的种类已经发展到成千上万种。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与各国的职业分类标准紧密相连。

中国历来有“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之说。

但是现今社会日趋复杂,分工日益精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行业划分越来越细,已经不止传统的三百六十行。

200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专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中的“专业”或者“专门职业”,英文是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而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中的“专业”涵义是指高等教育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学科门类,比如数学专业、体育专业等。

而职业则泛指有金钱酬劳、用以谋生的工作。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 文献综述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 文献综述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单元教学是指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分成一个整体而有机的结构。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单元教学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更加突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单元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

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讨论、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

大单元教学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新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大单元教学将会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一、大单元教学的特点1. 整合性大单元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具有整合性。

在大单元教学中,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简单呈现,而是将多个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知识体系。

这种整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交叉性大单元教学还具有交叉性。

在大单元中,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可以进行交叉整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概述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然后探讨了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和家庭教育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最后分析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趋势。

在总结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了解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现状,为未来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家庭教育、研究趋势、研究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他们的整体发展。

有效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研究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涉及到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旨在对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梳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深入探讨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家庭教育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从而为提升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解答以下问题:一是探究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况,了解目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不同教师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探讨哪些教学策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三是研究学生学习态度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探讨学生情绪、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四是探讨家庭教育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探讨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机制;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趋势进行探讨,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篇一:教育类文献综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随着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可以在学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学校承担教学任务。

本文综述了当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定义和分类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参与学校和课堂中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积极的教育伙伴,与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按主体可分为学校参与、家庭参与和社区参与,按参与方式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如学校委员会、家庭作业辅导、家长会等。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作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学术成就、学校出勤和纪律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

它还可以帮助学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

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障碍尽管家长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数量及质量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一些障碍包括缺乏资源、对家长参与的认识缺乏,以及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

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成功指南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方面,还有一些成功指南可以被采用。

这些包括鼓励家长参与、提供足够的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家长提供关于奖学金和职业发展的信息等。

结论: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当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定义、分类、作用、障碍和成功指南。

近年来,随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受到重视,人们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我们相信,未来随着家长、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将得到提高,取得更加积极的成果。

篇二:教育类文献综述——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追求,学生自主学习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小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汇总12篇)

小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汇总12篇)

小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汇总12篇)在中职声乐课中,常见的学习曲目《送别》《花非花》《故乡的小路》都属于艺术歌曲,而教学大纲以及评价标准几乎接近大学本科一年级声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

教师翻看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声乐教材,对于大学一年级声乐教学,教学大纲内容是这样的:要求歌唱中能基本做到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并将所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中,力求比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而将此大纲与中职二年级的声乐教学大纲相比较,教学内容基本无异。

但这势必会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学前教育声乐学科即是声乐表演。

而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环节中给孩子们进行所谓的艺术表演时,孩子们会瞪大眼睛望着老师,很容易和老师产生教学隔膜。

孩子们会一致认为老师的姿态很美,歌声很动听,但是她们听不懂。

所以,在保留现有声乐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歌曲中“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小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第2篇[1] 彭玉琨,张捷,贾大光. 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 1998(06)[1] 林毅夫,蔡日方,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 经济研究. 1998(06)[2] 都阳,John Giles.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23(04)[4] 岳昌君. 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 经济学(季刊). 2023(S1)[5] 孙志君. 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人口科学. 2023(05)[6] 张红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 管理世界. 2023(04)[7] 林光彬. 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 管理世界. 2023(04)[8]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 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23(04)[9] 董先安.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23[J]. 经济研究. 2023(09)[10] 周英章,孙崎岖. 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23(07)[11] 仇立平. 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23(03)[12] 蔡增正.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L的'实证依据[J]. 经济研究. 1999(02)[13] 张长Z,郇志坚,李怀祖. 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23--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3(02)[14] 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 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23(01)[15] 张海峰. 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3(02)[16] 江小涓,李辉. 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 经济研究. 2023(09)小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第3篇[1] 张丹. 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2] 马越越. 低碳约束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3] 范丹. 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4] 颜敏. 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我国工资收入差异[D]. 东北财经大学2023[5] 黄万阳.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度、效应与矫正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6] 孟君. 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D]. 东北财经大学2023[7] 潘祺志. 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 东北财经大学2023[8] 张有绪. 品牌资产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9] 徐勇. 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0] 刘晖.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绩效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1] 卢永艳. 基于面板数据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2] 袁捷敏. 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新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3] 夏艳清. 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4] 关大宇.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条件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5] 黄宇慧. 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综合平衡分析[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6] 杜修立. 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2023[17] 谢兰云. 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 东北财经大学2023小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第4篇钢琴教学中,钢琴是必要的教学设备,应改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要保证设施的齐全和维护工作,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配合默契,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第一篇: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国外卓越教师内涵与培养文献综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总体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最终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由此一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卓越人才呼吁卓越教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卓越教师”逐渐成为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也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广泛关注的焦点。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旨在了解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当下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将目前的已有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国外各个国家有关卓越教师计划的建立与发展,这里主要介绍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卓越教师计划的发展历程;第二,收集国外学者关于卓越教师的内涵理解与把握,旨在分析各个国家在国外卓越教师内涵理解上的异同点;第三,主要是分析国外各个国家对于卓越教师培养途径的选择。

一、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1999 年,澳大利亚政府创建《21 世纪教师》(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计划,意在提高澳大利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努力追求教育的卓越及公平,使学生的学习成就得到提高。

2001 年,新加坡出台《教师事业发展计划》(Teachers’ careerdevelopment plan),旨在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也为新加坡教师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保证。

2007 年,日本颁布《教育职员正法》(Staffeducation amendment act),以法律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要求,旨在提高教师必要的资质和能力,使教师能够习得最新的知识及技能,做到自信、自豪地从教,从而赢得社会的尊敬和信赖。

(李贵安,2016)2011 年,英国出台《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卓越教师》(Training ournext gener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计划,规定中小学为优秀教师设置卓越教师岗位,并大力拓展卓越教师在校内发挥作用的空间。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文献综述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文献综述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文献综述山东光远中学王新伟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有意识地转变教学行为,就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以往教学行为的不足。

教学目标的窄小化教学设计的程式化教学结果的短期化我们怎么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有关专家归纳的影响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儿个主要因素。

影响教师教育犯罪行为转型的儿个主要因素:* 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有关,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 教师的教育犯罪行为与掌控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控科学的教育策略有关。

* 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评估有关。

学校的管理方式、评估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性,对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 教师的教育犯罪行为与外界的积极支持与指导有关。

例如领导的积极支持与协助、同事、同学的协助与积极支持、家长的协助与积极支持等。

* 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其对学生心理行为的理解与评价有关。

教师只有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正确理解,并能得出正确的评估,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育犯罪行为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

教师的教育犯罪行为,往往就是其日常性格特别的充分反映,比如,对其亲属的伽1回去往往充分反映至看待学生问题的处置上。

下面根据我自己对这几点的体会,来谈谈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注意点。

一、教学观念的转型教学行为不会孤立存在的,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是做好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工作的前提。

只有新的教学观念,才会给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注入鲜活的动力,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行为就不可能转变。

1、乘法的思维方式我们先来分析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对学生的极大关注。

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目标是否落实的关注。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实要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但是,教师从教材出发制订的`关于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更没有考虑到数学教学是为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只是关注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中深层次的思维状态。

《中职学校班主任素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职学校班主任素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职学校班主任素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不管在任何一个国家,职业教育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外,职业教育就如同中国的高中一样普遍,很受重视,不会存在毕业就失业的情况,职业教育已经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中国不同的社会结构和西方,对班主任工作也有很大的不同。

国外的职业学校管理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很少设有类似与我们国家班主任的角色因此相对于班主任角色的研究比较少。

但基于教育理念无论对待任何年纪的学生,教师的素质对与学生的重大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

古希腊教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培养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完美道德的人。

古罗马教育学家昆体良认为学校的教育尤其是教师的素质对青少年的发展尤为重要。

他认为学生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因此道德素质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完美的学生。

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学家伊拉斯谟反对棍棒教育,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把表扬和批评适当的结合起来。

这些西方的教育学家虽然没有直接的阐述班主任素质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但都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升班主任和教师的素质就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通过对网上相关的几十余篇文献的研究,梳理出关于中职院校班主任素质水平的研究通常为以下几点:1. 国内中职院校学生素质现状和班主任应扮演的角色(1)国内中职院校学生素质现状吴锡昌(2015)认为随着单亲家庭的形成,在这种特殊家庭环境中,这些单亲学生的教育往往令班主任和家长无所适从。

尤其是职业院校单亲家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情况较为严重。

这些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单亲家庭学生面对社会压力和心里压力,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厌学、自卑、缺乏信心、不善于与人交际、迷恋网络游戏、早恋、逆反心理严重等诸多心理问题。

1贾黎斋(2009)相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文化底蕴薄弱,学习兴趣不强,父母被迫上学。

教育课题申报书文献综述撰写4例及点评

教育课题申报书文献综述撰写4例及点评
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 工作的通知”。
案例
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儿童权益公约》,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 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
02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 的C.比尔斯。
03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 实现”;
案例
01
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
02
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
03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 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案例
前苏联教育部1984 年颁布“苏联普通学 校心理辅导条例”;
04
案例4:《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行动研究》
Chapter
案例
01
与本课题研究相似的课题
02
该类课题已有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策略
03
形成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五步操作程序:引导-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探究-直 观操作、深化思维;发现-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内化-巧设练习、扩展思维 ;拓宽-质疑问难、系统思维。
0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 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 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 面均以学生为中心。
0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 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 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
正文
03

教师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评析

教师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评析

教师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与评析引言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和评析教师教育研究文献,揭示当前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一、教师教育的定义与背景教师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提高的活动。

教师教育的出现源于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二、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教师教育研究经历了从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过程。

以往的教师教育研究主要关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而现代教师教育研究越来越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容涵盖了教师培养模式、教师发展阶段、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

其中,教师培养模式包括传统培养与多元化培养的比较;教师发展阶段主要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包括教学能力、专业素养、教育创新等方面。

四、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教师教育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等。

其中,实证研究是教师教育研究中常见的方法,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来探究教师教育的效果和影响。

五、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构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改革、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能力培养等。

这些问题反映了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最新动态。

六、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内教师教育研究已逐渐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国外教师教育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教师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挑战教师教育研究面临着实证研究的难题、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等问题与挑战。

此外,在不同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进行教师教育研究也面临一定的困境。

八、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景展望未来,教师教育研究将继续深化,重点将从教育改革向教育创新转变,注重对教师发展需求的准确把握和资源支持的实现。

教师发展文献

教师发展文献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这些研究也逐渐在欧美盛行。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教育领域的学者才开始真正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很丰富,我国学者对其的认识主要可归纳成两类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教师专业化的过程,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教师职业,重视教师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1 。

此外,该观点的学者关注和研究教师专业的发展历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守则等,研究目标在于教师外在和专业性等方面的提升。

正如霍伊尔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掌握良好的专业实践所获取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发展过程”2。

第二种观点主要强调教师的个体发展,重视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研究目标是实现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专效情意等方面的内在培养3。

如学者哈格里夫斯和富兰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通过在职教育或者培训获取特定方面的发展,特别是促进教师在教学技能、目标意识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

在阅读众多文献之后,不难发现,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从第二种观点出发来诠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比如有的学者通过分析专业、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概念,来诠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由一位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5 。

也有学者在其文章中提到,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并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延6。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和终身的过程,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不断更新自我专业知识,提高全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那末,这一发展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遵循着何种规律与原则。

对此,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路向。

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第一篇:教育类文献综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荟萃。

随着人们对知识含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述教育类文献。

一、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古代,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和宗教机构中进行的,而且通常只面向少数人群,如贵族、士兵和祭司等。

到了现代,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全球化,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部智力,包括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和谐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包括传统的讲授、互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教育等。

而最近提出的新型教育教学方法是“反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它们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教育的改革教育改革是各国都在积极进行的,它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

教育改革的重点包括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育技术和学校管理等。

而关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最近有不少研究成果,它们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义。

总之,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教育类文献综述教育是一个人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各个层面中适应和融入的过程。

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始终在不停地变革和前进。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综述教育类文献。

一、教育的类型教育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个类型。

每个类型的教育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学能力
相关概念鉴定:
1教学
学者赵风云[4] 赵风云. 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英语研究所,2010:6.】认为教学可从两方面进行诠释: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教学是教师把各种策略和技术运用在课堂上,它是一种课堂行为,从整体上来说,教学是对整个教学环境加以考察,理解老师,理解学生和课堂的任务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2能力
《教育大辞典》说到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各心理学工作者对能力进行了诠释:如曹宇巍把能力看成是一个人在活动的情景中,以一定的知识与技术能力为基础,对活动目标起直接影响作用,且在影响活动目标达成以及成果效应的个性心理特征。

[5]曹宇巍. 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系研究所,2009:13.康锦堂认为能力是对知识和技能具有驾驭能力,且能使活动能被顺利完成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特征。

学者杨华:[6] 杨华.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以能力为目标[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研究所,2011:4.认为能力指人们在成功的做完某一活动或者任务时经常地,稳固地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一种整体的效应。

3教学能力
学者贺璐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是指以教师个人智力为基础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发展起来的完美结合。

【【7]贺璐.浅析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J]. 改革与开放,2011(6):156-158.
学者周舒舒认为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能力,以及拓展能力,即自我完善和自主发展的能力[8]周舒舒. 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本科生教学能力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系研究所,2011:6.
二、教学能力研究的测量工具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工具较以前多样化和丰富化,问卷主要分为自编问卷和经典问卷。

如罗刚,黄如凤[9] 黄如凤. 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现状调查[J].教师成长,2011,56(11):56.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培训大纲、师范生选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求、教学实践中对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要求进行设计用以测定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现状;赵风云[4] 赵风云. 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英语研究所,2010:6.】在前人经典问卷的基础上自编关于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调查问卷以及借鉴Annelies Gilis, Mieke Clement, Lies Laga, Paul Pauwels和朱晓燕的英语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而制定的教学能力量表用以测定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发展现状;学者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10] 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基于 D 师范大学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1):74.自行设计了““关于
教育实习的调查问卷”的问卷”问卷由36 个项目组成,每个陈述均采取Lik-ert
自评5 级评分方式进行计分。

用以测查实习生在教育实习阶段教学能力的情况。

本研究的采用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设计。

2.1.3教学能力研究的对象
对教学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入职的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以及师范生。

如朱德凤[11] 朱德凤. 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以贵州省X县初任教师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12,15.
关于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初任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目标、
教学层次、课堂调控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有待提高;刘艳晶[12] 刘艳晶.从中学教师的教学
能力发展态势看教师职后培养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18-19.关于
从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态势看教师职后培养的研究中发现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朝着
振荡上扬的趋势发展着的,即先快后慢,先升后降;能力提升的幅度大,能力下降的幅度相
对缓慢;张志明[13] 张志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高策略的研究[N].邢台
学院学报,2010-9-25(3).关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高策略的研究发现高校
青年教师能力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明显不足等;熊国敏[14] 熊国敏.高师学生教育实习
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N].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8-25(8).关于高师学
生教育实习及教学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师范生对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稳定,精
神状态好等。

2.1.3.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经过所查阅的文献和前人研究的结果归纳出教学能力主要受个人因素、学校
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如教师的教学动机、渊博的知识、教学经验。

其中教师的教学动机决定了教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采取的教学态度,它将不可避免地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

因此,研究教师
教学动机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理论方面的指导意义;渊博的知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


师能够创造性地拟出教案和进行有效的讲学,必须要熟悉教材情况,通晓本学科的历史和现
状,并对其它学科特别是相邻学科有所了解;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更要
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扩大视野,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教学经验
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是正确教学的重要条件[15]赵冰,刘亚辉,
盛国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管见[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6):99.。

学校因素如学校对本校教师的重视程度(目前很多学校注重从校外引进优秀
人才,却忽视了对校内在职教师的培养),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的评价方式(学
校的评价和考核直接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奖金分配等密切挂钩,不仅影响到教师
的职业认同,还影响到教师的生存质量和发展前景,对教师具有很强的导向性[16]
柳德玉,盖宇仙,许鹏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分析[N].长春工业大
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29(4).)。

社会因素:健全的法规体系、师范教育师资的强弱,教师的工资待遇。

其中
健全的法规体系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在物质与精神上提供保障。

强有力
的师范师资教育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以及合理的教师工资待遇为教
师教学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