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课件
合集下载
《秋水》PPT课件 (共13张PPT)
(二)探究性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 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 海后自叹不如。
• 见笑大方: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 • (贻笑大方)
随堂检测
一、根据提示,回忆课文: 1、从正面描写黄河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2、运用侧面描写突显黄河水势的句子是: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表现河伯骄傲自满的心情的句子是: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引用野语,说明自己狂妄自大的句子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5、成语“贻笑大方”的出处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通篇设喻说理。用河神见海 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 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 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 “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 叹”。
《秋水》中的成语
• 望洋兴叹: 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 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 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做一件事 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结构分析
前 后
——自大 认识
“不辩 黄河 牛马” 开阔
——自叹
“不见 水端” 北海 壮阔
神情
“欣然 自喜”
骄傲 自满
结果
对 比
“望洋 自叹 兴叹” 不如 “贻笑 狂妄 大方” 盲目
“美尽 踌躇 在己” 满志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 明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大小 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 闻见而骄傲自大。
《秋水》ppt课件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 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 此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 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 以望洋而叹。
3、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 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 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 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齐 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 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今山 西永济西),以山上的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 请他们山,并答应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 仕周。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 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 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于是 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饿 死的时候,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辞大意是: “登上那首阳山哪,
《秋水》译文
秋汛随着季节来到了,众多河流的水灌入黄河。 (黄河)直流的水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白茫茫一 片),(隔着水)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在这种 情况下,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是全 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到了北海, 脸朝东眺望,看不到水的尽头。在这种情况下,河伯才 转过脸来,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 ‘听到很多道理,以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 是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小看孔子的学识,并 且轻视伯夷的义的人,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到 了您的广阔无边,如果我不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 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秋水 PPT课件 99 人教版
•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欢迎各位领导 老师莅临指导!
授课者:胡锡军
庄子
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 而且名周包(含约着前不36少9—消前极2思86想, 但年是),他战的国文时章期写宋得国非蒙常人出, 色大,约与想孟象子丰同富时,而善稍于后通,过 寓他言继承故并事发来展说了理老,子在的艺思术 上想有,为很道高家的学成派就的。重要代
•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表庄人子物的,思世辩称的“哲老学庄智”慧。常常 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 现存33篇。
正音:
jìng
泾流
sì
两涘
zhǔ
渚崖
shǎo zhòng
biàn
少 仲尼之闻 不辩牛马
睹dǔ
殆dài
xuán
秋水PPT(优秀课件)60 人教版
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不吝啬;言谈举止自然、不 拘束;样式、颜色不俗气。
三、文言句式
1、闻道百
定语后置
2、以为莫己若者 3、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4、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讨论:
本文所阐发的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大由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有比较才能有鉴 别 、谦受益,满招损 、人外有人,天外 有 天
制作者: 相兰兰 滕州二中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言字、词、句 2、理解文章阐发的道理 3、背诵课文
庄子
名周,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 表人,与老子世称“老庄”。
庄子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 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 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下列各项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背诵:
河:泾流之大…不辩牛马 于 河伯:欣然自喜…尽在己
是
焉
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始旋其面目,望洋
河伯:向若而叹曰:…Biblioteka 1、秋水时至 2、顺流而东行
名词 状语
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名词 动词
4、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意 意动
二、古今异义
古: 黄河
1、百川灌河 今:
古: 泛指河流
今: 到了。至,动词;于,介词。
2、至于北海 古:
今: 表示到达某种程度;表示另 古: 提一事。 今: 脸
3、旋其面目
脸的形状、相貌
4、大方之家
——鲁迅
《庄子》
由战国中期思想家庄 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 所著。现存篇,包括内篇 篇(庄子自撰),外篇篇, 杂篇篇(庄子门人及后学 者编撰)。
秋水全文ppt课件
秋水原文的作者
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蒙 人,思想家、哲学家、文 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写作风格
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富 有诗意。
作品影响
对后世文学、哲学、艺术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秋水原文的主题
主题概述
以秋水为引子,探讨了人与自然 的关系、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等
哲学问题。
主要观点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 无为而治”,认为人的生命意义在 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秋水原文的情感表达丰富,通过 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表达 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秋水原文的修辞手法
排比
秋水原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修辞手 法,通过连续的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 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 力。
对仗
借代
秋水原文中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 的概念或情感,使得语言更加含蓄、 深刻。
尊重差异、包容多元是社会进步 的动力。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 们应该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共
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4
秋水全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秋水全文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启示一:珍惜自然与生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秋水全文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可贵,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化等多个领域。
秋水全文的评价与争议
秋水全文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 有人对其风格和思想内涵持不同意见。
对于秋水全文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不能简单地以 好或坏来评价。
秋水全文的争议之处主要集中在它的文学风格、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的 影响等方面。这些争议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促进了文 学的发展和进步。
20.《秋水》课件
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学习课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
课堂讨论:寓意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见识有 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者近乎勇
(知
耻而后勇) 满招损,谦受益; 克服主观主义,防 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故事三
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
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 敲着瓦盆唱歌。 ◆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 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
庄子思想小结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都要顺 应自然。在政治上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摒弃一切文化知识,主张“无为而治” 。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富贵,揭露统 治阶级的虚伪的“仁义”,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 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 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 (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 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 中。”庄子曰:“往矣!吾 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 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 “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 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 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 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 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 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 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善于借寓言的力量,来说明道理 (宣传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的高手, 其任自然、齐生死、绝圣弃智、避 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言表现 出来)。 2、运用对比的手法。
《秋水》课件(共15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大学语文》全一册(文学类)
(2)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同“蛙”
同:“墟”居住的地方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成语:夏虫语冰
限制 时令 孤陋寡闻的人
束于教也。
限制、束缚
sì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天下之水,
不足,缺乏知识
lǘ 大道理
莫大于海,万川归之矣,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
层次一:人的认识受各方面制约,所以认识是有限的。
排比:
(1)井蛙——虚(空间)
不可语大理
(2)夏虫——时(时间)
类比
(3)曲士——教(教育)
对比
河伯: 见大海
可语大理
层次二: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空间有限,所以人的认识有限。
海之大: 归——不止不盈 泄——不已不虚
吾不自多
吾于天地犹小石小木于大山
反映与河伯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sì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名作状,按时节
注入
水边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
通“辨”,分辨
认为
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名作状,向东
到达
尽头
转变
望洋兴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
俗话
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使动用法: 使....怎么样
eg:少仲尼之闻:认为...很浅薄 eg: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一)结构
第一段:河伯认识的转变 (1)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旋其面目——睹子之难穷
同“蛙”
同:“墟”居住的地方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成语:夏虫语冰
限制 时令 孤陋寡闻的人
束于教也。
限制、束缚
sì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天下之水,
不足,缺乏知识
lǘ 大道理
莫大于海,万川归之矣,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
层次一:人的认识受各方面制约,所以认识是有限的。
排比:
(1)井蛙——虚(空间)
不可语大理
(2)夏虫——时(时间)
类比
(3)曲士——教(教育)
对比
河伯: 见大海
可语大理
层次二: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空间有限,所以人的认识有限。
海之大: 归——不止不盈 泄——不已不虚
吾不自多
吾于天地犹小石小木于大山
反映与河伯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sì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名作状,按时节
注入
水边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
通“辨”,分辨
认为
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名作状,向东
到达
尽头
转变
望洋兴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
俗话
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使动用法: 使....怎么样
eg:少仲尼之闻:认为...很浅薄 eg: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一)结构
第一段:河伯认识的转变 (1)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旋其面目——睹子之难穷
大学语文之秋水-PPT课件
教 学 目 的
教 学 重 点 作 者 简 介 内 容 述 评
背 景 简 介
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艺 术 赏 析
思 考 练 习
朗 读 欣 赏
资 料 链 接
退出
教学目的
1.在理解文章内容 的基础上,了解庄子的哲 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学 生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 的思想,培养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形象化 说理的风格。培养学生的 审美想象能力和对文学的 审美鉴赏力。
返回
内容述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 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第二部分是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 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 行嘲笑。 总括起来,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下列三点特别值得深 入思考: 一、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二、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三、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
返回
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 河中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 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乎河神开始 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就 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 义为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尽,假若不到你这里来,就 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道的人所笑话。” 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讲大海,因其拘束于所居土井;夏天的虫类不可以同它讲 冰,因其局限于季节;见识偏狭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同他讲说大道,因其束缚于所受的教育。 现在你走出河流两岸,看见无边的大海,则知道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讲说大道理了。天下 的水,没有比海再大的了,千万条河都流归于它,没有休止之时,而不盈满;从尾闾往出宣泄, 没有停止之时,而不空虚;不因春秋季节流入水量多少不同而变化,对陆上的旱涝也没有感觉。 大海超过长江黄河,没有办法估量、计算。而我未曾以此自我夸耀,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 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 的想法,又哪里会自我夸耀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冢在大湖泊中吗?约计中国 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中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 满九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 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武力相争 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都在这里了。伯夷辞让以博得好名声,仲尼谈 论以显示博学,这种自满自足,不就象你以前自夸黄河之水为多一样吗?”
教 学 重 点 作 者 简 介 内 容 述 评
背 景 简 介
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艺 术 赏 析
思 考 练 习
朗 读 欣 赏
资 料 链 接
退出
教学目的
1.在理解文章内容 的基础上,了解庄子的哲 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使学 生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 的思想,培养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学习本文形象化 说理的风格。培养学生的 审美想象能力和对文学的 审美鉴赏力。
返回
内容述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河景与海景的对比,让河伯自识其 丑,以便顺势展开对“大理”的阐说。 第二部分是通过海若的话,反复阐说宇宙无限、人 的认识有限的“大理”,并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 行嘲笑。 总括起来,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下列三点特别值得深 入思考: 一、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二、关于庄子对儒家学说的批判。 三、关于庄子的相对主义。
返回
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 河中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 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乎河神开始 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就 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 义为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尽,假若不到你这里来,就 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道的人所笑话。” 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讲大海,因其拘束于所居土井;夏天的虫类不可以同它讲 冰,因其局限于季节;见识偏狭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同他讲说大道,因其束缚于所受的教育。 现在你走出河流两岸,看见无边的大海,则知道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讲说大道理了。天下 的水,没有比海再大的了,千万条河都流归于它,没有休止之时,而不盈满;从尾闾往出宣泄, 没有停止之时,而不空虚;不因春秋季节流入水量多少不同而变化,对陆上的旱涝也没有感觉。 大海超过长江黄河,没有办法估量、计算。而我未曾以此自我夸耀,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 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 的想法,又哪里会自我夸耀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冢在大湖泊中吗?约计中国 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中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 满九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 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武力相争 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都在这里了。伯夷辞让以博得好名声,仲尼谈 论以显示博学,这种自满自足,不就象你以前自夸黄河之水为多一样吗?”
《秋水》PPT课件
美为尽在己。顺 起来,觉得天下的美景
流而东行,至于 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于是 河伯始旋其面目,
全在自己这里。他顺着 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 面对东面一看,看不到 水的尽头。这时候,河 神才转过脸来,
望洋向若而叹曰: 对着海神若迷茫地感叹
“野语有之曰, 说:“俗语有这种说法:
‘闻道百,以为 ‘听到的道理很多,就
莫己若’者,我 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
之谓也。且夫我 己。’说的就是我啊。
尝闻少仲尼之闻, 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
而轻伯夷之义者, 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
始吾弗信;今我 的义的人,开始我还不
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吾长见 笑于大方之家。”
相信;现在我亲眼见到 您的广阔无边,我要不 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 险了。我将长久地被大 方之家耻笑。”
解答:B。
背诵技巧
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高兴什 么?
秋水灌河(雄壮)
不辨牛马(开阔)自喜-天下之美尽在己(妄自尊大)
2、河伯自叹什么?他有什么感想?
不见水端(宽广)
闻道百莫己若
对比
睹子难究(浩翰)自叹 少仲尼之闻 (自感浅陋)
轻伯夷之义
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大方之家”? 非至于子之门--自殆--贻笑大方--(深感惭愧)
D、意思是“在这个地 方,便……”;“焉” 是助词。
C、 “这就”, “这才”,或
“在这种情况 下”。
“焉”有以下用法: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在这里”。
②疑问代词,相当于“在哪里”、 “怎么”等。
③语气词,相当于“呢”“了”等。
根据以上分析,“于是”是“在这 种情况下”的意思;“焉”是指示 代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考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探 究
渚崖之间,不辨牛马。”河伯面对自己的 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因
此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 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 以望洋而叹。
3、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 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 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 光的短浅,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登
—
王 之
鹳 雀
涣楼
秋水
《庄子》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 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 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
庄周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哲学思想,
以“清静无为”为主,鄙视富贵利禄,否认鬼神存 在,认为一切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一切事物 都是相对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因素。庄子的文 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之笔, 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 能先也。”
无边无际的大海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 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 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正音:
sì
zhǔ shǎo dài
涘
渚
少
殆
通假字:
不辩牛马 “辩”通辨 泾流之大 “泾”通径
按时 注入 直流的水波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通“辨”,辨别,辨明。 译文:秋天的洪水按照时令汹涌而至,
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 “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 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 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 ‘你怎么知道鱼 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 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 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 周?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 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 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 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 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河: 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
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面子。
大方:古的人义深。明今义大义:的①不人,吝或啬;专通②某自然种学,问不
拘束;不俗气。
秋水时至: 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 意动用法,认为……少, 轻伯夷之义:认为……轻。
闻道百
特殊 以为莫己若 句式 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被动句
常用句式: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如果不是……就……
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
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
成语:
伟大的事物面前开阔了眼界, 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 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
抬头仰望的 样子
译文:在这个时候,河神十分欣喜, 他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 了。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 海,面朝东望去,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 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
俗语,俗话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也。
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而 2、性贪而狠。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余知而无罪也。
1、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语,表修饰。 2、连词,表顺接中的并列。 3、连词,表转折。 4、代词,当作“你”讲。
延伸拓展: 涸 辙 之 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 “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 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 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 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 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 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 之肆!’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 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 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 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逍遥游》、《庖丁解牛》、《秋 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习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 3、诵读全文
百川灌河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
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 得终其天年。”庄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 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 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 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 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结果
抑 “美尽 踌躇
“贻笑 狂妄
在己” 满志
大方” 盲目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 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 海后自叹不如。
认 为······轻
信;今我睹子之难得穷大也道,的吾人非至于子之门则危殆险
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 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 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我曾经听 说过有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轻视伯夷 的道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 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浩渺博大、无 边无际,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 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修养极高的人 所讥笑。
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 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象:
最初骄傲自大和后来的知错能改
结构分析
所见
对 前 ——自大
“不辩 黄河
后 ——自叹
“不见 北海
比 牛马” 开阔
水端” 壮阔
神情
扬 “欣然 骄傲
自喜” 自满
“望洋 自叹 兴叹” 不如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 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 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 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庄子》里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叫“濠梁之辩”。庄子和朋 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焉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4、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1、语气助词,表停顿。 2、疑问代词,当作“怎么”,“哪里” 讲。 3、兼词,当作“于此”。 4、语气助词。
1、于是焉河伯使旋其面目。
于 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介词,当作“在”讲 2、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 3、介词,表比较。 4、介词,表被动。
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 贻笑:被人讥
笑。大方:大方之家,见
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讥
笑。又作见笑大方。
学中思:
从这则寓 言我们能学到 哪些做人道理?
*宇宙无穷,知识无穷,人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
*满招损,谦受益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大是由于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知耻近于勇
课堂练习:
你怎那么糊涂?你不是问我 “安知鱼乐”吗?说明你已知道我
是知鱼快乐的,你不是明知故问 吗?不过,我还是告诉你吧,我
是在濠河岸上知道鱼快乐的。
再见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课堂小结:
找出文中通假字,古今异 义词,活用词语,特殊句式, 成语,并理解。
通假字: “泾”通“径” “辩”通“辨”
2、一词多义
(1)若 (2)闻
望洋向若而叹 ( 传说中的海神名 )
以为莫己若 ( 比得上 )
闻道百
( 听说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听说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学识 )
至于: 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
庄子小故事两则
庖丁解牛
“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便是庄子的生存智慧。
无用之用
别人解牛用坏了无数刀,庖丁那把刀用了 19年还像新的,没有损坏,原因何在?因为他 了解牛的结构,知道哪里有缝隙。别人是劈, 他是割。解牛是庖丁的职业,因为了解全牛 (社会),所以他可以不损害自己(刀)。这 故事告诉我们,生存是需要智慧的。
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水流 巨大,两岸和水中的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 分辨。
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秋涨图
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