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应该做哪些检查
腔隙性脑梗塞
脑腔梗脑腔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就是通常所说的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
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
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部分多发性脑腔梗,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 T或MRI检查,既然知道了脑腔梗是什么病,那么该用什么药物来治疗它呢,其实能及早的发现脑腔梗是患者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及时发现,用药物干预还完全来得及,只要坚持用药完全可以防止脑腔梗发展成重度脑梗塞,那么该用什么药来治疗脑腔梗,首先要知道坚持用药在医学上叫科学的二级预防,目前西药有阿斯匹林比较常用,但缺点是有效率为53%,有47%的抵抗,而且长期还容易引起胃出血,带来肝肾损伤,用中药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缺点是服用剂量大,而且质量不稳定,最好是选用一种服用剂量小的现代中药,考虑到临床的需要,国家拨款在优质优价目录产品中遴选出疗效最确切的中药产品,进行二次研发,开发了我国首个着眼二级别预防(主要是疗效确切、安全、适合长期服用)的现代中药,可以说是对脑腔梗患者最针对性的合适药品,这个药是在吉林华康药业的优质优价产品(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血栓心脉宁胶囊基础上用了八年时间(天士力丹参滴丸二次研发用了4年)二次研发出来的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该药应用的逆流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等现代生产工艺,同时还应用了体外培育牛黄和麝香两个国家一类新药,通过精提使服用量减少了60%,更加适合脑腔梗患者长期服用,可以说天欣泰是最为适合脑腔梗患者服用的药品,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
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大复方道地取材,具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功效的现代中药,对脑腔梗发病诱因有综合的防治作用,坚持服用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有效防止复发。
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治疗【专业知识】
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的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
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
腔隙直径多为2~15mm,一般认为15~20mm是腔隙的最大限度。
过去,临床上很难做出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只有在病理检查时,才能明确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变。
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
单纯依靠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和脑脊液检查,临床无法确诊。
因此,过去由于很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没有表现出局灶体征,甚至完全没有症状,所以很难诊断。
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广泛应用使本病临床诊断已无困难。
另外,PET检查能较早地发现局部脑组织处于脑的功能、代谢改变状态时的变化,所以当PET应用于脑检查时,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现率可能会更高。
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后,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液化,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以后被巨噬细胞移走而留下不规则的大大小小的腔隙。
因梗死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1965年Fisher等通过临床病理观察对本病的临床症状等作了详尽描述,国内由杨露春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
因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愈来愈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的病因不完全清楚。
与病因相关因素有:①最常见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有资料认为,单一腔隙病灶与高血压无显著相关性,舒张压增高是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原因;②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及形成小血栓阻塞深穿支动脉可导致腔隙性梗死;③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压突然下降使已严重狭窄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减少而形成微小梗死;④各类小栓子如红细胞、纤维蛋白、胆固醇、空气及动脉粥样硬化斑等阻塞小动脉,有报道在视网膜动脉(50~150μm)和脑小动脉发现栓子,颈动脉系统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微栓子最常见来源,心脏病和真菌性动脉瘤也是栓子可能来源;⑤血液异常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和高凝状态等也可能对发病起作用。
腔隙性脑梗死的科普知识
为什么腔隙性脑梗死需要关注?
预防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是预防腔隙性 脑梗死的关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 动,能够降低发病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识别
出现偏瘫、语言不清、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 即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表现,需要 及时评估。
何时就医?
例如,研究干细胞疗法或基因疗法在脑梗死中的 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腔隙性 脑梗死的认知。
患者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 复发风险。
谢谢观看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病因
腔隙性脑梗死常由小血管硬化、微血管病变或小 动脉堵塞造成。
这些病变通常与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等因素密切相关。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偏瘫、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 ,症状轻重因梗死的部位和范围而异。
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在影像学检 查中才被发现。
腔隙性脑梗死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2. 为什么腔隙性脑梗死需要关注?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 5. 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定义
腔隙性脑梗死是由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缺血 性损伤,通常表现为脑内小腔隙的形成。
这种类型的脑梗死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 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
脑部影像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CT或MRI检查,以确认是否 存在腔隙性脑梗死。
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 制定治疗方案。
腔隙性脑梗死CT影像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CT影像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脑病。
现收集196例我院近3年有明确病史的非外伤性、经CT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病灶形态、大小及病理机制、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96例均为CT扫描确诊,男125例(63.8%),女71例(36.2%);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61岁;50岁以上175例(89.3%),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的152例(77.6%)。
CT装置采用西门子Emotion双排螺旋CT机,基线OM 线上8 mm,层厚10 mm,层距10 mm。
对较小病灶行2 mm薄层扫描。
配美国柯达8150激光相机。
临床症状与梗死病灶的部位和范围有关。
由于梗死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最初24 h达到高峰,主要表现有头晕、头痛,部分病人还可有呕吐及精神症状,轻者一般症状不明显,重者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因此在无CT扫描条件下,临床难与小量脑出血鉴别。
2结果CT影像显示196例腔隙性脑梗死大部分病例为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晰的小低密度灶,部分可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影。
多发病灶85例(43.4%),单发病灶111例(56.6%),合并脑萎缩86例(43.9%);病灶直径最大16 mm,最小5 mm,介于6~15 mm之间165例(84.2%);CT值一般为10~25 HU。
由于腔梗病灶小,占位表现无或较轻,一般仅有相邻脑室受压,多无中线结构移位。
腔隙性脑梗死常好发基底节区,依次为豆状核、内囊、尾状核、丘脑、白质半卵圆中心、脑桥。
3讨论3.1病理改变腔隙性脑梗死是脑腔隙的主要原因。
脑腔隙在病理上是指脑实质内含脑液的潜在腔,其产生这种改变的原因很多,包括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病变和其他非血管性因素引起的腔隙病变,其中腔隙性脑梗死最为常见。
文献记载为92%,其余腔隙占8%。
腔隙性脑梗死多位于大脑深部,尤其是基底节和内囊,丘脑和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室管膜下区。
从解剖看,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于豆纹动脉、丘脑穿支动脉、基底动脉旁中央支等的供血区,它们都属于穿通支,闭塞多发生于穿通支的远端,因此形成腔隙性病灶较小,仅2~3 mm,有时不能被CT发现。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1. 引言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指由于脑部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研究的深入,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2.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腔隙性脑梗死通常由于脑部微血管病变导致血管闭塞,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
病变血管通常为脑穿通动脉,这些动脉供应脑部的深部结构,如基底节、丘脑等。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微血管病变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
3.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肢体无力、麻木、头晕、步态不稳、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梗死的范围和部位有关。
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言语障碍等。
4.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典型表现为脑部深部结构出现低密度或高信号影。
此外,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心电图等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5.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新进展5.1 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栓塞风险。
3. 扩血管药物:如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等,可改善脑部血流灌注。
4. 神经保护剂:如胞磷胆碱、依达拉奉等,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减轻神经损伤的作用。
5. 降纤药物:如巴曲酶等,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血流灌注。
5.2 介入治疗1. 血管内介入治疗:如溶栓治疗、血管内取栓术等,适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2.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适用于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的患者,可改善脑部血流灌注。
5.3 外科治疗1. 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
一
心房前 动 、 高脂血症 , 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 ) ⅡA 病史 , 以及 吸
烟、 嗜酒等。在复 发的 3 倒 患者 中 , 有 2种或 2种 上 1 伴
( 高血 压 、 尿病 、 心病 、 房颤 动) 糖 冠 心 的危 险 固素有 2 5例
(O6 %) 仅伴有单 一危 险因素 4例(29 %) P(0O j 8 5 , 1 0 ( l, 无 上危险 因素的 患者仅 2例 ( .5 ; 敬发生 腔隙性 64 %)再 脑梗死或脑梗死患者 的平均年龄 为 (39±34 岁 . 8. ) 未再发 生脑梗死的息者平均年龄为(57± ) ( 7 39 岁 P<O∞) . 。 3再 次发生脑梗 死的时 间: 本组患者 有 1 再次发生 例 腔 隙性脑梗死距首次 发病 后 时间最短 为 1 , 1 内再 6d第 年 次发生腔隙性脑梗 死或脑 梗死有 1 ( 0例 9以%)第 2年 有 ,
、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 18 年 】 至 19 自 99 月 99年 J 月 我 j 观察经 共 头颅 c 扫描或 M d诊 断为 腔隙性脑 梗死 的老 年患 者 14 T P 0
例 , 9 . 6例。观 察时问 为 】5 0年 均 ( ± 男 8例 女 ~1 平 43
05 年 :首次发病 年龄 为 6 ~9 ) 1 6岁 , 平均 ( 82±6 I岁 。 7 )
统症状及 阳 眭体征 2 例(30 %) 4 2 8
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护理查房详解
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护理查房详解简介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脑动脉小血栓形成有关。
护理查房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理查房内容1.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用药情况、家族史等。
2. 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语言、运动、感觉等方面,以了解脑梗死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4. 血液检查: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糖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危险因素。
5. 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头颅CT或MRI检查,以确定脑梗死的位置和范围。
6. 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等。
7. 宣教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宣教指导,包括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生活方式改变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再发。
注意事项1. 护理查房时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症状和需求,及时解答疑问。
2. 护理查房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护理查房时要认真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评估结果、药物使用情况等。
4. 护理查房后应及时与医生交流,汇报患者的状况和护理效果,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调整。
护理查房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全面评估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士应注重与患者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与医生交流。
同时,提供宣教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和应对腔隙性脑梗死。
CT与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临床分析
工 作探 讨 ・
20 1 第 卷 2 0 年0 7 第8 1 月 期
C T与 MRI 腔 隙性 脑梗 死 的诊 断 临床 分 析 对
翟 瑞 喜
( 林省 第二 荣 复军 人 医院 , 林 梨 树 吉 吉
160 ) 3 5 0
【 摘要】目的 : 讨 C MR 诊 断 腔 隙性脑 梗死 的 价值 。方 法 : 探 T、 I 分析 2 5例 腔隙 性脑 梗 死 ,T、 I 检查 及对 照 分析 C MR 的
组 织 缺血 、 胞毒 性水 肿 、 死 。 细 坏 常见 的类 型包括 单 纯运 动性 障碍 , 纯 感 觉性 障碍 , 音不 良一 笨 拙综 合 征 , 济失 调 单 构 手 共 轻 偏瘫 。早在 16 9 5年 FS E IH R就 把 “ 小而 深 的脑 部 梗死 ” 定 名 为 “ 隙性 脑梗 死 ”_有 文献 报 道 L 是指 脑深 部 穿支 动脉 腔 I l 。 I
1 临床 表 现 和 体 征 . 2
状 核 、 状核 和 内囊及 丘 脑 、 尾 桥脑 和 脑 白质 , 他 部位 少见圄 其 。
L 是 老 年 人 常 见 的 脑 血 管 疾 病 , 缺 血 性 中 风 的 2 % 。本 组 I 占 5 2 0例 腔 隙 脑 梗 死 病 例 证 实 , 梗 病 灶 检 出 率 C 腔 T低 于 MR 。 I 本 组 单 纯 运 动 性 障 碍 4例 , T 及 MR 证 实 病 灶 位 于 内 囊 后 C I 肢 3例 , 例 仅 MR 证 实 病 灶 位 于 脑 桥 , C 1 I 而 T未 证 实 ; 纯 单
化者 1 2例 , I 者 4例 。 TA
13 CT 扫 描 .
感 觉性 障碍 4例 , T及 MR 均证 实位 于丘 脑 ; 济失 调轻偏 C I 共
75岁以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特征117例分析
合计 合计 表 2 本组老年腔梗类型与单一、 多发腔梗构成比 类型
1 7 29 7 6 4
117
依据 1 9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 95 准[ , l 并经C 或 M 证实, T I R 所有患者均排除细菌和病毒感染、 肿 瘤、 免疫性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 瘤、 脑动脉炎、 脑血管性痴呆、 高血压性脑病、 脑栓塞。对人选脑 梗死病灶直径小于 巧mm 以下的老年腔梗患者的类型、临床特
论 著
20 7 年 5 月第4 卷第3 期 0 5
75 岁 上 年腔隙 脑 死临 特 11 例分 以 老 性 梗 床 征7 析
杨迎艳 张雪松 吕 久荣 娜仁高娃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老年科, 北京 101 0 ) 4
〔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类型与临床特征。 方法 对以腔隙性脑梗死就诊的老年患者 11 例回 7 顾分析。 结果 经全部做头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多普勒超声并结合临床资料诊断:纯运动性轻偏瘫 7 例, 1 纯感觉性卒中2 例, 9 共济失调性轻瘫 7 例, 构音障碍 一 手笨拙综合征 6 例, 感觉运动性卒中4 例。全部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一 超敏 反应蛋 白、 幽门螺旋杆菌、 同型半胧氨酸, 其阳性率依次为8 .0% 、 6 %、 .4%、 .2%。结论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复杂, 3 %. 8 6 5 7 临床 类型多样,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 系统性做相关辅助检查, 综合分析后确定诊断。 【 关键词〕老年人; 腔隙性脑梗死; 类型; 临床特征 【 中图分类号】 R743.3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3一 9701(20 7)03一 一 0 4 2 03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分析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 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中。
临床表现为轻度的局部神经功 能缺损,如面瘫、偏瘫、失语 等。
CT检查可以有效地诊断腔隙性 脑梗死,并对其并发症和病因 进行评估。
治疗以改善脑循环、预防再发 和康复训练为主,同时需要控 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
展望
诊断标准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体格检查方面,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包括感觉、运动、语言等方面。如果有异常, 可能会怀疑是脑梗死。
病史方面,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 病、高脂血症等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同时,医 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 障碍等症状。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 CT分析》
2023-11-01
contents
目录
• 腔隙性脑梗死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CT影像学表现 • 治疗方法与预后 • 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腔隙性脑梗死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一种特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通常 是由于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05
治疗与预后:抗血小板聚集、
改善脑循环、控制血糖等治疗
,症状有所改善
06
病例三:单纯腔隙性脑梗死
患者年龄:70岁 性别:男性
临床表现:突发眩晕,恶心呕吐,无肢体无力 及言语不清等症状
CT检查: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
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治疗与预后: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治 疗,症状有所改善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和中老年朋友谈谈腔隙性脑梗死
龙源期刊网 和中老年朋友谈谈腔隙性脑梗死作者:郭汉林来源:《保健与生活》2011年第11期腔隙性脑梗死(腔梗)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是非常多见的。
腔梗是脑梗死中的一种,因其梗死面积很小(直径一般不超过2—5毫米)而得名。
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度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吸烟、酗酒和喜咸食者中发病率更高。
临床症状大多数比较轻或无症状而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警觉,很多患者常因其他原因做头部CT或MRI检查时才被发现。
症状轻者表现为轻度的肢体无力、麻木、头晕、头痛、行走不稳、动作迟缓、记忆力下降,重症者可表现为偏瘫、咬字不清、吞咽困难或看物成双等症状,数年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虽然腔隙性脑梗死大部分预后是良好的,但是少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果也是可怕的。
为了引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腔梗的警惕,现介绍几种临床常见的腔隙综合征,提醒大家早预防、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
纯运动性轻偏瘫临床比较常见,出现对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常常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进展达到病情的高峰。
许多患者常遗留受累肢体活动不便或运动缓慢。
纯感觉性脑卒中出现对侧偏身或局部感觉障碍,如麻木、烧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但很少有感觉缺失的体征,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感觉障碍型、TIA后转为持续型。
共济失调型轻偏瘫病变对侧偏瘫伴小脑共济失调,下肢重,以脚踝尤为明显,上肢轻,面部最轻,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均为阳性。
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起病突然,症状迅速达高峰,有严重的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对侧中枢性面瘫,同侧手轻度无力、笨拙。
感觉运动性脑卒中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累及双侧椎体束,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椎体柬征、类帕金森综合征和大小便失禁等。
保持良好的情绪,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科学的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患腔梗的风险降到最低,或使腔梗进一步发展的环节终止。
脑梗塞的诊断与检查方法
脑梗塞的诊断与检查方法脑梗塞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及时准确地诊断脑梗塞对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的常用诊断与检查方法。
一、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在诊断脑梗塞时,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史,以及是否有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状况。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瞳孔是否对光反射敏感、检查颈动脉搏动、听取颈动脉和颈静脉回声等。
二、神经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评估是脑梗塞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检查病人的感觉、运动、协调和语言能力等方面。
通过评估病人的病情,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梗塞的可能性。
三、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梗塞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1. 脑血流动态磁共振成像(DSC-MRI):可以观察脑梗塞灶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并能提供血液灌注情况的信息。
2. 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显示脑部组织的影像,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脑梗塞灶。
3. 脑血管造影(DSA):通过注入造影剂来观察脑血管的情况,可以发现血管狭窄、堵塞等脑梗塞的相关病变。
4. 脑磁共振(MRI):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脑梗塞灶的位置和形态。
四、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情况,从而评估患者是否有脑梗塞的风险。
常见的血液检测项目包括:血脂谱、血糖、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
五、脑电图(EEG)检查脑电图检查可以记录脑部神经活动的电信号,通过脑电图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脑电活动减弱或异常,从而辅助脑梗塞的诊断。
六、其他辅助检查除了上述常用的诊断与检查方法外,医生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颅内压监测、氧合指数监测等其他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脑梗塞的诊断。
综上所述,脑梗塞的诊断与检查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评估、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脑电图检查等各种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的护理与查房
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的护理与查房引言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介绍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的护理与查房,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类病例。
护理措施1. 了解病情: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身体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
同时,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防止压疮的发生。
3.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护理人员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注意控制摄入的盐分和脂肪含量。
同时,要关注患者的进食情况,避免吞咽困难和窒息的发生。
4. 活动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适当的活动计划。
避免长时间卧床和久坐,定期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5. 心理护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6. 家庭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他们正确照顾患者。
教育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巧,提供适当的康复环境和支持。
查房要点1. 定期查房: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规定的频率进行查房,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 观察病情:查房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神志、言语、肢体活动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检查病历和医嘱:查房时要核对患者的病历和医嘱,确保执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
4. 与患者沟通:查房是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机会,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解答相关问题。
5. 教育患者:查房时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和康复过程。
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病例的护理与查房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查房要点,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和康复效果,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脑梗化验血的标准
脑梗化验血的标准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诊断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其中,血液化验是常用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以下是脑梗死血液化验的标准:
1. 血糖水平: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因此需要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2. 血脂水平: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异常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3. 凝血功能:脑梗死的发生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因此需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4. 炎症指标:脑梗死后常伴有炎症反应,因此需要检测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5. 肝肾功能:肝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因此需要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酐等指标。
脑梗死的血液化验标准包括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和肝
肾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脑梗死。
CT与核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
CT与核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5-03-16T11:43:21.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导读]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深穿通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
正确诊断腔隙脑梗死及了解病灶数量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1]。
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黑龙江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155100)【摘要】目的:探讨CT、核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
方法:分析28例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的检查及对照分析。
结果:28例患者核磁共振扫描发现病灶118个,CT扫描发现病灶34个。
结论:核磁共振对早期病变、微小病变及脑干、颅底、颅顶的病变显示较CT优越,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脑梗死;CT;核磁共振【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48-02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深穿通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
正确诊断腔隙脑梗死及了解病灶数量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1]。
随着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临床,发现腔隙性脑梗死(LI)在脑血管病变中的重要位置。
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临床和CT、核磁共振诊断的28例L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CT、核磁共振进行详细分析,讨论LI在CT、核磁共振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69.8岁。
患者在入院时出现语言障碍、四肢偏瘫、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入院初诊怀疑为多发性脑梗死,之后患者进行常规的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1.2方法1.2.1CT检查选择常规轴位扫描,以OM为基线,从颅底到颅顶连续逐层扫描10层,层厚、层距为10mm,若发现病灶则局部放大扫描。
CT图像是层面图像,临床常用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发病部位,往往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血流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和坏死。
为了诊断脑梗死,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 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描述,包括发生的时间、症状的起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3. 神经影像学检查: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计算机
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脑
血管的情况,以确认是否存在脑梗死病变。
4. 血管造影: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医生可能进行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注入造影剂进入脑血管来观察血管是否有阻塞。
5. 脑电图(EEG):EEG检查可以记录脑电活动,帮助判断
脑细胞的功能状态,对于怀疑脑梗死的患者也可能进行这项检查。
以上是常见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得了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得了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一、概述
去年某同事爷爷被检查出患有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家人都很担忧,后来经过积极的治疗和调理后,情况的到好转,现在某同事把那个经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有所帮助。
二、步骤/方法:
1、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太好,后来发现爷爷走路越来越缓慢,有一次还出现抽出,爸爸就带他到医院去做检查,结果就被诊断为患了这个病。
2、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营养心肌还有一些活血通血的药,爷爷有点健忘吧,所以大家就每天轮流督促他吃药。
3、后来听说中医对治疗这方面的病效果不错,爸爸和叔叔也给爷爷找了中医,做背部和颈部的针灸,针灸治疗法可以加速全身血液的循环。
有空时,某同事也会给爷爷捏捏骨,捶捶背。
4、人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心情可能会有点低落,所以大家有空时就会陪爷爷出去散散步,聊聊天,给他解解闷。
5、可以买一副扑克牌陪他们打,或教他们一些新鲜的玩意儿,尽量让他们多用脑,多思考,增加脑细胞的活力。
对比分析MSCT、MRI检查诊断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_1
对比分析MSCT、MRI检查诊断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2-09-28T08:09:51.50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作者:罗海丽[导读] 目的:评价MSCT、MRI检查诊断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方法:纳罗海丽犍为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乐山 614400摘要:目的:评价MSCT、MRI检查诊断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方法:纳入2019年9月到2021年11月于本院确诊的98例腔隙性脑梗塞老年患者进行试验,均应用MSCT和MRI进行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
结果:应用MRI检查后确诊94例腔隙性脑梗塞,诊断准确率为95.91%;MSCT诊断出65例腔隙性脑梗塞,诊断准确率为66.32%,相比较MSCT,应用MRI的准确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8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出病灶372个,以此为参照,MRI检查出病灶351个,检出率为94.35%;MSCT检查出310个,检出率为83.33%,MRI 的检出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MRI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效果显著比MSCT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MSCT;MRI;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临床价值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老年人的常发病,并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该病的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疾病,起病比较突然;目前临床中对该疾病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小血栓累及和阻塞深穿支动脉、高血压诱发的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的脂质、糖尿病小动脉病变、是现在常见的诱发腔隙性脑梗塞的因素。
该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多变,但是只要尽早进行正确的诊断,然后实施治疗措施,其预后效果大都比较好;进一步说明,早期诊断可以提升该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1]。
本次就主要针对MSCT 和MRI检查诊断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9月到2021年11月于本院确诊的98例腔隙性脑梗塞老年患者进行试验,研究组年龄在61岁至87岁,平均年龄为(57.21±5.24)岁,男53例,女45例;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腔隙性脑梗塞诊断标准;均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不能交流、精神疾病者;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疾病者;中途退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应该做哪些检查?一般检查:应包括血糖、血脂、血流变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
1.心电图、血压监测。
2.脑电图血管性痴呆病人脑电图基本表现为弥漫性低波幅慢波,即以广泛的θ或δ波为背景,呈现明显局灶性或不对称性慢波。
少数病例有周期性尖慢波融合。
脑电图改变不能区分血管性痴呆的类型。
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大小与脑电图的异常率有关,如病灶为1.5~3mm者45%有异常,如小于1.5mm则65%脑电图正常。
3.脑血流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流图改变主要是血管壁弹性及血流量下降,异常率很高。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准确测定血管狭窄的程度,而且可以动态探察血栓的大小、多少及流动状态。
4.诱发电位(1)体感诱发电位(SEP):SEP的异常与病灶的位置有关。
如内囊病变大多为N20波幅降低或消失,亦可见P22、N30波幅降低,以及晚成分N63异常;顶叶病变可见P27、P25波幅降低;丘脑病变P15、N20、P25波幅缺失及N20峰潜伏期(PL)延长;延髓病变N13、P14波幅降低。
血管性痴呆的SEP主要是峰间潜伏期(IPL)延长,相当于中枢传导时间(CT)延长,当白质病变广泛时,更为显著。
借此可以和老年性痴呆鉴别,后者SEP测定大都正常。
(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由于BAEP记录的电位活动发生源在脑干,因此脑血管疾病的BAEP多着重于检测椎基底动脉系统。
BAEP异常与病灶部位的关系为影响到第Ⅷ脑神经及耳蜗循环,BAEP各波均不能引出;脑桥下段累及双耳蜗核病变仅见Ⅰ波;脑桥下段被盖部病变,BAEPⅢ波及其以后诸波异常;脑桥上段病变,Ⅳ、Ⅴ波异常;一侧脑桥与中脑交界部病变,同侧Ⅴ波消失,对侧BAEP正常。
(3)事件相关电位(event-ralated potentials,ERPs):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ERPs检查时,其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然而P300潜伏期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目前报道的结论尚不统一。
一组统计资料显示患者P300潜伏期与其梗死病灶的多少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而与CT影像上脑室的扩大或脑室周边组织密度(辉度)下降的程度密切相关;并与Hasegawa痴呆量表所测的智力积分呈明显的负相关。
(4)视觉诱发电位(VEP):枕叶的腔隙性梗死不产生VEP的P100潜伏期改变。
5.头颅CT扫描(CT) 临床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CT见有腔隙性梗死灶者占66%~76%。
CT对幕上>5mm的腔隙病灶易于发现,而对<5mm或位于脑干的病灶常难以检出。
Rascal等报道单纯运动性轻偏瘫综合征者,病后36h检查阳性率高达97%。
一般病后10天左右更易出现阳性改变。
(1)非增强扫描: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丘脑、内囊、脑干或放射冠、侧脑室旁,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直径2~20mm,占位效应轻,一般仅为相邻脑室受压,多无中线结构移位。
梗死区密度约于4周后接近脑脊液密度,并呈现萎缩性改变,即同侧侧脑室和(或)邻近脑池、脑沟局限性扩大,中线结构可有轻度的同侧移位。
(2)增强扫描:梗死后3天~1个月,病灶可呈均匀或斑片状强化,以2~3周时此效应最为明显。
待病灶密度与脑脊液密度相等时则不再强化。
(3)多发性梗死痴呆的CT扫描征象:①脑皮质或皮质下多发的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梗死灶,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区及额、颞、枕叶皮质区。
②大部分病例可呈脑萎缩改变,即脑室或脑沟扩大,脑皮质、髓质萎缩。
③可伴有Binswanger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AE)CT影像特征: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内的大致对称性低密度影,呈月晕状或伞状,边缘模糊,多位于侧脑室前方或后方。
灰/白质密度比值增加。
6.磁共振(MRI) 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头颅CT扫描,尤其对脑干及小脑内的腔梗病灶。
病后72h,75%患者的MRI可显示≤15mm的腔隙性病灶,5天内其检出阳性率可达92%。
急性期腔梗病灶在MRI的影像特点为T1信号减低、T2信号增高,其中以T2信号增高改变更为敏感。
7.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MRA可提供清晰的颈动脉、椎动脉图像,快速检测血管阻塞情况,但目前未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
若条件许可,对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考虑选择此项检查。
8.单光子发射断层X线扫描(SPECT) 利用此项技术,根据脑组织不同部位的放射性物质摄取梯度,可检测区域脑血流量(rCBF)改变。
一般卒中发生后,rCBF 灌注发生严重障碍,因而梗死后24h内,SPECT即可发现。
SPECT-rCBF显像是鉴别Alzheimer病与MID的良好手段。
Alzheimer病表现为颞、顶、枕、额区放射性分布对称性减少,其中尤以颞、顶、额区为著;MID 则呈大脑皮质内散发的或斑片状的多发性血流灌注缺损区。
9.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扫描(PET) 此项检查可反映脑组织血流量、葡萄糖代谢及氧代谢(CMRO2)变化。
腔隙性梗死患者经PET检测,上述各指标无显著改变。
但发现位于内囊25mm小梗死病灶邻近的组织及病灶对侧小脑半球CBF和CMRO2有明显减少。
后者提示腔隙梗死时PET的异常不仅与病灶的大小而且与病灶的部位有关。
经改进的PET检查技术能分辨12mm及皮质下结构的病理生理改变。
多发性梗死痴呆与多发性梗死非痴呆患者PET比较,其左右两侧大脑半球各区域氧代谢率均降低,且以额上、中、下回和基底核下降为主。
Binswanger病的PET显示大脑皮质、白质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皆降低。
特别以大脑白质更明显,侧脑室前角周围白质区域降低尤为显著??与多发性梗死痴呆不同,Alzhenmer病患者PET图像往往显示额叶的葡萄糖代谢正常,而顶叶至颞叶的葡萄糖代谢、脑血流量均有特征性下降;或在大脑皮质各个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糖代谢率下降基础上,以顶叶和颞叶的下降更为明显。
10.痴呆者认知功能的检查简单的临床检查包括交谈与量表检测。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智力状态检查: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Blessed痴呆量呈(BDS)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表1)。
②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和Pfeffer的功能活动调查表(POD)。
③神经心理测验:包括以检查记忆和学习能力为主的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检查言语功能的快速词汇测验(RVR)、评定注意/即刻记忆的数字广度测验(DS)及检查构造和图形识别功能的WISC积木测验(BD)等。
(HDS由日本学者长谷川1974年编制,主要用于筛选痴呆的对象,以便进一步检查和确诊,该方法使用简便,在我国使用甚广)。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早期症状有哪些?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卒中的20%。
发病高峰年龄在60~69岁。
男性多于女性,为女性的2~6倍。
白天发病者居多,多数无明显诱因,常见于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状一般于12h至3天达到高峰。
约20%的患者病前有缺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发生部位、数量、大小等方面的多样性导致其临床表现繁杂不一。
除Fisher报道的21种腔隙综合征及腔隙状态以外,尚有人提出,应将可逆性缺血发作(如TLAs、RIND)和其他可能由于腔隙损害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如假性延髓性麻痹、腔隙性痴呆或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列入其中,并有以往认为不存在或罕见的表现不断地见诸文献。
1.临床特点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
主要临床体征为舌僵、说话速度减慢,语调语音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部分锥体束征阳性,而共济失调者少见。
2.临床类型(1)单纯运动性轻偏瘫(PMH):最常见,占40%~60%。
主要特征为客观检查无感觉障碍、视野缺损、失语、失用或失认;而仅有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
病灶可发生在内囊、脑桥、大脑脚、基底节、大脑皮质、放射冠等处。
常于2周内恢复,但易复发。
(2)纯感觉性卒中(PSS):无肌力障碍、眩晕、复视、失语及视野缺损,而仅有一侧面部及上下肢的偏身感觉障碍。
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通常为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梗死所致。
少数病例可由脊髓丘脑束、丘脑皮质束的病灶所致,也可因病灶侵及整个丘脑的外侧及内囊后肢的放射冠而引起。
常于数周内恢复。
(3)感觉运动性卒中(SMS):表现为一侧头面部、躯干及上下肢感觉障碍和面、舌肌及上下肢的轻瘫。
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和失用。
以往认为此型较少见,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仅次于PMH。
其病灶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内囊后肢,通常由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通支或脉络膜后动脉闭塞所致。
预后良好。
(4)共济失调性轻偏瘫(HAH):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且下肢重于上肢,有时伴有感觉障碍、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构音障碍、向一侧倾倒。
病灶发生在脑桥基底部或内囊,放射冠、小脑等处也可发生。
常于数周内恢复。
(5)构音不良-手笨拙综合征(DHS):表现为明显的构音障碍、呐吃、吞咽困难,一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等共济失调,并可伴有同侧中枢性面、舌瘫,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行走时步态不稳,但无感觉障碍。
本型病前无TLA,起病急,症状迅速达高峰。
病灶位于脑桥基底部的上1/3和2/3交界处或内囊最上?糠值南ゲ俊?(6)变异型PMH:PMH有7种变异型。
①合并运动性失语的PMH,病灶位于内囊膝部及前肢、放射冠下部,为供应该区的豆纹动脉闭塞所致。
②无面瘫的PMH,由椎动脉及其穿通支闭塞所致,起病时可有轻度眩晕及眼球震颤,可伴有舌肌异常麻木及无力,晚期可累及对侧锥体,造成四瘫。
③合并同侧凝视麻痹的PMH,病灶位于脑桥下部旁正中央,表现为面瘫及上下肢瘫痪,伴一过性同向凝视麻痹和交叉性核间眼肌麻痹(即one-and-a-half syndrome),而外展神经功能正常。
④合并Weber综合征的PMH,是由大脑脚中部的梗死累及动眼神经纤维所致。
⑤合并展神经交叉性麻痹的PMH,病灶位于脑桥最下段旁正中区累及同侧的展神经。
⑥合并精神紊乱的PMH。
病灶发生在内囊后肢的前部和后肢,影响了丘脑额叶联系纤维,表现为急性精神错乱、注意力及记忆障碍伴PMH。
⑦表现为闭锁综合征的PMH:是由双侧皮质脊髓束梗死引起的双侧PMH所致,可见于双侧内囊、脑桥、锥体束或大脑脚的梗死。
(7)中脑丘脑综合征:通常是大脑后动脉的穿通支丘脑底丘脑旁正中前动脉和后动脉、中脑旁正中上动脉和下动脉等4支动脉中的1支或1支以上阻塞所致。
典型的梗死灶呈蝶形,累及双侧中脑旁正中区、丘脑底部和丘脑。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麻痹、Parinaud综合征,或垂直性凝视麻痹伴昏睡、意识丧失和记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