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诗派的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的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的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的创作主题以山水自然和田园景色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田园化的向往。

这一派诗歌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倾向,被誉为中国文化之美的重要标志。

一、山水山水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象征含义。

山即大自然中的高峰,代表着壮丽、高远和雄浑;水则是大自然中的流动之物,代表着柔美、清澈和宁静。

山水之间的对比和结合,成为了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通过山水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大自然力量的认同感。

二、田园田园是诗人们创作时常借以描写的生活环境。

田园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它包含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们对纯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山水田园诗中,田园被描绘成一个平和、宁静、丰饶的地方,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社会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田园生活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三、审美情趣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表达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对大自然的景色和现象有独特的领悟和把握。

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感悟,在自然美景中找到灵感,用文字创作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山水田园诗派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学的愉悦。

四、思想倾向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这种诗歌作品所寓意的田园生活,往往代表了古代文人对农耕社会、安居乐业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山是刚强、高耸的,与诗人的壮志、崇高的人生抱负相呼应;水是柔美、润泽的,与诗人对和平、民生的期盼相契合。

山水田园诗派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宁静和谐社会的憧憬。

五、文化之美山水田园诗派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凝聚着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古代文人的创作成果。

这一派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在山水田园诗歌中,诗人们通过文字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传递出生活的智慧和真善美的底蕴。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六章建安文学一、名词解释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第七章正始文学一、名词解释1、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2、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3、《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

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第八章两晋文学一、名词解释1、太康体: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

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

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名词解释

三唐诗国????????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廷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成就最大,代表作《春江花月夜》,被称做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

?4、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全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

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6、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7、王孟诗派:又称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反映田园生活为作品主要内容,表现闲适隐逸之情为主题,形式上以五言律诗为主,诗风恬静淡雅,清新优美,语言清丽洗炼的诗派。

古代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古代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

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发展起源:东晋田园诗派——陶渊明南朝山水诗派——谢灵运、谢朓盛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宋: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但其境界上已远比不上唐朝。

杨万里、范成大明清:走向衰退,尚模拟,少独创。

三、田园诗的典型物象:1.景物(意象):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山、河、泉、溪、桥、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3.农具:耒耜【lěi sì:古代一种像梨的农具,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锸【chā铁锹】、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松、竹林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鸟鸣、猿啼四、描写景物的手法1.角度变化: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上、下、俯视、仰视、里、外等;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3.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1)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工笔(细节描写)、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衬托(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哀情;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渲染、前面结合;(2)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3)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五、如何概括意境特点(方法)(一)审空间: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

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

着眼于天空,有高远、空旷、寥廓(高远空旷)等特点。

(二)辨色彩: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唐诗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诗人继承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思想风格,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繁荣的原因: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盛唐时代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思想,是形成山水田园诗质朴淡雅、恬静风格的内在审美需求。

从社会思想来看,唐代道、儒、佛三教并存,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情感社会基础。

唐代的隐逸之风,是形成其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特征的内在趋动力。

唐代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们歌咏山川田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主要描写山水田园表现隐逸生活,抒写闲适感情。

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展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

体兼陶谢田园山水题材,融合陶谢所确立的精神旨趣与审美观照方式,多写方外之情,艺术表现上始终以崇尚陶谢为本。

在继承陶谢基础上,形成了融兴寄于观赏、寄情性于鲜明画面之中的表现方式,以及通过虚实关系的处理创造意境,具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趣的共同特色。

传统上,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集中在盛中唐,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

王,孟创造的静逸明秀之美,展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高超的艺术成就,是盛唐诗的典范之一。

其在山水田园的描写中,抒写闲适、退逸的思想感情,较少反映社会现实。

诗歌色彩清淡,意境深幽,风格恬静闲逸,精美含蓄,体裁多为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

在继承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达到山水田园诗的高峰。

其中王维、孟浩然成就尤高。

王诗融诗情、画意、乐感于一体,“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孟诗虽境界稍狭,题材稍窄,然其诗孤清冲淡,自然浑成,亦颇具特色。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
说到山水田园诗,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陶渊明。

关于山水田园诗,你还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特点: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文学流派名词解释

文学流派名词解释

文学流派名词解释汇总【建安文学】是指汉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诗歌的成就最高,不少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离乱的痛苦,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的要求,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这一独特风格。

其主要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

【山水田园诗派】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人们借诗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边塞诗派】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

文学史家根据作品反映的题材,把盛唐诗坛上善于表现边塞生活的诗人归为“边塞诗派”。

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高适的主要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岑参的主要作品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王昌龄的主要作品是《出塞》等。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们强调正统的儒家孔孟之道,反对简单地模仿古文,提倡创新。

他们主张文章要有实际内容,提倡朴实自然的文风。

主要代表人物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朝政日益腐败,一部分文人认为古题乐府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深刻反映民生疾苦,起到匡救时弊的作用,于是在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基础上,提倡“即事名篇”,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兴起新乐府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白居易、元稹。

【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

文学研究会以《小说月报》为阵地,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宣扬“为人生而艺术”,也被称为“人生派”。

古代文学期末重点.doc

古代文学期末重点.doc

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景页、李斤页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

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

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翊等。

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

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

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

元稹、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二人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上官体: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

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

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的诗歌流派孟诗韩笔“孟诗韩笔”是中唐时期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欧阳修有“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

”之句。

《舰佣说诗》:“韩、孟联句,字字生造,为古来所未有。

”又载:“孟东野奇杰之笔万不及韩,而坚瘦特甚。

”韩擅文,孟工诗,时称“孟诗韩笔”。

名句分析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夭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

〃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第一章上古文学1、《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第二章《诗经》1、《诗三百》:在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

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

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

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

2、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 名词解释

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2、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该诗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了高、岑外,还有王昌龄,崔颢、王之涣等。

3、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的四位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风格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形式上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4、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这一诗派的突出表现就是以奇崛险怪之风矫大历诗风的衰顿之气。

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要求有创造性的诗思和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尚雄奇怪异,代表人物还有贾岛,卢仝等。

《南山》、《苦寒吟》。

5、元白诗派: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他们重写实、通俗晓畅,指事明切。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是对杜甫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他们除在诗歌语言通俗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外,还通过诗歌咏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新乐府》等,元稹的代表作有《乐府古题》等。

6、花间词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的《花间集》收了唐温庭筠及韦庄、欧阳炯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他们词风相近,故称花间词派。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沈宋‎体、上官体、初唐‎四杰、王孟、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花间词‎派、沉郁顿挫、郊‎寒岛瘦、韩孟诗派‎、元白诗派、通江‎唱和、无题诗、唐‎传奇、变文、俗讲‎、诗豪、诗史、诗‎圣、诗仙、诗囚、‎五言长城、七绝圣‎手、晩唐体、西昆‎体、六一风神一、‎沈宋体“沈宋”‎,是初唐武后暑期‎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

‎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已趋于定‎型。

所谓“沈宋体‎”,在当时是指经‎沈宋诗为规范的、‎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

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七律),宋的《‎麟趾殿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七律)‎等等。

是律诗的‎别称。

初唐诗人在‎诗律方面有很大进‎展,他们主要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如果说“‎回忌声病”还只是‎对沈约“四声八病‎”说的继承的话,‎那么,“约句准篇‎”则属于他们的发‎展、创造了。

沈‎宋在当时唱一代宗‎师,但其所作律诗‎,在内容上多无可‎取,即使是写于贬‎谪途中那些颇具真‎情实感的作品,也‎无非叹老嗟贫而已‎。

在艺术上,除了‎声律精严、属对工‎巧之外,他们也只‎以词采的富艳精丽‎见长,不足以开一‎代新风。

二、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1,文章四友——指初唐时的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世号“崔李苏杜”。

四人以文章齐名,人称“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创作了大量的近体诗,探讨了近体诗的格律、声病、对仗等因素,对近体诗格律形式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四友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审言。

2,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武后、高宗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四位诗人。

他们同时以文词齐名,号为“四杰”。

主要成就:他们把诗歌从宫廷推向市井都市,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律由他们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别具特色的歌行在他们手中,显得纵横奔放,激越飞扬,笔调灵活。

其中以王勃成就最高。

四杰的作品在题材、感情及艺术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手中开始形成。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他们活动于盛唐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最为著名,故名。

其他代表诗人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他们的诗歌创作,多标举隐逸,啸傲山水,寄情田园;艺术风格都相似,力求清新自然,多写五律和绝句,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其中以王孟的成就最高。

4,盛唐边塞诗派——指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该派诗人以军旅生活为描写对象,是盛唐边关战争状况的艺术再现。

此派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等人。

5,西昆体——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

《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几个御用文人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

其诗的内容或咏宫廷故事、或咏官僚生活、或咏男女恋情、或咏事咏物。

艺术上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诗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因而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内容单薄、感情虚假、好搬弄典故。

“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西昆体诗在宋初诗坛风靡了数十年之久。

6,苏门四学士——指北宋文学家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四人,他们都出自苏轼门下,故时人以“苏门四学士”相称。

其中秦、黄的成就最大。

秦观,字少游,以词著名,为婉约正宗,有《淮海居士长短句》;其词主情致,清丽婉约,情韵兼胜。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山水田园诗派:是在社会安宁,经济繁荣和佛老思想的流行,所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下产生的。

此诗派主要描写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发现山水田园的自然美,抒发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悠然自得的情志和物我混然遗体的境界,诗歌风格是清悠宁静、雄壮。

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2、边塞诗派:是在民族之间广泛流传,因频繁争战的现实和盛唐文人大多热衷功名,渴望为官从政的背景下产生的。

此诗派主要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征夫的不幸,抒发功业抱负和思妇离愁别恨的情感。

诗歌风格是悲壮高昂、雄浑开阔。

代表诗人有高适、王昌龄、岑参等。

3、新乐府运动:指的是由白居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乐府诗自觉弘扬风雅比兴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发挥政治讽刺功能,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创作高峰。

4、古文运动:是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一场以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质朴流畅的传统,反对浮华的文风的文学革新运动。

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

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5、杂剧:用北曲演唱的戏曲,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6、散曲:“曲”是可歌可唱的音乐形式。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是继承词之后产生的一种新诗体。

7、桐城派: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提出著名的“义法”主张,要求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这是桐城派散文理论基础。

言有物、言有序,语言上追求雅洁、运用的语言只希望阐明立意不重视罗列材料,简洁平淡。

8、《临川四梦》:指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临川四梦》构成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景,既然仕途不通,政治抱负无法实现,那就把批判与理想诉诸于笔端,通过作品去反映时代,反映自己全部的爱和恨。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沈宋体、上官体、初唐四杰、王孟、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花间词派、沉郁顿挫、郊寒岛瘦、韩孟诗派、元白诗派、通江唱和、无题诗、唐传奇、变文、俗讲、诗豪、诗史、诗圣、诗仙、诗囚、五言长城、七绝圣手、晩唐体、西昆体、六一风神一、沈宋体“沈宋”,是初唐武后暑期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

他们所创作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已趋于定型。

所谓“沈宋体”,在当时是指经沈宋诗为规范的、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从游宴而形式上对仗工整、平仄谐调、词采精丽的五七言律诗。

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七律),宋的《麟趾殿侍宴应制》(五律)、《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七律)等等。

是律诗的别称。

初唐诗人在诗律方面有很大进展,他们主要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如果说“回忌声病”还只是对沈约“四声八病”说的继承的话,那么,“约句准篇”则属于他们的发展、创造了。

沈宋在当时唱一代宗师,但其所作律诗,在内容上多无可取,即使是写于贬谪途中那些颇具真情实感的作品,也无非叹老嗟贫而已。

在艺术上,除了声律精严、属对工巧之外,他们也只以词采的富艳精丽见长,不足以开一代新风。

二、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初唐贞观诗坛的新秀。

因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

擅五言,格律工整,内容多为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升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

古代文学整理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整理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

边塞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欲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遂露出中唐面目。

他们的诗不再有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

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大量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理,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作,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大历十才子: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大历十才子大多是失意的中下层士大夫,也多半是权门清客,因而多投献应制之作。

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

但他们在仕途失意和战乱宦旅生活中,也间有反映现实和体验真实的作品。

他们都擅长五言近体,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协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

韩孟诗派:是唐代贞元、元和时期出现在诗坛上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韩愈、李贺等诗人位代表,提倡诗歌的不平则鸣与笔补教化,特别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主张用夸张的语言,险怪的词语造就奇特的意境。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1.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听起来就很诗意对吧?这个词其实是指一种特别的诗歌风格,专注于描绘自然的美和田园的宁静。

古代诗人们在这类诗中,常常把自己放在山水之间,感受那种“我在天涯,你在何方”的悠然自得。

可以说,这是一种逃避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宁静的表达。

古人有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2. 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2.1 自然的描绘这类诗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你会发现,诗人们常常用优美的语言,把山、河、花、草描写得栩栩如生。

比如,一首诗可能会写到“青山隐隐,流水潺潺”,让人瞬间就能想象出那幅美丽的画面。

哎呀,光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不是吗?2.2 田园的生活除了自然,田园的生活也是诗人们喜欢的题材。

他们写农田、村庄、老人、孩子,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温暖。

“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意境,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诗人们在这里不仅描绘风景,还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能听见那清脆的鸟鸣和微风的呢喃,真是美不胜收。

3. 代表诗人及作品3.1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派中,王维绝对是个大咖。

他的诗不仅描写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比如《山居秋暝》,简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典范。

他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出秋天山居的宁静,真是让人心驰神往。

想象一下,坐在那青山之下,周围静谧,心里简直像喝了蜜一样甜。

3.2 陶渊明再说陶渊明,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之一,个性洒脱。

那句“桃花源记”可谓家喻户晓。

他追求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试图逃避官场的黑暗和纷争。

他的诗如《饮酒》系列,真是让人看了就想大喊一声“我也想去隐居啊!”这份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他一起去田间地头转转。

4. 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山水田园诗派不仅在古代广受欢迎,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古代诗歌的题材分类“山水田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一般特征,把握诗常见的情感。

2、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常用艺术手法。

自主学习一、了解山水田园诗1、定义: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作家: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为代表人物。

3、产生原因:魏晋南北朝--战争频发政治黑暗思想开放人性觉醒保全自身匿于山林。

唐代山水田园诗--社会风气:一是漫游之风,二是隐逸之风。

4、总体特点: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合作探究一、回顾学过的山水田园诗,整理出的常见意象①陶渊明《归园田居》;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③《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体味山水田园诗的意境(方法指导)1.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2.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四字词语);3.表达了什么情感。

课堂总结一、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2、3、4、5、6、7、二、山水田园诗常用艺术手法:(一)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议论、记叙、说明)1.描写(景物描写的特点、怎样写景?)(1)视角(远近高低上下俯仰“画面的层次感”)(2)动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4)色彩(二)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表现手法:动静反衬:以动衬静、乐景哀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四)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三、山水田园诗的一般鉴赏方法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2. 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孟浩然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

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

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宿建德江》等。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

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特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

语淡而味浓,,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特点: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