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好氧的生化调试1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简洁范本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4c7b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c.png)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1. 引言2. 生化调试的重要性生化调试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合理调整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生化调试可以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减少COD和BOD等指标的浓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生化调试还可以提高反应器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增加对突变负荷的适应性。
它还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极端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行。
生化调试对于污水处理过程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
3. 生化调试的方法生化调试的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添加和反应器参数调整两个方面。
3.1 微生物添加微生物添加是生化调试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添加优势微生物种类和适量的微生物菌种,可以增加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提高生化反应效率。
微生物添加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类型和特定的处理要求进行。
常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等。
3.2 反应器参数调整反应器参数的调整是生化调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调整反应器的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参数,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从而调整污水处理的效果。
在调试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生化反应效果。
4. 生化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生化调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4.1 调试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应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监测参数的变化和调整反应器的操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保持良好的监控和控制,才能确保生化调试的顺利进行。
4.2 生物毒性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生化调试时,应注意生物毒性对微生物的影响。
有些处理方法或添加物可能对微生物产生毒性影响,导致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下降,进而影响生化调试效果。
在选择调试方法时,应仔细评估其对微生物的影响。
4.3 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选取在进行生化调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处理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微生物菌种和数量。
生化项目调试方案
![生化项目调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e983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c.png)
生化项目调试方案生化工艺调试方案本系统采用水解酸化和好氧生化工艺,主要用于生物处理。
好氧生化采用复合法,以生物接触氧化为主,辅以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
调试条件包括土建构筑物、设备、电气和管道的安装完成,以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完善。
必要的检测设备和装置也要准备好。
调试前需要组成调试运行小组,包括土建、设备、电气、管线、施工人员以及设计和建设方代表。
此外,还需要配备化验兼操作人员。
调试及试运行计划也需要拟定好,并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
系统调试包括试水和单机调试。
试水分为按设计工艺顺序向各单元进行充水试验和已进行充水试验的建构筑物一次充水至满负荷。
单机调试应按照程序进行,包括了解单机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和管线连接,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手动启动或盘动设备等。
d、按照说明书要求,将润滑油(或润滑脂)加至油标指示位置。
e、在了解单机启动方式后,对于离心式水泵,可以带压启动;对于定容积水泵,则应接通安全回路管,开路启动,逐步投入运行;对于离心式或罗茨风机,则应在不带压的条件下进行启动和停机。
f、启动后应先检查电机设备的转向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二次启动。
g、启动后进行3-5分钟的试运转,确认运转正常后再进行1-2小时的连续运转。
此时应检查设备的温升,一般设备工作温度不应高于50-60℃。
如果温升异常,应检查工作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超过规定范围,应停止运行,找出原因并消除后方可继续运行。
单机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4.2.3单车运行试验后,应填写运行试车单,并签字备查。
4.3、单元调试4.3.1单元调试是按照水处理设计的每个工艺单元进行的,例如格栅单元、调节池单元、水解单元、好氧单元、二沉单元、气浮单元、污泥浓缩单元以及污泥脱水单元等不同要求进行的。
4.3.2单元调试是在单元内单台设备试车的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每个单元可能有几台不同的设备和装置组成,因此单元试车是为了检查单元内各设备之间的协调连动情况,并应确保单元正常工作。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bf083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6.png)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而生化调试作为污水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化调试的概念、目的和原理出发,分别阐述生化调试的四个部分,包括菌群培养、调控污泥活性、调节营养物质以及优化操作条件。
一、菌群培养1.1 选择适宜的菌种:根据污水处理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处理工艺和污水特性的菌种。
常见的菌种有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选择适宜的菌种可以提高生化调试的效果。
1.2 菌群培养条件:为了保证菌群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
包括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含量和营养物质等。
菌群培养条件的调整可以促进菌群的快速适应和生化反应的进行。
1.3 菌群监测和调整:通过监测菌群的变化和活性,及时调整菌种的比例和添加适宜的调节剂。
菌群监测和调整可以帮助优化处理效果和减少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二、调控污泥活性2.1 污泥的种类: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污泥种类。
常见的污泥种类有活性污泥、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等。
不同种类的污泥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应能力。
2.2 污泥的调控方法:通过调节污泥的氧气供应、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等因素,控制污泥的活性和代谢过程。
调控污泥活性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2.3 污泥的养护和管理:对于污泥的养护和管理,需要定期清理、通风和添加适宜的营养物质。
养护和管理污泥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其处理能力。
三、调节营养物质3.1 确定营养物质的需求: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的要求,确定污水中缺乏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营养物质有氮、磷和微量元素等。
确定营养物质的需求可以帮助提供合适的营养条件。
3.2 添加合适的营养物质:根据营养物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添加方式和添加剂。
常见的添加剂有硝酸盐、磷酸盐和微量元素溶液等。
添加合适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菌群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3.3 营养物质的监测和调整:通过监测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菌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添加的营养物质的比例和浓度。
浅谈运用厌氧与好氧生化工艺处理氨氮总氮
![浅谈运用厌氧与好氧生化工艺处理氨氮总氮](https://img.taocdn.com/s3/m/ca8d35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9.png)
浅谈运用厌氧与好氧生化工艺处理氨氮总氮氨氮和总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常用的处理氨氮和总氮的生化工艺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
本文将对这两种生化工艺进行浅谈。
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产物的过程。
厌氧生化处理氨氮的主要机理是厌氧菌通过硝酸盐的还原反应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进一步还原生成氮气。
在该过程中,厌氧菌可以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也可以利用无机物(如硫酸盐和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
厌氧处理的优点是产生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以进一步利用,如甲烷可以作为能源利用,同时还能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氧需求。
但是,厌氧处理过程相对较慢,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
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和氨氮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好氧生化处理氨氮的机理是好氧菌通过氨氧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再通过硝化反应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在该过程中,好氧菌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来完成氧化反应。
好氧处理的优点是反应速度相对较快,处理效果较好,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情况。
但是,好氧处理过程需要供应大量的氧气,增加了处理设备和运行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结合起来进行废水的综合处理。
首先进行厌氧处理,通过将氨氮还原为亚硝酸盐以减少氨氮的浓度,然后再进行好氧处理,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进一步降低氨氮和总氮的浓度。
这种联合处理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两个过程的优势,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减少废水中的氮污染物。
除了厌氧和好氧生化工艺外,还可以采用生物膜工艺进行氨氮和总氮的处理。
生物膜工艺是利用生物膜固定好氧菌和厌氧菌来处理废水,通过菌膜上的各类菌的协同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工艺相比传统的生化工艺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和总氮的废水。
综上所述,厌氧和好氧生化工艺是常用的处理氨氮和总氮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
简述好氧生化处理与厌氧生化处理
![简述好氧生化处理与厌氧生化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39672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e.png)
简述好氧生化处理与厌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是两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好氧生化处理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而厌氧生化处理则是在缺氧或无氧的情况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
一、好氧生化处理好氧生化处理是一种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氧化反应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生物质等无机物质。
好氧生化处理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高,处理后的水质好,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
但是,好氧生化处理需要大量的氧气供应,因此能耗较高,处理成本也较高。
好氧生化处理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好氧生化处理通常是在初级处理和中级处理之后进行的,用于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好氧生化处理通常是在生化处理的前期进行的,用于降解有机物质,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二、厌氧生化处理厌氧生化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无机物质。
厌氧生化处理的主要优点是能耗低,处理成本较低,同时还能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但是,厌氧生化处理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处理效果不稳定,处理效率也较低。
厌氧生化处理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机废弃物处理等。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厌氧生化处理通常是在初级处理之后进行的,用于降解有机物质,同时还能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在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厌氧生化处理通常是在前期进行的,用于降解有机物质,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好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是两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好氧生化处理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效果稳定,但处理成本较高;厌氧生化处理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低的污水,能耗低,但处理效果不稳定。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3b4a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f.png)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生化处理将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生化处理中,又包括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指在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首先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调节 pH 值、温度等。
(2)初级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将较大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3)曝气池: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曝气池,通过机械曝气或其他方式向污水中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4)二沉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净水板或斜板等装置将浮性悬浮物和生物絮凝物与水进行分离,产生污泥。
(5)污泥处理:从二沉池中获得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措施,得到污泥饼或污泥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同样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以适应厌氧处理的环境要求。
(2)厌氧池:将进入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容器内部的混合等条件,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价值的产物。
(3)沉淀池: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和分离,将产生的污泥与水进行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
(4)厌氧消化池:从沉淀池中获得的污泥,进一步经过厌氧消化池的处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释放出可再生的有机产物。
综上所述,生化处理中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是常见的工艺流程。
好氧处理适用于需要大量氧气供应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而厌氧处理则适用于无氧或缺氧环境下的处理,能够产生有价值的产物。
无论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都需要合理调节进水的水质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到。
厌氧工艺调试规程
![厌氧工艺调试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9bc00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4.png)
厌氧工艺调试规程厌氧工艺单元调试规程1.目的为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厌氧工艺调试工作的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合理性,并避免调试过程中误操作的产生使调试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2.1本规程适用于厌氧生化工艺处理单元,工艺均为工程应用化较多的。
2.2厌氧工艺的工艺控制较严格,普通工艺控制参数各工艺均可执行,其它工艺控制参数可参照本规程所编制的执标并结合该工艺的自身特点,确定最终所执行的工艺控制参数3.工作程序3.1工艺调试技术要求调试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转状况,检测工艺控制点参数,通过化验分析、工艺条件控制、感观指标等及时掌握水处理的变化情况。
调试中应当做到如下的技术要求:1)调试前根据设计方案、图纸、可研报告和相关说明书,认真阅读并了解整个工程项目概况。
熟悉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设备情况和仪器仪表、自控系统和作用原理,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仪器仪表、设备、自控系统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合理规范与安全性。
在调试过程中对影响工艺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行汇总,尤其对关键的设计参数、核心工艺设备进行及时沟通解决,以对后续调试起到指导作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照类似项目的工艺调试经验,指导并快速完成工艺调试。
2)试运行期间除工艺参数调整外,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应把全部的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设备档案表格的设计与其它专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3)在调试阶段,工艺运行的控制、调整应以培养、驯化污泥为主,搜检各工艺设备运行状况。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工作。
对处理污水量、污泥产量、污泥处理量、药剂耗用量、生产电耗量、自来水耗量等应有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及工艺控制参数记录等均应有充足的分析数据。
4)调试阶段的出水水质和净化物的去除率可低于正常运行时的出水水质请求,出格对磷和氮的去除,在调试初期不做请求。
3.2工艺调试的基本内容与准备工作3.2.1工艺与运行调试的主要工作内容1)做好调试前的筹办工作,调试人员要尽快把握原设想请求,构造好参试人员,做好调试计划和设想,筹办好检测仪器,协助业主完成工程项目验收。
厌氧生化系统调试方案
![厌氧生化系统调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3235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7.png)
厌氧生化系统调试方案厌氧生化系统调试开始前,应编制详细的调试方案,并报业主审批后实施。
(一)调试阶段及时间安排厌氧生化系统的调试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初始运行阶段(接种)、扩种驯化阶段、负荷提升阶段等四个主要阶段。
鉴于厌氧生化系统的特殊性,准备阶段除了需完成常规的安装检查、系统清理等工作外,还需进行满水实验和气密性试验,确保池体及管路无漏水现象、三相分离器、气体收集管路、水封设施等无漏气现象。
鉴于TMAH废液的特殊性,以及厌氧系统污泥培养周期较长的普遍特点,为保证TMAH废液厌氧系统尽早投运,可从以下方面来缩短厌氧系统调试时间:(1)采用TMAH废液专用氨化生物菌种作为接种污泥,节省接种和驯化的时间,保证处理效果。
(2)结合项目安装和调试总体安排,可提前预留出部分池体作为厌氧系统接种和扩种的池体,提前开展厌氧系统的菌种培养。
(3)综合监测菌种培养和增长情况,适量投加营养物质,加快扩种速度。
(二)接种和驯化鉴于TMAH废液的特殊性,本项目拟采用TMAH废液专用氨化生物菌种作为接种污泥,节省接种和驯化的时间,保证处理效果。
专用生物菌种到达现场后,可先导入提前预留的池体(也可根据现场实际,直接导入厌氧反应器内),同时引入经预处理和稀释后的TMAH废液,并适当投加相应的营养物质,使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化,保持菌种增长应有的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等。
活化后的菌种污泥逐格导入厌氧反应器,系统运转正常后,开始以低浓度废水进水,定期进行各种水质检测,及时作出调整。
通过设置在池内不同高度的污泥取样管,取样观察污泥的增殖情况,控制进水的浓度和水量,必要时补充适量的营养物质,或定期排放适当的污泥。
逐步提高进水的浓度和水量,并通过回流增加进水量,保持反应器内水流分布均匀。
密切监视各项检测数据并做好记录,及时处理调试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检测系统的产气量是否正常,产气量过低需暂停进水,待产气量升高后恢复进水。
检查出水VFA,若VFA过高,则表示反应器负荷相当于当时的菌种活力偏高。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78915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2.png)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是指通过添加适当的生物制剂和调节环境条件,促进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等营养物的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下面是对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的详细描述。
一、调试目的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的目的是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和营养物的去除率,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并达到环保要求。
二、调试步骤1. 确定调试方案: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特性,制定调试方案,包括生物制剂的添加剂量、调节环境条件等。
2. 准备生物制剂:根据调试方案,准备适当的生物制剂,如活性污泥、微生物菌剂等。
3. 生物制剂的接种:将准备好的生物制剂按照调试方案添加到污水处理系统中,确保均匀分布。
4. 监测参数:监测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参数,如COD(化学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记录监测数据。
5. 调节环境条件:根据监测数据,调节污水处理系统的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DO(溶解氧)等,以提高生物降解效率。
6. 持续监测和调整:持续监测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参数,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生物制剂的添加剂量和环境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7. 定期清洗和维护:定期清洗和维护污水处理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调试要点1. 生物制剂选择:根据污水特性选择适合的生物制剂,如活性污泥适合于有机物较高的污水,而微生物菌剂适合于有机物较低的污水。
2. 生物制剂的添加剂量: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污水特性确定生物制剂的添加剂量,过高或者过低的添加剂量都会影响处理效果。
3. 环境条件调节:根据监测数据调节污水处理系统的环境条件,如提高DO值可以增加生物降解效率,调节pH值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4. 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分析监测数据,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判断调试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调试方案。
5. 定期清洗和维护:定期清洗和维护污水处理设备,防止污泥堆积和管道阻塞,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调试效果评价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试,可以评价调试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通过监测COD和BOD等参数,评价有机物的降解效率,目标是使有机物浓度降至环保要求范围内。
厌氧好氧工艺注意事项
![厌氧好氧工艺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aedbb32b90d6c85ed3ac605.png)
好氧厌氧工艺注意事项厌氧池调试注意事项:1、接种污泥的选择与处理:可引进同类特征废水的污泥接种,应尽量选用含甲烷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废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经脱水的厌氧、好氧污泥,以及长期贮存、排放废水的阴沟、水塘污泥等。
对过稠的接种污泥,可用水稀释、过滤、沉淀,去除污泥中夹带的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
2、影响调试的主要因素;(1) pH值将直接影响产甲烷菌的生存与活动,厌氧池pH值应维持在6.5~7.8之间,最佳范围在6.8~7.5左右。
厌氧池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正常运行时,进水pH值可略低于上述值。
(2)温度采用中温调试。
大多数产甲烷菌的适宜温度在中温35~40℃之间,中温条件下,产甲烷菌种类多,易培养驯化、活性高。
应控制厌氧池温度波动范围一般1d不宜超过±2℃,避免温度超过42℃。
(3)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
(4)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细菌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
甲烷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
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 =(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
细菌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细菌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好氧池理调试注意事项:(1)pH 氧化池pH值应维持在6.0~8.5之间,若进水pH值急剧变化,在pH <5或pH值>10.5时,将引起生物膜脱落,这时应投加化学药剂予以中和,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
(2)溶解氧应确保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内废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一般以2~4mg/L为宜。
生化池运行过程中可根据以下指标判断运行好坏:(1)颜色:运行良好时混合液呈棕褐色,且色泽鲜明;运行恶化时呈深褐色或黑色。
生化系统调试运行及常见问题调试
![生化系统调试运行及常见问题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566c877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6.png)
(六)建立运行管理台账,内容包括设施运转情况、设备维护情况、生态养护情况和进出水水质 水量情况等,每季度要有运营管护总结和水质监测报告并定期上报县污垃办备案。
闷曝:即仅曝气不进水,使微生物活性增强,同时是让微生物快速繁殖的一个方式;悶爆过程中尽量把溶解氧 1.5~2.5mg/L之间;在悶曝阶段,切记莫曝气过量,这十分不利于污泥絮体的形成,且可能使污泥自身氧化。在 没有测定DO的条件情况下,曝气可以开至水面稍微翻滚即可。
静沉:悶曝一段时间后,可以把曝气关闭,静沉1-2个小时(时间不一定,看沉 降性),静沉有利于絮体的形成, 但静沉前要注意稍微提高溶解氧的量,以免好氧污泥失活。静沉完毕又开始重新悶爆,不断重复这步骤,曝气和 静沉得切换一天2-3次即可,看实际操作方便。
降性能明显变差并发生污泥膨胀。pH值低于4.5时,真菌完全占优势。 3、DO(溶氧量) 低DO是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若DO成为限制因子,菌胶团生长受抑制,而丝状菌因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更易获得溶解氧进行生长
繁殖,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具有低Ks(饱和常数)的丝状菌在低基质浓度下,具有比菌胶团高的比生长速率,这可以解释基质限制、溶解氧限 制和营养物质限制引起的污泥膨胀现象。只要溶解氧成为限制,任何负荷下都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中DO控制在2左右,太高太低都容易引起污 泥膨胀。 4、F/M(有机负荷率) 低负荷情况下,由于丝状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低Ks,其对碳源有较强的亲和力,优先利用碳源,造成竞争优势。 低F/M经常出现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大回流比的氧化沟(如卡鲁萨尔氧化沟)、沿程分散进水曝气池中;低负荷容易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高负荷 容易引发污泥粘性膨胀。负荷分布不均,好氧区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易造成丝状菌大量增殖。 5、N、P营养物质 通常认为污水中BOD5:N=100:5:1为微生物的适宜比例。 N、P含量不均衡的废水,会引发丝状菌与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有研究发现在缺N的情况下,由于丝状菌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低Ks,其对N、 P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优先利用营养物质,造成竞争优势;非丝状菌污泥膨胀:BOD5/N为100:3时,菌胶团未能有充分的N完成代谢,于是把 有机物以高亲水性的多糖胞外聚合物(EPS)的形式贮存在胞外。因此要降低进水C/N比。 6、微量元素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会助长丝状菌的过量生长,这可用痕量金属缺乏症理论分析。由于丝状菌具有比菌胶团更大的比表面积,其在痕量金属含量不 足时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对痕量金属的吸附能力,从而抑制了菌胶团的生长。 7、有毒物质 当有毒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要出现中毒现象,Novak在对非丝状菌膨胀的研究中发现,菌胶团吸收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后,粘 性物质分泌减少,生理活动出现异常,可能引起污泥膨胀。
污水处理工程生化池调试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工程生化池调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09bf0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2.png)
污水处理工程生化池调试操作规程生化处理调试包括调整前各处理设施的预备、活性污泥的预备以及养分物的预备、必备的调试人员及试验设备等。
调试的目的是使生化池挂膜并找到最正确的运行工艺参数。
一、调试前的预备1、过水:确保各池体、管道、阀门等构筑物及管道管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厌氧池和好氧池无死水、无短流;2、各生化池填料:生物填料的绑扎是否结实、数量是否均匀、充分;3、试曝气:在接触氧化池的水量到达设计水量的状况下进展曝气,检验曝气的强度及均匀状况,实测DO 数值;4、试回流:将沉淀池排泥管阀门翻开,将沉淀池水用泵提升到厌氧池的进水系统(脉冲布水器〕的入口,检验回流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转;假设建有中间沉淀池,应做同样处理;5、除调整池和生化各池外,其他各构筑物的水可在确认系统一切正常后放空。
6、活性污泥来源及养分物的预备:活性污泥养分物1、外购粪便水、白糖、尿素、磷肥等,广州绢麻厂等数量依据具体工程确定2、试验室培育、放大〔附件:鲜猪血、牛粪污泥培育〕7、必备的操作人员、试验人员及试验设备调试中必需对各生化指标进展定时或随时的监测分析 ,以便把握调试进程并对调试中消灭的问题进展准时处理;所以,必需配备相应的人员及设备。
常规分析指标:DO;COD;色度;pH 值;温度;8、碱液和酸液在整个生化池的调试过程及以后的常规运行中,掌握进水的 pH 值在肯定范围内都格外重要。
一旦调整池水的 pH 值超出了 6~9 的范围,必需马上停顿调整池向厌氧池进水。
实行各种方法待调整池pH 值正常后再恢复向厌氧池进水.9、调整池的水量:假设调试过程中,厌氧池不需要进水,而调整池的水已经到达设计水量(水深〕,应停顿向调整池进水或调整池超负荷的水外排.确保不能对生化各池形成负荷冲击。
二、调试1、由调整池进水,至生化各池设计水量的一半。
停顿进水.2、好氧池开头曝气.曝气程度使水面有气鼓出、但尚未呈沸腾状态。
3、投加活性污泥。
留意要均匀投加.投加的量由处理水量打算,一般外购活性污泥投加量为池容的百分一左右。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3890d09fe4733687e21aad8.png)
废水处理站好氧系统调试运行手册陕西科技大学造纸环保研究所2014年02月目录一、启动准备工作 (1)二、驯化过程 (1)2.1操作参数 (1)2.2操作步骤 (1)2.3注意事项 (1)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2)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3)4.1pH值 (3)4.2 溶解氧 (3)4.3原水成分 (3)4.4食微比(F/M) (4)4.5 进水温度 (5)4.6活性污泥浓度(MLSS) (5)4.7沉降比(SV30) (6)4.8污泥体积指数(SVI) (7)4.9污泥龄 (7)4.10回流比 (7)4.11营养的投加 (8)一、启动准备工作首先启动鼓风机,将活性污泥菌种直接投加到水池,闷曝三天。
第1-2天鼓风机开启3h,停1h,间断曝气。
第3天连续曝气,污泥呈均匀悬浮态,静沉后,上清液清彻透明,污泥外观呈土黄色,絮体较大,沉降性能良好,30min污泥沉降体积约10-30%左右,接种成功。
二、驯化过程2.1调试运行控制参数每次进水量按总进水量的20%、40%、60%、80%、100%依次提高。
当出水CODcr符合排放要求时,增加进水量。
调试运行期间主要控制参数如下:污泥浓度:MLSS=3000-5000mg/L溶解氧:DO=2-4mg/l污泥沉降体积比:SV30=40%左右污泥负荷:0.1-0.2kgBOD5/kgMLSS·d2.2操作步骤1)定时曝气维持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氧气;2)当检测到的COD去除率达到进水COD量的60%左右时,可提高到下一个进水负荷段;3)保持池内水温处于微生物适宜温度(20℃左右),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稳定运行。
2.3注意事项1)颜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2)镜检:生物相丰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胶团密实,有钟虫,累枝虫,轮虫等后生动物存在;3)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但每次少排。
生化处理说明
![生化处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b8ce86da98271fe910ef989.png)
2.2 生化处理方法介绍(3)、工艺确定生化的处理方法又分为厌氧、好氧两种和他们的组合工艺,现将厌氧、好氧以及他们的组合工艺的几种较先进,成熟的工艺介绍如下:(1)厌氧工艺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又称为厌氧消化。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即在发酵细菌的作用下,多糖转为单糖,再发酵成为乙醇和脂肪酸;蛋白质先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成为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即产氢气产乙酸菌将水中的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即产甲烷菌利用乙酸、H2和CO2产生CH4。
因此,厌氧消化就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一个连续的微生物学过程。
与好氧相比具有能耗低、污泥量少,且能够降解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有机物。
厌氧消化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出一些先进的、高效的厌氧工艺,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等。
当水中有机物含量不高时,经常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该工艺水力停留时间短,投资费用少,该工艺可使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水解-好氧工艺开发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具有投资大、能耗高和运转费用高等缺点,试图采用厌氧处理工艺替代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艺。
新工艺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一,水解池取代了传统的初沉池,水解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初沉池,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水解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不但在数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理化性质上发生了更大变化,使污水更适宜后继的好氧处理,可以用较少的气量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完成净化;其二,这种工艺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完成了对污泥的处理,使污水、污泥处理一元化,可以从传统的工艺过程种取消消化池。
作为一种替代的处理工艺,在总的停留时间和能耗等方面比传统的活性污泥要有很大的优势;其三,水解酸化池中的缺氧环境和充足的碳源,有利于反硝化脱氮。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1c86d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d.png)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而生化调试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
通过生化调试,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保证出水质量符合环保要求。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处理工艺:在进行生化调试之前,需要明确污水处理系统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生化池、沉淀池、曝气池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试。
1.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各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如曝气器是否正常工作、搅拌器是否运转正常等。
1.3 准备调试药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试药剂,如碳源、氮源、磷源等,以促进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二、生化调试的操作步骤2.1 初始调试:首先进行初始调试,根据系统情况逐步添加调试药剂,控制好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2.2 持续监测: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COD、氨氮、总磷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调试药剂的添加量。
2.3 调整操作参数: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操作参数,如曝气量、搅拌速度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生化调试的关键技术3.1 氧化还原电位的控制: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微生物代谢活性的重要参数,需要通过适当的调试药剂来控制,以促进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3.2 pH值的调节: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也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系统情况适时调节,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3.3 氨氮和总磷的控制:氨氮和总磷是影响出水质量的关键指标,需要通过添加适量的碳源、氮源、磷源等调试药剂来控制。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水质指标异常:当浮现水质指标异常时,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如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调试药剂是否添加足量等,及时调整操作参数。
4.2 微生物失活:微生物失活会导致生化系统的失效,需要通过添加适量的微生物菌剂来恢复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4.3 氧化还原电位波动:氧化还原电位的波动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需要通过调整氧气供应量、搅拌速度等操作参数来稳定系统运行。
生化处理系统的调试(重新启动)和生化系统异常及解决对策
![生化处理系统的调试(重新启动)和生化系统异常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9098b3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8.png)
生化处理系统的调试(重新启动)与运行管理
缺氧池运行管理
1)观察出水颜色和气味,出水变黑并带酸臭味为正常现象,否则需要检查进水水质、投加营养物(葡萄糖)或回流部分好氧污泥至池中;
2)监测DO,控制范围:0.5mg/L以下;监测pH值,应为6~9之间;
3)观察布水情况,正常进水时水池表面会不断有气泡冒出。
4)控制进水参数:中间水池进水应是澄清无明显悬浮物,进水pH控制在7.5~8.5之间,若进水水质有异常,应及时把这部分水排放到调节池中。
接触氧化池(好氧池)的运行管理
1)外观检查好氧池运行状况,并判断是否正常,主要包括:好氧池液面翻腾情况;好氧池气泡的多少、色泽、粘性;观察活性污泥的颜色、气味、出水效果等;
2)定期监测进出水的pH值、COD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监测频率为1次/天;
3)每天监测好氧池的DO值、温度、pH值和SV30值,监测频率1次以上/天,监测指标及参数与驯化阶段监测指标及控制范围相同;
4)观察好氧池生物,每2~4天观察1次;
5)必要时可监测二沉池进出水DO值,以判断二沉池中是否进行厌氧代谢,及污水处理是否完全。
6)生化培养污泥12.0吨。
其中接触氧化池投污泥8.0吨。
按照有效池容的30kg/m3(含水率80%污泥),接触氧化池的有效池容为250m3。
水解池投污泥4.0吨。
接触氧化池(好氧池)污泥异常及解决对策。
好氧生物处理的调试及运行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的调试及运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e972be168884868662d6bd.png)
好氧生物处理的调试及运行方法摘要:废水的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
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好氧生物处理中活性污泥的性质原理、好氧生物处理的调试及运行中工作方法及细节事项,对现场实际工作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好氧;生物处理;生活废水;活性污泥;培菌;驯化一、活性污泥性能原理及物理性质活性污泥工作原理是生物降解。
活性污泥外观似棉絮状,亦称絮粒或绒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正常活性污泥呈黄褐色。
供氧曝气不足,可能有厌氧菌产生,污泥发黑发臭。
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淡,负荷过低色泽转淡。
良好活性污泥带泥土味。
二、培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消化施工设计图纸资料及管理运行手册。
2.检查熟悉系统装备及管线阀门,指示记录仪表。
3.清理施工时遗留在池内杂物。
4.加注清水或泵抽河水作池渗漏试验,单台调试后联动试车,调好出水堰板至污水处理可正常工作。
三、培菌方法1.活性污泥培养影响因素活性污泥培养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 100:5:1。
(2)溶解氧: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μm 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 2mg/l 时,絮粒中心已低于 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 3-5mg/l,常按 5-10mg/l 控制。
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 2mg/l 较为适宜。
(3)温度:一般为 10-45度,适宜温度为 15-35度。
(4)酸碱度:一般 PH 为 6-9。
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 PH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2.培菌方法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十小时后,即可开始进水。
进水量由小到大逐渐调节,连续运行数天即可见活性污泥出现,并逐渐增多。
生化调试运行指导手册
![生化调试运行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2ac249e518964bcf847cc8.png)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1、目的: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2、内容及对象:手册包括有以下7个内容:即:厌氧生物反应概述;厌氧技术优势和不足;反应机理;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反应器工艺控制条件;启动方式;运行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手册适用于厌氧反应器操作人员、污水站技工、化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3、厌氧反应概述: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4、厌气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优势:4.1可作为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结合系统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2耗能少,运行费低,对中等以上(1500mg/L)浓度废水费用仅为好氧工艺1/3.4.3回收能源,理论上讲1kgCOD可产生纯甲烷0.35m3,燃值(3.93×10-1J/m3),高于天然气(3.93×10-1J/m3)。
以日排10t COD工厂为例,按COD去除80%,甲烷为理论值80%计算,日产沼气2240m3,相当于2500m3天然气或3.85t煤,可发电5400Kwh.4.4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4.5剩余污泥少,仅相当于好氧工艺1/6~1/10.4.6对N、P等营养物需求低,好氧工艺要求C:N:P=100:5:1,厌氧工艺为C:N:P=(350-500):5:1。
4.7可直接处理高浓有机废水,不需稀释。
4.8厌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营养条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适合间断和季节性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厌氧好氧的生化调试目录一、厌氧的生化调试 (4)1. 厌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4)1.1 厌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4)1.2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4)1.3 厌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5)1.4 厌氧生化调试备料 (5)2. 厌氧的生化调试运行 (5)2.1 厌氧的生化调试影响因素 (5)2.2 厌氧池的调试操作 (6)3. 厌氧的生化调试具体实例 (7)3.1 UASB厌氧反应器使用须知 (7)3.2 UASB厌氧反应器的调试 (8)4. 厌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1)二、好氧的生化调试 (13)1. 好氧的生化调试准备 (13)1.1 好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 (13)1.2 好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 (13)1.3 好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 (13)1.4 好氧生化调试备料 (13)2.好氧的生化调试 (14)2.1主要控制条件 (14)2.2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 (14)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 (15)3.好氧的生化调试常见问题 (15)4.日常运行管理 (16)一、厌氧的生化调试1. 厌氧的生化调试准备1.1 厌氧的生化调试概念及原理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
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
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
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
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
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图一厌氧的生化调试原理1.2 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仪器根据厌氧生化调试工艺原理,需要测量的有:pH值,COD,温度。
根据工艺原理,所需测量仪器为:COD检测仪、NH3-N检测仪、pH检测仪、BOD检测仪、DO检测仪、温度计、潜水泵(配软管)、SS。
1.3 厌氧生化调试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完成厌氧的生化调试需要2-3人,其中各人分工为:一人负责检测,检测内容包括pH值,COD,温度等;一人负责调试巡查,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一人负责调水,进水量的控制和污泥量的控制。
1.4 厌氧生化调试备料厌氧的生化调试所需菌种,营养液(葡萄糖、N、P等),Na2CO3等。
2.厌氧的生化调试运行2.1 厌氧的生化调试影响因素(1)温度。
厌氧废水处理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类。
迄今大多数厌氧废水处理系统在中温范围运行,在此范围温度每升高10℃,厌氧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
中温工艺以30-40℃最为常见,其最佳处理温度在35-40℃间。
高温工艺多在50-60℃间运行。
在上述范围内,温度的微小波动(如1-3℃)对厌氧工艺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温度下降幅度过大(超过5℃),则由于污泥活力的降低,反应器的负荷也应当降低以防止由于过负荷引起反应器酸积累等问题,即我们常说的“酸化”,否则沼气产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生,与此同时挥发酸积累,出水pH下降,COD值升高。
注:以上所谓温度指厌氧反应器内温度(2)pH。
厌氧处理的这一pH范围是指反应器内反应区的pH,而不是进液的pH,因为废水进入反应器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稀释作用可以迅速改变进液的pH值。
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
对pH值改变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酸的形成,特别是乙酸的形成。
因此含有大量溶解性碳水化合物(例如糖、淀粉)等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迅速降低,而己酸化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后pH将上升。
对于含大量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废水,由于氨的形成,pH会略上升。
反应器出液的pH一般会等于或接近于反应器内的pH。
pH值是废水厌氧处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厌氧处理中,水解菌与产酸菌对pH有较大范围的适应性,大多数这类细菌可以在pH为5.0-8.5范围生长良好,一些产酸菌在pH小于5.0时仍可生长。
但通常对pH敏感的甲烷菌适宜的生长pH为6.5-7.8,这也是通常情况下厌氧处理所应控制的pH范围。
厌氧反应器内pH控制在6.8-7.2之间为最佳。
进水pH条件失常首先表现在使产甲烷作用受到抑制(表现为沼气产生量降低,出水COD值升高),即在产酸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不能被正常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各个阶段的协调平衡丧失。
如果pH持续下降到5以下不仅对产甲烷菌形成毒害,对产酸菌的活动也产生抑制,进而可以使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而对此过程的恢复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pH值在短时间内升高过8,一般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就能很快恢复活性,整个厌氧处理系统也能恢复正常。
(3)有机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
有机负荷的变化可体现为进水流量的变化和进水COD值的变化。
厌氧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取决于产酸和产甲烷速率的相对平衡,有机负荷过高,则产酸率有可能大于产甲烷的用酸率,从而造成挥发酸的积累使pH迅速下降,阻碍产甲烷阶段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可导致“酸化”。
而且如果有机负荷的提高是由进水量增加而产生的,过高的水力负荷还有可能使厌氧处理系统的污泥流失率大于其增长率,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工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出来的。
一方面,较高的水流速度可以提高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性,从而增加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系统中能拥有足够多的污泥,上升流速又不能超过一定限值,通常采用UASB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废水时,为形成颗粒污泥,厌氧反应器内的上升流速一般不低于0.5m/h。
(4)微量元素。
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细菌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
甲烷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
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
细菌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细菌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5)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
2.2 厌氧池的调试操作⑴将接种污泥投入厌氧池,投入的接种污泥一般为绝干污泥,按照进水量的10%-20%投加。
用稀释的废水浸泡2d,调节厌氧池内pH值约在7.0~7.5之间。
⑵向厌氧池注入生产废水约1/3池容,再补充生活废水至设计容量,调试初始应采用较低负荷,一般约为正常运行负荷的1/6~1/4,或取0.1~0.3kgCOD/(m3·d)。
⑶按约1/4设计处理量连续进水。
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厌氧池无回流泵,在调试阶段,应安装临时回流泵,将厌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内生物菌数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约1:4。
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期进行调试,为防止调试阶段厌氧池高浓度废水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冲击,应控制从厌氧池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量。
⑷应注意池内的温度变化,升温不能过快。
当厌氧池出水pH<6.5时应增加进水中的碱量,要及时对pH进行检测。
⑸在上述情况下稳定运行2~3周,可逐步提高厌氧池容积负荷。
每次提高0.3kgCOD/(m3·d)左右,稳定运行时间2周左右。
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若pH降低,应加大投碱量,若调整负荷后发生异常应采取降低负荷或暂时停止进水等措施,待稳定后再提高负荷。
⑹若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时,可逐步加大从厌氧池到生物铁微电解池的水量,最终实现厌氧池出水全部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⑺当厌氧池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应经10d稳定观察,正常运行,可逐步取消回流泵。
⑻正常的成熟污泥呈深灰到黑色,带焦油气,无硫化氢臭,pH值在7.0~7.5之间,污泥易脱水和干化。
当进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产气量大,含甲烷成分高时,可认为厌氧调试基本结束。
3. 厌氧的生化调试具体实例案例通过UASB厌氧反应器来进行调试,下面具体介绍UASB厌氧反应器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
3.1 UASB厌氧反应器使用须知UASB厌氧反应器启动分为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
初次启动指用颗粒污泥以外的其它污泥作为种泥启动的一个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
二次启动是指使用颗粒污泥作为种泥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过程。
需注意问题如下:1、进水负荷。
二次启动的负荷可以较高,一般情况下最初进液浓度可以达到3000mg/l到5000mg/l,进水一段时间后,待COD去除率达80%以上时,适当提高进水浓度。
相应流量不宜过高。
在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时提倡低流量、低负荷启动。
2、进水悬浮物。
进水悬浮物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严重影响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其积累量大于微生物的增长量,最终导致厌氧污泥的活性大大下降,因为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
3、进水种类的控制。
厌氧反应器的进水需严格控制,通过驯化可以处理一些难处理的污污水,例如提取的洗柱水,但在整个厌氧反应系统的启动期间,此类水不能进入,否则将大大延长启动时间。
在启动过程中我们也应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对启动期间的厌氧反应器进水作出相应的选择。
4、颗粒污泥的观察。
启动期间需定期从颗粒污泥取样口提取污泥样品,观察颗粒污泥的生长情况,结合进出水COD值对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情况做出判断。
5、出水pH值。
对出水pH值做出相应记录,pH值低于6.8时需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调整进水负荷、必要时投加纯碱),为启动成功提供保障。
6、产气、污泥洗出情况。
及时与热风炉了解沼气的产出情况,产气量小时从进水负荷、温度、颗粒污泥形成三方面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7、进水温度。
控制厌氧反应器内温度在34-38℃之间,通过调节进水温度使24h内温差变化不得超过2℃。
3.2 UASB厌氧反应器的调试3.2.1 污泥颗粒化的意义颗粒污泥即我们常说的厌氧污泥,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微生物固定化的一种形式,其外观为具有相对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黑色颗粒。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颗粒污泥呈多孔结构,表面有一层透明胶状物,其上附着甲烷菌。
颗粒污泥靠近外表面部分的细胞密度最大,内部结构松散,粒径大的颗粒污泥内部往往有一个空腔。
大而空的颗粒污泥容易破碎,其破碎的碎片成为新生颗粒污泥的内核,一些大的颗粒污泥还会因内部产生的气体不易释放出去而容易上浮,以至被水流带走,只要量不大,这也为一种正常现象。
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形成的过程称之为颗粒污泥化,颗粒污泥化是大多数UASB反应器启动的目标和成功的标志。
污泥的颗粒化可以使UASB反应器允许有更高的有机物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
厌氧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其实是一个完美的微生物水处理系统。
这些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与水系统分离并实现菌体增殖,通过这种方式污水得到净化。